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
小儿霍奇金病诊断与治疗PPT
![小儿霍奇金病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08805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a.png)
定期复查:定期 到医院进行复查, 了解病情变化
饮食调理:注意营 养均衡,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油腻食 物
适当运动:根据 病情适当进行运 动,增强体质
心理辅导:关注孩 子的心理状态,及 时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孩子恢复信心
家庭护理: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避免 接触感染源,注意 个人卫生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 细胞病理学等
基因检测:检测相关基因突 变或异常表达
临床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期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 免疫学等
临床表现:发热、淋巴结肿 大、体重下降等
病理学检查:淋巴结活检、 骨髓活检等
基因检测:检测相关基因突 变或异常表达
方案
心理支持:关 注患儿及家长 的心理 病情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
早期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小儿霍奇金病 治疗方案: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化疗、放疗、手术等 预后评估:根据病情和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制定后续治疗计划 心理支持: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小儿霍奇金病的案 例分析
患者年龄:10岁
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咳嗽
诊断:通过淋巴结活检和 骨髓穿刺确诊为霍奇金淋 巴瘤
治疗方案:化疗+放疗, 治疗周期为6个月
治疗效果:患者病情得到 控制,淋巴结肿大消失, 发热、咳嗽等症状缓解
预后:患者恢复良好,定 期复查,无复发迹象
治疗方案: 化疗、放疗、 手术等
临床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期
淋巴结肿大:小儿霍奇金病最常见的症状,需要与其他淋巴结 肿大疾病进行鉴别
医院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
![医院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c892b6bceb19e8b8f6ba4a.png)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一、概述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无痛的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原发瘤多呈离心性分布,起源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逐渐蔓延至邻近的淋巴结及组织。
霍奇金淋巴瘤约占儿童时期恶性肿瘤的4.8%,占儿童淋巴瘤的15%~20%。
其发病情况与社会经济状态相关,社会经济地位不高者通常与EBV感染相关,发病年龄相对早,男孩更多见。
二、适用范围依据患儿临床特点,经肿物活检、胸腹水或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并经至少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病理专家会诊结果一致,按WHO2016淋巴系统肿瘤病理诊断分型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的18岁以下经典型及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三、诊断应当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儿童淋巴瘤的常见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
持续的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儿童HL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受累的淋巴结易于触及,典型为橡皮样、质硬而无触痛。
全身症状可有间断反复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盗汗和体重减轻。
部分肿瘤特征与预后相关,治疗前需进行常规检查、详细询问。
90%的HL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多起始于一组受累的淋巴结,以颈部和纵隔淋巴结最常见,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扩散到其他淋巴结区域,晚期可累及脾、肝、骨髓等。
患者初诊时多无明显全身症状,20%~30%的患者可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还可以有瘙痒、乏力等症状。
(二)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及具体大小径线、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非特异的血象异常包括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以及单核细胞增多。
通常活动性HL患者可能伴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需测定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
淋巴瘤诊疗要求规范(2018年版)
![淋巴瘤诊疗要求规范(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3e5f6ba6c30c2259019e8b.png)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概述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5.94/10万,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6.89/10万。
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二、淋巴瘤的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
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发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
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如有以上述症状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应予以重视,并尽早转诊至上级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
