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青岛方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话青岛方言
有个笑话,说改革开放初期,有二个即墨的年轻人,发家致富有钱了,想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去看看。于是突击学说普通话,怕到了深圳不说普通话让人笑话。两人买了西装,各自选了一个价格不菲很考究的皮包,那个时候这是身份的象征。到了深圳的酒店,服务员热情接待,礼貌地帮着拿包并小心擦拭。年轻人一看急了,急忙用普通话说:请你不要乱挖搽,挖搽踢蹬了不好扎箍。尽管年轻人觉得自己说得很明白,服务员那里听得懂即墨方言,愣在那里一头雾水。
青岛的方言有很多,有的上了电影电视,电影上的黄勃,电视上的徐麟,把青岛方言说得相当麻流,还有人将青岛方言编了彩铃,其影响已是不同寻常。青岛地区的语言较复杂,融合了即墨、崂山、胶州方言。邻近区、市也不尽相同。与普通话相比,有的属语声上的变异,如风匣叫"风现";有的则属称谓上的不同,如高粱叫"胡怵",饺子叫"箍扎";还有不少方言难以用文字表示。
青岛方言中大多不使用"很"、"非常"等词,而以其他单音节形容词代替,如很苦说"倍苦",非常甜说"甘甜",另外还有"候辣"、"焦酸"、"钢硬"、"稀软"、"喷香、"稀烂"、"风快"、"绷紧"、"崩脆"、"酥焦"、"溜薄"、"甘黄"、"烘黑"、"通红"等。
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青岛方言中常用单音词表示,如窗户称"窗",被子称"被",哥哥称"哥",屋子称"屋"。
青岛方言中还有些与普通话意义相同、词素也一样的词,但在运用语序上大不相同,如诚实说成"实诚",摆布说"布摆",积攒说"攒积",颠倒说"倒颠",捣鼓说"鼓捣",偏就说"就俯",男女傧相说"男女相傧"等。
在衣食居住方面,青岛话称绒衣为"卫生衣",汗衫为"汗溜儿",拖鞋为"呱打",雨鞋为"水鞋";比如说:“大夏天的,穿个汗溜儿就行了,眼看天要冷了,该添件卫生衣。”“你看你,下雨天还穿着个呱打板。”“我不是买不起水鞋嘛。”青岛人把金戒称为"金嘎子"、"金镏子";馒头叫"饽饽",面条叫"面汤",油条叫"香油果子",菜团叫"气馏",由于生活清贫,人们一般会买肥猪肉,炼出的猪油叫"荤油",把酱油叫'清酱",醋叫"忌讳";院子为"天井",堂屋为"正屋",炉灶为"锅头",烟囱为"釜台",走廊叫"厦檐",大门洞叫"过道",影壁叫"照壁",门槛叫"门坎儿",纸制的天花板叫"仰棚"或"糊糊",篱笆叫"障子",厕所叫"茅房"。
在性质状态方面,饭菜馊了叫"酸了",很少叫"丁点儿",很多叫"若干";衣服整洁叫"板正"。如,这个人穿得真板正。脏乱叫"派赖"。如:王二麻子家真派赖。生活富裕叫"超盈"。如:前几年收入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几年靠了好政策致富,日子也超盈了。工艺精美叫"刷刮",技术熟练叫"涮流",如:王小二木匠手艺可涮流了,小方桌作得真刷刮。物品受潮叫"艮",粥不稠叫"懈漓",较好称"不离",极坏叫"刺毛",如:王家的大闺女长得真不离,不像狗蛋那么刺毛。称皱纹叫"楚楚儿",如:老太太长了一脸楚楚儿。圆圈儿叫"嘎拉儿",如:在地上划个嘎拉儿,就在那里挖树坑吧。一切就绪叫"入官入府"。如:明天就过年了,肉也割了,菜也买了,年画也请了,安排得入官入府的了。
在行为情态方面,称估计、猜测为"估摸"、"谋量",考虑为"寻思",袒护为"偏向",教唆为"挑怂",喝常说成“哈”。比如:我估摸着村长肯定是受了王老五的挑怂,偏向着他儿子。那也不一定,你快别瞎寻思了。故意叫“单位”或“得(dei)为”。推说“拥”,运作叫“固拥”。手拿物称“含”,置物于某处说“稳”,扶物支撑称“招”。搔人使痒痒叫“戏痒”,搔以止痒称“擓”(kuai)。修理、医治、打扮都叫"扎箍";如:"那张桌子坏了,快找木匠扎箍一下。" "这孩子冻着了,快到医院扎箍扎箍吧!" "那小曼扎箍起来还真俊!"损坏叫"踢蹬",收拢叫"划拉"。如:把那些踢蹬的筐子划拉到墙角去,别伤着人。藏物叫"掖",
