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学习

合集下载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第二节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2、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间接性:间接经验
引导性:老师引导
简捷性:效率高
教育性:知情意行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教学原则)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品德的提高是知识学习的基础
两者有机结合
4、教学过程的结构
激发学习动机(起始阶段)
领会知识(中心)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单选题]1.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OOA(江南博哥).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B.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班级是学生全体活动的基础,是学生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单选题]2.下列不属于建立学生档案的环节的一项是OoA.收集B.整理C.查看D.保管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为四个环节:收集一整理一鉴定一保管。

[单选题]3.特级教师周老师的班级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在教务会议上周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他的管理模式,他总是先对班级进行一个总体的管理,通过班集体再去影响每一个同学,反过来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管理来影响整个班集体。

这种管理模式属于()。

A.目标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常规管理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故选B。

[单选题]4.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专制型B.放任型C.专断型D.民主型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放任型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对班级的正常工作起到不利的作用,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从题干中“品德差.学习差”等描述可以判断该领导方式为放任型。

故选B。

[单选题]5.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第二节(小学)-CS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第二节(小学)-CS

D.不适度的自尊心
中等生,又叫‚一般学生‛或‚中问生‛,是指那些 在班级中各方面都表现平平的学生。中等生一般有两 个心理特征:信心不足,表现欲不强。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
25.下列不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是( A.不适度的自尊心 B.学习动机不强 C.意志力薄弱 )。 26 .对班级管理不过多于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 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这属于( ) 的班主任领导方式。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随意型 题干中描述的是放任型的班主任领导方式。
形成合力,教育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5)形象素养:形象素养包括身体素养、仪表素养、谈吐素养和教态素养。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
3.提高班主任素养的策略有哪些? (I)自我反思。班主任的反省应首先从观察他自身的实践 活动开始,要尽可能多地记录自己的经验。其次是自 我解读与参与学习。最后是尝试实践新的方案,并重 新记录和评价自己的实践。 4.简述小学班主任的职责。 (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 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 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 (2)认 (2)交流合作。班主任可以在与同事的合作交往中丰富 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 经验和知识。同事是班主任成长的重要伙伴,他们能 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 为班主任的成长提供智力支持。 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 (3)阅读。阅读是提高修养的最重要手段。阅读能够为 会和团队工作。 班主任成长提供持续不断的能量,有助于实现终身学 (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 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 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研究与创新实践。班主任研究包括对学生的研究和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 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班主任在自我修养的过 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 程中,思想认识得到提高,要把思想认识转化为能力, 出奖惩建议。 这就要经过实践。作为修养的实践,是创新实践。只 (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 有创新的实践,才有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新的提高。 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3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第三章)

3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第三章)

四、小学各年段学生的特点与管理
(一)低年级学生入学适应的指导
(二)中年级学生自我管理的指导 (三)高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前期教育 1、青春期前期教育的必要性 2、开展青春期前期教育的原则
第二节 班主任及班级活动
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 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 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 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2、班队例会
3、班队文艺活动 4、班队体育活动 5、班队科技活动 6、班队劳动 7、班队游戏活动
第三节: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概述
(一)课外活动含义及分类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二)课外活动的形式
1、群众性活
2、小组活动 3、个人活动
三、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二、班级活动
(一)班级活动的概念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 1、日常性班级活动 2、阶段性班级活动(注意事项P114) (三)班级活动的实施
1、准备阶段
2、展开阶段 3、总结阶段
三、班队活动
(一)班队活动的含义
(二)不同类型班队活动的组织 1、主题教育活动
(三)课外活动的意义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 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 能

5月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第三章

5月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第三章

二、学习的基本理念(x20、 j1)
• • • • •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念 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 2、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理论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 •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1、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 •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一)德育的涵义 二)主要内容 三)德育的过程 1、德育的构成要素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 • •
五)小学德育的原则 1、德育原则的定义 2、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

• •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5、因材施教的原则
• • •
六)小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途径 2、方法
4、一般步骤 5、学生操行评语的基本写法
第三节 班队活动(x9 ;j3)
一、班队活动的概念

1、概念
二、班队活动的设计

• • • • • • • •
一)班队活动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计划性原则 6、生活化原则 7、可行性原则 8、创造性原则

