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及治疗进展_周晨辉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与康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与康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与康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不仅会对患者的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造成显著影响,还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信息处理速度等多个方面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和康复预后。

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注意力障碍是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对周围的事物缺乏持久的关注。

记忆力方面,无论是短期记忆还是长期记忆都可能受损,表现为遗忘重要信息、难以回忆起过去的经历等。

执行功能障碍则体现在患者计划、组织、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难以有条不紊地完成复杂任务。

信息处理速度减慢,使得患者在接收和处理新信息时需要更长的时间,反应变得迟缓。

二、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

他们可能在学习、工作中遇到极大困难,难以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导致学业失败或失业。

在社交方面,由于理解和回应他人的能力下降,难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这些问题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疾病的复发风险,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三、干预与康复的方法1、药物治疗目前,一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改善精神症状的同时,对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社交沟通能力,增强自信,更好地融入社会。

3、认知训练这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例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执行功能训练等。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强化,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受损的认知功能。

4、康复训练职业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提升工作技能,为重新就业做好准备。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方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方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方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不仅会对患者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还常常导致认知功能的损害。

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理解和表达等多个方面,这些损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和康复进程。

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一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被发现对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例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中的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相较于传统药物,它们在控制精神症状的同时,对认知功能的负面影响较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调整。

认知康复训练是专门针对认知功能损害设计的一系列训练方法。

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和任务来进行,比如让患者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特定的图形或数字。

记忆力训练可以采用记忆卡片、复述故事等方式。

执行功能训练则包括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和任务排序等练习。

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可以通过阅读、写作和交流练习来实现。

这些训练通常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心理治疗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认知灵活性和应对能力。

支持性心理治疗则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认知康复训练的动力和效果。

家庭治疗也是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互动模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社会技能训练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间接改善认知功能。

社交技能训练包括如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如何处理人际冲突等。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研究进展
而恶 化认 知功 能 。两 个 研究 发现 , 神 病 未 治疗 的持 精 续 时间 长与持 续性 认知 缺损 加重 相关联 J 4。
2 3 智商 .
息加工的角度看就是信息为人接受后历经 的转换 、 简 约、 合成、 储存 、 重建 、 再现和使用等加工过程。判断精
神分裂 症不 同程 度 的认 知 功 能损 害项 目如 下 : 度 损 轻
l 认 知 功 能定 义
认 知功 能指个 体 在 认 识 事 物 和现 象 方 面 的 能力 。 认 知 活动 由感 觉 、 知觉 、 思维 、 意 、 忆 等组成 。从 信 注 记
由基与神经元细胞膜上 的脂质结合, 移出脂质 , 细胞膜 破裂 , 经元 死 亡 , 灰 质 体 积 缩 小 , 室 扩 大 , 神 脑 脑 J从
能有重 要影 响 的 区域 , 海马 和额 叶皮层 ; 如 在对 啮齿 动 物 和非 人类 灵 长 目动物 研 究 中发 现 , 碱激 动 剂 能 改 烟 善 各种 记忆 功 能 , 烟 碱 拮抗 剂 如 美 加 明损 害执 行 功 而
的磁共振随访发现 , 预后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室体 积进一 步扩大 , 预 后好 的则 无 进 一 步 扩 大 , 持 精 而 支
害包括 感知 技巧 、 延迟 性 记 忆 、 比较 命 名 ; 中度 损 害包
认知 功 能障 碍可 能与智 商有关 , usl等 对 3 R se 4 例 平均在 l. 94年前有 完 整儿 童 I Q数据 的成人 精 神分 裂症 进行 纵 向智力 测验 , 结果 无显 著差异 , 与一 般人 但 群智 商横 向对 比 , 现 患者智 商低 2个标 准差 , 示精 发 提 神分 裂症 智力 损 害 自幼 开始 , 并且 是终 生 的 , 而不 是疾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恢复和康复训练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恢复和康复训练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恢复和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给患者的认知功能带来了损害。

因此,精神分裂症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关注症状的缓解,还需要重视认知功能的恢复。

