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中秋节的资料【百科知识】有关中秋节的相关资料
中秋节资料
![中秋节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fa22e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4.png)
中秋节资料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
1. 起源和传说: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有两个著名的传说与中秋节有关:嫦娥奔月和伯罗奔波。
2. 月饼:中秋节的主要食物是月饼,它代表着团圆和和谐。
传统的月饼一般含有蛋黄、莲蓉、豆沙和五仁等馅料,表面有花纹或图案。
现代的月饼种类繁多,有各种不同的口味和形状。
3. 赏月: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是赏月。
传统上,人们会在中秋节晚上聚在一起,观赏明亮的圆月。
有时还会搭建临时的月亮亭以供欣赏。
4. 家庭聚会: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圆的节日。
人们会回家和家人一起度过这个节日,共同分享食物、赏月和交流。
5. 其他习俗: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
例如,贴中秋对联、猜灯谜、打捞菱角、放天灯等。
6. 中秋节在世界各地的庆祝:由于华人的移民和传播,中秋节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庆祝。
除了中国,许多东亚国家和地区如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也庆祝中秋节。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了解中秋节的起源、食物、习俗和庆祝方式。
中秋节的知识有哪些
![中秋节的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6ccb03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9.png)
中秋节的知识有哪些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举行,此时月亮最圆最亮。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家庭节日之一。
人们通过聚餐、赏月、吃月饼等方式庆祝这一节日,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秋节的一些知识。
一、中秋节的历史中秋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相传,周朝时期,商纣王残暴无道,民不聊生。
于是,人们通过赏月来向上天祈求平安。
后来,这个传统就流传到了唐朝和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赏月成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并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演变,中秋节最终成为了一个家庭聚餐和庆祝的重要节日。
二、中秋节的习俗1. 赏月:中秋节最为特别的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在室外组织赏月活动,或者在家中窗边欣赏明月。
在赏月时,可以品尝月饼、瓜果,同时也可以分享古诗词与家人朋友一起赏月。
2. 吃月饼:中秋节的另一个传统就是吃月饼。
据说,月饼原本可以用作武器,但后来被化为佳肴,人们便一直坚持着吃月饼这个习俗。
人们在吃月饼时可以在中间夹上蛋黄和其他一些馅料,例如豆沙和莲蓉。
3. 飞翔灯:中秋节期间,家家户户还会放飞翔灯。
这种小型灯笼可以飘逸在空气中,如同一颗小星星,将普通的夜晚点缀得更加美丽。
三、中秋节的文化意义1. 家人团聚:中秋节是一个让家庭团聚的重要节日。
许多人在这一天会远离繁忙的城市生活,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这不仅可以让大家享受到亲人的温暖,也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2. 传统文化传承:中秋节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庆祝中秋节,可以使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习俗。
3. 祈愿平安:中秋节也是一个向上天祈福的日子。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借着赏月祈求平安,也可以向亲友祈福。
这种传统是中国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一种有益的联系。
四、中秋节的现代变革虽然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节日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变革。
例如,许多企业家和年轻人现在会利用中秋节礼品来表达关心和感激之情,而第三方平台也会推出更加创新的方式和活动,让人们更好地在这个节日里表达自己的情感。
有关于中秋节的知识
![有关于中秋节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cf0e5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7.png)
有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又称“月光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逢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家中团圆,赏月祭月,共度美好时光。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令人向往的节日。
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活动,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色彩。
相传,古代人们崇拜太阳和月亮,认为月亮是人间的神仙,因此每年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会向月亮祈福,表达对丰收的感恩之情。
据史书记载,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商代的人们将中秋节看作是祭祀月亮之日,通过举行盛大的祭月仪式祈求丰收和平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家庭团圆、亲友聚会的节日。
二、中秋节的习俗1. 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赏月。
人们会在这一天晚上合家团圆,一同赏月。
月圆则祥,月亮被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人们赏月的同时也是祈愿家人和平、幸福的美好时刻。
2. 吃月饼:中秋节的另一个传统是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特色食品,形状圆润,寓意团圆和谐。
传统的月饼有多种口味,如蛋黄莲蓉、五仁、豆沙等,口感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3. 赏桂花:桂花是中秋节的花卉之一,开花时正值中秋节,花香四溢。
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赏桂花,欣赏其芳香,俗称“赏桂花”。
4. 点灯笼:中秋节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点灯笼。
