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被历史湮灭的寻根圣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邑——被历史湮灭的寻根圣地

在中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移民发源地,大概要算山西洪洞大槐树了。著名移民史专家葛剑雄在《山西移民史》的序言《家山何止大槐树》中指出,明初大量的“移民迁自山西各地,不可能都来自洪洞县,更不会全部出于大槐树。”①大槐树移民影响再广、意义再深,也只是移民史的一部分,大槐树不过是对明初山西百万移民潮的一种集体追忆,而更多的迁徙仍然鲜为人知。

1994年3月14日《山西农民报》第四版登载的“南有洪洞大槐树,北有马邑圪针沟”就是对这一时期山西移民点形象的概括。洪武、永乐两朝大规模外迁边塞居民,马邑及周边地区既是迁出的重点区域,又是戍边置屯垦荒的重要迁入地。近年来,关于马邑的“圪针沟”与洪洞大槐树的“圪(棘)针沟”,两地移民后裔在互联网上进行了频繁的讨论、交流,马邑圪针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

据考证,在明朝遗留下来的大量官方文献中,如《明实录》《明经世文编》等,并没有特别提到山西洪洞县的移民,更不用说大槐树了,而《明太祖实录》清晰地记载了朔州移民。朔州马邑圪针沟这个移民集散地却被历史所湮灭,本文就这一重要的移民集散地及其移民的迁徙、分布和迁入军队戍边置屯垦荒等史实作初步探讨。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在查考中难免挂一漏万,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一、马邑——明初移民集散地

明初,残元势力为避明军讨伐逃往蒙古地区,因物资缺乏经常南下攻掠,严重影响边民的生活,山西是受害最频繁的地区之一。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朔州、大同位于草原游牧和农耕文化的分界线上,是蒙汉冲突的关防要地,大同处于防御前沿,是明朝军事经营的重点区域,雍正十三年《朔州志·道路》载:“东达于京,西通于秦,北及边外,南由关内至于□□,洵四达之衢,中外之交也”,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说明朔州是“南北咽喉,东西要路”。②从《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朝山西行都司全图》可见,马邑是“晋北之鄙”(鄙:边远的地方—笔者注),边塞移民由此南迁交通便利,所以马邑是空边政策迁出的政治移民与戍边置屯垦荒迁入军事移民的集散地。

其次,从朔州历史沿革来看,明代朔州属大同府辖,仅辖马邑一县。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朔城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记载:“明马邑故城位于朔城区神头镇马邑村内。”康熙《马邑县志·延袤》载,马邑县境“西至朔州烟墩村界一十五里。”也就说,现今马邑村是明初马邑县治所所在地,烟墩村明代属马邑县管辖。烟墩村是神头镇一个古老村庄,据《朔州地名志》记载其“位于朔城区神头镇7.5公里处,因为村东北角有烽火墩,以狼烟报警,故名。”圪针沟在烟墩村西南隅,此地原来有一条东西方向遍地圪针的大沟,因此叫圪针沟,两地距离只有一里远,故人们习惯把烟墩村圪针沟连在一起称呼。2006年4月29日,《朔州日报》第一版刊登了忻州市张俊赟先生的《忻州诸多姓氏根在朔州》一文,文中介绍忻州郝氏、赵氏、冯氏等许多姓氏都是从烟墩村圪针沟迁出。据烟墩村老者回忆,圪针沟确实存在过,这与忻州家谱的记录完全吻合。

第三,据山东省《定陶县秦谱》记载:“洪武二年(1369),秦氏由山东出发聚集至朔州马邑县烟墩村圪针沟,又迁居忻州紫郡定居,后几经迁徙”。与他们

同时迁徙的还有定居忻州紫郡的董姓。此记载印证了马邑是明初移民集散地,移民到此集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空边政策迁出的政治移民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却未能继承元朝的全部政治遗产,直接统治区较元朝大大缩小。北撤的蒙古人仍占据着大片的土地,他们拥有强大的武装,对明朝构成极大的威胁。洪武元年(1368),明廷为了悉空草原以防蒙古人南下,实行“移塞外边民入内”的空边政策。这些北方边境上俘获的将士和遗民大多经马邑迁往北平及周边地区,也有一些迁入京师(今南京市)等政地要地。至二十一年(1388)内迁活动暂告停止。这些移民广泛地分布于江苏省、安徽省、北京市、河北省、云南省、山西省、四川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一)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作为明朝首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内迁蒙古人最主要的聚居地,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廷将一批蒙古元故官迁入南京。3三年(1371)三月,迁塞外元太尉沙不丁及其将士家属3000余人于京师卫所。④五年(1373),有1840名蒙古降官士卒迁至南京。⑤次年十一月,“送大同边民寡妇及遗弃人口六十一户至京师。”⑥七年一月,迁朔州故元官民200人于京师卫所;⑦四月,迁塞外故元官属1323人于京师卫所;另有3230名故元官、军、民从塞外迁入。⑧同年,朱元璋甚至下令:“其塞外夷民,皆令入内地”;“官属送京师,军民居之塞内”。⑨

从洪武元年(1368)开始,先后有1万余人经马邑迁往南京。朱元璋很重视对这些人的安排,于十二年(1380)十二月下令对京师内部的蒙古人进行集中安顿,除“隶军籍”外,其余“占籍为民”,即等同于一般汉民,就地安顿下来。

(二)安徽省

淮河两岸是元末农民战争的首义之区,人口损失非常严重,朱元璋的故乡临濠(今安徽凤阳)更是凄惶之至。明初,朱元璋曾建都临濠,虽不久即废,但他还是从全国各地向故乡移民。

洪武五年(1372),来降的鞑靼五千九百余人,“命居临濠”。⑩次年八月,迁朔州民自故元士卒及家属于凤阳地区泗州;九月,“上以山西弘州、蔚州、定安、武、朔、天城、白登、东胜、澧州、云内等州县,北边沙漠,屡为胡虏寇掠,乃命指挥江文徙其民居于中立府(今安徽凤阳)”⑪,“凡八千二百二十八户,计口三万九千三百四十九。”⑫“这是明朝初年山西居民首次大规模向外迁徙”,⑬涉及的地区以大同为中心。由此可见,马邑大规模的移民早于洪洞大槐树。按《明太祖实录》载:洪武四年正月“戊申,山西丰州、东胜州、太原兴县以今年旱灾诏免其田租”,可见,明初区划基本沿袭元末之制,大同府包括这些州县,这件史实在《内蒙古自治区史·大事记》中也有记载。

洪武七年(1372)七月,“广西护卫指挥佥事脱剌伯于朔州等处招集旧部。故元卒1360余人,家属3460余口,俾之编伍。”⑭这些故元士卒及家属按照军队的形式组织起来,迁到凤阳的泗州、虹县屯田。十月,又“迁朔州故元士卒及家属往泗州虹县”,共4820人。这些移民主要分布在淮河的宿州、灵璧等地。

洪武初年,马邑周边地区先后迁往安徽省的约有5万余人。部分《山西刘氏家谱》也记载了这一史实。《中国移民史》记载,“寿县寿州回族边、马、赵、朱、陶、哈六大姓氏,很可能是迁入凤阳府的39000人中的一支”。⑮

(三)北京市(原北平及周边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