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七节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 ,SO2 ,
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2 O MgO Fe2 O3 CuO
可编辑ppt
4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酸由
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 +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一元酸(HCl、HNO3 ) 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 三元酸(H3 PO4 )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 含氧酸(H2 SO4 ,HNO3 , H3 PO4 名称为:某酸) 无氧酸(HCl, H2 S名称为:氢某酸 ) 鉴定酸(鉴定H+ )的方法有: 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可编辑ppt
5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 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 ,NaOH 、Ba(OH)2 ,氨水)它们 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 ↓ )、蓝色的 氢氧化铜(Cu(OH)2 ↓)
普通化学第七章.ppt
(3) 与酸反应 一般不与稀酸反应,部分能与浓H2SO4 浓HNO3 反应
S + 2 HNO3 (浓) = H2SO4 + 2NO S + 2 H2SO4 (浓) = 3SO2 + 2H2O C + 2 H2SO4 (浓) = CO2 + 2SO2 + 2H2O
Si能溶于HF和HNO3的混合酸中 3Si +18HF+4 HNO3 =3H2[SiF6]+4NO + 8H2O
r Gmθ
rGmθ (T ) 0
kJ mol 1 kJ mol 1 K 1 kJ mol 1 kJ mol 1 T
(r
H
θ m
/
r
S
θ m
)
/
K
101
0.175
52.2 48.8
577
CaCO3 178
0.163
48.6 129.4
1092
SrCO3 234
7.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2) 多原子分子物质 如 S8 、P4 ,一般是固体,为分子晶体, 熔、沸点稍高,硬度小 (3) 大分子物质 如金刚石、硅、硼, 为原子晶体,
熔、沸点很高,硬度大
7.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2) 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1) 与水作用 大部分非金属单质不与水作用,只有B、C在 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卤素仅部分与水作用
Rn+ Na+ Mg2+
Al3+
Si4+ P5+ S6+ Cl7+
半径 95
65
/pm
50
41 34 29 26
0.10 0.17
S + 2 HNO3 (浓) = H2SO4 + 2NO S + 2 H2SO4 (浓) = 3SO2 + 2H2O C + 2 H2SO4 (浓) = CO2 + 2SO2 + 2H2O
Si能溶于HF和HNO3的混合酸中 3Si +18HF+4 HNO3 =3H2[SiF6]+4NO + 8H2O
r Gmθ
rGmθ (T ) 0
kJ mol 1 kJ mol 1 K 1 kJ mol 1 kJ mol 1 T
(r
H
θ m
/
r
S
θ m
)
/
K
101
0.175
52.2 48.8
577
CaCO3 178
0.163
48.6 129.4
1092
SrCO3 234
7.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2) 多原子分子物质 如 S8 、P4 ,一般是固体,为分子晶体, 熔、沸点稍高,硬度小 (3) 大分子物质 如金刚石、硅、硼, 为原子晶体,
熔、沸点很高,硬度大
7.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2) 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1) 与水作用 大部分非金属单质不与水作用,只有B、C在 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卤素仅部分与水作用
Rn+ Na+ Mg2+
Al3+
Si4+ P5+ S6+ Cl7+
半径 95
65
/pm
50
41 34 29 26
0.10 0.17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详解演示文稿
第二十七页,共100页。
染色体插入和重复示意图
染色体的臂间倒位
第二十八页,共100页。
染色体相互易位示意图
第二十九页,共100页。