二)班队活动设计的要求

三)班队活动的组织实施
三、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 • • • • •
一)班队活动
1、班队活动的类型 1)晨会活动 2)班会活动 2、班级活动的意义 3、班级活动的设计原则 4、班级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 •
二)主题教育活动 三)少先队活动


1、少先队的定义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第三节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方法1、教学原则(1)直观性含义:多种感官、感性认识名言: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地球仪)言语直观贯彻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2)启发性原则含义:引导思考、积极探索名言: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格拉底:产婆术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贯彻要求: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循序渐进原则含义:学科+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名言:《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孟子:盈科而后进贯彻要求:教学要有系统性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4)巩固性原则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名言: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含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够接受)名言: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学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6)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含义:品德+知识名言:赫尔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含义:学懂学会,学以致用名言: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8)因材施教含义:有的放矢名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施教,各因其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语言传递: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1、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地位:运用最多、最广的教学方法分类:讲述、讲解、讲读、讲演优点:效率高,能在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确定:不利于因材施教与发挥学生主体性2、谈话法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类型: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优点: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主动性缺点: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3、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优点:集思广益缺点:需具备一定基础,多在高年级使用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直观感知:演示法、参观法1、演示法主体是教师老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2、参观法教师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分类: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3)实际训练: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1、练习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2、实验法主体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仪器和设备,引起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3、实习作业法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程度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校内外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4、实践活动法综合能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4)情感陶冶: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1、欣赏教学法知道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2、情境教学法入情入境角色扮演教师引入或创设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第三章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第三章

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一、班级的概念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初建期:松散群体阶段2、形成期:合作群体阶段班级凝聚力开始出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

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成熟期:集体阶段有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坚强的核心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三、班级管理概述班级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二)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织的建设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

2、班级日常管理纪律管理是班级常规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

3、班级活动的管理4、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四、班级管理的模式(一)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高频考点汇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高频考点汇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高频考点汇总01班级与班集体建设1.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背·选择题】2.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理解一下,选择题考点:例:师生相互信任处于那一阶段?答:核心形成阶段】①组建阶段(初建期的松散阶段)集体对班主任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是班主任工作繁忙的时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

②核心初步形成阶段(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核心初步形成。

③集体自主活动阶段(成熟期的集体阶段)班级已有明确、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

班级已形成坚强的核心,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方法以及建设策略:【背·简答题/17 年下考过】①确定班集体的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4.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背·这个一般考察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①教育性原则②客观性原则③有效性原则④可接受原则⑤冷处理原则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背·这个一般考察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①沉着冷静面对②机制果断应对③公平民主处理④善于总结引导02班主任工作5.班主任的首要任务: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背·选择题】6.班主任的中心工作:促进班级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背·选择题】7.班主任的领导方式:【背·选择题】8.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背·简答题】①思想道德素质②知识素质③能力素质④身心素质9.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背·简答题/13 年下考过】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③建立学生档案;④进行个别教育工作:先进生工作、中等生工作、后进生工作⑤组织班会活动;⑥协调各种教育影响;⑦操行评定;⑧做好班主任计划与总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3章第三节(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3章第三节(小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教学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主讲:韩南南教育知识与能力特别提示:1、教学原则是考点中的重中之重,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各个教学原则,能从活生生的例子中认识到教学原则。

2、各个教学原则的意义泾渭分明,易于识记和提取,但要识记每个教学原则下的具体要求。

3、这部分内容考查的形式有单选题、材料分析题,作答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详尽分析。

教育知识与能力一、教学原则(一)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教育知识与能力(二)教学原则及运用1、直观性原则2、量力性原则3、启发教学原则4、巩固性原则5、循序渐进(系统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教育知识与能力1、直观性原则(1)概念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能力。

(2)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参观模像直观:图片、模型、幻灯片、电视和电影片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育知识与能力1、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

这要求教学应遵循()A启发性B巩固性C直观性D科学性与思想性解析:C。

考查直观性原则的理解。

2、罗老师教学《观潮》时,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其贯彻了()原则A启发性B巩固性C直观性D科学性与思想性解析:C。