剪叫"铰"。如:就这么块破布还掖着藏着的,拿出来给你铰了。批评叫"训",斥责叫"审",夸奖叫"愿"。如:看这孩子叫老师给训的,真是的。人家都愿俺这孩子好,自己都不舍得审呢。劝说双方把事办成叫"圆成",屈服和疲惫不堪都叫"草鸡";如:这事你给俺圆成圆成吧,跑了四五趟没办成,我真草鸡了。把东西从容器中倒出叫"押",泥墙叫"镘墙",砌砖叫"理砖",把东西潵开叫“吡扬”。如:从那个瓶子里押点胶搅到水泥里,理砖镘墙还结实。押时仔细点,别把袋里的水泥吡扬了。用筷子夹物叫"刀",用刀削叫"旋"。如:吃饭时主人总会拿着筷子劝客人:刀刀菜。“闹”为两人生气产生隔阂,脚踢叫"卷",脚踹叫"膀"(pang,一声),拳打叫"歪",掌击叫"忽",以棍击之称“害”(hai)。如:两个人为争一个花瓶闹了,动手打了起来。他卷了她一脚,她歪了他一拳,他反过来膀了她一脚,她顺手忽了他一把掌。骂叫"倔",躺下叫"趄下";如:这老头被老婆倔的生气了,早早趄下了。胡作非为叫"作动",敷衍搪塞叫"胡弄"。如:你别胡弄我了,那小子我还不知道,作动得全村不得安生。令人难堪、无法处理的事叫"坐蜡",眨眼叫“麻瞪眼”,斜睨片时、闭目转头叫“挖候”。注意观察叫"瞅候",未注意叫"没过睬"。如:刚才没过睬是谁过去了,你给我瞅侯着点儿,让我逮住,非让他坐蜡不可。慷慨解囊叫"大手",斤斤计较叫"小气",吝啬叫"嘎固",贪婪叫"下作",懈怠叫"疲塌",背后议论叫"冈古",当面讥讽叫"醋流",抢白叫"呛促",拍马讨好人叫"舔抹";不顺心叫"窝囊",不愉快叫"肮脏",饿叫"饥困",舒服叫"欲足",享受叫"恣悠",放纵称"扎撒",讨厌叫"烦气",目中无人叫"翅临";能精打细算叫"会过",据为己有叫"候食",动作快叫"麻溜",态度安详叫"大样",交了好运叫"走字儿",碰上坏事叫"倒槽",消极怠工叫"迂磨",主动求索叫"钻算",背地里给人亏吃叫"插把",不厌其烦地央求叫"粘缠";不要脸皮叫"死皮赖脸",心灵手巧叫"技良",反之则叫"鲁笨",不修边幅叫"埋汰",反之叫"时行",历数过错叫"把数",不孝顺叫"生分",差点发生危险叫"真玄乎"。
在时分气象方面,称凉爽为"风凉",乘凉也叫"风凉"(莱西一带称"凉快")。如到树荫底下去风凉风凉(或凉快凉快);气温偏低为"凉森"或"冷清";太阳为"日头",月亮为"月明";雾为"雾露",如谚语"早上雾露天,晌午晒死獾"月晕为"风嘎拉",流星为"贼星";昨天为"夜来",晚上为"黑夜"(莱西、平度称"瞎黑");夏天为"伏天",结冰为"上冻";长庚星为"大毛愣",启明星为"三毛愣"(莱西称"大毛郎"、"三毛郎")。各市都有"大毛愣出来二毛愣撵,三毛愣出来明了天"的民谚。
在人体与疾病方面,称额头为"眼灵盖"或"叶楞盖",颌为"下巴骨",肘为"拐脊头",臀为"腚垂子",腋为"胳膊窝",胫骨为"干腿子",膝盖为"波洛盖",拳头为“皮锤";称轻度驼背为"马棚腰",重度驼背为"锅腰子",兔唇为"豁嘴子",口吃为"结巴",夜盲为"雀瞽",白内障为"青睁眼",左撇子为"左巴来子",生天花为"生痘",长麻疹为"生痧子",胃痛为"心口痛",患疟疾为"发脾寒",感冒为"冻着了"或"闪着了",痢疾为"拉肚子",中耳炎为"生耳朵底子",花柳病叫"长大疮",轻病的叫"不愉足",重病的叫"不善乎",夭折叫"不好养",体格健壮叫"挺妥"。
在婚丧礼仪方面,男方娶亲叫"将媳妇",女方出嫁叫"做(zuo)媳妇"(莱西、平度叫"出门子")。女方嫁女叫"发付闺女",嫁妆叫"陪送";亲友向男方送贺礼叫"看喜",向女方送贺礼叫"添箱";怀孕叫"有了",小产叫"小月子";吊唁叫"吊孝",扫墓叫"上坟";祝贺乔迁叫"烧炕";请求陌生人帮忙说"劳驾",要求人让路时说"借光"。
在人品称谓方面,小男孩称“小扫儿”(xiao sao er)小女孩叫“小嫚儿”,称智力低下、常办蠢事的人为"半吊子","半吊子"与"二百五"含意相同;不识好歹又有些"神道"的人为"半仙";头脑简单、说话粗鲁的人为"二虎头";脾气倔强又好抬杠的人为"杠子头";言行不端的人为"杂碎";不务正业和不办正事的人称为;屎蛋"、"流球" 。
在物品称谓方面,称疙瘩汤为谷扎汤,蛤蜊叫嘎拉,凳子叫-兀子,米饭叫干饭,酵母称引子,自行车叫决扎车,花馒头——卡花,火烧叫杠子头,床单叫面单,枕头叫豆枕,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