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的现象和本质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a533a8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a.png)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亚洲多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和金融体系崩溃的一系列事件。
危机的爆发源于泰国,随后迅速蔓延到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
以下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些主要原因。
1.货币投机和资金外流:在危机前夕,亚洲国家积极吸引海外资金流入,大量外资涌入亚洲市场。
但由于大规模投机活动和高风险投资,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变得异常剧烈。
当投资者对亚洲市场失去信心、开始撤资时,导致了大规模资金的外流,引发了危机。
2.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亚洲国家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即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或其他主要货币绑定在一起。
然而,这种制度却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一方面,这种制度常常导致通胀率上升,货币的实际价值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当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出现疑虑和不确定性时,他们往往会大量兑换本国货币,以获取日后汇率下跌时的利润,从而加剧了金融危机。
3.蜂拥外债和经济不平衡:亚洲国家在危机前采取了大量借贷,并将这些借款用于不断扩大的国内投资。
然而,这些国家对外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而其外汇准备通常相对较少。
当国内和国外投资热潮消退时,这些国家发现其背负了巨额外债,并且无法按时偿还。
这导致了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进一步失去信心,加剧了危机。
4.弱势金融体系和监管不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过度膨胀,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在大量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不足以支持其风险敞口。
同时,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的监督和控制,未能有效管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风险。
5.投资者情绪的恶化:在危机爆发之前,亚洲国家一直被认为是快速增长和潜在高回报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
然而,当危机出现迹象时,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他们开始对亚洲市场感到担忧,并纷纷撤出投资,进一步加剧了危机。
总的来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外资的撤离和市场对亚洲国家经济不确定性的忧虑。
货币制度的弊端、外债过高、脆弱的金融体系和监管不力都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2a5b80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a.png)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简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也被称为亚洲金融风暴或亚洲金融海啸,是指自1997年开始,一系列东南亚国家爆发了金融危机,导致了亚洲其他国家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背景亚洲金融危机起源于泰国的银行和企业遭受破产的连锁反应。
1997年初,泰国政府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导致泰铢贬值。
外资开始撤出泰国,并转向其他东南亚国家投资,触发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韩国等国的金融危机。
主要原因1.高杠杆和不良贷款:亚洲国家的银行和企业普遍存在高比例的负债,并且大量的贷款存在风险,这使得金融体系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
2.固定汇率制度的问题:亚洲国家采用的固定汇率制度导致了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束缚,使得这些国家无法通过汇率调整来应对外部压力。
3.外资幻觉:亚洲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使得其经济出现了虚高的增长,但实际上这些外资的大部分是短期投机性的,一旦外资开始撤离,就会引发金融危机。
影响1.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亚洲国家的货币普遍贬值,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金融危机导致了亚洲国家的经济衰退,企业破产和裁员现象普遍,失业率大幅上升,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威胁。
3.全球市场动荡:亚洲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导致了全球股市崩盘和金融市场的大幅下跌。
救援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援助,以帮助亚洲国家度过难关。
各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以减缓危机带来的影响。
教训和改革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亚洲各国深刻反思其金融体系和政策的问题,并加强了金融监管和管理能力。
各国也开始逐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以减少对外部冲击的依赖。
结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亚洲经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亚洲国家和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各国及时采取措施并获得国际援助,亚洲国家逐渐从危机中恢复了过来。
然而,这次危机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全球金融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对未来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亚洲金融危机的现象和本质
![亚洲金融危机的现象和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ac5dea33e45c3b3567ec8bae.png)
亚洲金融危机的现象和本质亚洲金融危机的现象和本质常留贤1997年夏,亚洲金融风暴起自泰国,迅速扩大波及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造成上述国家货币巨幅贬值四至五成,股、汇市随即崩盘。
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后,意犹未尽,又肆虐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
日、其是日本,,拉朽地将日举击溃。
金融风暴所及之处,银行闭户,企业倒闭,工厂停顿,失业人数暴增,物价飞涨,人民生计无不受到影响。
由此,也引起政治危机。
其中印尼爆发学生罢课示威、市民暴动,在位20年之久的总统苏哈托下台,内乱中的暴力事件,至今令人心生恐怖。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概况(一)泰国1997年五六月间,泰国泡沫经济显现,发展迟缓,导致投机客围攻泰铢,坚决反对泰铢贬值的财政部长安蕾辞职。
6月底汇价25.88兑1美元。
7月2日,央行宣布改盯住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当日汇价重挫20%,央行总裁伦查递辞呈,月底汇价为31.8兑1美元,贬值22.87%。
8月,数家银行发生挤兑及屯积粮食状况,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勒令42家金融机构暂停营业,月底汇率34.2兑1美元。
9月底汇率36.33兑1美元。
10月,财政部长他侬请辞,月底汇率39.75兑1国际金融投机家恶意炒作下,再加上外汇监管不力(外汇自由进出),。
),汇率为1,隔夜拆款由550%,26日素有敢言造成马币和东南亚货币贬值的原凶,月底汇率2.631兑1美元。
8月底汇价2.9288兑1美元,9月底为3.2455兑1美元,跌幅28.56%,10月底汇价3.3953兑1美元,12月18日汇价3.7945兑1美元,至此跌幅达50.30%。
马来西亚的外汇储备不过几十亿美元,货币贬值对他们的危害确实更甚。
难怪马哈蒂尔撰文批驳当今的货币交易。
