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癌症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与临床应用

癌症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与临床应用

癌症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近年来,癌症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

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手段可供选择,但依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率高等。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是当前癌症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其中,对于癌症干细胞的探索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一、癌症干细胞的特点1. 干细胞的定义与特点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不断地进行分裂和增殖,并具备分化为各种功能成体细胞的能力。

这些特征使得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和再生等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 癌症干细胞的发现早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John Dick首次发现了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存在一小部分表现出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这被认为是首次揭示了癌症中可能存在干细胞的概念。

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多种肿瘤中都可以找到类似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它们被称为癌症干细胞。

二、癌症干细胞与癌症发展1. 癌症干细胞的分子特征癌症干细胞与正常组织中的干细胞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共享一些共同的信号通路以及表达一些类似的表面标记物。

这些特征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特异性标记等方法鉴定出癌症干细胞,并进一步探索其发育和功能。

2. 癌症干细胞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癌症干细胞被认为在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复发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们能够自我更新并产生大量非干细胞性肿瘤细胞,同时还具备逃避免疫识别和耐受药物治疗的能力。

因此,针对癌症干细胞进行精确治疗成为许多科学家的目标。

三、癌症干细胞研究的进展1. 对癌症干细胞标记物的识别为了更好地定位并分离出癌症干细胞,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寻找特异性标记物。

识别出合适的标记物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其生理功能和分化潜能,并为研发靶向治疗手段提供依据。

2. 癌症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肿瘤组织中存在复杂而多样化的微环境,这种微环境以其特殊的生理和代谢状态为癌细胞提供了生存和增殖条件。

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微环境也会影响癌症干细胞的行为和命运决定,进一步加剧肿瘤发展。

肿瘤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治疗肿瘤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们的重要研究方向。

所谓“肿瘤干细胞”,指的是一种具备干细胞特性,并且具有肿瘤形成能力的细胞。

这些细胞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讨论肿瘤干细胞的定义、特点、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一、肿瘤干细胞的定义和特点肿瘤干细胞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John Dick于1994年发现的。

它们是肿瘤组织中的一部分,它们可以不断自我更新和分化,同时还可以分化成肿瘤中非干细胞部分,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与常规的肿瘤细胞不同,肿瘤干细胞具备以下特征:1.自我更新能力:肿瘤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维持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数量和特性。

2.多向分化能力:肿瘤干细胞能够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肿瘤。

3.强的肿瘤形成能力:肿瘤干细胞是肿瘤中的“种子”,它们能够引导周围非干细胞向表现出肿瘤细胞特性的方向分化。

由于这些特点,肿瘤干细胞成为了肿瘤发展和治疗的一个新焦点。

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自从1994年John Dick发现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并定义了不同类型的肿瘤干细胞,例如:脑肿瘤干细胞、乳腺癌干细胞、肝癌干细胞等等。

通过不断开展的基础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很多与肿瘤干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如Wnt/β-catenin,Notch,Hedgehog,PI3K/AKT,CD133等等。

同时,科学家们也用各种方法对肿瘤干细胞进行了研究和分离,例如流式细胞术、分子分选法和胶质球培养等。

三、肿瘤干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在肿瘤治疗的方面,肿瘤干细胞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目前的肿瘤治疗中,放疗和化疗是主要的手段,但是,由于肿瘤干细胞具备多向分化和强的抗性能力,使得疗效不佳。

因此,科学家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如何针对肿瘤干细胞进行治疗。

一方面,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可以抑制肿瘤干细胞增殖和增长的小分子化合物和抗体。

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一直是医学界努力攻克的难题。

而肿瘤干细胞,作为癌症的“种子”,其研究进展直接关系到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未来走向。

咱们就从理论角度深入剖析一下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研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力求用大白话把那些高大上的科学原理讲得通俗易懂,让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一窥门径。

一、肿瘤干细胞的理论基础1.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简单来说,肿瘤干细胞就像是癌细胞中的“超级英雄”,它们拥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其他癌细胞的超能力。

这些细胞数量虽少,但作用巨大,它们是肿瘤生长、复发和转移的关键所在。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精准地定位并消灭这些“超级英雄”,那癌症治疗岂不是事半功倍?2. 肿瘤干细胞的特性肿瘤干细胞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们的“不死之身”,即极强的致瘤性,只需少量便能维持肿瘤的持续生长;二是它们的“变形记”,能够分化成多种癌细胞,适应不同的环境;三是它们的“隐身术”,在体内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为治疗增加了难度。

二、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1. 现有药物的局限性目前市场上的抗肿瘤药物,大多针对的是快速分裂的癌细胞。

但问题在于,肿瘤干细胞往往分裂速度较慢,甚至处于休眠状态,这让传统药物难以奏效。

这就好比用大炮打蚊子,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伤及无辜。

2. 新靶点的探索为了打破这一僵局,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新的靶点。

比如,针对肿瘤干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记物,开发能够精准识别并杀伤这些细胞的药物。

这就好比为大炮装上了智能瞄准镜,让治疗更加精准高效。

三、数据统计分析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 药物筛选效率的提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我们可以对海量的化合物进行快速筛选,找出最有潜力成为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候选者。

这大大提高了药物研发的效率,缩短了上市时间。

2. 临床试验数据的深度挖掘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了解药物在不同人群中的疗效差异,以及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众所周知,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却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其治疗是治愈现有病变和预防复发的终极目标。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肿瘤的治疗方法和途径,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成为了治疗肿瘤的新突破口,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肿瘤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肿瘤中的一类细胞,这种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可以不断地分裂、更新,形成不同种类的癌细胞,导致肿瘤的恶性转移。

研究发现,传统的放化疗可以减少肿瘤细胞的数量,但是并不能完全根治,原因是虽然治疗后的肿瘤细胞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其中的干细胞仍然具有重建肿瘤组织的能力。

