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发展战略
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新趋势及其应对
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新趋势及其应对作者:高海龙李从玉来源:《人民论坛》2023年第18期【关键词】动荡变革期国际政治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当前,全球政治与经济秩序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新兴国家的崛起、科技的快速发展、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和全球性问题的加剧,共同推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全球发展何去何从成为国际政治的关键议题。
动荡变革期最为突出的时代特征,就是全球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效应”。
如果世界各国能够共同行动,摒弃你兴我衰、你输我赢的冷战思维,有效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基础上的全球治理,全力推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进程,动荡变革期可以转变为稳定发展期;但如果动荡变革期来临后,和平赤字、发展赤字、霸凌行径和霸权主义仍进一步恶化,动荡变革期则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全球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应摒弃冷战思维,共同应对动荡变革期所带来的问题。
世界正处于一个动荡变革的时期,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正在面临着历史性考验。
在动荡变革期,大国关系的尖锐、低迷和严峻成为影响全球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一系列结构性冲突和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在这一时代特征下,全球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效应”表现得尤为突出。
首先,美国对华关系发生质变,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对手和“军事威胁”。
美国对华政策的强硬态度与实际行动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政府在贸易、科技、地缘政治等领域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制裁和限制措施。
这种对抗性的策略导致了中美关系的紧张。
此外,美国还将中国视为其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所谓的“印太战略”,试图在亚太地区扩大其影响力和军事存在。
这种单极霸权主义的做法必然引发其他国家的担忧和反对,进一步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
其次,烏克兰危机导致大国对抗和冲突重新回归世界政治。
西方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应对策略加剧了大国之间的对抗。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分析解析
(10)‚两超多强‛说
和上世纪相比,美国的霸权显然日渐式微。但 至少从中短期来看,无法想象中国可能取代美国行 使压倒性霸权。美中一方面反对对立,反复合作, 另一方面不得不把与七国集团和金砖国家合作协商 的‚两超多强‛这种‚大国治理下的和平‛格局作 为国际政治的主调。
——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泷田贤治
(11)‚一超多强‛格局说(‚一超多极‛)
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也是阻碍世界多极化发 展的重要因素。 建立多极化格局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新加坡《海峡时报》2009年10月7日。
三、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及特点 (2)单极—多极格局说:
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 : 在这一格局中,主要国际问题的解决不仅有惟 一超级大国采取行动,还需要有一些重要强国参与。
(3)复合格局说
小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如今的力量分配正像一盘三维棋盘。在最高 的一层,军事是单极的,美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中间一层,经济部门是多极的,美国、欧洲和日本 占了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二。而最低的一层则代表 了跨越边界且各国政府无法控制的跨国关系,其力 量结构更为分散。‛
(5)过渡时期说
冯特君、宋新宁、陈启懋、俞正梁等: 之所以会出现一个过渡时期,是由于这次转换 具有和以往不同的显著特点。以往历次世界格局的 转换都是在一次大战或一系列战争的基础上发生的, 新的世界格局的一般都是通过战胜国根据战争结果 划分势力范围而迅速确定下来。而当前这次世界格 局的转换却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
具有强大的实力——硬实力、软实力。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对世界全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或制衡作
用。
世界政治格局模式 单极格局——不列颠统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 、美利坚统治下的和平(Pax Am格局、维也纳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制、五大力量中心 两极多元格局——7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特点,表 现为美苏两极与中国、日本、西欧、第三世界等 多元并存。
时事政策小论文---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发展
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冷战塑造的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瓦解,世界进人美国“一超多强”的后冷战时代。
新世纪以来,由“9〃11”事件引发,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陷人两场至今仍难以收场的战争,美国实力下降。
2008年秋,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大规模的金融风暴,美国软、硬实力遭受进一步打击,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世界政治开始摆脱后冷战格局,加速向更加均衡的多极世界前进。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及特点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导致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人衰退,发展中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深受影响,其效应亦不断向国际政治领域扩散,国际体系受到剧烈冲击,国际政治格局酝酿大的变化与调整,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一)美国实力地位有所下降,但其一超优势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实力形成较大冲击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自2007年12月开始衰退,至2009年第三季度触底回升,经历了17个月的衰退期,失业率一度高达10%,美国实体经济及国民士气均受到严重打击金融危机还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
据美国财政部报告2009财年美国预算赤字达1.42万亿美元,而预计2010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将进一步上升至1.5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11%,创下美国财政赤字新纪录。
高额预算赤字意味着美国面临爆发财政危机的潜在风险,一些美国学者甚至认为当今希腊面临的财政危机就是美国的前车之鉴。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尼尔〃弗格森甚至担忧美国会因此突然转向衰落他在《洛杉矶时报》上撰文称,世界历史上大多数帝国的衰落与财政危机相关,因此美国走向衰落的警钟已经拉响。
他尤其强调,物质因素并非导致帝国危机的关键,关键是人们对帝国前景的预期,言下之意美国民众对美国未来前景的信心不足。
