生产计划与控制知识点

合集下载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概述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概述
183 Nhomakorabea 32 20
32
44 44 22 44
115
118
23
115/44=2.61(个) 118/44=2.68(个)
2
2
1 12
22
3
36
0.6 7.2
SPT规则:平均流程时间最短,在制品库存量更少。 EDD规则:平均延迟时间较少,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好
的服务,也提供了更低的总库存水平。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SPT规则是最优的方案。
A3
A2
A3
A2
A5 A3
A2 A1
A5 A3
A2 A1 A4 A5 A3
0 4 16 31 41 4 16 31 41 46 4 16 38 54 62 9 38 54 62 65
(三)n项作业在m台机床上的排序 要求最优,计算量相当大,甚至连计算机也难以求解 ——无法用于实际生产中。
人们提出了多种启发式算法,以便以最小的计算 量得到足够好的结果。
7、SCR(Smallest Critical Ratio)规则
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 ——使工件延误时间最小 临界比=交货期前所剩余时间/工件余下加工时间
8、LCFS(后到先服务)规则 经常作为默认规则使用。
9、RANDOM规则 随机地挑选下一个
返回
FCFS SPT 服务业排队规则 预定优先 紧急优先 其他
一般n/m/P/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CDS法 坎贝尔等人于1970年把Johnson算法用于一般的 n/m/P/Fmax问题,得到 了一个启发式算法,简称CDS法。 1、取首末两道工序,用约翰逊排序,求Fmax 2、取首两道工序及尾两道工序的和,求Fmax 3、取首三道工序的和和尾三道工序的和,求Fmax 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情况(m-1)种都考虑后,比较 得到的Fmax,找出其中最小的那个排序方案为所求方案。

生产运作管理 知识点

生产运作管理 知识点

一、绪论1、在企业的运营活动中,运营、理财、营销师企业最基本的活动。

运营是企业职能中最重要的职能活动之一。

2、运营管理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的生产合格和提供满意的服务。

3、运营管理特征:低成本、合格质量、满意的服务、准时性、清洁生产。

4、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1、运营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运营设施的选址和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2、运营系统的运行(主要设计生产计划和控制两个方面) 3、运营系统的维护(主要涉及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运营的核心是运营计划(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5、运营:是一切社会组织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输入可以是原材料、顾客、劳动力等资源,输出的是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

6、按输出物的性质,运营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制造性生产:1、流程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分类) 2、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按企业组织生产特点分类) 3、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按生产的重复程度分类)服务性生产:1、纯劳务服务和一般劳务服务(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2、顾客参与的服务性生产与不参与(按顾客是否参与)服务性生产的特点:1、服务的产出是无形的,不可存储的。

服务过程就是产品2、有顾客参与,顾客作为服务系统的输入,服务人员与顾客直接接触3、生产率难以确定4、质量标准难以确立5、服务管理具有服务运作和服务营销双重职能7、运营管理面临的形势:1、经济全球化2、环境问题3、基于时间的竞争8、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1、业务流程再造2、精益生产3、供应链管理4、敏捷制造5、大量定制生产二、运营战略企业制定企业战略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工业经济到网络经济的变化、经营环境的3C特征和企业赢得竞争的主要因素的变化1、企业的竞争不仅基于价格的竞争和基于品种的竞争,还基于时间、服务、环保的竞争。

