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共53页文档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学纲要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学纲要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两种关系。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应用场景等方面介绍这两种关系的概念和区别。

一、组合关系组合关系是指一个整体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关系,整体和部分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

在组合关系中,整体对象拥有部分对象,部分对象只能属于一个整体对象。

组合关系的特点:1. 整体对象拥有部分对象,整体对象的生命周期决定了部分对象的生命周期。

2. 部分对象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整体对象。

3. 整体对象和部分对象之间是强关联,一起共同完成某个功能。

组合关系的应用场景:1. 树形结构:树是典型的组合关系,根节点是整体对象,子节点是部分对象。

2. GUI界面设计:界面中的控件可以作为整体对象,而控件的各个元素可以作为部分对象。

3. 企业组织架构:公司可以作为整体对象,员工可以作为部分对象。

二、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一个整体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关系,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联较弱。

在聚合关系中,整体对象拥有部分对象,但部分对象可以独立存在。

聚合关系的特点:1. 整体对象拥有部分对象,但部分对象可以脱离整体对象而存在。

2. 部分对象可以属于多个整体对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3. 整体对象和部分对象之间是弱关联,可以独立进行操作。

聚合关系的应用场景:1. 学校和学生:学校是整体对象,学生是部分对象,学生可以选择加入不同的学校。

2. 车辆和引擎:车辆是整体对象,引擎是部分对象,引擎可以被多个车辆使用。

3. 图书馆和图书:图书馆是整体对象,图书是部分对象,图书可以被借阅、归还、购买等。

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区别1. 生命周期:组合关系中,整体对象的生命周期决定了部分对象的生命周期;而在聚合关系中,部分对象可以独立存在。

2. 关联性:组合关系中,整体对象和部分对象之间的关联较强;而在聚合关系中,整体对象和部分对象之间的关联较弱。

3. 灵活性:组合关系中,部分对象只能属于一个整体对象;而在聚合关系中,部分对象可以属于多个整体对象。

语言学纲要第四章语法

语言学纲要第四章语法
动句、兼语句、存现句、主谓谓语句、双宾 语句等。
第12页,本讲稿共90页
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层次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语法单位
功能
语素
语素组
构词
词 法
词形变化

词组 造句

句子
表达 法
实现关系是低一级语法单位获得高一级语法单位的功能
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是组成关系。
不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关系。
由两个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合成词。 妈妈、刚刚
第16页,本讲稿共90页
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构造 复合词 短语 主谓 地震、 大地震动 结构 海啸 大海咆哮 述宾 将军、 写字 结构 管家 吃饭 偏正 白酒、 快跑、 结构 飞快 红花 述补 说明、 说清楚、 结构 推翻 打死 联合 道路、 踢打、 结构 是非 我和他
A、选词 组成句法结构的词,首先在词义(语义)上能够 搭配,其次还必须要在语法上能够搭配,句法结 构的各个结构项要求一定词类的词来充当。 太阳:一个太阳,红太阳,太阳红
第24页,本讲稿共90页
• B、虚词 • 利用虚词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 虚词是汉语的重要的组合手段之一,用不用虚词,用什么样的虚
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是词进入组 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意义。
思考: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有什么区别?
第19页,本讲稿共90页
• 2、语法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
• ①显性意义: • 可以直接感知,主要通过语序、 虚词、词形变化等
反映出来的句法关系意义。
• 如陈述关系、修饰关系、支配关系等。 • ②隐性意义:
(2)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替换。

《语言学纲要》42语法组合规则及聚合规则

《语言学纲要》42语法组合规则及聚合规则

• (三)语法手段
• 构成语法形式的方式(手段)就是 语法手段。
• 提供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下面几 种:
• 1、选词 • 能否相配:
• 组合成基本结构的词,当然要在词 义上相配,例如“喝粥”"吃粥"。
• 意义改变: • 再如:猎人和狗 猎人的狗
• 句子成分的选词:
• 基本结构的各个项都要求一定词类 里的词来充当。例如“水、火、太 阳、饼干”之类一般所说的名词, 很少可能充当主谓结构里的谓语。
2、述宾结构
• 这种结构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 作支配的事物(宾语)的关系。汉 语中的述宾结构都是述语在前,宾 语在后。例如:
• 切/西瓜 • 洗/衣服 • 斜线前面的是述语,后面的是宾语。
3、述补结构
• 在述语的后面,也可以加上一些成分 以表示述语的程度、结果、趋向等, 这叫做补语。由述语和补语构成的结 构叫做述补结构。汉语的述补结构是 述语在前,补语在后。
• (二)语法形式:
• 各种基本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必须通 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
• 语法意义的表现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
• 语法意义是概括出来的;任何语法意 义都是通过语法形式体现出来的。
•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是形式和 内容之间的关系,语法形式表现语法 意义,语法意义必须通过语法形式才 能具体表现出来,二者以对方为存在 条件。如汉语“同志们”中的“们” 和英语“comrades”中的s 。
• 例如: 急/哭了 • 站/稳 搬/出去 • 斜线前面的是述语,后面的是补语。
4、偏正结构
• 这种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 如: 人民的/力量 高/水平 (定中)
• 马上/出发 加倍/努力 (状中)