(二)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活检等,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
对原发胃的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染色检查;对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
(四)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镜等。
霍奇金淋巴瘤(刘庭波组)
![霍奇金淋巴瘤(刘庭波组)](https://img.taocdn.com/s3/m/d6da9f95ba0d4a7302763a92.png)
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14版)霍奇金淋巴瘤(HL)是累及淋巴结及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
大部分好发于15-30岁,另一发病高峰为大于55岁成年人。
一.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多见,如颈、腋下和腹股沟;2.皮肤瘙痒;3.肝、脾肿大;4.全身症状如发热和盗汗,乏力,体重减轻;如果上述表现持续2周以上,应该考虑进一步检查,如肿大淋巴结活检。
(二)诊断要点:本病确诊主要依赖病变淋巴结或肿块的病理活检。
对于疑难病例,要参考临床表现和疾病发展过程,由病理学家和临床医师共同讨论,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WHO分类将HL分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和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LPHL)。
CHL分为4种亚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和富淋巴细胞型。
CHL的特点是在炎性背景下存在R-S细胞,R-S细胞大多表达CD15和CD30,而CD3和CD45常阴性。
而LPHL缺乏R-S细胞,但存在肿瘤性淋巴细胞,有时称为爆米花细胞,LPHL细胞通常为CD45阳性和CD20阳性,不表达CD15,极少表达CD30。
LPHL表现为结节性或弥漫性形式。
结节性亚型表现为大量B淋巴细胞中出现肿瘤性淋巴细胞,而弥漫性亚型的背景细胞主要为T细胞。
CHL典型的免疫表型:CD15+、CD30+、PAX-5+(弱);CD3-、CD20-(大多数)、CD45-、CD79a-。
LPHL典型的免疫表型:CD20+、CD45+、CD79a+、BCL6+、PAX-5+、CD3-、CD15-、CD30-。
本病需要与富T细胞/组织细胞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T/HRLBCL)和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鉴别,在鉴别中需要结合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慢性炎症、结节病和肿瘤淋巴结转移等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也需要鉴别。
病变组织检查是关键。
二、临床分期和预后(一)分期:以Ann Arbor分期系统为基础。
儿童淋巴瘤规范治疗策略
![儿童淋巴瘤规范治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7d311d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6.png)
儿童淋巴瘤规范治疗策略儿童淋巴瘤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儿童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规范的治疗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儿童淋巴瘤的类型多样,常见的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其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对于儿童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情况等。
其次,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触摸淋巴结、检查肝脾大小等。
此外,实验室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
而病理活检则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分析,明确淋巴瘤的类型和亚型。
一旦确诊,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患儿的年龄、身体状况、淋巴瘤的类型和分期等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治疗方法上,化疗是儿童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杀灭肿瘤细胞。
在化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和使用周期等。
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的身体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
放疗也是治疗儿童淋巴瘤的方法之一,但在使用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
因为放疗可能会对儿童正在发育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对于一些高危或复发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这是一种较为复杂但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重建患儿的造血和免疫系统,提高治愈率。
在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儿维持体力,增强抵抗力。
心理支持对于患儿和家长也非常重要,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除了治疗,定期的随访也是儿童淋巴瘤治疗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复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儿的康复情况,发现可能出现的复发或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淋巴瘤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的诊疗建议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的诊疗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233fc10a76e58fafab003dc.png)
OS)超过90%,11。~Ⅳ期患儿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也可达80%。 2.美国儿童癌症协作组(Children’S
Cancer
Group,CCG)
