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八校联考语文试卷
t8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t8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以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更全面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技能、教育智慧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B.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 教师需要具备更全面的专业素养。
D. “双减”政策要求学生在校外学足学好。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一,最后一句明确指出“以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因此D项错误。
2. “双减”政策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3分)答:根据材料一,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具备更全面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技能、教育智慧等。
3. “双减”政策对学生有哪些影响?(3分)答:根据材料一,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减轻了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二:《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魅力在于对人物形象的深刻刻画和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4. 《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深刻刻画和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5.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3分)答:《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6. 《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体现在对封建礼教、封建伦理、封建等级制度等方面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集中阐述我国对外工作大政方针、原则立场和制度体系,对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作出总体规定的基础性涉外法律。
而且中国是目前第一个有对外关系法的国家,因此这个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颁布对外关系法,既是在新的形势和国际环境下的自我完善,更是对旧范式的超越。
通过一整部完整法律,确定了中国发展、中国外交的和平性质,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性质,以及开放性质,以往还没有其他哪个国家这么做过。
这是对美西方渲染的“中国威胁论”最强有力的驳斥。
打破了“国强必霸”逻辑的中国,开创出了新的对外交往模式,具有世界性意义。
中国越强大,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就越大。
只要是跟中国正常打交道的国家,都不难从对外关系法中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善意和担当。
与此同时,这部法律还给当下受逆全球化浪潮和地区热点冲突影响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稳定性。
比如,对外关系法明确了国家善意履行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规定的义务,还明确了国家采取措施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制裁决议和相关措施。
对外关系法旗帜鲜明地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地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一些美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对外关系法感到紧张,甚至试图在第一时间抹黑它,这也是不奇怪的。
这首先是美国长期滥用法律行为的自我投射。
数十年来,华盛顿无数次以所谓国内法对他国搞“长臂管辖”,将国际法和国际准则踩在脚下,对其他国家大搞非法单边制裁或者恐吓胁迫,许多国家深受其害。
现在他们看到中国出台了这么一部法律,自然会下意识地担心中国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报复”美国。
当然,中国的对外关系法出台的确有一个背景,那就是美国对中国的无理打压越来越过分。
河北省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联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未能定性,我们或可从概念的变化中对其发展历史窥见一斑。
“武”的本义,泛指与武力、军事或技击有关的事物。
《礼记》上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这里的“武”就是指习练射箭、驾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到了春秋早期,“武”与“文”相对应,专指军事活动。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到了春秋末年,受到诸子百家思想及伦理观念的影响,“武”被释义为“止戈为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夫武,定功戢兵。
故止戈为武。
”而实际上,“止戈为武”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要想威慑敌人或制止敌人的武力,必先建立强大的军事武备基础。
“术”有道路、方法和技艺的含义。
《说文解字》载:“术,邑中道也。
”这里“术”的意思是道路。
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这里“术”的意思是方法和技艺。
“武”与“术”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南朝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其中的“武术”与军事技击相关,与“射御”“角力”等词语意思相近。
汉代以后,与武术相关的“武艺”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民国时期,武术曾一度被称之为“国术”,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以发扬中华武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与武艺有关的“打拳”“使棒”等技艺统称为“武术”,与武术相关的称谓还有“功夫”。
由“武术”一词的发展历史可知,武术的本质涵义在于技击性。
(取材于刘巧芳、牛炎涛、姚亚行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中华武术虽然是世界上诸多搏击术中的一种,但其本身已升华为一种艺术形式。
t8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t8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T8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早期的磁带、软盘到现在的固态硬盘、云存储,数据存储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高效。
