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06两汉之部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02
魏晋文学
建安文学
总结词
建安文学以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以慷慨悲壮、清新自然为主要风格,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苦难,是 汉末到魏初文学的代表。
详细描述
建安文学以其深沉、雄浑、质朴、清新的风格,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曹操的《观沧海》、《短歌 行》等诗篇,抒发了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贤才的渴求;曹植的《洛神赋》、《白马篇》等作品,则以华美的辞 藻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
03
南北朝文学
南朝乐府民歌
总结词
南朝乐府民歌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 中,以清新脱俗、婉约柔美的风格著 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 民的生活状况。
详细描述
南朝乐府民歌多以抒情为主,表达了 人们对爱情、离别、战争等主题的感 受和思考。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常常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情 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水平。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局限性
01
02
03
过于注重形式
部分文学作品过于注重形 式和技巧,忽略了内容的 深度和广度。
受时代背景限制
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部 分作品带有浓郁的封建色 彩和阶级观念。
传播受限
由于印刷技术尚未普及, 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有限, 影响了其影响力的扩大。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 两汉文学 • 魏晋文学 • 南北朝文学 • 文学特点与影响
01
两汉文学
汉赋
总结词
汉赋是两汉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以辞藻华丽、结构宏大为特点,主要表现 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思想。
详细描述
汉赋在形式上讲究音韵、对仗和排比,常常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借代 、排比等,以展现其壮丽的景象和深邃的思想。汉赋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历史 、哲学、政治、军事等,是研究汉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辞赋优质教学课件
两汉辞赋
O
N
E
01
汉赋的产生与发展
汉赋的产生与发展 一代之盛 渊源 政治导向 分类
○ (发展过程)
先秦:屈原、宋 玉45篇
汉:七十四家 959篇
《汉书》赋 1004篇
《诗》:赋的手法 —— 铺
陈
渊 源
歌颂
精神
—— “劝百讽一”
讽谏
骚体赋
《骚》:
超现实主义
散体赋 雍容华丽
劝百讽一
• 《汉书·王褒传》载宣帝语:“赋之大者,与古诗同 义;小者辩丽可喜。譬如女工有绮縠hú,音乐有郑 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即“娱悦”)耳目。辞赋 比之,尚有仁义、风喻、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 优、博弈远矣。”
汉赋发展轨迹:
一.汉初到武帝即位 骚赋流行期
内容继承楚辞的“怨刺”传统,句式大抵 也保持楚辞整饬中见变化、情辞婉转的特 点,多用 “兮”字。
三、东汉中叶以后至汉末 小赋勃兴期
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篇幅短小精悍, 文辞清丽,多用韵语。
汉赋的类型及风格演变
汉赋大抵可分骚体赋(抒情;先声)、大赋 (体物:京都、宫殿、田猎;主流)、小赋 (写志:咏物、抒情;别派)三类。
风格四变:初司马相如雄放昂扬,次扬雄婉 转温厚,次班固精丽典雅,次张衡、蔡邕简 洁流丽。
“七体”的开山之作。
恍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 兮,浩瀇wǎng漾兮,慌旷旷兮。秉意乎南山,通望 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流揽无穷,归神 日母。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或纷纭其流 折兮,忽缪往而不来。 (《七发》)
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bì汹汹其无声兮, 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长 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 交引而却会。崪zú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 磊磊而相摩兮,巆yíng震天之磕kē磕。(《高唐赋》)
《中国古代文学史》06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四章《左传》与春秋战国历史散文
师旷侍于晋侯。晋侯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曰: “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 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 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 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 为?——《襄公十四年》
四、《战国策》人物说辞的语言艺术
▪ 其三是巧说妙解,或巧在咬文,或妙在心计。
▪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 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 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 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 ——《召公谏厉王弭谤》
有些篇出彩在于描摹逼真。
▪
优施教骊姬夜半而泣谓公曰:“吾闻申生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皆有所行之。今谓
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故而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不殁,君其若之何?盍杀我,无以一妾
乱百姓。”公曰:“夫岂惠其民而不惠于其父乎?”骊姬曰:“妾亦惧矣。吾闻之外人之言曰:
第二节 《国语》及《琐语》 《穆天子传》《晏子春秋》
一、《国语》中的历史故事
▪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分周、鲁、齐、晋、郑、楚、 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 《国语》以复述、印证人物言论为重心,过多繁冗记言致使其总体不如《左传》生 动。但《国语》诸“语”并不平衡,其中有些精彩篇章或片段,不乏独特魅力。