考查直观性原则的理解。

提出播放的视频是直观手段中的模像直观。

教育知识与能力2、量力性原则(1)概念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2)基本要求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准确评估教学内容的难度教育知识与能力3、启发教学原则(1)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知识与能力 第三章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知识与能力  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班级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三方面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3.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组建阶段2.形成阶段3.发展阶段4.成熟阶段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2.发挥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3.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织的建设2.班级日常管理3.班级活动的管理4.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学校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力量、社会教育力量)班级管理的模式:1.常规管理2.平行管理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班级管理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全面管理原则3.自主参与原则4.教管结合原则5.全员激励原则6.平行管理原则班级管理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2.目标管理法3.情境感染法4.规范制约法5.舆论影响法6.心理疏导法7.行为训练法班级管理中的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班级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原则5.冷处理原则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1.沉着冷静面对2.机制果断应对3.公平民主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5.保证教学进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检测者班主任的基本素养:1.责任意识与移精意识2.学习意识与探索意识3.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工作5.开展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1.学校与家庭的影响(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长龙)2.学校与社会的协调(1.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2.建立校外教育基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尤为需要注意:1.操行评语要实事求是,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趋向2.操行评语要充分肯定学生进步,适当指出他们的主要缺点,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罗列现象,主次不分3.操行评语的文字简明、具体、贴切,使人一看就明白,能够接受,切忌空洞、抽象、一体化,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感情,造成家长误解先进生的教育: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后进生的教育: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3.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4.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中等生的教育:1.重视中等生的教育 2.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3.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班级活动的特点:自愿性、差异性、广泛性、自主性、灵活性班级活动的功能:1.满足交往功能2.学习发展功能3.个性发展功能4.班集体建设功能5.班主任专业提升功能班级活动的类型:1日常性班级活动(班会活动、班级晨跑活动、值勤活动、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2.阶段性班级活动(工作型活动、竞赛型活动)班级活动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计划性原则、6.生活化原则班队活动的类型:1.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队会、主题报告会、主题座谈会、主体伦理性讲话)2.班级例会(班务会或队务会、民主生活会、周会、晨会)3.班队文艺活动4.班队体育活动5.班队科技活动(参观、科技兴趣小组和科学知识讲座)6.班队劳务(社会公益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7.班队游戏活动(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8.少先队活动少先队活动的特点:1.教育性2.自主性3.组织性4.趣味性5.实践性课外活动的内容:1学科活动2.科技活动3.文体活动4.社会活动5.游戏活动6.课外阅读活动7.主题活动课外活动的特点:1.性质的自愿性和选择性2.内容的伸缩性和灵活性3.形式的多样性4.活动组织的自主性5.活动方法的实践性6.活动评价的综合性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小学课外活动的管理过程:1.制订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2.建立、健全课外活动工作管理系统3.建立辅导队伍,提高辅导队伍素质(配备课外活动小组辅导教师、制订辅导工作岗位职责,明确辅导教师岗位要求、提高辅导教师队伍素质)4.创设条件、充实设备,保证课外活动的时间5.课外活动工作的评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三节小学生学习指导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三节小学生学习指导

第三节小学生学习指导1、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答案】A【解析】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2、()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苛勒B.桑代克C.布鲁纳D.斯金纳【答案】C【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3、()不属于智力的群体差异表现。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水平差异【答案】D【解析】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4、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A.精细加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答案】C【解析】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5、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需要在一定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D.儿童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答案】D【解析】选D。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借助别人帮助所能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6、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

班杜拉称这种现象为()A.自我强化B.替代强化C.内部强化D.负强化【答案】B【解析】选B。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称为替代强化。

7、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怎样做好教育工作?【答案】【解析】(1)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①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进取的人格品质。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

A.课堂管理B.课堂纪律C.课堂规范D.课堂控制2.( )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A.戴尔B.布鲁纳C.斯金纳D.勒温3.课外活动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4.学生在课堂上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提问时没有人发言等,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 )。

A.积极的B.消极的C.对抗的D.不能确定5.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运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会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

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

A.积极的情感教育B.良好性格的教育C.人际交往教育D.意志品质的培养6.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 )。

A.教学意识B.育人意识C.创新意识D.角色意识7.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A.班主任B.目标和规范C.学生人数D.班干部8.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A.班主任B.班委会C.共青团D.少先队9.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 )。

A.接近性B.补偿性C.竞争性D.相似性10.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

A.个人活动B.文艺活动C.群众性活动D.小组活动11.在班级管理中,( )是班级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班级的核心。

