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doc13(1)

合集下载

自考中外民俗知识点

自考中外民俗知识点

自考中外民俗知识点【篇一:自考中外民俗知识点】第一章民俗概述 1、民俗的定义:使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2、民俗的分类: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3、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4、民俗的社会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民俗的规范功能、民俗的娱乐功能、民俗的审美功能、民俗的维系功能。

5、民俗的形成:(一)经济的原因(二)【篇二:自考中外民俗知识点】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民俗的分类,按内容来分,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经济民俗,是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

)社会民俗,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所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主要家庭乡里民俗,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民俗的基本特征:集体性与模式性传承性与播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民族性与地方性原始性与神秘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民俗的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它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

民俗的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就是民俗的地方性。

“上刀山,下火海”“上刀梯”以及面具舞的表演,都表现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神秘性。

民俗的功能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民俗的社会功能分为: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维系功能。

民俗的娱乐功能,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快乐和愉悦的调剂作用。

民俗的审美功能,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和悦神悦意的审美作用。

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

民俗的定义:指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经济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社会民俗:社会关系,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结合。

包括家庭乡里,人际交往,人生礼仪,岁时节日。

信仰民俗: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

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是口承文艺活动,民间歌舞,民间戏曲和曲艺,民间竞技与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模式与传承行为的总称。

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服饰结合的民族,即指衣饰,也含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

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居住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创造,想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居住模式。

居住惯制民俗:由家庭关系,房屋结构和传统习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综合体系。

交通民俗:是指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人生礼仪: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所经历的不同仪式和礼节。

岁时节日民俗:是指一年之中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

它在人们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

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项的总和。

民俗的分类:四分法: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语言民俗);三分法:心理的,语言的或行为的民俗经济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社会民俗包括:家庭乡里,人际交际,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游艺民俗包括: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民俗的基本特征:民族的集体性与模式性,传承性与播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民族性与地域性,原始性与神秘性民俗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维系功能,社会调解与控制功能民俗的形成的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宗教原因,地域的原因民俗对旅游的作用:(民俗文化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旅游地的经济效益),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旅游能促进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播,旅游促进了旅游接待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腐朽生活方式的传播,传统道德观念堕落)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蔽体防寒,适应生产需要,社会角色等级身份,社会政治观念服饰文化内涵: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求吉心理,变现民族自我意识,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饮食民俗形成:经济自然条件民族宗教信仰的原因饮食的惯制:日常生活的需要,岁时节日,礼仪饮食,信仰上的饮食惯制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实用性,艺术性,伦理性,宗教性住宅外部格局:住宅与水、路、山、内部格局:住宅地势住宅格局风水与民居:宅基选址,住宅外部布局,住宅内部布局交通民俗产生及特点:地域性,神秘性,等级性,行业性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自然环境的影响,新型交通的发明和使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因素人生礼仪分类:诞生礼仪,成人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人生礼仪功能:1诞生礼(开端,真正意义的人)2成人礼(男人有治人服兵役的义务)3婚姻礼(相亲订婚阶段,迎娶阶段,认姻亲阶段)4丧葬礼(初终,设床,沐浴更衣,报丧,大殓,选目的落葬日)人生礼仪民俗:1诞生礼(未孕前求子习俗,怀孕时的求子习俗,临产的习俗,诞生后的习俗)2成人礼(冠开之礼,穿裤换裙,纹身染齿)3婚姻礼(抢婚礼,入赘礼,表亲婚,转房婚,不落夫家)4丧葬礼(安葬方式:火,土,天,塔;礼仪表现:停尸,招魂,报丧,吊唁,入殓,送葬)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1节日所处的时空位置的影响2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历史事件与传说的影响4文化传播的影响岁时节日民俗的分类:1宗教性节日及民俗2生产性节日与民俗3年节及其民俗4文娱性节日及民俗节日民俗的特征: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2浓厚的伦理观念级人情味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性向复合性发展游艺民俗的类别:口碑民俗类,歌舞活动类,游戏竞技类游艺民俗的特色:1季节性与无季节性的结合2竞技性与自娱性的融合3以传统节日为高潮,明显的祭祖与巫术色彩4浓郁的乡土特色农业民俗产生与发展:原始农业民俗2传统农业民俗3现代农业民俗农业民俗类型: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采集与狩猎,副业农业民俗特征:1地域性,季节性,行业性2功利性;3技艺性4稳定性5经验性6田园性7自然环境的制约性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1世界性与丰富性2朴实型与无季节性3吸引力的定向性与易逝性4不可根移性与不可仿制性5组合性欲群体性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1物质民俗旅游资源(行业民俗,消费民俗)2社会民俗旅游资源(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结构民俗,游艺民俗)3意识民俗旅游资源(原始信仰民俗,宗教信仰及民间信仰民俗,禁忌民俗)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目标:1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2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范围3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总体特色4确定民俗旅游资源在当地旅游资源中的地位5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规模和级别6确定可能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项目及潜在的价值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原则:1实事求是2综合性原则3前瞻性原则4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5效益原则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体系:1珍稀度2古悠度3奇特度4密集度5完整度6观赏度7愉悦度8组合度9饱和度10可进度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1本原式2主题公园式3资源凝聚式4结汇式5物品式。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国内旅游