因此,只有消灭掉肿瘤干细胞,才能彻底根治肿瘤。

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的基因组特征和正常干细胞基因组的不同之处较少。

但是,这些细胞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例如:比正常细胞更容易受到DNA损伤,更依赖于端粒酶活动、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和DNA修补损伤的影响等。

因此,人们希望通过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来寻找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靶向肿瘤干细胞的表面蛋白或其他标志物,来实现肿瘤干细胞的定位和杀灭。

研究者已经发现一些特异性抗体可以识别肿瘤干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例如CD44、CD133、ALDH1等。

一些基于这些蛋白的抗体的治疗方法已经进入临床试验,效果比较明显。

第二种是通过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新药物,如靶向干细胞信号通路、影响干细胞自我更新等方面来杀死干细胞。

例如:Bmi-1基因、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Hedgehog信号通路等。

这些药物对正常细胞的影响并不明显,很好地实现了肿瘤干细胞的治疗。

第三种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法是干细胞移植法,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必须使用与肿瘤干细胞来源相同的自身造血干细胞进行治疗,经过免疫抑制治疗后,将干细胞更换为新的细胞,以切断肿瘤干细胞的联系。

肿瘤干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随 着 对 mR A 和肿 瘤 干 细 胞 研 究 不 断 深 入 , R A在 iN miN 肿瘤 干 细 胞及 正 常 干 细胞 调 节 机 制 中所 起 的作 用 和 意 义 终
Y 等通过病 毒载 体把人 工合 成 的蛋 白精确 的导 入 u
癌 干 细 胞 中 , 复 了 l 一7m R A 的 表 达 , 现 肿 瘤 干 细 恢 e iN t 发
胞 生成肿瘤 、 导致癌细胞转 移和产 生对治疗 耐药 的特性 被 明显抑 制 , 其体内体外 自我增殖 能力 均 明显下 降 , 明 l 说 e t

7在其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 发现 1t 2 e 一7在 乳腺
癌 肿 瘤 起 始 细胞 ( ratn u iai e s T—I ) 表 Bes t mor n i n cl ittg lB C中
R S和 H A A MG 2与 lt 7呈 现负相 关 。在 B e一 T—I C中单独 沉 默 H—R S引起 自我更新能力降低 , 分化 不产生影 响。 A 对 因此 l 一 e 7通过靶 向调控 B t T—I C中多个靶基 因来调控 其
自我更 新 和 分 化 过 程 。 由此 可 见 miN R A在 肿 瘤 干 细 胞 的
胞, 但遗 留下 了致瘤性强 的肿瘤干细胞 , 这部分细胞成 为 日 后肿瘤 复发 、 转移 的根源 , 因此 针对 肿瘤 干细胞的治疗成为
肿 瘤 靶 向治 疗 的一 个 切 入 点 。本 文 探 讨 了肿 瘤 干 细 胞 自我
干细胞和大多数恶性 肿瘤细胞中都有很高 的端粒酶 活性 以 及 扩增 的端粒重复序 列 , 而人类 终末分 化 的体细 胞不具 有

3 62 ・
浙江临床医学 2 1 02年 3月第 1 4卷第 3期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综述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综述

238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WORLD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是肿瘤当中具有干细胞特征的一类细胞,其本身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增值能力,同时也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力的细胞,这一类细胞尽管只是占到了极少的部分,但是他们却是产生肿瘤的重要原因。

1 肿瘤干细胞的发现肿瘤组织当中存在着数量十分稀少的细胞,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增殖和更新能力,在肿瘤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干细胞的作用,内部特征也和正常的干细胞十分相似,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的扩展和局部转移情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1]。

1937年,Furth等人证实了在小鼠的肿瘤组织当中可以提取单个的肿瘤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在受体小鼠的体内产生新肿瘤。

1964年,Kleinsmith等人发现了在恶性畸胎瘤中存在着一种高致瘤性的细胞,并且这些细胞可以分化成为很多种的非致瘤性细胞。

近几年,Glinsky等人[2]通过对小白鼠的白血病病毒基因的研究中,成功的构建了前列腺转肺腺癌的原发以及转移模型,其本身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目前,卵巢癌、脑瘤、结直肠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等实体肿瘤当中也证实了存在肿瘤干细胞[3]。

2 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1 自我更新能力肿瘤干细胞能够引起肿瘤增殖,肿瘤干细胞和普通的干细胞较为类似,本身也有自我更新的特征,并且能够在不断的自我更新过程中维持肿瘤的生长[4]。

目前认为的肿瘤之所以可以不断生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干细胞在自身调节机制当中一些基因会发生紊乱,造成了肿瘤组织当中能够自我更新的肿瘤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从而导致肿瘤组织不断的壮大[5]。

除此之外,WntNF-kB、Notch和Shh等对正常干细胞起更新作用的重要信号通路对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也同样起作用。

2.2 分化特性肿瘤干细胞主要是因为正常干细胞成熟受到阻碍而产生的,它可以产生各种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细胞,在体内会产生新的肿瘤。

即便是统一肿瘤组织当中的肿瘤细胞也存在着不同的分化程度,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细胞的恶性细胞也就越低。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1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1

生命科学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第21卷 第5期2009年10月Vol. 21, No. 5Oct., 2009文章编号 :1004-0374(2009)05-0715-05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潘秋辉1,宋尔卫2*(1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广州510120;2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广州510120)摘 要:在过去的十年中,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tumor-initiating cell, CSC/TIC)虽然受到广泛重视,但也是争论的焦点。

如何正确认识C S C s 假说,以及C S C s 的生物学特点和C S C s 的治疗应用这些问题都存在巨大的争议。

该文对C S C s 的起源、分离鉴定的方法,以及信号通路、微环境等对C S C s 的调控关系,肿瘤的最佳治疗途径等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肿瘤治疗;分选鉴定中图分类号:R730.23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of cancer stem cellsPAN Qiu-hui 1, SONG Er-wei 2*(1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120, China;2 Department of Breast Surger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120, China)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cancer stem cells (CSCs) have received enormous atten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but remain topics of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Opinions about the validity of the CSC hypothesis,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CSCs, and the relevance of CSCs to cancer therapy differ widely. In the following text, we discuss the origin, the identification, regulatory pathway, microenviroment and the new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elucidated by considering cancer as a problem in stem cell biology.Key words: stem cell; cancer stem cell; cancer therapy; identification of sorfing收稿日期:2009-08-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830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600328)*通讯作者:E-mail: songerwei02@1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肿瘤细胞群具有功能异质性,即不同的细胞亚群增殖、分化能力并不相同。