最近,美国《华盛顿邮报》与美国广播公司联合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显示,当被问到21世纪是更多地属于美国还是中国时,在经济方面,40%的受访者选择美国,41%的受访者选择中国,基本上不相上下;但在全球事务方面,受访者则更倾向于中国,43%的受访者认为21世纪属于中国,只有38%选择了美国。
当代世界政治的格局与发展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凡尔赛体系中战胜国的要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 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凡尔赛条约第231条规定德国和其盟国应当承 担战争责任,这实际上就使战胜国对战败国索取赔 款合法化,于是条约规定德国和其他战败国要向战 胜国赔款。
(2)对德国领土的安排和军事力量的严格限制, 以及对德国殖民地的瓜分,对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 权全部移交日本等,满足了法、英、日的一些要求。
(一)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和平、缓 和、稳定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区合作不断加强。 3、地区性军事冲突和战争趋向缓和。 4、大国之间在国际安全上积极合作。
(二)局部战乱、紧张、动荡
1、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2、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
当代世界政治的格局与 发展趋势
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从19世纪初至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先后经 历了四个局面,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世界格局多 极化。
维也纳体系
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召开了 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由俄、普、奥、英四国操纵, 会议通过了恢复封建秩序、限制法国再起、分割法属 殖民地、重划欧洲版图、维护德意分裂等决议。从而 形成了维也纳体系。
1815年的欧洲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欧洲共同体
★为什么说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第一,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严重迟 滞了多极化的发展。
第二、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平衡需要一 个较长的过程。
第三、和平条件下新旧格局的转换会有 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二、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 稳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
全球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与战略应对
全球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与战略应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全球政治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代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有些国家成为了全球超级大国,而一些国家则逐渐走向衰落。
这篇文章将探讨全球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以及如何制定战略来应对它。
一、古代国际关系演变在古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是地域性,产生了许多独立且有着自己货币和文化的国家。
例如,希腊和罗马帝国在地中海地区霸主地位长达数个世纪,中国和印度则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业交易和文化交流。
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主要是为了地盘和资源的争夺。
在近现代,由于西方列强占据了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土地,引起了一系列地域性冲突。
这些冲突影响到了20世纪的国际政治格局。
例如,欧洲大陆在19世纪后期迎来了一波民族主义潮流,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腾飞,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崩溃和东欧国家的解体。
二、现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新世纪初,全球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在911之后开始了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鼓励自由与民主的“新保守主义”政策,使其在多个国际组织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后来随着中国和俄罗斯的崛起,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俄罗斯于2008年在和乔治亚的战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并于2014年吞并了克里米亚。
中国则在拥有13亿人口和庞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持下,开始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并与美国竞争超级大国的地位。
三、应对全球政治格局变化的战略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在全球政治格局变化中利用了自己的优势来保持自己的地位。
具体而言,制定下面的战略可以在全球政治格局中更好地应对:1、促进经济合作。
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有助于加强相互信任和合作,从而可以稳固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2、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可以协调各国之间的冲突,促进和平和相互理解。
3、强化军事实力。
大国关系与全球战略格局演变
大国关系与全球战略格局演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大国关系与全球战略格局的演变成为了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关系与全球战略格局的演变,并探讨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一、大国关系的影响因素大国关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历史、文化、经济、地缘政治等多个方面。
历史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历史恩怨、领土争端、文化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国之间的关系。
此外,历史上的战争和冲突也会对两国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引发误解和冲突,进而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
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往来、投资合作等方面的影响力对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国之间的关系。
此外,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等经济事件也会对大国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地缘政治因素也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军事战略要地等因素都会对大国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此外,地缘政治冲突和地区紧张局势也会对大国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二、全球战略格局的演变随着大国关系的演变,全球战略格局也在不断演变。
当前,全球战略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并存。
