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方
中小企业贷款资金需求的三种测算方法
中小企业贷款资金需求的三种测算方法目前各家银行授信审查部门在测算企业贷款额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经验资产负债率结合同业占比控制线确定,如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在可接受资产负债率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信贷政策确定同业控制线不超过某一标准;二是根据抵押物价值和可接受的抵押率确定。
上述方法是以控制企业最大承债水平或资产变现价值为核心,但其缺陷显而易见,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结合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资产负债表项目与收入的联动关系,尤其是忽视了企业现金流的重要作用。
鉴于目前各家银行纷纷将中小企业贷款及私营企业主贷款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所以本文重点是探讨对这一类企业最佳(或最大)贷款额的测算方法。
我们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对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一是报表项目较少,像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的非货币性交易、少数股东权益等复杂的会计交易事项,中小企业一般较少涉及,其财务报表中的项目也相对简单;二是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会计核算不太规范,为了规避纳税,多种中小企业会计报表存在少计收入、多计成本和费用、少计利润的倾向(如果企业的主要动机是倾向于多计收入和利润,我们是可以根据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收入和纳税额之间的关系,并重点追查其大额交易的原始凭证,结合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来合理判断其会计报表的可信程度)。
基于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上述特点,我们认为,运用下文所述贷款额度的测算方法,可以计算出企业最佳(或最大)贷款额。
这三种方法分别是:(一)销售百分比法,即根据企业资产、负债、权益类科目与收入的线性关系测算企业最佳资金需求;(二)倒推法,即根据月收入净额倒推最大可融资额度;(三)营业周期法,即根据企业营业周期计算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销售百分比法(一)测算融资额度1、销售预测。
依据可持续增长率(或成长率),可以初步预测下一年度的销售收入。
所谓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企业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方法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方法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应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信。
一样来讲,阻碍流动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为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同时,还会受到借款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进展时期、谈判地位等重要因素的阻碍。
客户领导应依照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进展预测,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进行合理的测算。
若是借款人为生产型企业或贸易企业,可按以下方式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营运资金量阻碍因素要紧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刻转变,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估量销售收入年增加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收入-本钱)/销售收入净额×100%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本钱/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本钱/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本钱/平均应付账款余额专门说明:一、若是借款人的财务报表经审计,那么上述财务数据取借款人上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确认;若是借款人的财务报表未经审计,那么取最近的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
二、设定“估量销售收入年增加率”需有充分的依据,例如过去三年的平均增加率、新增的生产经营能力、新增的大额定单等。
3、关于某些企业由于行业特性或特殊缘故,致使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存货、应付帐款及预收帐款的期初与期末余额波动较大的,能够将按上述公式计算得出的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次数下浮或上浮必然幅度,但需详细说明上下浮的缘故。
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
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专业研修【10月14日上海】【10月28日重庆】政信融资高级研修班报名电话177****6186>>> 了解详细课程内容点这里(本文是今日第一栏银监会《流动资金管理办法》的附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应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定。
一般来讲,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为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同时,还会受到借款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预测,按以下方法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这里对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会计科目进行了列示,特别注意对存货的细项专门进行了列示。
存货包含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这是工业企业或贸易企业的特征。
而很多建设开发类平台的存货多是土地、建筑物、工程的开发成本,而且大部分是不能销售的,是自己留存的,因未转入固定资产而计入存货科目,实质不具有流动性。
这也是一些平台流贷需求测算很奇葩的主因--博主注)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多数平台的周转次数算出来都会低于1,有的甚至低于0.1。
什么意思?低于1表示这个企业的营运资金1年都周转不了1次,低于0.1表示十年以上才能周转1次,那还是流动资金吗?原则上讲,低于1的企业不应新增流贷。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
附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应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定。