2、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企业战略包括企业战略制定、实施、评价。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964 生产计划与控制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考试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964 生产计划与控制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考试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964生产计划与控制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考试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一、专业课代码及名称964生产计划与控制二、专业课参考书《生产计划与控制》;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1日第1版);作者:王丽亚三、考试大纲一、生产系统和运作策略:了解生产系统与生产活动,生产管理与生产类型,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企业竞争力与生产战略,生产计划与控制概述;二、需求预测:掌握预测的基本概念,了解预测的定性分析方法,考查学生对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具有趋势的需求预测方法、具有周期性波动因素的需求预测方法的理解;三、库存控制:掌握库存定义、确定性需求下的库存控制、时变需求下的库存控制、随机需求下的库存控制——报童模型,了解建立安全库存的相关内容;四、生产计划:了解生产计划相关概念,掌握综合生产计划中应考虑的成本概念(包括:雇佣和解雇成本,存储成本,缺货成本,正常工作时间成本,加班成本,空闲时间成本),掌握综合生产计划中的追逐策略(零库存策略)和稳定劳动力水平策略的成本计算及劳动力水平计算的方法,掌握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掌握能力需求计划的相关概念及计算,了解MRPII及ERP的相关概念;五、作业计划与控制:理解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概念、均衡生产的概念,了解大量大批生产作业计划、成批生产作业计划、单件小批生产作业计划、生产控制的相关内容,掌握作业排序理论和方法(即加工顺序安排的相关理论及应用),了解生产调度与生产进度控制;六、项目计划与控制:了解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掌握网络图与网络计划技术的相关内容,掌握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及网络计划优化的方法;七、精益生产:了解丰田模式、JIT、看板系统、精益生产与精益企业的相关内容。

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

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提高生产效率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员工满意度D.保证产品质量A.生产计划B.生产控制C.生产调度D.生产预算A.MRPB.JITC.TQMD.ABCA.客户导向B.目标管理C.过程控制D.结果导向A.ERPB.PERTC.Gantt图D.直方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员工满意度。

()2.生产计划与控制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生产调度和生产预算。

()3.MRP、JIT、TQM和ABC都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

()4.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原则包括客户导向、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结果导向。

()5.ERP、PERT、Gantt图和直方图都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工具。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______满意度。

2.生产计划与控制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生产调度和______预算。

3.MRP、JIT、TQM和______都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

4.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原则包括客户导向、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______导向。

5.ERP、PERT、Gantt图和______都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工具。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

2.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组成部分。

3.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

4.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原则。

5.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工具。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举例说明MRP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2.请举例说明JIT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3.请举例说明TQM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4.请举例说明ABC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5.请举例说明ERP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员工满意度方面的作用。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整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整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整理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职能:-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一定的资源限制下,通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包括战略规划、产品设计、流程设计、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调度等。

2.生产与运作的战略决策:-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战略决策包括产品和服务设计、生产技术选择、产能规划、设施布局等,以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

3.生产与运作的流程设计和管理:-流程设计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进行合理划分、安排和组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流程管理包括流程改进、流程控制和流程创新,以确保流程的稳定和优化。

4.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协作和协调,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供应链活动。

-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评估、供应商绩效管理、订单管理、物流管理等。

5.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等手段,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以满足客户需求。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等。

6.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对物料和产品的库存水平进行合理控制和调配,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求。

-库存管理涉及库存量的确定、订货量的计算、安全库存的设置等。

7.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指对生产活动进行合理排程和调度,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生产调度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资源的安排、生产进度的控制等。

8.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成本和浪费,以追求卓越。

-持续改进包括流程改进、技术改进、管理创新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对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成本和风险,实现持续改进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知识点对于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营运能力知识点总结

营运能力知识点总结

营运能力知识点总结一、营运能力概述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和控制各种资源,以达到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能力。

营运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营运能力主要包括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二、运营管理1. 运营管理的定义运营管理是指企业生产和经营各项活动的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生产成本管理等,通过有效的运营管理,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2.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出产品生产的时间表和数量计划,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企业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调控,包括生产进度的控制、产能的调配、设备的维护等,通过有效的生产控制,可以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4.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进行管理,包括库存的计划、采购、储存和清点等,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5.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改进等,通过良好的质量管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6. 生产成本管理生产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生产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通过生产成本管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三、供应链管理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管理、物流管理、零售管理等,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2. 供应商选择供应商选择是指企业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包括供应商的信用、价格、质量、交货期等方面的考虑,通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

3. 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是指企业对采购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包括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评估等,通过有效的采购管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中级经济师工商-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知识点(2)

中级经济师工商-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知识点(2)

第三节生产控制一、生产控制的概念(重点)二、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熟悉)三、生产控制的方式(重点)一、生产控制的概念1.生产控制的含义:(重点)生产控制是指为保证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分析偏差和合理调节的系列活动。

2.生产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生产控制——是指从生产准备开始到进行生产,直至成品出产入库的全过程的全面控制。