一、认知功能的损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注意力和工作记忆:患者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分散注意力、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患者在学习、工作和社交中遇到困难。

2. 执行功能:患者的执行功能受损,表现为决策能力下降、计划能力减弱、自我监控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进行自主的决策和规划。

3. 空间感知和视觉处理:患者的空间感知和视觉处理能力也常常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出现错觉、视觉幻觉等问题,导致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产生误差。

二、认知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认知功能的恢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恢复认知功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认知功能的恢复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参与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三、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1. 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训练:通过认知训练、注意力训练和记忆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和记忆力。

例如,可以使用一些认知训练软件或游戏,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2. 执行功能训练:通过制定规划、目标和计划,帮助患者提高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可以使用一些日常生活训练,如制定每日计划、时间管理等,帮助患者恢复执行功能。

3. 空间感知和视觉处理训练:通过一些空间感知和视觉处理的训练,帮助患者减少错觉和幻觉的出现,提高对环境的准确认知。

例如,可以使用一些视觉训练和感知训练,如拼图游戏、视觉追踪等。

四、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化: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不同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和类型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不仅给患者的精神状态带来极大的困扰,还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

这些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执行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能力和职业功能。

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至关重要。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一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在控制精神症状的同时,对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它们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大脑的神经可塑性,从而减轻认知功能障碍。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能取得理想效果,而且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制定,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进行调整。

二、认知康复训练认知康复训练是专门针对认知功能障碍设计的一系列训练方法,旨在通过反复练习和强化,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常见的认知康复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训练和执行功能训练等。

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或任务,如数字划消、图形匹配等,帮助患者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持续时间。

记忆力训练则可以采用记忆技巧的教导,如联想记忆、分类记忆等,同时结合实际的记忆任务,如背诵诗歌、记住日程安排等,来增强患者的记忆力。

思维训练可以通过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练习,促进患者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执行功能训练则侧重于训练患者的计划、组织和自我监控能力,例如制定日常活动计划并执行。

认知康复训练通常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应用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应用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应用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类型,具有反复发作、康复难度大等特点,常规多采用药物单纯治疗,但对于情绪症状、阴性症状患者的疗效不佳,复发风险较高。

认知行为疗法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常见治疗措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主要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治疗;阴性症状;妄想症状精神分裂症是慢性恶化性疾病,患病后通常以阴性症状、言行紊乱、妄想、幻觉等为主要表现,会对患者和家属造成严重影响。

虽然针对精神分裂症主要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但约有30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且患者由于自主性较差,对于服药的依从性不佳,停药可能性较高,而不规律用药则是导致疾病复发的关键原因。

因此,单独应用药物治疗疗效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认知行为治疗是以药物治疗为基础,通过对患者行为模式和非适应性思维的改变,以减轻患者症状对心理、情绪、社会等带来的影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1认知行为治疗前的准备认知行为治疗是有认知取向、短程、有结构的心理疗法,也是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针对精神分裂症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初期治疗目标在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信息,识别患者的负面情绪,掌握患者的心理现状变化情况,搜集患者各项资料后制定针对性治疗目标,并开展对应的治疗方案,初次治疗患者往往会产生对未来的担忧,需要积极为患者进行解释,为患者提供鼓励,有效改善患者的病耻感和不良情绪,制定治疗目标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能力、功能损害等情况,制定明确的治疗目标。

2认知行为治疗的内容2.1 阴性症状的治疗阴性症状作为精神分裂症五维症状之一,在精神分裂症中患病率高达52.2 %,常见症状以情感缺失、意志减退、失语症、社会退缩、情感平淡或迟钝等为主要表现,是患者部分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的主要表现,会对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进一步损害,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方法探讨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方法探讨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方法探讨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不仅给患者的精神世界带来极大的困扰,还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能力和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能力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的损害。

那么,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药物治疗是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方法之一。

目前,一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被发现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增强大脑的信息处理和传递能力,进而改善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能取得理想效果,而且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

认知康复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等。

比如,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一些专门设计的游戏或任务来进行,要求患者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特定的操作。

