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市政工程是指由市政部门负责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等。

由于市政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形象,因此必须加强质量管理,防治通病。

一、强化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健全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2.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提高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

3.建立质量监督机构,对市政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抽查。

4.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

5.建立市政工程质量评估机制,对完工的市政工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加强施工工艺管理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情况。

2.做好基层工程处理,确保基础坚实和稳固。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和渣土乱倒。

4.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5.加强材料管理,采用优质材料,确保市政工程的使用寿命。

三、加强工程质量检测1.对市政工程的土质、水质等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工程建设符合规定要求。

2.加强对市政工程结构的力学性能检测,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防治常见通病1.防治道路坑洼、路面塌陷。

加强路面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的控制,及时维修和养护路面。

2.防治桥梁开裂、沉降。

加强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桥梁的维护和养护。

3.防治排水系统堵塞和漏水。

加强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清洁。

4.防治供水系统漏水和水质问题。

加强供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加强供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水源的保护。

5.防治基础设施腐蚀和老化。

加强市政工程的维护和养护,及时更换老化的设施。

以上是市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案,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工艺管理、工程质量检测和防治常见通病,可以有效提升市政工程的质量,确保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形象。

市政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市政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防治,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市政建筑施工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铺装不平整铺装不平整是市政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可能导致铺装不平整的原因包括基础不稳定、施工方法不当等。

为了防治铺装不平整的问题,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复核设计工作,确保基础稳定可靠;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保证铺装的平整度。

2. 排水不畅排水不畅是市政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主要原因包括排水管道堵塞、设计不合理等。

为了防止排水不畅的问题,需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合理性,确保排水管道通畅,并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

3. 破损裂缝破损裂缝是市政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这些裂缝可能会导致地面的不平整和破损。

为了防治破损裂缝的问题,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土质分析,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使用质量可靠的建筑材料,并遵循正确的施工方法。

4. 漏水渗水市政建筑施工中的漏水渗水问题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损坏和地下水的浪费。

为了防治漏水渗水的问题,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周边环境调查和测试,确保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等情况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专业的防水材料,并保证施工质量。

5. 设备故障市政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是设备故障。

这些故障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延误和安全隐患。

为了防治设备故障的问题,施工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并保证使用符合要求的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总之,市政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很多,但通过合理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可以有效地防治这些问题的发生。

只有保证质量,才能确保市政建筑施工的安全和可靠。

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质量对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市政道路建设常常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常见的市政道路建设质量通病出发,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提高市政道路建设质量。

1. 基础不牢固市政道路的基础是保证道路稳定性和承载力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疏忽以及材料选择不当等原因,基础常常存在不牢固的问题。

为预防这一问题,应加强基础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基础土壤的均匀压实,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充分的检测和验收。

2. 道路平整度差道路平整度是评价道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作业不规范、材料质量差等原因,道路常常存在平整度差的问题,导致不仅影响交通的顺畅,还对车辆、行人的驾驶和行走安全构成威胁。

为预防这一问题,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道路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3. 排水不畅市政道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常常受到雨水的侵蚀,如果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容易导致道路积水和泥浆冲刷等问题。

为预防这一问题,应合理设计排水系统,提高排水管道的通畅性,并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和维护。

4. 道路沥青翘起由于沥青温度、施工操作等原因,市政道路上的沥青往往会出现翘起的情况,不仅影响道路的美观,还容易造成摩擦系数下降,增加行车事故的风险。

为预防这一问题,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沥青温度,确保沥青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同时加强道路养护,定期检查和修复翘起的沥青。

5. 道路标线模糊道路标线是保障交通秩序和安全的重要标识,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标线材料质量不过关或施工技术差等原因,道路标线常常出现模糊、掉落等问题。

为预防这一问题,应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的标线材料,保证施工操作规范,并加强道路标线的养护和维修。

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设计、规范的施工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同时还需要各方在实施过程中精细化、高效率的施工方式和技术创新,以确保市政道路的功能完善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市政工程是指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各项工程,如道路、桥梁、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等。

由于市政工程通常涉及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工程质量问题是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的。

以下是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流程。

包括编制质量管理手册、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动态检测及验收等。

2.合理选材: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选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对于有质量问题的材料要及时发现和替换,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规定标准。

3.施工过程控制: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控制,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确保质量可控。

包括施工现场管理、各项工序操作规范、材料使用和储存等控制措施。

4.质量检测与监控: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测和检测体系,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和质量进行监控。

定期对工程进行抽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追责。

5.过程记录和信息管理:建立市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施工、检测、验收等环节的全面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方便对工程质量进行追溯和监控。

6.专业施工队伍构建:培养一支技术过硬、专业素质高的市政工程施工队伍。

通过人员培训、技能考核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质量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7.强化监理和验收工作:加强市政工程的监理和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和结果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

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监测和验收。

8.质量问题整改与追责: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追究责任。

建立健全的质量问题处理机制,强化对施工单位的约束和管理,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安全。

9.完善保修服务体系:建立市政工程完善的保修服务体系,对完工后的工程进行质量保修和维护。

及时处理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10.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对市政工程质量的认知和关注度。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1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1.1.1 回填土沉陷原因分析:回填土的土质和施工方法不当是引起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如果填料含水量不严格控制,采用不合格的土料,压实机具不合适,或者未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将导致过度沉降。

防治措施:1.在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实机具。

2.对于较窄的管槽,可以采用微型压路机填压或人工和蛙式打夯机夯填。

不同的填料和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

3.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腐烂植物会影响压实效果,并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

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

4.控制填料含水量不大于最佳含水量的2%左右。

在遇到地下水或雨后施工时,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杜绝带水回填或水夯法施工。

5.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a。

对于少量沉降不影响其他构筑物的,可以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在沥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补以免积水。

b。

对于造成其他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以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

c。

对于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

1.1.2 管道渗漏水原因分析:管道渗漏水的原因包括闭水试验不合格、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

防治措施:1.认真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3.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坑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

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

4.所用管材必须由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

5.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硬物轻敲管壁其响声清脆悦耳。

6.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直接退场。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市政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防治,将对市政工程的使用和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项目前期筹备工作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基础,要加强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工作,确保项目设计完善,合理性强。

在项目开工前,要制定详细的工程质量管理计划,明确各项工程质量要求和标准,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和工程质量风险。

二、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过程管理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检查力度。

加强施工单位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素质要求。

加强现场巡查和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加强施工材料的检测和验收工作,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要加强项目组织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和顺利进行。

三、加强施工质量监督施工质量监督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把关。

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抽查和准入审批制度,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查和评估,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能力。

