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2021 esc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
2021 ESC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给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
而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发布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全面而权威的指导。
1. 指南概述ESC的指南内容包括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涵盖了从生活方式干预到药物治疗的全方位内容。
该指南是基于大量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它为医生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时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指导方针,也为患者制定健康管理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生活方式干预和风险评估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指南中,包括戒烟、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内容都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同时指南还提出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通过相关的评估工具,医生可以更好地识别患者的患病风险,并据此进行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定制。
3.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防治措施。
在指南中,对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在内的药物治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推荐。
对于一些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也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和注意事项。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医学写手,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我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份权威而实用的参考资料,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和讨论,我们对2021 ESC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生活方式干预、风险评估、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指南的发布为相关领域的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在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上,我们也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对指南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评估和介绍,以便作者能更深入地理解。
2012ESC临床试验及热点研究中文翻译解读
二、大型临床试验研究结果[ESC2012] HPS2-THRIVE:中国患者肌病发生率较高个预先设定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分析试验——“心脏保护研究II--治疗高密度脂蛋白以减少心血管事件(HPS2-THRIVE)”显示,经过3年治疗,药75%的患者适应缓释尼克酸-拉罗匹仑联合疗法。
8月26日,Jane Armitage博士(牛津大学临床试验中心)在2012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报告说,15.7%尼克酸-拉罗匹仑经治患者应医学原因退出治疗,安慰剂治疗组患者有7.5%。
更多的积极疗法经治患者还报告出现胃肠和皮肤副作用,主要是瘙痒及轻微的潮红。
HPS2-THRIVE是迄今为止最大型的升高HDL-C水平助益心血管研究。
该试验共纳入25000多例来自欧洲和中国的患者,设计目的是确定含有缓释尼克酸和拉罗匹仑的混合药片(一种特异性防潮红前列腺素D2阻断剂)是否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个体的MI、中风或血运重建风险。
积极疗法组及安慰剂组患者还接受了40mg辛伐他汀的LDL-C背景治疗。
在12000多例尼克酸-拉罗匹仑经治患者中,1.13%患者发生肌病,安慰剂组受试者肌病率为0.18%。
不过,增加的肌病率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国籍患者,69例肌病报告中的62例来自中国。
横纹肌溶解病罕见,尼克酸-拉罗匹仑组和安慰剂组患者发生率分别为0.05%和0.02%。
Armitage提到,本项研究最惊人之处是,参与研究的中国人有较高的肌病背景风险,这一高达6倍的肌病过分风险数量,多数是被中国的发病率推高的。
辛伐他汀与每天≥1g尼克酸联用时,肌病/潮红风险增加,这一结果得到了HPS2-THRIVE安全性监测独立委员会的确认。
该结果也促使人们修订辛伐他汀药品标签,提醒医师不要给中国患者开80mg的辛伐他汀。
自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已建议医生,鉴于肌肉损伤风险的增加,要限制所有患者的大剂量辛伐他汀处方,除非患者已经服用该药达12个月,且无肌病证据。
(2023版)心血管疾病预防最新推荐指南主要内容(新版)
心血管疾病预防最新推荐指南主要内容执行摘要:1. 心血管事件与危(wei)险因素相关,心血管结局由共同存在的危(wei)险因素联合作用决定,而非单一高危(wei)险因素;2. 强调整体上预防心血管疾病;3. 强化降低 CVD 患者及 CVD 高危患者危(wei)险因素;4. 现阶段预防指南基于短期( 10 年)心血管风险评估,该评估方法有助于绝对风险最高人群获得最佳收益5. 强调终身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6. 采用新心血管风险计算器识别短期心血管风险较低而终身风险较高的人群7. 新危(wei)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合用人群广泛8. 新指南及风险计算器评估人群年龄包括 40-74 岁普通推荐:1. 除外已经确诊 CVD 或者其他高危疾病患者( >40 岁糖尿病、慢性肾脏并 3-5 期或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对所有人群进行 10 年和终身 CVD 评估2. 将非空腹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 ( HDL) 纳入心血管风险评估计算;3. 优先选择非HDL 作为降脂目标;4.CVD 或者 CVD 高危人群( >40 岁糖尿病、慢性肾脏并 3-5 期或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强化改善饮食、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5. 终身心血管风险显著增高人群进行饮食、生活方式干预、部份人群药物治疗风险评估模型优化推荐:1. 不推荐在初级预防中使用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血管风险的评估2. 现阶段发现的新的生物标志物不能取代或者增加现有初级预防中 CVD 风险评估指标;3. 除了筛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推荐基因变异筛查用于初级预防 CVD 风险评估。
