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4-1 渡槽槽身横向结构设计
渠系建筑物答案
第八章渠系建筑物答案一、填空题1,渠系建筑物的类型较多,按其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六类:控制建筑物、交叉建筑物、落差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冲沙和沉沙建筑物以及量水建筑物等。
2,渠道系统,一般由上一级固定渠道所组成。
各自的作用不同,其中:干支渠为输水渠道,斗农_渠为配水渠道。
3,渠道设计的任务,是在给定的设计流量之后,选择渠道的断面尺寸、确定渠道形状、结构以及渠道空间位置。
4,渠道的设计要求较多,如:①有足够的输水能力,以满足灌区的需要;②有足够的水位,以满足」流灌溉的要求:③有适宜的流速,以满足不冲不淤的需要:等等。
5,渠道纵断面设计,主要内容是确定六条线:即①地面高程线、②渠道纵坡、③最高水位线、④正常水位线、⑤最低水位线和⑥渠底线。
6,有坝取水枢纽,是指河道水量较丰富、但水位较低、不能满足自流灌溉要求,或引水量较大,无坝引水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7,无坝引水枢纽中,引水角一般为300〜50°,引水角越小,水流条件越平顺、冲刷越轻、渠首的布置也就越困难。
8.渡槽,是指渠道跨越河、沟、渠、路或洼地时修建的过水桥,一般由槽身、支撑结构和基础及进出口建筑物部分组成。
9,渡槽的适用条件,一般是所跨越的河渠相对高差较大、河道的岸坡较陡、洪水流量较大的情况。
10.渡槽根据支撑结构的情况可分为:梁式渡槽及拱式渡槽两大类。
11,梁式渡槽,根据其支承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简支梁式、双悬臂梁式和单悬臂梁式三种形式。
12,双悬臂式梁式渡槽,按照其悬臂的长度不同,可以分为等跨双悬臂式和等弯矩双悬臂式两种形式、其中等跨双悬臂式的跨中弯矩为零、底板受压,抗渗较为有利。
13,拱式渡槽,根据主拱圈的结构形式(支撑结构特点),分为板拱式渡槽、肋拱式渡槽和—双曲拱式渡槽。
14,渡槽的水力计算方法是:当槽身长度L>(15〜20)(H为槽内水深),其流态属于明渠均匀流,流量公式为Q=A*C*;当L<(15〜20)H时,其流量按淹没宽顶堰流公式计算。
渡槽槽身的计算
0.505
sk
Nk As
1
1.1
es h0
325.4N
/ mm2
max
sk Es
30
c
0.07
d te
0.19mm
l max
0.20mm
满足抗裂要求。
跨中最大弯矩截面
-9-
取 a=35mm, h 0 h a 265mm , hw h 0 265mm ,
hw b
0.265 4.0 , KVmax
0.16 0.07 0.84 0.16 0.345 2
满槽水时半边槽身每米长度承受水重设计值(忽略托乘长度)
q水 Q2 qk2 Q2 V w 1.10 0.5 2.5 2.9110 39.875 KN m 半边槽身每米长度承受人群荷载设计值:
qk Q qk2 1.20 2.511 3 KN m 总的均布荷载: P 80.088 KN m
剪要求。计算受弯钢筋:
s
KM 1.15 24.36106 fcbh02 11.91000 2602
0.035
,
1
1 2s 0.036
As
fcb h0 fy
11.91000 0.036 260 371.28mm2 300
,
选取 4B12( As实 452mm),B12@200( As 565mm2 )
槽身跨度取 7m
(2)、槽身纵向受力时,按简支梁处理
计算跨度:
ln 5.6m, l 7m,1.05ln 5.88m, ln a 6.3m l0 5.88m (3)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四级建筑物 k=1.15)
M
KSm
1.15
1 8
p
l02
渡槽设计
目录第一章槽身的水利设计及高程的确定 (3)1渡槽的水利计算 (3)1.1基本资料 (3)1.2确定槽身的基本尺寸及过水能力 (3)1.2.1渡槽的基本尺寸 (3)1.2.2槽身的过水能力及直段水深的确定 (4)1.2.3渐变段长度的确定 (5)1.2.4计算渡槽的总水头损失 (6)1.2.5进出口高程的确定 (7)第二章槽身的结构设计 (8)2.1槽身纵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8)2.1.1槽身尺寸的确定 (8)2.1.2槽身纵向外荷载及内力计算 (10)2.1.3渡槽纵向内力计算 (13)2.1.4正截面的配筋计算 (14)2.1.5槽身纵向抗裂验算 (16)2.1.6截面抗剪验算 (18)2.1.7挠度验算 (19)2.2槽身横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20)2.2.1设计水深时的内力计算: (21)2.2.2加大流量水深时的内力计算: (27)2.2.3人行道板的配筋: (29)2.2.4拉杆的配筋: (31)2.2.5槽身横向配筋计算: (32)2.2.6端肋的内力计算: (35)第三章排架的设计 (40)3.1排架布置 (40)3.2排架尺寸拟定 (40)3.2.1冲刷深度计算: (40)3.2.2排架尺寸拟定: (41)3.3排架的内力计算与配筋 (43)3.3.1荷载计算(13.1米) (43)3.3.2排架内力计算(13.1米排架) (45)3.3.3(13.1米高排架的配筋计算) (47)3.3.4(9米)排架内力与配筋计算 (60)3.3.5排架横梁配筋计算: (64)3.3.6立柱纵向配筋计算: (65)3.3.7排架吊装验算: (69)3.3.8柱顶牛腿计算: (71)第四章排架基础的结构计算 (72)4.1排架基础尺寸的拟定 (72)4.2排架基础底板厚度计算: (73)4.3基础底板内力计算: (75)4.4排架底板的配筋计算 (77)第五章渡槽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78)5.1槽身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78)5.2渡槽的抗滑稳定性验算 (79)5.3渡槽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80)5.4浅基础的基底压应力验算 (80)5.5渡槽基础沉降计算: (81)5.6边墩稳定性计算: (81)第六章细部结构 (82)6.1伸缩缝及止水 (82)6.2支座 (82)第一章槽身的水利设计及高程的确定1渡槽的水利计算1.1基本资料根据丰田灌区渠系规划,在灌区输水干渠上需建造一座跨越小禹河的渡槽,由左岸向右岸输水。
渡槽设计
渡槽设计专业与班级:学生姓名:完全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设计提交日期:目录一、基本资料 (2)二、槽身的水力设计 (5)1.槽身过水断面尺寸的确定 (5)①渡槽纵坡i的确定 (5)②槽身净宽B0和净深H0的确定 (5)③安全超高 (6)2.进出口渐变段的型式和长度计算 (6)①渐变段的型式 (6)②渐变段长度计算 (6)3.水头损失的计算 (7)①进口水面降落Z1 (7)②槽身沿程水头损失 (8)③出口水面回升 (8)④渡槽总水头损失 (8)4.渡槽进出口底部高程的确定 (8)三、槽身的结构设计 (9)1.槽身横断面形式 (9)2.槽身尺寸的确定 (9)3.槽身纵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0)①荷载计算 (10)②内力计算 (10)④底部小梁抗裂验算 (12)⑤底部小梁裂缝宽度验算 (12)4.槽身横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3)①荷载计算 (13)②内力计算 (13)③底板配筋计算 (15)④底板横向抗裂验算 (15)⑤侧墙配筋计算 (16)⑥侧墙抗裂验算 (17)四、槽架的结构设计 (18)1.槽架尺寸拟定 (18)2.风荷载计算 (19)①作用于槽身的横向风压力 (19)②作用于排架的横向风压力 (19)3.作用于排架节点上得荷载计算 (20)①槽身传递给排架顶部的荷载 (20)②作用于排架节点上得横向风压力 (21)4.横向风压力作用下的排架内力计算 (21)①计算固端弯矩 (21)②计算抗变劲度 (21)③计算分配系数和查取传递系数 (22)⑤计算剪力和轴向力 (22)5.横杆配筋计算 (23)①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3)②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3)6.立柱配筋计算 (24)①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4)②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5)一、基本资料某灌溉工程干渠需跨越一个山谷,山谷两岸地形对称。