指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一个 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 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按停留时间: 过夜旅游和不过夜的一日游 按范围: 地方性旅游 (local tour):指当地居民在本省、区范围内进 行的旅游 区域性旅游(regional tour):指居民离开长住地到邻近省、 区进行的旅游 全国性旅游(national tour):主要是指跨省、区的旅游
活动。
8.按旅行方式划分 航空旅游 铁路旅游 汽车旅游 游船旅游 骑车旅游 徒步旅游
9.按年龄特征划分 儿童旅游 青年旅游 中年旅游 老年旅游



10.按活动内容划分 观光旅游 度假旅游 民俗旅游 宗教旅游 考古旅游 会议旅游 文化旅游 ……
流动定义
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对旅游的定 义:“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 活动,是人们离开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 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 动。”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了旅游的本质特征:异 地性和暂时性
时间定义
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马丁· 普雷博士在中 国讲学时,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旅行, 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
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 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即强调了旅游的综合性内涵。 由于这个定义于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 联合会(AIEST)”所采用,因此称为 “艾斯特定 义”。


经典的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度假 新兴的度假旅游产品:乡村度假、古镇度 假、森林度假、度假村、度假区。

陕西民俗文化

陕西民俗文化

陕西民俗文化摘要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许多风俗习惯多有可供追寻的历史渊源。

地域上:东面黄河、西望关陇;北临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乡,横跨陕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区。

有着丰富多彩古朴独特的乡土文化、民风民俗既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关键词:陕西民俗文化表现形式措施保护产业一、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

《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

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

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

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

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

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

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

“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

二、陕西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民俗的地域划分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

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易丽岑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10期近年来很多旅游开发商开始对中国民俗旅游有了很大兴趣,各地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民俗旅游活动。

这种民俗旅游活动也相应的出现了很多种形式,有本文通过对民俗旅游资源和其功能的分析,挖掘出民俗旅游的吸引力,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发展。

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含义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客观的存在于一定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传承于民间的各种社会事象,它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经济的、游艺的方面等。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单项和多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两种情况,但一般来说单项资源开发的情况很少,多数是多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整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的开发。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一)地域性俗语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各地民俗在形成过程中,不但要受本地自然条件的影响,还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地域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就决定了民俗现象的地域差异。

例如在中国西北部草原牧区,一些与骑马相关的游艺、竞技习俗就带有鲜明的地域性。

(二)历史性民俗旅游资源的历史性决定了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必须考虑两点:第一,对历史民俗的评价。

民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一个地区始终有人类生活,那么这个地区的民俗演变就会是不间断的。

今天人们将民俗作为独立于主体之外的民俗旅游产品,就要考虑对已经成为历史遗存的历史民俗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把握如何开发其中蕴涵的文化价值。

例如有些民俗博物馆在展出旧时代妇女三寸金莲的小鞋时,不加任何说明性的文字,这对实现民俗旅游启迪智慧、教化人生、陶冶性情的目的就难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对当前民俗发展的影响。

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开发后对当地民俗未来发展的引导作用。

如果其作用是扬善抑恶,推动民俗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这样的民俗旅游不但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推动资源地方的精神文明发展。

毛南族民俗文化(毛南族特色文化)

毛南族民俗文化(毛南族特色文化)

毛南族民俗文化(毛南族特色文化)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毛南族民俗文化,以及毛南族特色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毛南族的肥套是什么?其中传承着哪些愿望?2、毛南族的传统文化有啥?3、毛南族有哪些传统文化与习俗4、毛南族的风俗习惯200字5、毛南族的节日风俗毛南族的肥套是什么?其中传承着哪些愿望?毛南族的肥套是他们民族独特的一种还愿的舞蹈,在国家的一些特殊的节日里面,这一个民族就属于穿着盛装翩翩起舞。