生活方式推荐:包括吸烟、饮食和体育锻炼三个方面的推荐吸烟1. 指导如何戒烟2. 强调早期戒烟的获益,3. 通过行为干预、药物治疗或者联合治疗达到戒烟的目的,4. 主动或者被动吸烟均对有心脏或者呼吸道疾病人群有害5. 根据 NICE 公共卫生指南指导孕妇戒烟饮食1. 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少于 10% 总脂肪摄入量含量2. 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3. 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4. 盐摄入量 <6 g/day5. 酒精摄入男性每周小于 21 个单位,女性小于 14 单位6. 避免或者减少摄入高反式脂肪酸食物或者富含热量的食物体育锻炼1. 增加体育锻炼对减少 CVD 风险非常重要2. 强调步行等适当强度的日常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150min 或者高强度运动 75 分钟 / 每周儿童和成人肥胖推荐:关于儿童和年轻人肥胖管理的方案需要考虑“终身风险”信息,可能需要在产后早期进行干预,并且定期监督儿童体重和实施家庭指导血脂推荐:将非空腹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纳入心血管风险评估计算,非 HDL 将代替 LDL-c 成为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指标所有高危患者需接受专业生活方式指导推荐降脂药物合用人群: CVD 患者、 CVD 高危人群 ( >40 岁糖尿病、慢性肾脏并 3-5 期或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10 年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按 NICE 指南界定值)和终身心血管风险高危人群推荐他汀药物治疗现阶段仍不支持升高 HDL-c 降低心血管风险。
2019版: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19版: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全文)本刊发表《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基于近期发表的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参照我国相关指南和共识,结合我国国情,对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更加精准的适用人群、不适宜人群及相关的其他问题等给予了明确和实用的推荐,对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至今为止,众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重要地位,在心血管高危风险患者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获益大于其引起的出血风险;在缺血风险相对较低和(或)危险因素控制相对良好的人群(如他汀类药物使用比例显著增加的地区人群),阿司匹林的出血不良反应则抵消了其微弱的获益。
因此,该共识结合我国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人群中高风险人群较多、危险因素控制不佳、风险评估方法也不同于欧美人群的国情,提出了客观科学的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应用的临床路径,旨在使临床一线医生能够精准地使用阿司匹林。
当然,我们期待也相信将会有更多的阿司匹林用于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可以肯定的是,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仍有重要价值。
●引言阿司匹林曾经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一级预防[1,2,3,4]。
但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级预防时不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或心血管病死亡率,其主要获益是显著减少非致死性缺血事件,包括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缺血性卒中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主要风险是显著增加非致死性大出血事件,包括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5,6,7]。
因此,只有在获益明显超过风险时,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才有意义。
《ESMO临床实践指南:系统性抗癌治疗输液反应的管理(2017版)》解读
《ESMO临床实践指南:系统性抗癌治疗输液反应的管理(2017版)》解读张帆;周文琴【摘要】对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制定的《ESMO临床实践指南:系统性抗癌治疗输液反应的管理(2017版)》,从抗癌治疗输液反应的风险评估、症状/体征、管理、记录、再激发、药物以及追踪观察等方面进行解读,提出我国应建立静脉输液管理的长效机制尤其是癌症患者的输液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系统化的标准方案等;护理人员可以运用指南中所推荐的内容,熟悉应用风险评估、观察、处理等程序对癌症患者输液治疗进行准确管理,建立动态的输液反应监测流程,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输液护理质量.【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8(033)017【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抗癌治疗;输液反应;输液管理;指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解读【作者】张帆;周文琴【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护理部上海,200126;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护理部上海,2001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1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范围内约有1 410万癌症新发病例,预计到203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将达2 170万[1]。
在我国,仅2015年癌症新发病例就高达430万[2]。
目前抗癌药物仍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其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3-4]。
多数抗癌药物存在毒性作用,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存在输液反应的风险,不同药物同时应用时其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会增加[5]。
