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数学调查实验报告(3篇)

数学调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一次数学调查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需求以及兴趣点,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需求以及兴趣点;2. 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现状,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我校高一年级10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2. 实验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数学学习困难、需求、兴趣点等方面;3. 实验步骤:(1)制定调查问卷;(2)发放问卷,收集数据;(3)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4)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学学习困难分析(1)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②解题技巧不足;③缺乏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④学习兴趣不高。

(2)针对以上困难,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②开展解题技巧培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③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问题意识;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数学学习需求分析(1)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需求主要包括:①提高数学成绩;②掌握解题技巧;③提高逻辑思维能力;④拓展知识面。

(2)针对以上需求,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达成;②注重解题技巧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③开展思维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④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数学学习兴趣点分析(1)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点主要包括:①数学竞赛;②数学应用;③数学趣味知识;④数学史。

(2)针对以上兴趣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举办数学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数学应用教学;③引入数学趣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④介绍数学史,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建模基础实验报告(3篇)

数学建模基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学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取了一道实际问题进行建模与分析,具体如下:题目:某公司想用全行业的销售额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公司的销售量。

表中给出了1977—1981年公司的销售额和行业销售额的分季度数据(单位:百万元)。

1. 数据准备: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并输入到计算机中。

2. 数据分析: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初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3. 模型建立:利用统计软件(如MATLAB、SPSS等)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公司销售额对全行业的回归模型。

4. 模型检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包括残差分析、DW检验等,以判断模型的拟合效果。

5. 结果分析:分析模型的拟合效果,并对公司销售量的预测进行评估。

三、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包括年份、季度、公司销售额和行业销售额。

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为后续分析做准备。

2. 数据分析观察数据分布情况,绘制散点图,初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3. 模型建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公司销售额对全行业的回归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如MATLAB。

(2)输入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

(3)编写线性回归分析程序,计算回归系数。

(4)输出回归系数、截距等参数。

4. 模型检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包括残差分析、DW检验等。

(1)残差分析:计算残差,绘制残差图,观察残差的分布情况。

(2)DW检验:计算DW值,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自相关性。

5. 结果分析分析模型的拟合效果,并对公司销售量的预测进行评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分析通过绘制散点图,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初步判断数据适合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2. 模型建立利用MATLAB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模型如下:公司销售额 = 0.9656 行业销售额 + 0.01143. 模型检验(1)残差分析:绘制残差图,观察残差的分布情况,发现残差基本呈随机分布,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数学实验报告范文

数学实验报告范文
(1)data a1-1;
input x@@;
cards;
4.8 4.7 5.0 5.2 4.7 4.9 5.0 4.6 4.7
;
proc means clm maxdec=3;
run;
输出结果为:
Analysis Variable : X
Lower 95.0% CLM Upper 95.0% CLM
数学实验报告
日期:20年月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名称
参数的区间估计
实验目的:
复习参数估计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sas系统对总体均值、方差进行估计。掌握利用sas系统处理估计理论相关的实际问题。
实验原理与数学模型:(填写所需的基本数学公式、定理、概念等)
单个正态总体 情况:
1、均值 的置信区间
(a)当 已知时,置信水平为 的置信区间为
--------------------------------
4.695 4.994
--------------------------------
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为(4.695,4.994)
思考与深入:
(随便写一下自己想法)
教师评语及评分:
(b) 当 未知时,置信水平为 的置信区间为
Hale Waihona Puke (余略)实验所用软件及版本:
SAS13
实验任务:(填写实验问题)
1、若样本4.8 4.7 5.0 5.2 4.7 4.9 5.0 4.6 4.7来自于正态总体,求均值的区
间估计。(1)置信水平为95% (2)置信水平为90%
实验过程记录(含:基本步骤、主要程序清单及异常情况记录等):

数值计算基础实验报告(3篇)

数值计算基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2. 掌握Python编程语言进行数值计算的基本操作;3. 熟悉科学计算库NumPy和SciPy的使用;4. 分析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和误差分析。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编程语言:Python 3.8科学计算库:NumPy 1.19.2,SciPy 1.5.02. 实验步骤(1)Python编程基础1)变量与数据类型2)运算符与表达式3)控制流4)函数与模块(2)NumPy库1)数组的创建与操作2)数组运算3)矩阵运算(3)SciPy库1)求解线性方程组2)插值与拟合3)数值积分(4)误差分析1)舍入误差2)截断误差3)数值稳定性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Python编程基础(1)变量与数据类型通过实验,掌握了Python中变量与数据类型的定义方法,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和集合等。

(2)运算符与表达式实验验证了Python中的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等运算符,并学习了如何使用表达式进行计算。