人们会将各种形状的彩灯挂在院子里或楼台上,营造出灯火辉煌的节日氛围。
5. 嫦娥奔月:与中秋节有关的一个传说是“嫦娥奔月”。
传说中,一个叫嫦娥的仙女吃了长生不老药后,飞升至月宫并成为月亮上的仙女。
人们通过讲述和演绎这个故事来传承中秋节的文化。
三、中秋节的意义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更是人们表达思念和感恩之情的日子。
中秋节有着重要的家庭和社交意义。
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同时,中秋节也是亲友交往的好机会,人们会互赠月饼和礼品,祝福彼此五福临门。
此外,中秋节还有一层文化的内涵。
中秋节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和传统美德,如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家族团结等。
关于中秋节资料大全
![关于中秋节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2bbe3e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5.png)
关于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大全:
1. 起源和历史:
-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周朝。
- 最早的中秋节形式是崇拜月亮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融入到
民间习俗中。
2. 时间:
- 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等,农历八月十五。
- 据阳历计算,中秋节通常在9月或10月份的满月夜。
3. 相关传说:
- 最有名的中秋节传说是“嫦娥奔月”,讲述了嫦娥嫁给后羿后,误食不死药而飞上月亮的故事。
4. 月饼:
- 中秋节最传统的食物是月饼,既是传统的糕点,也是亲朋好
友之间的礼物。
- 月饼有多种口味和形状,如蛋黄月饼、豆沙月饼等,花纹也
丰富多样。
5. 赏月:
- 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赏月,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唱歌、跳舞。
- 中秋赏月是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和美好祝愿的方式。
6. 其他习俗:
- 中秋节还有猜灯谜、玩兔子灯、打地秧龙船等民俗活动。
- 中秋夜期间,还会举行各种文艺演出和传统游戏。
7. 传统文化:
- 中秋节与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气有关,代表了秋天的丰收和团圆之意。
- 中秋节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都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基本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中秋节的知识科普
![中秋节的知识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daa25f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4.png)
中秋节的知识科普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并列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它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通常相当于公历的九月中下旬。
下面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科普:
1.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在中国最早可追溯至周朝。
周朝时,人们会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赏月、祭拜月神,以祈求丰收和家庭团圆。
2. 月亮与中秋节:中秋节的重要象征是满月。
由于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所以中秋节也常被称为“月老节”或“月夕”。
人们通常在中秋节当晚赏月,并相信月亮
代表团圆与美好的寓意。
3. 传统活动:中秋节有一些传统的庆祝活动。
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月饼、猜灯谜、赏月、拜月神等。
此外,还有举行龙舟比赛的习俗,特别是在南方地区。
4. 月饼:中秋节的主食之一是月饼。
传统的月饼通常是圆形的,外皮酥脆,内陷有各种馅料如豆沙、莲蓉、五仁等。
月饼具有象征团圆和美好的意义,人们通常会在中秋节时互赠月饼,以表达亲情和友情。
5. 中秋节的象征物品:中秋节有一些特殊的象征物品。
例如,艾草枕袋具有驱邪辟邪的作用,人们相信它能保佑家庭安康。
此外,还有各种与月亮相关的图案,如兔子、蟾蜍等,它们也是中秋节的象征。
6. 文化传承:中秋节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秋节的习俗和传统在中国各地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家人团聚、感恩和祈福的价值观。
中秋节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中国节日。
这些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科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有关中秋节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4579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e.png)
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月夕”。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农历中秋之夜,也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以下是有关中秋节的一些资料:
1.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夏朝时期,主要是为了祭祀月神。
后来,中秋节逐渐过渡为一个丰收和家庭团聚的节日。
2. 传统食物:中秋节最具象征性的食物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此外,人们还会吃柚子、糖藕、柿子等与丰收和团圆有关的食物。
3. 传统活动:中秋节有很多传统活动,如赏月、猜灯谜、放天灯等。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在户外或家中布置临时观赏点,赏月的同时品尝月饼和其他传统食物,祈求团圆和幸福。
4. 传说故事:中秋节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中,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因为误食了蟠桃而变成了不老不死的仙女。
后来,她飞上了月亮并与玉兔相伴。
5. 中秋节在世界范围内的庆祝:中秋节不仅在中国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各地华人社区中庆祝。
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韩国等地也有庆祝中秋节的习俗和活动。
总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代表了家庭
