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政治方向共26页
中国近代史政治方向
![中国近代史政治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b49a746225c52cc58bd6bef6.png)
3.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带来的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不
政治上 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
战后中 国社会 经济上 的变化
中国成为西方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 供应地。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使 中国的早期工业化得以开展
思想上
萌发开眼看 世界的新思 想
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专著:《海国图志》等
对外(中国)
政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
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陷入空前严重。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
思想: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表现?)
革命史观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丁说: “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 。
社会史观
(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9● 解放战争
1945 1937
中华民 族的抗 日战争
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会议 全面内战爆发 三大战役 解放南京 全民族的抗战 日军的滔天罪行 抗战的胜利
1927 1924 1921 1919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政策、国共关系变化
国民党: 屠杀 — 不抵抗 — 攘外必先安内 — 联共抗日 — 反共 主要矛盾 1927—1931 — 1935华北事变 — 七七事变— 抗战后 阶级矛盾为主 中日矛盾为主 阶级矛盾为主 中日矛盾上升 阶级矛盾居次 中共:武装反蒋—反蒋、抗日—逼蒋抗日— 联蒋抗日—武装反抗 关系: 合作 ———— 对抗 —— 再合作 —— 再对抗
③ A、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处于 幼年时期,效法俄国十月革命,在一些城市发动工 人起义和武装斗争,未取得有效成功。特别是王明 “左”倾机会主义者曾坚持城市中心论,发动武装 暴动,使党损失重大。 B、 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路”: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召开 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 合,“走自己的路”,坚持农村中心论,即先夺取 农村政权,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 利的道路。
二轮复习 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 (1919---1949) 课件(87张)——近代中国
![二轮复习 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 (1919---1949) 课件(87张)——近代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ea18366659eef8c75fbfb3f0.png)
第21页
第二篇 模块突破篇
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历史
一、政治上
[总结升华]
1.警惕一个易错:两次国共合作的力量组成的不同 (1)第一次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级四个阶级的联盟。
(2)第二次包括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体及海外华侨 中的所有抗日力量,更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影视事业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 活
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第6页
第二篇 模块突破篇
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历史
核心知识强化 H
精要归纳 提炼规律
第7页
第二篇 模块突破篇
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历史
[精要整合] 一、北洋军阀统治后期的中国社会(1919~1928 年)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兴起——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919~1923 年) ①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 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 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 立;1922 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纲领。
第13页
第二篇 模块突破篇
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历史
3.国民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1)措施: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实行币制改革,提出关税自主的主张。 (2)影响: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抗战胜利 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第14页
第二篇 模块突破篇
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历史
2.深化一个认知:二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战时: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 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 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 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毁灭,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 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 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 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 1941 年,官僚资本 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中国近现代史政治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政治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3e36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3.png)
❖ 现代史:主线
❖ 中共领导的探索社会主义建立和建设历程
政治史
❖ (一)列强侵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五次侵华战争:(重点-两次中日战争)掌握要点:战争爆发的原因; 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危害;影响及中国在外来侵略下的变化(社会形态,革 命任务,经济结构,思想,对外态度,社会生活。)
❖ 经济上:资本主义19世纪末初步发展,20C初,继续发展, 一战期间短暂春天。
❖ 思想文化上: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迅速发展,西学东 渐内容从自然科学深入到资产阶级政治学说。A三次思想解 放潮流:维新思想传播,革命思想传播,新文化运动民主科 学思想传播-思想近代化开端。B新的思想理论形成 :三民 主义
政治史
❖ 3、思想近代化:理性化、科学化
❖ 新文化运动(开端):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思想,根除封建制 度的思想根源。(前期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思想,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 4、军事近代化:A、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积极仿制西方
战舰,提出建立新式海军主张 B、洋务运动期间,筹
划海防,建立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
政治史
❖ (二)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 1、地主阶级:(1)抵抗派: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活动:仿制战舰,筹建海防,编译《四洲志》,《海国图志》介绍西方
❖ (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活动:洋务运动举办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军,筹划海防、新式学校(三个近代化第一步)
❖ 1937-1945联合国民党,实行全民族抗战,成为中流砥柱。(三阶段) ❖ 1945-1949争取和平民主,建立联合政府努力。-解放战争,推翻国
中国近代政治上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政治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d654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a.png)
中国近代政治上知识点总结一、中国近代政治概况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可以分为清朝末期的改良、革命以及民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清朝末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多达数十次的农民起义和城市暴动。
清政府在列强的侵略下日益式微,国力衰退。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民众的反抗,清政府通过设置新政、引进洋务和变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国家命运,但未能改变社会危亡的命运。