(3)控制流实验学习了if-else、for、while等控制流语句,掌握了条件判断、循环控制等编程技巧。

(4)函数与模块实验介绍了Python中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和返回值,并学习了如何使用模块进行代码复用。

2. 实验二:NumPy库(1)数组的创建与操作通过实验,掌握了NumPy数组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数组、索引、切片、排序等。

(2)数组运算实验验证了NumPy数组在数学运算方面的优势,包括加、减、乘、除、幂运算等。

(3)矩阵运算实验学习了NumPy中矩阵的创建、操作和运算,包括矩阵乘法、求逆、行列式等。

3. 实验三:SciPy库(1)求解线性方程组实验使用了SciPy库中的线性代数模块,通过高斯消元法、LU分解等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2)插值与拟合实验使用了SciPy库中的插值和拟合模块,实现了对数据的插值和拟合,并分析了拟合效果。

小学数学趣味实验报告(3篇)

小学数学趣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探究“奇数和偶数的奇妙之旅”实验目的:通过趣味实验,让学生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小学一年级教室实验器材:数字卡片、彩笔、白纸、剪刀、胶水、透明胶带实验参与人员:一年级全体学生实验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说出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奇数和偶数的理解。

二、实验操作1.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用彩笔在纸上画出若干个数字,要求每个数字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

2. 学生用剪刀将画出的数字剪下来,形成数字卡片。

3. 学生将奇数卡片用红色标记,偶数卡片用蓝色标记。

4. 学生将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分别用透明胶带粘贴在黑板上。

5. 教师提问: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在黑板上排列后,有什么规律?6. 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奇数卡片之间相差2,偶数卡片之间相差2,且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交替排列。

三、实验验证1.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把黑板上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的顺序打乱,还会出现这样的规律吗?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打乱顺序后,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是否依然交替排列。

3.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无论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的顺序如何,它们都会交替排列。

四、实验拓展1.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奇数和偶数的例子吗?2.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奇数和偶数例子,如:桌子、椅子、书本、水果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有这么多奇数和偶数?4.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奇数和偶数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实验总结:本次趣味实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培养了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实验拓展环节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实验报告的总结(3篇)

数学实验报告的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实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学实验作为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模拟、计算和验证等方法,对数学理论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的方法,已经成为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数学实验,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数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2.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一: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通过编写程序,实现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迭代法等求解方法,并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2. 实验二:矩阵运算实现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转置等基本运算,以及求逆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高级运算。

3. 实验三:数值积分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定积分、变积分、高斯积分等数值积分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误差和适用范围。

4. 实验四: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实现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并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稳定性、精度和适用范围。

四、实验过程1. 确定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

2. 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算法选择、数据准备等。

3. 编写实验程序,实现实验方案。

4. 运行实验程序,收集实验数据。

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6.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通过实验,验证了直接法和迭代法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的有效性。

直接法在求解大规模线性方程组时具有较好的性能,而迭代法在求解稀疏线性方程组时具有较好的性能。

2. 实验二:矩阵运算实验结果表明,矩阵运算的程序实现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矩阵运算方法。

3. 实验三:数值积分通过实验,验证了各种数值积分方法的有效性。

高斯积分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在求解复杂函数时,需要调整积分区间和节点。

《数学实验》实验报告——最小二乘法

《数学实验》实验报告——最小二乘法

《数学实验》实验报告1x=Table[10.0+5.0*i,{i,0,4}];y={27.0,26.8,26.5,26.3,26.1};xy=Table[{x[[i]],y[[i]]},{i,1,5}];q[a_,b_,c_] :=Sum[(a+b*x[[i]]+c*x[[i]]^2-y[[i]])^2,{i,1,5}]NSolve[{D[q[a,b,c],a]==0, D[q[a,b,c],b]==0,D[q[a,b,c],c]==0},{a,b,c}]t1=ListPlot[xy,PlotStyle->PointSize[0.02]];f[x_] :=27.56+ -0.0574286*x+0.000285714*x^2;t2=Plot[f[x],{x,5,35},AxesOrigin->{5,25}];Show[t1,t2]首先得到a,b,c三个值: {{a->27.56,b->-0.0574286,c->0.000285714}}然后得到同一坐标系下的数据点散点图及拟合函数的图形:试验过程(含详细试验步骤、程序清单及异常情况记录等)输入以下mathematica语句求解参数a,b,c:运行后可得解:2为求得数据点的散点图及拟合函数的图形,输入以下语句,并将两个图画在同一坐标下:运行得:3在最开始时,我输入的程序是这样的:x=Table[10.0+5.0*i,{i,0,4}];y={27.0,26.8,26.5,26.3,26.1};xy=Table[{x[[i]],y[[i]]},{i,1,5}];q[a_,b_,c_] :=Sum[(a+b*x[[i]]+c*x[[i]]^2-y[[i]])^2,{i,1,5}]NSolve[{D[q[a,b,c],a]==0, D[q[a,b,c],b]==0,D[q[a,b,c],c]==0},{a,b,c}]t1=ListPlot[xy,PlotStyle->PointSize[0.02],DisplayFunction->Identity];f[x_] :=27.56+ -0.0574286*x+0.000285714*x^2;t2=Plot[f[x],{x,5,35},AxesOrigin->{5,25},DisplayFunction->Identity];Show[t1,t2, DisplayFunction->$ DisplayFunction]然而得到的结果没有图形(如下):我比照了老师的讲义,改动了“DisplayFunction->Identity”,可是,结果还是一样,没有图形。