包括:计划安排、生产进度控制及调度、库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内容。

(熟悉)(2)狭义的生产控制——主要指的是对生产活动中生产进度的控制,又称“生产作业控制”。

3.生产控制的目的(重点)生产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1)保证生产过程协调地进行;(2)保证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完成生产任务。

二、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生产控制包括三个阶段:测量比较、控制决策、实施执行。

(熟悉)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确定控制的标准→根据标准检验实际执行情况→控制决策→实施执行。

(一)制定控制的标准1.制定标准就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产品质量特性、生产数量、生产进度规定一个数量界限。

2.可以用实物数量表示,也可以用货币数量表示。

包括各项生产计划指标、各种消耗定额、产品质量指标、库存标准、费用支出限额等。

3.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重点,方法对应含义)(二)根据标准检验实际执行情况1.这是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活动的实际成果进行检查、测定,将测定结果与标准比较,找出差异,弄清差异的性质和程度,然后分别处理。

2.偏差有正负之分:正偏差:目标值大于实际值(目标值-实际值>0)负偏差:目标值小于实际值(目标值-实际值<0)3.正负偏差的控制论意义,视具体的控制对象而定(1)对于产量、利润、劳动生产率,正偏差表示没有达标,需要考虑控制。

(2)对于成本、工时消耗等目标,正偏差表示优于控制标准。

(三)控制决策(了解)控制决策是根据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用于纠正偏差的控制措施。

业务方向知识点总结

业务方向知识点总结

业务方向知识点总结一、市场营销1. 市场调研和分析市场营销的第一步是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和市场趋势,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在市场调研中,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消费者画像、产品需求和竞争格局等信息。

2. 定位和目标市场在了解市场情况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

产品定位是指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差异化优势,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目标市场是指企业希望吸引和服务的具体消费者群体,通过对目标市场的分析和了解,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

3. 品牌建设和推广品牌建设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设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品牌推广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消费者宣传品牌,包括广告、媒体宣传、促销活动等。

4. 产品策划和定价产品策划是指企业对产品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产品功能、外观、包装等方面。

产品定价是指企业对产品的价格进行制定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同时实现盈利。

5. 渠道管理和营销推广渠道管理是指企业选择和管理产品销售的渠道,包括直销、代理、经销商等。

营销推广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和活动来促进产品的销售,包括广告、促销、展览等。

6. 销售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销售管理是指企业对销售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包括销售目标制定、销售团队管理、销售业绩评估等。

客户关系管理是指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1. 招聘和选拔招聘和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环节,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规划进行招聘,同时对应聘者进行选拔和筛选,以确保招聘到适合岗位的员工。

2. 培训和发展培训和发展是指企业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绩效,同时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

3.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企业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包括制定绩效指标、评估绩效、奖惩激励等。

制造业管理知识点总结

制造业管理知识点总结

制造业管理知识点总结引言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业管理是指对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技术、人力以及市场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制造业管理涉及到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

本文将通过对制造业管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管理等,深入分析制造业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让读者对制造业管理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制造业管理的基础,其目的是合理利用资源,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

生产计划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生产规划与控制生产规划与控制是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包括生产线平衡、作业调度、产能规划等。

通过合理的生产规划与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2物料需求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的物料管理方法,其目的是确保在适当的时间获得适当数量的物料。

通过物料需求计划,可以有效控制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

1.3生产排程生产排程是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制定的生产时间表,以保证生产计划能够按时完成。

合理的生产排程可以有效地调度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

1.4生产计划方法生产计划方法包括了生产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方式,以及应用的工具和技术。

合理的生产计划方法能够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5生产准备生产准备是指生产计划执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物料、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生产计划是制造业管理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二、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各项活动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

(完整版)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汇总

生产运作管理浓缩课件!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述第一节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一、基本概念1、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2、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二、生产运作管理的地位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管理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有许多子系统组成的。

生产管理作为一个子系统,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主要从它和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上来考察。

生产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新产品开发、成本、质量、交货期四大竞争优势都与生产管理状况密切相关。

这四个基本要素无不取决于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效率。

企业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多,基本上可分为: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两大部分。

经营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主要解决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问题,使企业同外部环境取得动态平衡;而生产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系统的管理,主要解决企业内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问题。