思想倾向
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历史文化背景文学发展分期汉代史传文学:史记、汉书汉代诗歌与赋体文学第一讲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1、:燔灭文章,历史空白2、汉初:无为之治文学:反思历史关注现实3、武帝:文化交流与思想一统文学:散体赋、史记大气磅礴4、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文学:复古思潮注重模拟5、东汉前期:强化思想统治文学:客观严整由文转质6、东汉后期:社会危机加重文学:抒情小赋发现自己第二讲汉代散文概说与桓宽的《盐铁论》一是汉初的政论文:讨论国策,充满着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二是以董仲舒文章为代表:容注重解释封建君主集权的合理性,在形式上则崇尚质拙朴实;三是历史散文巨著《史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终“成一家之言”;四是在西汉末年复古之风:这场复古之风始于歆的学术复古,而文章复古是由扬雄完成的;汉代论辩文代表作桓宽《盐铁论》;五是东汉初期王充《论衡》,对天人感应、灾异祥瑞之说以及今文经学者媚附政治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同时反对复古,主独创,文章深入浅出,反复论证,表现出浓厚的哲学思辩色彩;六是东汉初年班固父子所著的《汉书》,它明显地适应新的封建大一统王朝的需要,在思想上维护当时的儒学统治,在形式上注重语言的锤炼,文风洗练谨严。
桓宽的《盐铁论》:记录“文学”、“贤良”与“臣相”、“御史”关于盐铁问题辩论的论文集,堪称汉代论辩文的代表作。
主要观点:“国不与民争利,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论辩艺术:一是针锋相对,言语直率;二是铺排比,情采并重;三是暗合戏剧、小说因素;第三讲司马迁与《史记》一、生平20岁以前阅读古籍,接受儒家思想;1.壮游天下(壮游路线):“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城,过梁、楚以归。
”(《太史公自序》)宋代马存说:“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今于其书观之,则其生平所尝游者皆在焉。
高中语文两汉文学知识点
高中语文两汉文学知识点(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演讲致辞、祝福语、名言句子、感悟故事、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党团资料、条据书信、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peeches, blessings, famous quotes, sentences, insight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nd rules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高中语文两汉文学知识点今天本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两汉文学知识点_唐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两汉文学知识点汇总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两汉文学知识点汇总1500字两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西汉和东汉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时期,一批杰出的文学家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两汉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汇总:1. 诸子百家:两汉时期是诸子百家的鼎盛时期,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等多个学派兴盛。
这些学派在哲学思想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史书:两汉时期也是史书写作的鼎盛时期。
西汉时期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标志着中国史学的诞生。
东汉时期出现了《后汉书》和《三国志》,这些史书以详实的记载和雄辩的文辞成为后来史书写作的典范。
3. 乐府诗:两汉时期,乐府诗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主要创作形式。
乐府诗以民间流行曲调为基础,内容多为抒发个人感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4. 神仙小说:两汉时期神仙小说得到了兴盛发展,尤其是东汉末年的神仙小说作品数量众多。
这些小说以仙人、神仙为主要题材,描绘了许多仙人的神奇经历和仙境的奇妙景象,寄托了人们对永生和超凡境界的向往。
5.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东汉末年一群以朱异、嵇康、阮籍、嵇绍、刘伶、王戎、阮嗣宗为代表的文人雅士,他们以清高狂放的作风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世人间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6.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汇集了东晋时期文人雅士的言行轶事和警句的书籍,以比喻、警句和寓言等形式描绘了文人雅士的生活和风貌。
7. 赋归骈文:两汉时期,赋和归骈文成为当时文坛的两大主流形式。
赋是以夸饰华丽的辞藻来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归骈文是以长短句相互对偶的方式来写作的,追求语言的虚实相生和音律的谐和。
8. 散文:两汉时期也是中国散文的萌芽时期,散文开始成为文人雅士进行思想表达和议论文化的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的散文以骈文和赋鲜明的特点,形式上更加自由灵活,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
以上是两汉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汇总,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文学的两汉时期
古代文学的两汉时期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文学创作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诗歌的繁荣两汉时期,诗歌成为文人们最喜欢的创作形式之一。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如汉乐府诗的代表人物刘邦、曹操、刘备等。
乐府诗是一种以民间歌谣为基础的诗歌形式,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主题,语言简练明快,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两汉时期,乐府诗的创作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乐府诗,两汉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类型的诗歌,如《古诗十九首》、《古风乐府诗集》等。
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着高度的成就,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汉时期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瑰宝。