C5942方案:为儿童HL的最大样本量报告,10年(中位随访 7.7年)EFS和0S分别为83.5%和92.5%¨3。“J。低危、中 危组COPP/ABV方案分别为4和6个疗程,高危组A、B、C 3组方案交替共6个疗程。 上述2种方案已为国内学者采用,疗效令人满意‘1。”o。 MOPP/ABVD和C5942方案的化疗药物及时间安排见表2。 国内推荐方案:根据国内药物供应具体情况,1998年中 国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对C5942方案进行了改良,制订了 HL.98方案。17 J。国内部分医院从1998年起采用此方案治疗 儿童HL,低、中、高危组患儿的4年EFS分别为100.0%、 80.3%和62.5%018j。此方案的修正方案也从2011年下半 年起实施,对预后较差的高危组患儿参考了针对难治性儿童 HL和高危儿童HL的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hildren’S
万方数据
・588
空垡』b型盘查!!!!生!旦堡!!鲞箜!塑g!也』里!ii坐:垒!理坠!Q!垒:!!!:!!:塑!:! 表1儿童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结束后随访安排
注:8基线标准:不需要放疗患儿为化疗结束后;放疗患儿为放疗后6周;。包括血压、身高、体重、放疗部位和二次肿瘤的体征,睾丸发育情 况(男性);。包括外周血象、肝功能、肾功能、血清铁蛋白;8可选择性采用cT、磁共振成像、胸部X线片、B型超声,早期患儿仅检查受累部位, 晚期患儿应包含颈、胸和腹部,超声检查适合于颈部及腹部;。仅接受腺体相关部位放疗患儿选择性内分泌激素检测,如:促黄体激素、卵泡刺 激素、雌二醇或睾酮、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女性记录月经初潮;‘仅女性,仅接受胸部放疗患儿从10岁起
初治儿童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初治儿童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c6a442ee06eff9aef80770.png)
初治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初治儿童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确诊18岁以下霍奇金淋巴瘤(ICD-10:C81)。
排除标准:复发HL,既往曾经接受放/化疗者,第二肿瘤为HL者,对化疗药物过敏者。
(二)诊断依据及分期标准1、诊断根据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200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是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见于颈部、腋下和纵隔区域。
皮肤瘙痒相对常见,偶有饮酒后受累淋巴结区域不适。
可有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伴随。
结外病变少见。
(2)实验室检查: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沉可升高。
侵犯骨髓少见,严重可造成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可减低、正常或升高。
EBV检查部分阳性。
(3)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本病决定性的必需依据。
病理标本建议为完整切除的组织,避免细针穿刺来源。
因为HL病理误诊率很高,需至少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病理会诊。
病理特征为病变组织中见少数散在的巨大肿瘤细胞即RS 细胞,大小不一,呈单核、双核或多核,瘤细胞胞质丰富,核仁大,核膜厚。
瘤细胞周围常有多种反应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于确诊霍奇金淋巴瘤至关重要。
采用的单抗应包括CD15、CD30、CD20、CD45、CD10、Bcl-6、Ki-67、MUM1、EBER、LMP-1、CD138。
2、HL的分期:霍奇金淋巴瘤的Ann Arbor分期(Cotswald会议修订)3.危险度分层:采用适于危险度分层的治疗低危:ⅠA,ⅡA且无巨大瘤灶中危:ⅠB,ⅢA且无巨大瘤灶高危:ⅡB,ⅢB,Ⅳ期或伴巨大瘤灶者;受累大于4个淋巴结区巨大瘤灶定义:单个淋巴结直径>6cm或者成团淋巴结直径>10cm。
纵隔巨大瘤灶定义:X线胸片提示纵隔肿瘤直径大于胸廓的0.33。
2020 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疗指南解读(霍奇金淋巴瘤)
![2020 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疗指南解读(霍奇金淋巴瘤)](https://img.taocdn.com/s3/m/b709924a51e79b8969022657.png)
2020 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疗指南解读 | 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是最早可被治愈的儿童肿瘤性疾病之一。
其年龄分布的发病率有两个高峰,分别为15-30岁和55岁之后,因此青少年为HL高发人群。
美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20岁以下人群中,HL 为第3位常见肿瘤(发病率为12.1/100万),是15-20岁青少年第1位最常见肿瘤(发病率为32/100万)。
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多数预后好,需权衡疗效与远期毒性。
治疗前评估对于儿童患者,建议骨穿最好涉及两个部位。
尽管PET/CT对于其他肿瘤的影像学评估价值存在争议,但针对霍奇金淋巴瘤,PET/CT仍然是最佳的诊断证据。
病理诊断组织形态学上需要区分经典型HL(CH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NLPH L),其中涉及到鉴别诊断。
➤CHL典型表型:CD45-,CD20-(或异质性阳性)、PAX5(弱阳性)、BOB. 1和Oct-2至少一个失表达,CD30+,CD15+/-,LMP1+/-或EBER+/-;➤NLPHL典型表型:CD45+,CD20+(或异质性阳性)、PAX5+、BOB.1和O ct-2均阳性,EMA+/-,IgD+/-,CD30-,CD15-,LMP-或EBER-。
儿童HL诊断同成人,就亚型而言,NLPHL相对少见,CHL中LDCHL相对少见。
此外,肿瘤细胞EBV阳性且伴有CD20表达的CHL病例需要注意和EBV 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鉴别。
分期HL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临床分期与成人患者一致,遵循HL的2014年Lugano 分期标准。
危险分层HL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危险分层与成人患者不同。
不同儿童HL协作组采用的风险分层各不相同,下图所示风险分层参考了COG的AHOD0431临床研究。
其中外周淋巴结大肿块定义为单个或多个互相融合淋巴结直径大于6cm;纵隔大肿块定义为CT提示纵隔肿瘤直径≥10cm或胸片提示大于胸廓内径的1/3。
儿童淋巴瘤 治疗标准
![儿童淋巴瘤 治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5fe80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1.png)