同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存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B.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C. 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D.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变得不再重要。
答案:C2. 根据原文,下列不属于数据存储技术进步的表现的一项是(3分)A. 从磁带、软盘到固态硬盘的转变。
B. 数据存储方式的多样化。
C.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发展。
D. 云存储技术的应用。
答案:C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时代数据存储的重要性。
B. 文章通过对比不同时代的数据存储方式,展示了技术的进步。
C. 文章强调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中的核心地位。
D. 文章指出了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对决策支持的重要性。
答案: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健康饮食不仅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还能够预防多种疾病。
以下是一些健康饮食的建议:1.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2. 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降低患病风险。
3. 选择全谷物食品,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
皖南八校联考试卷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赋闲(fù xián)蹒跚(pán shān)谦逊(qiān xùn)B. 奋进(fèn jìn)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恍若隔世(huǎng ruògé shì)C.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狂风暴雨(kuáng fēng bào yǔ)D. 精疲力竭(jīng pí lì jié)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喜出望外(xǐchū wàng wà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B.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会议推迟至下周三下午两点举行。
C. 我们班的学生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表扬。
D.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对教师进行一次业务培训。
3. 下列诗句中,表达情感最强烈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曹雪芹。
B.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C.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的取经故事。
D.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以农民起义为题材。
5. 下列词语中,与“风和日丽”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风调雨顺B. 鸟语花香C. 花好月圆D. 春暖花开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名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字是()(1)会当凌绝顶,______ (杜甫《望岳》)(2)______ ,水落石出。
广西河池市八校联考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保密★启用前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八校其次次联考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23题,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晰,将条形码精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依据题号依次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运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需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整齐,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运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每种戏剧形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越剧有《梁祝》,豫剧有《朝阳沟》,河北梆子有《宝莲灯》。
它们创作时间有早有晚,流传时间有长有短,但都已成为舞台上的“常客”。
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如同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
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
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大丁曾说:“我唱的恒久是程派。
”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每次演出都会成为“灯谜”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持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
同时,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对将来的。
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材往往比较松软,擅长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更而作出微调。
从某种意义上说,舞台艺术在打磨作品方面有着自然的优势。
戏剧是现场的。
一次性的艺术,同时又是可以而且应当反复打磨的艺术。
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性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看法并斟酌接受供应了有利条件。
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温煦力气。
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确定了其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