今天的货币交易同商品或服务贸易没有关系,据说货币交易额是世界商品贸易额的20倍,货币炒作可使一国货币贬值。
如果一国货币贬值,则其外债以同样百分比增加,而其对外债权又以同样比例减少,国内通货膨胀,生活费用增加,穷人更穷,并破坏工业和政治的稳定。
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动荡](https://img.taocdn.com/s3/m/8b9686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5.png)
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动荡亚洲金融危机曾经是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一次严重动荡,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体系的动荡,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起初在泰国引发了一连串的金融危机,随后蔓延到东南亚地区,最终波及到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
这场危机的爆发源于亚洲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1. 货币大幅贬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许多亚洲国家对美元进行了人为贬值,以维持出口竞争力。
然而,这种贬值导致了资本外流,加剧了外汇储备的流失,进而引发了危机。
2. 金融杠杆过高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许多亚洲国家的金融机构使用大量外债进行投资和扩张,导致金融杠杆过高。
当危机爆发时,这些机构无法偿还外债,使得金融体系面临巨大压力。
3. 监管不善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亚洲国家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薄弱性。
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法规和监管手段,导致金融市场失去了规范和有效的运作。
三、亚洲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体系的影响1. 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和不确定性,许多国家的股市和货币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
国际投资者普遍撤离亚洲市场,导致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
2.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由于亚洲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亚洲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需求下降和外币贬值导致了亚洲出口的疲软,进而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
3. 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深刻反思亚洲金融危机也迫使国际社会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反思和改革。
全球各国开始加强对金融监管的力度,并推进金融制度的改革和稳定。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危机过后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协调。
四、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启示亚洲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宝贵的教训和启示。
1. 加强金融监管和稳定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薄弱的问题,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的金融制度和监管机制,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b6bc1c2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c.png)
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亚洲多个国家遭遇的一次金融危机。
此次危机影响范围广泛,导致许多亚洲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
本文将介绍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教训。
一、危机原因1. 脆弱的金融结构:1990年代初期,亚洲国家的金融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不够成熟。
这导致银行资产资质不足,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2. 外部冲击:1997年,美国加息,导致资本流出并引起亚洲国家本地货币的贬值,使得经济状况恶化。
3. 非法金融活动:许多国家发展了非法的金融交易模式,比如所谓的“影子银行”等,这些非法活动覆盖了大量的投资者,一旦爆发危机,后果十分严重。
二、危机影响1. 经济衰退:许多亚洲国家的经济都陷入了衰退状态。
特别是印尼,它的经济从3.1%的增长转向了13.1%的下降。
2. 货币贬值:由于危机的爆发,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导致通货膨胀和高通胀等问题的出现。
3. 失业问题:由于经济下滑,许多人失业,影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危机教训1. 健康的金融结构:国家需要建立健康,可持续的金融体系,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能力。
2. 政府角色应该得到提升:政府应该在经济乱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制定适当的政策和规划,以创造更加稳定的经济环境。
3. 全球化的大趋势对于经济的影响应该更加谨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全球化的推进也许对国家的经济带来利益,但也带来了风险。
每个国家需要意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对策,以减少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4. 增强国家的反应能力:在可能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国家应该有相应的应对能力和应急预案。
在危机期间,很多亚洲国家将经验和技能转移至保护贸易和旅游业等其他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回报。
总结:最后,亚洲金融危机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可以通过认真的总结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来提高过去流程中的失误,积累经验和展望未来。
唯有在这基础上加强重构,把握住未来的机会,走向稳定与繁荣的国家发展路线,才能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挑战,做好急驰状况下的应对。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d1ad6f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b.png)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震动。
这场金融危机波及了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
这场危机的出现并非一日之间,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亚洲的经济结构、政治环境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
原因分析:1. 亚洲的经济结构亚洲经济结构以出口为主,依赖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国际投资的进出口,企业经营模式单一,市场竞争度低。
加上国际金融大量过度流入亚洲市场,亚洲经济走向了失衡,当亚洲经济遭遇到国际市场大规模波动时,“繁荣”却转瞬间变成了经济危机。
2. 政府的金融政策亚洲国家的金融政策大多过于宽松,以导入大量国外资金,维护汇率的稳定,加速经济增长。
如在印尼等国家,政府鼓励银行界大举扩张和外借,导致了大批次信贷的不良投资,损害了部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利益。
3. 印尼的金融体系印尼的金融体系在政治干预下体制糟糕,监管严重缺乏,金融机构大规模的资本外流,抛售国家债券,导致印尼的汇率大幅贬值和对外债务水平急速上升,确立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开始。
4. 韩国的经济问题危机的爆发源于泰国,但爆发之后韩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韩国的经济问题具有特殊性,这些问题主要是失业率、公司债务和外债水平高等。
不久之后,韩国的货币急剧贬值,导致了大量国外资金外流,挤压了本国的资本市场。