一般来讲,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为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同时,还会受到借款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预测,按以下方法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二、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三、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借款人所属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分别合理预测借款人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并可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
(二)对集团关联客户,可采用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原则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总和不能超过估算值。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与企业指标计算公式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与企业指标计算公式在企业的运营中,流动资金的充足与否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持,同时也为了金融机构能够合理评估企业的贷款需求,准确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以及理解相关的企业指标计算公式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
简单来说,这是为了让企业知道自己在特定时期内需要多少流动资金来维持运营,避免资金短缺导致业务停滞;同时也让金融机构能够评估贷款风险,决定是否放贷以及放贷的额度。
那么,如何进行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呢?通常会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业务规模、运营周期等多个因素。
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销售百分比法、资金习性预测法等。
销售百分比法是根据企业销售收入与各项资产、负债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来预测企业未来的资金需求。
比如说,如果企业过去的经验表明,每增加 100 元的销售收入,需要增加 30 元的存货和 20 元的应收账款,那么当预计明年销售收入增长 500 万元时,就可以大致计算出所需增加的存货和应收账款金额,从而得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
资金习性预测法则是将企业的资金按照与产销量的关系分为不变资金和变动资金,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资金需求。
接下来,我们看看与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相关的一些重要企业指标及其计算公式。
第一个重要指标是营运资金量。
其计算公式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这里的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次数,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
上年度销售收入上年度销售利润率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DIV/0!
制表者:胡宝栋(山东东营引入数据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联系邮箱:472
营运资金量
录入
表者:胡宝栋(山东东营,职业:财务,2010年毕业)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472941702@
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
+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款周转天数)
数
均应收账款余额
均预收账款余额
均存货余额
均预付账款余额
均应付账款余额。
浅析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
浅析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作者:王兵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36期【摘要】2010年2月,银监会出台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行两年多来,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对信贷客户经理测算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带来一定影响,有很多企业测算出负数,与实际不符。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提供的报表不真实、不规范情况较多,这也增加了信贷人员测算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难度。
现结合日常工作专业化研究,就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一、影响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的因素(一)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参考公式,完全是建立在理想企业财务报表基础上的。
按《办法》规定,测算流动资金需求的主要财务指标包括流动资产科目下的现金、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流动负债科目下的应付费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八项指标,并没有考虑到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短期投资、其他应收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等其它流动资产项目。
而在实际的报表中往往这些不予考虑的科目对流动资金需求的测算影响较大,因此完全按照《办法》测算出的需求量与实际需求量存在差距。
(二)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很多不健全,按照《办法》测算出的营运资金量、自有资金量大多不准确,造成最终测算得出的可授信额度实际参考价值较小。
如,很多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往往通过隐藏销售收入和利润来减少交税;同时,企业利润多被出资人用于私人支出或对外投资,再以个人名义反映至“其他应付款”内,造成企业财务“公私不分”;另外,还有些中小企业为把报表做得好看,把本应属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摆在“资本公积”中核算,造成测算时企业自有资金较多的假象,与实际相去甚远,进而造成测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
(三)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部分中小企业存量流动资金贷款被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用,造成测算的银行可授流动资金贷款额度与企业实际所需存在较大偏差。
流动资金贷款金额测算公式
附件1:流动资金贷款金额测算公式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应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定。