当然这一个舞蹈里也有他们独特的愿望,在跳这支舞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让自己的民族生生不息,而且希望自己的民族可以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他们祈求明年的收成可以比较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虽然在我们一些别人看来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愿望,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他们渴望的全部了。

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这一个民族他们是比较朴实的,所以他们拥有的这一些愿望也会是比较朴实,而且很容易实现的。

他们并没有乞求一些难以实现的愿望,所以说还愿舞也成为了他们的一个传统的祈福方式。

正因为每年他们都可能会实现他们的愿望,所以他们对于这种舞蹈也是给予了自己非常大的信念,他们认为这样的舞蹈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愿望,所以一直让这样的舞蹈传承了下去。

这样的一支舞蹈其实也是属于一个传统的民俗方式,人们在跳这支舞蹈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民族的异域风情,可以体会到这样的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

虽然他是一种还愿舞蹈,但是它的种类并不是非常的少,反而相对一般的舞蹈种类来说要非常的多。

但是这一些舞蹈统一的一些特点就是在跳舞的时候人们是戴上面具或者是涂一些颜料在自己脸上的,这个时候我是看不见他们真实的容貌的。

肥套以歌、舞、乐、戏呈现给别人,随着时间还有民族的一种历史文化的变迁,这一种舞蹈开始变成他们民族的一种特色,也可以逐渐的看出来他们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一种逐渐的相融的趋势。

毛南族的传统文化有啥?在云贵高原东南麓、广西西北部,是我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环江,5万多质朴的毛南族人民千年以来创造出了神秘、独特的傩文化,和浪漫珍贵的花竹帽一起,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两大瑰宝,更彰显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神秘与智慧。

中国民俗学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

中国民俗学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

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陈连山提要:本文基于目前中国民俗学所遭遇的问题和机会,思考本学科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1、传统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和自觉;2、民俗学基础理论的突破;3、社会各层面、尤其是社会控制层面对于新的民俗学的支持。

关键词:中国民俗学、生活文化、概念文化、理论创新自二十世纪初中国民俗学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各色各样的坎坷,其中包括战争、政治运动和经济压力。

这些坎坷之中茕茕大者,要算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的摧残和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而九十年代末的巨大经济压力,导致当时唯一的国家级民俗学理论刊物《民间文学论坛》改为旅游性杂志《民间文化》。

这次不大不小的坎坷,使得全国民俗研究遭遇非常困难的局面,也使得主办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丧失了原有的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组织职能。

2004年6月,《民间文化》恢复为理论刊物《民间文化论坛》提醒我们:中国民俗学刚刚度过了又一次衰落危机的谷底。

回顾这些坎坷,对照目前民俗学发展所面对的一系列困难,我觉得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一般看来,自从1979年恢复民间文学研究,1983年成立中国民俗学会以来,“文化热”持续升温,似乎民俗学也应该一直顺利,事实却不然。

为什么?我以为,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民俗学研究自身的原因。

社会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的不成熟;民俗学研究自身的原因主要是学科独立性不强,理论不成熟,研究水平不高。

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将是:一、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人的民俗文化获得持续发展,并形成自觉意识。

二、民俗学基础理论的独立和应用研究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其他社会人文学科的需要,并与其他学科形成平等的学术对话。

三、社会各层面、尤其是社会控制层面对于新的民俗学的支持。

一、关于传统民俗文化持续发展的问题1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的理论,人类都有一个必须被满足的需要层次,其范围从基本的生理需要,到爱、尊重,乃至自我实现。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

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

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但是,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

当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

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特色民俗旅游民俗是一种活文化,不是以静态形式保存下来,而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下动态的存在和延续着,是一种动态的生活模式,一种动态的累积产物。

因此受民俗自身局限性或者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民俗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动态保存延续下来,而是以变异的动态延存下来。

其变异的过程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时间纵向传承变异。

历史在继续,时代在发展,民俗在传承过程中总要经历被传承,被扬弃的过程。

去掉不和时代需要的,留下或者补充满足时代特点的民俗内容。

第二种是空间的横向变异。

民俗的空间传承犹如一个波形图。

以一个点为中心,散发出多个波圈向外扩张。

原有的民俗圈张力大,波圈的移进也强;民俗圈张力弱的,移进也慢。

波圈与波圈之间也存在差异,离波心越远变化越大。

第三种是阶级层级变异。

领导阶级和被领导阶级总是对立不容的,在不同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统治下,民俗总是随着领导阶级而改变,但领导阶级也随着经济、文化、社会地位等变化,因此民俗阶级变异一直存在历史发展中。