影响分析:1. 经济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的经济影响是致命的,导致了大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破产,多国货币急剧贬值,使许多企业生存困难,失业率快速上升,社会动荡加大。
2. 政治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相关国家的政治形势,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动。
例如,泰国因金融危机而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抗议活动,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3. 国际金融市场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打击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结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是由多个原因共同引起,但从根本上来看,主要是金融市场过度放任和监管不力导致的,社会动荡的结果也是必然的。
亚洲金融危机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d3868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3.png)
亚洲金融危机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波及了东南亚、韩国和日本等地。
这场危机对亚洲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当时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
然而,这些外资主要用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等领域,而不是实体经济。
这导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以及企业和银行的过度杠杆化。
此外,亚洲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存在问题。
许多国家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这使得它们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当美元升值时,这些国家的货币也必须升值,这导致了它们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为了维持汇率,这些国家不得不购买大量的美元,这导致了它们的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许多企业和银行破产,失业率飙升,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
此外,亚洲国家的信用评级也受到了影响,这使得它们的借款成本大幅上升。
然而,亚洲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
首先,它导致了亚洲地区的需求下降,这对出口型经济体如日本和德国等国家造成了冲击。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投资者开始撤离亚洲市场,转而投资于美国和欧洲等地。
这导致了全球资本流动的剧烈波动,以及新兴市场的崩溃。
三、亚洲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启示亚洲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它表明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表明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货币政策的失误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表明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避免其对全球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
结论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对亚洲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经济调整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经济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b2ed6ff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6.png)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经济调整在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场危机对亚洲地区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经济调整的过程。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这些国家存在着过度负债的问题。
由于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追求高速增长,大量借入外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扩张。
然而,这些债务的迅速积累使得这些国家的外债水平高得难以承受,一旦出现经济下滑,就会导致还债的困难。
其次,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
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相对封闭,缺乏透明度和监管机制。
这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同时也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另外,亚洲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存在问题。
为了维持出口竞争力,这些国家往往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然而,这种做法使得这些国家的货币过于强势,导致了出口减少和贸易逆差的加剧,从而削弱了它们的经济实力。
二、经济调整的过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国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进行经济调整。
首先,这些国家实施了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了政府支出,减少了财政赤字。
同时,它们还采取了货币紧缩政策,提高了利率,收紧了信贷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其次,这些国家还进行了金融体系的改革。
它们加强了金融监管,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风险管理能力。
同时,它们还加强了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性,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亚洲国家还积极寻求国际援助。
它们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了贷款,以缓解外汇储备的压力,并稳定金融市场。
国际社会也积极响应,提供了相应的援助和支持。
经过多年的努力,亚洲国家逐渐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它们通过改革和调整,加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提高了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总结起来,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集中爆发。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f0619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1.png)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于1997年,主要涉及东南亚国家,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等。
该危机最初在泰国开始,随后迅速蔓延到整个亚洲地区。
导致该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这场危机不仅给亚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然而,从这场危机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泡沫经济密切相关。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南亚国家迅速实施了自由市场经济,吸引了大量的短期外国资本流入。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导致了巨大的资产泡沫的形成。