国内一项研究报道,在15 183 份抗癌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中,静脉输液占90.53%,92.57%的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或好转,5例死亡病例中4例与过敏反应有关[6]。
因此,在抗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须严密监测、及时救治过敏反应,以避免严重不良结局的发生。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2023)》解读PPT课件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及适用人群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 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
适用人群
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如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以及具有 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阿司匹林 可作为一级预防用药。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简介
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是另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减少血栓形成。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 具有更高的抗血小板活性,但出血风险也相对较高。
03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与实践
合理膳食建议及营养搭配
均衡饮食
推荐摄入多种食物,包 括谷类、蔬菜、水果、 豆类、坚果、鱼肉禽蛋 等,保持食物多样性。
控制盐摄入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 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 等,以降低高血压风险
。
控制糖摄入
减少高糖饮料和食品的 摄入,以降低糖尿病风
险。
适量运动锻炼推荐
有氧运动
血脂异常
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 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易导致血管病变。
主要危险因素介绍
吸烟
吸烟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肥胖
肥胖患者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风 险,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血小板 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副作 用。同时,对于出现胃肠道不适、过敏反 应等异常情况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内容回顾
更新了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方法
2021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解读:心力衰竭患者如何运动(全文)
2021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解读:心力衰竭患者如何运动(全文)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发展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
尽管心衰的药物治疗等发展迅速,但多数患者仍受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困扰,生活质量较差。
心衰患者若能及早进行运动康复,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1]。
2018年,Taylor等[2]纳入了18项临床试验共3912例心衰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有降低心衰患者病死率和住院率的趋势,但作用并不显著。
而在社会趋于习惯静止性生活方式、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情况下,规律运动较以往更加迫切。
医生可能面对各种有关运动或参加娱乐性体育活动的咨询,就具体患者而言,我们需要平衡运动的风险与获益。
在此背景下,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首次制定了有关心血管疾病患者参加体育运动的指南[3],本文主要解读心衰患者部分,以指导他们开展适宜运动。
适宜人群只有经过最佳治疗的临床上病情稳定的心衰患者才能进行运动。
在进行运动前,应:(1)排除运动禁忌证,包括静息或运动时低血压或高血压、心衰恶化、心肌缺血或严重肺动脉疾病等;(2)进行全面的基线评估,包括共病情况、心衰严重程度(B型利钠肽水平和心脏超声),并进行极量心肺运动试验评价心肺功能状态,包括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基于运动中峰值氧耗量(peak oxygen consumption,VO2peak)和最大心率,以及主观疲劳感觉(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制定心衰患者的运动处方;(3)优化心衰患者的治疗,包括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应用等。
运动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运动时的客观表现,如最大运动能力、心率反应、心律失常等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
理想的运动方案应通过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方案进行监测,并且逐步配合以家庭为基础的未进行监测的运动。
《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解读——从欧洲指南看中国实践
· 指南解读 ·DOI : 10. 3969/j. issn. 1004-8812. 2020. 09. 001作者单位: 518020 广东深圳,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冠心病中心(左辉华、胡伟、周鹏、颜红兵);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周鹏、 颜红兵)通信作者:颜红兵,Email : hbyanfuwai@ 《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解读——从欧洲指南看中国实践左辉华 胡伟 周鹏 颜红兵【关键词】 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欧洲心脏病学会; 指南解读【中图分类号】 R541大多数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存在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 NSTE-ACS )。