数学实验报告模板

数学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数学实验报告样本数学实验报告实验序号: 3日期:2013年 12 月 14 日1234篇二:数学实验报告模板数学实验报告题目对成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2013年12月15日对成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 掌握matlab基础功能的使用方法,以加强大学生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能力。

2. 通过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处理方法探究的兴趣。

二、实验问题问题背景:每门课程考试阅卷完毕,任课老师都要对班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于是出现下面两个问题1. 统计全班人数,平均分,不及格人数及90分以上人数2. 计算0-60,60-90,90-100的成绩分布情况,绘制饼状图,凸显不及格的人。

三、建立数学模型现将以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下数学问题:现给出一个数组[a1,a2,a3······an],通过循环语句计数求出n的值,并计算数组中数值大于等于90和小于60的元素个数,绘制不同数值段(0-60,60-90,90-100)的百分比的饼状图。

四、问题求解和程序设计流程1.关于成绩,选择将成绩做成数组的形式进行处理。

2.处理则运用for-end,if-else if-end,while-end等循环语句。

3.绘制饼状图则使用一般的数学运算及一些基本绘图代码(pie命令,explode命令)。

五、上机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1.设计程序如下:a=input (请输入成绩组a[n]=); [h,j]=size(a); zongrenshu=j; pingjunfen=0; gaofen=0;bujige=0; yiban=0; for i=1:1:j; fenshu=a(i); if fenshu>90;gaofen=gaofen+1;pingjunfen=pingjunfen+fenshu;else if fenshu<60; bujige=bujige+1;pingjunfen=pingjunfen+fenshu;else pingjunfen=pingjunfen+fenshu;endend end pingjunfen=pingjunfen/zongrenshu; yiban=zongrenshu-bujige-gaofen; x=[bujige,yiban,gaofen]; explode=[1,0,0]; pie(x,explode); zongrenshu pingjunfen bujige gaofen运行结果截图: 2.由于图片大小问题,请看下一页通过输入了一组成绩数据,得出了该数据的总人数、平均分、不及格人数及高分段人数,并绘制出了相应饼状图。

教改实验报告材料数学(3篇)

教改实验报告材料数学(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和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开展了数学课程改革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背景、目标、方法、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目标1.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验方法1. 课程内容改革:调整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2. 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学评价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4. 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验过程1. 准备阶段:成立实验小组,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标和方法。

2. 实施阶段:(1)教师根据实验方案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数学素养。

(3)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总结阶段: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1. 学生数学成绩提高: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实验效果显著。

2. 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验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明显增加。

3.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实验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4. 教学效果良好:实验班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同行的认可。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数学课程改革实验,我们取得了以下结论:1. 数学课程改革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精编范文】数学实验报告模板-范文模板 (8页)

【精编范文】数学实验报告模板-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数学实验报告模板篇一:数学实验报告样本数学实验报告实验序号: 3日期:201X年 12 月 14 日1234篇二:数学实验报告模板数学实验报告题目对成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201X年12月15日对成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 掌握MATLAB基础功能的使用方法,以加强大学生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能力。

2. 通过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处理方法探究的兴趣。

二、实验问题问题背景:每门课程考试阅卷完毕,任课老师都要对班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于是出现下面两个问题1. 统计全班人数,平均分,不及格人数及90分以上人数2. 计算0-60,60-90,90-100的成绩分布情况,绘制饼状图,凸显不及格的人。

三、建立数学模型现将以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下数学问题:现给出一个数组[a1,a2,a3······an],通过循环语句计数求出n的值,并计算数组中数值大于等于90和小于60的元素个数,绘制不同数值段(0-60,60-90,90-100)的百分比的饼状图。