自1860年以后,中国地方军阀混战,实力强大而时弱小的北京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让步屈服。
二、中国西化运动1.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自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在清朝末年进行的推行洋务的一揽子改革的政治运动。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资本主义营利业务,学习外国技术知识,引进洋务人才和设立洋务学堂等。
此外,洋务运动还进行了一系列机关、军队、教育以及对外交涉等机构的变革。
洋务运动虽然为中国带来了部分西方科技知识和文化,但其改革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2. 自强运动:自强运动是由中国封建王朝的洋务运动引发的一场社会运动。
自强运动包括了中国人对自身振兴的思考和行动。
在自强运动中,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保守思想的新党派和社会团体。
在海军改革和捐资办学方面,自强运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在这一运动中,人们解放了思想,对唯武器论、学外国的封建制度和军阀统治进行批判。
自强运动积极引进和吸取西方科学技术成果和文化,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
三、筹议会议筹议会议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它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近代政治史活动中两大主要的政治力量。
它围绕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比较周密和有建设性的讨论,使中国人对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中国近代政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筹议会议的议程内容与中国政治形势发展的沛取得了密切相联系。
四、改良派与维新派改良派发展派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其中两个流派。
改良派主要力求维护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此来挽救中国的命运。
中国近代政治
![中国近代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3e6a2e47767f5acfa1c7cd80.png)
1、鸦片战争(1840——1842)与《南京条约》:①、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2)、进程: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3月,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
其政治影响: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1853年,北伐,林凤祥,李开芳,失败,为西征胜利牵制了大量敌军。
西征、东征,军事上达到全盛。
(3)、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①、内容:A、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分配方式,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分配方式: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C、理想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②、评价:①、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②、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③、但是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4)、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⑴、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⑵、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⑶、评价: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共26页
![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共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c4fdd5dc8762caaedd33d4d5.png)
Evaluation onl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7da3bf1759eef8c75fbfb3c9.png)
第一章.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经济的命脉,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4.文化渗透帝国主义文化渗透活动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控制中国制造舆论。
宣扬殖民主义文化思想,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反抗斗争,人民群众斗争方面有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天平天国,台湾人民奋起反抗,义和团。
爱国官兵有冯子才取得镇南关大捷,关天培等。
1、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2、失败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
清军军队素质,武器装备等综合实力,战斗能力远低于经过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
三.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林则徐成为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同时也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振兴中华”和“救亡图存”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的仁人志士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第二章、反侵略失败中国都做出哪些斗争?一.洋务运动:19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下,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发展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建设近代海军等。
在客观上为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治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但是,洋务派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能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失败原因:封建性。
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管理的腐朽性。
二、戊戌维新运动1、意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中国近代史概述
![中国近代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2b91ce76294dd88d0d26b73.png)
人民英雄纪念碑——辛亥革命浮雕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步 步紧逼,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
从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到同盟会成立
年轻时的孙中山
孙中山出生地(现广东中山 市翠亨村)
从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到同盟会成立
《民报》书影
《民报》发刊词
1905年11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发行。孙中山在发刊词中 提出“三民主义”。
日军的侵华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罪行一:日军不
断扩大侵华战争, 战火遍及近半个中 国。给中国造成巨 大的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 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第一阶段(局部抗战):1931-1937年, 抗日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
中国近代史概述
近代史(1840-1919)
鸦片战争(1840)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中日甲午战争(1894) 百日维新(1898) 义和团运动(1900) 辛亥革命(1911)
嘉庆
嘉、道衰弱 • 政治——阶级矛盾 • 经济——土地兼并 • 思想文化——文字狱 • 军事——国防空虚 • 外交——闭关自守
道光
西方对中国的威胁
பைடு நூலகம்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开始积极 扩张,掠夺殖民地,扩大商品市场。
英国的对华贸易却长期处于入超状态,英国工业品 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销量不大。 于是,英国殖民者以走私鸦片作为改变贸易逆差的手 段。
——鸦片
(三角贸易):
英国(棉纱)→ 印度(鸦片)
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919年—1949年)
![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919年—1949年)](https://img.taocdn.com/s3/m/d87e55d926fff705cc170a61.png)
年级高三学科历史编稿老师王凤侠课程标题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919年—1949年)一校林卉二校张琦锋审核樊金玲一、考点突破1.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民主义的发展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及大众传媒的发展。
二、重难点提示1. 抗日战争的特点(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4)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