NSTE-ACS 的处理始于正确的诊断、适时启动正确的药物治疗、合理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以及开始二级预防。
因此,高质量的指南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每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大会上的一个主要亮点是出版ESC 临床实践指南。
今年公布了包括《2020年ESC NSTE-ACS 管理指南》(以下简称为《2020 ESC NSTE-ACS 指南》)[1-2]在内的4个指南。
自从《2015年ESC NSTE-ACS 管理指南》(以下简称为《2015 ESC NSTE-ACS 指南》)[3]发布后5年,NSTE-ACS 的诊断、风险分层、抗栓治疗和有创治疗策略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集中体现在《2020 ESC NSTE-ACS 指南》中,势必将多方面影响今后的临床实践。
1 《2020 ESC NSTE-ACS 指南》的变化《2020 ESC NSTE-ACS 指南》的变化包括引入相关重要主题的新章节、新增或修订一些概念、调整相关推荐级别和新提出相关的重要建议。
2021科学认知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全文)
2021科学认知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全文)摘要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作为医学实践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能够有效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近年来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必须承认,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对这些文件的概念及认知仍存在一定偏差。
为此,本文从两者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与解读。
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与专家共识(expert consensus)是医学实践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能够帮助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
随着近些年循证医学的快速发展,此类指导文件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在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这些文件的概念及认知仍存在一定误区。
为此,笔者将从两者概念及相互关系入手,以心血管和(或)影像学角度举例对这两种常见指导性文件浅谈拙见,以供参考。
一、临床实践指南随着近些年临床医学尤其是循证医学的发展,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
美国医学科学院、WHO、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等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对临床实践指南有不同的定义,其中美国医学科学院在2011年更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定义影响力最大、应用范围最广。
简言之,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是针对患者的特定临床问题,基于系统评价形成的证据,并权衡不同干预措施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医疗干预方案的指导意见。
WHO将指南定义为由WHO制定的任何包括了推荐意见的临床实践指南以及卫生保健政策,这些推荐意见告诉指南的使用者如何在特定的临床情景下单独或协同做出最佳临床决策,帮助改善患者健康及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蒋朱明等在《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一文中对指南的定义为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系统制定出帮助临床医师和患者做出恰当处理的推荐意见。
指南制定的基础是该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临床研究,也就是循证医学证据。
心血管风险评估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cohort)
的人群分析也同样证实了上述结论,并制定出适宜中国人群 的CVD风险评估模型”…。该研究人选了9903例受试者,
经1 1年随访观察,结果发现按照Framingham模型计算,中
国男性冠心病风险较实际约增加了1倍,女性增加了约2.3 倍(图1)。而在Framingham模型的基础上,经简化胆固醇 指标(仅采集总胆固醇),增加体重指数(BMI),并删除了舒 张压因素后得出的针对35~59岁中国人群的预测模型则对 实际情况预测更佳。国人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量 见表l[12]。 三、心血管风险评估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2009年,Aw对早期的6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研究进行了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总的严重心血管事件
万方数据
黧;◆
减少与出血风险增加的风险。随后,rtaju 等。1纠对全部9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研究 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降 低全因病死率、MI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对心血管死亡无显著影响,但明显增加 出血性卒中、大出血及胃肠道出血。2011 年,Bartolucci等。”1所做的荟萃分析结论 表明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可减少总心 血管事件和非致死性MI,但未明显减少 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卒中;却增加了 出血风险。 鉴于上述临床证据,如何权衡阿司 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获益和出血是合理 应用阿司匹林的重要前提。虽然出血风 险也随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加而增加,但 通常CVD风险越高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 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绝对获益越多。因 此,在用药前预测出血风险十分重要, CVD风险评估在鉴别阿司匹林最适一级 预防人群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阿司 匹林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主要来自胃肠道 出血,其高危因素包括高龄、有消化道溃 疡或出血史、正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使用皮质激素或联合使用抗 凝药物。建议谨慎权衡抗血小板治疗的 获益和出血风险,胃肠道出血高危患者 如需服用阿司匹林,建议联合应用质子