三、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aneuploidy and polyloid)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同于正常的染 色体数目。 或称为基因组突变(genomic mutation) 即基 因组中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 染色体数目异常以二倍体细胞为标准进行命 名。 • 非整倍体指增加或减少一条或几条染色体; • 多倍体指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加。
变作用。这项研究结果不但有助于研究基因的本 质和基因如何控制代谢作用及个体发育,有利于 通过突变基因进行染色体结构分析研究,而且在 诱变育种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1946年获诺贝尔
生理学医学奖。
第五页,共100页。
突变作用的研究史
20世纪50年代,Watson 和Crick阐明了DNA的结构,为研 究突变机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指染色体结构改变,它是指遗传物质大的改变。一般可用 光学显微镜检查适当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来发现。分染 色单体型畸变和染色体型畸变。
结构异常:缺失 (deletion)
重复 (duplication) 倒位 (inversion)
易位 (translocation)
第二十六页,共100页。
染色体缺失及环状染色体的形成图
产生原因: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成分 改变、细胞质变化。
• 突变(Mutation)遗传物质自身发生改变 及其引起的变异。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 变
第九页,共100页。
• 遗传毒理学 (genetic toxicology) 属毒理学下属三级学科,是研究化学性和 放射性物质对机体遗传物质的损害作用 (致突变作用)及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
第九章第七节乳剂详解演示文稿
15 15 第15页,共35页。
四 影响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
1.乳化剂是决定乳剂类型的重要因素
乳化剂被吸附于乳滴表面,形成界面膜。界面膜向界面张力
大的一面弯曲。
膜
水油 水油 水油
①HLB值大 ②HLB值小
图2 界面吸附膜示意图
16
16
第16页,共35页。
固体微粒乳化剂对乳剂类型的影响
θ<90°
θ>90°
相体积比
13
13
第13页,共35页。
(一)降低表面张力
• 高度分散的微粒体系,其表面自由能的改变:
• 如液体石蜡F100ml,分s散.L后油A 滴半径为1μm,
乳化功=17.1J。加入1%吐温65,表面张力 降低,乳化功= 0.9J。 • 加乳化剂的意义:①降低表面张力或表面能; ②同时减少乳剂制备所消耗的能。
25 25
第25页,共35页。
(二)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
• 若药物溶解于油相,可先将药物溶于油相再 制成乳剂;
• 若药物溶于水相,可先将药物溶于水后再制 成乳剂;
• 若药物不溶于油相也不溶于水相时,可用亲 和性大的液相研磨药物,再将其制成乳剂;
• 也可将药物先用已制成的少量乳剂研磨至细 再与乳剂混合均匀。
1—20、乳白灵 A、乳化剂 OP、泊洛沙姆
天 阿拉伯胶 O/W,制备植物油、挥发油的乳剂,可内服,10—15%,乳化能力弱,常合用。
然
乳
防腐。
化 西黄耆胶 O/W,较高的粘度,乳化能力差,常与阿拉伯胶合用。防腐。
剂
明胶
O/W,易受 pH 及电解质的影响,常与阿拉伯胶合用。防腐。
杏树胶 乳化能力和粘度均超过阿拉伯胶。防腐。
31 31
四 影响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
1.乳化剂是决定乳剂类型的重要因素
乳化剂被吸附于乳滴表面,形成界面膜。界面膜向界面张力
大的一面弯曲。
膜
水油 水油 水油
①HLB值大 ②HLB值小
图2 界面吸附膜示意图
16
16
第16页,共35页。
固体微粒乳化剂对乳剂类型的影响
θ<90°
θ>90°
相体积比
13
13
第13页,共35页。
(一)降低表面张力
• 高度分散的微粒体系,其表面自由能的改变:
• 如液体石蜡F100ml,分s散.L后油A 滴半径为1μm,
乳化功=17.1J。加入1%吐温65,表面张力 降低,乳化功= 0.9J。 • 加乳化剂的意义:①降低表面张力或表面能; ②同时减少乳剂制备所消耗的能。
25 25
第25页,共35页。
(二)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
• 若药物溶解于油相,可先将药物溶于油相再 制成乳剂;
• 若药物溶于水相,可先将药物溶于水后再制 成乳剂;
• 若药物不溶于油相也不溶于水相时,可用亲 和性大的液相研磨药物,再将其制成乳剂;
• 也可将药物先用已制成的少量乳剂研磨至细 再与乳剂混合均匀。
1—20、乳白灵 A、乳化剂 OP、泊洛沙姆
天 阿拉伯胶 O/W,制备植物油、挥发油的乳剂,可内服,10—15%,乳化能力弱,常合用。
然
乳
防腐。
化 西黄耆胶 O/W,较高的粘度,乳化能力差,常与阿拉伯胶合用。防腐。
剂
明胶
O/W,易受 pH 及电解质的影响,常与阿拉伯胶合用。防腐。
杏树胶 乳化能力和粘度均超过阿拉伯胶。防腐。
31 31
物理化学(第五版) 演示文稿7-7 浓差电池
电池反应: Ag+(a2) Ag + (a1)
电池电动势: 因为 E = 0
E E RT ln a1 zF a2
故: E = - 0.05916V lg(a1/a2) = 0.05916V lg(a2/a1)