四、问题求解和程序设计流程1.关于成绩,选择将成绩做成数组的形式进行处理。

2.处理则运用for-end,if-else if-end,while-end等循环语句。

3.绘制饼状图则使用一般的数学运算及一些基本绘图代码(pie命令,explode命令)。

五、上机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1.设计程序如下:a=input ('请输入成绩组 a[n]='); [h,j]=size(a); zongrenshu=j; pingjunfen=0; gaofen=0;bujige=0; yiban=0; for i=1:1:j; fenshu=a(i); iffenshu>90;gaofen=gaofen+1;pingjunfen=pingjunfen+fenshu;else if fenshu<60; bujige=bujige+1;pingjunfen=pingjunfen+fenshu;else pingjunfen=pingjunfen+fenshu;endend endpingjunfen=pingjunfen/zongrenshu; yiban=zongrenshu-bujige-gaofen;x=[bujige,yiban,gaofen]; explode=[1,0,0]; pie(x,explode); zongrenshu pingjunfen bujige gaofen运行结果截图: 2.由于图片大小问题,请看下一页通过输入了一组成绩数据,得出了该数据的总人数、平均分、不及格人数及高分段人数,并绘制出了相应饼状图。

大学数学实验报告模板(3篇)

大学数学实验报告模板(3篇)

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目的一]2. [目的二]3. [目的三]三、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的理论依据,包括相关数学公式、定理等]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仪器名称]2. [设备名称]3. [其他所需材料]五、实验步骤1. [步骤一]- [具体操作描述]- [预期结果]2. [步骤二]- [具体操作描述]- [预期结果]3. [步骤三]- [具体操作描述]- [预期结果][后续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数据记录表格]- [数据项一]- [数据项二]- [数据项三]...[数据项N]2. [数据分析]- [对数据记录进行初步分析,包括计算、比较、趋势分析等] - [结合实验原理,解释数据分析结果]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展示]- [图表、图形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文字描述实验结果]2. [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实验现象,与理论预期进行对比] - [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及解决方案]- [总结实验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八、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目的达成情况]2. [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3. [对实验结果的评价]九、参考文献[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书籍、论文、网站等]十、附录[如有需要,可在此处附上实验过程中的图片、计算过程、源代码等]---注意:1. 实验报告应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调整,以下模板仅供参考。

2. 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等部分应根据实验实际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3. 实验报告应保持简洁、清晰、条理分明,避免冗余信息。

4. 注意实验报告的格式规范,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

第2篇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实验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的理论依据,包括公式、定理等]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列出实验所需仪器]2. 材料:[列出实验所需材料]五、实验步骤1. [步骤一]- 操作说明:[详细描述第一步的具体操作]- 数据记录:[记录相关数据]2. [步骤二]- 操作说明:[详细描述第二步的具体操作]- 数据记录:[记录相关数据]3. [步骤三]- 操作说明:[详细描述第三步的具体操作]- 数据记录:[记录相关数据]...(依实验内容添加更多步骤)六、实验数据与分析1. [数据整理]- 将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数学逻辑小实验报告(3篇)

数学逻辑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数学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学会运用数学逻辑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1. 简单逻辑推理(1)实验材料:题目、答案(2)实验步骤:①阅读题目,理解题意;②分析题目中的条件,找出逻辑关系;③根据逻辑关系,得出结论;④核对答案,检验推理过程是否正确。

2. 排列组合问题(1)实验材料:题目、答案(2)实验步骤:①阅读题目,理解题意;②分析题目中的条件,确定问题类型;③根据问题类型,运用排列组合公式进行计算;④核对答案,检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3. 概率问题(1)实验材料:题目、答案(2)实验步骤:①阅读题目,理解题意;②分析题目中的条件,确定问题类型;③根据问题类型,运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④核对答案,检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简单逻辑推理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运用逻辑推理,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解答题目。

在解答过程中,部分同学能够快速找出逻辑关系,得出结论;但也有部分同学在分析题目条件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推理过程不够严谨。

2. 排列组合问题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运用排列组合公式,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解答题目。

在解答过程中,部分同学能够熟练运用公式,快速计算出答案;但也有部分同学在确定问题类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计算过程出错。

3. 概率问题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运用概率公式,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解答题目。

在解答过程中,部分同学能够熟练运用公式,快速计算出答案;但也有部分同学在确定问题类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计算过程出错。

四、实验结论1. 数学逻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在运用数学逻辑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重分析题目条件,找出逻辑关系,确保推理过程严谨。

3. 对于排列组合问题和概率问题,要熟练掌握相关公式,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实验建议1. 加强数学逻辑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两篇)2024

