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考申论热点:网红经济与网红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国考申论热点:网红经济与网红文化背景链接
网红经济,是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据称,淘宝销售前十的女装店铺,七家就有网红支撑。
现在“网红”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papi酱、艾克里里等网络红人在网络上坐拥一大批粉丝。随着微博、直播软件等一批带有鲜明互动特色的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当下的网红们似乎活得很“滋润”:只需要直播一下猫宠的日常,就可以获得几万块的红包;只要积攒了大量粉丝,就能高调招商卖广告……如今的网红,终于和“经济”发生了实质性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关注并不等于无条件追捧。网红经济”也存在一些先天性缺陷。比如,“网红经济”目前停留在眼球经济阶段,为了增加粉丝,一些“网红”不惜利用低俗、粗鲁、不雅的话语、行为来搏出位。可以说,虽然“网红”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仍会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抵制,有经济效益毕竟还是少数。
综合分析
【标准表述】
如何正确认识网红现象?
网红是“名人阶层”“平民转向”的结果。
“网红”是“网络红人”一词的简称,最早指的是一些因独特的外貌或言行在网络上走红的普通民众,现泛指一切主要通过网络特别是社交媒体获取和维系声名的人。
网红的出现是当代“名人阶层”“平民转向”的必然结果。在大众传媒兴起之前,一个人出名的方式通常是缓慢而“自然的”,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往往都是英雄豪杰或风流才俊。在大众传媒出现之后,人类开始利用媒体人为地快速制造声名,围绕名人的生产已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链。
自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网络红人就从不鲜见。根据媒介的不同,“网红”大抵又分三类:以文字言论走红的早期“网红”(凤姐、木子美)、以图文并茂上位的“网红”(奶茶妹妹、王思聪)和以视频直播夺魁的新晋“网红”(网络女主播)。一部“网红”的变迁史,可以说是互联网带宽的发展史,这也使得“网红”群体天然地带有媒介转型和技术革命的崭新特质。
作为草根明星,“网红”自然地拥有了明星的共性。他们是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的产物,也需要通过包装炒作和群体狂欢来凸显自身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都变相折射出时代语境下大众心理的“暗角”。从互联网早期初睹世界的窥私、猎奇,到后来网络普及后的非理性狂欢、个性化表演,再到当下的整形美女、吐槽达人,“网红”占领的阵地正是被主流文化忽视或遮蔽的区域。可以说,越是不合流俗,越易于催生“网红”。
当今之世,“网红”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成群结队地涌现,以至于诞生出所谓“网红现象”“网红经济”。
当今的“网红”早已不限于“网红”本身,他们和淘宝、广告、套现、融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如火如荼的经济链条上的一环。这一现象绝非偶然。“网红”诞生于互联网,而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从眼球效应到规模经济的成长史。“网红”亦然。正如明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网红”也是互联网经济的关键一环。因此,离开经济视角谈“网红”,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不得要领。
谈论“网红”离不开对互联网经济的洞察,那么,互联网经济又是何物?用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的话来讲,互联网经济即是用户至上、体验式消费和价值链创新,简单地说,便是先“诱之以利,动之以情”,以免费体验培养用户,再借机套现的商业模式。新世纪以来,国内各大产业受互联网冲击开始转型,新的商业模式遍地开花。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如何聚敛用户群便成了关键的一环。早期的互联网巨头擅用的是免费使用的“功能主导”模式。而时移境迁,在市场愈加饱和的“丰饶经济”时代,用户群的培养愈来愈倾向于“文化主导”,尤其在文化产业内部,利用社群建构、情怀贩卖、粉丝效应来聚敛用户,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社会影响]
网红现象和网红经济在受到热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到非议和质疑。投资人担心网红的昙花一现,怀疑网红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评论家忧虑网红“三俗”的成名方式,将损害“只有依靠才华和努力才能成功”的主流价值观;媒体则指出了网红江湖中的激烈竞争和“潜规则”,指出网红的成名过程充满变数。事实上,成名的不确定性、对女性的物化和周期性淘汰等问题,这是包括网红在内的“时尚文化”的一种现状。或许,网红现象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新奇,它只是现代名人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变体。
网红的存在表明,普通人不仅拥有利用网络发声的机会,还有影响他人、改变他人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交媒体影响者”或许是对网红的一个更准确的概括。对于“社交媒体影响者”的理解,是一体两面的。他们的出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他们为了“刷存在感”,有时会有过分媚俗、庸俗的表达,可能会对公序良俗造成破坏。
对策措施
[参考对策]
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网红经济”需提高营销的针对性。不同的受众群体必然对应了不同的商业发展路径。“网红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提倡个性的商业模式,因而在选择变现模式的时候需要将自身优势与受众需求结合起来,找到最合适的路径。
第二,“网红经济”需将关注度转化为影响力。最重要的指标是关注度所带来的正面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包括规模、时间、内容、方向及效果五大要素,而关注度仅代表了其中的规模要素,只决定了影响力的范围和边界,网红们还需要在时间、内容、方向和效果上下功夫。
第三,网红经济需从个体经营转为公司化运作。对于一系列的商业化运作流程,网红本身不如经纪公司有经验,类似于摄影、剪辑、销售和客服等工作,也需要专业团队来完成。协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网红经济”的专业程度和运作效率,也使得网红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网红经济发展要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导向。从网红自身角度而言,作为内容制造者,能够持续提供优质内容是其生命长短的关键,如果网红内容长期脱离主流价值观,以“低节操”等特点吸引粉丝,
必然难以形成长久影响力;从相关政府部门角度而言,不良的“网红经济”威胁健康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秩序,腐蚀青少年心理,助长浮躁之风,亟须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该商业链条进行及时的道德校准和净化。
文章素材
【文章重要位置设计】
[精彩标题示例]
网红经济应有益于公序良俗
[精彩开头示例]
“我未来的理想是当网红。”面对“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的问题,一位小学三年级女生的回答让家长瞠目结舌。显然,“网红”这一近年来的流行现象不仅和互联网经济挂上了钩,还影响着很多青少年,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如何面对孩子们的这一“理想”,不仅让家长踌躇,也在测试主流文化的回应能力。
[精彩结尾示例]
1.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由“互联网+”而涌现出的所有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型产业;同时,也必须正确地引导和规范某些游走在道德与法律边缘的产业,只有正确定位和科学规范,才能保障“网红经济”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
2.互联网的兴起荡平了传统社会的成名壁垒,创造了成为公众人物的平等机会,使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独特的才能获取关注度和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网红需要善意运用自身影响力、主动维护社会公序良俗,让网红经济真正成为创业创新时代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