三种变异过程充分说明因地理空间等客观因素存在即使在同一个民俗中不同的地域民俗也是存在差异的,每种民俗都具有地方特色。

本文所研究的特色民俗旅游就是基于以上考虑才提出的。

基于以上概述,特色民俗旅游是依托本地区或民族的独特生活文化,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此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察、欣赏、体验,从而达到审美和愉悦目的的文化旅游活动。

其内涵主要包含三点。

一是从形式上来看包含当地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婚姻、丧葬、寿诞、卫生保健、交际、经济生产、娱乐、宗教信仰等大项;二是从民俗开发来看,主要借助当地特有的民俗资源,开发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的旅游产品;三是从发展目的来看是人们受特定区域或特定民族生活方式的吸引,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其他民族区域进行文化消费,民俗体验的一个动态复合过程。

2、特色民俗旅游资源一般来说,特色旅游是借助于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开拓或延伸,再就是创造性地引入特色旅游产品;从文化层次看是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从经济层面看,就是通过综合努力,打造的特色旅游活动达到增值效果。

湖南旅游与民俗文化湖南传统节日与习俗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湖南旅游与民俗文化湖南传统节日与习俗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湖南旅游与民俗文化湖南传统节日与习俗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湖南旅游与民俗文化:湖南传统节日与习俗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湖南,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湖南传统节日与习俗的历史渊源和现代传承角度展开论述,探讨湖南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湖南的文化遗产。

一、湖南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1.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在湖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久远的春节习俗如贴春联、贴窗花以及丰富多样的年夜饭都是湖南人民亲密联结的文化纽带。

2. 清明节:作为传统的祭祖节日,清明节在湖南有着深厚的宗族文化和思想信仰内涵。

湖南人民以祭扫墓地、踏青赏花等活动,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 端午节:湖南的端午节源于楚文化,与屈原相关的龙舟竞渡是湖南传统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书记载,湖南的龙舟竞渡比其他地区更具规模和影响力,这使得湖南的端午节习俗独树一帜。

4. 中秋节:湖南的中秋节庆祝活动主要包括赏月、拜月以及吃月饼等,这些习俗表达了湖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湖南的中秋节习俗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湖南的传统文化底蕴。

二、湖南传统习俗的现代传承1. 传统戏曲:湖南以湘剧和花鼓戏等传统戏曲形式闻名于世。

作为湖南文化的瑰宝,传统戏曲在湖南保持着广泛的传承与发展。

许多湖南的戏曲团体通过演出和培训,努力推动传统戏曲的现代传承。

2. 民间艺术:湘绣、汉钟鼓、木偶戏等民间艺术形式在湖南得到了传承与发扬。

这些民间艺术不仅成为湖南的文化名片,还为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和学习。

3. 湖湘文化旅游:湖南的湖湘文化以洞庭湖和各种传统村落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湖湘文化旅游资源。

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体验传统的民俗习俗,感受湖南的独特魅力。

三、湖南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1. 旅游促进民俗文化传承:旅游活动为湖南的民俗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12、13、14、15章试题及答案

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12、13、14、15章试题及答案

政策与法律法规第12、13、14、15章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25分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1.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可以将严重违法失信的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列入旅游市场黑名单并实施惩戒措施。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设立服务网点,设立社应当在设立登记之后5个工作日内之内,持法定文件办理备案登记。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申请经营境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应当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并且注册资本不少于30万元。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在线旅游经营者,指从事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提供旅游服务的经营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这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依据《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境内旅游应提前5日通知旅游者,否则应向旅游者全额退还预付的旅游费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旅行社服务网点从事招徕、咨询以外的旅行社业务经营活动的,不属于超范围经营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旅行社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银行存入保证金的,应当设立独立账户,存期由归属旅游主管部门确定,但不得少于2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遣返回国的人,护照签发机关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遣返回国之日起6个月至3年以内不予签发护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 水路旅客班轮运输业务经营者应当自取得班轮航线经营许可之日起30日内开航。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出境通行证,是入出中国国(边)境的通行证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及其授权的公安机关签发。