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两篇)2024

引言概述: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二)旨在对高等数学的相关实验进行探究与研究。

本次实验报告共分为五个大点,每个大点讨论了不同的实验内容。

在每个大点下,我们进一步细分了五到九个小点,对实验过程、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高等数学的概念和应用。

正文内容:一、微分方程实验1.利用欧拉法求解微分方程a.介绍欧拉法的原理和步骤b.详细阐述欧拉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c.给出具体的实例,展示欧拉法的计算步骤2.应用微分方程建立模型求解实际问题a.介绍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方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用微分方程建立模型c.详细阐述模型求解步骤和结果分析3.使用MATLAB求解微分方程a.MATLAB求解微分方程的基本语法和函数b.给出一个具体的微分方程问题,在MATLAB中进行求解c.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二、级数实验1.了解级数的概念和性质a.简要介绍级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阐述级数收敛和发散的判别法c.讨论级数的性质和重要定理2.使用级数展开函数a.介绍级数展开函数的原理和步骤b.给出一个函数,使用级数展开进行近似计算c.分析级数近似计算的精确度和效果3.级数的收敛性与运算a.讨论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b.介绍级数的运算性质和求和法则c.给出具体的例题,进行级数的运算和求和三、多元函数极值与最值实验1.多元函数的极值点求解a.介绍多元函数的极值点的定义和求解方法b.给出一个多元函数的实例,详细阐述求解过程c.分析极值点对应的函数值和意义2.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与最值a.讨论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的判定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多元函数,求解其条件极值和最值c.分析条件极值和最值对应的函数值和意义3.利用MATLAB进行多元函数极值与最值的计算a.MATLAB求解多元函数极值与最值的基本语法和函数b.给出一个多元函数的具体问题,在MATLAB中进行求解c.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四、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实验1.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与应用a.介绍曲线积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曲线积分问题,详细阐述计算过程c.分析曲线积分结果的几何意义2.曲线积分的应用举例a.讨论曲线积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b.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使用曲线积分进行求解c.分析曲线积分结果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3.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与应用a.介绍曲面积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曲面积分问题,详细阐述计算过程c.分析曲面积分结果的几何意义五、空间解析几何实验1.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表示与性质a.介绍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表示和性质b.给出一个具体的空间曲线,转化为参数方程表示c.分析参数方程对应的几何意义和性质2.平面与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a.讨论平面与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平面与空间直线的问题,判定其位置关系c.分析位置关系对应的几何意义和应用实例3.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和距离计算a.介绍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和距离的计算方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空间直线和平面,计算其夹角和距离c.分析夹角和距离计算结果的几何意义总结:通过本次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分方程、级数、多元函数极值与最值、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以及空间解析几何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初中数学建模实验报告(3篇)

初中数学建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建模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初中数学建模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实验以某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方法1. 收集数据: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某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数据。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分析,为建立数学模型提供依据。

3. 建立模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

4. 模型求解:运用数学软件或编程工具求解模型,得到预测结果。

5. 模型验证: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四、实验过程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500份某市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数据,包括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方式等。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剔除无效数据,得到有效数据490份。

3. 建立模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择多元回归模型作为本次实验的数学模型。

4. 模型求解:利用SPSS软件对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以下结果:- 模型方程:Y = 0.05X1 + 0.03X2 + 0.02X3 + 0.01X4 + 0.005X5 + 0.002X6 + 0.001X7 + 0.0005X8- 其中,Y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概率,X1至X8分别为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天气状况、交通拥堵状况、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量等自变量。

5. 模型验证: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型预测结果:根据模型预测,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天气状况、交通拥堵状况、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量等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

数学见习报告

数学见习报告

数学见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本次数学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数学教学,学习并掌握教学方法,同时提高我们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实习情况
1.实习时间
本次实习时间为两周,共10个教学日。

2.实习地点
我们实习的地点是某市某小学的数学教室。

3.实习任务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设计和授课一堂小学数学课程。

我们选择了小学四年级的整数加减法课程。

4.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1)课前准备
首先我们对整数加减法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复习,查找资料,收集教学案例,设计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

我们分工合作,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在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设计练习、课件和教学技巧等内容,互相协作提高。

(2)授课过程
在课程设计和准备完成后,我们全体前往小学,进行了一次授课实践。

我们在教室内进行了三次排练,通过不断演练,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能力和自信程度。

授课中,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了互动式、趣味性
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点。

同时,我
们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让学生们感
受到数学是有趣的。

三、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课前准备和授课实践,获得了宝贵
的经验和知识,提高了我们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同时,我们
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口头表达不清晰、时间
掌控不好等。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支持,我们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实验报告南邮