二、散文的兴起两汉时期,散文也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
散文是一种以散漫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它以自由的写作风格和多样的题材为特点。
在两汉时期,散文的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涵盖了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两汉时期的散文作品主要包括史书、笔记、杂记等。
其中,史书是最重要的一类散文作品,它以记载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要内容,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史记》是两汉时期最著名的史书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入的历史分析,成为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
此外,两汉时期的散文作品还包括了许多著名的笔记和杂记,如《淮南子》、《齐民要术》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观点和深入的学术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小说的初现两汉时期也是中国小说发展的起点。
虽然在两汉时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但它们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两汉时期的小说作品主要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如《山海经》、《史记》中的民间传说等。
其中,《山海经》是一部以神话传说为基础的地理志怪著作,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源头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5)唐代时期:诗(6)宋代时期:词(7)元代时期:曲(8)明清时期:小说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靡不有初,鲜克有初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
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
公元前278年夏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
古代文论两汉时期 古代文学史 教学课件
2020/7/1
两汉文论:刘安
刘安《淮南子》:旨近老子,澹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
(1)崇尚天然之美,但不否定人为之美。 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 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 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 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 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闲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 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 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 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 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 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 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 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自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但 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汉宣帝时曾召开 “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一,但是经历王莽新朝的战乱之后,各家之说纷起。汉光武帝于中元 元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 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 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小知识:白虎观会议
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历经多个时期的发展,其中包括两汉、魏晋和南北朝时期。
这些时期的文学成就对于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对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简要介绍:
两汉文学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它包括东汉和西汉两个朝代。
在东汉时期,文学盛行于儒家经典的传承和注释上,如《论语》和《孟子》等。
西汉时期则以辞章文学为主,其中代表作品有司马迁的《史记》,这是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
魏晋文学
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阶段,其特点是思想多样化和文风开放。
这个时期的文学主要集中在辞章文学和诗歌创作上。
魏晋时期的骚体诗,以曹操、曹丕和曹植等人的作品为代表,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发展。
南北朝文学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分裂的时期,文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南朝的文学以乐府民歌为主,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民间的生活。
北朝的文学则以文学和骈文为特色,如北魏的《元气》和南朝的《世说新语》。
总结起来,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这些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也通过表达各种思想和情感,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两汉文学课件
二、晁错 (前200—前154), 颖川人。文帝时拜太 子家令,景帝时为御 史大夫。他力主改革 政治,削夺藩王封地, 为大臣诸侯所嫉。吴 楚七国反,被腰斩于 市。《汉书· 艺文志》 著录文章31篇。其中 《论贵粟疏》是其代 表作。
两汉散文
《论贵粟疏》是晁错的代表作,是继贾谊《论 积贮疏》之后的又一劝农务本的奏疏。文中提出 了重农抑商和入粟受爵的方法,贯彻汉初重农立 本的有效政策。 他提出“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 夫,农夫已贫贱矣”,提出了“方今之务,莫若 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 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 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两汉散文