旅游民俗文化课程标准

旅游民俗文化课程标准

旅游民俗文化课程标准旅游民俗文化课程标准《旅游民俗文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旅游管理课程所属系部:旅游艺术系学时:30 编写执笔人:审定负责人:审定日期:2013年8月10日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旅游民俗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宗教世俗信仰、民族服饰、饮食特点、社交礼仪和传统节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现象,提高学生的旅游品位,培养学生的文化情趣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认识能力和开发、挖掘能力。

本课程为学生从事民俗导游、旅游管理打下深厚的知识与理论基础。

本课程与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等课程有机地衔接,共同构成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支撑性课程。

后续课程:《旅游美学》。

1.2课程基本理念《旅游民俗文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始终贯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教学”的理念,在教学内容选择时注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兼顾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导游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1.3课程设计思路《旅游民俗文化》采用以任务驱动并参照导游资格证书考试标准来进行课程开发和学习领域设计。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主要教学场所,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实战体验等教学方法,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

2.课程目标本课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点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知识目标:(1)掌握民俗与旅游主要概念、民俗旅游的`基本知识、民俗旅游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2)掌握中国各民族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人生仪礼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宗教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等。

第七章 旅游民俗文化

第七章 旅游民俗文化

第七章旅游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蕴涵和多彩的表象,它体现在广泛而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中,内含民族精神的延续和时代精神的认同。

它孕生于民间,传承于社会,并世代延续承袭。

在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姿态万千的民俗文化日趋成为旅游观赏的重要对象,以参与体验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更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重头戏”,显示了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民俗文化概述一、民俗文化释义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事象。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惯、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先秦典籍中“俗”、“风”、“风俗”等词已很通用,并在《礼记·缁衣》中出现了“民俗”一词。

但作为学术术语使用,则始于“五四”运动时期北大歌谣研究会出版的《歌谣周刊》。

至1927年广州中山大学创办《民俗》周刊,“民俗”才成为一个固定的学术名称。

在国际上,19世纪中期以前,对民俗有种种称呼,如“民间古俗”、“贱民古俗”、“残存文化”、“民间迷信”等。

至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创造“Folklore”(“民众的知识或智慧”)一词后,它才逐渐成了国际通行的学科术语。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些还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部分。

民俗文化曾在各民族长期生活中发挥广泛而巨大的作用。

但是,民族文化要大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是民族文化的大系统中的一个支系统。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国家的民俗学家们对民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传统方面,他们的目光大多关注文化比较落后的人群,尤其是所谓野蛮民族、农民和边民。

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民俗文化调研报告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这次的调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样表现,下面将就此进行详细报告。

首先,民俗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至今,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风情,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婚嫁、丧葬、祭祀等生活仪式。

这些民俗活动贯穿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表达。

其次,民俗文化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是对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传统的传承。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些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比如,一些地方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结合了现代元素,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再次,民俗文化对于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它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记忆,激发了人们对家乡、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在当代社会,民俗文化也成为了人们重拾传统、寻找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使得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更加自信和自豪。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可能会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也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注重挖掘和创新民俗文化,使其能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而言之,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情感,对于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要注重挖掘和创新民俗文化,使其能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样才能让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旅游的读书笔记

关于旅游的读书笔记

关于旅游的读书笔记【篇一:旅游管理读书笔记】民俗旅游一二事儿——《民俗旅游学》旅游业在当今世界蓬勃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深层次的旅游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民俗旅游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使我国拥有了丰富的民俗。

我国民俗旅游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已成为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既是一种文化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文化。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一.民俗旅游商品民俗旅游商品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在招徕旅游者、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在旅游产品体系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再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型开发滞后。

各地兜售相同或相似的旅游商品,使得旅游者的购买兴致大大减弱,相同的旅游商品使景区景点的独特性被隐藏,减弱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

因此,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性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各地根据自己承载的文化内涵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旅游商品,而不是一味迎合顾客的喜好而兜售。

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商品,只会让游客厌恶而不愿购买。

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

不同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重要步骤,也是旅游发展的关键。

民俗旅游文化开发需要注意:一是抓住宗教旅游。

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牵动着信徒的心,佛教、道教、基督教对我国各民族有深刻的影响,宗教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中国的佛山道观以及各种庙会,吸引着游客的心,形成“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格局。