团圆和丰收的寓意。
通过食物、活动和传说,人们庆祝这个节日并祈求幸福、团圆和繁荣。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9039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f.png)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点总结中秋节,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传承至今,负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团圆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从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文化内涵等方面介绍中秋节的相关知识点。
一、起源传说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传说有许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中,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后羿的射箭高手,他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天空回归正常状况,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
不过后羿因此也引来了万人敬仰,甚至嫉妒,于是便有了一个想要夺取不死药的人。
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偷爬上后羿的背上夺取不死药,但是被丈夫发现并追赶。
嫦娥为了保住不死药,只好一饮而尽,随着药性作用,飞上了月亮。
此后,中秋节便成为了纪念嫦娥的日子。
二、传统习俗1、吃月饼中秋节与月饼的关系十分密切,月饼外观圆圆腴腴,寓意着人们团圆、太平,品尝月饼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体验。
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都会吃月饼,这里头有传统口味的月饼,也有一些创意口味和造型的月饼上市。
2、赏月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赏月寓意着人们的心灵交流与陶冶、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宇宙的神秘。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人们常会在家园的阳台上,或是公共广场、公园等地方赏月、唱月歌,或是谈心聊天。
据传说,在月亮最圆的时候,在月亮下点烛,便可以带来好运,消灾免难。
3、猜灯谜在中秋节晚上,人们常常会在带有照明灯罩的树下或是小摊位上,摆上一个个的灯笼,把自己布置得十分热闹。
其中猜灯谜成为中秋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猜灯谜寓意着人们心灵的智慧和勇气,也是一种传统文化。
人们可以利用中秋节期间的欢聚团圆,博大家一笑,也可以欣赏别人的答案,增强人际沟通。
三、文化内涵中秋节集团圆、感恩、传承于一身,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团圆中秋节与春节相似,这两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同样代表着团圆的意义。
中秋节的团圆更像是海内外华人的关爱与牵挂,因此在这一天,即便身在远处,人们也会发信息、打电话、寄礼物给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向和心爱之人表达关心与思念。
中秋节内容资料
![中秋节内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ed2c0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1.png)
中秋节内容资料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日。
它多用来庆祝丰收,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以下是中秋节的相关内容资料:1.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秋天的祭月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商朝。
2. 传说:传说中,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关。
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喜欢吃仙丹,后来误食了丈夫的不老不死之草,被贬到月亮上。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在家中摆放月饼和水果,向月亮祭拜嫦娥。
3. 传统习俗:- 赏月:中秋节是赏月的重要节日,人们会去户外喜欢的地方,观赏明亮的月亮。
- 吃月饼:中秋节最经典的食物是月饼,有各种口味和馅料的月饼供人选择。
- 做灯笼: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来庆祝中秋节,其中最著名的是纸制的灯笼。
- 赏菊花:中秋节也是赏菊花的好时机,人们会去花坛或花展赏花。
4. 节日活动:- 中秋晚会:在中秋节当晚,很多地方都会举办中秋晚会,节目包括舞蹈、音乐表演、戏剧等。
- 中秋联谊:家人团圆是中秋节的重要主题,人们会回家与家人一起享用美食,开展联谊活动。
- 中秋游园会:很多公园会举办中秋游园会,人们可以在游乐设施上娱乐,购买美食和玩具。
5. 相关传统美食:-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必备食品,有多种口味和馅料,如豆沙、莲蓉、五仁等。
- 柚子:柚子是中秋节必备的水果,象征着团圆和好运。
- 粽子: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馅料包裹在芦苇叶或竹叶里的传统食物,有咸味和甜味两种。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过节庆活动来表达对家人团聚和丰收的祝福。
同时也是个人和社区之间互相交流的好机会,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有关中秋节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35a4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c.png)
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追月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
中秋节源自古代祭月的风俗,后来逐渐演变成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的节日。
一、中秋节的由来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传说有许多版本,最为广泛流传的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
其中,最为家喻户晓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传长久以前,有位名叫后羿的大力士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人们的生命,他得到了10颗神箭,分给自己和妻子嫦娥。
后来,后羿误服灵丹而飞升至月宫,留下了妻子独自在人间。
为了怀念丈夫,嫦娥便奔月而去,成了月宫的仙女。
