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的总统竞选活动分析——思政教育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之职位竞选活动

政党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角色之一。

在美国,执政党不外乎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形成了稳固的两党制度。在美国历史上曾屡次有过企图建立第三党的运动,但新的政党总是兴之过速,消之亦快,始终未能发展成能与两大党抗衡的力量。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没有固定的政治纲领,平时组织也很松散,两党都有全国委员会,作为常设的最高机关。各州和地方也都有党的组织。在位的总统和已下台的前总统分别是两党的当然领袖。两党的党员并不固定。选民在选举前登记时,声明支持某党,即成为该党党员,因此党籍可以经常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四年一度的总统竞选就成了政党活动的一件大事。其中心环节就是要拿出一份好的竞选纲领,以吸引选票,击败对手,此外,还要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扩大影响,以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第四届未任满)的总统,这空前绝后的连任,对于美国政治制度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是极为重要的。本文选择了他为对象,针对第三十二任总统选举,分条详细阐述其竞选活动并做简单分析。

一、竞选活动的方式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

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

二、竞选活动的具体程序和内容

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复杂,过程漫长。

1、预选是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一阶段,通常从选举年的年初开始,到年中结束。其间,各党派竞选人将争夺本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2、预选结束后,民主、共和两大政党将分别在第三季度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最终确定本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并讨论通过总统竞选纲领。

3、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总统竞选活动便正式拉开帷幕。两党总统候选人耗费巨资,在全国各地开展竞选旅行、进行广告大战、发表竞选演说、会见选民、召开记者招待会以及进行公开辩论等。此外,候选人还将通过多种形式阐述对国内外事务的政策主张,以赢得选民信任,争取选票。

4、全国选民投票,这一天被称为大选日。

5、选举人团投票表决,选举人在其所在州的首府投票表决。

6、总统就职典礼,这是美国总统选举的最后一道程序。直至当选总统于次年1月20日在总统就职典礼上宣誓就职,总统选举过程才宣告最终结束。

三、竞选人员的所作所为

在罗斯福首次履任总统的1933年初,正值经济大萧条的风暴席卷美国的时候,到处是失业、破产、倒闭、暴跌的现象,到处可见美国的痛苦、恐惧和绝望。罗斯福却表现出一种压倒一切的自信,他在宣誓就职时发表了一篇富有激情的演说,告诉人们:我们惟一害怕的就是恐惧本身,号召大家以毫不畏惧的态度,克服严重经济危机带来

的灾难。在1933年3月4日那个阴冷的下午,新总统的决心和轻松愉快的乐观态度,“点燃了举国同心同德的新精神之火”。罗斯福不是经济学家,但他善于用人,能接受各种新的建议。在他周围,除了内阁成员外,还有竞选时为他出谋划策的“智囊团”,以及各种专家、教授。当选总统后,罗斯福提出了旨在实现国家复兴和对外睦邻友好的施政方针。他入住白宫后,对内积极推行以救济、改革和复兴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新政”抛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实行赤字财政,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来刺激经济。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农业调整总署,提高农产品价格,恢复农业繁荣;向大中企业贷款,刺激商业;建立专门机构,对失业工人提供救济和就业机会等。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表达了他对复兴国家经济的决心,因而怀抱各种不同政见的人都成为他的同盟者,其“新政”得以顺利实施。

四、竞选活动的目的

首先,竞选是为了达到进军最高权力的目的,以代表自己所在政党,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发扬资产阶级民主, 促进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其次,竞选还是一次对广大民众进行深入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时机,通过竞选中活动,可以达到宣传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

五、竞选活动的实际结果和作用

受命于危难之间,挽狂澜于既倒,这是人们对通过1932年大选入主白宫的罗斯福的第一印象。竞选结果是:罗斯福得选民票22821857

票,占总票数的57 % 以上;胡佛虽得到大部分企业界和金融势力的支持,却只得选民票15761841张。罗斯福得总选举人票427张,在42个州中取胜,胡佛只得到59张,只在6州中取胜。罗斯福最终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在总统职位上,他开始发挥自己擅长的“脑力优势”。1932年的大选首先为美国人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结束萧条的契机。罗斯福上台后立即实施了应对危机的“新政”,在上台100天内就通过70项法案,手笔之大,在美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他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大手术。通过这场手术,美国经济终于重新焕发生机。实质上,“新政”是一种应付危机的补救措施,它并不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但在大萧条时期起了调节经济的作用,特别是后来的国外战争促进了美国的工业生产,使美国经济有可能慢慢复苏。但历史对罗斯福的考验并没有就此结束,大萧条以及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罗斯福1936年、1940年和1944年三次连任成功,成为美国唯一任期超过两届的总统。这位从1932年大选开始入主白宫的“轮椅上的巨人”,也因此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三位总统之一。

罗斯福竞选成功,得益于很多因素:抓住公众舆论;善于选择时机;关心政治细节;注意内部的派别之争;个人的魅力和政治上的技巧。基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长期轮流执政,一般人认为美国每次选举都是把权力从左手换到右手,右手换到左手,不过是两大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争权夺利,意义不大,因此没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这

是不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的,也不利于我们“知己知彼”。当然,有些届美国总统的选举,的确意义不大,但有些届美国总统的选举,却影响美国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便是如此。这次选举虽然也是两大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争权夺利,但它是一场反对与主张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斗争,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历史意义,我们以后可以对此再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