所以二者的联系表现为:经营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先导,生产管理是经营管理的基础。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发展自从泰罗的科学管理诞生以来,人们对企业管理的研究逐步由经验走向科学化。

第一阶段:生产管理学人们最初对上述变换过过程的研究主要限于有形产品变换过程的研究,即对生产制造过程的研究。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也没有把它看作上述的“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来研究,而主要是研究有形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所以当时该学科被称为“生产管理学”。

第二阶段:生产与运作概念的形成(1)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人们除了对各种有形产品的需求之外,对有形产品之后的相关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高。

(2)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原来附属于生产过程的一些业务,服务过程相继分离并独立出来,形成后来的流通、零售、金融、房地产等服务行业,使社会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名词解释:1、企业:指集合着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

2、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人数3、法人:是社会组织的人格化,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力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

1、现代企业制度: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范,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企业基本制度体系。

2、企业治理制度:指维护以股东为核心的权益主体的利益,对企业的权力制衡关系和决策系统所做出的制度安排。

1、企业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企业中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活动。

2、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

1、目标管理:是以制定和实现目标为中心的,被管理者自主控制达标过程,管理者实行最终成果控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

2、决策:是指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为未来的行动确定目标,并在多个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3、管理控制: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1、人力资源(微观):指企业可以利用的且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数量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养、使用及组织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3、激励: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1、公共关系:社会组织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手段,遵循社会利益之上、平等互惠原则,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一种现代管理职能。

2、企业的总体形象:企业通过其经营和社会活动在其公众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印象。

中级经济师工商-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知识点(1)

中级经济师工商-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知识点(1)

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考情分析:本章为重点案例章节。

主要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

历年平均分约20分。

主要内容第一节生产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第三节生产控制第四节生产作业控制第五节现代生产管理与控制的方法第一节生产计划一、生产能力二、生产计划的含义与指标(盈亏平衡)三、生产计划的编制四、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一、生产能力(一)生产能力概念(熟悉)(二)生产能力的种类(重点,案例分析考点)(三)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重点,案例分析考点)(四)生产能力核算(重点,案例分析考点)(一)生产能力的概念(熟悉)1.生产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生产能力:是生产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能力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着能否满足市场需要。

★说明:生产能力的体现在本章都以产品的数量表示。

(1)广义的生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

①技术能力人的能力:是指人员数量、实际工作时间、出勤率、技术水平、思想觉悟等因素的组合。

生产设备、面积的能力:是指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水平、开动率、完好率等因素的组合。

②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成熟程度、应用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水平和提高效率的能力等。

(2)狭义的生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中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状况等能力。

一般所讲的生产能力是指狭义的生产能力。

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或所能加工处理某种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2.生产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熟悉)(1)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按照直接参加生产的固定资产来计算的。

说明:不包括已报废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调的设备、企业备用的设备。

(2)生产能力必须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相联系。

企业制订的是年度生产计划,必须以企业年度能够拥有的技术组织条件为基础,即计划能力。

(3)生产能力反映的是一年内的实物量。

(二)生产能力的种类生产能力分为三种(重点,案例分析考点)(1)设计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搞基本建设时,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写明的生产能力。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掌握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编制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生产控制的基本原理,了解生产控制的过程、方法及其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3. 帮助学生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与其他企业管理环节的关系,如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生产计划编制方法,独立完成生产计划的制定与调整。

2. 培养学生运用生产控制原理,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企业生产管理,提高其对生产计划与控制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认识到生产计划与控制对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在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等方面的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管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可能对生产管理实际操作缺乏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

3.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生产计划基本概念与类型:包括生产计划的定义、作用、类型(如长期、中期、短期计划),以及不同类型计划的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生产计划概述2. 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详细介绍甘特图、网络图、里程碑图等生产计划编制工具,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工具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与调整。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3. 生产控制原理与过程:阐述生产控制的定义、目标、原理,以及生产控制的过程和方法,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