当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时,资产价格迅速下跌,投资者迅速撤回资金,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密切相关。
在危机之前,这些国家的金融系统存在结构性问题。
许多银行存在着财务不健康的现象,贷款违约率高,资本充足率低,缺乏透明度和监管。
当经济出现困境时,银行遭受重大损失,无力支付债务,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爆发。
其次,我们要加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加强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确保其财务健康。
此外,透明度和监管也是关键。
只有加强金融体系的韧性,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
第三,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国际金融体系应加强监管合作,提高信息共享和协调,避免危机的蔓延。
此外,多边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危机发生时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也提醒我们,经济需要有序进行。
快速实施自由市场经济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和金融危机。
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政策,确保经济的平稳过渡,防止不可预见的风险和问题的出现。
总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的作用。
该危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启示,包括警惕泡沫经济、加强金融体系韧性、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监管合作、有序推进经济等。
只有从危机中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金融风险和挑战。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后果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后果](https://img.taocdn.com/s3/m/2902f6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9.png)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后果亚洲金融危机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在亚洲多个国家爆发的一场引发全球性影响的经济危机。
该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到经济、金融和政治等领域。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后果。
一、原因:1. 亚洲经济结构的不均衡: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狭义重工业和大规模出口为主导,过度依赖对外贸易,而忽视了国内民生和内需的发展。
经济结构的不均衡导致了一些国家在争夺有限的出口市场份额时,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
2. 外部冲击:随着亚洲国家逐渐开放市场,外国投资者纷纷进入亚洲市场,从而形成了资本大规模流入。
然而,由于亚洲几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了大量国际短期资本的涌入,形成了泡沫经济。
3. 波动性放大:传染效应也是亚洲金融危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初的金融危机起源于泰国,之后逐渐蔓延至韩国、马来西亚等其他亚洲国家,导致整个亚洲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国际投资者对于亚洲市场的恐慌情绪进一步放大了波动性,导致不断的恶性循环。
二、后果:1. 经济衰退: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整个地区的经济衰退。
许多企业无法还债,失业率不断攀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多个亚洲国家的GDP增长率大幅降低,出口额和外汇储备急剧下滑,增加了国家债务的负担。
2. 货币贬值:受投机行为的影响,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遭到压制,出现了大幅贬值的情况。
这导致了物价上涨、进口成本上升以及国内市场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减少,对亚洲国家的经济产生了沉重打击。
3. 政治不稳定: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许多国家的政治不稳定。
政府面临着经济恶化和社会不满的双重压力,导致了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反对派力量的崛起,以及社会动荡的加剧。
4. 经济改革:亚洲金融危机也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面对金融危机的打击,许多国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透明度,加强对外贸易的多元化,降低对外来资本的依赖性。
这些措施有助于亚洲国家从金融危机中学到经验,并在未来提供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反思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亚洲金融危机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反思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https://img.taocdn.com/s3/m/8392065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4.png)
亚洲金融危机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反思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亚洲金融危机:原因、影响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反思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起,亚洲多个国家遭受严重经济危机的事件。
这一危机不仅给亚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也给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敲响了警钟。
本文将详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并从中反思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1. 结构性问题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亚洲经济结构的问题。
一些亚洲国家长期依赖出口导向经济模式,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于出口和对外投资。
这种依赖程度过高,导致了亚洲国家对外部冲击高度敏感。
2. 金融市场自由化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一些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过高,对外资的流入没有严格监管,导致了外资的过度投机和泡沫的形成。
这种市场自由化的过度放松,为危机埋下了隐患。
3. 外部冲击危机前,亚洲国家面临了一系列外部冲击,包括美国加息、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等。
这些外部冲击使得亚洲国家面临资本外流、汇率下跌等问题,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 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亚洲地区经济的崩溃。
多个亚洲国家的货币暴跌、股市崩盘,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激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整个亚洲地区陷入了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2. 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存在的深刻问题。
亚洲金融市场的崩溃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多个国际投资机构和银行陷入巨大的风险和亏损。
这一危机暴露出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和监管不足的漏洞。
三、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反思1. 结构性改革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展开了一系列的结构性改革,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加强。