若E> 0, 则有 G=-zFE < 0 a2 > a1, 反应正向进行。
* 电池反应是电解质自发从活度大的电极向活度 小的电极转移的过程。
代入有关数据并用毫伏表示E,可得钢水中氧含量:
lg%O 611810.08E / mv 0.1793
T/K
** 根据此式,只要测出温度T时的电动势E,就可 求出钢水中的氧含量[%O]。
**手提式微量氧含量测量仪。
§7-7 浓差电池
化学电池:起因于化学反应。 浓差电池:起因于活性物质高浓度→低浓度的扩散。 一、溶液浓差电池
[例1] Ag|AgNO3(a1)||AgNO3(a2)|Ag 负极反应: Ag Ag+(a1)+ e 正极反应: Ag+(a2)+ e Ag 电池反应: Ag+(a2) Ag + (a1)
三、固体电解质浓差电池 置换型固溶体: —O—Zr—O—口—Ca—O—O—Zr—O—口—Ca—O—
Nature 2000,404:821
固体电解质浓差电池: Pt,[O] |ZrO2(+CaO)| O2(air),Pt
负极反应(氧化):O2- [O] + 2e
正极反应(还原):½ O2(air)+2e O2-
二、电极浓差电池
[例2] 今有电池 负极反应
Pt,O2(p1)|OH-|O2(p2),Pt 4OH- 2H2O+O2(p1)+4e
优选基础化学第七章化学平衡演示ppt
2SO2 (g) O2 (g) 2SO3(g)
298K时, K = 3.61026 ,虽然 平衡常数 很大,但反应速率太慢,常温下几乎不发生反 应
同时,平衡常数很小,也不意味该反应就
不能发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反应进行较
为完全。如:增加产物的浓度,减少反应物的
浓度,但是平衡常数并不改变。
第29页,共97页。
Kp
( pG )g ( pH )h ( pA )a ( pB )b
(Pa)n
若把浓度、分压均除以标准状态浓度(c)或 标准压力(p),则得相对浓度和分压,此时平衡 常数为标准平衡常数 (K),无单位。
第16页,共97页。
aA(aq) bB(aq) gG(aq) hH(aq)
K θ ([cGθ])g ([cHθ])h ([cAθ])a ([cBθ])b
(RT )(g+h)-(a+b)
令n (g h) (a b),气体摩尔数变化
K p Kc (RT )n
第15页,共97页。
2. 标准平衡常数(K)
经验平衡常数一般是有单位的:
aA(g) bB(g) gG(g) hH(g)
Kc
[G ]g [H]h [A]a [B]b
(molL-1)n
建立平衡的条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建立平衡的标志:各物质的浓度都不随时间 而改变。平衡状态是封闭体系中可逆反应进 行的最大限度。
第7页,共97页。
化学平衡的特征
• 是一种动态平衡 ✓各物质量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反应未停止
• 是一种有条件的平衡 • 外界条件不变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 组成存在确定的定量关系; • 外界条件改变时,原平衡被破坏,直至 建立起新的平衡。
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七章 复习课件(共25张)
③④淀粉―加――碘――水→显蓝色 ⑤
例 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酚酞溶液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例 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例 (2017·四川四市联考)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四、有机物分子中原子能否共平面的判断
例 已知HCN是直线形结构,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 同一平面的是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总结
一、甲烷、乙烯、苯的结构和性质
液溴
溴水
溴的四氯化碳
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与溴蒸气在光照 甲
条件下发生取代 烷
反应
不反应,液态烷烃 不反应,互溶,
可萃取溴水中的溴 不褪色
而使溴水褪色
不反应
乙 发生加成反应, 烯 使液溴褪色
发生加成反应,使 溴水褪色
发生加成反应, 发生氧化反应, 使溴的四氯化 使酸性KMnO4溶 碳溶液褪色 液褪色
①可燃烧;②可与溴加成;③可使酸性KMnO4 溶 液 褪 色 ; ④ 可 与 NaHCO3 溶 液 反 应 ; ⑤ 可 与 NaOH溶液反应;⑥1 mol该有机物与Na反应生
成2 mol H2 A.①③
B.②⑥
C.④⑤
D√.⑥
九、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
(1)溶解性 通常是向有机物中加水,观察其是否溶于水。如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 乙醇与氯乙烷、甘油和油脂等。 (2)与水的密度差异 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的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还是大。 如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己烷等。
化学反应速率ppt课件演示文稿
- -
-1