要定期进行市政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违法行为的处理,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四、加强维护和运营管理维护和运营管理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市政工程的维护和运营管理工作。

要建立健全市政工程的维护保养制度,及时清理和修复市政工程中的各类隐患和问题。

要加强对市政工程设施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市政工程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要加强对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市政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加强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文化建设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要加强对市政工程质量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和解读,让广大市民、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都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市政工程质量的相关知识。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道路工程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现象①路基未经压实即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②路基尚未完全化冻即进行施工,留下质量隐患。

③压实度控制不严格,纵、横断面高程及平整度超差。

1. 2 原因分析①施工单位对路基的重要作用及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按技术规程施工。

②有意偷工减料,只图省工、省时、省机械。

③抢工期,不顾工程质量。

1. 3 预防措施①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施工时做好工序技术交底。

②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

③要按照路基施工工序的要求,严格控制各项检测项目,避免结构层出现薄厚不均和密实度及强度不均匀的现象。

2.路基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现象①路基土层含水量过大,造成大面积或局部发生弹软现象。

②深处理不到位,和底基层一并碾压时,压实厚度过大,整体密实度差,强度低。

原因分析①由于地下水位高或浅层滞水渗入路基土层。

②路基土层内含有保水性强、渗透性差的粘性翻浆土。

③设计图纸只规定处理厚度20~30cm,含水量过大的路段,碾压后肯定出现“弹簧”现象,与底基层一并碾压,加大了压实厚度,虽然表面不弹软,但仅有15cm左右密实度能达到要求。

④雨季路基施工时,临时性渗水措施不完善,雨水浸泡路基。

预防措施①在道路结构设计中,增设一道排水层(防水层)或级配碎石(砂砾)。

②对含水量大的路基土应进行挖开晾晒处理。

③掺石灰或水泥降低路基土的含水量,提高其强度。

④必要时进行换土处理。

⑤土基深处理层和下基层应分别进行碾压。

3.基层(灰土)施工质量通病石灰土现象①掺灰计量不准确。

②土块过多、过大。

③灰土过干或过湿。

④灰土色泽不均、有轮迹、鼓包。

原因分析①石灰质量差,钙镁含量低,达不到三级灰≥50%和60%的要求。

②拌和不到位,不均匀。

③管理人员未经试验计算或虽经试验计算但对操作者交底不清。

④土料粘性大、含水量大、结块,不打碎即拌和灰土。

⑤灰土拌和过程中,含水量控制不好;或是拌和后存放时间过长,摊铺碾压不及时,含水量蒸发过大;或是所取土料过湿、遇雨,在含水量超大的状态下碾压。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市政工程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
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程施工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提高施工质量。

2.加强工程监理:加强对市政工程的监理力度,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增强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
管理,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确保施工操作规范。

4.严格材料进场检验: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规
范要求,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对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

5.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及时发
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6.加强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要注重科学合理性,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避免设计不合理导致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质
量问题。

7.定期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定期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
潜在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8.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监督
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9.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通过使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对施工过程进
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质量问题。

总之,要防止市政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加强监督检查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只有全面提升整个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土石方工程1、路基压实度不能保证,防治措施(1)随时检查高程,严格控制填层厚度;(2)含水量偏小时洒水,含水量偏大时翻晒;(3)加强碾压;2、基坑超挖,措施:(1)每隔10-15mIM测量制作高程点,施工过程中测量紧跟;(2)接近标高(30㎝以内)时采用人工修整,确保不扰动原土。

3、边坡不够,措施:每层填料有一定的超填量;4、挖方路床超挖,措施:(1)制作高程点严格控制超挖;(2)超挖回填分层碾压;5、管沟塌方,措施:(1)放大坡比;(2)必要时采用支护;二、管道工程1、基础不均匀沉降、拉裂,措施:(1)基坑不能扰动;(2)软基进行换填;(3)软硬基相接处设置沉降缝;2、基础下沉造成排水纵坡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有局部倒流现象,措施:预留措施。

三、路面裂缝一、龟裂1、现象落千丈混凝土路面表面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缝,呈小的六角形花纹,深度5~ 10mm。

2.原因分析(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表面游离水份蒸发过快,体积急剧的收缩,导致开裂。

(2)混凝土在拌制时水灰比过大;模板与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3)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砂率过大。

(4)混凝土表面过度震荡或抹平,使水泥和细骨料过多上浮至表面,导致缩裂。

3.预防措施(1)混凝土路面浇筑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浇水养护,防止强风和曝晒。

在炎热季节,必要时应搭棚施工。

(2)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合适的粗集料级配和砂率。

(3)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4)干硬性混凝土采用平板震揭器时,防止过度震荡,使砂浆集聚表面。

砂浆层厚度应控制在 2~5 mm范围内。

抹平时不必过度抹平。

4.治理方法(l)如混凝土在初凝前出现龟裂,可采用馒刀反复压抹或重新振掏的方法来消除,再加强湿润覆盖养护。

(2)一般对结构强度无甚影响,可不于处理。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与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与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与质量控制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道路、桥梁、排水、供水、燃气、热力等多个方面。

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因此,加强质量控制,预防和治理质量通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工程质量通病(一)道路工程1、路面裂缝路面裂缝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路基不均匀沉降、基层材料质量不佳、施工工艺不当、温度变化等。

裂缝不仅影响道路的美观,还会降低路面的承载能力,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

2、路面平整度差路面平整度差会导致车辆行驶颠簸,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造成路面平整度差的原因主要有施工过程中摊铺不均匀、碾压不密实、基层平整度差等。

3、路基沉陷路基沉陷会导致路面出现凹陷、裂缝等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路基填土压实度不足、地下水位过高、软土地基处理不当等。

(二)桥梁工程1、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产生裂缝的原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温度应力等。

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

2、桥头跳车桥头跳车是指车辆在通过桥梁与道路连接处时产生明显的颠簸。

其主要原因是桥头填土压实度不足、桥台与路堤之间的不均匀沉降等。

3、支座病害支座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支座病害有支座老化、变形、脱空等。

这会影响桥梁的受力状况,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

(三)排水工程1、管道渗漏管道渗漏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和地面塌陷等问题。

造成管道渗漏的原因主要有管道材质不合格、接口处理不当、施工过程中损坏管道等。

2、排水不畅排水不畅会导致城市内涝,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其原因可能是管道坡度设计不合理、管道堵塞、检查井设置不当等。

3、检查井下沉检查井下沉会影响路面平整度和排水功能。

其主要原因是检查井基础处理不当、井周回填土压实度不足等。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关于检查井周边破损、沉陷、井盖位移、坠落的防治办法在设计方面,应避开公交站台和路口曲化段,并根据地基承载力、荷载等情况设计检查井基础,使其与管道基础连成整体。

