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重难点
4.2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5.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地貌研究者、城市规划师等角色,针对某一地貌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撰写讨论报告。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制作地貌知识卡片:要求学生将本章节所学的主要地貌类型、特点、形成原因等制作成知识卡片,以便于复习和巩固知识。
4.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分工不均、讨论效率低下等问题,教师需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与指导,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教师应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地貌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地貌的分类及特点:学生需掌握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并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重难点突破设想:运用动画、模型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地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地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地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突破设想: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总结各自特点,形成直观认识。
2.地貌观察方法:学生需学会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观察地貌,并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地貌数据分析。
重难点突破设想: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结合GIS软件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貌观察方法。
3.地貌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学生需理解地貌形成的过程,掌握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1.完成课本第4.2节后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以检验对地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 1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 4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教学目标】1、准确辨认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这几种常见典型地貌类型的图片,并说出正确的判定原因。
2、能说出河流上、中、下游明显的地貌差异,以及曲流、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3、能正确解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并说出其典型的分布地区。
【教学重难点】1.重点:辨认常见典型地貌类型并说出形成原因。
2.难点:常见典型地貌类型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解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300多年前,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遇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
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新课讲授(板书)一、喀斯特地貌课件展示喀斯特地貌图片师: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地貌呢,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份呢?学生回答:......师:回答正确,接下来老师来介绍一下喀斯特地貌。
(板书)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5.2.2自然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和非地带性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2.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多样性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3.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和非地带性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地带性分布规律。然而,对于垂直地域分异和非地带性现象,学生的理解尚浅,容易产生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1.知识梳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知识脉络。
2.重点强调:强调垂直地域分异和非地带性的概念、形成机制、影响等方面的重点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变化,培养他们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4.课后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垂直地域分异和非地带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2.讨论主题:给出讨论主题,如“垂直地域分异和非地带性在我国的典型实例及其影响”。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光照、热能、太阳辐射等。
2. 使学生掌握太阳活动(如黑子、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和电离层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太阳活动图像,增强学生对太阳影响的直观认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如光照、热能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太阳活动(黑子、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等。
4. 小组讨论:探讨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和电离层的影响。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收集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3.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本教案根据新人教版必修地理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和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内容6.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 理解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传播过程。
2. 掌握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和季节的分布特点。
3. 探讨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7. 太阳活动周期及影响1. 学习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性。
2. 了解太阳耀斑和其他太阳活动类型的周期。
3. 分析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8. 太阳风暴及地球磁场的关系1. 解释太阳风暴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探讨太阳风暴如何影响地球磁场。
3. 分析太阳风暴对地球电离层和通信系统的影响。
9. 太阳能量与地球生态系统1. 探讨太阳能量如何驱动地球生态系统。
2. 分析太阳能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教学设计
5.观看一部关于乡村和城镇发展的纪录片,如《乡村中国》等,并结合本章节所学内容,撰写一篇观后感。要求体现纪录片中的乡村和城镇发展现象,以及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地图阅读与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工具研究乡村和城镇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乡村或城镇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其发展特点及原因。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6.每位学生绘制一幅乡村或城镇发展规划图,包括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要求运用地图符号和地理信息技术,展示规划思路。
-通过地图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
3.精讲精练,突破重难点:
-对于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组织、功能差异等难点内容,教师应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提出与乡村和城镇发展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手段,展示不同类型的乡村和城镇图片、案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其特征。
-结合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乡村和城镇的发展现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强化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结合GIS等软件,指导学生进行乡村和城镇空间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1.人口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通过动态演示世界人口分布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口迁移、城市化等现象。
3.设计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口分布问题。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一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4.创设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阅读拓展资料,了解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实际案例,阐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按时完成。
2.作业内容要具有思考性、创新性,体现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作业格式规范,书写工整,确保作业的可读性。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地图阅读、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然而,对于人口分布这一主题,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人口分布的概念理解不深,难以把握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我国人口政策了解不足,缺乏对现实人口问题的关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掌握世界及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分析人口政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据等资料分析人口分布问题,提高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人口分布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展示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背后的原因。
1.人口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5地形复习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5地形复习本文档旨在为高中地理学生提供对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5的地形内容进行复的指导。
以下是各个必修单元的地形知识点的总结和复重点。
希望本文档对你的地理研究有所帮助。