按规划,在山谷处修建钢筋混凝土梁式渡槽。
山谷谷底与渠底间最大高差8m ,岩石坚硬。
渡槽混凝土槽壁表面较光滑(n=0.014),设计流量1m 3/s ,加大流量1.1m 3/s ,渡槽长度为80m ,每跨长度取为10m ,共8跨。
双丰灌区梁家渡槽槽身结构设计
文 章 编 号 :07— 5 6 2 0 )6— 00— 2 10 79 (0 9 0 0 4 0
双 丰灌 区梁 家 渡槽 槽 身 结 构 设计
李红敏 , 付秀 萍 , 唐 纯
( 尔 滨 市 阿城 区水 务 局 , 尔 滨 10 0 ) 哈 哈 5 3 0
摘 要 : 了哈尔滨市阿城 区双丰灌 区梁家渡槽槽身结构设计方法 , 析了确定槽 身过水断 面 , 阐述 分 侧墙高度 、 度, 宽 底板厚度 、 槽身
Hale Waihona Puke 初拟渡槽槽身尺寸如 图 1所示 , 渡槽 每跨 长 1 采 用简支 0m,
梁式 , 在支座处加设横助 。 2 3 槽 身纵向结构计算 . 2 3 1 荷载统计 .. 人 群 荷 载 q 6 5k / l . N m =
人 行 道 面板 重 q = . N m 4 5k /
侧墙 自重 ( 略去托承 ) : 2k / q 4 N m. 底板 自重 q =2 .5k / 4 0 2 N m 设计水深时水 重 q 5 . N m = 13k / 校核水 深时水重 g 5 N m = 4k / 荷载设计值统计 : 设计 水位 工况 时 q为3 .2k m; 核水 位工 况时 q为 4 3 / 校
1 7 2 N m。 3 .9k /
抛 50h ( 括 水 田 自流 灌 1 0 . m , 田 抽 水 灌 0 m 包 6 6h 水 6
6 67h 旱 田抽水灌2 67h 。梁家渡槽 为该灌 区内的 2 . m , 6 . m )
建筑物 。
2 结构设 计
2 1 工程设计资料及依 据 .
20 0 9年 第 6期 ( 3 ) 第 7卷
黑
龙
江
水
利
U形渡槽(带横杆)计算
水容重γw =A 、槽身纵向应力验算和纵向配筋计算2.50 t/m³ 1.00 t/m³3 结构计算1)断面几何特性求槽身截面重心轴Ⅰ—Ⅰ的位置和对重心轴和截面惯性矩I ,如下表 高等学校教材《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二版) 水利电力出版社2 基本参数 (1) 渡槽资料 U 形 渡 槽 结 构 计 算1 参考资料《渡槽设计与电算程序》 宋森正 张启海主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册 华东水利学院 大连理工学院 西北农学院 水利电力出版社 (2) 工程材料(6) 砼容重γh = (3) 工程等别及安全系数(4) 渡槽槽身截面尺寸(见附图1) ④为外半径R1构成的半圆面积; ⑤为内半径R0构成的半圆面积; 槽身该部分实有面积为④-⑤。
1.05Kf×q 设=1.05Kf×q 校=(Kf×q 设)<(Kf×q 校),故校核水深时为控制情况:M、σlmax 计算表计算跨度 L 0=9.70 m设计水深时为基本荷载组合, Kf=3) 槽身纵向应力及抗裂校核设计水深时 q 设=校核水深时为特殊荷载组合, Kf=17.519 t/m 19.598 t/m设计水深时 q 校=16.685 t/m 18.665 t/m人群荷载 ……………………………………………0.480 t/m槽壳自重…………………………………………………………总 计:5.897 t/m0.165 t/m面积A、重心轴的位置y1和y2、惯性矩I计算表11.783 t/m 2)求作用于槽身上的均布荷载q (取1米长槽身计算)人行便桥重(两侧均设置)……………………………设计水深时水重……………………………校核水深时水重……………………………9.803 t/m 0.340 t/m 横杆自重…………………………………………=∑⨯=i h A q γ1=⨯⨯⨯⨯=c D h b q h /102γ=⨯⨯⨯=2123h b q h γ=⨯+⨯=2)(214b b q q 人=⨯+⨯⨯=)2/(20025R D h q w πγ=⨯+⨯⨯=)2/(20036R D h q w πγ281ql M =ff l K R I My γσ<=2max式 中:——S'——S 6、S 7——1.40KM 设=1.4×196.237=275 t-m 1.35KM 校=1.35×219.525=296 t-m计算公式:1)求横杆的轴向力X1S 6、S 7、S l 计算表Z、Ag计算表B 、槽身横向内计算和横向配筋计算(见附图3) 设计水深时 K= 校核水深时 K=(KM 设)<(KM 校),故钢筋面积由校核水深控制4) 纵向配筋计算 (按材料力学方法计算) (见附图2)截面中总拉力所需纵向钢筋面积受拉区面积对截面重心轴的面积矩Sl 由三块面积的面积矩组成;截面重心轴以下的(受拉区)圆弧段面积对重心轴的面积矩;槽底加厚部分⑥、⑦面积对重心的面积矩。
渡槽箱形梁结构计算书(1118)
一、槽身纵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根据支承形式,跨宽比及跨高比的大小以及槽身横断面形式等的不同,槽身应力状态与计算方法也不同,对于梁式渡槽的槽身,跨宽比、跨高比一般都比较大,故可以按梁理论计算。
槽身纵向按正常过水高程计算(本渡槽设计水位高程取60cm)。
图1—1 槽身横断面型式(单位:mm)1、荷载计算根据设计拟定,渡槽的设计标准为5级,使用年限50年所以渡槽的安全级别Ⅲ级,则安全系数为γ=0.9(DL-T 5057 -2009规范),C30混凝土重度为γ=25kN/m3(根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6.1.7条),正常运行期为持久状况,其设计状况系数为ψ=1.0,荷载分项系数为: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0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 =1.20(《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57 -1997规范)),结构系数为γd=1.2(DL-T5057 -2009规范)。
纵向计算中的荷载一般按匀布荷载考虑,包括槽身重力(栏杆等小量集中荷载也换算为匀布的)、槽中水体的重力及人群荷载。
其中槽身自重、水重为永久荷载,而人群荷载为可变荷载。
(1)槽身自重:标准值:G1k =γψγ(V1+2V2+V3)=0.9×1×25×(0.15×2.3+0.7×0.25×2+1.4×0.2)=21.94(kN/m)设计值:G1=γG×g1k=1.05×21.94=23.04(kN/m)(a )面板自重设计值:g 1=γG γ0ψγV 1=1.05×0.9×1×25×(0.15×2.3)=8.15(kN/m ) (b )腹板自重设计值:g 2=γG γ0ψγ2V 2=1.05×0.9×1×25×(0.25×0.7)×2=8.27(kN/m ) (c )底板自重设计值:g 3=γG γ0ψγV 3=1.05×0.9×1×25×(1.4×0.2)=6.62(kN/m ) (2)水重:标准值:G 2k =γ0ψγV 4=0.9×9.81×1×(0.6×0.9)=4.77(kN/m )设计值:G 2=γG ×g 2k =1.05×4.77=5.01(kN/m )(3)栏杆荷载:本设计采用大理石栏杆,大理石的容重γ1=28kN/m3,缘石采用C30 混凝土预制,C25混凝土重度为γ=25kN/m 3。
渡槽 毕业设计
绪论一、渡槽的作用及发展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道路、山冲、谷口等的架空输水建筑物,是渠系建筑物中应用最广的交叉建筑物之一,除用于输送渠水进行农田灌溉、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跨流域调水外,还可供排洪和导流之用。
当挖方渠道与冲沟相交时,为排泄冲沟来水和泥沙,不使山洪及泥沙进入渠道,可在渠道上面修建排洪渡槽。
在流量较小的河流上修建闸、坝需用上下游围堰拦断河道时,可在基坑上面架设导流渡槽,使上游来水通过渡槽泄向下游。
渡槽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古代,人们凿木为槽用以引水,即为最古老的渡槽。
据《水经注疏》:长安城昆明“故渠又东而北屈,迳青门外,于穴水枝渠会。
渠上承穴水于章门西。
飞渠引水入城。
东为仓池,池在未央宫西。
”“飞渠”即为渡槽,建于西汉,距今约2000年。