车行道检查井应采用质量可靠、技术工艺先进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混凝土模块检查井等,井框盖宜采用多防功能的井框盖,质量指标应符合道路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

施工前应做好放样工作,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控制井框盖标高和横坡度,确保路面与井框盖上表面平齐。

在监理方面,应加强对检查井基础及井身施工质量的检查,加强井框盖质量的验收,检查井框盖与井身的联结是否稳定牢固。

同时,要加强对检查井周围填充料的密实度、管道与井室接口的密封性、预制块拼装后缝隙中灌注填充料密实性的检查,并严格检查井室周围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否与井框XXX。

做好检查井施工各道工序的验收记录。

二、关于桥台背后下沉、跳车的防治办法在设计方面,对于软土地基,应进行沉降计算,当沉降大于规范规定时,应针对沉降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软土地基处理应根据地基情况、施工条件和国家规范选用相应方法处理,宜采用轻质材料,如粉煤灰掺快速增强固化剂、聚苯乙烯泡沫(EPS)等,并在桥台边缘与路堤坡角处加密处理。

台后填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并严格控制回填质量。

桥台和路面提倡二次施工。

在施工方面,应控制粉煤灰、快速增强固化材料的施工及养护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并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搭板。

以上是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1、人行道基础结构层施工前应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混凝土侧缘石、人行道板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保证抗压强度不小于C30.3、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证人行道板的平整度和水平度,防止出现松动、碎裂、沉陷等问题。

4、侧缘石的几何尺寸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范本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范本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范本一、引言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确保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常见市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范本。

二、常见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施工质量不达标常见问题:(1)施工过程中使用低质量建材和设备;(2)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3)施工单位缺乏管理经验,无法保证质量。

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2)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杜绝使用低质量建材和设备;(3)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施工质量验收机制。

2.工期延误常见问题:(1)进度计划不合理,施工进度无法保证;(2)材料和设备供应不及时;(3)天气因素导致工期延误。

防治措施:(1)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提前进行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并确保供应的及时性;(3)加强对天气因素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3.设计缺陷常见问题:(1)设计不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2)设计缺乏前瞻性和可操作性;(3)设计方案存在漏洞和矛盾。

防治措施:(1)加强对设计师的岗前培训,让其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2)引入前瞻性设计理念,避免设计上的问题;(3)加强设计方案的审核和评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合同违约常见问题:(1)承包方欠缴工程款项;(2)承包方未按合同要求提供施工材料和设备;(3)承包方未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

防治措施:(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各方权责;(2)加强对合同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违约行为;(3)对违约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维护合同权益。

5.违规行为常见问题:(1)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存在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2)违规操作,违反安全规定。

防治措施:(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廉政教育和法规宣传,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行为;(3)建立健全违规行为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常见的通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案。

一、路面平整度差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的合格性。

2.加强施工技术培训,提高工人技术水平。

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现场巡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路面龟裂、沉陷市政道路上常见的另一个通病是路面龟裂、沉陷。

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基础处理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造成的,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使用寿命。

预防措施:1.加强前期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路基材料和路面结构。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挖掘工程,要做好土壤加固和排水工作。

3.加强质量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排水不畅预防措施:1.在道路设计中充分考虑排水需要,确保路面坡度合理、排水系统畅通。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工作,特别是对于沟渠和水井等设施的安装和管道的连接,要保证密封和稳固。

3.定期清理排水设施,确保畅通有效。

四、交通标志不清晰市政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不清晰是另一个常见问题,这给驾驶人造成困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预防措施: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标志和标线的施工,保证颜色、形状和位置的准确性。

2.加强标志和标线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并修复受损的标志和标线。

3.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驾驶人的交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有路面平整度差、路面龟裂沉陷、排水不畅和交通标志不清晰等问题。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做好前期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更好地选择材料和技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市政供水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供水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供水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市政供水工程的质量通病是指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提高市政供水工程的质量,以下是一些通病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案:通病一:管道泄漏和破损管道泄漏和破损是市政供水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供水中断和水质污染。

为了预防此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管道的安装和连接。

- 定期对管道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修复泄漏和破损的管道。

- 使用高质量的管道材料,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的泄漏和破损。

通病二:水质问题市政供水工程中的水质问题可能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预防水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运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确保供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 定期对供水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水质稳定。

-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通病三:供水压力不稳定供水压力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供水体验。

为了预防供水压力不稳定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对供水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洗,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供水压力稳定。

- 加大对供水管道的维修和改造力度,提高供水管网的稳定性和供水能力。

- 加强对供水压力的监测和调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压力不稳定问题。

通病四:运营管理不规范运营管理的不规范可能导致市政供水工程运行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下降。

为了改善运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科学的供水计划和运营管理机制,合理安排供水任务和维护工作。

-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运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市政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

通过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市政供水工程的质量,保障居民的供水需求和生活质量。

(字数:235)。

市政地下管网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地下管网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地下管网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市政地下管网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问题对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市政地下管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案。

一、质量通病1. 设计不合理:市政地下管网工程在设计阶段存在不合理的设计,如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管道连接方式不当等。

这些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堵塞、渗漏等质量问题。

2. 材料选用不当:市政地下管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达标或选择不当,例如使用低质量的管道材料、接口密封不良的材料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质量稳定性。

3. 施工工艺不规范:市政地下管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工艺不规范的问题,如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等。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管道安装不牢固、材料破损等质量问题。

4. 监理不到位:市政地下管网工程监理人员的监管不到位,无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质量把控,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预防措施方案1. 加强设计审查:对市政地下管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计合理、符合工程要求。

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及时解决设计问题,减少施工中的现场变更。

2. 严格选材标准:制定明确的选材标准,对市政地下管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把控。

确保采购材料达到质量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材料检测,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

3. 完善施工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意识。

加强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4. 强化监理职责:监理人员要加强对市政地下管网工程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综上所述,市政地下管网工程质量问题需要从设计、材料、施工和监理等方面进行综合预防。

只有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才能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确保市政地下管网工程的质量稳定和正常运行。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设计阶段控制:在市政工程的设计阶段,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对于设计方案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要进行专门的力学、水利、结构等技术计算,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材料选用控制:市政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材料选用上,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选择,并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把关。

对于重要的材料,可以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施工监管: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可以设立专门的施工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下来以备查验。

4.质量检测: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周期性地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委托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要进行认真分析和整改。

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部分,要及时返工,并对返工部分进行重新检测。

5.工程验收:市政工程的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验收中,要对工程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如果发现质量缺陷,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在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检。

6.建立质量长效机制: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仅仅是通过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可以解决的,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长效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对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对市政工程的维护和管理要求等。