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新进展肿瘤细胞生物学是指研究肿瘤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化状态等基础性问题的学科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不断涌现,为治疗癌症开启了新的基础和实践基础。

本文将介绍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

一、肿瘤干细胞研究肿瘤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肿瘤细胞亚群,它们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和耐受力,是肿瘤发生、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

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建立肿瘤干细胞相关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对于指导肿瘤的治疗方案、预测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检测方法,如流式细胞术、非洲草地鼠实验、靶向蛋白芯片等,这些方法已经成为肿瘤干细胞的判定标准。

二、代谢重编程的研究代谢重编程是指肿瘤细胞在肿瘤环境中的代谢方式改变,使其适应肿瘤生长和生存的一系列代谢过程。

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拥有不同的代谢特点。

对于肿瘤代谢的研究,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治疗癌症新的靶标。

对此,针对肿瘤细胞的代谢特性进行的研究有所发展,比如建立代谢特征分析模型和代谢通路研究模型。

这些模型不仅有助于解释肿瘤干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机制,而且有助于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和优化。

三、细胞周期、分化和凋亡的研究细胞周期是细胞自我复制的周期,细胞周期紊乱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点之一。

在肿瘤细胞中,细胞周期的控制和调节失去了正常的生物学规律,致使肿瘤细胞不断分裂、增殖。

然而,对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尚不清晰,这是治疗肿瘤的一个瓶颈。

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也是肿瘤生物学研究的焦点。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分异成熟的程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细胞性凋亡。

因此,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分化能力和凋亡机制,发展出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的新药及治疗方案,对于治疗癌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细胞外基质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细胞外基质是指细胞内、外环境交界处的细胞外物质,肿瘤细胞与其相互作用,形成了肿瘤微环境。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_胡博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_胡博

中 图 分 类 号 R730.21 文 献 标 识 码 A
Hale Waihona Puke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ancer Stem Cells HU Bo1 SUN Ding2 XU Yang1 1.Liver Cancer Institute, Zhong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China;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0,China
中 国 临 床 医 学 2013 年 2 月 第 20 卷 第 1 期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3.Vol.20,No.1
89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综述·
胡 博1 孙 鼎2 徐 泱1 (1.复 旦 大 学 附 属 中 山 医 院 肝 癌 研 究 所 ,上 海 200032;2.苏 州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江 苏 苏 州 215000)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编 号 :81071661) 通 讯 作 者 徐 泱 ,E-mail:drxuyang@gmail.com
CSC 理论认为,肿瘤起 源 于 少 数 具 有 自 我 更 新 能 力 和多向分化潜能的 CSC,在 众 多 实 体 瘤 中 皆 有 CSC 存在的可能,目 前 这 一 观 点 得 到 了 广 泛 认 可。 现 已 在血液系统肿瘤、脑 肿 瘤、乳 腺 癌 肿 瘤、前 列 腺 癌 肿 瘤、结肠癌肿瘤、胰 腺 癌 肿 瘤 等 中 证 实 了 CSC 的 存 在。
肝癌干细胞样的自 我 更 新 和 分 化 能 力,因 此 具 有 作 为候选 LCSCs标 志 物 的 重 要 价 值。 除 存 在 于 正 常 成人肝细胞之外,EpCAM 在胚 胎 肝 母 细 胞、胆 管 上 皮 、肝 干 细 胞 、癌 前 病 变 肝 组 织 的 肝 细 胞 及 肝 癌 细 胞 中均高度 表 达。 越 来 越 多 研 究 显 示,EpCAM 在 细 胞增殖、迁移及有丝 分 裂 信 号 传 导 方 面 扮 演 着 重 要 角色。肝癌 EpCAM+细胞比 EpCAM-细胞具有 更 强的成瘤及侵袭能力[13]。Kimura等[14]研究结果 表 明,EpCAM + 与 EpCAM-肝 癌 细 胞 群 间 存 在 本 质 的生物学 差 异,EpCAM+ 细 胞 群 包 含 CSC 样 的 高 度 致 瘤 性 细 胞。Yamashita 等[12]进 一 步 证 实,与 EpCAM-AFP-(a-foetoprotein)肝 癌 细 胞 相 比,Ep- CAM+AFP+肝癌细胞对门静脉侵犯更加 常 见,使 患者生存 时 间 明 显 缩 短。 由 于 EpCAM 是 Wnt/β- catenin通路的 靶 基 因,通 过 阻 断 Wnt/β-catenin 通 路来抑制 EpCAM+ 肝 癌 细 胞 增 殖,将 为 治 疗 肝 癌 提供新的思路。 2.4 卵 圆 细 胞 抗 原 (OV6) 肝 卵 圆 细 胞 于 1944 年 在大鼠 化 学 诱 导 癌 的 生 成 过 程 中 发 现。1956 年, Farber首次将其命名 为 卵 圆 细 胞。 其 体 积 较 小,细 胞 核 占 据 大 部 分 细 胞 质 ,呈 卵 圆 形 ,细 胞 质 嗜 碱 性 且 浅染,表现出未 分 化 细 胞 的 特 点。 卵 圆 细 胞 是 肝 脏 的 干 细 胞 ,具 备 多 向 分 化 潜 能 ,体 内 外 实 验 证 实 其 可 以分化为肝细胞、胆 管 细 胞、胰 腺 及 肠 型 上 皮 细 胞。 Yang等 研 [15] 究 表 明,肝 卵 圆 细 胞 能 表 达 卵 圆 细 胞 特异标志物 OV6,在 SMMC-7721 细 胞 系 中 CD133 表达的细胞仅 为 0.12 %,几 乎 都 出 现 在 OV6+ 亚 群细胞中,提示 OV6+可以作为肝 癌 干 细 胞 的 标 志 物。将 OV6+SMMC7721细胞植入 NOD/SCID 小 鼠体内后,可 以 形 成 较 大 肿 瘤,而 OV6- 细 胞 则 不 能或只 能 形 成 很 小 的 肿 瘤。 此 外,需 要 50~100 倍 于 OV6+的细 胞 浓 度 的 OV6- 细 胞 才 能 在 NOD- SCID 小鼠体内形成近似于 OV6+ 所 形 成 的 肿 瘤 大 小。 2.5 CD90 CD90又称 Thy-1,为免 疫 球 蛋 白 超 家 族中的分子量最小 的 成 员,是 一 种 分 子 量 为 25 000 ~37 000的糖基磷脂 酰 肌 醇 锚 定 糖 蛋 白,主 要 表 达 于 造 血 干 细 胞 ,并 参 与 细 胞 与 细 胞 、细 胞 与 基 质 间 的 相互作用。Yang等 研 [15] 究显示,CD90是肝 癌 CSC 的候选标志物。从肝 癌 细 胞 系 中 分 离 的 CD90+ 细 胞能促进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肿瘤的形成与转移。作 为标 志 物,CD90 在 肝 干/祖 细 胞、小 鼠 乳 腺 CSC 以 及原代培 养 的 CD133+ 胶 质 母 细 胞 瘤 表 面 均 有 表 达。在所有肝癌标本及 90 % 以 上 的 肝 癌 患 者 血 样