二是田园式旅游。

将各地传统民俗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开发出来,进行文化创新吸引旅游者。

让身处城市的人们体验到乡村质朴的气息和传统的热闹。

浅谈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文化

浅谈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文化

浅谈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文化一、张家界旅游资源概括张家界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气候不仅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更适合观光旅游。

同时张家界历史悠久,它的前身――大庸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大庸澧水两岸就有人类活动了。

并且张家界是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达160多万,其中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近70万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绚丽多彩的风情习俗。

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四大景区构成的核心景区。

(一)、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及旅游资源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398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区计算)。

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

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9563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总人口达150万人(其中苗族、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近60万人)。

张家界市位于武陵山脉腹地之中。

全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与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梵净山便是它的主峰。

武陵山脉由梵净山分支进入湘西与鄂西,然后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省的来凤县与湖南省的龙山县进入历山、桂英山与青龙山;中支则进入澧水以北的天星山、朝天山、金龙山与白云山;南支进入石柱山、羊峰山、天门山、大龙山与天台山。

这三支山脉经过市辖两区、两县后,其走向由西向东,由慈利、石门向洞庭湖沉没并自然消失。

所以,张家界市的东北部实际上是处在山峰与湖区的交接处(或叫接合部)。

(二)、张家界的民俗文化简述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家界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族、苗族、白族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密切交往,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中外民俗重点

中外民俗重点

中国民俗旅游各章节重点汇总第一章绪论1、民俗定义(P4)、风俗定义(P5)、习俗定义(P6)、礼俗定义(P6)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牛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愤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钟文化的一个员基本的组成部分。

风俗是人类的群体因特定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条件、社会需要而逐步形成的,传承于社会的.具有一定的流传范围或区域、一定的流行时间,甚至始终生生不息的趋同性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文化创造。

习俗简而言之,即为地域性很强、阶层性明显、相沿积久的一种群体性的习惯和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礼俗泛指我国周以来维护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十L6仪式,是一种制度化了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具有导向性和强制性的特征。

2、民俗旅游定义(P11)民俗旅游属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3、民俗旅游应该具备条件(P11)⑴旅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

⑵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为民俗产品。

⑶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

⑷既是一种经济行为,又表现为一种文化行为。

⑸民俗旅游的服务对象为公众,主要是离开经常居住地到民俗旅游地进行旅游活动的人,也包括民俗旅游点所在区域的水久性居民。

4、民俗旅游的特点(P15)(1)文化性;(2)禁忌性;(3)交往性;(4)立体性;(5)高效性5、民俗旅游的架构(P19)民俗旅游的构成:(1)民俗旅游主体;(2)民俗旅游介体;(3)民俗旅游客体;6、民俗与旅游关系(P22)(1)旅游为民俗资科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第2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第2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1.1997-1998年间,欧洲和美国的国际旅游人数分别 上升了约8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而在亚太地区, 亚洲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只有大洋洲地区保持了较 低的增长率。 2.1997-1998年间,旅游者的日常消费水平也由于金 融危机而下降。在泰国,旅游者消费下降了22%,菲 律宾下降了12%,澳大利亚下降了6%。 3.在印度尼西亚,1997-1998年的旅游人数从520万 下降到460万;越南的旅游业下降了大约10%。 4.旅行社为了吸引旅游者采取了降低价格的手段,酒 店收入也相应下降。如在泰国的Phuket(普吉岛), 房间价格由70美元下降到40美元。
(一)划分标准 1.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内旅游 国际旅游 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 2.按距离划分 近程旅游 中程旅游 远程旅游

3.按目的归属划分 消遣旅游 公务旅游(包括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展旅游等各 种因公差旅性旅游) 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VFR)(以探亲访友旅游和个人 修学旅游为代表的各种因私事务性旅游) 4.按组织形式划分 团体旅游 散客旅游 5.按计价方式划分 包价旅游 非包价旅游
2.国内旅游