全球金融体系也应反思过度依赖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控制问题。
2.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中国际金融机构和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了解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的冲击与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了解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的冲击与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f02785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4.png)
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了解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的冲击与教训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了解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的冲击与教训亚洲金融危机,也被称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是亚洲多个国家在1997年至1998年期间遭受的一次严重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使亚洲地区的金融体系受到严重损害,经济发展遭遇巨大阻碍。
本文将深入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和后果,并总结该危机对亚洲经济所带来的冲击与教训。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 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脆弱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在危机前是相当脆弱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泡沫经济的推动下,亚洲各国大规模借贷外债,以及过度依赖短期外债融资。
这导致了亚洲国家外部脆弱性增加,面临着资金流出的风险。
2. 经济结构的扭曲亚洲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出现了严重的经济结构扭曲。
大量资金被用于不具备竞争力的项目,如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导致了亚洲国家产能增加过快,失衡的经济结构使得经济体系容易受到外部冲击。
3. 金融体系的监管问题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亚洲国家的金融监管问题暴露无疑。
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评估不够透明,信贷审查不严格,允许高风险借贷活动的存在,这使得金融风险积累到了危机爆发的临界点。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后果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地区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一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亚洲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经济增长减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各国经济增长迅速下滑,甚至陷入衰退。
许多亚洲国家的GDP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社会稳定性受到影响。
2. 货币贬值与资本外流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亚洲各国货币大幅贬值,资本外流速度加快。
这导致了亚洲金融市场崩溃,股市崩盘,企业破产。
一些亚洲国家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援助。
3. 社会不稳定与政治动荡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困境导致社会不稳定加剧,一些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的抗议和社会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经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经验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1d5e607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9.png)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经验教训第一章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1997年亚洲经济体系的金融危机,是自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全球性危机之一。
这次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韩国以及香港等地,波及全球,影响深远,是亚洲金融史上的一次人间灾难。
第二章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2.1 充裕的流动性在1990年代,亚洲地区资本市场飞速发展,伴随着外部流动性大量涌入亚洲地区市场,形成对高收益率的追逐,不断形成投机投资催化剂,致使泡沫过度膨胀之前充裕流动性的成为一种特征。
2.2 慢性结构性问题一直被忽视在亚洲地区发生金融危机前,一些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资本市场监管不完善;二是银行行业存在垄断现象,市场化程度不高。
而这些结构问题相对于“亚洲奇迹”所带来的繁荣状态被忽视。
2.3 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从外部环境来看,年限较长的美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期,美国纽约市场利率上扬,资金流离失所,资本外向流动,加之美国利率的稳定,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及达成结构性改革计划,通胀施压等一系列的特征也给危机发生埋下了潜在隐患。
2.4 亚洲风险缺陷问题亚洲金融体系的腐败与领导能力的缺失,危机发生时却得不到及时沉淀,使得蓬勃的经济形势早已间接地形成了危机,还加剧了危机的发生。
第三章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3.1 结构性问题与发展风险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许多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在经济运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在金融领域爆发,进一步引发财政危机。
3.2 监管体系与金融普惠监管体系是国家的基础设施之一,但是当它潜在的缺陷得不到及时的修正时,其具有的风险与危机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市场的恐慌。
要避免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就需要摆脱传统的监管体系,实行现代金融治理。
3.3 还需要更完善的制度设计及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当前亚洲国家的金融制度常常还停留在以银行为核心的单一制度状态,本着发展稳定的原则,需要推出快速化、多元化的金融竞争机制,必须建立布满金融保障网络的全新金融体系。
漫谈亚洲金融危机
![漫谈亚洲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ea7e4b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1.png)
漫谈亚洲金融危机引言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起影响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场严重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最早爆发于泰国,随后迅速蔓延至东南亚地区和其他亚洲国家,对当地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
本文将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后续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1.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泰国的一系列经济问题。
首先,泰国的货币连续贬值导致了大量企业和个人的外债无法偿还。
其次,泰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问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