只有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机制,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持续和稳定。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包括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存在质量隐患等。

通过加强设计阶段的控制、材料选用的把关、施工监管的加强、质量检测和工程验收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长效机制,也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机制的建立,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措施:(1)检查井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试验,确保井体结构和连接管的质量符合要求;(2)井壁和管道连接处要进行密封处理,确保不会渗漏;(3)在井底部设置泄水孔,防止井底积水导致管道渗漏。

三、管道堵塞或破损一)产生原因管道内异物堵塞、管道内壁损坏、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导致管道堵塞或破损。

二)防治措施1.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清理和检查,防止管道内异物堵塞;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管道内壁,避免损坏;对于已经损坏的管道,应及时更换或修补。

2.管道设计时要考虑管道的容量和流速,避免过小或过大的设计导致管道堵塞或破损。

四、井盖错位或损坏一)产生原因井盖设计不合理、井盖材质不良或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导致井盖错位或损坏。

二)防治措施1.井盖设计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材质要求符合要求,施工质量要求高。

2.井盖安装后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试验,确保井盖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定期检查和维护井盖,及时更换损坏的井盖。

3.市民教育,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意识,避免人为损坏井盖。

含水量,避免填料过于松散,影响压实效果。

2.处治措施。

发现井周围土体沉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轻微沉降的地方,可采用加填土的方法,填充沉降处,再进行压实。

对于较大的沉降,应采用加固措施,如加固钢筋网等,以保证井周围土体的稳定性。

在检查井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措施:首先,在砌筑检查井时,要检查砂浆是否饱满,勾缝是否全面不遗漏,并在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

遇到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

其次,与检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并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此外,在规划预留支管封口时,应注意清洗管口周围的管内壁,涂刷水泥原浆,采用标号不低于M7.5的砌堵砂浆,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勾缝或抹面。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但由于市政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以下是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道路工程问题:-道路坑洼、沥青路面开裂:主要原因是施工时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充分的路基处理和合适的材料选用。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路基稳定、材料质量合格,并适时进行养护维修。

-排水系统问题:如污水管道漏水、雨水无法排出等。

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敷设和密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给水工程问题:-漏水、水压不足:主要原因是管道连接不牢固、材质选用不合理等。

应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确保连接处严密,选用质量可靠的材料,并定期进行水压测试和检查保养。

-水质问题:如水源受到污染等。

应加强水源保护,确保供水水源的纯净和可靠,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处理。

3.燃气工程问题:-燃气泄漏:主要原因是管道连接不严密、管道老化等。

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管道连接处可靠密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提高安全意识。

-设备故障:如燃气表读数不准确、燃烧设备故障等。

应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

4.城市照明工程问题:-灯具损坏:主要原因是材质选用不合理、安装不牢固等。

应加强照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质量管理,选用质量可靠的材料,确保灯具的稳固和耐用。