《ESC2023心血管疾病指南》解读PPT课件
对于病情严重或需要特殊治疗的 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议及时转诊 至专科医院或上级医院接受治疗 。
03
治疗方案与用药规范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 别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 药物治疗方案。
多药联合应用
针对复杂病情,可采用多 种药物联合应用,提高治 疗效果。
遵循指南推荐
优先选择经过临床试验验 证、具有明确疗效的药物 。
该指南涵盖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适用于各种医疗环境 和患者群体。
ESC2023心血管疾病指南是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共识制定的,具有较高 的权威性和指导意义。
解读目的和意义
解读ESC2023心血管疾病指南的目的 是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指南
内容,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
调整治疗方案依据及原则
病情变化
根据随访过程中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反应
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 药物。
指南更新与临床研究进展
关注心血管疾病相关指南的更新和临床研究进展,将最新成果应用 于患者治疗中。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家庭医生参与模式推广经验分享
家庭医生团队建设
组建具备心血管专业知识的家庭医生团队,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确保患者得到 持续、全面的医疗照护。
双向转诊与绿色通道
建立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双向转诊机制, 确保患者及时就医。
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
开展心血管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活动,提高 居民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与防范意识。
2020 年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血管移植物感染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2020 年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血管移植物感染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血管移植物/移植物内感染(vascular graft/endograft infection,VGEI)是血管移植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但其致残、致死率极高。
2020 年 3 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Surgery,ESVS)首次于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上颁布VGEI 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1],旨在规范和指导临床医师对于VGEI 患者的临床决策。
现解读如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1 推荐等级与证据质量1.1 推荐等级Ⅰ 级推荐:证据和(或)总体意见是认为该项治疗措施或程序是获益的、有用的、有效的;Ⅰa级推荐:证据和意见较强地倾向于该项治疗措施或程序有用/有效;Ⅰb 级推荐:证据和意见倾向于该项治疗措施或程序有用/有效,但效力较弱;Ⅰ 级推荐:证据和(或)总体意见是认为该项治疗措施或程序无效/无用,在某些情况甚至有害。
1.2 证据质量A 级证据:数据来自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B 级证据:数据来自一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大型非随机研究;C 级证据:专家共识和(或)小型研究、回顾性研究及注册研究。
2 VGEI 的危险因素VGEI 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实际发病率难以评估,后文笔者将根据不同解剖部位及分类进行相应阐述。
此处主要概述VGEI 的危险因素。
2.1 VGEI 的术前危险因素包括术前住院时间过长、远处或邻近部位存在感染、植入部位近期作为经皮腔内治疗血管通路、急诊/限期手术、再干预治疗、下肢感染(溃疡、坏疽、蜂窝织炎)以及腹股沟切口。
2.2 VGEI 的术中危险因素包括违背无菌原则、手术时间过长以及同期行胃肠系统或泌尿生殖系统手术。
2.3 VGEI 的术后危险因素包括伤口相关并发症(感染、皮肤坏死、淋巴囊肿、皮下积液及血肿)和移植物血栓形成。
老年心血管病研究进展
老年心血管病研究进展杨庭树【期刊名称】《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19)006【总页数】4页(P463-466)【关键词】老年;心脏病;研究进展【作者】杨庭树【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目前,全球平均人寿命虽然从1990年的65.3岁增加到2013年的71.5岁(我国2015年平均寿命75.99岁),但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使平均人死亡年龄大约为60岁。
相对经济发达地区,儿童死亡人数大幅下降,而80岁以上人群死亡人数大幅增加。
大多数死亡和残疾原因是与年龄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NCD),如心血管疾病(CVD)、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
NCD死亡占全部疾病死亡的86%(WHO统计NCD死亡3400万占全部5600万死亡人数的60%)和77%的经济负担,给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在美国和欧洲,CVD死亡是NCD的主要死因,约占全部死亡的50%[1-2]。
65岁以上的1/3及85岁以上的1/2老人临床上有明显的CVD表现,且通常多病共存。
改善饮食习惯和偏好、戒烟、促进身体运动使工业化国家总体CVD死亡率下降,但慢性CVD患者总数由于人口老年化问题而明显增加,且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增加。
尤其缺血性心脏病(IHD)死亡率受年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综合作用将使全球的IHD死亡人数继续增加。
据估算全球每年大约耗费1960亿欧元来防治CVD,包括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水平及戒烟,虽使发达国家的CVD死亡率大幅下降,如欧洲心脏病死亡人数从2008年报告的430万人/年下降到现在的400万人/年,但这种下降的趋势是否会使老年人受益尚不清楚。