江西省八校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八校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试卷语文第I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3分)A.愆期(qiān)侘傺(chàchì) 急湍(tuān) 封妻荫子(yìn)B.伶俜(língpíng) 契阔(qiè) 遗施(wèi) 否极泰(pǐ)C.愀然(qiǎo) 枕藉(jiè) 庐冢(hōng) 夙兴夜寐(sù)D.相勖(ù) 酾酒(shī) 葳蕤(wēiruí)旁稽(jí)博采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谣诼嘻戏拾掇溘然长逝敷衍塞责B.虚诞厮打江渚冯虚御风急不遐择C.忸怩和蔼拊掌趣舍万殊时过景迁D.契合窈然磐石无物以相义愤填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进入8月,沪指连续四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②故宫博物院在院庆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连日,人们纷至沓,故宫可谓门庭若市、人山人海。
③世界上很少有一蹴而就的事,大多数事情都要经过不断地尝试才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尝试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
④花丛中,几个黄发垂髫的小孩正在玩耍,天真灿烂的笑声惊飞了停在枝头的一对云雀,溅落了一地缤纷的花瓣。
⑤这位老科学家在文革中遭遇巨大变故,治学环境也变得极为恶劣,但他安之若素,令人叹服。
⑥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项改革,所以改革还应慎重。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继续稳中求进,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024届天津市高三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24届天津市高三八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33分,每小题3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就反映了我们的先民相信自己的力量,指挥自然服从人的愿望。
《周易》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刚健”与“自强”思想()了依赖上天拯救的奴化观念,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内在意志和人格精神。
它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真理、为理想、为人生(),壮怀激越,无畏进取。
《论语》有云:“刚毅木纳近仁。
”孟子把“刚健”思想()为一种“大丈夫”精神。
______。
孔子认为,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之文”,二是在躬行实践并“游于艺”中获得身心自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因此,走进民族精神天地,饱汲精神甘露,是使当代艺术乃至人文精神避免萎缩的必要途径。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驳斥前赴后继衍化B.驳斥前仆后继演化C.痛斥前赴后继演化D.痛斥前仆后继衍化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多为悲剧式英雄,但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B.虽然司马迁笔下的英雄人物多悲剧,但大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C.司马迁笔下的人物虽多为悲剧式英雄,但大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D.司马迁笔下的英雄人物虽多悲剧,但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出于《礼记》。
B.《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4—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将一门技术驾驭到炉火纯青,这当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的确,倘如没有发自肺腑、用心如一的酷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从赞美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妙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材料二: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
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
如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建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旺盛做出了不行或缺的重要贡献。
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
朱熹对《论语•学而》中谈到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
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这是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阐释了“中国气质”。
精品的产出当然须要制度作保障。
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如秦国很早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要求制造者把名字刻在制作的产品上。
到后来秦朝建立,国家还建立了从中心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
有这样的制度,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代表“中国气质”的艺术品了。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慢慢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体现了特有的“中国气质”,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河北省八校联盟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八校联盟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河北省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魏晋时期,绘画的主题是人物,探究重点在于形与神之矛盾,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观点出发,“传神”的对象是客观物象的生命本质,此“神”得之于静态的有限之形,所传达的也只是有限的生命和“神”。
庄子笔下那些“形若槁木”、“其神凝”、“自然其神”、“无所顾盼”等“德充”之人,若以其形出发去传达其神韵,则无从下手,因难重重。
可见,形神说所及的只是有限的生命,其形体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其内在神韵的传达,所以顾恺之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人、山水和狗马同样都有其形有其神,但顾恺之认为画人最难,正在于人比山水、狗马更为集中地体现了精妙流转的内在“神韵”,而这种神韵的传达不赖于形,而在于艺术家的“迁想妙得”。
绘画实际上是以神写神,顾恺之已有意识,但其“传神写照”不能脱离“以形写神”的藩篱,没有表现出此种意义上的充分的艺术审美深度。
谢赫的“气韵生动”观从万物本源的意义上去探究“神”之所在,借助“形”却又不局限于有限的“形”来表达“神”,用“气”“象”取代“神”“形”的概念,弥补了传统形神观的理论局限,实现了从有限之形向人之内在精神的对象化的无限之“象”的转变,从外在生命的审美过渡到了人的精神生命的审美。
张彦远《论画六法》:“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