记忆力训练则可以采用记忆技巧的学习和反复练习来加强。

执行功能训练可能涉及到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和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练习。

心理治疗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增强自我认知和应对能力。

团体心理治疗则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社交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支持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同样不可或缺。

家庭的理解、关爱和支持能够为患者创造一个稳定、温暖的康复环境。

朋友和社会的接纳与包容,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动力。

此外,社区康复服务的提供,如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有助于患者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认知能力。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改善认知功能也具有积极意义。

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大脑的恢复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

规律的作息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和适当的睡前放松活动都有助于改善睡眠。

合理的饮食能够为大脑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如富含ω-3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方法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方法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方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损害。

这些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和职业能力,因此,寻找有效的改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药物治疗目前,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些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如阿立哌唑、鲁拉西酮等,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精神症状,还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这些药物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来促进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代谢紊乱等。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制定,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二、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改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CBT 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幻觉、妄想等症状带来的困扰,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例如,患者可能因为听到幻觉中的声音而感到恐惧和焦虑,CBT 治疗师可以引导患者分析这种声音出现的情境和触发因素,帮助患者认识到幻觉并不是真实的威胁,并学会通过放松技巧和积极的自我对话来减轻焦虑。

2、社会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旨在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人际交往、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拟社交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患者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以及如何应对社交中的挑战和冲突。

良好的社会技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对认知功能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职业康复训练对于病情稳定、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策略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策略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策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还常常导致认知功能的损害。

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理解和表达等多个方面,其受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和康复预后。

因此,探索有效的改善策略对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药物治疗目前,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些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在改善精神症状的同时,对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例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相较于第一代药物,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这些药物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尤其是多巴胺和 5-羟色胺系统,从而对认知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选择和剂量调整,密切观察治疗反应,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二、心理治疗(一)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CBT 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幻觉、妄想等症状带来的困扰,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进而改善认知功能。

通过与治疗师的互动,患者学会挑战不合理的信念,采用更健康、积极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强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患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这种训练通常包括如何开始和维持对话、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等内容。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际应用,患者能够在社交情境中更加自信和熟练,这对于改善认知功能中的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三)认知康复训练认知康复训练是专门针对认知功能损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例如,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一些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和任务来进行;记忆力训练可以采用记忆技巧的学习和练习;执行功能训练则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制定计划和组织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236·
Shanghai A rchives of Psychiatry, 2007, Vol. 19, No. 4
·综述 ·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王冬梅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已成为精神科临床 及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除传统的心理测验方法 ,随 着功能影像学的发展 ,功能磁共振 ( fMR I) ,正电子发射断层 扫描 ( PET) 等应用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 ,得到了一 些有意义的结果 。目前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已基本统一 观点 ,即认知功能障碍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前或发病时就 已经存在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症状 ,至少 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障碍 ,特别是 在注意 、言语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 [1 ] 。
2 认知障碍可能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额叶结构的改变被认为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起了重要 作用 。一般认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大脑额 叶及颞叶的不同区域以及相邻的皮质下结构的改变有关 ,主 要是前额叶 [9 ] ,并且认为这种改变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前 就已经存在 [10 ] 。Molina[11 ]的研究也认为额叶功能缺陷是首 发精神分裂症的标志 ,支持了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的理论 , 即在大脑发育期间发生了脑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改变 ,进而导 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
1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1. 1 记忆障碍 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 ,记忆障碍和注意障碍是精神分裂
症两个相对独立的症状 。记忆障碍在精神分裂症疾病发展 中具有稳定性 ,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残缺症状之一 ,它反映 了海马功能的缺陷 [2 ] 。工作记忆障碍是目前研究精神分裂 症记忆障碍的一个热点 。Henry 等 [3 ]应用一整套神经心理 学测查对 27名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38 名健康人进 行对照研究 ,发现分裂症组言语工作记忆与视觉定位 、视觉 保持 、视觉传动协调 、执行功能有关 ;空间工作记忆与视觉保 持 、视觉定位 、物体记忆 、面孔记忆等有关 ,正常对照组的工 作记忆和其他神经心理学功能没发现显著相关 。这些发现 证实工作记忆是精神分裂症神经认知缺陷中的核心障碍 ,是 分裂症认知受损的标志 。 Chey等 [4 ]应用空间工作记忆广 度 ,空间延迟反应测验 ,评估短时在线储存 :对 15例精神分 裂症患者和 16 名正常人的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进行了比 较 ,发现精神分裂症组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得分比正常人组明 显减低 ,空间延迟反应准确率比正常人组低 ,反应时比对照 组长 。目前较多研究证实 [5 ]工作记忆主要与额叶 ,特别是左 侧额叶 腹 外 侧 及 双 侧 额 叶 背 外 侧 (DLFC ) 和 额 叶 腹 外 侧 (VLFC)有关 ,不同的类型的工作记忆与不同脑区相联系 。 1. 2 注意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干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不仅会对患者的感知、思维和情感产生显著影响,还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