A.校长B.班主任C.教师D.教导主任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学生D.操行评定13.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14.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二节-班主任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二节-班主任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二节-班主任[单选题]1.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江南博哥)建立班集体B.组织学生活动C.抓好学生的学习D.评定学生操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包括了解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其中首要任务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故选A。

[单选题]2.假如你是一名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D.培养优良的班风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伴随在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之中。

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

因此,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单选题]3.建立学生档案的基本步骤是()。

A.整理—收集—鉴定—保管B.保管—收集—鉴定—整理C.收集—鉴定—整理—保管D.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一鉴定一保管。

学生档案有两种: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

[单选题]5.班主任工作计划中比较完整的计划是()。

A.月计划B.学期计划C.具体的活动计划D.周计划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其中,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基本情况;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本学期中的主要活动与安排。

[单选题]6.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级任导师B.班主任C.科任教师D.班委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小学生的操行评定在低年级一般由班主任来做,到高年级可以先由学生小组互相讨论,然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汇总1.教学的特点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3.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4.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5.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6.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7.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8.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9.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0.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11.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文化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12.直接经验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13.间接经验就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如书本知识,电视和互联网14.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15.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能力的发展。

16.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17.能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8.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19.拓展:知识与能力的关系20.能力与知识的联系21.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水平2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23.能力与知识的区别24.能力与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25.在一个人身上,知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能力的发展则是有一定限度的26.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不一定高。