肿瘤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肿瘤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肿瘤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提升,癌症成为了大家最为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

虽然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癌症的治疗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肿瘤干细胞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肿瘤干细胞研究一直是癌症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肿瘤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肿瘤干细胞的定义和特点肿瘤干细胞是指肿瘤组织中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细胞,它们具有分化为体细胞的潜能,并且能够延长肿瘤的生存期。

和普通的癌细胞不同,肿瘤干细胞能够形成肿瘤的种子细胞,并且在肿瘤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二、肿瘤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可以通过一些因素来激活它们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

这些因素包括一些基因的突变、细胞微环境的改变和营养物质的供给等。

其中,细胞微环境对肿瘤干细胞的影响尤为重要。

肿瘤干细胞在特定的微环境下,会受到一些信号分子的作用,从而激活自身的分化和增殖,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同时,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还可以通过分泌一些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来促进自身的生长和扩散。

这些因子包括VEGF、FGF等,它们能够刺激周围的血管生成,供给肿瘤干细胞所需的养分和氧气,从而优先满足肿瘤干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需求。

三、肿瘤干细胞研究的未来展望虽然肿瘤干细胞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方面,肿瘤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机制、以及肿瘤干细胞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开发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新型治疗方法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肿瘤干细胞和周围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深入了解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在这个基础上,设计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新型治疗方法。

2、发展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标记和鉴别技术,以便更准确地检测肿瘤干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指导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肿瘤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是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细胞群体,被认为是肿瘤的起源和发展的驱动力。

肿瘤干细胞研究对于揭示肿瘤的发生机制、发展新的治疗策略以及预测肿瘤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肿瘤干细胞的鉴定方法不断完善。

传统的肿瘤干细胞鉴定方法主要依靠表面标记物,如CD44、CD133等,但这些标记物的表达存在很大的异质性。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和功能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了更精确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如LGR5、ALDH1A1等,提高了肿瘤干细胞的鉴定准确性。

其次,研究者对肿瘤干细胞的功能和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能够维持肿瘤的生长和再生。

研究者发现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耐药性、侵袭能力以及复发转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进一步揭示了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如与肿瘤相关的免疫抑制细胞、血管生成细胞等之间的相互调控关系,这些研究为肿瘤干细胞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化疗和放疗对于肿瘤干细胞的杀伤效果较差,容易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研究者发现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的分子机制相似,因此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策略也逐渐得到重视。

例如,通过干扰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如抑制Wnt、Notch和Hedgehog信号通路等,可以阻断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此外,研究者还利用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物,开发了基于免疫疗法的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策略,如使用单克隆抗体或CAR-T细胞治疗肿瘤。

然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首先,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机制和特性仍然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

其次,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仍然存在困难,需要提高其纯度和稳定性。

此外,肿瘤干细胞的异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型肿瘤干细胞之间的差异。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与靶向治疗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与靶向治疗

cneui ae. N uoug20 ,0 ( Sp 1 :8 4 8 osctecssJ ersr,0 5 13 6 u p) 42— 8 . v
[ 5 S i A, ru E, h snB e a. in ps r r o m — 1 ] mt K Ka s J no A,t 1Gat ot o m u h G o e c i
版 社 .0 5:5 ~6 6 20 69 6 .
o sr c ie h d o e h l s c s r p r Ne r s r 1 9 8 b t t y r c p au a e e o t u v .J u o u g, 9 4, 1
[ 1 周 良辅. 2] 现代神 经外科 学. 1版. 第 上海 : 海复旦 大 学 出版 上
靶向治疗有 重要 的意义。最近肿瘤干细胞的研 究进展迅速 , 同时也遇 到的很 多 困难和挑战 。文章就肿瘤干 细胞研 究进展 和靶 向治疗
作 一 综述 。
【 关键词 】 肿瘤干细胞 ; 进展 ; 靶 向治疗
C ne tm esrsac rgesa dtre d tea is uN B , O u . otes U i rt dcl colN ni 10 9。 a crs e cl eerhp o rs n g t hr pe. o D U Jn S uhat nv syMei ho, aj g200 l a e ei aS n
e t n e r n s h n ia r n p a u t n tb r — c l m 印 一 xe d d ta s p e od l ta s ln m r su e a uu
[ 7 D fJ Mee B,s pD e a Ln —t r o t m s r 1 ] u M, yr It M,t . o g ea uc e F lr u 1 r o f o