2015年WHO公布的十大死因:在高收入国家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中风、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肺癌、糖尿病、痴呆、腹泻、结核、交通事故;而在低收入国家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腹泻、卒中、缺血性心脏病、艾滋病、肺结核疟疾、早产儿并发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伤害、交通事故等[3]。
心血管疾病相关指南重点解读
心血管疾病相关指南重点解读一、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上)1.A2、C3、A4、E5、E6、B1、长期血压增高容易引起损害的器官是(A、心、脑、肾)2、患者男性,45岁,血压为145∕95mmHg,该患者的血压属于(C、高血压)3、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普通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为(A、5)克4、高血压的病因是(E、以上都是)5、高血压严重情况建议急救车转诊的是(E、以上都是)6、SBP≥(B、140;90)mmHg和DBP<(B、140;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二、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下)1、A2、D3、B4、C5、D6、D1、尤其适用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有充足证据证明可改善预后的降压药是(A、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2、心率快的青年患者选用的降压药为(D、β受体阻滞剂)3、高血压降压目标收缩压<(B、140;90)mmHg且舒张压<(B、140;90)mmHg4、痛风的高血压患者禁用(C、睫嗪类利尿剂)6、钙通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一般不会有(D、干咳)三、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版)解读1、A2、A3、C4、A5、E6、D1、对高血压伴心率增快者的药物治疗中,如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者可用(A、非二氢毗咤类钙拮抗剂)2、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建议静息心率控制在(A、80bpm以下)3、常用兼具降压和减慢心率的药物有(C、地尔硫卓)4、《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版)》建议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干预切点定义为静息心率(A、>80次∕min)5、以下哪项不属于八条临床建议(E、对高血压伴心率增快者药物治疗首选伊伐布雷定)6、使静息心率增快的药物不包括(D、地尔硫卓)四、房颤的基层诊治方案1、D2、B3、D4、A5、A6、E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LVEF显著降低,静脉使用(D、胺碘酮)2、房颤持续时间>7天,为(B、持续性房颤)3、LVEF≥40%AF患者可口服(D、以上都可以)4、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AF,(A、电复律)是首选方法5、房颤的一线用药是(A、β受体阻滞剂)6、房颤的心电图表现是(E、以上都是)五、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1、C2、B3、E4、A5、A6、C1、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经合理改善生活方式和他汀治疗后TC水平仍不达标可使用(C、胆固醇吸收抑制剂)2、临床调脂达标,首选(B、他汀类药物)3、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E、以上都是)4、20-40岁多久筛蛰一次血脂(A、5年)5、调脂目标值在极高危者LDL-C<(A.1.8)mmol/L6、LDL-C≥(C、4.9)mmol/L为高危人群六、心力衰竭的合理用药相关指南解读(上)1、D2、A3、B4%D5、E6、C1、哪种情况禁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D、双侧肾动脉狭窄)2、痛风禁用哪类利尿剂(A、睡嗪类利尿剂)3、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反应不包括(B、高钾血症)4、下列为保钾利尿剂的是(D、氨苯喋咤)5、慢性心力衰竭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后的不良反应有(E、以上都是)6、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依那普利的日目标剂量是(C、10)mgbid七、心力衰竭的合理用药相关指南解读(下)1、D2、A3、C4、D5、E6、B1、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起始剂量是(D、2.5)mgbid2、慢性心力衰竭血钾》(A、5)mmol/L,禁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3、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初始剂量(C、20)mg(1片)qd,至少观察2周再加量4、慢性心力衰竭收缩压<(D、90)mmHg禁用β受体阻滞剂5、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伊伐布雷定的禁忌证是(E、以上都是)6、急性心力衰竭应用利尿剂,首选(B、禳利尿剂)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指南解读(上)1、B2、E3、C4、D5、A6、E1、下列不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是(B、缺血性心肌病)2、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目标是(E、以上都是)3、稳定型心绞痛缓解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症状的一线治疗药物不包括(C、曲美他嗪)4、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首选(D、硝酸甘油)5、缺血性胸痛特点不正确的是(A、典型发作部位在胸骨体之后,可波及胸前区,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清楚)6、(E、钙拮抗剂)是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脉痉挛为主心绞痛患者的一线用药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指南解读(下)1、A2、B3、B4、C5、D6、E1、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药物首选(A、阿司匹林)2、不稳定心绞痛诊断要点错误的是(B、肌钙蛋白增高)3、对疑似ACS的患者争取在(B、10)分钟内完成临床检查4、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下列哪项不是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C、P波减小消失)5、阿司匹林首次剂量负荷是(D、300)mg嚼服6、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绝对禁忌是(E、以上都是)十、血脂领域指南共识及研究进展1、B2、D3、A4、C5、D6、D1、贝特类作用机制不包括哪个?(B、抑制残粒胆固醇代谢水平)2、与2020《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描述不符合的是哪个?(D、对于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及高TG患者,LDL作为首要目标)3、2021ESC指南建议将(A、非HDL-C)作为所有患者的一个合理的替代治疗目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症或糖尿病患者。