儿童淋巴瘤治疗标准儿童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标准主要包括诊断标准、化疗方案、放疗方案、随访观察和支持治疗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1. 诊断标准儿童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和临床诊断。
在病理学检查方面,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或淋巴结切除,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方面,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信息,综合判断是否患有淋巴瘤。
2. 化疗方案儿童淋巴瘤的化疗方案通常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和患儿的年龄等因素制定。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剂量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儿童淋巴瘤的化疗方案会比成人更加积极,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较快,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也相对较差。
3. 放疗方案对于某些类型的儿童淋巴瘤,放疗是必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放疗的目的是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是,放疗也可能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随访观察在治疗结束后,需要对患儿进行随访观察,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随访观察的时间为3-5年,具体时间视病情而定。
在随访期间,医生会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确保患儿的恢复情况良好。
5. 支持治疗支持治疗是儿童淋巴瘤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化疗和放疗过程中,患儿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治疗进程。
因此,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措施,如止吐药、营养支持等,以减轻患儿的不良反应,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总之,儿童淋巴瘤的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家长要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病情变化,以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淋巴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淋巴瘤诊疗规范(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aa5db8bed5b9f3f80f1c6d.png)
淋巴瘤诊疗规范(完整版)一、概述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5.94/10万,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6.89/10万。
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二、淋巴瘤的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
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发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
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如有以上述症状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应予以重视,并尽早转诊至上级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
(二)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活检等,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
对原发胃的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染色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
(四)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镜等。
BCSH: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诊疗指南
![BCSH: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f00bee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7.png)
BCSH: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诊疗指南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NLPHL)是一种特殊亚型的霍奇金淋巴瘤。
在所有患有有霍奇金淋巴瘤(HL)的青春期及成年患者中占3~8 %,在所有未进入青春期且患有有霍奇金淋巴瘤(HL)的患者中占10-20 %。
该疾病更常见于男性(男性:女性=3:1),儿童13~14 岁、成人30~35 岁之间高发。
NLPHL 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无论是在临床、生物、形态学还是免疫表型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近日,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CSH)发布了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的调查和管理指南。
随我来看一下吧!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相关建议:1. 淋巴结组织活检时,所取得的组织其质量和大小要足够诊断所需。
(1 B)2. 活检所取得部分应该遵从血液病理学专家的建议。
(1B)3. 为了区分NLPHL、淋巴结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PTGC)、富于淋巴细胞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LRcHL)、富含T 细胞/组织细胞的大 B 细胞淋巴瘤(THRLBCL),诊断时需要进行一组完整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1 B)治疗前评估及影像学检查的相关建议:1. 除了对人的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进行基线病毒学测试之外,建议对骨髓、肝脏和肾脏功能进行实验室检查。