乳腺癌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进展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对其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干细胞治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I. 乳腺癌的干细胞理论乳腺癌的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中存在一小部分的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是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的始作俑者。

这种理论的提出为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II. 干细胞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1. 干细胞诊断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干细胞标志物,可以辅助临床对乳腺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

例如,乳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24-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诊断指标之一。

2.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乳腺癌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干细胞作为药物载体,通过靶向乳腺癌干细胞,释放抗癌药物,实现精确治疗。

另外,干细胞还可以通过修复乳腺组织的损伤,促进癌细胞凋亡等方式,对乳腺癌进行治疗。

3. 干细胞免疫治疗干细胞免疫治疗是利用干细胞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干细胞免疫治疗对于乳腺癌有一定的疗效,未来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III. 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1. 研究方法的改进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不断改进干细胞治疗的方法,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比如,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型的干细胞载体,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渗透力。

另外,对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扩增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2. 临床试验的进展尽管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干细胞治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阶段。

一些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治疗方案的优化、安全性的评估等。

IV. 干细胞治疗的挑战与展望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干细胞来源的选择和获取仍然是一个难题。

其次,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此外,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和规范也是干细胞治疗面临的问题之一。

头颈部鳞状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头颈部鳞状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B r a b l e t z 等…提出, 肿 瘤 干 细胞 在 肿 瘤 发 展 进程
上 主要 有 2种 形 式 : 一种是静 止的肿瘤干细胞 ( s C — S C s ) , 它 们存 在 于上 皮 细胞 中 , 不扩散 ; 另 一 种 是 移 动 或迁 移 的肿 瘤 干细胞 ( m C S C s ) , 它们分 布在 宿 主肿 瘤 表面 , 并介 导肿 瘤细胞 的转 移 。尽管肿 瘤 干细胞 的
c a n c e r s t e m c e l l s , C S C s ) ,这 种 细 胞 具T ) 。上 述也许 可 以解 释为 什么 E MT往往 在肿瘤
转 移部 位是 不显 著 的 。E M T发 生 时 , 细胞 彼 此分 离 , 失 去上 皮细胞 标志 物 的表 达 , 而获得 间质 细胞标 志物 的表达 , 从 而改变 他 们 的极 化 和 细胞 骨 架 结 构 , 并建 立 新 的细胞 外基 质 的 相互 作 用 。有研 究 认 为 这 种转
S C靶 向治疗 的个 体 化 化 疗 药 物 , 以及 治疗 基 于 已存
在( 或潜 在 的) 的转移 病情 中更 复杂 的预后 。
二、 肿 瘤 干 细 胞 的 鉴 别 及 筛 选

肿 瘤 干 细 胞 模 型 的 特 点
肿 瘤 干细胞 ( C S C s ) 有 4个 主 要 特 点 : ① 将 肿 瘤
瘤中, 由肿 瘤干 细胞诱 发 的肿瘤 同 时表现 出致瘤 性 和
型中, 通 过 特 定 的 细 胞 表 面 标 志 物 选 择 肿 瘤 细胞 群
( 无论 是 肿 瘤 组 织 或 细 胞 系 ) , 然 后注射 到 N O D— S C I D小 鼠 上 。 如 果 被 选 定 的 细 胞 群 中 有 1 0 0~5 0 0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的肿瘤细胞,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肿瘤干细胞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肿瘤的起源和进展机制,并为癌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

本文将从肿瘤干细胞的鉴定、功能、调控以及应用方面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

首先,肿瘤干细胞的鉴定是研究的基础。

一般通过其中一种特定的表面标志分离和鉴定肿瘤干细胞,如CD133+、CD44+、CD24-/low和ALDH1等。

然而,不同的肿瘤类型和个体之间对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进行个体化的鉴定。

其次,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进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可以不断产生非干细胞的肿瘤细胞。

此外,肿瘤干细胞还具有抗药性和逃避免疫监视的能力,使得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难以彻底清除。

因此,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第三,肿瘤干细胞的功能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进行调控。

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干细胞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包括Wnt、Hedgehog、Notch、PI3K/AKT和JAK/STAT等信号通路。

这些信号通路在维持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以及抗药性和免疫逃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可以通过影响这些信号通路来实现。

最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已经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目前,一些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已经被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此外,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也在临床试验中进行。

例如,靶向维持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信号通路的药物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展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

然而,由于肿瘤干细胞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其治疗策略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总之,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肿瘤的起源和进展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第21卷第6期肝胆胰外科杂志V01.21No.62009年11月JournalofHepatoPancreatobiliarySurgeryNov.2009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林彦综述,马保金审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40)・文献综述・[摘要】肿瘤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致瘤性,能够抵抗放化疗的攻击,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内在机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195412009)06—0495—042001年.Reya等IlI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理论”.他们认为肿瘤的生长与正常器官的生长存在着许多共性,如果把肿瘤看作是一个异常的器官,那么就可以应用正常组织干细胞的生物学原理来解释和研究肿瘤是如何发生、发展的,肿瘤干细胞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肿瘤干细胞理论”为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此作简单介绍。

l肿瘤干细胞理论的发展史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研究者发现白血病、骨髓瘤细胞中只有-/j,,部分细胞可以形成体内外克隆i3-.41。

这一小部分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干细胞。

Selby等151在20多年前就应用乳腺癌干细胞模型的假设提出激素联合化学治疗的新观点。

尽管如此.在“肿瘤干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利用肿瘤细胞的体外克隆实验来研究肿瘤干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却未能更深入地研究肿瘤干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这可能与肿瘤十细胞长期未能得到分离有关。

1997年Bonnet等[61分离出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肿瘤干细胞,首次证实了血液系统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性。

此后,2003年,A1.Haj_i等』7】成功分离出了乳腺癌肿瘤干细胞,这是世界上首次实体肿瘤十细胞分离的报道。

自此以后,许多实体肿瘤包括神经系统肿瘤18J、肠道肿瘤[91、前列腺癌【10l等的肿瘤干细胞都得到成功分离,使得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也得以进一步展开。