一般来讲,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为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同时,还会受到借款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预测,按以下方法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同时要求:经办行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借款人所属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分别合理预测借款人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为保证预测的准确度,预测值的准确度保持在60%的精度。
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二、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的参考方法
附件2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的参考方法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应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实际资金需求和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按照需求匹配和风险控制原则合理确定,做到既能满足借款人的正常生产经营,又能防止过度放贷引发的风险。
额度测算首先应以借款人当前的经营规模和营运效率为基础,结合预期变化估算其营运资金总量;然后根据借款人已投入生产经营的自有、自筹资金和预期变化估算其营运资金缺口;最后结合借款人的财务杠杆情况、借款期间可取得的现金收入或其他偿债资金规模等情况合理确定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影响额度测算的主要因素有:经营规模、营运资产的周转效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合理预期的可偿债资金的额度和时间分布等。
具体测算可参考以下方法:一、估算营运资金总量营运资金总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营运资产周转次数]×调节系数(一)营运资产周转次数=上年度销售收入/平均有效营运资产(二)平均有效营运资产=(年初有效营运资产+年末有效营运资产)/2有效营运资产应以流动资产为基础,扣除账龄2年以上的应收款项、难以参与周转的存货、1年内到期长期债权投资、各项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等不参与或未有效参与生产经营周转的资产。
(三)调节系数应根据借款人的经营波动大小和贷款风险程度,结合信用等级在以下范围内合理确定。
对落实了足额房地产抵押的借款人,该调节系数可适度扩大,但增加最高不得超过0.2。
二、估算营运资金缺口营运资金缺口=营运资金总量-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借款人自有资金通常上式中的流动资金贷款和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之和即为流动负债,这时上述公式可简化为:营运资金缺口=营运资金总量-流动负债-借款人自有资金(一)“流动资金贷款”包括借款人在各家金融机构的全部流动资金贷款。
(二)“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是指除流动资金贷款以外其他用于营运的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表
据银监会下发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
单位:元
第一步、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计算项目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上年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 360/(上年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天数= 360/(上年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360/(上年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天数=360/(上年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36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附: 测算所需借款人基础财务数据 上年销售收入 上年销售成本 上年初应收账款 上年末应收账款 上年初预收账款 上年末预收账款 上年初存货 上年末存货 上年初预付账款 上年末预付账款 上年初应付账款 上年末应付账款 上年度销售利润(营业利润) 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13,564,455.78 6,646,777.90 8,305,564.87 8,687,664.90 25,086,553.89 24,767,866.90 387,645.96 398,676.60 3,456,766.78 5,535,533.70 32,134,566.98 35,667,686.70 1,284,133.53 10.00% 借款人实际值
225.50 21.29 243.52 1,836.14 661.57 (0.18)
-75,323,822.70
第二步、测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解释: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 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
附件1: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应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定。
一般来讲,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为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同时,还会受到借款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预测,按以下方法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销售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二、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借款人自有资金=所有者权益+长期借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计算方法及解释
N/A
批准额度=营运资金量-自有资金 -流动资金贷款余额-其他融资 (如有) 注:原则上,自有
资金可参考财务报表现金部分。现有流 动资金贷款余额可参考财务报表或贷款 卡余额。
≤RMB7Mil (Others) or ≤RMB10.5Mil (LAP)
All products
As per CUWS
System Requirement
余额;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余额可参考贷 款卡。
Bundled STL+MTF Other Bundled facilities(excluding Bundled STL+MTF)
Limit>RMB5Mil
≤STO*40% or RMB 10.5Mil, whichever lower
Standalone LAP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计算方法及解释
附件:
Segment (所适用 客户群)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计算方法及解释(Wo