数学实验报告南邮

实验名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实验目的:1. 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及其解法。

2. 掌握高斯消元法和克拉默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方法的计算效率和适用范围。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计算机2. 数学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等)3. 纸张和笔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1. 确定实验所需线性方程组,例如:\[\begin{cases}2x + 3y - z = 4 \\-x + 2y + 3z = -1 \\3x - 2y + 4z = 5\end{cases}\]2. 熟悉高斯消元法和克拉默法则的原理。

二、实验实施1. 高斯消元法求解(1)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增广矩阵:\[\begin{bmatrix}2 &3 & -1 & | &4 \\-1 & 2 & 3 & | & -1 \\3 & -2 &4 & | & 5\end{bmatrix}\](2)进行行变换,将增广矩阵转化为行最简形式:\[\begin{bmatrix}1 & 0 & 0 & | & 1 \\0 & 1 & 0 & | & 1 \\0 & 0 & 1 & | & 1\end{bmatrix}\](3)根据行最简形式得到方程组的解:\(x = 1, y = 1, z = 1\)。

2. 克拉默法则求解(1)计算系数矩阵的行列式:\[D = \begin{vmatrix}2 &3 & -1 \\-1 & 2 & 3 \\3 & -2 & 4\end{vmatrix}\](2)计算增广矩阵的行列式:\[D_x = \begin{vmatrix}4 & 3 & -1 \\-1 & 2 & 3 \\5 & -2 & 4\end{vmatrix}\](3)计算\(D_y\)和\(D_z\),分别对应\(x\)、\(y\)、\(z\)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行列式。

方程的数学实验报告(3篇)

方程的数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方程进行数学实验,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方程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1)实验步骤:①随机生成一组一元一次方程;②利用公式法或代入法求解方程;③验证解的正确性。

(2)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随机生成了10组一元一次方程,其中5组采用公式法求解,5组采用代入法求解。

经过验证,所有方程的解均正确。

2. 一元二次方程(1)实验步骤:①随机生成一组一元二次方程;②利用配方法、公式法或因式分解法求解方程;③验证解的正确性。

(2)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随机生成了10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4组采用配方法求解,3组采用公式法求解,3组采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经过验证,所有方程的解均正确。

3. 二元一次方程组(1)实验步骤:①随机生成一组二元一次方程组;②利用代入法、消元法或矩阵法求解方程组;③验证解的正确性。

(2)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随机生成了10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5组采用代入法求解,3组采用消元法求解,2组采用矩阵法求解。

经过验证,所有方程组的解均正确。

三、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解题方法。

2.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方法求解方程,可以得到相同的解。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求解方法。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实数;(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能为实数或复数;(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能为唯一解、无解或无数解。

四、实验拓展1. 对不同类型的方程,尝试使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求解,提高实验效率。

2. 研究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经济、工程等领域。

3. 探讨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方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实验数据量较小,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各种方程的求解规律。

素数的数学实验报告(3篇)

素数的数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素数,又称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数。

素数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素数的性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旨在探究素数的分布规律、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二、实验目的1. 探究素数的分布规律;2. 学习和应用素数筛选方法;3. 理解素数在数学及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内容1. 素数的分布规律(1)实验方法:利用编程语言(如Python)编写程序,生成1~n(n取一定范围内的整数)的素数列表,并统计每100个连续整数中素数的个数。

(2)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随着n的增大,每100个连续整数中素数的个数逐渐增多,但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这表明素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且存在某种规律。

2. 素数筛选方法(1)实验方法:学习并实现两种常见的素数筛选方法:埃拉托斯特尼筛法(Sieve of Eratosthenes)和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的优化版本。

(2)实验结果:埃拉托斯特尼筛法能够快速筛选出小于等于n的所有素数,但时间复杂度较高。

通过优化,可以降低时间复杂度,提高筛选效率。

3. 素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实验方法:结合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探究素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实验结果:素数在密码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如RSA加密算法、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等。

在计算机科学中,素数可以用于生成伪随机数、优化算法等。

1. 素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存在某种规律。

2. 埃拉托斯特尼筛法是一种高效的素数筛选方法,但可以通过优化降低时间复杂度。

3. 素数在数学及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五、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素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素数筛选方法。

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

3. 本次实验让我认识到数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了我对数学及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兴趣。

数学教育实验报告

数学教育实验报告

数学教育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数学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寻找最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实验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数学教育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和讨论。

实验方法:1. 传统教学法: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主要以讲述知识点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回答、讨论学习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