加之,泰国政府的干预导致市场信心破裂,进一步恶化了危机。
然而,泰国危机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泰国本土。
由于泰国的金融市场联系密切,危机很快蔓延至东南亚地区和其他亚洲国家,进一步加剧了整个亚洲金融体系的动荡。
2.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涵盖了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两个方面。
在金融领域,危机导致了亚洲地区金融市场的崩溃和信贷紧缩。
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暴跌,大量企业和个人遭受巨大损失。
同时,银行不良贷款的暴露也使整个金融系统面临瘫痪的风险。
在实体经济方面,由于融资成本增加和信贷供给下降,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许多企业倒闭,失业率飙升,经济增长急剧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这对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
3. 后续的应对措施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
首先,亚洲国家领导人召开了多次紧急会议,协调应对措施,并承诺相互合作。
各国采取了货币协调和紧急贷款等措施,以稳定金融市场和提供流动性支持。
其次,亚洲国家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力度。
他们加强了银行监管和风险管理,提高了透明度和问责制度。
同时,推动了金融自由化和开放,以增强金融市场的韧性和抵御危机的能力。
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IMF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并协助亚洲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财政调整、结构改革和金融体系的重建等,旨在帮助受影响国家恢复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18761a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0.png)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教训亚洲金融危机(亦被称为“东亚金融风暴”)是指在1997年至1998年期间,一系列经济危机席卷了东南亚国家,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崩溃和经济衰退。
此次危机给亚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教训,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并从中汲取宝贵的教训。
一、原因分析1.货币政策不当在危机爆发前,亚洲国家普遍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联结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
然而,由于汇率的不合理设定,亚洲国家的货币实际上被低估,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流入。
这种情况使得亚洲国家的货币供应过剩,资产泡沫随之而来。
2.金融市场监管不力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缺乏透明度和有效性,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管不力,导致了贷款违约的激增。
此外,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过度杠杆化的问题,资金链紧张,无法承受金融危机的冲击。
3.外部因素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密切相关。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以及1995年巴西和俄罗斯的金融风暴,对亚洲国家金融体系产生了冲击。
此外,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也加剧了危机的发展。
二、教训总结1.改革货币政策亚洲国家应考虑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
强调市场需求,实行合理的汇率浮动。
加大货币供应的透明度,避免过度印钞和货币超发,以防止通胀和资产泡沫的产生。
2.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透明度,建立更加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
提高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避免过度杠杆化。
注重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加强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
3.加强区域合作机制亚洲国家应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分享信息、经验和最佳实践。
发挥亚洲开发银行等区域金融机构的作用,为亚洲国家提供贷款和援助,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压力。
4.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亚洲国家应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提高国内经济的稳定性和自主性。
加强对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降低对金融领域的依赖。
亚洲金融危机原理
![亚洲金融危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fbe1e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e.png)
亚洲金融危机原理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至1998年期间,亚洲多个国家遭遇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对亚洲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亚洲金融危机的原理是什么呢?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外汇与债务问题。
在危机爆发之前,亚洲一些国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大量借入外国资金,尤其是美元。
然而,由于亚洲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美元汇率发生剧烈波动时,这些借款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汇率风险,无法偿还债务。
同时,由于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债务偿还,导致外汇市场出现恶性循环,加剧了危机的蔓延。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理还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有关。
在危机爆发前,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
首先,银行业过度放贷导致了信贷泡沫的形成,很多贷款流入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企业。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理还与投资者情绪和市场预期有关。
在危机爆发前,亚洲一些国家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疯狂的投机行为,投资者普遍预期市场会持续上涨。
然而,当市场情绪发生逆转时,投资者纷纷抛售资产,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崩盘。
这种投资者情绪的极度波动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深度和广度。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理还与国际金融体系的结构性问题有关。
在危机爆发期间,国际金融体系的运作机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互联互通加剧了危机蔓延的速度和范围。
当亚洲国家的金融危机扩散到其他国家时,国际金融市场的紧张情绪迅速加剧,进一步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动荡。
其次,国际金融机构在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未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援助,使得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使得亚洲金融危机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也加剧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外汇与债务问题、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投资者情绪和市场预期、国际金融体系的结构性问题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的。
