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
这反映出商代A.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 王权的自我神化C. 商朝人崇信鬼神D.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2.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 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B. 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 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3. 据记载,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之前,私营治铁工业生产的铁器,质量精良且价格不高。
而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以后“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
材料表明A. 盐铁官营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生计B. 官营经济任用的工匠技术水平低下C. 适度的竞争有利于经济的良性运行D. 建立官营经济是重农抑商的重要手段4. 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 收授学徒” 和“ 制作产品” 。
上述现象反映了A. 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5.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6. 隐士是古代远离权力中心的特殊群体,或洁身自好,守道不仕,或逍遥山林,与世无争。
钱钟书在评价历代统治者对待隐士的态度时认为,“ 为政者亦识隐士装点山林,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 。
2019届贵州高考4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贵州高考4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
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 何论?当为盗。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B.继子未被当做家庭成员看待C.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2. 汉朝时,家族中分财异居的情况很普遍:唐朝时,唐律规定:家长在世,子孙不得别立户籍、分财异物,否则徒刑三年:宋太祖甚至有“察民有父母而别籍异财,论死”的诏令。
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逐步居于统治地位B.中央集权制的日益完善C.对家族成员的约束日趋加强D.父系家长权威不断强化3. 随着土地买卖和转移加快,典卖制盛行,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
这表明A.土地买卖日益频繁 B.土地经营权商品化C.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D.传统经济政策松动4.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金史》记载“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A.监察是丞相的一项重要权力B.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C.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权D.对监察官员的素质要求较高5. 对于中国政府的禁烟,马克思说:“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只依赖于对华的鸦片贸易,而且还依赖于这个贸易的输运性质。
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成为合法的贸易,同时允许在华种植鸦片,则英、印国库会遭受严重的报失。
”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A. 中国的禁烟不利于扭转对英的贸易逆差B.鸦片贸易合法有利于从经济上打败英国C.说明了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D.未准确认识鸦片贸易对中国产生的危害6. 梁启超说:“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
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一次联考(1月)试卷
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一次联考(1月)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6·白山模拟) 《诗经·大雅·荡》载: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
”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这主要说明()A . 文王意在寻找周代商的合理依据B . 先秦时期已注重历史借鉴功能C . 历史传承应与现实政治统治结合D . 历代王朝都汲取前朝灭亡教训2.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中) 元朝政府颁行的行政文书《通制条格》记载: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
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
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
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以下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 . 元朝政府继续推行科举制B . 元朝政府轻视经学和词赋C . 程朱理学对元朝影响明显D . 元朝文书表达颇似元曲风格3. (2分) (2019高一上·广元月考)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意在加强皇权,但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更加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A . 太监与皇帝亲近,受皇帝信任B . 皇帝无能或者怠政C . 废宰相制度,过分集权于皇帝D . 内阁的出现4. (2分) (2019高二上·佛山期中) 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
昆剧的传播反映了()A . 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B .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C . 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D . 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5. (2分) (2017高三上·银川月考)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月考)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8~2019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高三文科综合1.明清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达到顶峰。
明朝时,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置了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
请问,下列选项中的做法哪一个与上述材料中明朝的做法属同一种性质?A. 汉朝时汉武帝实行了内外朝制度B. 清朝时康熙皇帝设置了南书房,来牵制议政王大臣会议C. 清朝时,实行总督与巡抚制度,总督与巡抚相互牵制、互不统属D. 唐朝时,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说明明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的内外朝制度加强了专制主义,故A项排除;清朝南书房也是加强皇权,故B项排除;清朝实行总督与巡抚制度,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符合题意;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故D项排除。
【点睛】“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是解题的关键。
2.梁启超在论述中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 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程度随着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而不断强化,故C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发展。
点评:本题为2012年全国高考课标卷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代以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强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3.下列表格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关于表格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 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 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 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 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答案】A【解析】【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后,宝钞在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已经不能再执行支付的职能,这说明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通货类别的变化,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C 项说法错误,错在“均可作为”;D与材料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反映的现象相悖,排除。
贵州省遵义市高三年级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贵州省遵义市高三年级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分封制又叫“分土封侯制”,是古代中国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由此推断()A . 分封制产生于东周B . 古代历朝都实行分封制C . 分封的核心是土地D . 封侯有义务保护周天子2. (2分)(2017·江西模拟) 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A . 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B . 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 . 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D . 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3. (2分)禅宗语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与此主张类似的古代思想家是A . 孔子的仁恕学说B . 朱熹的理学C . 董仲舒大一统主张D . 王守仁的心学4. (2分)张居正整顿吏治的根本着眼点是()A . 尊主权B . 课吏职C . 信赏罚D . 一号令5. (2分)(2019·浙江模拟) 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在他们撰写的《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