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们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和规则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在迅速崛起,它们在国际贸易、投资、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成为全球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此外,区域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强,各个地区都在形成自己的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机制,如亚太地区的“一带一路”倡议、欧洲地区的欧盟一体化进程等。
这些区域化趋势不仅有利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安全合作,也为全球战略格局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三、国际社会的影响大国关系与全球战略格局的演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六讲 国际格局与大国崛起
第六讲国际格局与大国崛起一、国际社会的本质1、国际社会是无政府性的。
国内社会是自上而下有政府的。
国际公法是软法(丛林法)、国内法是硬法(契约法)。
2、国际社会是国家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社会。
因此,国际社会认为国家追求私利是合法的,以追求国家利益为国际关系的原动力。
国家有权以他国利益为代价维护本国利益,但国家以下的政治组织则这种无权。
不维护自己利益的国家将被国际社会所抛弃,不维护生存的国家将被吞并。
国家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丘吉尔,国家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永久的朋友。
)国家间的等级是实力差别。
3、国际社会的规则是按实力对比进行调整的。
国际法讨论“权利”right,国际政治讨论“权力”power。
国际规则是大国制定,小国服从,因此强者不断调整国际规则。
国际规则面前各国平等的原则有利于弱国,所以弱者倾向多边主义,强者单边主义。
国际规则的约束力来源于多种利益的均衡。
规则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对主权加以约束,另一方面保护某些利益。
国家接受规则是出于利益权衡的结果,A、不接受规则的损失大于接受(受惩罚,利比亚放弃核计划),B、接受得到的好处大于不接受(获奖励,中国加入WTO),C、同时接受别国比自己损失大的相对收益(约束别人,中国加入ARF)。
二、国际格局1、格局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极、两极、多极。
一超多强是一极格局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可以有两极多强。
2、国际格局的构成要素,大国实力对比+大国间的战略关系。
实力对比是等级差别,(世界强国、地区强国、中等国家、小国)。
战略关系分为(敌人、非敌非友、盟友)。
两者中一者变化,国际格局都可能发生变化。
实力对比质变的速度慢于战略关系质变,因此战略关系变化对格局的影响是经常性的(70年代中美建交),而实力变化则是根本性的(苏联解体)。
3、格局对行为体的影响。
(一国在格局中的地位=格局对其行为的约束力,在一超多强格局里,美国受约束小于中国;超级大国在两极格局中受到的约束大于多极格局,在多极格局受到的约束大于一极格局)三、国际体系的要素4、国际体系三要素:格局性质(单、双、多-主要行为排列组合);体系性质(A、无政府下的对抗、竞争、合作三种文化结构,B、有政府—世界政府);行为体性质(城邦、诸候、帝国、民族国家、共同体)。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第二讲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趋势第一节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当代世界政治的构成和运行机制1、世界政治。
世界政治是由主权国家为主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相互间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的总和。
(见第34页第1自然段)2、国家行为主体的构成要素。
★国家作为世界政治主要的行为主体,它必须具备①定居的居民。
②一定界限的领土。
③健全的政府机构。
④独立的国家主权四个基本要素。
3、世界政治的三种基本态势──国际竞争、国际合作、国际冲突。
★4、世界政治中应共同遵循的原则。
主权平等原则、互不侵犯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和平共处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原则。
二、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世界政治格局的含义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状态。
2、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大的阶段,从二战结束到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⑴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意、德、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继投降,这样,曾经嚣张一时,横行欧亚的这三个法西斯国家终于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一度从国际舞台上消失了。
第二,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多年的世界强国极大的削弱了。
第三,美国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而且还发了战争的财,从而一跃成为“全球性”的强国。
到二战结束时,①美国的经济实力──无论是工业产值,还是钢铁生产、石油开采、机械制造和农业生产,都是世界第一;②美国的军事实力──无论是海军、空军的数量,还是在世界各地的驻军数目和军事基地的数目也是世界第一;③美国的黄金儲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6%以上,世界第一;④美国当时还独家垄断了原子弹的生产技术。
第四,苏联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也成为世界性强国。
苏联既是欧洲国家中遭受战争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也是为二战的最终胜利作出最大贡献、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国家。
现代国际政治形势与未来发展预测
现代国际政治形势与未来发展预测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现代国际政治形势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我们该如何看待国际政治形势的发展趋势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现代国际政治形势的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预测。
一、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形势的转变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政治形势也开始发生重大的转移。
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国际政治形势开始不再适应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现代国际政治形势更加复杂、多元化,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利益关系的重构,成为了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全球治理机制的不断深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治理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国际贸易、金融危机等,都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因此,各国之间的合作、互助和协商显得尤为必要。
全球性组织和协定的形成,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巴黎气候协议等,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治理机制的深化。
三、地缘政治格局的变革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深,地缘政治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变。