三、王充 (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浙江上 虞)。曾师事班彪,博览百家之书。只做过小官, 晚年家居著书,是我国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 家。今存《论衡》八十五篇,是我国思想史上一 部重要的著作。
王充
《论衡》成书于章 帝年间,是一部反正 统的异端之书。他继 承和发展了古代唯物 主义学说,激烈地批 判官方这种宗教化, 庸俗化的今文经学。
四个时期四个时期一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一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二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二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史记史记写成代表作家有写成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
两汉文学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一、文学的价值开始受 到重视。 二、文学创作的兴盛。 三、作家群体的生成。 四、由浪漫到理性。 五、文人创作和民间创 作的互动。
汉代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一、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 家是贾谊和枚乘; 二、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 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史记》写成,代表作家有 司马相如、司马迁等; 三、由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 赋创作出现第二次高潮,《汉书》写成,代表作 家有扬雄、班固; 四、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短赋 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一批无 名诗人。
中国古代文学-两汉文学(乐府)课件
02
两汉乐府的代表作品
《陌上桑》
01
02
总结词:这是一首描写 女子采桑的诗歌,通过 女子的美貌和机智,展 现了汉代劳动妇女的勤 劳和智慧。
详细描述
03
04
05
《陌上桑》是一首汉乐 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比
府民歌,以采桑为主题, 喻和描绘手法,如“日
通过描写女子的美貌和 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机智,展现了汉代劳动 ”、“青丝为笼系,桂
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评价
重要的文学里程碑
两汉乐府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诗歌创作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
评价极高
在文学史上,两汉乐府被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诗歌创作的典范之一。
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两汉乐府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文学史 上的重要遗产。
当代内涵
《木兰诗》
01
02
总结词:这是一首描写 详细描述 女子替父从军的诗歌, 通过女子的勇敢和机智, 展现了汉代女性的独立 和自强。
03
04
05
《木兰诗》是一首汉乐 府民歌,以女子替父从 军为主题,通过描绘女 子的勇敢和机智,展现 了汉代女性的独立和自 强。
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描 绘手法,如“旦暮来而 而而归”、“策勋十二 转”等,生动地展现了 女子的勇敢和机智。
03
两汉乐府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
1 3
语言质朴自然
两汉乐府诗歌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 是以平实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描绘生活。
口语化表达
2
两汉乐府诗歌中常常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贴
近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简洁明快
两汉乐府诗歌的语言简练明快,不拖沓,不冗长,表达直接 ,有力地传达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
中国文学的历史悠久,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文学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它收集了唐代以前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民族史诗、宫廷咏史、爱情诗歌等。
《诗经》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孟子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孟子》是对儒家思想的阐述和发展。
《孟子》以散文的方式写成,内容包
括人性、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
《孟子》对于古代文学的发
展和儒家思想的推广具有重要影响。
两汉文学
史记
《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重要成果,它是一部历史
著作,记录了从上古传说到汉朝的历史事件。
《史记》通过生动的
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历史的发展过程。
它不仅对后来历史著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文学作品提供了
丰富的素材。
乐府诗
乐府诗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以音乐伴奏而诞生,
因此被称为乐府诗。
这种诗歌形式多以民间故事、咏史赋诗等为主题,内容通俗易懂,深受人们喜爱。
乐府诗对古代文学的创作和发
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
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历史阶段。
在这个时期,诸如《诗经》、《孟子》、《史记》和乐府诗等经典作品催生了中国文学的繁荣。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也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小初文学常识归纳——两汉文学
两汉之小初文学归纳汉朝在文学史上一般分为东汉西汉。
东西之分是国都所在地来命名的。
两汉的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汉赋,散文,诗歌。
从文化上看,汉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因袭复古之风,此与整个汉代以五经为祖祢(mí(nǐ)此处诠释为本源;起始。