”以下对“内战”理解准确的是()A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B . 议会军与国王军队的交战C . 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D . 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对抗6. (2分)(2017·中原模拟) 1914年10月张謇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海关、厘金、落地捐等项税厘,一律免除。
……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广义的罗马法即为万民法B. 万民法的形成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C. 罗马法指公元6世纪至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D. 屋大维时期编纂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2.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
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A.牛顿 B.达尔文C.达芬奇 D.莎士比亚3.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的人口变化作出了如下估计(《欧洲如何使非洲变成不发达地区》,单位:百万人)。
他制作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 )A.非洲人口数量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C.奴隶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D.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4.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A. 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B.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C. 一战是俄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D.一战中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俄国5.新派人士指出:“吾国数千年来之社会生活,莫不受名教羁縻之苦。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思想之不自由,莫甚于此……故吾人今日者,果欲创新生活,涤新道德,求为廿世纪之新国民,则必自实行其思想革命始。
除昔日保守盲从之习惯,而砺今日自由意志之精神。
”新派人士的代表人物应是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6.沈葆桢上奏:“台洋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
计由福州陆路至厦门、由厦门水路至台湾,水路之费较多,陆路之费较少”。
1887年,清朝自主设计的首条海底电缆——福州川石至台湾沪尾的电报水线建成。
可见,清政府修建该海底电缆的真实意图是A.加强东南沿海的边防 B.解决海峡两岸的交通C.掌握台湾更多的信息 D.降低电报铺设的成本7.古代中国各朝代都建立一套选官用人制度,以补充官僚队伍,下列不属于选官制度是A、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B、西汉实行征辟制C、唐朝实行科举制D、宋朝设谏议制8.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
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平正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平正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
”这说明西塞罗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②以法律维护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③强调法律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④尊崇法律至上的原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B2. 王国维认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
”有学者认为此观点有误,其质疑应该是针对A.周人的大宗、小宗体制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
C.形成“天子一诸侯—卿大夫”宗法等级D.周人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参考答案:B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材料中的“周人嫡庶之制”,但是材料却说“周人嫡庶之制”推而广之之后“宗法生焉”,其质疑会针对B项。
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宗法制的相关内容准确理解。
3. 张骞“凿通”西域的重要意义有()①新疆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②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③有利于西域社会的进步④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4.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据此判断苏格拉底: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理解参考答案:A5. 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中请皇帝“结百姓之心”“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
对此主张理解最恰当的是( )A.要求君民共主B.主张开明君主制C.力图挽救民族危机D.强调皇权至上参考答案:B严复的思想主张。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是图中所示的航线A.① B.②C.③ D.④参考答案:D2. 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官营手工业是政府经营,其生产不计成本,代表着当时中国手工业生产最高技术水平,故A项正确;家庭手工业产品粗糙,故B项错误;私营手工业主要是市场销售,故C错误;民营手工业技术低下,故D 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名师点睛】比较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者的异同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A.君主专制B.共和制C.贵族制D.君主立宪制参考答案:D材料表明,国王“无力为非作歹”,其权力受到限制;贵族重臣和城市代表组成的议会两院“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表明议会行使立法权。
由此判断这种政体为君主立宪制。
A 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国王的权力不受限制;材料体现的是国王,共和制下元首不世袭,B项明显错误;C项错误,贵族制下无法做到“城市代表”与国君分享立法之权。
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君主立宪制4. 位于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为商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根据所学判断山陕会馆最早建于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参考答案:D略5. 自2009年初以来日渐猖狂的索马里海道(盗)活动,使东非海域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早在15世纪末这一地区就出现过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参考答案:C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15世纪末这一地区出现的海盗应该是最早到达这一地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根据所学可知,这应该是从葡萄牙出发越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然后沿非洲东岸到达印度卡里库特的达伽马,故选C;AB都没有到达过非洲东岸,而麦哲伦就没有到达过索马里,故ABD都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格林镇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格林镇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昧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这表明()A.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间势均力敌参考答案:答参考案: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2.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
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主要原因是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C.国民大革命推动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参考答案:C国民大革命中1926年的北伐战争促进了民众“革命”思想发展,导致《新青年》中登载“革命”频率的提升,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的影响是1918年之后,故A项错误;1926年前,毛泽东思想正在形成中,不会得到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1927年之后,故D项错误。
3. 鸦片战争前,“中华帝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大国之一,但却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其根本原因是A.腐朽的封建制度 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D.英国军事力量强大参考答案:A4.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确立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庶子政治权力B.区别大宗小宗C.规定嫡长子为世子D.稳定统治秩序参考答案:D5. 马克思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位于亚欧大陆另一侧的欧洲西部则普遍流行民主制度或带有民主色彩的君主制度等。