这些认知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以及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了解和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

认知功能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能力、视觉空间能力等。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这些认知领域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注意力方面,患者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干扰所分散,导致学习和工作效率低下。

记忆力的损伤表现为难以记住新的信息、回忆过去的经历,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忘记重要的事情。

执行功能障碍则可能导致患者在计划、组织和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无法有效地应对复杂的任务和情况。

语言能力的下降可能表现为语言表达不流畅、理解能力减退,影响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

视觉空间能力的问题可能使患者在判断距离、方向和空间位置时出现错误。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神经生物学因素起着关键作用。

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前额叶皮质、海马体等区域的损伤,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正常发挥。

神经递质的失衡,如多巴胺、谷氨酸等,也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

其次,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个体,其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可能更高。

此外,环境因素如早期的不良生活经历、应激事件、药物滥用等,也可能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认知功能障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的自我照料,如洗漱、穿衣、做饭等。

在社交方面,由于沟通和理解能力的下降,患者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容易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在职业领域,认知功能障碍使得患者难以胜任复杂的工作任务,就业机会受限,经济状况往往较为困难。

为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多种干预措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and executive functions.Working memory dysfunction
function of the cognitive,not the specific damage of
is the
damage of general
cognitive processes.Working
研究生签名:

期:
摘要
摘要
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通常将传统的心理测验方法和结构影像 工具(c,r或MRI)相结合。随着功能影像学的发展,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和功能磁共振(fMRI)等技术应用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但就患者 认知功能损害的原因、性质、损害范围和程度仍有许多争议。 本文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其精神症状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精神 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工作记忆与执行功能障碍的核心表现,探讨患者认知 功能损害与其脑部异常的联系,以及评估药物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 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是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症状,特别表 现在注意、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工作记忆损害是是整体功能的损害,非特 定认知过程损害,工作记忆损害与其背外侧前额叶激活不足和记忆负荷相关;患 者的执行功能障碍与其前额叶皮质(PFC)激活不足,特别是前扣带回(ACC) 激活降低有关。前额叶和前扣带回通过神经递质起作用,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和其 脑部生理异常及神经递质异常有关,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社会功能均主要取决于认 知受损的程度。新型抗精神病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且药物治疗 和社会干预的效果比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好很多。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前额叶,功能影像技术
explore the relation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非药物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非药物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24中国处方药 第17卷 第10期·综述·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明显损害。

认知功能是人们感知外周世界的重要条件,通过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判断,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也可以帮助医生辅助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还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相关评价,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1-2]。

精神分裂患者以青壮年为主要发病群体,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明显,需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3]。

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会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使得部分患者拒绝接收药物治疗。

但是,患者一旦不进行药物治疗,则会使得病情加重,或者复发[4]。

研究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非药物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1.1 记忆力障碍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人类记忆和大脑海马结构、大脑内部的化学成分变化有关[5]。

记忆是人类在社会中生存、交流的必备技能。

当人类发生记忆障碍后,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社交。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存在记忆力障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几个方面的功能丧失[6]。