),以圣贤为准则,和重师法传承、章句治经的学术风气有关。
这也就造成了后世一些文学史家批评汉代文学的双向模式,即儒家正统思想支配下的教化文学观是复古保守的,道家异端思想支配下的自然文学观是创新进取的。
史学著作《史记》与司马迁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
他生于史学世家,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者,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二十岁那年,他开始广泛地漫游,漫游生活使司马迁大开眼界,他接触了各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尤其收集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为后来《史记》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其父司马谈去世,父亲历史的未竟之业便落在了他的肩上。
元封三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
自此,他读遍国家藏书,研究各种史料,着手著史。
未曾料到,一场巨大的灾难从天而降。
天汉二年(前99),李陵兵败,投降匈奴。
消息传到京城,汉武帝为之震怒,朝臣顺水推舟,斥骂李陵。
司马迁以为这对李陵不公平,挺身而出,陈说李陵投降实出无奈。
他的辩护触怒了汉武帝,加之他写就的《景帝本纪》,直言景帝、武帝过失,武帝借此对他两罪并罚,处以“宫刑”。
面对如此奇耻大辱,司马迁想到过死,但著史之业未竟,只得隐忍苟活,继续写作。
对此,他在《报任少卿书》中有详细申述,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
在太始四年(前93)左右,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辉煌巨著。
此后,他的事迹不详,约在武帝末年去世。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
在体例上,《史记》分为5大部分,即本纪,记帝王之事;世家,述诸侯之事;列传,叙人臣之事;表,即表格形式的大事记;书,即典章制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历史文化背景文学发展分期汉代史传文学:史记、汉书汉代诗歌与赋体文学第一讲秦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1、秦:燔灭文章,历史空白2、汉初:无为之治文学:反思历史关注现实3、武帝:文化交流与思想一统文学:散体赋、史记大气磅礴4、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文学:复古思潮注重模拟5、东汉前期:强化思想统治文学:客观严整由文转质6、东汉后期:社会危机加重文学:抒情小赋发现自己第二讲汉代散文概说与桓宽的《盐铁论》一是汉初的政论文:讨论国策,充满着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二是以董仲舒文章为代表:内容注重解释封建君主集权的合理性,在形式上则崇尚质拙朴实;三是历史散文巨著《史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终“成一家之言” ;四是在西汉末年复古之风:这场复古之风始于刘歆的学术复古,而文章复古是由扬雄完成的;汉代论辩文代表作桓宽《盐铁论》;五是东汉初期王充《论衡》,对天人感应、灾异祥瑞之说以及今文经学者媚附政治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同时反对复古,主张独创,文章深入浅出,反复论证,表现出浓厚的哲学思辩色彩;六是东汉初年班固父子所著的《汉书》,它明显地适应新的封建大一统王朝的需要,在思想上维护当时的儒学统治,在形式上注重语言的锤炼,文风洗练谨严。
桓宽的《盐铁论》:记录“文学”、“贤良”与“臣相”、“御史”关于盐铁问题辩论的论文集,堪称汉代论辩文的代表作。
主要观点:“国不与民争利,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论辩艺术:一是针锋相对,言语直率;二是铺陈排比,情采并重;三是暗合戏剧、小说因素;第三讲司马迁与《史记》一、生平20岁以前阅读古籍,接受儒家思想;1.壮游天下(壮游路线):“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太史公自序》)宋代马存说:“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中国文学史(两汉文学第二讲两汉赋)
2.骚体赋 2.骚体赋 贾谊: 200~ 168年 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 贾谊:(前200~前168年),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西汉洛 今河南洛阳市东) 汉族。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 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汉族。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 学家。18岁即有才名 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 岁即有才名, 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 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 23岁时 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 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 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 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33岁忧伤而死 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 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 陈政事疏》 一称《治安策》 等都很有名; 疏》、《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等都很有名;辞赋以 吊屈原赋》 鵩鸟赋》最著。 《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
• 月赋·公孙乘 月赋·公孙乘 • 月出皦兮,君子之光。鹍鸡舞于兰渚,蟋蟀鸣于 月出皦兮,君子之光。鹍鸡舞于兰渚, 西堂。君有礼乐,我有衣裳。猗嗟明月, 西堂。君有礼乐,我有衣裳。猗嗟明月,当心而 隐员岩而似钩,蔽修堞而分镜, 出。隐员岩而似钩,蔽修堞而分镜,既少进以增 遂临庭而高映。炎日匪明,皓璧非净, 辉,遂临庭而高映。炎日匪明,皓璧非净,躔度 运行,阴阳以正,文林辩囿, 运行,阴阳以正,文林辩囿,小臣不佞
中國文學史
主講:馬榮江 主講:
天涯博客:/ / 交流群號:60999589 60999589(杏壇) 常上网站:博客中国 博客中国、国学数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仲舒学本公羊,而进退容止,非礼不行, 则其于礼也深矣。至观其论大道,深奥宏博,又 知于诸经之义,无所不贯。 ——刘熙载《艺概· 文概》
董仲舒(前179-前104)
刘向文足继董仲舒。 刘向、匡衡文皆本经术。向倾吐肝胆,诚恳悱 恻,说经却转有大意处。 ——刘熙载《艺概· 文概》
刘向(前79-前8)
第二节 《史记》
伯 夷 列 传 第 一
五 帝 本 纪 第 一
第二节 《史记》
2、叙事艺术
2.2 突出中心
李将军列传
(1)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
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戸侯岂足道哉!”