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谓非妙也。
”意思是鬼神人物之生动,不仅仅在于形之生动,形之生动未能全生命之本质,须以生命本质为指向的“神韵”充盈其有限的画面和物象,才能达到“全”。
从另一个角度说,对生命本质的“神”的追求,也内在要求艺术家超越画面和物象的局限,从宇宙万物的生命本质以及蕴含了自我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神思的无限之形出发,既包孕其中,又超脱于外,达到与物一体更超然于物的“气”的审美境界。
湖南省长沙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校期末联考高一年级语文(含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
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最早的香蕉跟我们今天吃的香蕉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最早的香蕉都是野生的,在这些野生香蕉中,就有我们今天栽培的香蕉的“父母”——野蕉和小果野蕉。
野生香蕉的原产地是马来群岛及大洋洲北部地区,在那里,当时的人类通常采集富含淀粉的植物茎干和地下根茎来充饥,比如西谷椰子树的茎干。
研究者推测,也许当地人最开始接触香蕉,并不是为了吃它的果实,而是为了吃它的地下根茎球茎。
因为香蕉球茎富含淀粉,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能填饱肚子。
而最早的野生香蕉果实不仅很难剥开皮,而且里面的种子又大又硬,根本无法下口。
那人类是何时开始吃香蕉果实的呢?这就需要找到人类最早种植和驯化香蕉的地方了。
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种植香蕉的地区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库克沼泽。
研究者发现,大约在6800年前,当地人已经开始种植香蕉,而小果野蕉很可能就是在那里被选择驯化成半可食用的香蕉的。
然后,随着自然传播和人类活动,野蕉和小果野蕉相遇结合并形成杂交种。
这些杂交种被人们引种到世界各地,不断地杂交、选育和栽培,最终得到完全可食用的香蕉。
在几千年的种植驯化过程中,人类关注着香蕉果实的口感和香蕉种子的变化,不断选育适合食用的品种,并最终得到软糯香甜的香蕉。
这些香蕉的种子最终退化成果肉里的小黑点,失去繁衍能力,而香蕉也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无籽香蕉。
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 学年第一学期嘉兴八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试卷(2023.11)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小题。
材料一: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是中秋赏月遣怀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月光写相思,以秋霜写乡愁,一片月光,一方秋霜,象征了异乡人最凄凉的心境。
短短四句诗中,就出现了“月亮”和“月光”两个意象。
这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古往今来不知触动了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勾起了那离乡别亲的愁绪和思乡念亲的乡泪。
诗人在借助月亮表达思念、思乡之情的同时,也偶尔用来表达男女之情,多半是夫妻之间的温情。
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作者望月抒怀,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以此来表达对远方妻子和儿女深切的挂念之情,以及对安定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与中国诗歌相对比,在西方的文化背景里,“月亮”在诗歌中常常用来描写浪漫唯美的爱情,或与爱情有关的美丽女性。
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在西方的文化里,月亮几乎总是和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影相随。
比如雪莱的《回声》,直接把月亮和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情有更真实的回声,比一切回声要更美妙,月亮周围闪着星星,笛声琴声,柔和的吉他声,反复地奏起爱情的曲调。
”诗人在该诗中将月亮与人类最温柔的情感——爱情相提并论,足见其浪漫的情怀和温柔的笔触。
为什么东方的“月亮”善于传达思念之情,西方的“月亮”常用于表达爱情呢?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中国历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诗歌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除了抒情咏志、传承文化这个功能之外,还承载着“载道”的重任。
吉林省吉林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就中国古代诗歌史而言,盛唐既是时段分期概念,也是由审美特质、体制艺术、代表作家等共同构成的诗学型范的概念。
特别是经过宋元明清论者的阐发,盛唐逐渐凸显为诗歌史的黄金时代,盛唐之“盛”也具有了诗史价值判断的含义。
作为分期概念的盛唐,由严羽《沧浪诗话》较早提出,至明代高棅基本论定。
严羽论诗推崇盛唐,又说“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可知他心中的盛唐主要指开元、天宝诗坛。
此后学者言及盛唐,基本重在开元、天宝,只是对盛唐的上限和下限的看法稍有出入。
特别是对于开元以前的陈子昂,天宝以后活跃的韦应物、刘长卿等,以及杜甫在天宝末年至大历时期的创作等,有所争议,这些创作是否应纳入盛唐时期,引起了学者的思考。
到高棅编选《唐诗品汇》时,详细选定开元至大历初八十六人为盛唐,更加标举开元、天宝为“盛唐之盛者”。
高棅对盛唐分期的看法相对客观,也在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现当代学者论定盛唐所涵盖的范围,基本不出高棅的结论,而对盛唐分期的歧见也主要针对的是安史之乱后至大历初的归属问题。
一方面如郭预衡、余恕诚仍然主张自开元至大历前划为盛唐。
另一方面,从胡适到林庚、袁行霈,都主要把开元、天宝作为盛唐,并将天宝末至大历视为盛唐诗向中唐诗的过渡。
后一种观点已经成为当前学界的主流。
在唐代历史上,政治社会之“盛”与诗歌创作之“盛”,这二者的时限有所重合而又不完全吻合。
盛唐诗学型范到底由哪些作家来体现,这是一个关键的论题。
历代学者对盛唐诗歌典范的总结,实际也是基于他们对盛唐的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认识。
严羽推崇李白、杜甫,同时又称赏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
我们今天一般说到盛唐诗人,首先就离不开这六家,其代表性和经典性是毋庸置疑的。
沧衡八校联考试卷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几乎文学史上的每一部经典作品都会涉及方言的运用。
那么,方言在文学作品中有什么主要功用呢?第一,方言是不同地域文化的承载体。
在欧美文学史上,英国在9世纪时就出现了方言诗。
接着到14至16世纪,骑士传奇故事和戏剧盛行,部分作家开始有意识地使用方言。
如英国文学之父”乔变”在他的小说《坎特伯雷故事集》里使用了伦敦方言,使得书中的语言生动形象,给读者呈现出了一幅当时英国社会的生动画面。
著名诗人彭斯从地方生活和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运用苏格兰方言创作了大量诗歌和歌谣,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阿长转观中国文学,也不乏将地方方言运用于文学创作中的大家。
如老舍,他于1925年在伦敦写的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几乎就是20世纪20年代最好的北京口语教本,直至今天,那些纯粹的京腔的致,依然会从许多老北京人的嘴里不经意地飘出来。