指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一个 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 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按停留时间: 过夜旅游和不过夜的一日游 按范围: 地方性旅游 (local tour):指当地居民在本省、区范围内进 行的旅游 区域性旅游(regional tour):指居民离开长住地到邻近省、 区进行的旅游 全国性旅游(national tour):主要是指跨省、区的旅游 Nhomakorabea
3.比较
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旅游 消费水平 逗留时间 便利程度 国内旅游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宏观层次:有助于指导旅游接待地区的旅游发 展规划工作,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四、季节性
一、概念
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特点被称为旅游的季节性。
二、分类
1、旺季 2、淡季 3、平季
三、我国国际旅游接待季节性不强
1、疆域辽阔、气候环境不一、各月都有适宜开展 旅游活动地方;
2、相当部分旅游资源是历史人文资源。
• 商务旅游、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季节性小; • 消遣性旅游,季节性强; • 带薪假期时间集中,则季节性强; • 带薪假期时间分散,则季节性弱。
37
季节性
选择旅游客源市场时需注意的几种情况:
1、在出国旅游者的社会阶级构成中社会上层旅游者人数 展统治比例,则季节性小。如西班牙
2、在出国旅游者中公务、商务、会议等差旅型旅游者占 绝大比例,则季节性小。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 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 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1、旅游被定义为一种活动,不是一个产业,这 是因为旅游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定义的; 2、旅游活动要离开其惯常环境并停留在目的地; 3、旅游活动有个时间限制,连续不超过1年; 4、旅游不仅仅以休闲为目的,以商务为目的的 活动也包括在内。
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常驻外国人在所在国境内 进行的旅游活动也属于国内旅游。 该外国人在所在国的连续驻留时间已达一年或 更久。
14
发展旅游活动的规律
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通常是由近及远 地渐进发展。因此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总是先 于国际旅游活动的发展。 原因主要是:国内旅游距离短、时间少、费用 低、障碍少、手续简。 国家政府更重视国际旅游,原因主要是国际旅 游会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赚取外汇。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

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

ﻫ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

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但是,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

当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

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文化符号。

实际上,民俗文化旅游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文化的诸多特点,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象,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微的方式展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区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民俗文化,真实的生活物化为一堆了无生气的建筑、戏剧化地想像为一套千篇一律的仪式,这本身就已经将一个族群或者社区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于当下的时空当中,历史与文化平面化、瞬间化了。

旅游部门一再强调,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

但是,民俗文化旅游从策划、设计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等一系列步骤都表明,旅游部门向大众推出的是一种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

在这一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采用主题公园、博物馆的形式,抑或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旅游,都首先着眼于文化再生产与市场的逻辑,民俗文化在当下市场境遇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主宰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接受。

因此,无论民俗文化村展示的各族群的民俗文化如何逼真,甚至让你感受一种所谓的真实体验,从其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再生产过程而言,它与许多地方为了获得文化的交换价值蜂拥而上拙劣地展示的地方民俗文化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复制。

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仪式的展演,失去了民俗生活所具有的历史感与当下性,貌似展示了无限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活,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实质却分明戳穿了民俗文化旅游的个性化、地方化的谎言。

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它威胁着文化的丰富个性与创造性,其实是一种同质化的大众文化。

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试图以奢华浮靡的宏大排场来展示、汇集不同族群民俗文化的典型场景,这种民俗博物馆的形式只不过就是对世界的仿真物,人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并不探求一个可靠的、仿真之前的实在,而只需要投入当下的情感去体验现实的游戏。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实际上是一个消费、娱乐、休闲的场所,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它是社会性与工具性的产物,主题公园遵循的是消费主义的市场逻辑,它是大众欲望、权力政治与大众媒介等等诸多社会关系的产物,消费主义的逻辑渗透到主题公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以深圳民俗文化村为例,在中国56个民族中,只选取了其中的21个民族作为展示的对象,入选的标准完全是围绕市场化的运作逻辑。

以所谓文明发达的眼光作比照,如果一个族群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比较奇异,能够使异文化的外来者产生一种文化震撼,而且具有很高的表演性和观赏性,能够满足海外游客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想像,则符合民俗文化村的入选标准,摩梭人的入选,是因为至今仍然保持着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其民居建筑也比较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流风所致,各地旅游部门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无一不是截取本地区民俗文化的片断,以所谓历史的逻辑将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连缀起来,形成一个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带,其实所遵循的逻辑就是文化资本的市场价值。

经过市场逻辑筛选的民俗文化旅游事项,作为一种消费文化,无论其如何运用厚重的历史文化来粉饰、包装,它都是一种无深度的后现代文化现象,一些地方性的司空见惯的民俗生活具有了审美意义,纳入全球化进程的大中城市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连同城市购物中心、城市广场的梦境般的幻觉、壮观的场面、混乱的符号一样,旅游者穿梭流连于这些空间之中,这些与背景分离、变化的景象,刺激着人们的好奇与记忆,让人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联想,人们投身于一系列泛化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