已有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瞬间记忆和长时记忆受到严重损害[7]。

1.2 注意力障碍注意力是随着感觉、知觉、记忆等存在的一个心理过程,当机体出现注意力障碍后,会对其其他方面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

注意力障碍可分为听觉缺陷和视觉缺陷。

患者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难以专注注意力、觉醒度下降等。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注意力障碍主要是注意力缺陷和注意专注转移困难。

临床需积极干预,提高患者的注意力。

1.3 执行功能障碍执行功能是人们为了某一个目的时,所实施的有序的加工过程。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执行功能障碍,患者难以有效排除无关信息,不能准确地修正计划,使得目的难以实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的损害。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首先,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广泛存在于不同的领域。

这些领域包括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问题解决能力等。

患者在处理信息的速度、精确性和自我监控方面也存在缺陷。

这些认知功能缺陷导致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例如学习能力下降、社交技巧不足和工作能力受损。

其次,研究还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患者的大脑出现了体积减小、皮质厚度减小以及功能连接异常等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例如前额叶皮质、顶叶皮层和杏仁核等。

此外,神经递质异常也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认知功能与康复治疗之间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通过认知康复训练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这种训练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和练习,促进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和执行功能等方面的提升。

此外,一些药物治疗也被证实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然而,目前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和完善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策略。

最后,除了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近年来,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脑电图和脑磁共振成像等的应用,为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早期诊断有助于提前干预和治疗,从而减少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综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是该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过对其认知功能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还可以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此外,对认知功能的研究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情和社会负担。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康复治疗进展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康复治疗进展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康复治疗进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行为、感知觉以及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功能障碍,还有不协调的精神活动,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意识较为清楚,保有基本正常的智能,但是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进而加重,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残疾等情况,而有些患者在通过治疗后可以维持在基本痊愈或者是痊愈的状态下,维持基本的正常生活状态。

Abstract:Schizophrenia is a mental disorder with unknown causes.Its clinical symptoms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mental,behavioral,perceptual and emotional disorders,as well as uncoordinated mental activities.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the patient’s consciousness is clearer,and the basic normal intelligence is maintained,but some patients may suffer from cognitive impairment.As the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 worsens,the patient may experience mental disability,some patients can maintain a basic normal state of life after being cured or under normal recovery.Key words: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Schizophrenia;Cognitive disorders;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odel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会给患者及其家属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会对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社会认知能力、警觉性、信息加工能力、词汇以及视觉的学习能力等产生一定影响。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复原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复原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复原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现实感知的扭曲、思维的混乱以及情感和行为的异常。

在这些症状中,认知功能的损害是最为显著的,包括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和工作记忆等方面。

然而,随着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康复研究的不断进展,我们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一、认知功能损害的表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难以集中精力在某一任务上。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交等方面都面临困难。

其次,他们的工作记忆受损,即难以在短期内存储和处理信息。

这导致他们在执行复杂任务时经常出现困惑和失误。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也受到影响,包括计划、决策和问题解决等能力。

最后,他们的记忆能力也受到损害,无论是工作记忆还是长期记忆。

二、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对他们的生活和康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些损害使得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处于不利地位,很难与正常人竞争。

他们的学业成绩往往不理想,就业机会也相对较少。

其次,这些损害也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使得他们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

最后,这些损害对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也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使得他们更加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三、认知功能的复原尽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到了损害,但是研究表明,这些功能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得到改善和复原的。

首先,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基石,也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思维清晰度和注意力集中度。

其次,认知康复训练也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这种训练通过提供特定的认知任务和练习,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注意力、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能力。

最后,社会支持和康复环境也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复原起到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社会支持和适应性的康复环境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支持和鼓励,促进他们的康复进程。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策略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策略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策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幻觉、妄想等明显的精神症状,还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和康复效果,因此,寻找有效的改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功能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表现多样,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下降、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受损等。

这些问题使得患者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面临巨大困难,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那么,有哪些策略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呢?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虽然目前没有专门针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特效药物,但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在控制精神症状的同时,对认知功能也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例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相较于第一代药物,在改善认知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此外,一些新型药物和辅助治疗药物也在研究和探索中。