-光照不均匀:如一些区域过亮或过暗。

应合理布局灯具,充分考虑光线的分布和照度要求,确保城市的照明效果均匀和舒适。

5.垃圾处理工程问题:-垃圾溢出或满溢:主要原因是垃圾桶容量不足、清运不及时等。

应合理设置垃圾桶容量,定期清理和清运垃圾,确保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作。

-垃圾分类不到位:如未按照分类要求将垃圾分别投放。

应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

总之,市政工程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施工和管理各环节的严格把关和监督,同时也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一.道路工程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1.1 现象路基未经压实即进行上部构造施工.路基尚未完整化冻即进行施工,留下质量隐患.压实度控制不严厉,纵.横断面高程及平整度超差.1.2 原因剖析施工单位对路基的主要感化及密实度达不到请求的伤害性熟悉缺少,未严厉按技巧规程施工.有意偷工减料,只图省工.省时.省机械.抢工期,掉落臂工程质量.1.3 预防措施对施工功课人员进行培训,施工时做好工序技巧交底.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插工期.要按照路基施工工序的请求,严厉控制各项检测项目,防止构造层消失薄厚不均和密实度及强度不平均的现象.2.路基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2.1 现象路基土层含水量过大,造成大面积或局部产生弹软现象.深处理不到位,和底基层一并碾压时,压实厚渡过大,整体密实度差,强度低.2.2 原因剖析因为地下水位高或浅层滞水渗入路基土层.路基土层内含有保水性强.渗入渗出性差的粘性翻浆土.设计图纸只划定处理厚度20~30cm,含水量过大的路段,碾压后肯定消失“弹簧”现象,与底基层一并碾压,加大了压实厚度,固然概况不弹软,但仅有15cm阁下密实度能第1页,共29页达到请求.雨季路基施工时,暂时性渗水措施不完美,雨水浸泡路基.2.3 预防措施在道路构造设计中,增设一道排水层(防水层)或级配碎石(砂砾).对含水量大的路基土应进行挖开晾晒处理.掺石灰或水泥降低路基土的含水量,进步其强度.须要时进行换土处理.土基深处理层和下基层应分别进行碾压.3.基层施工质量通病3.1 现象掺灰计量不精确.土块过多.过大.灰土过干或过湿.灰土光彩不均.有轮迹.鼓包.3.2 原因剖析石灰质量差,钙镁含量低,达不到三级灰≥50%和60%的请求.拌和不到位,不平均.治理人员未经实验盘算或虽经实验盘算但对操纵者交底不清.土料粘性大.含水量大.结块,不打碎即拌和灰土.灰土拌和进程中,含水量控制不好;或是拌和后存放时光过长,摊铺碾压不实时,含水量蒸发过大;或是所取土料过湿.遇雨,在含水量超大的状况下碾压.3.3 预防措施严厉控制石灰材料的质量尺度,杜绝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行动.增强对出场材料的二次复检,做好技巧交底工作.土块过大.过多,必须打碎后再对灰土进行拌和.灰土在拌和时,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1%~2%,碾压时含水量应相符最佳含第2页,共29页水量请求,包管灰土基层的密实度.土源分散,采取机械拌和.尺度击实实验数据应依据混杂料的合营比不合进行实验.3.4.二灰碎石施工质量通病3.4.1混杂料合营比不稳固3.现象厂拌混杂料的石灰等到含水量变更大,误差超出许可规模.混杂料光彩不一,含水量多变,在现场碾压2~3遍后,消失概况光滑,石料露骨或过份滑腻.3.原因剖析①石场供给碎石级配不精确,料源不稳固,料堆不合部位的碎石因为离析而粗细散布不均,影响配比.②粉煤灰及消解石灰含水量过大,影响混杂料含水量和拌和的平均性.③拌和场混杂料合营比控制不准,含水量变更对重量影响未进行修改;计量体系不精确或仅凭经验按体积比投料,甚至持续进料和出料,使混杂料合营比摇动增大.3.预防措施①必须按现实材料进行二灰碎石混杂料的合营比设计,石材强度.压碎值等必须知足设计请求,倾销时应按划定倾销,进料时进行抽检,相符请求后应用.②拌和场应设堆料棚,棚四周要有排水举措措施,使粉煤灰内水分充分排走.消解石灰的含水量应控制在30%阁下,呈粉状应用.③拌和场计量装备应精确,对各类原材料按划定的重量比计量,确保混杂料合营比的精确性.混杂料拌制时,拌和机应具备联锁装配,即进料门和出料门不克不及同时开启,以防止持续出料,造成合营比掉控.3.4.2混杂料含水量不稳固3.4.2.1 现象进入施工现场的混杂料含水量不平均,忽高忽低,无法正常摊铺.碾压,影响对设计标高.平整度.压实度的有用控制.第3页,共29页3.4.2.2 原因剖析①消石灰.粉煤灰含水量偏大或偏小,掉去控制.②混杂料拌制时,加水过多.3.4.2.3 预防措施①混杂料的出厂含水量应控制在混杂料的最佳含水量上浮2%~5%的规模内,依据气象情形(气温.晴雨)取值.②临盆场地应搭建能存放部分石灰.粉煤灰防雨棚,有利于含水量的控制.当露天堆放的石灰.粉煤灰含水量偏大时,棚内材料可作备用.③依据粉煤灰.石灰以及碎石的实测含水量实时进行修改,使水灰比稳固.3.4.3混杂料离析3.现象混杂料粗细料散布不均,局部骨料或细料比较分散,骨料概况无细料粘附或粘附不好,造成了平整度不好和构造不平均.3.原因剖析①混杂料拌和时,含水量控制不好,过干或过湿.②混杂料机拌时光缺少,粗细料未充分拌匀.③混杂料未按划定配比进行拌和或者石料级配不好.3.预防措施①混杂料在拌和时,石灰.粉煤灰的含水量应控制在划定的规模内.②拌和时光应不小于30s,以混杂料拌和平均为准.③控制好石料的级配,若级配有误差,应经由过程实验进行调剂.④临盆企业应树立健全质量包管体系,增强临盆质量治理,检测实验工作必须相符有关划定的请求.3.4.4混杂料摊铺时骨料分派不平均3.现象摊铺机或推土机摊铺后,两侧骨料显著偏多,压实后,概况呈现露骨,或粗细料分散第4页,共29页现象.3.原因剖析①出厂混杂料不平均,或运输与倾卸进程中产生离析.②混杂料摊铺中,大粒径石料被搅到两侧,而细集料分散在中央,摊铺宽度越宽,混杂料含水量越小,粗细料分别越显著.3.预防措施①进混杂料前,应先对供料单位原材料质量情形进行实地考核,并对混杂料的合营比.拌和工艺进行试拌和复验,包管出厂混杂料平均,含水量合适.②摊铺机摊铺时,分料器内应始终充满混杂料,以包管分料器迁移转变时混杂料平均搅动.③摊铺机摊铺的宽度一般应控制在机械最大摊铺宽度的2/3,摊铺速度不大于4m/min.④用推土机摊铺时,必须用刮平机合营功课.⑤人工找补时,要卖力按规范操纵,过剩的粗料应摒弃.3.4.5混杂料碾压时呈现弹软现象或基层概况灰浆过厚3.现象①混杂料碾压时不稳固,跟着碾轮隆起,消失“弹软”现象.②混杂料碾压成型后,概况灰浆过厚.3.原因剖析①基层消失“弹软”,承载力缺少.②混杂料含水量偏大,细料过多.③压路机过振.3.预防措施①铺筑混杂料前,必须对下基层进行检测,达到质量请求后才干铺筑.②在拌制混杂料时,应严厉控制合营比,尤其是混杂估中的二灰用量及含水量应相符设计请求.第5页,共29页③在接近最佳含水量(+2%~-1%)时进行碾压,碾压时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尤其在进行振动碾压时,应防止混杂料冒浆,不然应采取静压,防止过多的二灰浮至概况.3.4.6基层平整度3.现象①混杂料碾压后,平整度不好,不相符质量尺度.②混杂料没有强度即遭重载车辆碾压,使基层概况消失车辙,深度达5~7cm.3.原因剖析①摊铺时不克不及匀速行驶,没有持续供料,停机点往往成为不服点.因为分料器轻易将粗料往双方送,压实后形成骨料分散现象,影响平整度.②混杂料含水量不平均.离析.粗细不均,对平整度产生不良影响.