其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传统不同B.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心理素质不同C.中国与西方的经济结构与形式的差异D.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2.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 (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 。
这说明齐桓公 (________ )A.挟天子以令诸侯______________ B.想要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___________ D.极力推崇法家思想3. 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 , 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
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西南军务的强化C.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化_________________ D.民族融合的强化4. 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 ( 约当今三分之一亩 ) 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
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________ )A.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____________________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D.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5. 1985 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不可能为 (________ )A.唐朝中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鸦片战争时期6.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儒、佛开始出现合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佛教与儒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7. 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
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普通民众根本没有人关心甲午中日战争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8. 1938 年 10 月 10 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
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
周恩来说此话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 )A.肯定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的作用________ B.强调保持政治力量联合的重要性C.主张尽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要求蒋介石成立民主联合政府9. 1913 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
这一规定()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___________ 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___________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10. 1935 ~ 1936 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 8.86% 。
1936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 230 亿美元,为日本的 1.8 倍,占世界经济的近 4% ,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A.国民政府的推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内政局的稳定C.国际社会的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科技发展的影响11.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 1920 年曾指出:“从( 1919 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________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_________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12. 孙中山在 1924 年 8 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
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________ 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________ 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二、综合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后,便有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计划和愿望。
1904 年自喻为“盆中之竹”的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占领中国东北多地后,竭力倡导向富饶辽阔的中国东北移民。
1910 年,日本提出 20 年向东北移民百万的计划,企图以此将中国东北变成日本强大的后盾,防范列强在中国东北的插足,解决日本不断膨胀的人口和粮食危机,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全境。
1932 年 2 月,日本制定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计划案。
1936 年 8 月,日本帝国主义制定国策《二十年百万移民计划》。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于 1942 年为完成战时开拓政策,又制定了《开拓实践训》和《康德十年度开拓政策实行方案》,以期为太平洋战争提供稳定的后方基地。
材料二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先后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开拓团”分布地区主要是抗日力量存在的游击区,特别是军用铁路沿线为重点。
日本通过开拓团的组织形式,在中国东北原住民村庄的基础上建立了“混成村”。
“开拓团”还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 500 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
期间,中国东北大量农民组成抗日游击队,不时袭击日本移民者。
同时,从日本内地来到东北的日本移民,最初大多对气候、水土都不适应,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现状而纷纷退团。
后期,由于开拓团的经营、管理不善,在移民地内部的骚乱、暴行、纠纷、逃跑、罢工等事件不断发生,移民者的生活混乱不堪。
随着战事的发展,至 1944 年,日本不得不放弃大量输送移民的政策,“开拓团”处于崩溃的边缘。
1945 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向我国东北的移民步伐才被彻底阻断,日本的移民政策也随之破灭。
——以上材料摘编自姜廷玉、李戈瑞《揭秘:历史上的日本“开拓团”》等(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竭力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华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其移民政策最终失败的原因。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了加深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理解,某同学尝试列出了下面的公式:决策的出台 = 三省会商 + 中书省草拟 + 门下省审批 + 尚书省执行 + 皇帝批示这个公式表明三省六部制下的决策是由多个部门和皇帝共同参与的。
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决策的出台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面对北宋中期的时代困局,王安石推行了变法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患陕西财用不足。
(王)安石日: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
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 宋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市易法”使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
“青苗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
有些县官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
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2)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据此,请就政府有效推行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7 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
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诱知,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材料二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
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咨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密谋革命 , 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初稿》(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距清朝统治中的作用。
17. 【 20 世纪的和平与战争】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 年 6 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
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
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她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同盟国在非洲和欧洲的战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