语言学纲要

语言学纲要

语法的性质一、语法的定义(一)语法是一套规则系统,语言单位的组合结构和制约关系。

语法就是词的构成、变化的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是语言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规则是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

语法规则主要是指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潜存的。

组合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现实的语法就是词的构成变化的规则和句子的构成规则。

1.词的构成变化规则→词法→构词法/构形法(形态变化)2.句子的构成规则→句法(短语的构成规则+句子的构成规则)3.词的归类变化规则→词类(形态特点和组合特点差异)4、词法和句法的联系:范畴不同,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A、词以确定的形式进入句子,造句时词法与句法规则并用。

B、某些句法特点受制于词法:we…re studying English。

C、二者相互补充:形态变化少→句法重要/语序重要(汉)形态变化多→词法重要/语序次要(俄)二、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规律规则隐含在句子中→无数句子模式的抽象概括2.生成性大的复杂的结构是由小的简单的结构逐层组合而成的→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句子。

如:花…牡丹花……院子里的牡丹花…老王院子里的牡丹花+开……已经开了……已经开了几天了3.稳固性:千百年沿用,很少改变。

主+谓+宾4.系统性: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同一语言的语法规则又有着自己的系统,各种具体的规则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语法单位(一)语素具体语言中特定语音与语义相结合的最小的结构单位1.特点:(1)音义结合体。

(2)最小的结构单位。

(3)构词的备用单位→不能独立进入句子2.语素与词的区别:(1)音义结合体→最小,不可再分(2)结构单位→构词单位/造句单位3.语素的分类(1)根据语素在合成词构造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词根和词缀。

词根是合成词的核心部分,词的词汇意义主要由词根体现。

例如,汉语“画儿”中的“画”,英语中的“rebuild”(重建)中的“build”。

《语言学纲要》音位的聚合和组合

《语言学纲要》音位的聚合和组合

04 音位组合规则探讨
音节结构与音位组合限制
音节构成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单位,由声母、韵母 和声调组成。在音位组合中,声母和韵 母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组合,形成不同 的音节结构。
VS
音位组合限制
音位组合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某些辅音音 素不能出现在某些元音音素前面或后面, 某些音节结构在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不存 在等。
省略现象
在语流中,由于语速快或发音习惯等原因, 某些音素可能会被省略不发。省略现象在口 语中尤为常见,但不影响语义的表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弱化现象
在语流中,某些音素可能会因为发音部位或 发音方法的变化而弱化,变得不够清晰。弱 化现象也是口语中的常见现象,需要注意区
分和辨认。
05 聚合与组合在语言学中应 用
语音系统构建中的聚合与组合
最小对立体与音位变体现象
最小对立体
两个音位之间的对立关系可以通过最小对立体来体现。最小 对立体是指除了某一音位特征不同外,其他音位特征都相同 的词或音节。例如,/pin/和/bin/就是一组最小对立体,它 们的区别仅在于/p/和/b/的对立。
音位变体
同一音位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具体实现形式称为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之间不构成音位对立,但它们在语音实现上存在差 异。例如,/p/在词首时送气较强,而在词尾时送气较弱,但 它们都是/p/音位的变体。
聚合关系中的链移和音变现象
链移现象
在语音演变过程中,一个音位的发音特征可能逐渐向另一个音位靠近,最终取代该音位的位置,这种 现象称为链移。链移现象通常会导致一系列音位的变化和调整。
音变现象
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发生的变化。音变可以发生在音位内部,也可以发生在音位之间。常见的音变 现象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音变现象是语音演变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推 动力之一。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组合规则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构词法构词法。