B.2.5 μmol·L-1· min-1 和 2.5 μmol·L-1 C.3.0 μmol·L-1· min-1 和 3.0 μmol·L-1 D.5.0 μmol·L-1· min-1 和 3.0 μmol·L-1
解析
据图可知,4 min时化合物Bilirubin的浓度为
- -
20 μmol·L 1,8 min时其浓度为10 μmol·L 1,因此4~8 min间 20 μmol·L-1-10 μmol·L-1 - 的平均反应速率 =2.5 μmol·L 1· 4 min min 1。进一步分析图像可知0~4 min间的平均分解速率为 40 μmol·L-1-20 μmol·L-1 - - =5.0 μmol·L 1· min 1,由以上分 4 min
-
析数据大致可确定平均分解速率基本呈等比递减变化,因此 可估算8~12 min间平均分解速率为1.25 μmol·L-1· min-1, 12~16 min间平均分解速率为0.625 μmol·L-1· min-1,因此 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大致应为10 μmol·L-1-1.25 μmol· L-1· min-1×4 min-0.625 μmol·L-1· min-1×4 min= 2.5 μmol·L 1,故B项正确。
2.涉及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时,影响最大的是催化剂;其 次是温度,温度越高,速率越快;然后是浓度和压强。若 是可逆反应,外界条件对 v 正和 v 逆的影响趋势是一样的。 即若升温或增大压强(有气体参与体系),v 正、v 逆均加快; 若增大反应物浓度,瞬时速率 v 逆不变,但最终 v 正和 v 均加快。
答案
B
[知识归纳] 1.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其考查点通常有三个方面:一是依据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进行有关计算, 其模式是灵活运用“v =Δc/Δt”;二是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以不同物质的浓度变 化表示时,各速率值之间的关系及化学方程式的确定,其 模式为 “mA + nB===pC + qD ⇒ v(A)∶v(B)∶v(C)∶v(D) =m∶n∶p∶q”;三是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模式是依据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接触面积以及 形成原电池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1
B.2.5 μmol·L-1· min-1 和 2.5 μmol·L-1 C.3.0 μmol·L-1· min-1 和 3.0 μmol·L-1 D.5.0 μmol·L-1· min-1 和 3.0 μmol·L-1
解析
据图可知,4 min时化合物Bilirubin的浓度为
- -
20 μmol·L 1,8 min时其浓度为10 μmol·L 1,因此4~8 min间 20 μmol·L-1-10 μmol·L-1 - 的平均反应速率 =2.5 μmol·L 1· 4 min min 1。进一步分析图像可知0~4 min间的平均分解速率为 40 μmol·L-1-20 μmol·L-1 - - =5.0 μmol·L 1· min 1,由以上分 4 min
-
析数据大致可确定平均分解速率基本呈等比递减变化,因此 可估算8~12 min间平均分解速率为1.25 μmol·L-1· min-1, 12~16 min间平均分解速率为0.625 μmol·L-1· min-1,因此 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大致应为10 μmol·L-1-1.25 μmol· L-1· min-1×4 min-0.625 μmol·L-1· min-1×4 min= 2.5 μmol·L 1,故B项正确。
2.涉及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时,影响最大的是催化剂;其 次是温度,温度越高,速率越快;然后是浓度和压强。若 是可逆反应,外界条件对 v 正和 v 逆的影响趋势是一样的。 即若升温或增大压强(有气体参与体系),v 正、v 逆均加快; 若增大反应物浓度,瞬时速率 v 逆不变,但最终 v 正和 v 均加快。
答案
B
[知识归纳] 1.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其考查点通常有三个方面:一是依据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进行有关计算, 其模式是灵活运用“v =Δc/Δt”;二是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以不同物质的浓度变 化表示时,各速率值之间的关系及化学方程式的确定,其 模式为 “mA + nB===pC + qD ⇒ v(A)∶v(B)∶v(C)∶v(D) =m∶n∶p∶q”;三是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模式是依据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接触面积以及 形成原电池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第七章还原反应精详解演示文稿
第22页,共137页。
Wilkinson cat.