心血管病患者戒烟处方中国专家共识
心血管病患者戒烟处方中国专家共识、烟草的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根据英国心脏基金会报告表明: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比较心肌梗死死亡率增加60%,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增加7倍,吸烟使冠心病患者的碎死风险增加3倍以上,戒烟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降低40%。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1981至2000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将近一半(48%),并归功于吸烟率的下降。
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吸烟成瘾归为高复发的慢性疾病。
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所以,医生应责无旁贷地像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去治疗吸烟成瘾。
为了让心血管医生重新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重视戒烟干预,为了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指南,撰写了心血管患者戒烟处方的中国专家共识。
此共识不仅全面总结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而且系统制定烟草依赖干预方案及戒断症状的识别和处理,并且给临床医生制定了戒烟处方的管理流程。
这对干提高我国心血管医生戒烟干预能力、降低心血管病患者和全民吸烟率、改善患者预后、维护全民心血管健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现解读该共识强调的几个问题。
一、共识结合相关心血管病指南对戒烟的建议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2012年版)指出,所有的吸烟形式,包括被动吸烟,都是一个强大而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必须避免吸烟。
美国AHA和美国ACCF再次更新了《冠状动脉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指南》,其建议,应完全戒烟,不暴露于吸烟环境(工级),每次门诊随访都应询问患者的吸烟状况(B级证据);在随访时,都应建议每个吸烟者戒烟(A级证据);每次随访时,都应评估吸烟者的戒烟意愿(C级证据);应给予患者咨询辅导,并帮助制定包括药物治疗和(或)安排参加戒烟项目的戒烟计划(A级证据);安排随访(C级证据);在每次门诊随访时,都应建议所有患者在工作场所、家庭和公共环境避免烟草暴露(B 级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找到对应性别、吸烟状态和最接近年龄 段;然后找到最为相近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风险评估值需要向上调整,因为个体更接 近下一个年龄段
图 1 高心血管风险 SCORE 量表。SCORE 系统性冠脉风险评估
图 2 低心血管风险 SCORE 量表。SCORE = 系统性冠脉风险评估
推荐高危心血管患者,LDL-C 达标值<2.6 mmol/L 或相对于基线水平下降 50% 以上( I/ B)
推荐其他患者,LDL-C 靶标<3 mmol/L( 115 mg/dL)(IIa/ C)
如何个体水平干预:糖尿病
1、推荐包括戒烟,低脂高纤维饮食、有氧运动和力 量训练在内的生活方式改变(I/ A)
推荐每 5 年重复评估一次,接近治疗阈值的个体可 增加评估次数(I/C)
推荐系统评估心血管风险,男性为 40 岁;女性为 50 岁,没有已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个体可于绝经 后(IIb/C)
没有已知心血管风险的小于 40 岁的男性个体,小 于 50 岁的女性个体不推荐评估 (III/C)
如何评估总心血管风险
推荐颈动脉扫描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为 心血管风险评估的修饰因子(IIb/B)
推荐踝肱指数(ABI)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 的修饰因子(IIb /B)
不推荐颈动脉超声中内膜中层厚度(IMT) 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因子(III/ A)
影响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状况
——慢性肾脏病(CKD)
估算肾脏滤过率下降(eGFP)下降能够增 加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率,当其从 75 ml/min/1.73m2 下降到 15 ml/min/1.73m2时,心 血管风险增加 3 倍。终末期肾病患者有较高 的心血管风险。此外,白蛋白排泄增加也与 心血管死亡风险独立相关。在预测心血管风 险当中,没有最优的一致性的策略评估肾功 能,故而专家组采用表 4 指标
5、可以考虑多时段的运动形式,每次至少持续 10 分钟,均匀的分一周来进行,每周选择 4-5 天,最好是每天都进行(IIa/ B)
6、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久坐人群参与高强度运 动时应临床评估,包括运动测试(IIa/ C)
如何个体水平干预:吸烟干预
推荐识别吸烟人群,反复建议戒烟,通过 随访支持、NRT、丁氨苯丙酮,伐尼克兰 单独使用或联合来提供帮助(I/A)
推荐 40 岁以上的成年人使用 SCORE 风 险评估系统进行总心血管风险评估,除非他 们易于归类为高危或极高危的原因:如已经 诊断的心血管疾病,大于 40 岁的糖尿病, 肾脏病或者单一显著增加的危险因素(I/C )
如何使用评估量表
SCORE 量表(图 1、图 2)用于近似健康人 群,不用于已诊断心血管疾病或存在极高危 或高危的原因(如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需 要强化治疗的个体
5、有心血管风险的 1 或 2 级高血压考虑药物治疗(IIa/B)
6、伴有低到中度心血管危险的 1 级或 2 级高血压患者推荐生 活方式干预(I/B);生活方式干预失败时,推荐药物干预 (IIb/B)
7、所有小于 60 岁高血压患者推荐血压<140/90 mmHg(I/B) 。大于 60 岁的个体,SBP 大于 160 mmHg 时,推荐控制在 140~150 mmHg 之间(I/B)。<80 岁的个体,能够耐受前 提下,推荐 SBP<140 mmHg。在某些(极)高危的患者, 能够耐受多药联合前提下,可考虑 SBP<120 mmHg(IIb/B )
影响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状况
——肿瘤
1)化疗或放疗后幸存的癌症患者,心血管疾 病风险增加
2)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与采用何种治疗和 使用剂量相关 推荐高危患者使用 I 类化疗药时进行心脏保 护来预防左室功能障碍(IIa/B) 推荐在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中优化心血管风 险谱(IIa/ C)