认知训练是另一种重要的改善策略。

认知训练就像是给大脑做“健身”,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强化认知功能。

比如,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让患者完成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如数字游戏、拼图等;记忆力训练可以采用记忆卡片、背诵短文等方式;执行功能训练则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规划和组织的活动,如制定日程安排、完成复杂的手工制作等。

心理治疗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方面也能发挥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人际治疗则注重改善患者的人际交往技巧和社会支持系统,增强他们的社交信心和能力。

心理动力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探索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冲突,促进自我认知和成长。

社会支持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也不可或缺。

家庭和朋友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能够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慰藉和实际的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同时,社区康复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可以为患者提供职业培训、社交活动等机会,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技能和认知能力。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及康复措施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及康复措施的研究进展
d i e t f o r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se a p r e v e n t i o n( t h e C A R DI V E Gs t u d y ) : s t u d y
a n dt h e g u t m i c r o b i o me :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nd a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h u ma n h e a l t [ J ] .
Ou t c o me i n S u b a r a c h n o i d l He a mo r r h a g e Pa t i e n t s wi t h Eme r g e n c y
Me di c l a S e r v i c e U s a g e a n d I n t e r h o s p i t a l T r ns a f e r [ J ] . J o u r n a l f o K o r e n a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 常见的慢性疾病 , 随着 近几十年来神 经生化 、 神经影像 、 社会心理 等众 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和发展 , 精
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认知功能主
触后多 巴胺受 体 ,又能激 动突触前 自主受体 ;喹硫平 能结合 5 一 HT 2 A受体 , 选择性阻断 D 4 受体; 齐拉 西酮则对 5 - H T A受体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o n s e v e r e s e p s i s【 J ] l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ma l o f E me r g e n c y Me d i c i n e , 2 0 1 6 , 9 ( 1 ) : 1 - 1 1 .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情况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情况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情况发表时间:2020-12-11T11:31:23.1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作者:蔡明[导读]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精神科常见疾病,但是致病因素一直不甚明确蔡明(四川省江油市精神病医院;四川绵阳621700)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精神科常见疾病,但是致病因素一直不甚明确,该疾病的发病几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极其影响患者的正常社会生活。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有些人因受到多方面的压力而患上精神疾病,其中大多数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

经调查发现,这一症状比阴性与阳性症状产生的要早,所以一直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所导致的原发性损害。

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此了解不清,因此,为有效缓解这一症状,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问题。

一、当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时有什么表现?很多精神分裂的患者都会出现认识功能障碍这一问题,其主要是在执行能力、言语功能、记忆、注意、智力等神经认知功能的领域产生损害。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注意障碍,其主要为视觉和听觉方面的问题,这一方面的障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信息与注意加工的困难;其次是记忆障碍,很多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记忆受损情况,如学习困难等,经过研究证明,这一损害通常为广泛性的,但并非选择性,其涉及的内容很广,如记忆系统的组成部分等;然后就是抽象思维的障碍,这一障碍则主要包括概括和分类障碍,以及决策能力障碍、推理、判断和联想的障碍,主要影响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则是信息整合的障碍,一个人认知模式正常时,可将大脑中储存的一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而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则无法利用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其中的障碍主要有视觉-听觉-运动觉综合、视觉-运动觉综合以及视觉-听觉综合,发生紊乱则可能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哪些?认知功能障碍这一情况是因精神分裂症所致,但其中还有更加复杂的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及治疗进展周晨辉1,2王志仁2刘小蕾1,2杨甫德1【摘要】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除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的第三种症状,并且在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前认知功能损害较明显,最终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

所以本文将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进展方面进行阐述,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受体;机制;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 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52(2017)02-0204-04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征,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息处理速度、学习、记忆、注意、执行功能以及社会认知。

至少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并且在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前认知功能损害已很明显,其严重性预示治疗依从性较差,而且会增加首发患者的复发风险[1]。

最终认知功能障碍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日常功能,可能比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如幻觉和妄想对患者的影响更为严重。