肿瘤干细胞(CSCs)放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CSCs)放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摘要 " 的存 在 # $ % + 1 2 5 + 9+ : : 2# / , / 2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治疗后复发的根源在于肿瘤干细胞 ! 它能抵抗各种治疗方法并 最 终 导 致 治 疗 失 败 &/ 其特殊的 , / 2在 放 疗 中 的 作 用 和 意 义 也 成 为 研 究 热 点 之 一# 和周围小生境相互依存的特殊关系及 N N DF 损伤修复机制 * DF 损伤后其损伤修复信号通路的开放等都是肿 瘤 放疗抵抗和复发的根源 & 探明 / , / 2产生放疗抵抗的机制将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关键词 " ' / , / 2 ! 肿瘤干细胞 ! ! 放射治疗 ' ! 放疗抵抗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 % . ' 2 2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J $ % . / $ 6 . ( 6 & ( ' ( F * 6 ) 9 68 ( ) * . '# ? " 3 6@ 6 * A $ % ) * . = 9 6 9 *! " " + % "# > 9 * 6 -" B 2L 5 ,# B ,# 5
( ) 3 4 ) 0 + * , 0 < %1 + + % 5 + $ 1 2 $4 1 0 L ' % " 9 K + 1 0 J 2 5 " # ' + 2 6 $ ( + 2 6 0 L % 5 6 $ 5 5 6 + 1 0 0 5 $ " 2 + 2 0 J 1 + " 1 1 + % + $ J 5 + 1 ! C 4% " # / , / 2 L 6 ' 6$ %1 + 2 ' 2 5( $ 1 ' 0 " 25 1 + $ 5 9 + % 5 2$ % # $ % + 1 5 1 + $ 5 9 + % 5' 25 6 ++ I ' 2 5 + % +0 J$ % + 12 5 + 9+ : : 2! " : 5 ' 9 $ 5 + : : + $ # 5 0 5 1 + $ 5 9 + % 5 J $ ' : " 1 + . = 6 + 1 0 : + $ % # 2 ' % ' J ' $ % + 0 J/ , / 2 ' % 5 6 + 1 $ # ' 0 5 6 + 1 $ $ 2 $ : 2 0K + 0 9 + 0 % + C 4 3 C6 # 2 + ' $ : ' % 5 + 1 # + + % # + % + 1 + : $ 5 ' 0 % 2 6 ' + 5 L + + %/ , / 2 0 J 5 6 + J 0 " 2 . = 6 + 2 + ' J ' -N D F# $ 9 $ + 1 + $ ' 19 + 6 $ % ' 2 9 2 3 3 3K 3 4 3 $ % # ' 5 2 $ 1 0 " % #% ' 6 +$ % # 5 6 +0 + %0 JN D F# $ 9 $ +2 ' % $ : ' % $ 5 6 L $ ' %5 6 + 5 " 9 0 1$ : :K + 0 9 + 5 6 +2 0 " 1 +0 J 3 4 4 43 C 1 $ # ' $ 5 ' 0 %1 + 2 ' 2 5 $ % +$ % #1 + : $ 2 +0 J 5 " 9 0 1 . 7 I : 0 1 ' % 6 +1 $ # ' $ 5 ' 0 %1 + 2 ' 2 5 $ % +9 + 6 $ % ' 2 9 20 J/ , / 2L ' : :K 1 ' % 3 3 45 4 % + L6 0 + 5 0 5 " 9 0 1 5 1 + $ 5 9 + % 5 . 3 ( ) " ' ' 5 ( % + $ ) $ % + 12 5 + 9+ : :! / , / 2 1 $ # ' 0 5 6 + 1 $ 1 $ # ' $ 5 ' 0 %1 + 2 ' 2 5 $ % + !! ! 3 C 67

肿瘤干细胞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1 4 5 4・
广东医学
2 0 1 5年 5月 第 3 6卷第 9期 G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Ma y .2 0 1 5 , Vo 1 .3 6, No .9
肿瘤 干 细胞 可塑 性 的研 究 进 展
王 树 文 ,陈远寿
源, 找 到其 杀 灭 方 法 指 出方 向 J 。例 如 乳 腺 癌 的化 疗抵 抗 性
认 为关于肿瘤干 细胞 可塑性 的研 究有 利 于加 深我 们对肿 瘤
千 细 胞 分 化 过 程 的理 解 , 帮 助 我 们从 动 态 的 角 度 观 察 肿 瘤 干
的提 升 , 与其 E M T 比例 的升 高 密切 相 关 。 上 述 结 果 提 示 ,
升高 J 。在急性淋 巴性 白血病 中, 也发 现其 肿瘤干细胞有淋
性 和 髓 性 之 间转 换 的 能 力 , 目前 针 对 于 这 一 转 换 的机 制 尚不
以通过 E MT分化成 不 同生物 学特 性 的细胞 , 如 果选取 一 时
间 点观 察 , 在 同一 细 胞 亚 群 中 包含 着 不 同分 化 去 向 的 细胞 ,
l 肿 瘤 干 细 胞 可 塑 性 的 定 义 及 研 究 意 义
1 . 1 肿瘤干细胞假说 肿 瘤 干 细 胞 假 说 指 的 是 在 肿 瘤 细 胞
性 的 动 态观 察 , 很 可 能是 下一 步 恶性 肿 瘤 治 疗 方 法 的 研 究 方
向 。
中存在 着一群具 有肿 瘤发 生能力的、 千细胞特征样 的细胞亚
细胞 的分化特性 , 寻找更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 法。本 文就
这 一 领 域 的 最新 研 究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tumor stem cells摘要:肿瘤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和分化能力,但又不同于普通干细胞,此类干细胞还具有发展成为肿瘤的特性,已经成为抗肿瘤研究的靶细胞,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迅速,深入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肿瘤干细胞的起源、表面标志、肿瘤干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干细胞肿瘤综述文献Abstract:Cancer stem cells have the ability to proliferate and differentiate, but they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common stem cells. This kind of stem cells als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umor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origin of tumor stem cells, the surface markers, the micro environment of tumor stem cells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 Keywords:Tumor stem cells Stem cells Tumor Overview一、前言肿瘤干细胞是肿瘤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一类细胞,既具备高度增殖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也具备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这部分细胞虽只占少部分,但却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