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和新型大国的崛起,都在对全球政治版图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如今,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的崛起,已经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此之外,伊斯兰教激进主义势力的兴起、中东地区动荡、乌克兰冲突等事件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地缘政治格局的变革。
四、国际关系的不稳定性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国际关系的不稳定性是难以避免的。
由于各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变数,国际政治形势也日益复杂。
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恐怖主义的威胁,难民危机的加剧等问题,都对国际关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未来进一步的变革和不确定性将给国际关系带来极大的影响。
五、未来国际政治发展的趋势虽然当代国际政治形势日益复杂多变,但未来的国际政治趋势,也不是没有出现任何线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合作必将是未来国际政治的主要方向。
大国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与挑战
大国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与挑战随着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的演变,新兴大国的崛起正在改变着国际政治的格局。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各地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而新兴大国的出现,更是彻底的改变了以往的格局,对国际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
对于新兴大国的崛起,最明显的就是中国。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影响力和实力逐渐超越了以往各个国家的认知。
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度,中国对于国际政治有着很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而其实力的提升,也把中国纳入国际政治的大舞台。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了各国对于中国崛起的关注和猜测,但是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中国的崛起,尚未形成完整的经济和政治体系,这也让其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
以中国为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对于中国的发展感到忧虑和关注,因为中国的崛起必将会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会威胁到原来世界秩序的存在和稳定,这也让各国对于中国的崛起感到不安和危机。
在国际贸易上,新兴大国的崛起也会对国际政治造成影响。
全球经济的崛起,会带来贸易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
尤其在国际关系中,贸易更是一块敏感之地,各个贸易体系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国际关系的发展。
而新兴大国的崛起,又会让全球各个国家的贸易状况发生变化,对于原有的贸易格局造成破坏和改变。
在政治上,大国崛起也同样会对国际政治造成影响。
在国际社会中,崛起的大国必然拥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能会牵扯到各种政治利益和问题。
而大国的崛起,也会对于其他国家的政治影响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给国际政治带来不稳定性和危机。
当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并非完全都是负面的。
一个新兴的大国的崛起,也可能带来变革和进步。
例如,在经济上新兴大国的崛起,能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和投资,这也可以带来全球经济的提升。
而在政治上,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可能会带来政治改变和政治经验的分享,从而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力。
试析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根索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 摩根索认为。 个人权力意志适用于 国 家追 求权 力 的本质 , 人 追 求权力 的本 性扩 大 为国家 时 。 追 当个 其
求权力的倾向就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力量也变得更大; 第三, 摩根 索承认 国际 政治 中道 德 因素的作用 , 同时认 为道 德制约 与政 但他 主权 国家在追 求利 苏战略大三 角的 形成 , 变为 两极多元 的相 互制约 格局 。最终 随 治行 为之间 存在着 不可避免 的冲突 。一 方面 , 转 另一 方面 , 象的道 德原 则 不适 抽 着 东欧 剧 变和苏 联解 体 。 在冷 战后 形成 了 当前 国际 政治 格局 “ 单 益 时遵循 的道 德不 同于 普通 人 , 极 化倾 向与多极 化趋势 并存 的局面 。 2相应 的 , 方国际 政治学 用于 国 家行 为 ; 四 , ” 西 第 国家 的权 力是 受制 约的 , 了受 国际道 德 、 除 理论 的发展 也经 历了二 战前 的理 想主 义 ,二 战 以后的现 实主 义 、 舆论 和 国际法 的制 约外 ,摩 根索 详细分 析 了均 势的 原则 及其 局 新现实 主义 、 自由主 义以及建 构主义 。 新 限 ; 五 , 交在维持 和平 中起着重 要 的作 用 。摩 根 索认为 , 第 外 国际 由此可 见 , 国际政治格 局总是 与一 定的历 史发 展阶 段 密不 可 政治 就是 在外 交或 战争 的基 础上 协调 国 家利益 的过 程 : 国家利 “ 分。 在特定 的历史 发展 时期有着 不 同的表现形 式。 究其 原 因 。 主要 益概念 预先 设定 , 有国家 追求 国家利益 的行 为既不 会造成 一个 所
( 国人 民大 学国 际关 系学 院外交 学 系 北 京 107 ) 中 0 82 要: 东欧剧 变和苏联解体 , 促成 了冷战后 美国“ 家独霸” 一 的国际战略格局。建立在 9 年代 美国实力持 续增长基础之上的美国 O
试析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析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摘要]国际政治格局,从其内涵上来说就具有现实主义的理论属性,本文将以现实主义学派前人的典型研究为基础,梳理其对国际格局的界定和解读,结合现今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来探讨当代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明确当代世界政治正处在新旧相兼的过渡时代。
[关键词]国际政治格局;现实主义;一超多强;恐怖主义一、现实主义理论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简言之,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
不论是从起内涵还是外延来看,对“国际格局”的研究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理论属性。
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在其《国家间政治》的开篇即指出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他指出“帮助政治现实主义在浩瀚的国际政治领域中找到方向的,是以权力或实力为出发点定义的利益概念”,{1}同时,“(可重新解释的)利益概念具有防止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属性”。
{2}进而,人们概括出现实主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三个基本假设: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是统一的理性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采取广义的理性政策;国家孜孜不倦追求是权力,国家间政治是“权力政治”。
上述假设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推论:第一,权力关系是国际格局的基本结构;第二,只有权力才能划定利益,也即在国际格局中才能界定国家利益;第三,国际和平的形成和维持依赖均势,即权力关系的平衡。