所以改善认知功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大量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s associated with schizophrenia,CIAS)是各种功能受损的结果[2]。

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相关神经递质受体药物或药物附加认知训练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

因此,本文将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进展方面进行阐述。

一、相关神经递质系统与认知功能1 多巴胺能系统与认知功能有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皮层多巴胺释放可能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及阴性症状,而增加伏隔核多巴胺释放可能会增强动力、改善某些认知功能;而且多巴胺对背外侧前额叶的工作记忆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D 1、D 3、D 4受体是多巴胺受体家族中能够增强认知功能的靶向受体。

前额叶皮层多巴胺能传递主要受D 1受体调节,D 1受体功能异常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关灵长类动物研究结果显示,多巴胺D 1受体家族(D 1受体和D 5受体)是治疗前额叶皮层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靶点。

而D 3受体主要分布在中脑边缘区的伏隔核以及皮层区域,这些区域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关系密切。

Gross 等[3]研究显示,D 3受体拮抗剂能够改善啮齿动物一系列的社会行为和执行功能等认知行为,而执行功能在阴性症状明显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损害较为严重。

Rosell 等[4]对D 1受体激动剂DAR-0100A 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显示DAR-0100A 可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

Zimnisky 等[5]研究表明,卡利拉嗪(Cariprazine)作为多巴胺选择性D 3受体部分激动剂,能够显著改善NMDA 受体拮抗剂苯环己哌啶(PCP)诱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损害,如空间工作记忆损害及社会认知记忆损害。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5年9月18日批准卡利拉嗪(商品名Vraylar)上市,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型抑郁症,但是否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损害文中并未提及。

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药物选择性作用于D 3受体,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且其疗效尤其在避免不良反应方面较D 2受体靶点药物更具有优势。

相关临床数据显示D 4受体拮抗剂L 745870能够改善情景记忆及工作能力。

但是关于D 4受体改善相关认知功能的实验数据有限。

[基金项目] 1.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D121100005012005);2.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编号:ZYLX201409);3. 北京回龙观医院“龙跃”计划杰出青年基金(编号:2014LYJQ-02)。

[作者工作单位] 1.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呼和浩特,010110);2.北京回龙观医院。

[第一作者简介] 周晨辉(1991.01-),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精神药理学。

[通讯作者] 杨甫德(Email :yangfd200@ )。

DOI:10.13479/ki.jip.2017.02.0032 乙酰胆碱能系统与认知功能长期以来乙酰胆碱(ACh)被认为参与学习和记忆。

ACh合成于脑干和基底前脑区域神经元,而这些神经元能够投射到参与调节认知功能的区域如大脑皮层和海马。

除此之外,基底神经节富含胆碱能中间神经元,胆碱能中间神经元调节某些形式内隐性记忆。

ACh以两种受体发挥效应,即烟碱受体和G蛋白偶联毒蕈碱受体,前者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超家族。

两类受体在中枢和外周均有分布,但只有特定亚型的受体能够调节大脑的认知功能。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由五个亚基组成并分布于全身,脑内最主要的两个nAChRs为异源受体α4β2nAChRs和同源受体α7nAChRs。

这两种nAChR亚型高度分布于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并且大多数研究一直集中于其调节认知功能层面。

α7nAChRs位于参与认知和记忆的大脑区域如大脑皮层和海马,主要分布在突触前部位从而影响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乙酰胆碱以及多巴胺的分泌。

当α7nAChRs被激动剂激活时可能增加胆碱能神经传递,而且根据所研究的大脑区域,α7nAChRs激动剂还能够促进多巴胺和谷氨酸的释放,在大鼠中发挥促认知作用。

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实,α7nAChRs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发挥了潜在的治疗作用。

为此,关于α7nAChRs的药物开发受到极大程度的关注。

Encenicline作为一种选择性α7nAChRs激动剂,低纳摩尔浓度下在海马发挥促认知效应。

Richard等[6]对Encenicline进行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Ⅱ期试验,研究发现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对两种剂量均安全且耐受。