(1 B)2. 建议对所有的成年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对患者的颈部、胸部、腹部和骨盆等处进行CT 多期增强扫描。
多于儿童来说,建议选择磁共振成象作为CT 多期增强扫描的替代诊断手段。
(1 A)3. 建议考虑使用18-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DG-PET)进行诊断检查。
(2 B)4. 一般对于早期患者使用常规全血细胞计数及血液涂片检查即可,不需要进行骨髓活检。
另外,对于处于疾病晚期、且实验室检查参数正常、FDG-PET 扫描未现骨转移的患者,延缓进行骨髓活检。
(2 C)5. 对于男性患者,建议在进行联合化疗之前进行精液冷冻。
儿童 淋巴瘤 标准
![儿童 淋巴瘤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870e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e.png)
儿童淋巴瘤标准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组织和免疫系统中。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确诊儿童淋巴瘤,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便医生们能够准确判断和治疗该疾病。
对于儿童淋巴瘤的评估,一般会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及其家人关于病情的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表现等。
其次,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观察患儿是否存在肿块、肝脾肿大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是评估患儿淋巴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血常规、骨髓穿刺和生化检查等。
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从而判断患儿是否存在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情况。
骨髓穿刺是为了评估患儿的骨髓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淋巴瘤的骨髓受累情况。
生化检查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肝肾功能,以及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此外,影像学检查在儿童淋巴瘤的评估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以及PET-CT等。
X线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肺部情况,而CT和MRI则可以更详细地观察淋巴结和器官的情况。
PET-CT是一种核医学检查方法,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药物来观察身体组织的代谢情况,从而确定淋巴瘤的分布和程度。
综上所述,儿童淋巴瘤标准的制定确保了医生们能够准确评估和治疗患儿的疾病。
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医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患儿的病情,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5b96dbfd0a79563c1e72fd.png)
附件5-2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一、概述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无痛的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原发瘤多呈离心性分布,起源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逐渐蔓延至邻近的淋巴结及组织。
霍奇金淋巴瘤约占儿童时期恶性肿瘤的4.8%,占儿童淋巴瘤的15%~20%。
其发病情况与社会经济状态相关,社会经济地位不高者通常与EBV感染相关,发病年龄相对早,男孩更多见。
二、适用范围依据患儿临床特点,经肿物活检、胸腹水或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并经至少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病理专家会诊结果一致,按WHO2016淋巴系统肿瘤病理诊断分型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的18岁以下经典型及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三、诊断应当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儿童淋巴瘤的常见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
持续的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儿童HL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受累的淋巴结易于触及,典型为橡皮样、质硬而无触痛。
全身症状可有间断反复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盗汗和体重减轻。
部分肿瘤特征与预后相关,治疗前需进行常规检查、详细询问。
90%的HL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多起始于一组受累的淋巴结,以颈部和纵隔淋巴结最常见,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扩散到其他淋巴结区域,晚期可累及脾、肝、骨髓等。
患者初诊时多无明显全身症状,20%~30%的患者可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还可以有瘙痒、乏力等症状。
(二)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及具体大小径线、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非特异的血象异常包括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以及单核细胞增多。
通常活动性HL患者可能伴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需测定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
2021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全文)
![2021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2102ca4b35eefdc9d333da.png)
2021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全文)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4.8%,是一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可治愈的肿瘤。