WCR Calculation (营运资 金量计算公式)
Policy
LGD
Generally WCR could be regarded as 0≤LGD≤USD150K Applied Loan Amount. 营运资金量原 则上视同为客户申请贷款额。
1)For Applications in Transact: 将相应各金额填 入批准额度的计算公式,并写入 Transact 的Notes里。 2)For Application in E-App: 将 相应各金额填入批准额度的计算 公式,并写入BCA Part 2 Section I :Working Capital Requirement Calculation栏目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方法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方法银监会在《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要求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经营规模、业务特征及应收账款等要素测算其营运资金需求,并列出了具体的测算方法。
各行在授信项目申报审批时,也运用了该测算方法对流贷需求量进行了测算,但还存在着简化测算过程、测算缺乏依据等问题,为进一步贯彻银监会颁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授信申报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我部经研究决定,提出如下要求,请各行遵照执行。
一、各行申报的额度授信客户,如分项额度中含有流动资金类额度的,除了要对授信额度合理性进行分析外,还要按照银监会颁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贷款的额度。
二、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统一反映在:额度授信申报书第二章授信方案判断第二点授信评价第1点授信额度合理性评价中。
三、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过程,需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不得简化测算过程:1、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2、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论测算中小企业贷款资金需求的三种方法
测算中小企业贷款资金需求的三种方法目前各家银行授信审查部门在测算企业贷款额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经验资产负债率结合同业占比控制线确定,如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在可接受资产负债率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信贷政策确定同业控制线不超过某一标准;二是根据抵押物价值和可接受的抵押率确定。
上述方法是以控制企业最大承债水平或资产变现价值为核心,但其缺陷显而易见,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结合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资产负债表项目与收入的联动关系,尤其是忽视了企业现金流的重要作用。
鉴于目前各家银行纷纷将中小企业贷款及私营企业主贷款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所以本文重点是探讨对这一类企业最佳(或最大)贷款额的测算方法。
我们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对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一是报表项目较少,像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的非货币性交易、少数股东权益等复杂的会计交易事项,中小企业一般较少涉及,其财务报表中的项目也相对简单;二是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会计核算不太规范,为了规避纳税,多种中小企业会计报表存在少计收入、多计成本和费用、少计利润的倾向(如果企业的主要动机是倾向于多计收入和利润,我们是可以根据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收入和纳税额之间的关系,并重点追查其大额交易的原始凭证,结合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来合理判断其会计报表的可信程度)。
基于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上述特点,我们认为,运用下文所述贷款额度的测算方法,可以计算出企业最佳(或最大)贷款额。
这三种方法分别是:(一)销售百分比法,即根据企业资产、负债、权益类科目与收入的线性关系测算企业最佳资金需求;(二)倒推法,即根据月收入净额倒推最大可融资额度;(三)营业周期法,即根据企业营业周期计算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销售百分比法(一)测算融资额度1、销售预测。
依据可持续增长率(或成长率),可以初步预测下一年度的销售收入。
所谓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企业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流动资金需求测算
流动资金需求测算一: 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流动资金合理占用额与贷款需求额的测定如何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科学合理地测定企业流动资金占用额,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不同时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合理需求额,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与此对应,金融机构此时需要根据企业的贷款申请,审核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要求是否合理,判断贷款风险大小,从而为流动资金贷款决策提供依据。
简便实用的企业流动资金合理占用额与流动资金贷款合理需求额的测定方法流动资金的含义与测定公式本文所述流动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占用的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其在数量上等于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金测定公式如下:1.计划年度流动资金合理占用额=计划年销售收入÷基期流动资金周转速度=计划年销售收入÷(基期年销售收入÷基期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2.计划年度流动资金贷款合理需求额=计划年度流动资金合理占用额×基期流动资产短期贷款比率=计划年度流动资金合理占用额×(基期短期借款平均占用额÷基期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计划年销售收入×(基期短期借款平均占用额÷基期年销售收入)=计划年销售收入×基期销售贷款比率3.计划年度短期借款增减变动额=计划年度流动资金贷款合理需求额--上年末短期借款余额若该数>0,表示需要增加相应数额的贷款;若该数=0,表示不需要增加贷款;若该数<0,表示需要归还相应数额的贷款。