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特点正面战场:指国民政府将统治区域分为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以“大兵团作战,进行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
在抗战防御阶段,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是抗战的主战场。
敌后战场:在日伪占领区创建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以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为主。
在抗战的防御阶段起配合作用。
相持阶段,成为敌人进攻的重点。
(2)关系互相配合,相互联系。
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破裂,军事上最终保证了抗战的胜利。
三、考情分析1. 政治史近几年主要涉及抗日战争。
近代史中政治史部分是高考重点,内容侧重于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略战争: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人民反抗: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百团大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涉及抗日战争及相关知识(如百团大战)。
尚未涉及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及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和解放战争等考点。
2. 经济史部分近几年高考主要涉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生活习俗变革,晚清时期的婚俗变化,近代的婚俗变化。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ccc4ed543b3567ec102d8a93.png)
2、经济上
(1)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中国被强行纳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 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逐步解体。
2、经济上
(2)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 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 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 动是对工业革命的被动反应。
2.经济上
(1)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 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帝 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的建立 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1912~1919年中国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 天”。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领导了一系列新型的革命斗 争,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 运动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 1927)。
(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 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焕然一新。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 1927)。
(3)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国共产党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 1927)。
(1)新道路的开辟。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 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 央领导集体,中共走向成熟。
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2)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统治 前期,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都得到了较大 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中国近代政治史
![中国近代政治史](https://img.taocdn.com/s3/m/d5796019c281e53a5802ff28.png)
⑤ 导火线:林则徐禁烟
1、 落后——先进国家矛盾、碰撞
2、 市场广阔,资源丰富,而又落后的中国也就自然成为 被侵略的对象
(二)从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看中国战败的原因 • 1、 经过: • 2、抗争:爱国将领,(P28)三元里人民的抗英
屈辱求和。
背景: 兴起:
原因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建立革命团体——同盟会 酝酿: 2.确立革命纲领——(16字)(三民主义) 3.一系列武装起义(P63)
指导 思想
结果 前途
反帝 无产 反封 阶级 建
马克 思主 义
社会 主义
侵 略 史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 1856 1860 1894 1895 1900 1901
鸦片 战争
1840
第二次鸦 片战争 太平天国 运动
1851
中日甲 午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亥 1919 革命
1911 1912
全盛
1856
天京变乱 转折1856
辛酉政变
天京陷落
慈禧上台
借师助剿
失败1864
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
会 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内容 ②分田原则和方法 ③产品的分配和方法 ④实施的目的 进步性: ①是太平天 评价 国的革命纲领 ② 反 映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 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③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 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 ①没有一个 安全的环境 ② 绝对平 均主义
以反封建和反对外来侵略为目的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革命
三个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 本资本主义
两个任务:反封建、反对外来侵略
一个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2023年安徽历史中考总复习专题:中国近代的屈辱、抗争与探索(26页))
![2023年安徽历史中考总复习专题:中国近代的屈辱、抗争与探索(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4515102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f.png)
【B】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考点预测
(10分)鸦片战争失败后,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 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奋斗不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技术之路】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工业(部分)
名称
简况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它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由外国人 负责全部工程事务和制炮装炮
——《檀香山兴中会章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 教育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建立兴中会的原因。(2分)
清政府昏庸无能;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团结有志之士挽救危亡。(2分,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预测
【革思想之路】 材料四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 ,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 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1900—1901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
1919年
抗争史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37 平型关大捷
1938 1940
百团大战
1941
1945
抗争史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社会矛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
背景
不
盾激化;清政府统治危机严重 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矛盾激化
凡尔赛条约》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1921—1922年
第 三
国际背景
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强迫中国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由几个 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中国近代政治梳理共27页
![中国近代政治梳理共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fafd2df04b73f242326c5f5d.png)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23cea8e5f61fb7360b4c651f.png)
中国近代史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5):总论:列强发动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使中国由独立的国家向半殖民地国家过渡。