27.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28.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二者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0.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1.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32.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3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思想品德等方面进步和发展34.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35.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为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6.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有机结合37.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第一,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学生指导第六、七节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学生指导第六、七节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与卫生
体格检查
自我监督
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常见疾病及意外事故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猩红热、风疹、病毒性肝炎
其它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缺铁性贫血、腹泻、肥胖症、近视、沙眼、龋齿、脊柱弯曲异常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第三章 学生指导第六节 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生理特点与卫生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特点
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特点
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感觉系统
特点
保健
神经系统
特点
保健
小学生的营养饮食卫生
所需营养
蛋白质
脂类
碳水化合物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
饮食卫生
防止食品污染
防止食物中毒
体育锻炼卫生
体育锻炼的作用
中暑、溺水、烧伤及烫伤、电击、骨折、中毒、火灾、雷暴
常见外伤的处理
擦伤、刺伤、扭伤、割伤、挤伤、跌伤、猫/狗抓咬伤、蜇伤、异物/飞虫入眼
基本急救方法
胸外心脏按压
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常用安全标志
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常见的心理障碍
多动症
考试焦虑
学习障碍
强迫症
厌学症
抑郁症
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家校联系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基本要求
家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一般性指导
针对性指导
分类指导
个别指导
学校与社会的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D
✓ 课堂练习
王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首先设法影响整个班集体的氛 围,然后再去影响单个学生的发展,最后再通过整个班集 体和教师的影响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可知,王老师运 用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A.班级集中管理模式 C.班级目标管理模式
B.班级平行管理模式 D.班级民主管理模式
答案:B
✓ 课堂练习
✓ 3.4 课外活动
四、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1.报告、讲座
1.学科小组
2.集会
2.技术小组
3.比赛
3.艺术小组
4.参观、旅行
4.体育小组
5.公益活动
C.个人活动
✓ 3.4 课外活动
五、课外活动指导 1.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 5.班会活动 (1)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2)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 (3)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经
思考:如何组织一场优秀的班会?
✓ 3.2 班主任工作概述
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1)统一各科任课老师的影响 (2)统一学校领导的影响 (3)统一班委会的教育影响 (4)统一少先队的影响 (5)统一家庭的教育影响 (6)统一社会的教育影响
B.班集体 D.班委
答案:A
✓ 课堂练习
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
A.自愿性 C.规范性
B.强制性 D.随意性
答案:A
✓ 课堂练习
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 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这属于 ()
A.学科活动 C.游戏活动
B.科技活动 D.主题活动
答案:D
✓ 3.4 课外活动
一、含义与特点 1.含义: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以外,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 2.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课外教育工作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也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课外活动的特点 (1)自愿选择性 (2)灵活多样性 (3)自主性 (4)实践性 (5)综合型
✓ 课堂练习
(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解析:“破窗理论”对班级日常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启示。首先,班主任要从 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心灵 ,培养学生美德。其次,班主任要注重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及时制止 学生出现的个别不良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不良行为出 现而没有被制止,就像汽车被打破车窗,会暗示和诱导更多的人做出进一 步的破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警惕并及时修补“破窗”。
✓ 3.5 班级活动的原则
一、班级活动的原则(背)P137 1.教育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计划性原则 6.易操作性原则
✓ 3.5 班级活动的途径
二、组织班级活动的途径(背)P137 1.设置多样化小组,让学生自主参加 2.设置多种岗位,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3.定期变换角色,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4.开展富有创新特色的班级主题活动
✓ 3.3 班队活动
二、少先队活动 1.少先队活动的作用和特点 2.少先队活动的主题和类型 3.少先队活动的方案设计(6方面) (1)新——内容新,形式新 (2)活——活动要活泼、生动、童趣 (3)深——活动有深度、意境 (4)实——注重实效性 (5)小——角度、出发点要小 (6)美——活动有美感、吸引力
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方法。
✓ 课堂练习
解析: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的效果比较好,其原因在于: ①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②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 ③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 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面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 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 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 课堂练习
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 )。
A.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B.民主管理 D.常规管理
答案:D
✓ 课堂练习
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3.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组建阶段 (2)形核阶段 (3)发展阶段 (4)成熟阶段
✓ 3.1 班级管理
一、班级与班集体 4.班集体的培养方法(背)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形成正确的班风(措施P122) (6)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
第三章 班级管理
✓ 3.1 班级管理
一、班级与班集体 1.含义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 形态。
班集体(班级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 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 3.1 班级管理
2.班集体的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核心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3.1 班级管理
三、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全面管理原则 (3)自主参与原则 (4)教管结合原则 (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四、班级管理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目标管理法 (3)情境感染法 (4)规范制约法 (5)舆论影响法 (6)心理疏导法 (7)行为训练法
✓ 课堂练习
材料题: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 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的街区, 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发现停放在 中产阶级集聚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 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 块玻璃。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 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 课后作业
简答题
1、简述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3、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4、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应注意哪些方面?
✓ 3.5 班级活动的途径
三、小学班级活动的方法 1.活动选题 2.制定活动计划 3.准备工作 4.班级活动展示 5.班级活动实施 6.班级活动总结
✓ 3.6 教育资源的协调
一、家校合作 1.家校合作的类型 按角色:家长学校、家长小包、家庭咨询教育等 按层次:家长会(低)制作教具募集资金(中) 按目的:教育问题、子女问题等 2.家校合作的途径 (1)家长教育 (2)家长仿校 (3)书面沟通 (4)家庭访问 (5)家长委员会
答案:D
✓ 课堂练习
材料题:一天中午,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 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 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 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直到他们都低下 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吃了!要 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两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 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 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 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 ,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 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 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 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个卡片,卡片积攒到 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 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C.消退法
B.代币奖励法 D.系统脱敏法
答案:B
✓ 课堂练习
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基本的教育单位是指( )。
A.班级 C.兴趣小组
✓ 3.1 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组织建设(组织机构+规范体系) (2)班级日常管理(思想、纪律、学习等) (3)班级活动管理 (4)班级教育力量管理(学校、家庭、社会)
✓ 3.1 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 2.班级管理的功能 P123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班级管理模式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
✓ 课堂练习
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育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 属于( )
A.专制型 C.放任型
B.民主型 D.对抗型
答案:B
✓ 课堂练习
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它属于( )
A.志愿服务劳动 C.勤工俭学劳动
B.社会公益劳动 D.自我服务劳动
✓ 3.2 班主任工作概述
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 7.操行评定(步骤): (1)学生自评 (2)小组评议 (3)班主任评价 (4)信息反馈 班主任撰写操行评语时的注意事项: (1)全面了解,实事求是,突出重点; (2)针对性强,写出个性,语言精练; (3)积极鼓励,包含期待。
✓ 3.3 班队活动
一、班会活动 1.常规班会;2.生活会 3.主题班会(类型): (1)按活动类型: 体验型、讨论型、表演型、叙事型、综合型 (2)按主题划分: 日常、节日、政治、阶段性、偶发事件 组织班会须注意: (1)主题明确 (2)立足本班实际,有针对性 (3)班会以学生为主,教师不包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