通过采用CogState计算机成套量表中的总体认知功能指数(OCI)、 MATRICS 共识认知成套量表(MCCB)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估量表(SCoRS)总分等量表进行评估,该研究初步证实了Encenicline在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Mei Huang 等[7]研究显示,RG3487作为nAChRs部分激动剂和5-HT3受体拮抗剂能够影响大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分泌。

RG3487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s)利培酮可诱导海马乙酰胆碱释放显著增加,而联合典型抗精神病药物(First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FGAs)如氟哌啶醇却没有此效应;RG3487联合其他SGAs如阿立哌唑、奥氮平以及喹硫平也能够产生对多巴胺释放的辅助作用。

这些结果表明,RG3487通过激动nAChRs增加多巴胺的释放,单一用药或作为SGAs附加剂使用可能会改善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损害。

Zhang等[8]在研究中发现,当α7nAChR激动剂和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tropisetron)作为利培酮的附加剂时,剂量为10mg/d、20mg/d可分别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即刻记忆和延时记忆。

3 5-HT能系统与认知功能5-HT神经元支配与认知相关的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等区域,并且多种5-HT受体在上述两个区域高度表达。

最近研究显示5-HT1A受体已经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损害的高效的靶点。

Satoko等[9]研究显示,5-HT1A受体激动剂坦度螺酮具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力,坦度螺酮联合布南色林比坦度螺酮联合利培酮或氟哌啶醇用药更适合改善认知功能的损害。

依匹唑派(Brexpiprazole)作为一种新型5-HT—多巴胺活性调节剂,与5-HT、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能够激活5-HT1A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改善地佐环平引起的大鼠社会认知功能损害。

同时通过新事物识别及探究系统(NOR)测试显示,依匹唑派能够改善动物实验中NMDA受体拮抗剂苯环己哌啶诱发的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损害。

依匹唑派(商品名:Rexulti)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仅能够作为5-HT1A受体和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而且具有有效拮抗5-HT2A受体和去甲肾上腺素α1和α2受体活动的效应。

尽管依匹唑派于2015年7月被FDA批准用于重度抑郁症辅助治疗和精神分裂症。

但是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临床Ⅲ期试验只评估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I-S)等,未进行相关认知功能损害的量表评估。

虽然动物试验证明依匹唑派具有改善社会认知的作用,但是动物试验与临床试验之间药物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别,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的临床研究以证明该药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损害方面的效果。

4 谷氨酸能系统与认知功能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其作用涉及快速突触传递、神经可塑性以及高级认知功能如记忆。

谷氨酸受体分为离子型受体和代谢型受体,前者包括离子通道和三个主要亚型,分别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海人藻酸受体(KAR)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受体(AMPAR)。

有证据表明,谷氨酸系统异常尤其是NMDAR信号功能低下是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学的重要基础。

有研究显示NMDAR在前额叶皮层涉及高层次处理过程如执行功能,这些过程受到损害时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受损。

同时NMDAR在海马区域能够启动学习和记忆的形成过程,有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信息损害较为严重[10]。

有研究表明,NMDAR间接调节大脑皮层多巴胺的释放,尤其在精神分裂症疾病中多巴胺功能低下是继发于谷氨酸能作用的结果。

当皮层谷氨酸神经元作用于多巴胺神经元使其兴奋时,更多的多巴胺回到皮层,尤其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

当强制性兴奋缺乏如NMDAR功能低下时,多巴胺到达皮层量减少,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损害和阴性症状。

所以NDMAR功能低下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学的机制之一,可能解释患者的阴性和认知症状。

一项药理学研究显示,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苯环己哌啶(PCP)和氯胺酮能够引起正常对照组出现阳性、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并且会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这些症状[11]。

一项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N=186)的Meta分析指出,美金刚作为NMDAR 拮抗剂,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认知功能。

Rowland等一项纳入45例患者的研究证明,谷氨酸能系统调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言语工作记忆功能。

另外一项纳入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为期12周的试验显示,患者附加美金刚20mg治疗后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