• (Ph3P)RhCl-通常只还原位阻最小的双键; • 加入Ph3P不但能够促进催化剂在有机溶剂
中的溶解度,而且使其更具空间效应。
第23页,共137页。
• 2. 溶解金属还原
• 金属+酸: Clemmensen reduction
第24页,共137页。
• the use of DMSO instead of glycols as the reaction medium containing KOt-Bu, followed by the slow addition of preformed
• hydrazones, allows the reduction to take place at room temperature (Cram modification)
第25页,共137页。
• 金属+ NH3 (l): 一般溶解金属还原;对炔烃还原
为反式烯
• 金属 + NH3 (l) + 质子溶剂:Birch还原 • 金属+醇:Blanc reduction、Pinacol Coupling
第26页,共137页。
Pinacol Coupling
第27页,共137页。
Ni(OCOCH3)2
NiBH4 / NaOH aq,EtOH / 250C
Ni2B + H2
(乙醇中制备P-2型,水中制备P-1型)
CH CH2 Ni2B(P-2) / H2 EtOH
CH2 CH3 (98%)
Raney Ni / H2
R
R
HH
第74页,共137页。
CH2 OH N(CH3)2 OH
Wilkinson cat.
• (Ph3P)RhCl-通常只还原位阻最小的双键; • 加入Ph3P不但能够促进催化剂在有机溶剂
中的溶解度,而且使其更具空间效应。
第23页,共137页。
• 2. 溶解金属还原
• 金属+酸: Clemmensen reduction
第24页,共137页。
• the use of DMSO instead of glycols as the reaction medium containing KOt-Bu, followed by the slow addition of preformed
• hydrazones, allows the reduction to take place at room temperature (Cram modification)
第25页,共137页。
• 金属+ NH3 (l): 一般溶解金属还原;对炔烃还原
为反式烯
• 金属 + NH3 (l) + 质子溶剂:Birch还原 • 金属+醇:Blanc reduction、Pinacol Coupling
第26页,共137页。
Pinacol Coupling
第27页,共137页。
Ni(OCOCH3)2
NiBH4 / NaOH aq,EtOH / 250C
Ni2B + H2
(乙醇中制备P-2型,水中制备P-1型)
CH CH2 Ni2B(P-2) / H2 EtOH
CH2 CH3 (98%)
Raney Ni / H2
R
R
HH
第74页,共137页。
CH2 OH N(CH3)2 OH
高中新教材化学课件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本章整合
VS
鉴别方法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鉴别方法包括化学试剂 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其中化学试剂法 通过添加特定试剂观察颜色变化或沉淀生 成来判断化合物类型;光谱法和色谱法则 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或色谱分离原理进 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思路与技巧
设计思路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合成原则 ,如原子经济性、步骤经济性、环保性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先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 构,然后逆向分析,选择合适的原料和反应 条件,逐步推导出合成路线。
04
酸碱反应与盐类水解
酸碱质子理论及酸碱反应实质
酸碱质子理论
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 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酸碱反 应是质子转移的反应。
酸碱反应实质
酸中的质子转移到碱中,生成相应的 共轭酸碱对。如HCl + H2O = H3O+ + Cl-,其中HCl是酸,H2O是碱, H3O+是共轭酸,Cl-是共轭碱。
05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 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化 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反应生成弱氧化剂和弱还原剂;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 ,元素的化合价只接近而不交叉,即“高价+低价→中间价”。
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水污染、全球变暖等
3
环境保护措施
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等
0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有机化学第7章ppt课件
手性分子与非手性分子
手性分子的定义
不能与其镜像重合的分子。
手性中心的判断
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
手性分子的性质
具有旋光性,即能使偏振光的 平面发生旋转。
非手性分子的定义
能与其镜像重合的分子,无旋 光性。
对称性与不对称性
对称性的定义
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对称性的判断方法
根据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判断分子的对称性 。
结构特点与性质
结构特点
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或其衍生物,具有共轭体系和稳定的芳香性 。
性质
芳香族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定性,但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 反应活性,如亲电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等。
04
立体化学基础
分析天平
正确使用分析天平,确保称量准确 。
04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原料用量、反 应条件、产品性状等。
熟悉实验室内安全设施,如紧急洗眼 器、灭火器等。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遇火 灾、泄漏等事故,应立即采取相应措 施并报告老师。
常用仪器设备及操作规范
01
玻璃仪器
正确使用烧杯、试管、滴管等玻璃 仪器,避免破裂或划伤。
分离设备
了解分液漏斗、蒸馏装置等分离设 备的原理及操作规范。
03
02
加热设备
掌握酒精灯、电加热套等加热设备 的使用方法,注意火源安全。
命名方法与规则
普通命名法
对于简单的脂肪族化合物,可以采用普通命名法,即根据化合物的来源或性质 来命名。
系统命名法
对于复杂的脂肪族化合物,需要采用系统命名法,即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命名。包括选取主链、编号、写出取代基名称等步骤。
第七节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演示文稿
C
-
1 2
n
.