随着儿童和青少年HL患者生存期延长,长期随访发现肌肉、骨骼发育畸形,肺脏和心血管疾病、不孕不育以及第二肿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因此,治疗儿童HL的目标在于维持高疗效的同时,如何减少治疗相关合并症。
权威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儿童霍奇金淋巴瘤》更新到了2021.V3版本,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儿童HL患者的诊疗吧!01临床特征儿童HL的发病率约0.6/10万人,HL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人种差异。
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较发达国家低。
在发达国家,儿童HL较为罕见,第一个高峰出现于15岁-34岁;而在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儿童HL相对常见,故第一个高峰出现较早,位于10-15岁。
总的来说,HL以男性高发,且这一特点在儿童中尤为明显。
儿童HL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6%,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其最常见临床表现,尤以颈部或纵膈多见。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HL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NLPHL)和经典型HL(cHL),后者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及背景细胞分为4个组织学亚型,即富于淋巴细胞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儿童HL以cHL为主,NLPHL较为罕见。
在儿童cHL 中,混合细胞型是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
02实验室检查表1 儿童HL的实验室检查03诊断、分期及预后分层儿童HL的诊断同成人,主要基于包括免疫组化和形态学检查在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疑有病变的淋巴结应尽量完整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
经典型HL免疫表型:CD15+、CD30+、PAX-5+(弱);CD3-、CD20-(大多数)、CD45-和CD79a-。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免疫表型:CD20+、CD45+、CD79a+、BCL6+、PAX-5+、CD3-、CD15-和CD30-。
2021版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指南更新要点解读(全文)
![2021版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指南更新要点解读(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2e4dfca300a6c30d229f23.png)
2021版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指南更新要点解读(全文)为积极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提高临床肿瘤医师的临床与科研水平,进一步促进CSCO诊疗指南的制定和推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2021年4月23-24日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2021年CSCO指南大会。
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发病率相对较低,研究进展也相对较少,本次更新的内容并不多,主要集中在霍奇金淋巴瘤(HL)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成熟B细胞淋巴瘤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由于近期无显著进展,本次指南无更新。
霍奇金淋巴瘤相关研究显示IGEV方案(异环磷铵、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和强的松龙)挽救治疗总有效率(ORR)为81.3%,该方案在过去5年中被广泛使用,并具有高效低毒的干细胞动员潜力。
基于该研究结果,2021版《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指南》在复发或难治性(R/R)HL部分将该方案作为II级推荐。
2020年欧洲EuroNet协作组指南强调挽救化疗后PET-CT对R/R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的预后价值,2021版《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指南》在注释中对此进行了更新。
欧洲EuroNet协作组指南根据PET2(一线常规剂量挽救方案2个疗程后评估)和PET4(2线常规剂量挽救方案2个疗程后评估)的疗效评价对儿童青少年R/R cHL进行危险分层和推荐挽救方案,也可对R/R cHL 患儿后续治疗方案进行指导。
本次指南更新也纳入相关内容。
此外,欧洲EuroNET协作组指南还指出,质子治疗对于重要器官累计剂量低,可减少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长期副作用,适用于一线放疗失败患者。
本次指南更新也纳入相关内容。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021版《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指南》对ALCL的残留病灶进行了补充说明(<原发病灶25%-30%),同时在复发患儿部分,增加了危险度分组及具体定义(高危:复发时间<停药后1年,CD3阳性或既往使用过长春花碱;低危:复发时间>停药后1年,CD3阴性且既往未曾使用过长春花碱)。
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疗2023指南要点解读
![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疗2023指南要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e58da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f.png)
01
霍奇金淋巴瘤
更新要点两条
更新要点01
研究显示,IGEV方案(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和强的松龙)挽救治疗总有效率(ORR)为 81.3%,该方案在过去5年中被广泛使用,并具有高效低毒的干细胞动员潜力。此项研究例数较少,仅 报道了12例难治复发病例,但总体疗效较好,其中,7例患者达到CR,5例患者达到PR,患者的5年EPS 率达到83%,5年OS率达到100%。
Thank you And Your Slogan Here
认真 review
0