3.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

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100名初中生作为实验对象,分为三组,每组进行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互动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均有显著提升,而传统教学法的成绩提升并不显著。

在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方面,探究式教学法表现最好,互动式教学法次之,传统教学法最差。

实验结论: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究式教学法是最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互动式教学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主动性。

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探究式教学法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研究了数学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借鉴意义。

希望今后能够通过更多的实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数学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zplot(‘sign(x),[-2,2]) 就得到符号函数的图形(见图1.20)。点x=0是它的跳跃间断点。
【例14】 作出分段函数h(x)=cosx,x≤0;h(x)=,x>0 输入命令:
y=[ ]; for x=-4:0.1:4
if x<=0 y=[y,cos(x)]; end
if x>0 y=[y,exp(x)];
1.2实验内容
1.2.1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形
【例1】 作出指数函数y=和对数函数y=lnx的图形,观察其 单调性和变化趋势。
输入: ezplot(‘exp(x)’,[-2,2])
可观察到指数函数y=的图形(见图1.6)。观察其单调性和变化趋 势。
输入: ezplot(‘log(x)”,[0,5])
观察自然对数函数y=lnx的图形(见图1.7)。观察其单调性喝变化 趋势。注意:自然对数用log(x)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用log10(x) 表示,类似地有log2(x).
输入命令: ezplot(‘floor(x)’,[-4,4])
可以得到函数y=[x]的图形是一条阶梯形曲线(见图1.18)。
输入命令: ezplot(‘x-floor(x)’,[-4,4])
得到函数y=x-[x]的图形(见图1.19)。这是锯齿形曲线。注意,它 是周期为1的函数。
【例13】 作出符号函数y=sgn的图形。 输入命令:
1.1.3极坐标方程作图命令р
如果利用曲线的极坐标作图,可使用polar命令.其基本形式是: Polar(theta,rho)
例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р=3cos3θ,要作出它的图形,输入:
theta=0:0.1:2*pi;
rho=3*cos(3*theta);
polar(theta,rho) 便得到了一条三叶玫瑰线(见图1.4)。
【例2】 作出函数y=sinx和y=cscx的图形并观察其周期性喝 变化趋势。
输入命令: ezplot(’sin(x)’,[-2*pi,2*pi]) ezplot(’csc(x)’,[-2*pi,2*pi])
分别 观察y=sinx和y=cscx的图形,它们都是周期为2π的函数。
为了比较,可以把它们的图形放在一个坐标系中。输入: x=0:0.1:4*pi; y1=sin(x); y2=csc(x); plot(x,y1,’r*’,x,y2,’k-’)
1.1.5分段函数作图
分段函数的定义用到条件语句,而条件语句根据具体条件分支的方 式不同,可有多种不同形式的if语句块。这里仅给出较为简单的三种 条件语句块:
1) if<条件表达式> 语句体 end (2) if<条件表达式>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3) if<条件表达式1> 语句体1 elseif <条件表达式2> 语句体2 else 语句体3 end 详见内容的例14.
1.2.3用极坐标命令作图
【例9】 作出极坐标方程ρ=2(1-cosθ)的曲线的图形。 输入命令: theta=0:0.1:2*pi; rho=2*(1-cos(theta)); polar(theta,rho)
可以观察到一条心形线(见图1.15)。 【例10】 输入命令: theta=0:0.1:2*pi; rho=epx (0.1*theta); polar(theta,rho)
内的图形。命令中的第二项[xmin,xmax,ymin,ymax]给出了变量x与y 的范围。当省略第二项时,默认变量x与y的范围是[-2 π,-2π].
例如方程(+)=-确定了y是x的隐函数。为了作出它的图形,输 入:
Ezplot(‘(x^2+y^2)^2-x^2+y^2’,[-1,1,-0.5,0.5]) 输出图形是一条双纽线(见图1.5)。
x=0:0.1:3*pi; y1=tan(x); y2=cot(x); plot(x,y1,’r’,x,y2,’k’) 则可以观察到y=tanx和y=cotx的周期性喝变化趋势(见图1.9)。