③下基层不服,混杂料摊铺时概况平整,但紧缩量不平均,产生高下不服.④三灰碎石基层强度未达到强度尺度.3.预防措施①摊铺机铺装时要包管持续供料,匀速摊铺,分料器中的料应始终保持在分料器高度2/3以上.②下基层的平整度应相符质量尺度请求.③各道工序施工应相符规范请求,基层强度未达到尺度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4.7混杂料没能形成板体或板体强度缺少3.现象①摄生期满后,混杂料不成板体,有松散现象,其强度不相符请求.②纵向裂痕.3.原因剖析①采取了劣质石灰,或含灰量低.②养护不到位,笼罩不周密,浇水养护不实时.③气温过低时铺筑混杂料,影响了强度的增加.④混杂料碾压时,含水量过小,碾压时不成型,影响强度的增加.第6页,共29页⑤碾压遍数少.机具吨位低导致压实度缺少,混杂料不结板体或板体强度低.⑥分幅施工时,接茬未处理好.3.预防措施①石灰应采取三级以上的块灰,充分消解.②增强养护工作,培训操纵人员懂得和控制养护的主要性和养护尺度.③混杂料施工时,情形气温应控制在10℃以上.④混杂料碾压时,应严厉控制含水量,防止过干或过湿,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应相符规范请求,确保达到密实度的请求.⑤分幅施工时采取阶梯型搭接.4沥青砼面层4.1横向裂痕4.1.1 现象裂痕与路中间线根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呈贯串全部路幅或部分路幅现象.4.1.2 原因剖析①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慎密,联合不良.②沥青未达到合适当地区气象前提和应用请求的质量尺度,沥青面层温度紧缩或温度疲惫应力大于沥青混杂料的抗拉强度.③桥梁或地道箱涵两侧填土沉降.④半刚性基层紧缩裂痕反射至面层.⑤施工程序不规范,地下管线设在三灰碎石基层,导致半刚性基层不持续,即便应用水泥砼加固,但线性膨胀不一致.⑥温度应力感化.4.1.3 预防措施①合理组织施工,摊铺功课持续进行,削减冷接缝.②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体在新铺层上,再改为纵向碾压.第7页,共29页③设计者应依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请求,按当地的气象前提,合理肯定沥青类型.④桥涵或地道箱涵两侧填土应分层充分压实,软地盘基应进行加固处理.⑤对基层要增强养护,防止在高低层进行各类管线的埋设.⑥对已消失的裂痕应实时进行灌注封缝处理,防止雨水由裂痕渗入渗出至路面构造层.4.2纵向裂痕4.2.1 现象裂痕走向根本与行车偏向平行,裂痕长度和宽度不一.4.2.2 原因剖析①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规范请求卖力处理,联合不慎密而脱开.②纵向沟槽回填土压本质量差,产生沉陷.③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接壤处沉降不一.4.2.3 预防措施①施工组织时应做好机械的预备工作,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凑,确保热接缝.②沟槽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若采取撼砂回填,应采取中.粗砂,且应应用振捣棒撼实),密实度必须达到请求.③拓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与老路一致,厚度略厚;路基.基层等应密实.稳固,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老路两侧壁应涂刷粘层沥青;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充分压实.4.3车辙4.3.1 现象路面在车辆荷载的感化下,轮迹处下陷,轮迹两侧伴随隆起,形成纵向带状凹槽.尤其是在路口刹车频率较高的路段较易消失.4.3.2 原因剖析①沥青混杂料热稳固性不良,矿料级配不好,细集料偏多,集料未形成嵌锁构造.沥青用量偏高,沥青针入度偏大或质量不好.第8页,共29页②沥青混杂料面层施工时未充分压实,在车辆重复荷载感化下,轮迹处被进一步压密而消失下陷.③基层或下基层.路基脆弱,在行车荷载感化下,持续压密或产生剪切破坏.4.3.3 预防措施①粗集料应有较多的破裂裂面(应选用回击破裂石),沥青砼中的粗集料应形成优越的骨架感化,细集料充分填充闲暇,沥青混杂料稳固度及流值等技巧指标必须知足规范请求.②城市主.次干路应进行车辙检测,通俗沥青砼路面动稳固度不小于800次/mm,改性沥青砼路面动稳固度不小于2400次/mm.③设计者应依据当地施工时气象前提肯定合适标号的沥青.④施工时,必须按照技巧规程的划定进行碾压.各构造层的压实度应相符设计或规范请求.⑤随机抽检进入现场的沥青混杂料.4.4壅包4.4.1 现象沿行车偏向或横向消失局部隆起.壅包较易产生在车辆经常启动.制动的地方,如车站.交叉路口等.4.4.2 原因剖析①沥青混杂料的沥青用量偏高.细料偏多,或在底层洒布的粘层油量过大.在夏日气温较高时,热稳固性不好,缺少以抵抗行车引起的程度力.②面层摊铺时,底层未清扫或未喷洒透层油和粘层油,致使路面高低层粘结不好.沥青混杂料摊铺不匀,局部细料分散.③基层或下面层未经充分压实,强度缺少,产生变形位移.④陡坡或平整度较差路段,面层沥青混杂料轻易在行车感化下向低处积累而形成壅包.4.4.3 预防措施第9页,共29页①在沥青混杂料合营比设计时,要控制细集料的用量,细集料不成偏多,沥青用量不成过多.②在摊铺沥青混杂料面层前,基层概况应清扫清洁,平均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确保高低层粘结稳固.③各基层要充分压实,确保密实度.强度和平整度.④在骨干道红绿灯交叉口处斟酌选用路面砖等新型材料,改良传统面层构造.4.5路面沥青砼松散掉落渣4.5.1 现象路面施工完成后,局部未能碾压密实,呈松散状况,凋谢交通后,有掉落渣现象,轻微时消失坑洞.4.5.2 原因剖析①低温季候施工,路面成型较慢或成型不好;材料运输保温不好,沥青混杂料低于摊铺和碾压温度;找补过晚,找补的沥青混杂料粘结不牢,在行车感化下,嵌缝料脱落,轻则掉落渣,重则松散脱落.②沥青混杂料炒制过分,沥青联合料掉去粘结力.③沥青混杂料的集料潮湿或含泥量大,使矿料与沥青粘结不牢;冒雨摊铺,沥青粘结力降低造成松散.④沥青混杂料油石比偏低.细料少;人工摊铺搂日常平凡粗料分散,概况不平均,呈“睁眼”状.⑤在路面应用进程中,消融性油类的泄露.雨雪水渗入,降低了沥青的粘结机能.4.5.3 预防措施①控制好每个施工环节(材料运至工地.摊铺.碾压.终碾)的温度,并做好测温记载.②沥青混杂料应做到快卸.快铺.快碾压.③增强对来料的检讨工作,如发明有加温过度材料或在雨天时,应制止摊铺.④沥青混杂料临盆企业应对集料等增强检测.第10页,共29页4.6路面接茬不服.松散.有轮迹4.6.1 现象①应用摊铺机某人工摊铺,两幅之间纵向接茬不服,消失高差或在接茬处消失松散掉落渣现象.②两次摊铺的横向接茬不服,有跳车现象.③路面与边石或其他修建物接茬部位有轮迹现象.4.6.2 原因剖析①纵向接茬不服.一是因为两幅虚铺厚度不一致,形成高差;二是两幅之间每幅边沿油层较虚,碾压不实,消失松散.出沟等现象.②接茬部位,压路机未贴边碾压,亏油部位又未实时找补,造成边沿部位不服.松散.掉落渣或留下轮迹.4.6.3 预防措施①纵横向接茬应包管使两次摊铺虚实厚度一致,碾压一遍后若发明不服或有涨油.亏油现象,应立刻填补.修改,冷接茬要刨立茬.刷边油,应用电烙铁(喷灯)将接茬烫平后再压实.②边石根部和修建物接茬部位,应采取小型压路机(夯实机)责成有经验的专人进行压(夯)实.③终碾后应用胶轮压路机.5检讨井与路面连接不服顺5.1 现象路面上的各类检讨井较路面呈现高差,井周路面下沉.