上述公式中:1)计划年销售收入可从企业预算中取得;2)基期年销售收入可从企业基期年度的损益表中取得;3)基期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基期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基期初流动资产合计+基期末流动资产合计)÷2有关数据可从企业基期年度的资产负债表中取得;4)基期短期借款平均占用额=(基期初短期借款余额+基期末短期借款余额)÷2有关数据可从企业基期年度的资产负债表中取得;5)基期销售贷款比率=基期短期借款平均占用额÷基期年销售收入应用中需注意的有关问题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促进企业降低不合理资金占用,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公式1”中“基期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按1?8%的比例进行压缩,这样测算出来的结果更能考核企业的管理水平。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以此为准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以此为准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应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定。
一般来讲,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为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同时,还会受到借款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预测,按以下方法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二、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三、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借款人所属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分别合理预测借款人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并可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
(二)对集团关联客户,可采用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原则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总和不能超过估算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方法的简化运用银监会发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银行业机构应合理测算借款人的流动资金需求,以此确定流动金贷款的额度和期限,防止超额受信和贷款挪用。
其附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以下简称《测算参考》)明确了具体的测算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不够系统和完整,难以满足现有测算方法对数据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寻求更简单方便的方法完善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以符合中小企业的财务实际和流动资金贷款测算的要求。
一、借款人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一)测算公式《测算参考》中提出了营运资金量的测算公式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①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②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③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④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⑤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⑥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⑦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⑧(二)测算公式的会计含义公式①总的指导原则:上年的营运资金周转总量(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为平均每个生产周期须占用的营运资金量,即“上年销售成本/上年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上年销售成本(包括税金及附加等)”。
预测本年因销售收入增长所需增加的营运资金量,在均衡增长的情况下,该增长率就是销售成本的增长率,即“销售成本增长率=上年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因此,公式①可以表示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上年度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上年营运资金量×预计本年营运资金增长率(三)测算公式的转化公式②-⑧中,均以上年报表数据为标准。
将公式“上年度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成本/(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代入④和⑤中,同时将公式②-⑧代入公式①中注1,经算术运算,最后得出的公式为:营运资金量=[(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平均余额-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 ×应收账款净额平均余额+平均存货余额-应付账款净额平均余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⑨在测算了营运资金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中小企业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确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量,即: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公式⑨是由公式①计算而来,它的会计含义是对一个生产周期内影响营运资金占用量的要素进行简单绝对数的估算,与公式①最大的不同是剔除了繁杂的算术计算过程,且在会计含义的理解上也更直观、更明晰。
二、测算方法的运用及完善从公式⑨可以看出,营运资金的需求量,最后由“应收账款净额平均余额+平均存货余额-应付账款净额平均余额”(以下称“影响因素”)的年末与年初时点数据决定,如果企业该两个时点的某个“影响因素”的余额变化较大,则测算出的营运资金量也随之变化,而企业“影响因素”在各时点的变化是频繁的,也相对容易被人为操纵。
因此,在运用该计算方法时,要考虑企业各方面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期得出更科学的结果。
(一)科学把握公式的适用范围。
该公式适用于生产较为均衡的企业,如生产周期波动较大,则测算结果差异较大。
如适用于产品均衡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受季节性影响小的批发零售企业、生产各阶段周期性明显的企业等。
(二)灵活掌握各“影响因素”的取数点。
各“影响因素”的起点和终点取数可以与每个生产周期相结合,以其起点与终点的数据为标准。
如数据充分,且每个生产周期各“影响因素”的波动较大,可以计算多个生产周期的营运资金量,再进行算术平均,以达到合理估算的目的。
(三)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侧重的估算策略。
如对存货占用量大的企业,可以侧重于对存货各时点的资金占用量进行测算,以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对小企业,以其流动资金投入量作为存货资金平均占用量;对订单式、贸易融资性贷款等,以其合同交易金额作为估算基础。
(四)注意特殊情况的调整。