又距《中国水利史稿》上册考证,《水经?沮水注》中所述的郑国渠“绝冶谷水”、“绝清水”中的“绝”就是指一种原始形态的渡槽。
则渡槽见诸历史记载者就比长安城的飞渠更早,这说明渡槽在中国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新建渡槽多为木、石结构。
木渡槽因木材是宝贵且维修费用大、寿命不长,故除少数用做临时性引水外,已不再采用。
石拱渡槽是就地取材的建筑工程,由于石料的开采、加工和砌筑常为手工操作,需用大量劳力,但可节约水泥、钢材,且施工技术易为群众掌握,因而知道20世纪70 年代,在不少灌区的渡槽工程中石拱渡槽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至于墩台结构,采用石料砌筑者就更为普遍。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采用钢筋混凝土渡槽日渐增多,施工方法以现场浇筑为主。
1995年,黑龙江省首先采用了装配式渡槽,装配式渡槽较现场浇筑可节省大量木材和劳力、显着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并便于施工管理和提高工程质量,因而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后,在许多省区逐渐得到推广,其中以广东省发展最为迅速。
广东省湛江地区除在建筑物型式及预制分块构件的造型等方面不断有所创新外,并在研究国外单向曲率壳槽的基础上,提出了U形薄壳槽身的结构型式及其计算方法。
渡槽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基本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一.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二.基本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三.设计原则与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四.设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五.设计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六.参考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设计说明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一.渡槽总体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1,槽身长度的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上下游连接形式及其长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3.渡槽支撑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4.渡槽基础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二.渡槽水力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1.尺寸拟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2.水头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三.槽身结构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1. 槽身横向结构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2.槽身纵向结构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3.配筋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四.槽身支撑排架与基础的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1.支撑排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2.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设计基本资料一.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渡槽xx灌区干渠上钢筋混凝土渡槽,矩形槽身设计,支撑排架和基础结构布置。
矩形渡槽设计计算说明书模板
工程名称: 哈密市五堡镇五堡大桥渡槽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渡槽计算书计算:日期:2015.09.01哈密托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15.09.011 基本资料五堡大桥渡槽定为4级建筑物,设计流量Q设=1.2m³/s ,加大流量Qm=1.56m³/s。
,渡槽总长25.6m,进口与上游改建梯形现浇砼渠道连接,出口与下游改建矩形现浇砼渠道连接。
2 渡槽选型与布置2.1 结构型式选择梁式渡槽的槽身是直接搁置于槽墩或槽架之上的。
为适应温度变化及地基不均匀沉陷等原因而引起的变形,必须设置变形缝将槽身分为独立工作的若干节,并将槽身与进出口建筑物分开。
变形缝之间的每一节槽身沿纵向是两个支点所以既起输水作用又起纵向梁作用。
根据支点位置的不同,梁式渡槽有简支梁式双悬臂梁式和单悬臂梁式三种型式。
单悬臂梁式一般只在双悬臂梁式向简支梁式过渡或与进出口建筑物连接时使用。
简支梁式槽身施工吊装方便,接缝止水构造简单,但跨中弯矩较大,底板受拉对抗裂防渗不利。
简支梁式槽身常用的跨度为8-15m。
本设计采用简支梁式槽身,跨度取为12.8m。
梁式渡槽的槽身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2 总体布置渡槽的位置选择是选定渡槽的中心线及槽身起止点的位置。
本设计的渡槽的中心线已选定。
具体选择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槽址应尽量选在地质良好、地形有利和便于施工的地方,以便缩短槽身长度、减少工程量、降低墩架高度;(2)槽轴线最好成一直线,进口和出口避免急转弯,否则将恶化水流条件,影响正常输水;(3)跨越河流的渡槽,槽轴线应与河道水流方向尽量成正交,槽址应位于河床及岸坡稳定、水流顺直的地段,避免位于河流转弯处;2.3 结构布置根据渠系规划确定,选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式渡槽进行输水,槽身采用带拉杆的矩形槽,支承结构采用单排架型式,两立柱之间设横梁,基础采用整体板式基础支撑排架。
渡槽全长25.6m,采用等跨布置方案,一跨长度为12.8m。
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渡槽设计指导书m
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渡槽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水工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课程设计一方面加深同学门对本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让同学们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定基础。
二、渡槽设计任务书1、设计课题某灌溉渠道上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无横杆)渡槽2、设计资料某灌溉渠道上渡槽每跨长12m,高3.5m ,侧墙顶外伸悬臂板作为人行道,槽身简支搁于刚架立柱牛腿上,刚架总高13.1m,基础为条形基础,埋置深度为1.4m,渡槽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
结构条件如下:A:渡槽最大水深(设计水深)为2.5m,过水净宽为3.1m;B:栏杆重1.5kN/m,施工荷载4.0kN/m2(不与人群荷载同时出现);人群荷载一般取2.5kN/m2;C:槽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25;D:槽身受力主筋II,分布筋、箍筋为I级。