面对民族危机,统治者以“中体西用”的原则展开自救,但由于变革的不彻底导致甲午战争战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西方的经济侵略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逐渐向资本输出为主。
这使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但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准备了条件,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但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阻碍,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后中西交流增多,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著:中国的服饰,餐饮,建筑,娱乐等领域都可见到西方影响的印记(西装、西餐、西式住房开始传入中国,近代大众报刊的出现)。
政治: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爆发的原因,结果,影响;《南京条约》和中美,中法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时间,内容,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政治史26,27页,经济史70,72,73页);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黄海海战(1894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内容及危害)和反割台斗争(1895年);(政治史33—35页)经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影响,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背景,指导思想,内容,从现代化看影响及不足;政治上洋务运动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自救行为;经济上表现为积极引进西方的技术,开办了一批军工及民用企业;其经营方式特殊。
关于这批企业的性质,学术界争议很大,只须知道它们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即可。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产生的条件,时间,发展状况,影响。
经济史35,36页);中国邮政试办(1866年);中国建造成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近代轮船业发端(1865年);中国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9世纪70年代);中国自办有线电报开端(1877年)电话传入中国(1882年);(经济史76—78页)文化:早期维新思想。
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文化汇总表格
![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文化汇总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1f9fd5f26f1aff00bed51eb3.png)
⑤1924年1月,召开标志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⑥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谋求和平统一。1925年,孙中山病逝,随后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1945—
1949年
解放战
争时期
①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没有在中国共产党军队和政权问题上达成可行协议
②1946年6月至l947年3月,中国共产党军队打退国民政府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③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国大制宪加剧国民党孤立,民盟倒向共产党(选修2内容)
④1947年6月至l948年8月,中国共产党军队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标志.展开战略反攻
②孙中山受苏俄和中共影响,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和节制资本、等主张
③毛泽东撰写《中国社》《湖南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权和依靠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毛泽东思想萌芽
1927—
1937年
国共十
年对峙
时期
①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国民政府派系混杂,军官拥兵自重局面长期存在
二、中国近代史
1.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社会转型(1840--1895年)
时期
政治
经济
文化
19世纪
40—50
年代半
殖民地
化开端
和近代
化孕育
①1840—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标志,开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历程,被迫放弃严厉的闭关政策,中外关系开始从传统的朝贡体系向条约体制转变,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痛苦的近代化历程开始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b3c70510650e52ea55189893.png)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三点)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口号
民族意识普遍觉醒:甲午中日战争后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4年)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860~1895年)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1894~1911年)
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的原因:对农民残酷的剥削与压迫
政权的建议: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
4.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1945年,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宣言中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1945年,重庆谈判,10.10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方针。
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内战爆发
抗战相持阶段是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阶段。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相持阶段的三大口号: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个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
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绅士。地方实力派)
孤立顽固势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第一次:1927~1928,左倾盲动错误
中国近代史部分政治
![中国近代史部分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3a2901f3fab069dc50220155.png)
中国近代史部分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3-2-20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两次鸦片战争知识延伸:1、《南京条约》的影响:①割香港岛——我国的领土主权遭破坏。
②五口通商——东南沿海门户打开,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外国商品涌入,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先后诞生,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习俗也发生变化。
③协定关税——破坏我国关税自主权。
(2)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概况:(1)背景:鸦片战争后,激化阶级矛盾加之自然灾害。
(2)金田起义:1851年,广西桂平金田村领导人:洪秀全(3)定都天京:1853年,在今南京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当时称天京。
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作者:洪秀全a、基本内容:建立绝对平等的理想社会(土地绝对平均使用;劳动产品绝对平均享有,建立圣库制度)。
b、史料“凡天下田,天下同耕”“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c、评价:积极性:这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制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它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这违反社会发展规律,无法实现。
它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2)《资政新篇》作者:洪仁玕目的:天京变乱后,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政治上:设新闻官,广开言路。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奖励科技发明。
文教上:设立新式学堂、医院和社会福利机构。
意义:这是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进步性)由于当时缺乏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并未能实施。
(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964年,天京沦陷,天平天国运动失败。
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知识延伸: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社会经济上的主张上具有()A、继承性B、一致性C、不同性D、发展性2、区分下列概念:(1)林则徐、魏源是“新思想的萌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