更新要点02 研究显示,低危复发患儿长春花碱单药治疗24个月,5年无事件生存率可达81%。所以,在I级推荐中, 对于复发难治的病例增加了长春花碱和CC方案;同时在II级推荐中,删除了长春花碱。
更新要点0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一篇病例报道显示,长春瑞滨单药可使复发患儿获得缓 解。因此,本次指南对于复发难治的病例,在III级推荐中增加了长春瑞滨。
如果患者达到CMR,则考虑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之后进行维持治疗或者直接接受放疗。
02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更新要点3条
更新要点
更新要点01 关于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本次更新了对残留病灶的补充说明:即<原发病灶25%~30%。此外,根据 相关研究,还增加了对复发患儿危险度的分组及定义: ✓ 高危:复发时间<停药后1年,CD3阳性或既往使用过长春花碱(VBL); ✓ 低危:复发时间>停药后1年,CD3阴性且既往未曾使用过VBL。
05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更新要点
新增疾病CMML,需要与JMML鉴别诊断。 I级推荐中的骨髓检查,包括:
骨髓穿刺涂片分类(1A类)、骨髓免疫表型分析,特别是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析(1A类)、骨髓活 检组织切片病理细胞学分析和网状纤维(嗜银)染色(1A类)、染色体核型分析(1A类)、分子学检 测(1A类)。 典型CMML的最低诊断标准I级推荐中涵盖了确诊依据、形态学标准以及辅助标准。 CPSS和CPSS-mol评分参考成人MDS/MPN患者,ASXL1,RUNX1,NRAS,SETBP1突变的患者早 行HSC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2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一、概述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无痛的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原发瘤多呈离心性分布,起源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逐渐蔓延至邻近的淋巴结及组织。
霍奇金淋巴瘤约占儿童时期恶性肿瘤的4.8%,占儿童淋巴瘤的15%~20%。
其发病情况与社会经济状态相关,社会经济地位不高者通常与EBV感染相关,发病年龄相对早,男孩更多见。
二、适用范围依据患儿临床特点,经肿物活检、胸腹水或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并经至少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病理专家会诊结果一致,按WHO2016淋巴系统肿瘤病理诊断分型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的18岁以下经典型及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三、诊断应当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儿童淋巴瘤的常见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
持续的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儿童HL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受累的淋巴结易于触及,典型为橡皮样、质硬而无触痛。
全身症状可有间断反复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盗汗和体重减轻。
部分肿瘤特征与预后相关,治疗前需进行常规检查、详细询问。
90%的HL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多起始于一组受累的淋巴结,以颈部和纵隔淋巴结最常见,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扩散到其他淋巴结区域,晚期可累及脾、肝、骨髓等。
患者初诊时多无明显全身症状,20%~30%的患者可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还可以有瘙痒、乏力等症状。
(二)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及具体大小径线、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非特异的血象异常包括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以及单核细胞增多。
通常活动性HL患者可能伴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需测定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
与预后相关的血液及生化检查、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沉、β2-微球蛋白、血清乳酸脱氢酶是临床常用的预后指标。
所有晚期(临床Ⅲ或Ⅳ期)或症状明显(B症状)以及复发需重新分期的患者都应当进行骨髓活检。
(四)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镜等。
1.CTz: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无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CT扫描。
这样能够更精确的观察纵隔、心包、胸膜、肺和胸壁疾病,并能发现上腹部及腹膜后肿大的淋巴结和肝、脾病变。
胸片阴性者CT可检出5%~30%肺部病变。
2.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子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检查,尤其对于不宜行增强CT扫描者,或者作为CT发现可疑病变后的进一步检查。
对于鉴别治疗后纤维化与肿瘤残存或复发时有一定的优势。
3.PET/CT:目前是儿童霍奇金淋巴瘤分期与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最佳检查方法。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病变活动特异性高。
建议患儿在化疗前、化疗2~3疗程后或中期及化疗结束后进行检查,有助于指导下一步治疗(见附表1:Deauville评分)。
4.超声:亦为分期常用的手段,对于浅表淋巴结的发现及随诊十分重要,根据淋巴结结构有无破坏和血流情况可协助判断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
但是腹部、盆腔肿大的淋巴结和器官易漏诊。
与CT检查有很高的互补性。
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组织活检。
因此对于浅表淋巴结和浅表器官(如睾丸、甲状腺、乳腺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诊具有优势,可以常规使用;对于腹部、盆腔淋巴结检查可以选择性使用;对于肝、脾、肾、子宫等腹盆腔实质性器官的评估,尤其是不能行增强CT扫描时,可以作为CT和MRI的补充。
在浅表淋巴结切除活检时,选取超声检测声像图异常的淋巴结,有助于提高活检的准确度。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也应用于深部淋巴结、肝脏、纵隔等部位的病变诊断。