肿瘤干细胞增殖过程中,通过不均一分裂,一个肿瘤干细胞分裂形成一个新的肿瘤干细胞和另一个可最终分化为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的子细胞,其结果是维持肿瘤干细胞数目稳定并产生肿瘤。

近几年来,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发现并鉴定了肿瘤干细胞。

目前国内肿瘤干细胞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国外肿瘤干细胞在实验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也在临床应用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突破[1]。

文章对肿瘤干细胞的起源、表面标志、与干细胞及肿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阐述。

二、肿瘤干细胞的起源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已在多种肿瘤类型与细胞系中得到证实,并鉴定出相应的分选方法,但是肿瘤干细胞到底自何而来?虽然对于肿瘤干细胞的起源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但对它的起源却莫衷一是,干细胞突变、细胞融合、病毒侵入及端粒酶异常等都有可能是肿瘤干细胞产生的原因[2]。

目前第一种观点认为肿瘤干细胞来源于正常组织干细胞,正常干细胞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调节失控,转化为肿瘤干细胞。

因为肿瘤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一样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和表面标志。

第二种观点认为肿瘤干细胞的正常的体细胞突变获得自我更新能力而来。

还有人认为肿瘤是干细胞和其他细胞融合的结果,这个假说能够解释肿瘤普遍存在的非整倍体和促融合蛋白的现象[3]。

三、肿瘤干细胞的特征与表面标志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相比,细胞内部关键信号通路异常,如Wnt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与普通肿瘤细胞相比,肿瘤干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能够表达多种转运蛋白[4],或者通过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的转换(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逃避药物杀伤[5]。

肿瘤干细胞与正常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一般的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近年来,基于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治疗策略已经得到了尝试,针对肿瘤干细胞的特异信号通路或者细胞表面特异分子,设计单克隆抗体药物;这些单克隆抗体药物具有特异性强和副作用小的特点,能够克服目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靶向性差和毒副作用大的缺点,从而在源头上杀死肿瘤干细胞,为肿瘤的治疗带来光明的应用前景[6]。

四、肿瘤干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干细胞微环境是干细胞生存所必须的,微环境中任何成分发生改变都会影响干细胞的命运,因此,一旦微环境受影响,可能导致干细胞不受控制地扩增或分化不完全、逆分化等,使正常干细胞转变成肿瘤干细胞,进而发展成肿瘤。

有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不仅能适应现有的微环境还能更具侵袭性地产生这种微环境[7]。

肿瘤干细胞及其微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肿瘤干细胞能通过招募和激活特殊的细胞类型形成自己的微环境,其中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它能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到肿瘤微环境中,具有免疫豁免的特性,在恶性肿瘤中有重要作用,能为肿瘤干细胞的恢复提供有利的微环境。

正如Liu等发现的乳腺癌干细胞能产生IL-6,进而招募和激活间充质干细胞产生肿瘤干细胞维持因子CXCL7[8]。

Yi等指出,大脑肿瘤干细胞能分泌更多VEGF来促进血管形成[9];还有学者提出,缺氧微环境能使肿瘤干细胞在相关癌基因的调控下上调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同时过表达碳酸酐酶,提高其自身的糖酵解能力,使肿瘤微环境维持乳酸性,为肿瘤干细胞的存活提供良好条件[10]。

其次,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大影响,而肿瘤干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内皮细胞能通过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来影响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11]。

Krish-namurthy等发现,在头颈鳞癌中内皮细胞分泌因子能通过上调Bmi-1的表达促进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12]。

Infanger及他的团队也发现,内皮细胞能通过分泌IL-8使肿瘤干细胞发生恶性转变,同时,他们还强调在肿瘤微环境利用组织工程细胞培养平台充分分析信号机制的重要性,有利于今后科学家对干细胞微环境的研究[13]。

再者,免疫系统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在胰腺癌中减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数量能有效降低肿瘤干细胞数量[14]。

综上得出,肿瘤干细胞与其微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是相互拮抗,相互斗争的,对肿瘤干细胞及其微环境的研究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中的一个新方向,从而有效改善治疗效果[15, 16]。

五、肿瘤干细胞研究的临床意义肿瘤干细胞虽然在肿瘤组织仅占极少的比例,但它们大多处于静止期,能够逃避通常只对快速分裂细胞起效的化疗药物的攻击,因此,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肿瘤治疗后复发的根源,对其生物学行为、基因表型和信号传导通路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必将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的临床治愈率。

近来研究发现,除了抑癌基因PTEN和原癌基因Bmi1外,一些在正常干细胞自我更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如Wnt、Hh和Notch,都参与了肿瘤发生演进过程。

Bmi1基因在维持部分组织正常干细胞生理特性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抑制Ink4a、Arf等可诱导干细胞早衰和死亡的基因;在一项小鼠前列腺转基因腺癌模型(RAMP)的研究中发现,与神经干细胞由Bmi1激活信号传导通路的11种基因的表达差异和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借助该表达谱就可能筛选出一个有着高复发率的肿瘤细胞亚群[17]。

这一研究既为判断前列腺癌预后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也进一步证实了肿瘤干细胞和(或)祖细胞可能是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这一推论。

更令人振奋的是,一项在PTEN转基因小鼠开展的研究表明,白血病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有着不同的机制,Yilma和Rossi等证实阻断PTEN表达会促进白血病干细胞分化增殖,但正常造血干细胞池却会被耗竭,因此就有可能开发出既可抑制白血病干细胞分化增殖,又能促进正常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新型药物[18]。