虽然摩根索等人企图依据人类本性的某些特质得出有关人类行动的结论,但没有为预测国际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任何基础。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他的理论受到进一步批判,“结构现实主义”应运而生,它是对原有现实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这一重任由新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斯·华尔兹在197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中完成。
华尔兹的理论贡献在于他以“结构”为核心,对传统现实主义内在精华进行系统的逻辑整合,构筑了现实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
华尔兹的现实主义也因此以“结构政治观”区别于“权力政治观”,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 。
试析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试析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张 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摘 要: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进入了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
这使得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具备了许多新的特点。
国际政治的复杂化决定了“一超多强”的国际局势不会长期存在,国际政治新格局必将向多极化发展。
关键词:国际政治格局;特点;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D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4-0001-01收稿日期:65作者简介:张 延(),男,吉林白城人,从事国际政治理论、欧洲一体化方向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宣告了东西方对峙的结束,两大阵营的冷战落下帷幕,国际政治力量间的变化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的根本性转变。
然而,由于“这次世界格局的更替,是在美苏两极中一极解体覆亡,另一极相对衰落的情况下在和平时期发生的。
”所以参与形成世界新格局的主角力量无法形成稳定的平衡,世界会较长时间处于新旧格局的转换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格局具有显著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一)新旧国际政治格局的转换和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重新组合在大多数人看来,苏联解体是美国长期对苏战略的胜利甚至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决定性的胜利,美国会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优势一跃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力量相对提升的同时,由于其他新老牌大国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下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绝对差距的缩小导致美国无法将政治经济上的实力转化为世界霸主的统治地位。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其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争得了有利地位,成为新旧格局转化中实力雄厚的政治力量。
一方面抑制了美国称霸妄想,另一方面提高了欧盟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遗产,虽然在经济上落到了二流大国水平,但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军事影响力依然掌握着在国际重大事物中的主动权;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强势反弹,从“一穷二白”的旧社会转变为新的综合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开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浅析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
浅析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摘要本文浅析当今世界格局,分析了“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国、欧盟、日本、中国在世界格局之中的地位与影响,并通过对其关系的分析得出在世界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就是以美国为中心,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外围的一种力量结构。
作为众多三角关系之中的支撑者,中国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针对当今国际形势,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采取的国际战略.中国围绕“和平崛起”这一核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构建了全方位的总体外交布局.在“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之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这一国际战略的实施定能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并造福于世界!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三角关系国际战略中华复兴和平崛起一、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所谓世界格局,是国际社会中有关国家或力量集团,在一定的时期,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局势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种关系和结构,是这些国家或力量集团在斗争中处于相对平衡的发展阶段的关系和结构,这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将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政治军事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
当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旧格局就逐渐变成束缚和阻碍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禁锢。
这时,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就表现为,一种旧格局,向另一种格局的转变。
1。
1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自独立至战后初期,美国仅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就确立了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美国政治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通过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等逐渐确立了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霸权地位。
1.1.1美国综合国力最强从经济方面看,美国工农业高度发达,门类齐全.不仅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方面均属世界一流。
试论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发展战略
试论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发展战略摘要:国际政治格局,就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类政治实体在一定的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表现形态。
世界正处在一个大转折、大调整的时期。
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根据国际风云的变幻,制定和调整各国的国际战略,力争在新的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调整的基础上,占据有利的地位,以便创造一个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壮大自身的实力,争取在世界舞台上有更大作为。
关键词:格局演变战略(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