3、设计内容和要求1)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a:槽身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2)绘制渡槽结构施工图(2号图纸),内容包括a:槽身模板图及其纵、横配筋图;b:有关设计说明。
三、槽身设计参考资料(一)概述渡槽是渠道跨越河流、溪谷、洼地和道路的输水建筑物,是水利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交叉建筑物之一。
本资料重点介绍简支梁式矩形渡槽结构造型及其槽身结构的结构设计。
(二)简支梁无横杆矩形渡槽的结构和计算1、无横杆矩形截面渡槽槽身主要结构无横杆矩形槽的侧墙顶,常设有外深悬臂板作为人行道,板厚越为60~100mm,人行道宽度常取为800~1200mm。
为了交通方便,人行道上设置栏杆。
槽身截面取决于过水的要求。
过水断面的深宽比(水深与水面宽度之比)从过水能力考虑应取0.5,但从结构受力考虑,因侧墙在纵向起着梁的作用,加高侧墙,可提高槽身的纵向承载能力。
故在实际工程中深宽比常提高0.6~0.8。
为了防止风浪引起槽身侧墙顶溢水,侧墙的高度应留有超高(超出槽内最大水深的高度),一般超高可取为0.2~0.4m。
渡槽设计计算书
目录目录 (1)摘要 (3)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4)1.1、工程概况 (4)1.2、设计要求 (5)1.3、主要参考书 (5)第二章渡槽总体布臵 (7)2.1、槽址选择 (7)2.1.1、注意问题 (7)2.1.2、在选择槽址时 (7)2.2、结构选型 (7)2.2.1、槽身的选择 (7)2.2.2、支承选择 (7)2.3、平面总体布臵 (7)第三章水力计算 (8)3.1、槽身过水断面尺寸拟定 (8)3.1.1、尺寸拟定 (8)3.1.2、输水水头高 (8)3.2、渡槽进出口的底部高程确定 (9)3.3、进出口渐变段 (10)第四章槽身设计 (11)4.1、槽身断面尺寸拟定 (11)4.2、荷载及荷载组合 (11)4.2.1永久荷载设计值 (11)4.2.2、可变荷载设计值 (11)4.3、横向结构计算 (13)4.3.1、受力情况分析: (13)4.3.2、拉杆轴向力计算: (14)4.3.3、侧墙内力计算: (15)4.3.4、底板内力计算: (17)4.3.5、横向配筋计算: (17)4.3.6、拉杆斜截面计算: (22)4.4、槽身纵向结构计算 (22)4.4.1、荷载计算: (23)4.4.2、计算纵向配筋: (23)4.4.3、斜截面强度计算: (24)4.5、抗裂计算 (24)4.5.1、纵向抗裂计算: (24)4.5.2、横向抗裂计算: (26)4.6、吊装计算 (30)第五章排架计算 (32)5.1、排架布臵 (32)5.2、排架尺寸拟定 (32)5.2.1、排架高度计算: (32)5.2.2、排架分组计算: (32)5.2.3、排架分组及尺寸拟定: (33)5.2.4、尺寸拟定: (34)5.3、荷载计算 (34)5.3.1、水平荷载: (34)5.3.2、垂直荷载(传给每各立柱的荷载): (36)5.4、排架横向计算 (38)5.4.1、求排架弯矩M: (39)5.4.2、轴向力计算: (40)5.4.3、排架的配筋计算: (40)5.4.3、横梁配筋: (42)5.4.4、排架的纵向计算: (43)5.4.5、排架吊装验算: (45)5.4.6、牛腿设计计算: (46)第六章基础计算 (48)6.1、基础结构尺寸拟定 (48)6.1.1、排架基础尺寸拟定: (48)6.1.2、基础尺寸见附图所示。
渡槽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渡槽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渡槽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渡槽(三)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指导老师:提交时间:钢筋混泥土结构课程设计目录目录1 摘要2 第一章设计基础资料4 第二章渡槽计算5 1. 拟定渡槽尺寸5 2. 槽身纵向计算6 1) 内力计算:6 2) 配筋计算:7 3. 槽身横向计算9 1) 框架内力计算9 2) 人行道板10 3) 侧墙的配筋计算11 4) 底板计算12 5) 横杆计算14 6) 人行道板计算16 第三章刚架计算17 1. 刚架纵向计算17 2. 刚架横向计算21 3. 刚架横向内力计算22 4. 刚架横向配筋计算22 ①立柱配筋计算22 ②横梁的配筋计算:23 第四章牛腿配筋计算25 27 摘要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道路,山谷等的架空输水建筑物,是罐区水工建筑物中应用最广的建筑物之一,除用于输送渠水外还可以排洪和导流等之用。
现支架钢筋混凝土矩形渡槽是渡槽的一种,由于它具有设计和施工上比较简单,架模容易,不易漏水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丘陵罐区。
许多水利工程、引水工程等大量地使用着渡槽,创造出很多富有特色的新式渡槽、现代化渡槽。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突出的民生工程。
随着大型灌区工程的发展,各种轻型结构渡槽、大跨度拱式渡槽被广泛应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法也得到推广。
结构形式优选理论、新型材料、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先进施工技术等已开始应用。
关键词:渡槽;钢筋混凝土;排洪;灌溉Abstract The aqueduct is conveying channel flow across the river, the overhead road, valley water building,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building tank hydraulic buildings, except for transporting water diversion and drainage can also be used. Presently,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rectangular aqueduct is a kind of aqueduct. It is widely used in hilly storage area because of its simpl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asy construction and difficult water leakage. Man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 and other large use aqueduct, and created a lot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aqueduct, modern aqueduct.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is predicament, water diversion irrigation has become a prominentlivelihood proj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irrigation projects, various light structure aqueduct, large span arch aqueduct is widely applied,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been popularized. Structural form optimization theory, new materials, electronic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ve already begun to be applied. Key word :aqueduct;Reinforced concrete;Flood;irrigation 第1章设计基础资料1.1根据初步设计成果,提出设计资料及有关数据如下:1. 该输水渡槽跨越142m长的低洼地带见下图,需修建通过15m3/s设计流量及16m3/s校核流量,渡槽无通航要求。