二、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一起赏月、吃月饼、赏桂花、挂花灯等。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畅谈家常。
吃月饼也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月饼有着不同口味和馅料,代表着人们对团聚的美好祝愿。
而赏桂花、挂灯笼等活动则是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中秋节的文化内涵除了传统的节日习俗外,中秋节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团圆和美好的寓意。
中秋节也是古代文人雅事的主题之一,许多著名的古诗词中都有关于中秋的描写,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中秋节还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中秋节的变迁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中秋节的形式也在不断变迁和发展。
如今,人们在中秋节赏月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家庭聚会,很多地方还会举办各种形式的赏月活动,如赏月会、花灯展示等。
同时,珍贵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使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中秋节的意义和价值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它不仅是人们团聚祭月的节日,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量的象征和文化传统的传承。
中秋节的举办不仅能够增进家庭情感,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
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49428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b.png)
中秋节资料大全中秋节,又称为月圆节、团圆节、嫦娥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将会共同庆祝并感受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
下面,我们将从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食品文化、赏月活动、民间故事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资料。
一、历史起源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周代时期。
那时,人们已经开始用阴历来计算时间,农历八月十五被定为中秋节。
这个节日最初是用来祭祀月亮和感谢丰收的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发展成一种家人团聚、感恩祈福的传统节日。
二、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核心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会在这一天晚上,和家人一起赏月,或者在露天空地上合影与拍照,共同欣赏明亮的月亮。
2. 家人团聚:中秋节是一个团聚的节日,人们会努力与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同享受团圆的幸福和温馨。
3. 赠送月饼:中秋节期间,人们会互相赠送月饼,作为表达家人、朋友之间亲情和友谊的象征。
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之一,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和馅料。
4. 传统游戏:人们在中秋节期间还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如放飞孔明灯、掷柚子、比赛吃月饼、猜灯谜等,增加节日的乐趣。
三、食品文化1. 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由于其寓意团圆,所以人们通常会在中秋节期间赠送月饼,以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祝福。
2. 柚子:柚子也是中秋节期间常见的水果。
柚子的外皮可以剥掉,里面的果肉可以直接食用。
人们相信吃柚子可以带来好运和健康。
3. 汤圆:在南方地区,人们通常会食用汤圆来庆祝中秋节。
汤圆是一种圆形的糯米团子,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芝麻糊、红豆沙、花生、绿豆沙等。
四、赏月活动中秋节的赏月活动是这个节日最具特色的一部分。
人们会在晚上和家人一起赏月,或者参加社区举办的赏月活动。
除了赏月,人们也会欣赏月亮的优美并尝试着通过诗歌、歌曲、故事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中秋节的资料简介
![中秋节的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01ef0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0.png)
中秋节的资料简介中秋节,又称为月亮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举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而月饼则是这个节日的最大特色之一。
下面是对中秋节的资料简介,包括其历史渊源、传统习俗以及庆祝方式。
一、历史渊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据传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将农耕和自然神话相结合,用八月十五这个日期来祭祀月亮,希望能获得丰收和幸福。
后来,这个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中秋节的主要内容。
二、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大特色是赏月。
这天晚上,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
月亮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因此,赏月成为这个节日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2. 吃月饼:中秋节的另一大习俗是吃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里面常常包裹着果仁、豆沙和咸鸭蛋黄等馅料。
人们会互相赠送月饼,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团圆之情。
3. 玩花灯: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玩花灯。
花灯是一种用纸、布等材料做成的手工艺品,其形状多样且色彩鲜艳,常常代表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4. 翘首期盼:中秋节期间,人们会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在这天,无论是否能相聚,无论身在何处,都会翘首以待,用心祝福彼此。
三、庆祝方式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随着地域的不同,习俗也有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庆祝方式:1. 赏月晚会:在一些城市,人们会组织盛大的赏月晚会。