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
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
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
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
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论文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全文如下:一“9·1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
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
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大国关系基本稳定,并趋于改善和发展。
“9·11”事件和“反恐”战争为大国增进良性互动和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9·11”事件促使美国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调整,重点是反思与调整其对大国的政策思路。
布什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上台之初对中、俄采取的强硬态度,将其对中、俄政策基调由消极面较多转为积极面增加。
布什在发动对阿富汗战争四个月后接连两次来华同江泽民同志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建立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全面扩大双边合作和中国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年内访美等重大问题达成共识。
中美关系走出了“撞机事件”造成的低谷和阴影,回归基本正常发展的轨道。
最近,胡锦涛副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访问,中美关系出现了新的良好发展势头。
美俄关系明显改善,两国元首实现互访,双方对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建立新的战略关系框架立场接近,达成初步共识,尤其在反恐战争中进行了全面合作。
两国虽在美发展国家导弹防御问题上分歧依旧,但普京总统明确表示,美退出《反导条约》不会影响俄美关系。
当今国际格局(政治结构)变迁
当今国际格局(政治结构)变迁【摘要】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格局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迁。
大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国际体系的力量平衡,同时也对国际格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新兴经济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
地缘政治因素也在不断地影响着国际关系的格局。
多边主义与双边主义的博弈也成为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这种背景下,当今国际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国际合作与竞争也在逐渐演变出新的模式。
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复杂多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促进和平发展。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格局、大国崛起、新兴经济体、地缘政治、多边主义、双边主义、多元化趋势、国际合作、竞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当今国际格局(政治结构)变迁当今国际格局(政治结构)的变迁是一个复杂而又持续发展的过程,受到全球化、大国崛起、新兴经济体崛起、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多边主义与双边主义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关系也变得愈发复杂。
大国崛起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国际格局带来了新的动态,他们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地缘政治因素不断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社会也在多边主义与双边主义之间展开博弈。
当今国际格局的多元化趋势明显,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模式也在不断探索。
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更加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2. 正文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格局演变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对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这种全球化的趋势推动着国际格局向着更加开放、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
传统的国际体系逐渐被打破,新兴力量不断涌现,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也在不断调整。
全球化促使各国更加依赖彼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关系中的竞争和摩擦。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张燕飞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规模和态势。
战后形成的两极政治格局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对峙、动摇,直至终结。
一、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
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对于协调盟国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在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表现出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
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它为战后世界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二、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美、苏、英盟国与德、意、日法西斯之间的矛盾转化为苏联及民族独立、民主革命力量同美、英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进而发展为两大阵营的对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发展战略
摘要:国际政治格局,就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类政治实体在一定的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表现形态。
世界正处在一个大转折、大调整的时期。
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根据国际风云的变幻,制定和调整各国的国际战略,力争在新的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调整的基础上,占据有利的地位,以便创造一个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壮大自身的实力,争取在世界舞台上有更大作为。
关键词:格局演变战略
(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
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
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
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
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
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
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
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2.两极政治格局