现已应用于临床的吉姆单抗/奥佐米星是人源化的抗CD33 单抗和细胞毒抗肿瘤抗生素刺孢霉素的偶联物,用于治疗复发的 AML。

因此,通过得到肿瘤干细胞表面特异的分子标记的抗体与细胞毒药物联合杀伤肿瘤干细胞,将为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另外,肿瘤干细胞理论可以解释临床上肿瘤对放射治疗与化疗药物治疗不敏感的原因。

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一开始就有转移能力,只要肿瘤干细胞到达一个新的区域,转移将不可避免。

所以,肿瘤治疗疗的焦点是杀伤肿瘤干细胞。

针对肿瘤干细胞治疗肿瘤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在 80%前列腺癌中表达的特有标记前列腺干细胞抗原,是前列腺癌治疗很好的靶点[19]。

使用分子芯片技术,可分析肿瘤干细胞与他们相应成体干细胞基因表达特征的不同。

利用这种差异,可能会出现既直接针对肿瘤干细胞,又能保护成体干细胞的治疗手段;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通过肿瘤干细胞的特征标记,可以去除污染的肿瘤干细胞。

根据肿瘤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具有相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临床也可以通过RNAi 技术阻止这些信号通路的活化来治疗肿瘤[20]。

六、总结与思考综上所述,研究者对肿瘤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已基本达成一致,对肿瘤干细胞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前景也非常乐观,但各种肿瘤干细胞的来源、鉴定、分选及培养、肿瘤干细胞特征以及肿瘤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的确切关系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迫切需要通过一些严谨而富有想象力的实验进行探索。

虽然目前实体瘤干细胞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肿瘤干细胞所占肿瘤细胞总数很少且同种肿瘤中肿瘤干细胞比率变化相当大 0.1%~ 30%不等,给肿瘤干细胞的鉴定和分选带来困难,大多数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标记仍不清楚,与正常干细胞有许多共性,缺乏有效的标记物去鉴别,同时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调节机理与小分子 RNA 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1]。

但在对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中,我们逐渐对肿瘤干细胞的形成、分化、转移等多方面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由此开发出针对肿瘤干细胞的特异药物或诊断试剂将对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及预后评估产生深远影响,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1] 孙建聪, 连其周, 夏建川.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9(24):1973-1976.[2] 廖世奇, 黄小娟, 王鸣刚, 等. 探索肿瘤干细胞起源的进程[J]. 甘肃医药, 2012(04):241-245.[3] Chaichana K L, McGirt M J, Frazier J, et al. Relationship of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to thelateral ventricles predicts survival following tumor resection[J]. J Neurooncol, 2008,89(2):219-224.[4] Moitra K, Lou H, Dean M. Multidrug efflux pumps and cancer stem cells: insights into multidrugresistance and therapeutic development[J]. Clin Pharmacol Ther, 2011,89(4):491-502.[5] Chow E K. Implication of cancer stem cells in cancer drug development and drug delivery[J]. JLab Autom, 2013,18(1):6-11.[6] 李红蕊, 丁倩, 陈枢青, 等. 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抗体靶向治疗——靶向部分信号通路及细胞表面标志分子[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5(01):115-123.[7] Ye J, Wu D, Wu P, et al. The cancer stem cell niche: cross talk between cancer stem cells andtheir microenvironment[J]. Tumour Biol, 2014,35(5):3945-3951.[8] Liu S, Ginestier C, Ou S J, et al.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are regulated by mesenchymal stemcells through cytokine networks[J]. Cancer Res, 2011,71(2):614-624.[9] Yi S Y, Hao Y B, Nan K J, et al. Cancer stem cells niche: a target for novel cancer therapeutics[J].Cancer Treat Rev, 2013,39(3):290-296.[10] Parks S K, Chiche J, Pouyssegur J. pH control mechanisms of tumor survival and growth[J]. JCell Physiol, 2011,226(2):299-308.[11] Jinushi M, Baghdadi M, Chiba S, et al. Regulation of cancer stem cell activities by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J]. Am J Cancer Res, 2012,2(5):529-539.[12] Krishnamurthy S, Dong Z, Vodopyanov D, et al. Endothelial cell-initiated signaling promotes thesurvival and self-renewal of cancer stem cells[J]. Cancer Res, 2010,70(23):9969-9978.[13] Infanger D W, Cho Y, Lopez B S, et al. Glioblastoma stem cells are regulated by interleukin-8signaling in a tumoral perivascular niche[J]. Cancer Res, 2013,73(23):7079-7089.[14] Mitchem J B, Brennan D J, Knolhoff B L, et al. Targeting tumor-infiltrating macrophagesdecreases tumor-initiating cells, relieves immunosuppression, and improves chemotherapeutic responses[J]. Cancer Res, 2013,73(3):1128-1141.[15] 刘欢, 王海娟, 张颖, 等. 肿瘤干细胞微环境与肿瘤转移[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5(02):255-258.[16] Li S, Li Q. Cancer stem cells and tumor metastasis (Review)[J]. Int J Oncol,2014,44(6):1806-1812.[17] Glinsky G V, Berezovska O, Glinskii A B. Microarray analysis identifies a death-from-cancersignature predicting therapy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ypes of cancer[J]. J Clin Invest, 2005,115(6):1503-1521.[18] Yilmaz O H, Valdez R, Theisen B K, et al. Pten dependence distinguishes haematopoietic stemcells from leukaemia-initiating cells[J]. Nature, 2006,441(7092):475-482.[19] Klonisch T, Wiechec E, Hombach-Klonisch S, et al. Cancer stem cell markers in common cancer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 Trends Mol Med, 2008,14(10):450-460.[20] 侯萍, 李剑平.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4):2629-2632.[21] 宋尔卫. 实体瘤中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0(02):172-178.校对报告当前使用的样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_GBT_7714-2005]当前文档包含的题录共21条有0条题录存在必填字段内容缺失的问题所有题录的数据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