分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1、单纯词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2、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有派生式、复合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复合式的合成词也有这五种结构类型:1、主谓型(陈述式)堤防心得沟通体贴神往2、动宾式(支配式)主席将军立春举重结果3、补充式证实纠正震动充满推广降低4、偏正式定中关系:公园地铁奇迹小说气功热心状中关系:热爱前进广播回顾遥控5、联合型人民朋友功劳语言老小今昔表里口齿血汗二、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主谓结构:李老师/走了,桃子/吃了,这部电影/真好看述宾结构:保卫/边疆(对象),丢了/鸡(消失),抽/烟斗(工具),喝/两盅(量),写/楷书(方式),担心/学不会(原因),蹲着/狗(存在), (外面)起/ 风了(出现)述补结构:吓/倒了(表示结果程度),冲/上去(表示趋向),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表示方式、手段),读了/两遍(表示数量)偏正结构:集体/经济五朵/金花祖国的/关怀;积极/发展努力/开拓愉快地/劳联合结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但雄伟而且壮观五种基本语法结构是从语法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名称已提示了每种结构所概括的意义。

汉语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一致。

(朱德熙)词组中通常分出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些结构成分,其名目、性质和作用也都相当于句子里的句法结构成分的有关项。

思考题:1、句子跟词组有哪些不同?2、下面这些复合词的构词方式,除了上述基本的五种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请指出下面复合词的构词方式。

贩卖、报考、割让三、语法意义、语法形式、语法手段1、语法意义:它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关系、组合功能和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组合关系,名词、动词等是组合功能等,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

《语言学纲要》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浅析(贰)

《语言学纲要》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浅析(贰)

《语言学纲要》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浅析(贰)上回已经用我理解的“火车理论”简单叙述了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今天我在看勤思宝典的简答题时候,又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我由衷地觉得,其实语言本身就是一部设计极其精巧,部件之间遵循一定规则严丝合缝运行的精密仪器。

《语纲》中对于语言的结构描写和举例,就已经将语言的结构很系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宏观上来说,“语言”有自己的系统性,层次性。

它被我们分为“音系层”和“语法层”。

语言符号以较少量的底层结构按照“组合”和“聚合”这两条规则,组成上一级结构,结构变得复杂高级,符号的数量级也一级级翻番。

最基础的语言符号(我们可以理解为“语素”或者“音素”)也就几百几千,却能创造出无穷的语言片断。

虽然数量无穷,但是新的语言片断是按照现有的规则“创造”的,所以,并不是真正的“天马行空”,而是“新”中有“法”。

即使句子是全新的或者半新,人们也能理解新造的句子包含的意思。

从相对微观的结构分析,整个语言体系中,每一级别的结构内部,也依旧按照“组合”和“聚合”规则构成。

例如,在上篇推送中,我举例在“词”的层级,“吃饭”可以组成动宾结构短语,那“饭”也可以换成“菜”,组成“吃菜”,结构依旧不变。

理论上,“吃”可以换成“喝”,虽然“喝饭”在意义上和逻辑上有误,但是在语法结构上和原来的是保持不变的。

那我们可以再从语音角度,比如,和an 有组合关系的有b,p,m,f,d,t,n,l,z,c,s.由于这些音能在相同的语音结构位置上出现,所以构成一个聚合-声母。

在声母这个大聚合中,还可以根据发音部位或者发音方法构成更小的聚合。

例如,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b.p.m就是根据相同的发音部位排列的,从而构成一个聚合关系。

参考书目:《语言学纲要》《勤思汉硕通关宝典》。

简述语法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关系

简述语法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关系

(1)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聚合规则: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语法的聚合犹如一座仓库,把能重复使用的最小的语法单位按照组合中的功用分门别类地储存在仓库中,只要交际需要,就可以到这个仓库中去选用合适的单位。

(4)从聚合中选出的单位如何组成句子,需要服从组合的规则。

(5)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它储存于人们的脑子中,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它存在于话语中;当然,潜存在脑子中的聚合归根结蒂也是从话语中归纳出来的。

(6)说话时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则提供可能。

语言学纲要课件 (4)

语言学纲要课件 (4)