必修1:地理的研究方法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地形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涉及。
主要的地形知识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研究方法等。
复重点:- 地球的形状及其证据- 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其特点- 地球的运动及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必修2:宇宙中的地球这一单元主要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形方面涉及太阳系、地月系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等内容。
复重点:- 太阳系的组成及行星运动规律- 地月系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必修3:地球的水这一单元重点介绍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以及水循环和水体的特性。
在地形方面,主要涉及江河流域和水文循环等内容。
复重点:- 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 江河流域的形成和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必修4:地球的气候与环境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地球的气候和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地形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气候带的划分和地球的自然区划等。
复重点:- 气候带的划分及其特点- 地球的自然区划及其影响因素必修5:人口与城市这一单元介绍了人口问题和城市化现象。
地形知识点主要包括人口分布和城市规模的划分等内容。
复重点:-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城市规模的划分及其影响因素希望以上对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至必修5的地形复习内容的总结和复习重点对你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加油!。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3章大气的运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 - 1 -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 8 - 第三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15 -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1.重要概念(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
按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根据冷暖气团的性质可判定,上图中A所示为冷气团,B所示为暖气团。
(2)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
一般为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地带。
(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
如图中字母C所示。
2.分类(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3)准静止锋[名师点拨]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特别提醒](1)锋面过境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会形成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会形成降水。
例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就是冷锋过境时产生的。
(2)夏季不会因为气温高而没有冷锋活动。
冷气团与暖气团是相对而言的,气温相对较高的为暖气团,因而,夏季有许多气温在0 ℃以上的冷气团,冬季也有气温在0 ℃以下的暖气团。
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活动引起的。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水体类型及其特征的认识是另一个重点,学生需要能够区分并描述不同水体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水体特征,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设想:利用图像、图表和模型,配合实际观测,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提高辨识和运用能力。
-学生能够阐述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水体的特点及作用。
-学生能够分析地球淡水资源稀缺的原因及其分布规律。
3.理解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能够分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策略。
-学生能够列举不同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能够探讨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有效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球水循环过程。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本章的实践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水资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综合分析能力。
-设想: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实际项目中,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图表等,将抽象的水循环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难点。
-通过动态演示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通过分析图表数据,训练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抽象出地理规律。
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通过案例,让学生思考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1.针对学生对水循环理解不深的问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实地考察,帮助学生建立起水循环过程的整体认识,强调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理解农业区位选择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到合理布局农业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综合思维:能够全面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科技等),并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农业问题的能力,如评估农业区位条件的优劣,提出农业布局优化的建议4、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区域农业区位特征的差异,理解其背后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形成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教学难点:理解农业区位因素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驱动农业生产的调整与适应。
三、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农业区位因素示意图、农业景观图片、气候分布图等)•农业区位选择相关视频资料•地图工具(如世界气候分布图、中国地形图)•小组讨论任务卡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地图分析法:利用地图工具,分析不同区域农业区位条件的差异。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农业区位选择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图片或视频,如江南水乡的水稻田、黄土高原的苹果园、东北平原的玉米地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地区会选择种植这些农作物?”•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新课教学•概念讲解: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强调农业区位是农业生产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地理1(必修)》教材介绍剖析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地理1(必修)》教材介绍稿件来源:《试教通讯》(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简介课程教材研究所韦志榕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高中地理课程逐步从恢复走向了正常的发展道路。
地理教材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
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地理课程和教材的重建,确立了在地理教材中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讲授人与地理环境的内容;第二次是90年代中后期,编写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
教材的主旨不变,只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强调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进入新世纪,我们又在进行新一轮的高中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
作为对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重要意义的基础课程,地理课程讲述人地关系的主旨没有变,素质教育的方向性没有变,但是我们的脚步不能仅停留于此,而是要加深与扩大其内涵和外延,以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地理教材有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需求和过程。
目前,人教版《地理1》《地理2》和《地理3》等3本必修教材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等2本选修教材已经通过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初审。
回过头来,我们从教材的知识维度、思想文化内涵维度、教学维度,以及教材特色维度,对新教材作一次“盘点”,将有利于在编者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一、教材的知识维度1.教材内容要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标》)的要求相符合。
《高中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编写要全面体现《高中课标》的要求。
分析本套教材与《高中课标》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教材与《高中课标》是相符合的。
当然,教材在有些内容上做了适当的扩展,以为实现《高中课标》的要求做知识上的铺垫。
2.教材内容要反映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和发展方向。
地理作为高中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现代公民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成为《高中课标》的一条基本理念。
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首先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基本地理观念。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宇宙环境的观点。
2. 掌握地球的八大行星及其各自的主要特征。
3. 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其特殊性。
4. 培养学生对宇宙环境的认知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以及太阳系的主要特征。
2.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宇宙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图表和图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准备相关的视频和音频素材,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天文望遥镜,供学生观察星空。