老舍在创作上强调保持口语化方言的原汁原味,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看作是用文字的构筑展现了北京世俗风物和历史文化的全景,表现了纯粹的京味”和北京的精神文化意蕴。
综上所述,社会语言学家认为,应该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现象。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功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方言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语言表现力B. 方言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塑造的关键C. 方言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D. 方言是文学作品中地域文化的载体2. 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文学之父“乔变”在小说《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使用了哪种方言?()A. 伦敦方言B. 苏格兰方言C. 北京方言D. 上海方言3. 老舍在创作中强调保持口语化方言的原汁原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什么作用?()A. 增强作品的地域特色B. 提高作品的文学价值C. 使作品更贴近现实生活D. 增加作品的趣味性4.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方言可以使文学作品更生动形象B. 方言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C. 方言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D. 方言可以使文学作品失去普遍性5. 下列关于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方言在文学创作中只起到装饰作用B. 方言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C. 方言在文学创作中只适用于特定地区D. 方言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普遍性(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陕西省榆林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八校期中联考试题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在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植物先天免疫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然而受材料与技术的限制,全长免疫受体结构甚至免疫受体更高级的复合物结构尚未被破解,这成为严重制约该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的瓶颈之一。
从2004年开始,柴继杰带领团队开始在数量众多的植物抗病蛋白中,筛选理想的研究对象,希望设计新型抗病虫育种,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
直到近些年,柴继杰团队才在植物抗病蛋白免疫机制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2019年,柴继杰等人合作在《科学》上发表两篇论文,揭示了由抗病蛋白组成的抗病小体工作机制。
据了解,合作团队不仅发现了抗病小体,还解析了其处于抑制状态、中间状态及五聚体活化状态的冷冻电镜结构,从而揭示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机制。
据了解,自国际上首次鉴定到抗病蛋白以来,25年期间,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均未能纯化出可供结构分析的全长抗病蛋白,柴继杰等人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界25年来对植物抗病蛋白认知的巨大空白。
这些年来,柴继杰团队揭示的抗病蛋白结构及机理实在太多了,他自己都有点数不过来,他在给记者解释抗病蛋白的时候打了一个比方:“蛋白是执行生命功能的一个劳动力,抗病蛋白也不例外,只是一旦启动执行就会引起相应的细胞发生死亡,可谓牺牲小我服务大我,确保侵染部位不会扩散到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校联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0.09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共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密州出猎》)2.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4.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5.,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沙场”在词中的含义是_________。
(2分)7.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2分)A.“醉里挑灯看剑”一句写现实,但豪壮中已含悲凉意味。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写豪迈的军营生活,“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写激烈的战斗场景。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抒发宏伟抱负。
D.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建功立业后的一腔豪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橘逾淮为枳(节选)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解释加点的字.(4分)⑴吏二缚一人诣.王诣:()⑵寡人反取.病焉取:()9、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小儿不畏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黄②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④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⑤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huàn)衣]②[仓黄]匆忙而慌张③[庶几]表示可能或希望。
在这里有“有点想,抱有那么点希望”之意。
④[寻]不久⑤[被]施加给……加上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虎亦寻卒去.()(2)意虎之食.人()12.下列对“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一个妇人日日夜夜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子里并且帮他们洗衣服。
B.有一个妇人大白天把两个小孩在放在沙边的水里而自己洗衣服。
C.有一个妇人大白天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地里,自己在河里洗衣服。
D. 有一个妇人白天黑夜都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地里而自己洗衣服。
13.从文中看,小孩不怕凶猛的老虎,是因为(3分)1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是(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50分)语文诗话①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很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