这场危机的发生对亚洲国家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促使各国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97fee92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1.png)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一时间全球投资大幅缩减,经济惨淡不景气。
这场危机成为二十世纪末的重大事件,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沉痛的教训。
在充分地反思和总结之后,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究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1.财政政策不当亚洲国家在财政政策上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政府的过度干预是其中之一。
部分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经济中霸占大量的资源,对市场的监管存在欠缺,导致资金浪费和经济行业过分发展,最终引发危机。
2.货币政策不当亚洲国家在进行货币政策上有很大问题,如印度的债权融资、菲律宾的直接外汇控制等。
其中,过度印钞的现象让市场充斥着大量的资产,荒唐地把许多志在发展的企业坑害。
这样的行为导致投资风险增大,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3.金融体系不健全某些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缺乏独立监管机构,银行业的跨国经营策略不完全,核心竞争力个体较弱。
因此,在资本市场和银行业发生了失衡,经济发生了滞涨,最终导致市场动荡。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1.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稳定的金融市场是经济长期增长和采取长期财政政策的关键。
应该采取稳健的监管政策来确保金融市场和经济的稳定。
2.合理规划财政预算合理规划财政预算,重视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一个健康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
在预算中,应根据国家情况以及市场需要,适度支持新业务的开展和能识别问题产生的关键国内经济和政策预算。
3.保证金融体系健全另一方面,确保金融体系健全,具有独立监管机构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以及完善的证券交易市场、银行业务和规定,确保银行不会经营脆弱的业务,也保证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提醒我们,经济正处于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任何的经济体制和改革都需要自上而下地进行释放。
我们必须积极推动新的战略,在适当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稳妥推进。
依托科技和新知识充分发展下底的普通大众,并创立完美的营商制度,我们才有机会持续稳健地增长,而非在风险中苟延残喘。
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d9d1e918a76e58fafab0032a.png)
亚洲金融危机分析前言在1997年泰国突然爆发一场货币危机并发展成一个金融和经济危机,而且,很快波及东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危机中,大多数东亚经济的货币和资产价值大幅度下降东亚地区的银行和企业陷入空前的财务困境。
这场金融危机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危机产生的原因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专家总结为以下三大点:直接因素、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直接因素包括:(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
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
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
(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
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而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
外在经济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我国的应对政策1998年我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部需求急剧下降,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贬值压力。
与此同时,我国内部环境同样严峻,一是南方严重的水灾对正常的经济活动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二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方面等的问题,国有企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工人大规模下岗。
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3f77c4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4.png)
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危机,它于1997年爆发,波及了整个东南亚地区。
这次危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资本外流、信用劣化、抵押贷款等因素。
金融危机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它破坏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导致了崩溃性的通货膨胀,贸易减少,失业率飙升,甚至引发了政治动荡。
本文将深入研究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一. 起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由投机和资本外流引起的。
由于亚洲四小龙国家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外国投资者开始涌入这些国家投资。
这些外国投资者看到了亚洲四小龙地区不断攀升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可观的投资报酬率,但却没有考虑到亚洲四小龙国家的经济成长也是有限度的。
投资者开始涌入国内股市,在银行贷款购买房地产,信贷大幅度扩张。
很快,这些投资者就发现他们无法掌握所投资的公司和其他资产,同时,亚洲四小龙国家政府经常没有披露公司的真实信息,这增加了外国投资者的不确定性。
由于没有及时的情报,外国投资者不能及时控制风险,从而引发了亚洲经济的崩溃。
二. 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对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萎缩的金融市场吸收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致使企业资金来源减少,融资成本不断上升。
由此,许多企业处于资不抵债和无法偿付债务的危机中,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破产和失业率的上升。
经济扭曲的局面持续了好几年,这期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外商投资减少,贸易额也在减少,进一步推低了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还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
以印度尼西亚为例,危机导致了该国的社会动荡和大量人民的失业,而这些人的怒火很快转化为抗议。
大规模的抗议引发了政府的变化,但同时却加剧了政治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还导致了各种形态的犯罪犯行,如制假、偷渡、贪污等。
三. 前景亚洲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危机给亚洲地区带来的影响依然存在。
在全球化和经济交流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容乐观。
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提高其经济实力和吸引外资,但是大量的塑造政策和过度专注某些产业可能导致地区经济的进一步扭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金融危机的现象和本质亚洲金融危机的现象和本质常留贤1997年夏,亚洲金融风暴起自泰国,迅速扩大波及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造成上述国家货币巨幅贬值四至五成,股、汇市随即崩盘。