届时,人们可以观赏精彩的文艺表演,品尝各种特色美食,并且共同欣赏到最美的月亮。
2. 举办家庭聚会:中秋节也是一家团圆的时刻。
很多人会利用这个节日,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
家庭聚餐成为这一天的重要活动,家人会一起品尝月饼、赏月,并相互送上祝福。
3. 举行传统活动:一些地区还会举行一些传统的庆祝活动,如绕月亮走、舞龙舞狮等等。
这些活动既能传承中国文化,又能增添节日的气氛。
总结: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庆祝方式。
人们通过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活动,表达对团圆和幸福的追求。
关于中秋节知识
![关于中秋节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b15da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0.png)
关于中秋节知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日。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
1.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活动,最初是为了感谢丰收和祈求好运。
后来,中秋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
2. 重要象征物:中秋节的重要象征物包括月饼、烟花、灯笼、柚子和菊花。
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之一,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和五仁等。
烟花和灯笼用来庆祝和装饰节日。
柚子作为中秋节的水果之一,寓意着团圆和好运。
菊花则象征着富贵和长寿。
3. 传统习俗:中秋节有一些传统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拜月、猜灯谜和敲钟等。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在户外或阳台上观赏明亮的满月。
猜灯谜是一种寻找答案的游戏,经常与节日的庆祝活动一起进行。
4. 嫦娥奔月传说:中秋节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有关。
相传,嫦娥是一个神仙,她在一个兔子的帮助下,吃了仙丹后飞上了月球,永远住在月亮上。
5. 节日日期:中秋节的日期是根据农历计算的,通常在公历的九月中下旬之间。
和春节一样,中秋节是中国人重要的节假日之一,人们会休假回家与家人团聚。
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百科
![中秋节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f2d603fa524de518964b7d21.png)
中秋节百科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文名中秋节、中秋節(繁)外文名ちゅうしゅうせつ(日)추석(朝韩)mid-autumn festival(英)别名团圆节,秋夕,八月节等时间农历八月十五日习俗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假期一天(中国)流传地区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 诗词▪ 民谣▪ 谚语▪ 歇后语中秋节历史沿革中秋节起源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中秋节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c5b57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4.png)
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公历九月中旬)举行,也是一个家庭团圆的日子。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详细资料:
1.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节,最早可追溯到周朝。
后来,中秋节成为汉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发展成为与春节相媲美的盛大节日。
2. 历史意义:中秋节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明朝时,中秋节成为国家的重要庆典,朝廷每年都会设宴祭祀,并在北京皇城紫禁城广场上举行盛大的月亮祭典。
3. 民间习俗:中秋节有丰富的民间习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习俗:
- 吃月饼:中秋节的最大特色之一是吃月饼。
传统的月饼有
很多种类,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 赏月:家人通常会一起赏月,特别是在月圆之夜。
赏月时,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品尝着月饼、柚子等食物,一边欣赏月亮的美丽。
- 点灯笼:民间有在中秋节点亮彩灯和灯笼的习俗。
彩灯和
灯笼常常以动物、植物、神话人物等形象进行装饰,给人们带来节日的氛围。
4. 传说故事:中秋节与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有关。
最有名的故事是嫦娥奔月和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是一个关于美女和月亮的故事,后羿射日则是关于英雄神射和救人的故事。
5. 地区差异:虽然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各地区在庆祝方式上有所差异。
例如,在南方地区,人们喜欢种植花灯、舞龙舞狮,而在北方地区,人们更喜欢吃水果、玩游戏等。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和祈福的节日,人们通过共同参与各种活动来表达亲情、友情和祝福。
这个节日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感受到家庭团聚的温暖和幸福。
中秋百科知识
![中秋百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02fab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c.png)
中秋百科知识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神崇拜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家庭团圆、赏月、品尝月饼的节日。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百科知识。
一、起源与传说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神崇拜活动。
传说古时,夸父追日,为了追赶太阳,不慎导致地球上所有水源枯竭,人们生活困难。
于是,玉帝派织女嫁给牛郎,二人育有两个孩子。
后来,玉帝感动于织女的勤劳和孩子们的孝顺,便让他们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相会一次。
此后,人们便在这一天赏月、祭祀月神,以感谢月神的恩赐。
二、赏月文化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在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月饼、柚子、葡萄等美食,然后与家人、亲友一起赏月。
赏月时,人们会敬献香烛、水果等物品,并对着明亮的月亮祈求好运和幸福。