混凝土结构:4-1 渡槽槽身横向结构设计
跨中截面内力计算:
底板自重 侧向水压力 槽内水重
标准值 g4k=γ砼bh=25×1×0.3=7.5 kN/m 计算值 g4=g4k=7.5 kN/m 标准值 q4k=γ水bH3=10×1×1.65=16.5 kN/m 计算值 q4=1.15q4k=1.15×16.5=18.98 kN/m 标准值 q5k=γ水bH3=10×1×1.65=16.5 kN/m 计算值 q5=1.15q5k=1.15×16.5=18.98 kN/m
人群荷载:
标准值 q3k=q1kb=2×1=2 kN/m
设计值 q3=γQ q3k=1.2×2=2.4 kN/m
4)内力计算
取l0=1.1l=1.1×0.8=0.88m
M=γ0ψ[(g3+q3)l02/2]=0.9×1.0×[(2.89+2.4)
×0.882/2]=1.84 kN·m
5)配筋计算(按单筋设计) C20混凝土,fc=10N/mm2,Ⅰ级钢筋,fy=210N/mm2,
在槽身内转角处及排架立柱与横梁连接处加设补角(设计时忽略其影响)结构布置 图如图1所示。
2.荷 载
(1)荷载标准值:钢筋混凝土重度γ砼=25kN/m3;水的重度γ水=10 kN/m3 栏杆自重g1k=0.5 kN/m2(折算均布荷载);人群荷载q1k=2 kN/m2;风荷载 q2k=0.25 kN/m2,施工荷载q3k=4.0 kN/m2。
(2)侧墙设计
按受弯构件计算
1)尺寸拟定 取侧墙顶部厚度为h上=200mm(按规范要求 不小于80mm和l/30
=2950/30 = 98 mm); 侧墙底部厚度为h下=300mm(要求不小于150mm);纵向取单位宽度 b=1000 mm。 2)计算简图:按固接于底板上的悬臂板计算见图4。
渡槽设计
渡槽设计U型槽槽身主要尺寸1.槽壁厚度t=(1/10~1/15)R2.直端高度f=(0.4~0.6)RO3.顶梁尺寸:a=(1.5~2.5)t; b=(1~2)t; c=(1~2)t4.槽底弧段加厚:d0=(0.5~0.6)R0; t0=(1~1.5)t5.槽身高度H1与槽壁厚度t之比H1/t<=15~206.拉杆间距1~2米7.边梁面积占槽身横断面15%~18%为宜8.跨宽比大于3~4的U型槽身,槽底弧段常加厚;小于3~4的U型槽不宜加厚9.端肋的外轮廓可做成梯形或者折线形槽身接缝与止水支座:1.平面钢板支座2.切线钢板支座3.摆柱式支座4.板式橡胶支座(常用)5.盆式橡胶支座止水:1.橡皮压板式止水(常用)2.粘合式搭接止水3.中部埋入式搭接止水;4.嵌缝对接止水槽身结构计算(一)纵向结构计算计算出受拉钢筋总面筋A g,正截面抗裂复合纵筋配置要求:纵向钢筋配置在离槽底2倍槽壁厚度范围内该范围之上的槽壁中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在槽壁顶部配置架立钢筋。
(二)横向结构计算先求出横杆中的力,然后计算各截面的弯矩和轴向力并进行配筋。
横筋配置要求:槽壁厚度大于10cm的大流量U型渡槽,钢筋双层布置,受力筋应采用较小直径并深入顶部加厚段内;槽壳厚度小于10cm的小流量U型渡槽,横向钢筋可采用单层布置,槽底附近布置在内侧,槽身上部布置在外侧。
端肋的配筋:2种方法,具体83页槽架和槽墩槽架:1.单排架两立柱中心距取决于槽身的宽度,由槽身传来的荷载P应与柱中心线一致,以使立柱为中心受压构件。
2.立柱尺寸b1=排架总高的(1/20~1/30),长采用0.4~0.7;h1=(0.5~0.8)b1,常采用0.3~0.5;(b1/h1不宜小于2)3.横梁尺寸横梁的间距可等于或者略大于立柱间距;h2=立柱间距的(1/6~1/8)b2=(0.5~0.7)h2;横梁按等间距布置,最下一层的间距可稍大于或小于上层间距。
4.承托承托高10~20cm,其中布置斜筋。
渡槽结构计算书
目录1.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槽身纵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荷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正截面的配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斜截面强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槽身纵向抗裂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槽身横向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底板的结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渡槽上顶边及悬挑部份的结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侧墙的结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基地正应力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工程概况重建渡槽带桥,原渡槽后溢洪道断面下挖,以知足校核标准泄洪要求。
目前,东方红干渠已整修改造完毕,东方红干渠设计功效显示,该渡槽上游侧渠底设计高程为165.50m,下游侧渠底设计高程为165.40m。
本次设计将现状渡槽拆除,依照上述干渠设计底高程,结合溢洪道现状布置及底宽,在原渡槽位重建渡槽带桥,上部桥梁依照四级道路标准,荷载标准为公路-Ⅱ级折减,建筑材料均采纳钢筋砼,桥面总宽5m。
现状渡槽拆除后,为知足东方红干渠的过流要求及溢洪道交通要求,需重建跨溢洪道渡槽带桥。
新建渡槽带桥轴线布置于溢洪道桩号0+,同现状渡槽桩号,下底面高程为165.20m,知足校核水位+0.5m超高要求,桥面高程167.40m,设计为现浇结合预制混凝土结构,依照溢洪道设计断面,确信渡槽带桥总长51m,8.5m×6跨。
渡槽
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 25kN/m3人行道人群荷载 3.0kN/m2施工荷载 4KN/m渡槽所在地最大风速 v=25m/s地基土壤允许承载力 200KN/m2基础埋置深度 H’=1.5m(8)使用要求:槽身横向计算迎水面裂缝宽度允许值[w s max]=0.25mm [w L max]=0.20mm 槽身纵向计算要求底板不出现裂缝。
槽身纵向允许挠度值[f s]=l0/500,[f L]=l0/550(9)采用《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四、设计要求:学生在两周时间内,独立完成下列成果:(1)设计任务书一份,包括:设计资料、结构布置及尺寸、槽身、刚架的结构设计计算,计算说明书要求按顺序设计分章、分节书写。
要有必要的计算公式和简图、主要计算步骤及结果。
内容完整,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2)施工配筋图一张(1号图),包括槽身、刚架配筋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图纸布置要合理,字迹工整,尺寸、符号标准齐全符合制图标准要求。
(3)设计进度:2012年(两周)阅读设计任务书、参考资料 8学时布置课程设计 4学时槽身设计计算 18学时刚架设计计算 18学时绘制施工详图 28学时整理设计书、计算书 4学时合计 80学时(5)课设任务安排见附表。
注:支架高度是指基础顶面至柱顶之间的高度。