从公式①到公式⑨的转化,其假设前提是销售收入增长与其销售成本呈同比例增长,如市场因销售价格波动导致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不平衡,则销售成本和营运资金量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公式④到公式⑧的假设前提是各“影响因素”期初与期末数据的变化基本与生产周期的变化相匹配,如波动过大,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注1运算过程如下:1、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含销售税金及附加(下同)]}/销售收入→公式a: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销售利润率)→公式b:销售收入=销售成本/(1-销售利润率)公式c: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净额公式d:应付账款余额-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净额将公式a、b、c、d代入下式:2、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销售成本/[360/存货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预付账款周转天数-360/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 销售成本/{360/[360/(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360/[360/(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360/(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360/[360/(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360/[360/(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销售成本/[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销售成本/(1-销售利润率)*平均应收账款净额-(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净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平均存货余额+(1-销售利润率)*平均应收账款净额-平均应付账款净额)]*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测算中小企业贷款资金需求的三种方法目前各家银行授信审查部门在测算企业贷款额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经验资产负债率结合同业占比控制线确定,如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在可接受资产负债率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信贷政策确定同业控制线不超过某一标准;二是根据抵押物价值和可接受的抵押率确定。
上述方法是以控制企业最大承债水平或资产变现价值为核心,但其缺陷显而易见,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结合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资产负债表项目与收入的联动关系,尤其是忽视了企业现金流的重要作用。
鉴于目前各家银行纷纷将中小企业贷款及私营企业主贷款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所以本文重点是探讨对这一类企业最佳(或最大)贷款额的测算方法。
我们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对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一是报表项目较少,像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的非货币性交易、少数股东权益等复杂的会计交易事项,中小企业一般较少涉及,其财务报表中的项目也相对简单;二是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会计核算不太规范,为了规避纳税,多种中小企业会计报表存在少计收入、多计成本和费用、少计利润的倾向(如果企业的主要动机是倾向于多计收入和利润,我们是可以根据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收入和纳税额之间的关系,并重点追查其大额交易的原始凭证,结合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来合理判断其会计报表的可信程度)。
基于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上述特点,我们认为,运用下文所述贷款额度的测算方法,可以计算出企业最佳(或最大)贷款额。
这三种方法分别是:(一)销售百分比法,即根据企业资产、负债、权益类科目与收入的线性关系测算企业最佳资金需求;(二)倒推法,即根据月收入净额倒推最大可融资额度;(三)营业周期法,即根据企业营业周期计算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销售百分比法(一)测算融资额度1、销售预测。
依据可持续增长率(或成长率),可以初步预测下一年度的销售收入。
所谓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企业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从根本上讲,企业的持续增长率是由企业长期稳定的经营效率(体现于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财务政策(体现于资产负债率和收益留存率)等综合决定的。
超长增长只能是短期的,从长期看企业增长总是受到可持续增长率的制约。
与可持续增长率原理相类似的还有企业成长率这一指标。
这一指标在上市公司评价中被广泛使用和认可。
企业成长率g=(1-b)×[roa+(d/e)×(roa-i)]=(1-股利支付率)×[经常性总资产回报率+有息负债率×(经常性总资产回报率—1年期贷款利率)]该公式即是通过上市公司过去的盈利能力(最近一年的经常性总资产回报率)、股东的再投资倾向(股利支付率)及其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结构(财务杠杆,即有息负债率)来计算企业成长率。
2、估计需要的资产。
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分析出企业资产总额和销售额的函数关系,依据这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预测出未来期间所需资产的总量。
同时,某些流动负债与销售额之间也存在函数关系,我们可以依据上述原理预测出未来期间负债的自发增长,而这种增长可以减少企业外部融资的数额。
3、估计收入、费用和保留盈余。
我们可以根据可持续增长率或成长率计算未来期的销售收入,并根据以往年度平均净利率和股利支付率,决定保留盈余所能提供的资金数额。
4、估计所需融资。
根据预计资产总量,减去已有的资金来源,负债的自发增长和内部提供的资金来源便可得出企业最佳贷款额。
根据以上步骤,可得出下面所列公式:融资需求=新增销售额×(变动资产销售百分比—变动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举例如下:某公司2006年主要财务数据如下:假设某企业实收资本一直保持不变,股利支付率、销售净利率不变,经计算2006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为10%,问该企业2007年最佳银行贷款额是多少?根据上式,则该公司2007年需向银行借入资金=(5500—4000)×(100%—20%)—[8%×5000×(1+10%)×(1—40%)]=936万元上述结果表明,企业只有向银行借入936万元的贷款,才能保证2007年实现5500万元的收入。
如果借贷金额小于936万元,则说明企业经营所需资金不足,不能实现预计目标;如果借贷金额大于936万元,则企业经营所需资金过剩,多余资金处于闲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