这一传统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也体现了人们的思乡之情和团圆的渴望。
三、月饼文化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是月饼。
月饼的外皮多为金黄色,内馅多种多样,有豆沙、莲蓉、五仁等口味。
传统的月饼通常是圆形的,寓意着团圆和完整。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了各种创新口味的月饼,如冰皮月饼、巧克力月饼等。
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口味的月饼,都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
四、民俗活动除了赏月和品尝月饼,中秋节还有一些特色的民俗活动。
比如,广东地区的“猜灯谜”活动,人们在灯谜上猜字、猜成语,增强智力和娱乐性。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舞龙、舞狮、打秋千等传统表演和游戏,让节日更加热闹喜庆。
五、中秋节习俗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节的习俗也在不断变迁。
比如,现代人更注重亲情和友情的交流,中秋节成为亲友团聚的重要时刻。
同时,一些地区也开始创新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如举办音乐会、灯光秀等文艺活动。
这些变化既保留了中秋节的传统内涵,又赋予了节日更多的时尚元素。
六、与其他节日的联系中秋节与其他节日之间也有一些联系。
比如,中秋节和春节一样,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两个节日之一。
中秋节是每年几月几日
![中秋节是每年几月几日](https://img.taocdn.com/s3/m/f8f417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1.png)
中秋节是每年几月几日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和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一系列传统活动。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华人世界的传统节日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以及对人们的意义。
一、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朝。
相传,在商朝时期,人们会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祭拜月亮,以祈求丰收和家庭的幸福。
在月亮宫中,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据说,嫦娥是天上的仙女,在一个中秋节的夜晚,她误食了长生不老药,飞到了月亮上。
因此,中秋节也成为了人们向嫦娥祈福的日子。
二、中秋节的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赏月了。
当夜幕降临,人们会一家人一起来到室外或靠近窗户的地方,仰望着皎洁的月亮。
传统上,人们会点亮一盏或几盏灯笼,营造出一种幽雅的氛围,与家人共同赏月。
2. 吃月饼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吃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通常包裹有莲蓉、豆沙、核桃等馅料。
有许多种类的月饼,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
人们会将月饼作为礼物互相赠送,同时也与家人一起分享,以象征团圆和幸福。
3. 猜灯谜猜灯谜也是中秋节时的一项传统活动。
猜灯谜是指根据灯笼上的谜语来猜测出正确的答案。
灯谜的创作精巧,常常需要运用词语的双关和巧妙的思路才能猜出答案。
猜灯谜既考验了人们的智慧,又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友谊。
三、中秋节的意义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深厚的意义。
首先,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重要时刻。
在这一天,不论远近,人们都会努力回到自己的家中与家人共度。
这象征着爱与亲情,同时也强调了人们对家庭的重视。
其次,中秋节还是人们感恩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会对过去一年的收获表达感激之情。
尤其是在农耕社会,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人们感谢土地的赐予,祈求来年的丰收。
最后,中秋节也是人们追寻美好生活和向往幸福的象征。
月亮的圆满和光辉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梦想,人们在这一天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并希望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一样圆满和辉煌。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资料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edfe16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9.png)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资料
中秋节,也称“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庆祝。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资料:
1. 起源: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殷商时期,当时人们已经有了赏月、祭月的传统。
到了唐朝,中秋节逐渐成为团圆和感恩的节日。
2. 传统习俗:中秋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敬祖先等。
其中,赏月是中秋节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因为此时月亮最圆,也象征着团圆。
3. 节日食品:中秋节的代表性食品是月饼,它们通常是圆形的,中间夹有豆沙、蛋黄、果仁等馅料。
除了月饼外,还有粽子、柚子、莲蓉糕等节日食品。
4. 节日习俗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变化,中秋节的习俗也在发生变革。
比如,现在很多人不再局限于团聚在一起,而是通过网络祝福远方的亲友。
此外,现代的月饼口味也多样化了,有巧克力、芝士等口味。
5. 国际影响:中秋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祝这个节日的习俗。
比如,韩国的中秋节叫做“Chuseok”,日本的中秋节称为“Tsukimi”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通过庆祝这个节日,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 1 -。
查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查有关中秋节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44ff9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0.png)
查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日,因此也被称为“八月十五”节。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资料:
1.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祭月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后来逐渐演变成以团圆、赏月、祭祖为主要内容的节日。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秋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团圆、家庭、友谊和爱情的象征。
人们常于中秋之夜赏月,品尝月饼,举行家庭团圆活动。
3. 月亮的象征:中秋节因其丰富的月亮元素而备受关注,人们相信,在这个晴朗的夜晚中观赏月亮会有好运和吉祥降临。
4. 传统食物: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是月饼,代表团圆和和谐。
月饼的种类繁多,有各种口味和馅料的选择。
5. 传统活动:除了赏月和品尝月饼之外,中秋节还有一些传统的活动,如嫦娥奔月、打皮球、扑蛋、猜灯谜等。
6. 庆祝习俗: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团圆节日,人们通常会与亲朋好友一起庆祝。
夜晚里,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赏月,燃放烟花爆竹,互赠礼品等。
7. 中秋节的相关传说:中秋节与不少中国古老的传说和故事有关,最知名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
其他还有吴刚伐桂、后羿射日等。
中秋节至今仍被广泛庆祝,不仅在中国,还在东亚国家和海外华人社群中有着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节日,更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家庭、友谊紧密相连的一种情感纽带。
中秋节资料简介
![中秋节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59580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7.png)
中秋节资料简介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赏月、品尝月饼、举行家庭聚会,并传承着丰富多彩的中秋民俗,以庆祝丰收和团圆。
一、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祭月活动。
相传,在远古时代,炎帝的后人后稷在这一天祭拜了月亮,以感谢月亮的形成和光芒。
后来,这个习俗逐渐演变成为中秋节。
此外,中秋节还有许多与月亮、嫦娥与兔子等传说相关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使大地酷热不堪。
为解救人民的苦难,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但这同时引起了太阳神的不满,夺走了他的人间不死之草。
后羿的妻子嫦娥担心后羿成为凡人后将无法保护人民,于是她偷偷吞下了人间不死之草。
之后,她飞到了月亮上,成为了仙女。
从此,人们通过赏月向嫦娥表达思念之情,追求象征团圆和美满的幸福。
二、中秋节的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通常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或者在家中的阳台、花园等地方,观赏明亮的圆月。
月亮在这一天显得特别明亮和圆满,寓意团圆和美好。
2. 品尝月饼:中秋节的主要传统食品就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饼状的糕点,内陷丰富多样,常见的口味有莲蓉、豆沙、核桃等。
人们通常与家人一起品尝月饼,并相互赠送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3. 家人团聚: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很多人会趁着假期回家与亲人团聚。
家人相聚一堂,共食团圆饭,欢度中秋佳节,增进亲情。
4. 端午晚会:中秋节期间,许多地方还会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传统活动,如舞龙舞狮、击鼓传花、剪纸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广大民众的参与,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三、中秋节在世界各地的庆祝方式中秋节不仅在中国流传广泛,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庆祝。
以下是一些国家的中秋节庆祝方式:1. 韩国:韩国的中秋节叫做“Chuseok”。
人们通过祭祀祖先、举行传统舞蹈和音乐表演、制作传统食物等方式庆祝节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于中秋节的资料【百科知识】有关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快乐黎藜收藏=========================================================== ================= ◆中秋节简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传说:第一篇》◆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 《中秋节的传说:第二篇》◆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最引人入胜的月宫之谜。
嫦娥奔月的故事有着不同的文本。
早期的记载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是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要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了仙,却被罚变成 * 蟾蜍在月宫捣不死之药。
后来这个故事逐渐演化出许多优美婉转的新情节,如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
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一气射下九个太阳,人们因此得以安居乐业。
不料,被射落的九个太阳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恼怒地将后羿和妻子嫦娥贬入凡间。
西王母同情后羿的遭遇,就把长生不老药送给他。
后来心术不正的逢蒙趁后羿率众外出狩猎之机,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当机立断将药一口吞下。
随后,嫦娥就轻飘飘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家后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妻子。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有些地方传说中秋节 * 形成的。
◇吴刚伐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吃月饼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
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
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
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
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