生产计划管理知识点,生产计划条件,产量规划、进度控制

生产计划管理知识点,生产计划条件,产量规划、进度控制
划可执;每日生产数大于此种机器总产量,需要进行产量 调整(加班、增补机器或外协等)
生产计划
插单产量规划和应变六方法(请各位依照先后 顺序排列)
•增加机器台数 •利用库存调节生产能力(安全库存) •变动劳动时间调节生产能力(加班、放假及 培训)
•利用外部资源增加生产能力(外协加工) •推迟交货期(培训、增加员工、提升效率) •改善生产流程或工艺
其作用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综合计划
综合计划又称为生产大纲,它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 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作的概括性设想,是 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各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 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库存投
资等向题所作的决策性描述。
综合计划并不具体制定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生产 时间,每一车间、人员的具体工作任务,而是按照以下
生产计划种类表
对象
期间
大日程(长期)
长期生产计划 年度生产计划
产品群 产品群、产品别
2~3年 1年
3~6月生产计划 中日程(中期)
月份生产计划
产品别 产品别、零件别
季、半年 月
周生产计划 产品别、零件别

小日程(短期)
日生产计划 产品别、零件别

期别 季 月 周、月 日 日 小时
生产计划类型
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来说可分为三种:综合计划、 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这是三种不同层次的计划,
生产计划
产量规划 生产能力 人力负荷 2.设定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小时,
则其人员需求为:总工时 (每人每天工作时间*每周工作 日)*(1+时间损耗率)
时间损耗=1-工作时间目标百分比(假设为 90%)=10%

生产计划与控制知识点

生产计划与控制知识点

生产计划与控制知识点首先,生产计划的知识点包括市场需求分析、生产资源评估、生产能力分析、生产计划制定等。

市场需求分析是指通过市场调研与预测,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和规模,作为制定生产计划的依据。

生产资源评估是指评估企业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现有情况,确定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现有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包括各项生产线的产能、工时、设备利用率等指标,以确定企业的生产潜力。

生产计划制定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资源和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产品种类与数量、生产周期、生产方式等。

其次,生产控制的知识点包括生产进度控制、品质控制、成本控制等。

生产进度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计划,控制产品的生产进度,保证按时交付客户订单。

品质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品质符合客户要求,避免次品和退货的出现。

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等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生产计划与控制还涉及到生产排程、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知识点。

生产排程是将生产计划细化为具体的生产任务和时间安排,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库存管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控制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水平,以降低库存成本和风险。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供应链上各环节的顺畅。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使用先进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工具和方法,如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等,可以提高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精确度和效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支持。

综上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包括市场需求分析、生产资源评估、生产能力分析、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进度控制、品质控制、成本控制、生产排程、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2020年重点考点第四章 生产管理与控制【黄金考点】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2020年重点考点第四章 生产管理与控制【黄金考点】

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黄金考点】第一节生产计划【知识点】生产能力【考点】生产能力概念(了解)【考点】生产能力的种类(重点)【考点】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1.固定资产的数量2.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注意】以上因素均能直接影响到生产产品的数量【考点】生产能力核算2.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在多品种生产条件下,企业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代表产品法和假定产品法两种。

【知识点】生产计划的含义与指标中长期生产计划3年或5年,或更长-年度生产计划1年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核心生产作业计划各月、各周、每天、每班(1年以内)执行性计划,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化【考点】生产计划指标(熟悉)1.产品品种指标产品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

产品品种指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实力,按产品品种系列平衡法来确定。

2.产品质量指标●一类是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指标,主要是产品平均技术性能、产品质量分等;●一类是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的指标,如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

3.产品产量指标(1)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

(2)确定产品产量指标主要采取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

其中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同第一章第四节相关内容。

(3)盈亏平衡图的识别图盈亏平衡图4.产品产值指标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以便进行不同行业间比较。

工业总产值以货币表现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以企业最终成果作为计算的依据)工业商品产值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预定发到企业外的工业产品的总价值,企业可以获得的货币收入工业增加值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以社会最终成果作为计算的依据)【知识点】生产计划的编制(了解)编制生产计划的主要步骤,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调查研究2.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3.综合平衡,编制计划方案4.生产计划大纲定稿与报批【知识点】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熟悉)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和产品的生产技术特点。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讲义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讲义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讲义一、生产计划在制造业中,生产计划是制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间范围内所制定的生产计划安排。