破损.5.2 原因剖析5.2.1 各专业的井盖.井室尺度不一致,井圈高度不敷,加固砼的感化不大.施工放样不细心,检讨井标高偏高或偏低,与路面连接不齐平.检讨井基本下沉,其周边回填土及路面压实缺少,交通凋谢后,井周路面逐渐下沉.5.2.4 井壁及管道接口渗水,使路基软化或淘空,加快下沉.第11页,共29页5.3 预防措施5设计部分(含各专业管线设计部分)应恰当加大检讨井井圈高度,包管砼的加固感化.对排水偏口.大圈的井壁厚度予以加大,可将井圈直接埋在偏口的井壁中,使井圈装配加倍稳固.5.3.2 包管井圈周边加固板按设计标高,坚实.安稳.慎密地座在砼找平层上.加固板上要预先抹上高标号细石砼(或环氧胶泥),既包管检讨井圈与其慎密联合,又能经由过程调剂细石砼(或环氧胶泥)的厚度来控制检讨井的标高.5.3.3 采取膨胀螺栓或钢筋将检讨井与加固板稳固连接,抵抗车轮对检讨井的冲击荷载,防止检讨井在冲击荷载的感化下产生位移.5.3.4 采取小型压路机沿检讨井周边进行碾压,确保检讨井四周沥青砼达到设计请求的密实度.待面层砼铺设停滞.小型压路机也碾压停滞后,再用18t压路机在此处进行正常碾压.5.3.5 管线施工工期应相符设计程序,回填时必须分层夯实,包管密实,且回填材料要相符请求.5.3.6 各专业的检讨井施工,应严厉按照《检讨井设计与施工尺度图集》(HDBT2004-001)请求,凡是在车行道的各类检讨井必须采取钢筋砼构造.其他道路的砌筑检讨井必须包管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和质量尺度请求.5.3.7 管道接口处施工时,要确保不渗水.6.从属工程6.1边石线形不顺.破损6.1.1 现象边石不直顺,转弯处不圆顺,干研缝边石破损.6.1.2 原因剖析①边石线型不好.放样拉线不准,施工时又未进行调剂;二边石加工时转弯半径控制不准.②干研缝边石遭稍微碰撞造成边角破损.第12页,共29页6.1.3 预防措施①施工人员在放样时应做到精确无误.②事先在现场将转弯处边石放大样,再进行边石加工.③灵活车道上制止应用干研缝边石.6.2人行道土基不夯实,水泥砼基层不密实.不服整,人行道渗水性不良6.2.1 现象①人行道开槽后,原有土基不碾压,树坑等修建物周边不夯实,呈松散状况.②水泥砼基层在浇注砼时,不进行平板振捣,随便摊铺,导致水泥砼基层不服整.不密实,影响路面砖的铺筑.③人行道雨水渗入渗出才能差,雨量较大时形成积水.6.2.2 原因剖析①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重主体.轻从属,没有熟悉到人行道土基与基层的主要性.②人行道砼基层未斟酌渗水举措措施.6.2.3 预防措施①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教导,进步其质量意识.②凡铺筑人行道路基层时,应采取平板夯振捣.③基层砼浇注时,应恰当预留渗水孔,包管有必定的雨水渗入渗出才能.6.3路面砖6.3.1 现象①路面砖砼不密实,强度缺少,在运输进程中缺棱掉落角.②路面砖饰面层强度缺少.厚度不均或不敷.耐磨性差,道路通行后消失麻面现象.③路面砖经由一准时光的应用,面层褪色,色彩不一.④几何尺寸超差.6.3.2 原因剖析①路面砖临盆企业应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②路面摄生时光不敷或不留意摄生.第13页,共29页③路面砖饰面层应是1.5~2.0cm黑色砼,但有的产品只是在砼概况有一层薄薄的黑色水泥浆.④施工单位选购价钱低廉或不及格的路面砖.6.3.3 预防措施①路面砖临盆企业应严厉按划定请求进行临盆,砼合营比应精确,必须包管路面砖强度.确保1.5~的黑色砼厚度.②施工单位倾销路面砖时,应选用及格产品.③扶植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对路面砖的质量尺度予以明白划定.6.4路面砖与边石连接不服顺,裂痕过宽6.4.1 现象①铺砌路面砖与边石顶面消失相对高差.②路面砖与边石间裂痕过宽或宽窄不一,影响不雅感质量.6.4.2 原因剖析①对边石顶高程和平顺度控制不好,铺砌路面砖时,只重视砖的平整度,对铺砖高程控制不精确.②边石的几何尺寸超差,顺直度较差,导致路面砖与边石间裂痕宽窄不一.6.4.3 预防措施选用及格的边石,增强对操纵工人的培训,强化不雅感质量控制意识,对路面砖高程及边石直顺度应严厉控制.6.5路面砖与检讨井.路灯底座或其它凸起物周边不圆顺.不服顺6.5.1 现象①铺筑路面砖时与检讨井.路灯底座或其它凸起物周边不圆顺,有裂痕或两者间不服顺.②路面砖与凸起物连接处用水泥砂浆抹面,概况消失紧缩裂痕.6.5.2 原因剖析①施工人员不应用专用切割机具.第14页,共29页②检讨井标高不精确.③砂浆抹面的作法不当,或摄生不实时.6.预防措施①路灯与检讨井周边宜采取专用.异型预制盖板与路面砖连接.②检讨井在铺砌路面砖前应调剂好标高.③路灯.树坑嵌缝处选用塑性较好的材料嵌实,如沥青膏等.6.6 无障碍通道6.6.1 现象①无障碍通行通道止步.转向标记不全或缺掉.②通道没有形成持续,影响应用功效.6.6.2 原因剖析施工时未按相干无障碍规范实行.6.6.3 预防措施施工时严厉按相干无障碍通行规范履行.二.桥梁工程7.桩基工程质量通病7.1 坍孔7.1.1 现象钻孔或成孔进程中,孔壁坍落,造成孔底积泥,孔深缺少.7. 2 原因剖析7.2.1 泥浆比重不敷,粘度.胶体率等不相符请求或成孔速渡过快,在孔型不克不及形成坚实泥膜,没有随地质变更调剂泥浆比重,造成孔壁不稳.7.2.2 因为掏渣或清孔未实时填补泥浆或水.7.2.3 当钻至砂砾等强透水层时,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低于孔外时,压向孔壁的水压力减小,造成坍孔.7.2.4 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或破坏孔壁泥膜.第15页,共29页7.2.5 成孔后未实时浇注砼,静置时光过长.7.2.6 护筒埋置时,底部和四周未用粘土填实或埋置过浅.7. 3 预防措施7.3.1 应随时检讨泥浆的各类技巧指标,依据不合土层采取不合的泥浆比重,确保泥浆具有足够的稠度,包管孔内水位差,保护孔壁稳固.钢筋的吊放.接长应留意不碰撞孔壁.7.3.2 清孔时应制订专业负责排水,包管钻孔内须要的水头高度.7.3.3 钻孔应依据不合土层采纳不合转速,如在砂性土或含少量卵石中钻进时,可用一档或二档转速,并控制进尺;在地下水位高的粉砂中钻进时,宜用低档转速钻进,同时应加大泥浆比重和进步孔内水位.7.3.4 尽量缩短成孔后至浇注砼的时光距离,包管施工的持续性.7.3.5 放置护筒后,在护筒四周对称地夯填粘土,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并应夯填密实,不渗水.8.缩孔8.1 现象成孔进程中或成孔后,局部孔径小于设计请求.8.2 原因剖析8.2.1 钻头直径偏小.8.2.2 软土层受地下水位影响.8.2.3 钻进土层中有软垫层,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8.3 预防措施8.3.1 应经常检讨钻具尺寸和成孔直径,并实时改换钻头.8.3.2 碰到软土时,采取掉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8.3.3 采取钻头高低重复扫孔,将孔径扩展至设计请求.9.钢筋平面地位与设计请求不符9.1 现象第16页,共29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关于检查井周边破损、沉陷、井盖位移、坠落的防治办法
(一)设计要求:
1、雨污水等各类管线检查井设置应尽量避开公交站台和路口曲化段.
2、检查井室基础应根据地基承载力、荷载等情况做出设计,检查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连成整体。