北约华沙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美苏争霸的过程,随着双方势力对比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双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70年代,苏联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势头,美国转攻为守;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采取了强硬的方针,苏联转向全面收缩。
美苏争霸长达30多年,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
但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也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两极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
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妄图通过经济封锁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行反封锁的斗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注意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
军事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柏林危机等。
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和平演变”,社会主义阵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3.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
这次新旧格局转换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
第二,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
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搞成一统天下,其他主要大国
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可单独与美国相抗衡。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
世界各种力量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
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
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
各主要大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
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
(二)大国的发展战略
目前,世界主要国际力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尚未完全确立,各主要大国并不甘心接受美国所主导的“一超多强”格局,并都在为21世纪形成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稳定的力量对比关系而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其结果还很难预测。
美苏两极格局的终结使战后近半个世纪来的整个国际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当前世界各种力量正在发生的重新分化组合,表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旧格局的转换时期。
这一时期中,尽管存在着种种不确定的因素,但世界向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剧,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变得难以阻挡。
而新旧格局转换时期世界各种基本力量的消长变化,对未来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美国一超独大地位和在大国关系中的主轴作用增强,霸气高涨;同时,大国关系互动和力量重组态势愈益朝着牵制美霸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进程继续在曲折中发展。
大国的作用和地位是由实力对比和大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决定的。
美国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力量继续扩张,对诸强的实力优势继续扩大;美国在政治、外交、安全、经济上对诸强国的影响远超过诸强国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依仗实力强势和天下无战略对手的“机遇期”,大搞单边主义、黩武主义和反恐扩大化,以期加速实现其独霸世界的战略目标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终极目的是建立由它
支配的单极世界秩序。
布什政府调整国家安全战略,谋求绝对安全和绝对军事优势,推出“先发制人”战略,强化单边主义,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加速实现这一目标。
随着俄罗斯国力增强和外交战略的调整,战略更加主动、姿态更加强硬普京时期,俄罗斯外交战略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是外交战略更加主动,姿态更加强硬。
开始务实考虑建立多极世界的实力因素,并付诸具体行动致力于多极世界的建立是俄罗斯独立以来的一贯政策,但是在俄罗斯独立之初的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对多极世界的号召更多只是流于政策和口号,并没有切实考虑建立多极世界的具体实施方法,更少采取实质性的相关行动。
仍将与西方的斗争理性控制在自身实力氛围内,避免对抗升级普京执政后期,虽然俄罗斯与西方在北约东扩、导弹防御等问题上矛盾激化,双方在欧亚大陆的地缘争夺日趋激烈,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一触即发,但是,在与美欧国家针锋相对坚定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俄罗斯仍努力将双方矛盾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在坚定斗争的同时也积极开始对话和谈判,尽量避免关系破裂,避免与西方的对抗升级,这是普京时期俄罗斯处理与美欧等西方国家关系大的原则方向。
开始重视“软实力”的外交影响,以重塑大国威望和影响力普京执政后期,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越来越重视文化文明等“软实力”的作用。
2007年的俄联邦对外政策概论称“将同在世界上支持不同文明间进行对话相关的问题提到最前沿,已经成为现阶段国际关系发展的决定性趋势之一。
发展文明间对话是我们外交政策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理由把这一命题贯穿在我们的各种国际交往当中,并把它确立为俄罗斯外交在可预见未来的…大思路。
这已经成为确立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中的精神领袖地位、坚持我们外交政策独立性以及在国际生活具体局势和问题方面推行我们利益的有效手段。
面对复杂多变的大国关系新气象,中国应创新对外战略与大国外交,稳步增强国际战略主动权。
要坚守“发展中大国”定位不动摇,始终统筹“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大国崛起路径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外延拓展”为辅,修炼“内功”,以不断增强的综合实力妥善应对大国博弈。
要均衡稳健推进大国关系。
拓展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大国合作,推进大国协调机制化及多样化。
均衡发展与老牌及新兴大国的关系,构筑更为主动有利的大国“战略伙伴关系”框架。
周边地区大国云集,应将“大周边”作为大国外交的重点,力争中美在亚洲“和谐共处”,力促中、日、印“亚洲三强”和解共生,共同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有效捍卫自身地缘战略利益。
要针对几组紧要与“敏感脆弱”的大国关系,改进工作、增进互信、确保主动。
对美国坚持合作与斗争并举,加强军事交流与战略互信。
对俄罗斯拓展经贸合作,推进战略协作。
对日本两手并用,既要继续加以争取,又要有效应对海权竞争。
对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在深化合作同时,妥善
管理分歧与竞争。
处理好中美欧、中美俄、中美日、中美印等战略三角关系,不断扩大回旋空间。
参考文献:
胡鞍钢《大国战略—中国利益与使命》,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环球时报》 (2008年07月25日第四版)
江西元《大国战略与未来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