5.同位素骨扫描:淋巴瘤骨受侵患者的全身骨显像缺乏特征性改变,难以与骨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骨结核、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感染性疾病等鉴别,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
常规骨扫描(99Tc m-MDP)对初治HL患者的临床评估价值有限。
(五)其他针对性检查1.常规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
2.拟用博来霉素者应进行肺功能检查。
(六)病理学检查1.病理学检查是淋巴瘤诊断的主要手段对于淋巴结病灶,应尽可能切除完整淋巴结。
如果淋巴结病灶位于浅表,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
空芯针穿刺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
初次诊断时,应首选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对于复发患者,如果无法获得切除或切取的病变组织标本,可通过空芯针穿刺获取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确诊应取较大的整个淋巴结或者肿物做病理检查。
病理形态学特征为:典型的HRS肿瘤细胞、稀少的肿瘤细胞以及大量的炎性背景细胞。
找到HRS细胞是诊断本病的依据。
肿瘤细胞仅占整个病变的0.1%~10%,容易误诊。
2.病理分类根据2017年修订版WHO淋巴瘤分类,HL分为经典型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两大类型,经典型HL(Classic Hodgkin lymphoma,cHL)可分为4种组织学亚型,即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少见,约占HL的10%。
淋巴细胞消减型儿童罕见。
HL起源于生发中心的B淋巴细胞,形态学特征表现为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在混合性细胞背景中散在异型大细胞,如Reed–Sternberg(R-S)细胞及变异型R-S细胞。
典型R-S 细胞为双核或多核巨细胞,核仁嗜酸性,大而明显,细胞质丰富;若细胞表现为对称的双核时则称为镜影细胞。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中的肿瘤细胞为淋巴细胞为主型(lymphocyte predominant,LP)细胞,过去称为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lymphocytic-histocytic cell,L-H细胞),细胞核大、折叠,似‘爆米花样’,故又称为爆米花(popcorn)细胞,其核仁小、多个、嗜碱性。
LP被PD-1阳性的T细胞环绕。
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完全呈弥漫生长的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nodular lymphocytic predominance type,NLPHL)和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重叠。
诊断HL应常规检测的IHC标记物包括CD45(LCA)、CD20、CD15、CD30、PAX5、CD3、MUM1、Ki-67和EBV-EBER。
cHL常表现为CD30(+)、CD15(+)或(-)、PAX5弱(+)、MUM1(+)、CD45(-)、CD20(-)或弱(+)、CD3(-),BOB1(-)、OCT2(-/+)、部分病例EBV-EBER(+)。
NLPHL为CD20(+)、CD79ɑ(+)、BCL6(+)、CD45(+)、CD3(-)、CD15(-)、CD30(-)、BOB1(+)、)OCT2(+)、EBV-EBER(-)。
在进行鉴别诊断时需增加相应的标记物,以鉴别ALCL或DLBCL等。
治疗和预后相关的标志物包括PD-1、PD-L1和P53等。
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部分病例嗜酸粒细胞增多。
若肿瘤细胞骨髓浸润,可找见本病特征性的R-S细胞。
骨髓穿刺细胞学涂片找到R-S细胞阳性率较低,仅3%左右;骨髓活检可提高到9%~22%。
如有混合性细胞增生,小淋巴细胞明显,呈流水样结构,提示有cHL的可能,要引起注意。
(七)诊断标准。
1.诊断依据:WHO2008/2016分型诊断标准。
因为HL病理误诊率很高,需至少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病理会诊。
初治18岁以下经典型及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2.分期:Ann Arbor分期是当前儿童HL应用最广泛分期方法(见附表2)。
(八)鉴别诊断1.病理鉴别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与CHL二者形态学特征有许多相似。
许多ALCL含有HRS样细胞,都有CD30的强烈表达。
但也有显著差异:CHL为一种B细胞疾病,而大部分ALCL 仍为T细胞来源。
儿童ALK基因阳性、T细胞标记或T细胞基因重排是ALCL鉴别CHL的有力依据。
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MLBCL)临床及病理是与CHL 相似。
可以偶尔发现HRS样细胞等特点,但肿瘤细胞通常强烈表达CD20等B细胞标记。
CD30表达可为阳性但并不象CHL 那样强烈。
Ig基因重排通常阳性,而在CHL阴性。
2.临床鉴别本病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需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炎、淋巴结核、以及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相鉴别。
局部慢性炎症造成的淋巴反应性增生,有时很难与此病鉴别。
颈部巨大淋巴结还需与其他淋巴结病,如Castleman病等鉴别。
需靠淋巴结病理诊断证实。
累及纵隔的HL的鉴别诊断包括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胸腺癌或转移癌、神经母细胞瘤、胸腺瘤和胚组织瘤(如良性和恶性畸胎瘤、精原细胞瘤和恶性非精原细胞胚组织瘤)。
(九)临床治疗反应评估1.治疗反应评估(1)所有病人2疗程化疗后接受评价。
需进行:颈部MRI/CT;胸部低剂量CT/MRI;腹部MRI+超声/CT;盆腔(腹股沟)MRI/CT;(2)中危组4个疗程后,高危组6个疗程后第2次再评估(停化疗前)、定义后期治疗反应评价。
范围包括所有病人初诊受累范围/结区。
PET时间(视各单位具体情况有无条件):4个疗程后及停治疗3个月后。
(3)化疗后:据末次化疗28天左右血象恢复后进行,病史及体检需关注有无B组症状,实验室注意血沉,肝肾功,心脏及肺功能,Ⅲ期以上或有B组症状患儿复查骨髓象。
全面评估影像学。
颈、胸腹(原有瘤灶部位为增强)CT/MRI,腹部B超;胸部必须行CT心脏功能评价;肺功能。
(4)治疗后随访:末次化疗后3,6,9,12,18,24,36,48,60个月(第一年每3个月1次,第二年每6个月1次,第三年每年1次)评价内容为瘤灶影像学及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以及生长发育等。
2.治疗反应定义(1)完全反应(Complete response,CR):体检以及CT/X 线/超声/MRI等影像学均不能发现瘤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