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后,意犹未尽,又肆虐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
日、其是日本,,拉朽地将日举击溃。
金融风暴所及之处,银行闭户,企业倒闭,工厂停顿,失业人数暴增,物价飞涨,人民生计无不受到影响。
由此,也引起政治危机。
其中印尼爆发学生罢课示威、市民暴动,在位20年之久的总统苏哈托下台,内乱中的暴力事件,至今令人心生恐怖。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概况(一)泰国1997年五六月间,泰国泡沫经济显现,发展迟缓,导致投机客围攻泰铢,坚决反对泰铢贬值的财政部长安蕾辞职。
6月底汇价25.88兑1美元。
7月2日,央行宣布改盯住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当日汇价重挫20%,央行总裁伦查递辞呈,月底汇价为31.8兑1美元,贬值22.87%。
8月,数家银行发生挤兑及屯积粮食状况,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勒令42家金融机构暂停营业,月底汇率34.2兑1美元。
9月底汇率36.33兑1美元。
10月,财政部长他侬请辞,月底汇率39.75兑1国际金融投机家恶意炒作下,再加上外汇监管不力(外汇自由进出),。
),汇率为1,隔夜拆款由550%,26日素有敢言造成马币和东南亚货币贬值的原凶,月底汇率2.631兑1美元。
8月底汇价2.9288兑1美元,9月底为3.2455兑1美元,跌幅28.56%,10月底汇价3.3953兑1美元,12月18日汇价3.7945兑1美元,至此跌幅达50.30%。
马来西亚的外汇储备不过几十亿美元,货币贬值对他们的危害确实更甚。
难怪马哈蒂尔撰文批驳当今的货币交易。
今天的货币交易同商品或服务贸易没有关系,据说货币交易额是世界商品贸易额的20倍,货币炒作可使一国货币贬值。
如果一国货币贬值,则其外债以同样百分比增加,而其对外债权又以同样比例减少,国内通货膨胀,生活费用增加,穷人更穷,并破坏工业和政治的稳定。
(三)印尼1997年五六月间,汇率431.6印尼盾兑1美元;7月底汇率2610兑1美元;8月14日放弃管制汇率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当日盾价跌至2755兑1美元,月底汇价为3000兑1美元,跌幅23.4%。
9月份,货币大幅贬值,月底汇率3270兑1美元,跌幅34.5%。
10月8日印尼向IMF求援,但条件过于苛刻,16家美元,跌53.6%。
11月,总理差瓦利叹息着挂冠而去。
12月18日汇价为45兑1美元,至此跌幅已达74%。
虎虎生风的泰国经济由于房地产业疯狂发展和大量外债形成泡沫经济,在・26・银行被政府强行关闭,限制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金融自由化,31日获IMF紧急援贷150亿美元,月底汇率3635.5兑1美元,跌49.51%。
11月获亚太国家提供140亿美元援贷,12月18日汇价5150兑1美元,跌幅111.8%。
1998年6月1日汇率11700兑1美元,贬值500%。
自1967年苏哈托执政以来,世行向印尼注入247亿美元贷款,总外债高达1361亿美元,其中私人外债高达700亿美元,银行不良贷款达35%—50%。
今年五六月份由于资金奇缺,银行利率上升40%到70%,失业人数超过1500万人,贫穷人数过4000万人,预计人均年国民收入不到300美元,经济负增长10%,被联合国列为最贫穷国家之一。
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印尼国内外诸多因素互动的结果。
首先经济结构存在严重弊端,分严重;其次经济政策严重失误举借债,,、、社会。
(四)南韩1997年初汇价844.2韩元兑1美元,7月底汇价889.1兑1美元,8月底901.75兑1美元。
10月金泳三下令研究措施,挽救企业倒闭之风,月底汇价1170.5兑1美元,贬值38.65%。
12月3日和IMF达成550亿美元援贷协议,12月18日汇率1381兑1美元,贬值66.8%。
曾经辉煌一时的韩国经济病得不轻,在金融风暴中有输家也有赢家,从下面数字对比可看到谁在哭谁在笑。
在金融大地震冲击下,亚洲的亿万富豪们总身价从2250亿美元下降到1640亿美元,损失了610亿美元,平均损失率达27%,元气大伤。
从1997年7月开始的7个月内,美国10个最富裕的个人的总净资产增加24%,达到1730美元。
欧洲10大富豪的财产增加19%,达到870亿美元。
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ls)操控的“量子基金”仅在1997年的7亿美元升到170(机)家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讲“:索罗斯之流就像毒品贩子一样,摧毁了贫穷国家的经济”“我国不能对这个人采取什么行动,因为我们只是一个小国。
如果我们是个强权国家,我们将可以利用强加在别人国度里的法律(即所谓‘治外),把他引渡过来,控上法庭”法权’。
二、暴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的暴发不仅仅在于国际炒家的恶意炒作,而且还有国内经济、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亚洲各国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对外依赖性强,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贸易出现逆差,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放慢,到了非进行结构调整不可的地步。
亚洲国家蓬勃发展的经济,因膨胀过速,近年间已日渐演变成泡沫经济。
此为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
在这种背景下,亚洲国家一方面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走过了头,金融监管不力,经验不足,譬如允许外币自由进出境、实行浮动汇率制等。
另一方面大量引进外资和大量举债,使用上又大量投向房地产等,使生产力没有得到实质性发展。
一旦投资回报率降低,外资大量撤离,危机就难免了。
当然,经济有问题并不一定要导致经济危机或金融动荡,只要有关政府和金融当局有时・27・外债1100亿美元,银行占去2/3,为满足IMF要求,经济主权受一定限制,韩宝、起亚、三美、真露、双铃等著名大企业相继倒闭。
1998年6月,为节省开支,被迫大批撤回海外企业,关闭一批驻外大使馆。
(五)日本1997年6月底汇价114.30日元兑1美元,9月底121.44兑1美元,10月底京都共荣银行决定解散,11月17日北海道拓殖银行破产,11月24日山一证券申请自动废业,月底汇价127.66兑1美元,贬值11.7%。
进入1998年,这个拥有全球最高外汇存底,每年有巨额外贸顺差的经济大国,国内的金融环境与经济形势呈现前所未有的疲态,日元一贬再贬,不但已跌破135兑1美元大关,更向140兑1美元关卡迈进,市场上已喊出以1美元兑180日元的底线。
桥本龙太郎因此下台。
间和机会进行调整和“医治”,许多甚至出现了严重问题的经济仍然可以重新趋向好转。
如果趁一些地区经济出现问题,国际金融炒家就“落井下石”,进行有计划有预谋的冲击和市场打压,这些地区连进行自我纠错的机会都没有了。
因此,引发这次全面风暴,并推波助澜者,诸如乔治・索罗斯之流,是应该受到谴责的罪魁祸首。
乔治・索罗斯之流操纵着国际游资。
所谓国际游资,如全球性共同基金(对冲基金、量子基金),大型跨国银行的投资性资金,以及跨国企业集团的财务操作等等,多半由纽约市华尔街的投资(机)专家们操纵手,。
夸张地说,,而犹太人操纵了华尔街。
亚洲渡过了1997年的金融恐慌后,1998年初,各国股市、汇市都出现了强劲反弹,一时间使人们认为风暴已经平息,经济复苏可望提前到来。
但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桑墨斯却于5月份访俄时,宣称“第二波”亚洲金融风暴即将卷土重来。
桑墨斯的说词,并非故作惊人之论,因为饱受币值暴跌、金融体系瓦解的东南亚各国经济未见生机,连东北亚的日本、南韩亦有继续恶化之势。
第二波金融风暴,极有可能因日本的汇市、股市崩盘,引发美国股市重挫,进而点燃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全世界贸易衰退,于是“经济大萧条”将吞噬整个人类社会。
关于“第二波”金融危机的决定因素,其中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关键。
第一个重要的关键是过去几个月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方案,使得接受援助的国家,竟受到毁灭性影响。
以印尼为例,IMF援助未至,由于附加条件严苛,一大堆银行、企业先关门倒闭,印尼盾一夕间竟暴贬120%,立刻引起通胀,物价直冲云霄,最后酿成惨烈的城市暴动。
IMF提出的拯救印(国)意变成了引爆印尼经济崩溃尼的良法“美”和动乱的导火索。
第二个关键,则是欧、美大型跨国银行等国际投资基金经理人,为了寻求在这些跌至谷底的资本市场中再次迅速获得暴利,联手营造出亚洲经济已恢复的假象,、汇市,又在,。
仅在短短的两周,印尼盾再度从7500兑1美元,跌至12500兑1美元。
经历这次金融危机后,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不希望亚洲发展得又快又好。
马哈蒂尔认为“:本次危机是西方一个政治阴谋”。
一个国家势单力弱,很容易在经济出问题时受到炒家攻击,金融当局的自救也很困难。
但如果由国际金融组织出面,建立遍布全球的国际金融安全网络,那么,一些恶意的金融炒作,一有苗头,就会被国际联合救助所制止。
然而,西方七国集团漠不关心。
他们拒绝设立亚洲危机基金以帮助亚洲国家应付金融风暴就是明显的证明。
参考书目:1.《金融狂魔———乔治・绍罗什传奇》何刚著珠海出版社1998.12.《中国经贸导刊》1998.10.11期3.《东方企业家》1998.5.6.7期(作者工作单位:广东中山广播电视大学责任编辑:蒋文龙)・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