渡槽计算书:一、人行横道荷载及配筋计算(1)人行道荷载计算:K=1.15 γQ=1.2 γG=1.05 A行=1㎡g k=25×1×1×0.1=2.5KN/mM1=-(γG×g k+γQ1q k0)×a122=-2.81KN·m钢筋选用HRB335:f y=300N/m㎡混凝土选用C20:f c=9.6N/m㎡将人行横道看做厚板来配置钢筋则a=c+10b=1000mm h=100mm C=25mm a=25+10=35mm h0=h-a=65mm KM1=3.23 KN·m(2)配筋计算:ΣX=0 f c bx=f y A sΣM=0 KM1=f c bαs h0²αs=KM1f c bh0²=0.08<αsb=0.358§=1-1-2αs =0.083<0.85§sb=0.468 x=§h0=5.43∴A s =f c bx f y =173.76m ㎡ρ=A sbh 0=0.45%>ρmin=0.15%每米人行横道纵筋选配5根6@160(A s =1024m ㎡)分布钢筋Φ8@200mm二、侧墙荷载及配筋计算流量校核:超高0.3m 槽b=1.5m 水高h=1.1m 校核槽高=1.1+0.3=1.4m A=1.4×1.5=2.1㎡ R=2.1/4.3=0.49C=1/0.014 ×0.491/6=63.42 Q=AC Ri =4.17>3.25 (1)侧墙荷载计算: ρgh=10.78N/㎡M A =-(1/6×γQ γH ³+M 1)=5.42KN·mKM A =6.23KN·m (2)配筋计算:钢筋选用HRB335:f y =300N/m ㎡ 混凝土选用C 20:f c =9.6N/m ㎡ 将侧墙看做厚板来配置钢筋则a=c+10b=1000mm h=240mm C=25mm a=25+10=35mm h 0=h-a=205mm ΣX=0 f c bx=f y A s ΣM=0 KM A =f c b αs h 0² αs =KM A f c bh 0²=0.015§=1-1-2αs =0.015<0.85§sb =0.468 x=§h 0=3.15 ∴A s =f c bx f y =98.4m ㎡ρ=A sbh 0=0.049%<ρmin=0.15%取最小配筋率配筋 A s =ρminbh 0=307.5m ㎡每米侧墙纵筋选配4根10@250(A s =314m ㎡)三、底板3(1)底板受压计算:底板混凝土自重:γG ×25×0.24×1=6.3KN/m 水压:γQ q 2=12.94KN/m M A =10.81KN·m KM A =12.46KN·m钢筋选用HRB335:f y =300N/m ㎡ 混凝土选用C 20:f c =9.6N/m ㎡ 将侧墙看做厚板来配置钢筋则a=c+10h=240mm b=1000mm C=25mm a=25+10=35mm h 0=h-a=205mm (2)配筋计算: ΣX=0 f c bx=f y A s ΣM=0 KM A =f c b αs h 0² αs =KM A f c bh 0²=0.031§=1-1-2αs =0.031<0.85§sb =0.468 x=§h 0=6.355 ∴A s =f c bx f y =203.36m ㎡ρ=A sbh 0=0.01%<ρmin=0.15%取最小配筋率配筋 A s =ρminbh 0=307.5m ㎡每米底板纵筋选配4根10@250(A s =314m ㎡)(3)底板偏心受拉计算两端最大负弯矩M=5.42KN ·m轴向拉力N=5.39KN e 0=M/N=1 a=a ’=35mm b=1000mm h=240mm h/2-a=85mm e 0>h/2-a ∴大偏心ΣX=0 KN=f y A s -f c bx-f y ’A s ’ ΣM=0 KN ·e =f c b αs h 0²+f y ’A s ’(h 0-a ’) x=α1§b h 0=0.85§b h 0=95.94mm e=e 0- h2 +a=915mmA s ’=KN ·e-f c b αs h 0²f y ’(h 0-a ’) <0A s ’取最小配筋率配筋 A s ’=ρminbh 0=205m ㎡受压钢筋选8@240(A s ’=209m ㎡)αs =KN ·e-f y ’A s ’(h 0-a ’)f c bh 0²<0说明按所选A s ’进行计算就不需要混凝土承担任何内力了,这意味着实际上A s ’的应力不会达到屈服强度 所以按x<2a ’计算As e ’=h/2 -a ’+e 0=1085 mm ∴A s =KN ·e ’f y (h 0-a ’)=131.87m ㎡ρ=A sbh 0=0.071%<ρmin=0.15%取最小配筋率配筋 A s =ρminbh 0=307.5m ㎡纵筋选配4根10@250(A s =314m ㎡)(4)底板轴向配筋b=240mm c=35mm a=35+35=70mm h=1400mm S=(0.1×1+1.4×0.24)×2+1.5×0.24=1.232㎡ 自重:g k =γs=25×1.232=30.8KN/m g 设=30.8×1.05=32.34KN/m 人群:g k =γ×1×2=5KN/m g 3设=5×1.2=6KN/m水:g=γw Hb=9.8×1.1×1.5=16.17 g 2设=16.17×1.2=19.40KN/mKM=1.15×1/8×(32.34+19.40+6)×12²=1195KN·m KM=1195/2=597.5 ΣX=0 f c bx=f y A s ΣM=0 KM A =f c b αs h 0² αs =KM A f c bh 0²=0.142§=1-1-2αs =0.154<0.85§sb =0.468 ∴A s =f c b §h 0f y=1573m ㎡底板轴向配18@160底板:1573×25%=339.25m ㎡ 底板底部:1573×75%=1179.75m ㎡ 箍筋计算:KV=1.15×0.5(32.34+19.4+6)×12=398.41KN h w =h 0=240-45=195mm hwb =0.098<4.00.25f c bh 0=9.27×10^5<KV ∴截面尺寸满足抗剪要求 KV=V c +V svAsv S =KV-0.7f t bh 01.25f yv h 0 =1.37 选双肢8则A s =101m ㎡∴S=140mm<S max =150mm 则选用四肢Φ8@140mm 弯起钢筋:A sb =KV-0.07f c bh 0-1.25f yv AsvS h 0f y sin αsαs=60° A sv =403.3m ㎡四、抗裂验算(1)轴心受拉构件抗裂验算αE=Es/Ec=7.84N k≤αct f tk A0 b=1000mm h=240mmf tk=1.54N/m㎡N k=KN=1.15×11.86=13.64KNαct f tk A0=0.85×1.54×(A c+αE A s)=316KN N k<αct f tk A0 符合要求(2)受弯构件正截面抗裂M cr计算y0=(0.5+0.425αEρ)hI0=(0.0833+0.19αEρ)h³M k≤γmαct f tk w0w0=I0 h0-y0底板M k=12.4KN·m γm=1.1 γmαct f tk w0=168.2KNM k<γmαct f tk w0∴抗裂条件满足(3)裂缝宽度计算W max=α×σsk/E s×(30+c+0.07d/ρ)teσsk=N k/A s 二类环境W lim=0.3mmρte=A s/A te=A s/2ab=0.0044<0.03取ρte=0.03σsk=M k/0.87h0A s=98.83N/m㎡W max=0.093<W min裂缝宽度符合要求五、支承刚架(1)刚架尺寸:H=10.8m b1=H/20=0.54m h1=0.6b1=0.324m 伸出短悬臂梁(牛腿)悬臂长度c=0.27m h=0.54m倾角α=45° B=1.98m横梁l=4m 横梁高h2=0.5m 梁宽b2=b1=0.324m托承45°倾角高150mm风压力:w 0=v ²1600=25×251600=0.4KN/㎡ T 0=μs μz w 0A=1.3×0.9×0.4H 1L=7.86KNT ’=2μs μz w 0b 1l 2=2×1.3×0.9×0.4×0.324×5.4=1.64KN T 1=T 0+T ’=9.68KNT 02=1.3×0.9×0.4×10.8×0.324=1.638KNT 2=T 02+T ’=3.28KNL=b 1+2c=0.324+2×0.27=0.864m槽身自重:G=γV=25×(8.4×1.5×0.24+2×8.4+1.4×0.24)+2×25×8.4×1×1=504KN 水重:G=γw V=9.8×8.4 ×1.1×1.5=135.8KNρ’=T 0(H 12 +h2 )13 =1.87KNN=639.8KN(2)钢架横向计算刚架弯矩图:σ11=∫错误!ds=错误!σ22=∫错误!ds=错误!σ12=σ21=∫错误!ds=错误!Δ1p =∫错误!ds=-错误!Δ2p =∫错误!ds=-错误!