(2)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3)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 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 为庶人。 (4)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 尉曰:“今将军尙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5)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 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清谢墉校本《吕氏春秋》
吕不韦(?-前235)
1、秦文
1.1 《吕氏春秋》
1.1.2 思想倾向
是书较诸子之言独为醇正,大抵以儒为主,而参以道家、
墨家,故多引六籍之文与孔子、曾子之言……所引庄、列之
言,皆不取其放诞恣肆者,墨翟之言,不取其非儒、明鬼者, 而纵横之术,刑名之说,一无及焉。其持论颇为不苟。
1、司马迁的家世、生平与《史记》的成书
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 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渉汶、泗,讲业 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 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史记· 太史公自序》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 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司马迁(前145-?)
——《陈万年传》
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 ——《惠帝纪》 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慢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 则荒乱及之矣。 ——《礼乐志序》 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 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 ——《司马迁传赞》 自郅都、杜周十人者,此皆以酷烈为声。然郅都伉 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史记· 酷吏传》 自郅都以下,皆以酷烈为声。然都伉直,引是非, 争大体。 ——《汉书· 酷吏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一七
1、秦文
1.1 《吕氏春秋》
重己(节选)
1.1.2 文学价值
倕,至巧也。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爱昆山
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为我有,而 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
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
第二节 《史记》
4、抒情色彩
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 《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 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
“读游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
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 欲养士”也。
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 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
《外书》甚众。
——《汉书·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刘安(前179-前122)
何宁 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2、西汉前期散文
2.2 《淮南子》
2.2.2 思想倾向
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
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
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 瑰奇。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第三节 东汉散文
1 、史传散文
1.1 《汉书》
1· 1内容的特点 1·
传主多法律之士与经师儒生。 注意记叙世袭官僚的家族史。
1 、史传散文
平实 严谨 整齐 骈偶
1.1 《汉书》
1.1.2 文风
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 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 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第二节 《史记》
2、叙事艺术
2.2 突出中心
(6)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卽应弦而 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7)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
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8)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 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 (9)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 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 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 且固命也?”……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
偏照,复守以全。经营四隅,还反于枢。 ——《淮南子· 原道训》
《淮南》之奇,出于《离骚》;《淮南》之放,得于《庄》、
《列》。 ——高似孙《子略》卷四 《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 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 ——刘熙载《艺概· 文概》
3、西汉后期散文
也。”
第二节 《史记》
2、叙事艺术
2.2 突出中心
(10)大将军靑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 恐不得所欲。 (11)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
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 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行文中反复提示中心。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
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 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
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疎濯淖污埿
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埿而不滓者 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贾列传》
——《孔子世家》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 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淮阴侯列传》
第二节 《史记》
1、司马迁的家世、生平与《史记》的成书
第二节 《史记》
2、叙事艺术
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
细节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黙然,
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项羽本纪》
第二节 《史记》
4、抒情色彩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 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 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 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第二节 《史记》
2、叙事艺术
2.2 突出中心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 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 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辞于荀卿曰:“……故诟莫大 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 讬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倶执, 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倶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2、西汉前期散文
2.1 贾谊
(《过秦论》)中间险字奇句,亦尽杂见
错出,乃却以粗卤矫健之气行之。读者但见其
飞砂走石,横溢不可遏,然而精巧实理俱在内。 ——《评注昭明文选》引孙月峰语
贾谊(前201-前168)
2、西汉前期散文
2.2 《淮南子》
2.2.1成书过程
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
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
以揭示因果关系的原则安排叙事详略。
第二节 《史记》
3、人物刻划
3.1 个性与共性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 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倶以边太守将军 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 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 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 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 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 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李将军列传》
第二节 《史记》
3、人物刻划
3.2 手法
代表性事件
p116,“匈奴大入上郡 ” 一段。 p117,“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一段。 P118,“后三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北平”一段。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
对话语言
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 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 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 “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 与坐,深语。 ——《吕不韦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