影响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状况
影响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状况
——流感
急性呼吸道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呈现出 相关性,尤其是流感病毒血液中达到高峰 时期
推荐已确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每年接种 流感疫苗(IIb/C)
影响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状况
——牙周炎
研究表明牙周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 血管疾病相关,血清学研究指出牙周菌抗 体滴度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但 当牙周疾病缓解后,心血管事件预后依旧 不确定
推荐所有吸食烟草的行为,因为它是心血 管疾病发生强力和独立的危险因素(I/B)
推荐避免被动吸烟(I/B)
如何个体水平干预:营养
营养习惯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其他慢性 疾病,如癌症
能量摄入应控制在维持健康体重范围内, 也就是 20 kg/m2<BMI<25 kg/m2
通常,如果遵循健康饮食原则,不需要额 外食物补充
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 床实践指南解读
2020年4月28日星期二
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定义
针对人群或个体水平,综合各项干预 措施,旨在消除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 相关的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
何时评估总心血管风险
推荐系统评估个体心血管风险增加的因素:即伴有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家族高胆固醇血症,主要 心血管危险因素 (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 水平增高)以及增加心血管风险的合并症(I/C)
6、在有/无心血管疾病的个体中筛查是否有糖尿病时 ,应考虑检测 HbAIc(不需空腹)和空腹血糖,不 确定时可做糖耐量试验(IIa/A)
7、如果患者可耐受且没有禁忌证,推荐将二甲双胍 作为一线用药,后期注意评估肾功能 (I/B)
8、疾病进展期患者应避免低血糖和体重过增,考虑 个体化用药(药物选择和目标值)(IIa/B)
图 2 低心血管风险 SCORE 量表。SCORE = 系统性冠脉风险评估
不同的危险分层的预防策略
低到中危人群(SCORE 评分<5%):需要提 供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建议,维持低到中危状态
高危人群(SCORE 评分 5%~10%):强化生活 方式干预,可考虑药物治疗
极高危人群(SCORE ≥ 10%):常规药物治疗 。大于 60 岁的老年个体,评估阈值应放宽, 因为他们年龄相关的风险通常位于该水平,即 使其他危险因素水平处于「正常」。特别注意 的是,不加批判地对所有评分 10% 以上的老年 个体用药是不鼓励的
14、不推荐 2 型糖尿病患者增加 HDL-C 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III/A)
15、没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不推荐抗血小板治疗(III/A)
如何个体水平干预:高血压
1、推荐所有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高值人群采取生 活方式干预(体重控制,增加运动量、限盐、适度饮 酒、低脂饮食、增加水果蔬菜摄入)(I/A)
如何个体水平干预:行为干预
推荐建立起认知行为策略(如动机性晤谈) 辅助生活方式改变(I/ A)
推荐多学科健康管理专业人员参与(I/A) 推荐多模式管理高风险心血管疾病个体,综
合药物、健康生活方式教育、运动、压力管 理和社会心理危险因素咨询(I /A)
如何个体水平干预:社会心理因素
在已确诊心血管疾病和已有社会心理症状的患者 ,为了改善社会心理健康,推荐多模式行为干预 社会心理危险因素和处理疾病,综合健康教育, 运动和心理治疗(I/A)
2、健康的成年人,推荐逐渐增加至每周 300 min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 150 分钟的 高强度有氧运动或综合等价以上,可有额外获 益(I /A)
3、推荐定期评估和给予建议来促进参与程度,如 有必要,支持随着时间增加运动容量(I/ B)
4、推荐低风险个体进行运动,不需要进一步评 估(I/C)
2、推荐减少能量摄入来控制体重(I/B) 3、推荐 1 型或 2 型糖尿病的非妊娠成年患者的目
标 HbAIc<7%(<53 mmol/mol) (I/ A) 4、推荐老年、体弱、长程糖尿病、已有心血管疾病
的 HbAIc 靶标(IIa/ B) 5、推荐没有心血管疾病和体弱状况的 2 型糖尿病
患者,HbAIc ≤ 6.5%(≤ 48 mmol/mol) (IIa/B)
其他危险标志物—家族遗传病史
推荐评估家族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史(定义 为家族直系亲属中男性<55 岁和女性<65 岁有致死或非致死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和已 确诊的心血管疾病) 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的 一部分(I /C)
不推荐常规使用基于 DNA 标志物检测的心 血管风险评估方法 (III/B)
其他危险标志物—社会心理危险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独立于传统的危险因素,可 以增加心血管风险,危险比(RR)男性为 1.4 和女性为 1.5
其他自身免疫病同样增加心血管风险有逐渐 增加的证据,如强制性脊柱炎或早期严重的 银屑病,危险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当
两项关于他汀的研究表明其可以降低自身免 疫病的心血管风险
影响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状况
当有典型的抑郁、焦虑或敌意情绪症状时,参照 精神治疗,应考虑进行药物治疗或协作管理
(IIa/ A) 当危险因素是已诊断的精神障碍(如抑郁)或当
因素加重经典危险因素时,应予以考虑治疗社会 心理危险因素,旨在预防心血管疾(IIa /B)
如何个体水平干预:久坐行为和运动
1、推荐一周之内不低于 150 min 的中等强度的 有氧运动或每周不低于 75 min 的高强度有氧 运动或综合等价以上(I/A)
推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或已诊断心血管 疾病的个体进行社会心理危险因素评估,可 以使用临床晤谈或标准量表来识别生活方式 或用药依从性的可能障碍(IIa/ B)
其他危险标志物——循环和尿液标志物
不推荐常规使用循环或尿液标志物作为心 血管疾病风险分层的评估手段(III/B)
影像学方法
推荐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 的修饰因子(IIb/B)
9、合并有 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推荐尽 早使用 SGLT2 抑制剂来减少心血管风险和全因死 亡率(IIa/B)
10、所有 2 型糖尿病患者和 40 岁以上的 1 型糖尿病 患者推荐降脂(主要是他汀)来降低心血管风险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