σ11x 1+σ12x 2+Δ1p =0σ22x 1+σ12x 2+Δ2p =0∴x 1=6.83x 2=-1.93M —1x1+M —2x 2+Mp=M( 3)配筋设计b=324mm h=500mm a=35mm h 0=h-a=465mmKM=32.5KN·m f c =9.6N/m ㎡ f y =300N/m ㎡ΣX=0 f c b §h 0=f y A sΣM=0 KM=f c b αs h 0²αs =KM f c bh 0² =32.5×106672.55×106 =0.048§=1-1-2αs =0.05<0.85§sb =0.468∴A s =f c b §h 0f y=241.1m ㎡ A sbh 0 =1.6×10-3>0.15% ∴选4根10箍筋按构造配筋由于梁高较小(h=500mm )箍筋选用 Φ6ρsv,min =0.10% A sv =ρsv bs=97.2m ㎡s=s max =300mm四肢Φ6@300(4)柱顶配筋:正常运作时N=N 1=367.98KNφ=c/b=2.69<8 φ≈1A s ’=KN-φf c A φf y ' =1.15×639.8×10³-9.6×864×324300 <0按构造配筋As ’=ρmin A=0.6%×864×324=1679.6m ㎡选5根16+6根12( 5 )柱顶截面纵向计算(牛腿)施工时:施工时,当一跨槽身吊装完毕,而邻跨尚未吊装的情况下,刚架顶做用一偏心荷载,故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l 0=0.7H=0.7×10.8=7.56m受力设计值N=N 1/2=320KN偏心距e 0=23 a=23 ×864/2=288mm b×h=324mm×324mmh 0=294mm a=a ’=30mmh 030 =9.8<e 0故按实际偏心距计算l 0h =7530324 =23.2§1=0.5f c AKN =0.5×9.6×324×3241.15×184×10³ =2.38>1 则§1=1§2=1.15-0.01l 0h =0.92η=1+11400e 0h 0(l 0h)²§1§2=1.36ηe 0=1.36×288=392mm>0.3h 0=88.2大偏心受压 §b =0.8§b =0.468αsb =§b ×(1-0.5§b )=0.36e=ηe 0+h2 -a=524mmA s ’=KNe-αsb f c bh 0²f y '(h 0-a')=177.93m ㎡A s ’bh 0 =1.86×10-³<0.6%所以A s ’=bh 0ρmin =0.006×321×394=629.86m ㎡ 选4根12+3根10A s 也按最小配筋率配筋选4根12+3根10(6)柱底截面配筋计算P 1=17.15KNP 2=46.55KNP 3=47.45KNN=N 12 +1.05×(P 1+P 2+P 3)=414KN偏心距e 0=23 ×864/2=288mmb×h=324mm×324mma=a ’=30mmh 0=h-a=294mmh 030 =9.8<e 0故按实际偏心距计算l 0h =7530324 =23.2§1=0.5f c A KN =0.5×9.6×324×3241.15×414×10³ =1.19>1 则§1=1 §2=1.15-0.01l 0h =1.15-0.01×23.2= 0.92η=1+11400e 0h 0(l 0h)²§1§2=1.36ηe 0=1.36×288=392mm>0.3h 0=88.2∴为大偏心受压§b =0.8§b =0.468αsb =§b ×(1-0.5§b )=0.36e=ηe 0+h2 -a=524mmA s ’=KNe-αsb f c bh 0²f y '(h 0-a')<0∴柱底构造配筋A s =bh 0ρmin =639.86m ㎡选4根12+3根10(6)主柱计算M=38.1KN ·m 轴力F N =734KN由于风不定向则用对称配筋b×h=324mm×324mm a=a ’=30mmh 0=h-a=294mmh 030 =9.8<e 0故按实际偏心距计算计算长度l 0=1.0l=5.4ml 0h =5400324 =16.7e 0=M/N=38.1/734=0.052m故e 0=52mm§1=0.5f c AKN =0.83<1则§1=0.83 §2=0.98η=1+11400e 0h 0(l 0h)²§1§2=1.65ηe 0=120mm>0.3h 0故为大偏心§=KNf c bh 0=0.66αs =§×(1-0.5§)=0.44e=ηe 0+h2 -a=252m ㎡A s =A s ’=KNe-αs f c bh 0²f y '(h 0-a')<0故按最小配筋率配筋A s=A s’=bh0ρmin=0.002×324×294=190.5m㎡选4根8箍筋计算:V=42.4KNKV=1.15×42.4=48.3KNb=324mm h=500mm a=30mm h0=h-a=470mmh wb=470/324=1.45<4则0.25f c bh0=365.8KN>KV满足要求∴按构造配筋由于梁高较小(h=500mm)箍筋选用Φ6ρsv,min=0.10% A sv=ρsv bs=97.2m㎡s=s max=300mm四肢Φ6@300(7)柱底配筋(牛腿)P1、P2、P3为钢架自重化成的书节点P1=17.15KNP2=46.55KNP3=47.45KN∴N=1.05×(P1+P2+P3)+N1=543.3KNN1=G+G水=367.98KN f c=9.6N/m㎡a’=a=35mmφ=l/b=b 1+2c0.324 =864324 =2.67<8 则φ≈1A s ’=KN-φf c A φf y ' =1.15×543.3×10³-9.6×864×324300<0则可按照构造配筋ρmin =0.6% As ’=ρmin A=0.6%×864×324=1679.6m ㎡ 选5根16+6根12A s =f c b §h 0+f y 'A s '-KNf y=417.4m ㎡A sbh 0=1.55×10-³<0.6%∴按最小配筋率配筋A s =bh 0ρmin =1679.6m ㎡选5根16+6根12渡槽配筋:每米人行横道:纵筋选配5根6@160(A s =1024m ㎡) 分布钢筋Φ8@200mm每米侧墙纵筋:选配4根10@250(A s =314m ㎡)底板受压配筋:每米底板纵筋选配4根10@250(A s =314m ㎡)底板受拉: 受压钢筋选8@240(A s ’=209m ㎡)纵筋选配4根10@250(A s=314m㎡)底板轴向:配18@160 箍筋则选用四肢Φ8@140mm 分布钢筋Φ8@160mm刚架横梁:选4根10 箍筋四肢Φ6@300刚架柱顶(正常工作时)选5根16+6根12 柱顶截面纵向计算(牛腿)施工时:A s’选4根12+3根10A s也按最小配筋率配筋选4根12+3根10柱底截面配筋: A s选4根12+3根10主柱:A s和A s’选4根8 箍筋四肢Φ6@300柱底配筋:A s’选5根16+6根12A s选5根16+6根12分布钢筋:选Φ8@200。
矩形渡槽设计计算说明书(新)
工程名称: 哈密市五堡镇五堡大桥渡槽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渡槽计算书计算:日期:2015.09.01哈密托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15.09.011 基本资料五堡大桥渡槽定为4级建筑物,设计流量Q=1.2m³/s ,加大流量Q m=1.56m³/s。
,设渡槽总长25.6m,进口与上游改建梯形现浇砼渠道连接,出口与下游改建矩形现浇砼渠道连接。
2 渡槽选型与布置2.1 结构型式选择梁式渡槽的槽身是直接搁置于槽墩或槽架之上的。
为适应温度变化及地基不均匀沉陷等原因而引起的变形,必须设置变形缝将槽身分为独立工作的若干节,并将槽身与进出口建筑物分开。
变形缝之间的每一节槽身沿纵向是两个支点所以既起输水作用又起纵向梁作用。
根据支点位置的不同,梁式渡槽有简支梁式双悬臂梁式和单悬臂梁式三种型式。
单悬臂梁式一般只在双悬臂梁式向简支梁式过渡或与进出口建筑物连接时使用。
简支梁式槽身施工吊装方便,接缝止水构造简单,但跨中弯矩较大,底板受拉对抗裂防渗不利。
简支梁式槽身常用的跨度为8-15m。
本设计采用简支梁式槽身,跨度取为12.8m。
梁式渡槽的槽身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2 总体布置渡槽的位置选择是选定渡槽的中心线及槽身起止点的位置。
本设计的渡槽的中心线已选定。
具体选择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槽址应尽量选在地质良好、地形有利和便于施工的地方,以便缩短槽身长度、减少工程量、降低墩架高度;(2)槽轴线最好成一直线,进口和出口避免急转弯,否则将恶化水流条件,影响正常输水;(3)跨越河流的渡槽,槽轴线应与河道水流方向尽量成正交,槽址应位于河床及岸坡稳定、水流顺直的地段,避免位于河流转弯处;2.3 结构布置根据渠系规划确定,选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式渡槽进行输水,槽身采用带拉杆的矩形槽,支承结构采用单排架型式,两立柱之间设横梁,基础采用整体板式基础支撑排架。
渡槽全长25.6m,采用等跨布置方案,一跨长度为12.8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筋计算:取as=30mm,h0=h-as=300-30=270mm
KNe s max f c bh02 1.25 32 .81 10 3 920 0.358 14 .3 1000 270 2 As 0 (h0 a ) fy 300 (270 30 )
s
dM
2 f c bh0
1.2 1.84 106 10 1000 70
2
0.0451
1 1 2 s 1 1 2 0.0451 0.0462 b 0.614
f c bh0 10 1000 0.0462 70 As 154 mm 2 fy 210
取As′=ρminbh0=0.0015×1000×270=405mm2 ,实配钢筋 14@300(实际钢筋面积As′=513mm2),则