述补
补足
述语在前 补语在后
偏正
修饰
修饰语在前 中心语在后
联合
并列 选择
例子
小张学会了 今天星期二
看电影 吹风
变换
可加“是不是”转 换为问句形式
多可加“了、着”
讲清楚 飞起来
多可加“得”或 “不”
铁箱子 努力工作
调查研究 父亲或母亲
多可加“的/地”或 用“什么样/怎样” 提问
可加“和、与、或” 等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一、词类
1、词类:
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即词的句 法功能分出来的类。
在一种语言里,凡是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 词,它们的句法功能相同就可以归成一类。
2. 常见的词类:
语言里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 词和虚词分别又可以分成一些具体的词类。
3、划分词类的标准:
一般认为,划分词类的标准有意义、形 态和功能三个。
✓ 语法的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 聚合几规个则语是法潜单在位的,,在它同储一存位于置人可们互的相脑替子换中,,替组换合后规结构 类则型是和现功实能的都,没它有存变在化于,话这语样中的(几p个8语4)法单位,就形成了 一种聚合关系。
三、语法单位
这 个 周 末 我 去 旅 游。
(1)
【必注居意其:一这,里如:的“性”是语法的概念,不能等同于 生物阳学性的:性剧别院、的英概雄念、。汽】车、客人
中性:事业、田野、旗、知识
思考:阴性:自然、报纸、欢乐、保姆 ✓ 汉语“他/她”是否“性”的语法范畴?
常见的语法范畴:
2)数:通过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 出来的量的特征。如英语:I-we;-s 思考:

第二节 组合规则

第二节 组合规则

词尾是指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
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词的语素。 词根和词缀具有构词功能,是构词语素 ,二者合称词干(一个词除去词尾,就 是词干)。 词尾不具有构词功能,是变词语素,又 称构形语素。
第二节 组合规则
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词由语素构成。
1.由一个词根语素(在有的语言里加
第四节 变换
一、句式的变换 句式的变换:在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
义的前提下,不同句型或句类之间相 互变换。 1.省略:在连续的话语或对话中,去 掉句子的某些成分,又称删除。 老李是上海人,(老李)今年45岁。 你做饭还是我做(饭)?
2.移位:改变词语的先后顺序,又称易位
。 句法性移位(改变语句的结构方式): 老张吃了西瓜。—西瓜老张吃了。 语句性移位(不改变语句的结构方式): 你怎么了?—怎么了你?
语言中的句子,不管多么复杂,都是基本
结构一层层套起来组成的。 分析句子的结构层次,采用直接成分分析 法。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 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直接组成 成分。
直接成分分析法:是通过找直接组成成
分来分析句法结构层次,利用图形分析 句子或词组结构,把结构层次和结构类 别都标出来,以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显 性意义。 对于一些歧义结构,可通过层次分析来 说明。
2.述宾结构 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事物
(宾语)的关系。 述宾结构都是述语在前,宾语在后,可 加“了、着”。 写小说 提问题 招待朋友 削苹果
3.述补结构
在述语的后面,可以上一些成分以表示
述语的程度、结果、趋向等,这叫补语 。 述补结构补语在前/补语在后,可加“得 ”或“不”。 提高 搬出去 热晕了 去三趟

(完整版)语言学组合与聚合总结

(完整版)语言学组合与聚合总结

一、组合关系和和聚合关系的提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索绪尔提出来的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

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

例如"学习外语","学习"与"外语"组合,形成述宾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例如"学习外语",其中"学习"可以用"研究"替换。

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

二、语音的组合与聚合关系语音中的每一个音素(音位),它总是处在相邻的音素之间。

通过音素组合关系的研究,建立起来音位。

例如:北京话有几个与[a]发音比较接近的元音,从音质角度看,它们是不同的音,它们分别为[a]、[ɑ]、[A]、[ε]。

[a]只出现在i和n 的前面,如bai 、ai、ban、an等;[ɑ]只出现在u和ng的前面,如gao、yang、ao、gang等;[A]只出现在音节的最后,如jia、hua、ba 等;。

根据这些组合规律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为一个音位[a]。

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按音位设计的。

聚合关系是出现在一定组合中相同位置上的各语言成分所具有的类聚会同的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对立互补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我们把能够出现在一个音节开头的那个辅音归成一类,那就是声母。

声母之间是聚合关系。

如有的辅音只出现在i和ü前面,像j、q、x,我们把这三个辅音看作是一个小的类聚,它们在发音上有共同的特点称为舌面音。

其他如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双唇音、舌根音等类聚。

现代汉语中的辅音大部分有双向的聚合。

我们可以看下面的z c s 、zh ch sh、j q x。

从可以看到,横向的三个辅音也分别是一种聚合,第一行是舌尖前音的聚合,第二行是舌尖后音的聚合,第三行是舌面音的聚合;同样纵向的三个音也是一种聚合,第一列的三个音是不送气塞擦音的聚合,第二列是送气塞擦音的聚合,第三列是擦音的聚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