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家庭德育环境思想及其构建
摘要:家庭德育,自古以来即为一种教育形式。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中国古代家庭德育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家庭德育受重视的原因,施教内容、方法及特点等,有助于指导我们当今的家庭德育,且其中的优秀教育方法依旧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存在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家庭德育内容特点
家庭德育,即在家庭中实施的品德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同时也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国古代家庭德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育形式,对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巩固与发展,促进古代各类学校的产生与进步,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和家庭道德观念。乃至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对家庭德育重要性的认识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庭德育,家庭德育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可以看出,除了先秦的礼法,汉代的家法,六朝以后出现的家训、家规、家仪等,都有着对家庭德育的专门论述,此外,还有大量散见于经史子集中的有关家教的名言、名篇和大量的古代传统家书以及流传于世的教子诗文等,也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家庭德育思想,阐释对家庭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关于中国古代对家庭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在中国两个历史时期表现得比较突出。一个时期是战国
至秦汉年间,以《大学》为思想纲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齐家既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因此,如何“齐家”便成为中国古代家庭德育的根本追求。另一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上涌现了大批家庭德育著作,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嵇康的《家戒》,向朗的《戒子遗书》等。其中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颜之推在论述儿童教育的途径中对家庭德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他以自己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而成才,以及社会上家庭教育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对家庭德育的重要性进一步予以比较说明。他说:“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畔鼓云。”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易达到的效果。他说:“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戒,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虽然以颜之推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阶层,满怀对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忧患意识,试图通过家庭这种特定的教育环境,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想观念传授给子孙后代,把自己的理想托付给未来,因此高度重视家庭德育,这是他们特定的身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了的。但不可否认,他们看重
家庭德育对人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是有其深远意义的。
二、中国古代社会对家庭德育重视的原因
(一)政治基础——孩子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
中国古代社会及家庭对孩子的重视,从文字记载上看,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各诸侯国互相吞并,而争雄称霸的主要条件是实行“耕战政策”,富国强兵。此时劳动力和兵源就成为国家兴衰的重要问题。对孩子的重视即表现为“慈幼”思想,以及对其进行教育。另外,中国古代的官学其存在和发展都与社会政治关系紧密相连。王朝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使官学处于不稳定状态,“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状况普遍存在。与其相比,家庭德育更为稳定,其不拘泥场地,教育方式激动灵活,执教与受教者的亲属关系保证了双方长期紧密的联系。
(二)文化基础——视“齐家”为治国的根本之道。
《周易·家人》这一卦的卦辞中较早提到了家教在治国中的作用,其中提到“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大学》中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即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家庭德的根本追求。因此,确立了中国古代家庭德育与封建社会阶级统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经济基础——家庭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世袭家传。
春秋战国之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式的家庭自然经济在古代中国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因此,特别是
在科技、传统手工作坊之类的家庭中,家庭德育是一种家庭谋生手段的传递与继承。管子就曾指出:“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因而得出结论:“故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此结论虽过于绝对,却充分说明了古代家庭生产、生活方式对年轻一代的发展有极大的制约作用。
三、中国古代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及方式方法
(一)古代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
1.以“孝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
孔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强调德育首位,以“孝悌”为核心,是我国古代家庭德育的一大特色。培养孝悌之德不仅成为“齐家”的需要,而且成为“国治”的基本素质要求。另外,遵从血缘宗法制度的积极意义是要继承家族传统振兴家门,因而孝悌之德的另一层含义便是要求晚辈自强自立,光宗耀祖。
2.综合知识的灌输及学术技能的培养。
关于这一点,主要是指蒙养教育与在此基础上的专经教育。所谓蒙养教育,即对子弟儿童时期的启蒙教育,包括吃饭、说话、缝补等生活技能,识字数数等基本知识,男女礼让等基本礼仪规范。其次就是进一步的专经教育,除传统经学教育外,还有很多世族家学内容,即我们前文所提到的世袭家传的技能。
3.立身处事的教育。
我国古代家庭德育历来重视儿童的立志教育,认为立志是修身之基,是人行为的强大动力。在我国古代的家教历史中,诸多位有眼光的家长还均对其子弟进行了以耕读为主的处事方式教育。从事耕读者,边读书,边种田,进可以应科举以出仕,光耀门庭;退可以力田以为生,抚保妻子;可出可伏,可显可隐,实在是一种最稳妥不过的处世方式了。实际上,更多的古代家长教子弟读书,倒不一定是为了做官,主要是为了教其做人。
(二)古代家庭德育的方式方法。
1.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由于人的资质禀性不尽相同,兴趣爱好相差更远,因此要因其材而成全、造就人才。西楚霸王项羽就曾在其叔父指导下,学文不成改学武,终成一代帝王。如果不做区分,一律看待,势必会埋没人才。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如西周时期,周代贵族家庭就有一套按儿童年龄安排教育的程序,《礼记·内则》就对此进行过介绍:“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
2.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历代家庭德育重言教,但更重身教。老子所谓的“不言之教”,正是以自身的行为所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他认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子女大多是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