它是为了确保生产活动按时、高效地进行,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有效地利用资源。

生产计划包括长期规划和短期调度两个方面。

1.1 长期规划长期生产计划一般为一年或更长时间段的生产计划。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产品的总体生产计划:明确一段时间内产品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时间安排。

•生产资源的总体规划:包括工人、设备、原材料等资源的规划安排。

•生产能力的评估: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生产计划的可行性。

1.2 短期调度短期生产计划一般为一个月或更短时间段内的生产计划。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产订单的排程:根据客户订单和库存情况,制定每日、每周的生产计划。

•资源调度: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的使用,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库存控制:根据供需关系,合理控制原材料和成品库存,降低库存成本。

二、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在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对具体生产作业的计划和安排。

生产作业计划一般是根据短期生产计划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的。

它包括以下内容:2.1 生产任务分解生产作业计划首先需要将生产任务进行合理分解,确定每个生产环节的具体任务和目标。

这样可以明确各个作业环节的责任和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2 作业流程规划根据生产任务的分解,制定生产作业流程和作业顺序。

确定每个作业环节的具体顺序和关联关系,合理安排工序和生产线路。

2.3 作业计划调度根据作业流程规划,制定实际的作业计划和调度安排。

确定每个作业环节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作业人员,实现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

2.4 资源配置和监控在作业计划调度过程中,需要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确保生产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的充足和合理利用。

同时通过监控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作业计划,保持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总结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是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能够有效规划和控制生产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厂务技术知识点总结

厂务技术知识点总结

厂务技术知识点总结一、安全生产管理1. 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安全生产法规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依据,包括《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

企业需要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合理规范生产行为。

2.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设备、工艺、人员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可以有效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控,保障生产安全。

3. 安全生产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使其了解生产中的安全风险、事故应急处理等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方案、责任人、设备设施等,提前做好事故应急准备,保障事故发生后的快速应对和处理。

5. 安全普及教育通过安全知识宣传、标识标注、安全提示等措施,提升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使安全意识渗透到生产的方方面面。

6. 定期检查和整改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场所环境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整改,确保生产安全。

二、质量管理1. 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产品质量法》、《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等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合理规范质量管理行为。

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方面,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

3. 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对进货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并建立原材料质量档案,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标。

4. 生产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

5. 产品检测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性能、功能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6. 客户投诉处理对客户投诉进行认真分析,对有关问题进行追踪处理,及时改进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7. 质量改进不断进行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改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三、环境保护1. 环境管理法规和政策了解《环境保护法》、《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等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企业环境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环境保护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生产系统的两个层次:生产系统的投入,转换和产出过程所构成的运作层;高层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目标设置和规划等功能所构成的决策层。

2. 制造部门“生产过程规划”只能按时间跨度细分:(1)长期规划,所有产品和生产线,长期能力规划,企业生产主管负责制定:设施决策,纵向集成度,过程规划;(2)中期规划,产品族,综合计划,生产职能部门负责制定:人力计划,纵向集成度库存计划,动力需求,材料供应合同,设备改造计划;(3)短期规划,某种产品,主生产计划,工厂作业管理人员负责制定:产成品数量及完成时间;(4)某种产品所需共识,材料零配件和生产能力计划,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工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零部件生产,材料采购计划,作业计划。

3. 面向顾客的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考虑产品对顾客需求的满足度,按照顾客的需要赋予产品应当具备的功能以及偏向顾客的喜好设计的产品的外形和特征等。

4. 质量功能展开(QFD):是一种将顾客的要求引入产品是设计规范,把顾客要求转化成设计要求,产品特性,工艺要求,制造要求的多次分析方法。

5. 质量屋构成:(1)顾客要求;(2)竞争性比较;(3)质量特性;(4)需求与技术的关系矩阵;(5)质量设计;(6)质量特性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6. 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规划,设计,生产,装配,销售,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利用的整个过程。

7. 面向产品寿命周期的设计: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考虑的产品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以求产品全寿命周期所有相关因素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

最终目标:尽可能在质量,环保等约束条件下缩短设计时间并实现产品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最低。

8. 并行工程:是集成的,并行的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的系统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设计一开始就要考虑产品整个寿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顾客需求。