KNe f y As (h0 a ) 1.25 32.81 10 3 920 300 513 (270 30) s 0.0008 f c bh02 14.3 1000 270 2
槽身纵向设计
底 板设 计
尺寸拟定
侧墙设计
尺寸拟定 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抗裂验算
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 内力计算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抗裂、变形验算 绘制MR图
计算简图
内力计算 配筋计算 抗裂验算
任务1:槽身横向结构计算
(1)人行桥设计 1)尺寸拟定
按受弯构件计算 取h外=80mm,h内=100mm。
墙底1-1断面及其上x=1m处2-2截面来进行计算。 图示
返回
3)荷载计算 (因风荷载所引起的内力较侧向水压力、人群荷载等引
起的内力小得多,故这里忽略风荷载的影响)
侧向水压力: 持久状况(正常水深) 标准值 设计值 q4k=γ水bH1=10×1×2=20 kN/m q4= γQq4k=1.2×20=24 kN/m
=27.34+1.96=29.30kN· m 2-2断面:
1 1 3 M 2 1.05 水 b( H 2 x) M 桥 1.05 10 1 (2.5 1) 3 1.96 6 6
=5.91+1.96=7.87 kN· m
1-1截面配筋计算 取as=30mm,h0=h-as=300-30=270mm
(2)绘制槽身及排架配筋图,并编制钢筋表
6.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设计所依据的基本资料、计算 图表、计算过程和结果。 要求内容完整、数据准确、书写整洁。
(2)槽身及排架配筋图,包括结构轮廓尺寸、配筋图、钢
筋表,要求布局适当、图面整洁、字体规范。
设 计 步 骤
槽身横向计算
人行桥设计
尺寸拟定 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 内力计算 配筋计算
(7.5 18.98) 3.32 / 8 18.98 1.65 2 / 6 2.75 0.88 2 / 2
②跨中最大正弯矩(发生在水深为槽宽的一半,即H3=
B/2=3.3/2=1.65m,且人行桥上无人群荷载时)及相应的拉力N。 1)尺寸拟定
底板厚度应为侧墙厚度的(2/3-1)倍,取底板厚度
h=300mm,宽度取单位宽度b=1000mm。 2)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见图5所示,图中,B=3+0.3=3.3m
>ρminbh0=0.0015×1000×70=105mm2 选配Φ12@300(实配钢筋面积As=377mm2)
(2)侧墙设计
按受弯构件计算
1)尺寸拟定 取侧墙顶部厚度为h上=200mm(按规范要求 不小于
80mm和l/30 =2950/30 = 98 mm);
侧墙底部厚度为h下=300mm(要求不小于150mm);纵向 取单位宽度b=1000 mm。 2)计算简图:按固接于底板上的悬臂板计算见图4。 当侧墙较高时,弯矩M变化较大,为了节约材料,取
支座截面配筋计算: 取a=a′ =30mm,h0=h–a=300–30=270mm e0=MA/NA=34.22/32.81=1.04 m>h/2–a=0.3/2–0.03=0.12m 属于大偏心受拉构件
e=e0–h/2+a=1040–300/2+30=920mm
设x=0.85ξbh0,对HRB335级钢筋,αsmax=0.358,则
项目四: 渡槽槽身结构设计
任务1: 槽身横向结构计算
任务2: 槽身纵向结构计算
一、设计资料
1.基本资料
某灌溉渠道上有一钢筋混凝土排架式渡槽,属4级建筑物。 渡槽排架为单层门形刚架,立柱高度为5m,立柱基础采用条
形基础;渡槽槽深为等跨简支矩形槽,跨长L=12m,槽内净
尺寸Bn×Hn=3.0m×2.5m,设计水深H1=2.0m,最大水深 H2=2.5m;槽顶外侧设1m宽人行桥,人行道外侧设1.2m高栏 杆。为减小应力集中,在槽身内转角处及排架立柱与横梁连 接处加设补角(设计时忽略其影响)结构布置图如图1所示。
KM 1 1.25 29.30 10 6 s 0.035 2 2 f c bh0 14.3 1000 270
1 1 2 s 1 1 2 0.035 0.036
<0.85ξb=0.468mm2
As f cbh0 14.3 1000 0.036 270 463 mm 2 fy 300
<ρminbh0 = 0.0015×1000×230 =345 mm2 选配钢筋实配钢筋 选配Φ12@300(实配钢筋面积 As=377mm2)
计算结果见表5–1。
表5–1
截面 厚度h (mm) 弯矩M (kN· m)
侧墙横向配筋计算
计算钢筋面积 (mm2) 实配钢筋面积 (mm2)
1–1
300
29.3
1 1 2 s 1 1 2 0.0008 0.0008
x=ξh0 =0.0011×270 =0.3mm<2a′=60 mm e′ =h/2–a+e0 =300/2–30+1040=1160 mm
KNe 1.25 32 .81 10 3 1160 As 661 mm 2 f y (h0 a ) 300 (270 30 )
2.荷 载
(1)荷载标准值:钢筋混凝土重度γ砼=25kN/m3;水的重 度γ水=10 kN/m3 栏杆自重g1k=0.5 kN/m2(折算均布荷载); 人群荷载q1k=2 kN/m2;风荷载q2k=0.25 kN/m2,施工荷载 q3k=4.0 kN/m2。
(2)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结构自重荷载分项系数
>ρminbh0 = 0.0015×1000×270=405 mm2 选配钢筋12@150(实配钢筋面积As=754mm2)(内侧受 拉)。
2-2截面配筋计算 因侧墙顶部厚度为200mm,侧墙底部厚度为300mm,侧 墙高度为2.5m,2–2截面距底部距离为1m,可以得出2–2截 面处的侧墙厚度为260mm。取as=30mm,h0=h-as=300- 30=270mm
463
Ø12@150 (As=754)
2–2
260
7.87
143
Ø12@300 (As=377)
5)抗裂验算 侧墙内侧受拉且处于临水面,应进行抗裂验算。
按荷载标准值计算的弯矩值:
2 2 M k q3 k H 2 / 6 ( g 3 k q1k )l0 / 2 25 2.52 / 6 (2.75 2) 0.88 2 / 2
短暂状况(满槽水深)
标准值 设计值 人行桥传来弯矩 q5k=γ水bH2=10×1×2.5=25 kN/m q5= γQq5k=1.1×25=27.5 kN/m M桥=1.84 kN· m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1断面:
M1 1 1 2 q3 H 2 M 桥 26.25 2.5 2 1.96 6 6
>0.0015×1000×270=405mm2 选配钢筋12/14@150(实际钢筋面积As=890 mm2)(上表
面受拉)。
跨中截面内力计算: 底板自重 侧向水压力 标准值 g4k=γ砼bh=25×1×0.3=7.5 kN/m 计算值 g4=g4k=7.5 kN/m 标准值 q4k=γ水bH3=10×1×1.65=16.5 kN/m 计算值 q4=1.15q4k=1.15×16.5=18.98 kN/m
底板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和配筋计算 支座截面:
N A q3 H 2 / 2 26.25 2.5 / 2 32.81 kN
2 M A q3 H 2 / 6 M 桥 N A h / 2
26.25 2.5 2 / 6 1.96 32.81 0.3 / 2
×1000×3003 2.34×109mm4
W0=I0/(h–y0)=2.34×109/(300–152.4)=1.59×107mm3 Mk=27.88 kN· m< γmαctftkW0=1.55×0.85×2.01×1.59×107=42.1kN· m 满足抗裂要求。
(3)底板设计 底板为一偏心受拉构件,应按下列两种情况进行配筋计算: ①两端最大负弯矩(发生在最大水深且人行桥上有人群荷载 时)及相应的拉力N;
槽内水重
标准值 q5k=γ水bH3=10×1×1.65=16.5 kN/m
计算值 q5=1.15q5k=1.15×16.5=18.98 kN/m
跨中内力计算值为:
Nc=q4H3/2=18.98×1.65/2=15.66kN
2 M c ( g 4 q5 ) B 2 / 8 q 4 H 32 / 6 g 3l 0 / 2
取l0=1.1l=1.1×0.8=0.88m
M=γ0ψ[(g3+q3)l02/2]=0.9×1.0×[(2.89+2.4) ×0.882/2]=1.84 kN·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