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次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②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
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③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
④“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⑤语文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至或是猛呼抗争。
⑥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⑦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
⑧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并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⑨“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
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用语文抒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21分)15.在第⑧段空格处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下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道出折射出挣脱超越B. 折射出道出超越挣脱C. 折射出道出挣脱超越D. 道出折射出超越挣脱16.文中引了不少名句,请写出它们的作者:(5分)(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7.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3分)18.第2段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第8段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均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
从全文看,作者引用这两句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第5段是个过渡段。
从内容上看,它在上文第____________段和下文的第___________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分)感恩雨①这是旱季里最热的一天,几乎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
田里的农作物正在枯死,母牛挤不出奶,溪流已干涸。
看来在这个旱季结束之前会有好几个农场宣布破产了。
我的丈夫说他的兄弟们每天要费很大的劲把水弄到田里去,过了不久,我们只好开车到附近的水站运水,可很快严厉的配给制度让每个人都取不到多少水。
如果老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
②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
当我在厨房为丈夫和他的兄弟们做午餐时,我看到了6岁的儿子比利正向树林走去。
他的样子很严肃,一点也没有平常走路时充满孩子气的横冲直撞。
我只能看到他的背部,不过很显然他走得很费劲,他在努力保持平衡。
进了树林几分钟后,他又朝房子这边跑回来。
我则继续做三明治,想着不管比利在做什么,他也都该做完了。
③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缓慢而坚定地向树林里走去。
这种行为持续了一个小时,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然后往家里跑。
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地走出房子跟着他。
我小心翼翼,不想被他发现,因为很明显,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
④只见他把手掬成杯状,小手里捧着大约两至三汤匙的水,小心翼翼地走着,以免洒了手中的水。
在进林子后我偷偷地挨近他。
树枝和荆棘划过他的小脸,可他并没有避开。
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当我倾身窥伺时,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
⑤几只硕大的鹿赫然耸立在他面前,而比利直接向它们走去,我吓得几乎大叫让他躲开,其中一只有锋利鹿角的大公鹿离他特别近。
但这只公鹿并没有吓着比利,甚至在比利跪下时它也一动不动。
我看到一只小鹿趴在地上,很明显它正承受着脱水和中暑的痛苦,它费劲地抬起头舔着盛在我那可爱孩子手中的水。
⑥等到水被喝干后,比利站了起来,转身向房子跑去。
我跟着他回到家,来到我们的储水罐前,比利尽力拧开水龙头,只见一小滴水开始流下来。
他跪在那儿,让水慢慢地滴在他那临时的“杯子”中,阳光直刺在他的背上。
突然间我明白了比利为什么不叫我帮忙的原因——上星期他因为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
大约20分钟后,他的手里盛满了水。
⑦当比利站起来准备往林子里走时,我拦住了他。
他泪眼汪汪地说:“我没有浪费水。
”说完就朝树林走去。
我也从厨房拿来一小壶水,加入了他的行列。
我让他独自照顾小鹿,自己没有插手。
这是比利自己的事。
⑧我站在树林边,望着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心灵努力营救另一个生命。
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掉在地上。
然后,我突然间发现一滴、两滴,接着越来越多的水滴掉了下来。
我仰头望天,甘lín从天而降。
⑨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并没有真正的奇迹,毕竟雨总是要下的。
而我要说的是:那场雨救了我们的农场,就像那天我的儿子救了那只小鹿一样。
(29分)20.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甘lín (2分)21. 文章的开头描写农场天气的干旱有何作用?(3分)22. 文中第②段划线句“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
”这句话中的“奇迹”指的是,“分享的意义”指的是(4分) 23. 第③段划线句“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这句话中比利身负的“重大使命”指的是,“不需要妈妈的过问”是因为。
(6分)24. 本文中“感恩雨”为题,既指,又指。
(6分)25. 根据文中的内容用100字左右谈谈你对比利母亲的看法。
(8分)第二部分写作(60分)题目:幸福像一样要求:1. 将题目补齐。
2. 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1.老夫聊发少年狂2.留取丹心照汗青3.一点飞鸿影下4.静影沉璧5.号呼而转徙(二)6. 战场(2分)7. D (2分)(三)(9分)8. (4分,每空2分)⑴往,到…去⑵招致(获得)9. 只是叶子相似,它的果实却不相同。
(2分)10.人的成长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里,就会成长为不同的人。
(3分)(四)(12分)11、(4分)(1)离开(2)吃12、(2分)C13、(3分)儿痴,竟不知畏虎(小孩年幼无知,尚不懂得害怕老虎)14、(3分)望而生畏,自伤锐气;无所畏惧,成功有望(意到即可)二、现代文阅读:(共50分)语文诗话15. C(3分)16. 王维李白辛弃疾王勃白居易(一格1分)17.语文的高层次表达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