9. 面向可制造与可装配的产品设计(DFMA)原则:使产品的零部件数量尽可能的少,实行模块化设计,尽量使用标准件,尽量使操作简单,零件要有可替代性,尽量使装配流程简单化,使用重复易懂的工艺流程。

10. 过程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内容主要有:生产系统定位,也就是选择和生产策略协调的生产过程类型,确定纵向集成度并作出“自制或外购”决策,选择适宜技术确定自动化程度以及确定生产流程。

11. 生产过程的组织类型:(1)按对象原则的生产过程组织(产品导向型);(2)按工艺原则的生产过程组织(工艺导向型);(3)模块式生产(重复型)。

12. 产品导向型分类;(1)加工-装配型生产,制造单台产品,但各批产品轮换制造时需要调整生产过程;(2)流程型生产,原材料连续流过各道工序。

13. 成品过程类型:(1)存货生产;(2)订货生产。

14. 产品设计有两种基型:一是客户产品;二是标准产品。

15. 产品生命周期和生产过程生命周期的影响:生产过程阶段的变化影响产品成本,质量和生产能力,进而影响产品销售量,而产品销售量又影响生产过程结构类型的选择。

16. 生产系统定位:指产品设计类型,生产过程类型和产成品库存类型的组合选择,包括选定客户产品或标准产品,按产品导向或过程导向组织生产,按存货生产或订单生产等。

17. 生产柔性:意味着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并是适应产品和生产过程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

柔性有两种类型,产品柔性和产量柔性。

生产过程设计完毕后,两种柔性的程度也就确定下来。

18. 产品柔性:指生产系统从生产某种产品快速转变到生产另一种产品或品种的能力。

19. 产量柔性:指快速增加或减少生产数量的能力,当市场需求达到高峰或低谷时,或者依靠储备以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则要求产量柔性。

这时,生产过程设计要使生产能力可以快速而低成本地扩充或压缩。

20. 纵向集成度是和自制或外购决策相关联的概念:从零件的原材料供应开始到产品发送至用户手中为止,构成生产和陪送链。

在此产品生产和陪送链中。

企业享有自主权的所有环节构成产品的纵向集成。

纵向集成度表示企业凭自己的生产能力承担的生产环节在生产和陪送链中所占比重。

企业决定纵向集成度就规定了所需设计的生产过程流程。

21. 生产过程流程图,它能为生产规划人员提供比装配流程图更详细的信息。

以工序为基础环节,描述产品或单项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形象地显示各工序之间的联系、物流的方向和路径,说明作业人员操作内容和方法。

22. 生产过程规划过程中运用过程流程图的目的:是用来分析并选择出合理的生产过程流程,及时对于新产品也需要从若干中可能的方案中选择一种最好的流程。

23. 生产运作计划由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三个层次组成。

24. 制造业的生产计划主要包括两种计划: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进度计划。

25. 主生产进度计划:是综合计划的具体化,表现为按产品品种、规格规定的年度分季、分月的产量计划,实际上是对企业产品生产进度的大致安排。

26. 查定生产能力:指企业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后,生产条件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原来的设计生产能力已不再符合实际,因而通过查定重新确定实际生产能力。

27. 设计生产能力:根据计划期内预期的组织与技术条件确定的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

28. 主生产进度计划:在综合计划基础上确定各种最终产品的生产数量和时间进度,它是综合计划的具体化,又是进一步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依据。

可以说,主生产进度计划是衔接综合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环节。

29. 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

这种具体化表现在将生产计划规定的产品任务子规格、空间、时间等方面进行分解,即在产品方面具体规定到品种、质量、数量;在作业单位方面规定到车间、工段、班组乃至设备;在时间上细分到月、旬、日、时,以保证企业生产计划得到切实可行的落实。

30. 大量流水生产主要期量标准有节拍、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表以及在制品定额等。

31. 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有批量与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在制品定额等。

32. 生产批量与生产间隔是成批生产类型企业的主要期量标准之一。

确定批量与生产间隔期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以量定期法和以期定量法。

33. 生产周期:是指制品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所经历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部日历时间。