【例 将函数y=sinx,y=x,y=arcsinx的图形作在同一坐标系 5】 内,观察直接函数和反函数的图形间的关系。 输入命令: x1=-1:0.1:1; y1=asin(x1); x2=-pi/2:0.1:pi/2; y2=sin(x2); x3=-pi/2:0.1:pi/2; y3=x3; plot(x1,y1,’k’,x2,y2,’b’,x3,y3,’r’) 执行以上命令后将得到图1.10.可以看到函数和它的反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形是关于直线y=x对称的。 【例 在同一坐标系内做粗函数y=cosx,y=arccosx和y=x的 6】 图形,观察直接函数和反函数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输入命令: x1=-1:0.1:1; y1=acos(x1); x2=0:0.1:pi; y2=cos(x2); x3=-1:0.1:pi; y3=x3; plot(x1,y1,’b’,x2,y2,’k’,x3,y3,’r’) 执行后得到输出图形1.11.
实验一 一元函数的图形
实验目的
通过图形加深对函数性质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函数图形的变化趋势 理解函数的极限,掌握用MATLAB作平面曲线的方法与技巧。
1.1学习MATLAB命令
1.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一元函数图形的命令
命令plot的基本使用形式是: x=a:t:b; y=f(x); plot(x,y,’s’)
8】 sint),y=2(1-cost)(0≤t≤4π)的图形。 输入命令:
ezplot(‘2*cos(t)^3’,’2*sin(t)^3’,[0,2*pi]) ezplot(‘2*(t-sin(t))’,’2*(1-cos(t))’, [0,4*pi]) 可以分别得到星型线(见图1.13)和摆线(见图1.14)的图 形。
得到图1.8,从中可以观察到周期性和变化趋势。
【例 作出函数y=cosx和y=secx的图形并观察其周期性和 3】 变化趋势。 输入命令: ezplot(’cos(x)’,[-2*pi,2*pi]) ezplot(’sec(x)’,[-2*pi,2*pi]) 则可以观察y=cosx和y=secx的周期性和变化趋势。 【例 作出函数y=tanx和y=cotx的图形并观察其周期性喝 4】 变化趋势。 输入命令:
注 plot 命令也可以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几个函数图形,只要基
本的形式plot(X1,Y1,’s1’,X2,Y2,’s2’,…)就可以绘制出以向量 Xi和Yi的元素分别为横,纵坐标的曲线,例如输入:
x=0:0.1:2;
y1=x.^2; y2=sqrt(x); plot(x,y1,’:’,x,y2,’-’)
end end x=-4:0.1:4; plot(x,y) 执行后可观察到它的图形(见图1.21)。
这样,就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了函数y= 和y= 在区间[0,2]上的图形。
1.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曲线的参数方程作出曲线的命 令
命令ezplot的基本形式是: ezplot(x,y,[α,β]) 其中x=g(t),y=h(t)是曲线的参数方程,[α,β]是参数t的取值范围。例 如输入: ezplot(‘cos(t)’,’sin(t)’,[0,2*pi]) 则作出了一个单位圆(见图1.3)。
ezpolar是简易极坐标作图命令。也可以把上面的输入改为: ezploar是(‘3*cos(3*t)’) 同样得到图1.4.
1.1.4隐函数作图指令
命令ezplot的格式是: Ezplot(f(x,y),[xmin,xmax,ymin,ymax])
该命令执行后绘制出由方程f(x,y)=0所确定的隐函数在区域: xmin≤ x≤xmax, ymin≤y≤ymax
MATLAB设定的默认值。例如输入:
x=-1:0.1:1;
y=x..^2
plot(x,y’r’)
然后按下ENTER键,则作出函数y=
在区间-1≤x≤1上的图形(见图
1.1)。
也可用对符号函数作图的ezplot指令绘制如上图形,它的使用格式为: Ezplot(‘f(x)’,[a,b])
即可绘制函数在曲线[a,b]上的图形。当省略区间时,默认区间时[-2π, 2π]。
1.22 二维参数方程作图
用命令ezplot就可以完成二维参数方程的作图。 【例 作出参数方程x=2cost,y=sint(0≤t≤2π)所表示 7】 的曲线的图形。
输入命令: ezplot(‘2*cos(t)’,’sin(t)’,[0,2*pi])
可以观察到这是一个椭圆(见图1.12).
【例 分别作出星型线x=2,y=2(0≤t≤2π)和摆线x=2(t-
其中f(x)要代入具体的函数,也可以将前面已经定义的函数f(x)代入。a 和b分别表示自变量x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即说明作图时自变量的范围, 必须输入具体的数值。T表示取点间隔,因此这里的x,y是向量。S是可 选函数,用来指定绘制曲线的线型、颜色、数据点形状等。 (见表 1.1)
线型、颜色和数据点可以同时选用,也可以只选一部分,不选则用
输出为对数螺线(见图1.16)。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4隐函数作图
【例11】 作出由方程+=3xy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图形。 输入命令:
ezplot(‘x^3+y^3-3*x*y’,[-3,3,-4,2]) 输出为笛卡尔叶型线(见图1.17)。
1.2.5分段函数的应用
【例12】 分别作出函数y=[x]和函数y=x-[x]的图 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