3、车行道检查井禁止使用砖砌筑,宜采用整体稳定性好,强度高、闭水性理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混凝土模块检查井或采用其它质量可靠、技术工艺先进的检查井。

4、井框盖宜采用防响、防滑、防盗、防坠落、防位移的多防功能的井框盖,质量指标应符合道路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

5、井框与井壁调平层宜采用耐压、不变形材料,如小型铁件。

6、施工图设计应绘制检查井框安装大样图。

(二)施工要求:
1、施工前,须按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作,检查井标高应准确。

2、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检查井周边填料与道路结构层同步填筑,并必须以小型压实设备同步碾压,压实度不小于结构层压实度要求。

3、采用反开槽处理检查井周边时,应以检查井为中心开挖一定环长和深度的基坑,宽度应满足小型机械压实的要求,填料应采用水硬性材料分层压实或采用水泥混
凝土,高度应与路面基层平齐。

4、严格控制井框盖标高和横坡度,确保路面与井框盖上表面平齐。

(三)监理要求
1、加强对检查井基础及井身施工质量的检查,加强井框盖质量的验收,检查井框盖与井身的联结是否稳定牢固。

2、加强对检查井周围填充料的密实度、管道与井室接口的密封性、预制块拼装后缝隙中灌注填充料密实性的检查。

3、井框周围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时,严格检查井室周围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否与井框齐平。

4、做好检查井施工各道工序的验收记录。

二、关于桥台背后下沉、跳车的防治办法
(一)设计要求:
1、桥台背后为软土地基时应进行沉降计算,当沉降大于规范规定时,应针对沉降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2、软土地基处理应根据地基情况、施工条件和国家规范选用相应方法处理,宜采用轻质材料,如粉煤灰掺快速增强固化剂、聚苯乙烯泡沫(EPS)等。

并在桥台边缘与路堤坡角处加密处理。

3、台后填土应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同时严格控制回填质量。

4、台后宜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搭板。

5、桥台和路面提倡二次施工。

(二)施工要求:
1、粉煤灰、快速增强固化材料、施工及养护质量控制应符合规范要求。

2、地基处理及台后填土严格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

3、当填方强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时,方可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4、桥台后背高填方应设置沉降观察点,做沉降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作相应处理
(三)监理要求:
1、检查粉煤灰、固化剂等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强度。

2、检查桥台背后处填方密实度。

3、检查地基处理施工质量。

4、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规范进行试验,监理抽检数量不应小于施工单位试验数量的20%。

三、关于沟槽处路面沉陷的防治办法
(一)设计要求:
1、不得使用米砂等松散材料作为沟槽填料。

2、在常年地下水位下的填筑材料宜采用水硬性材料。

3、对于宽度大于2M的沟槽可使用与道路结构层相同材料回填;对于宽度小于2M,大于50CM,回填深度大于30CM的沟槽,宜使用二灰砂、二灰碎石或粉煤灰掺
快速增强固化剂等水硬性材料作回填料;对于宽度小于50CM,回填深度小于30CM 的沟槽,应使用低标号混凝土回填。

4、管道两侧沟槽回填土应分层回填,压实后厚度不大于10CM,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5、沟槽边缘宜设置土工格栅。

(二)施工要求:
1、沟槽开挖前,应落实排水措施。

管道安装及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

2、沟槽宽度大于2M时,分层及碾压应满足以下要求:
超过管顶以上50CM的沟槽回填,应采用中、重型压路机碾压。

采用中型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后厚度不得超过15CM,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后厚度不得超过20CM。

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宜采用人工操作动夯实机械进行压实,每层的压实后厚度不应超过10CM,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当沟槽宽度小于2M时压路机无法作业时,应采用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压实,每层压实后厚度不大于10CM。

4、沟槽上部结构层原则上不得分幅回填。

(三)监理要求:
1检查施工单位对回填材料按规定频率送检并进行平行检验。

2加强现场巡视,检查管道接口、沟槽垫层的分层回填质量。

四、关于人行道板松动、碎裂、沉陷、侧缘石弯道不顺防治办法
(一)设计要求:
1、人行道基础结构层应具有足够强度和水稳定性。

2、混凝土侧缘石、人行道板抗压强度等级不小于C30。

3、设计单位应在设计图中明确不同曲率、规格侧缘石的几何尺寸。

4、雨水井井框宽度宜与缘石宽度相同。

5、隔离带岛头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二)施工要求:
1、混凝土侧缘石、人行道板进场应进行抽样复试。

2、土基和基层压实应使用机械施工,填方路段人行道土方填筑应与主次车道同步,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3、严禁现场拌制混凝土和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

4、人行道基础分层压实后,应封闭养生。

5、人行道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

6、人行道面层与其它构筑物应顺接,不得有积水现象。

7、人行道面层与各种管线井框盖的高差不得大于3MM。

8、人行道板铺设完毕,应封闭养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使用。

9、混凝土侧缘石基础施工须符合设计要求,安砌稳固做到线直、弯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牙,勾缝应饱满严密,整洁坚实。

10、雨水口处侧石安砌,应与雨水口施工配合、安砌牢固、位置准确,缘石不得阻水。

11、侧石背后及基础应回填密实。

(三)监理要求:
1、严格检查原材料、半成品材料的质量。

2、及时检查施工单位测量记录。

3、对人行道、侧石基础高程、人行道面板平整度、侧石直顺度等不定期进行平行检验。

4、检查侧石背后混凝土浇筑质量及基础回填密实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