4.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宇宙环境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些太空探索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从而引出地球的宇宙环境。
(二)讲授新课1. 认识星空(1) 教师展示一些星空的图片,并介绍一些星座的故事传说。
(2) 学生根据图片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星星和星座。
2. 地球的宇宙环境(1) 介绍地球所处的银河系和太阳系:介绍银河系、太阳系的基本知识以及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地球。
(2) 教师利用行星运动轨迹图片介绍各大行星的特点及规律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轨道位置特殊。
(三)实践活动模拟航天员在太空舱内看到地球是什么样的,并用图片记录下来。
可以尝试着应用画图工具或截图软件,对看到的地球景象进行描述。
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3.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地球为什么能够成为九大行星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2)为什么我们能在地球上看到星空?(3)太空环境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哪些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与全班同砚分享讨论结果。
4.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宇宙环境对地球生命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珍爱地球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教材分析: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
沙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阐述西北地区荒漠化发展的地理背景和人地作用的特点,从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分布和防治措施。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教材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接着介绍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按照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二课时主要了解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荒漠化的发展及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
三、设计思想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行讨论法、探究法、调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
所以本课教学手段采用自主式、互动式、探究式的网络多媒体教学,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如何防治荒漠化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气压带的概念及其区分特征,掌握各地带风的特点和环流规律;2.学生能够识别北半球和南半球常见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3.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读各地气候变化的特点、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实地观察和书写报告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知识的获取、整理、运用和创新。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认识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勇敢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气压带的概念及其区分特征;2.掌握各地带风的特点和环流规律;3.识别北半球和南半球常见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和把握北半球和南半球大气环流规律和对应气候类型的异同;2.学生对各种环流系统的联系和对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影响以及其中复杂、细微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讲授气候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特点、分布规律、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2.观察法:带领学生到天文台、气象观测站等实地观察掌握气温、气压等气象观测数据,以及气候分布等的相关资料;3.组织小组讨论和报告: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报告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4.读图法: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气候和气候带分布规律等知识。
五、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以问题导入,例如“为什么北京的气温在四季之间的变化很大,而开罗的气温相对较稳定?”第二步:知识讲解1.气压带的概念和区分特征;2.各地带风的特点和环流规律;3.北半球和南半球常见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步: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带领学生到天文台、气象观测站等实地观察掌握气温、气压等气象观测数据,并分析相关数据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重点、难点)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难点) 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能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及风力大小。
(难点)4.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有关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直接热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受热过程1.大气长波辐射: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产生大气长波辐射。
2.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向地面的部分。
3.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1.大气运动(1)主要形式⎩⎨⎧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水平运动——风(2)意义⎩⎨⎧形成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形成各种天气变化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①A 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 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 、F 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 、E 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1.风的形成过程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1)太阳辐射是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
()(2)大气的绝大部分成分都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3)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是会随大气运动而变化的。
()(4)大气运动的方向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5)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三力合力提示:(1)√大气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将热量传给地面,地面再将热量传给大气,因此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第三节2 地球的运动之昼夜交替和时差
太阳光线 昼 半 球 夜 半 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4课 昼夜交替和时差 眼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教学目标1、理解昼夜交替及地方时产生的额原因,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2、知道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重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昼夜交替1、晨昏线的概念及判断晨昏线是 半球的分界线。
首先它是一个大圆,相对于太阳来说是不动的,只是因为地球自转,相对于地球而言运动,所以晨昏线的更替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即自 向 更替。
晨线和昏线的判断要牢牢抓住地球自转方向,如果晨昏线的西侧是夜半球,东侧是昼半球,则为 线;反之,晨昏线的西侧是昼半球,东侧是夜半球,则为 线。
2、晨昏线(圈)的运动过程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 向 运动。
同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 ,晨昏线在以圆心为中心,在 和 之间摆动,如图所示:AB 为晨昏线(圈)(阴影部分为黑夜)3、晨昏线、昼夜半球与太阳高度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º;③直射点A 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 的纬度之和等于90º;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º26´N )时,切点B 的纬度为66º34´N 或66º34´S 。
当太阳直射在20ºS 时,切点B 的纬度为70º´N 或70ºS 。
4、昼夜更替:由于地球是 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即 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不断地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 日即 小时。
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但地球不自转有昼夜更替现象吗?合作探究在下图中的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二、地方时1、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重难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
3.
1.
2.
3.
1.
2.
3.
4.
5.
教学难点
1.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2.晨昏线的画法;
3.时间的计算;
4.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
5.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4.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
1
2
1.
2.
1.
2.
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结果。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重点
1.掌握冷暖锋面图的识读、判别;
2.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差异及其典型实例。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重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
2.
1.
2.
1.
2.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3.地质构造及其与地貌的对应关系;
4.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教学难点
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点。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1
2
3
1
2
1
2
1
2.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重点
1.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难点
1.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