34. 作业排序问题的分类:1)劳动力排序;2)生产作业排序35. 影响生产作业排序的因素:1)生产任务的到达方式;2)车间中的设备种类和数量;3)车间中的人员数量;4)生产任务在车间的流动模式。

36. 作业计划的评价标准:1)任务完成的程度;2)设备利用的程度;3)达到企业整体目标的程度。

37. 作业排序的优先调度规划:1)FCFS规划;2)SPT规划;3)EDD规划;4)SST规划38. 网络计划技术:是指在项目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适当的规划及有效地控制执行,使人力、物力发挥最大的功能,以节省费用,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科学方法。

39. 箭线式网络图:由作业、事项两个基本元素构成。

40. 网络图绘制规则:表示同一作业的箭线在网络图中只能出现一次,每个箭线的首尾必须有结点;结点编号步重复,箭头结点编号大于箭尾结点编号;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中间事项必须有紧前事项与紧后事项;两个结点间只能有一条箭线,否则将造成逻辑上的混乱;不允许出项回路,即不能有循环现象。

41. 网络计划优化调整的内容有三类:工期优化、工期-资源优化和工期-费用优化。

一个库存控制系统有以下要素构成:(1)需求特性:从可预见性上分为确定性需求、随机性需求和不确定性需求。

从主从关系上分为独立需求、相关需求.(2)供应特性,包括:备货周期、订货点、采购价格和价格折扣、订货间隔期。

(3)进货方式,有:定量进货方式、定性进货方式和按需求计划组织进货。

MRP的关键要素:(1)主生产计划-确定每一个最终产品的每一具体时间段的生产数量(2)物料清单—是产品结构的技术性描述文件,它表明了最终产品的组成、零件直到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数量关系。

(3)提前期-在MRP中不但要考虑BOM各个层次中的零部件需求量,而且要考虑为了满足最终产品的交货期,所需零部件的加工或采购提前期。

(4)订货方针,一类是静态批量规则,即每一批量的大小都相等,另一类是动态批量规则,即每次的订货量大小不一样,但必须大到足以防止缺货发生,(5)库存记录-库存记录说明现在库存中有哪些物料?有多少?准备再进多少?从而在制定新的加工、采购计划时减掉相应的数量。

MRP2称制造资源计划,是在MRP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充与发展,其功能是扩展到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

特点:(1)MRP2系统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环境下进行数据管理,企业的业务能迅速、准确、高效的进行运作。

(2)MRP2是一个在制造业种得到普遍使用的管理体系,由闭环MRP加上财务等功能组成。

(3)MRP2系统弥补了狭义的MRP系统的不足,强化了生产能力计划、生产活动计划采购和物料计划的功能。

(4)MRP2还具有一定的模拟功能和决策支持功能。

生产控制的定义及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控制是指从生产准备开始到进行生产,直至成品产出入库为止的全过程的全面控制。

包括,计划安排,生产进度控制及调度,库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

狭义的生产控制主要指的是对生产活动中产出进度控制,又称生产作业控制。

按照生产管理的运作空间划分的三个生产控制层次:订货控制,投料控制,作业控制生产控制的方式:事后控制方式,事中控制方式,事前控制方式生产控制的程序:制定控制标准,检测比较,控制抉择,实施控制措施生产进度控制,是指依据生产计划的要求,对原材料投入生产到成品入库为止全过程的进度进行控制,是生产作业控制的关键。

影响生产进度的因素:设备故障,物资供应中断及组织不力造成供应中断,废品率过高,员工缺勤率过高。

成本控制的意义,成本是以价值形态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物资消耗的多少,产品质量的好坏,资金占用是否合理,设备利用是否充分,生产组织是否先进,所有这些都会通过成本反映出来。

成本的高低是企业有无竞争能力的关键,事关企业的兴衰,因此,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消耗,是企业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任务。

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

目标: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可增值作业”,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是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

作业成本计算的原理:产出使用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计算程序及方法:程序有两部,首先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再把归集的制造费用按某一标准分配到产品上去。

步骤,选择主要作业,归集资源的费用到同质成本库,选择成本动因,计算歌唱吧库分配率,根据成本库分配率把各成本库中归集的制造费用分配给产品,把直接成本计入产品得出产品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