ﻫﻫ与此同时,旅游部门的项目策划或者有意识地将地方性的文化纳入到民族国家现代化话语之中,或者迎合了旅游者关于异文化的时空想像,或者仅仅是出于经济资本的投资目的。

一旦民俗文化因为上述原因而推入旅游市场,那么,作为文化消费者的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则不仅仅是单纯的满足个人需求的被动消费,而是被纳入到一种关于权力政治、市场以及全球化的时空想像之中,也就是说,旅游者在民俗文化旅游过程所体验的异文化震撼不仅仅是个人性的体验,而且被整合到全球化时代地方性的权力政治与市场体系之中,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旅游者的所体验的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了政治意义,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民俗文化旅游被权力政治资本发明为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资本,意欲通过民俗文化的异文化震撼产生社会效益,带动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融入全球化市场体系。

在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本也开始介入到许多地方的现代化建设运动之中。

文化资本的某些特殊形式,如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富有历史韵味的传统文化等等,从原先的民族国家现代化话语的边缘开始上升为一种能够转化为经济资本的文化资本,并且日益商品化,正是在这一商品化的过程中,民俗文化以及其他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在现代性话语中获取合法地位,进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声誉,提高民俗文化在社会符号等级体系中的位置。

原有的符号等级在现代性和诸如普遍历史、进步、权力政治和审美理想等支配观念之外,拓展了一种相对主义的空间。

从低俗的、遭人鄙弃的“封建”、“迷信”传统,到权力政治与经济资本趋之若骛的文化商品,可以说,这也是民俗文化从一种迷失状态进入了另一种迷失状态的过程。

因为,民俗文化在具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塑造地方形象等方面作用的同时,也因为权力政治与经济资本剥离其生存状态而越来越变形走样。

ﻫ究其根本,旅游部门策划、展示的旅游项目,可以说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经济资本与地方性文化资本共谋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一种全球性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在全球化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趋于多元,人们也认同各具差异的文化。

不仅如此,地方政府的企业化行为,将地方文化的形象视为一种品牌进行打造,自然而然地,具有差异性特点的民俗风情文化则颇受各种权力政治与经济资本的青睐。

在中国当下的情境中,全球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文化形式以及更为广泛的符号体验,金融资本、权力政治、大众传媒、地方性文化的共谋,作为文化资本形式的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便使异文化旅游者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符号体验。

ﻫﻫ尽管旅游开发者试图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一种真实的异文化感受,但是,民俗文化旅游实际上是多种权力与资本共同作用下生产出来的一种文化符号,它试图达到的目的并不是真正地再现一种文化,而是表达了消费时代权力政治与资本的文化想像。

旅游开发者主张,在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

精选的原则是什么?是旅游吸引力。

吸引力又主要决定于当地与游客产生地之间的文化差异,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异越大,越有吸引力,所以,在内容选择时应精选其具有特色的部分。

这种特色与差异的效果,按照人类学的说法,当两种不同的文化互相碰撞时将会产生的文化震撼,文化之间的差异越大,文化震撼越强烈,而这种文化震撼的强度大小正是旅游部门策划民俗旅游项目的文化心理依据。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当下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似乎对少数族群的文化予以充分的尊重,尽管政府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所作出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但是近百年来的现代化过程关于进步的信仰以及进化论的社会发展模式,在少数的、边缘的、民间的文化与“落后的”、“原始的”、“封建的”“非理性的”之间划起了等号,这种分类与界定,蕴涵着启蒙运动的理性霸权,理性的政治力量所挟持的求真精神,标榜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历史和人的解放,其实这一现代性信条以“求同求全”的虚妄来压抑多元与差异,只不过是异于前现代的另一种传统制度而已。

这种历史进步的观念以及关于文化分类的知识,被现代民族国家编织进了关于现代化建设诉求的话语之中,成为一种知识的规范,甚至体现于政治措施的实施过程。

这种现代性知识于是演变成了一种规训、塑造、构成主体的权力,并不仅仅压迫着主体关于历史进步以及知识分类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生产性的力量,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之中,把每一个主体塑造成为符合民族国家现代性诉求的个体,使其服从并整合到民族国家规范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看到,产生于规训实践的知识在成为一种权力的同时,又强化了规训的实践。

被近百年来民族国家现代化过程所规范的主体,教育制度、学科分类、传播媒介、图书馆、展览、历次政治运动等规训体系从制度层面强化了人们对于文化分类的认识,这种知识自觉与不自觉地规范着主体的社会实践,与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诉求形成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