例2 求3yn - yn-1 = 0满足y0 = 2的特解.
∴差分方程的通解为 Yn
=
C
1 3
n
;
代入得C = 2
∴所求差分方程的特解为 Yn
=
2
1 3
n
.
二、 非齐次差分方程的求解
yn+1 - ayn = f(n)
2
(a ≠0为常数,fn≠0)
差分方程(2)的通解为yn
例4 求yt+1 - yt = t +1,满足y0 = 1的特解.
yt
=
1+
1 2
t2+Fra bibliotek1 2
t,P435
例5 求yn+1 - 5yn = -2的通解
yn = C 3n +1
b 1时
例6 求yn+1 + yn = n.2n 通解
yn
=
C (-1)n
+
1 3
n-
2. 9
例7 求yt+1 - ayt = 2t 通解.P436例8
即通解
yt
=
Cat Cat
+ +
1 2
2
t
1 -
2t a 2t
a=2 .
a≠2
例8 求yn+1 - yn = 3n + n通解
例9 已知某人欠债25000元,月利率为1%, 计划在12个月内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还清债务, 问该人每月要付出多少钱? 设an为付款n次后还剩的欠款数,求每月付款额P 使a12 = 0的差分方程
第七节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 程演示文稿
化学课本图片演示文稿
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观察现象。
图11-7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装置
第四十九页,共75页。
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
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
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
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
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
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
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
图11-8侯德榜 (1890-1974)
第三十九页,共75页。
图8-23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第四十页,共75页。
从右图可以得出什 么信息 1、 2、
图9-12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第四十一页,共75页。
从右图可 以得出什 么信息
图9-13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第四十二页,共75页。
图11-1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
氯化钠的用途很多。例如,医疗上的生理盐水 是用氯化钠配制的;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
合算。
·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第六十六页,共75页。
图12-11佝偻病患者 成人体内约含1.2 kg钙,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 牙齿中,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 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 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
图3-35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
第十七页,共75页。
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十八页,共75页。
失去1个电子
钠原子
钠离子
得到1个电子
氯原子
第十九页,共75页。
氯离子
失去3个电子
原子
得到2个电子
阳离子
原子
小结(1)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图11-7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装置
第四十九页,共75页。
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
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
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
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
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
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
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
图11-8侯德榜 (1890-1974)
第三十九页,共75页。
图8-23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第四十页,共75页。
从右图可以得出什 么信息 1、 2、
图9-12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第四十一页,共75页。
从右图可 以得出什 么信息
图9-13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第四十二页,共75页。
图11-1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
氯化钠的用途很多。例如,医疗上的生理盐水 是用氯化钠配制的;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
合算。
·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第六十六页,共75页。
图12-11佝偻病患者 成人体内约含1.2 kg钙,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 牙齿中,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 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 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
图3-35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
第十七页,共75页。
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十八页,共75页。
失去1个电子
钠原子
钠离子
得到1个电子
氯原子
第十九页,共75页。
氯离子
失去3个电子
原子
得到2个电子
阳离子
原子
小结(1)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第七节五裸子植物详解演示文稿
• 其乔木特有属中几乎一半为常绿植物,特有 藤本属全部为木质藤本植物,他们所隶属的 科均为热带分布的科 ,显示出明显的热带 性。
第56页,共127页。
(二)中国被子植物面临的威胁
• 中国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在被子植物 中,材质优良的森林树种和药用,经济植物 从来就是开发的重要对象,
• 因此中国被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破 坏,
第8页,共127页。
• 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天然针叶林多被砍伐, 代之而起的是人工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柏木 林。
• 随着各类天然林的采伐和破坏,原有生态环 境发生改变,加快了林下生物消失和濒危的 速度。
• 同时,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裸子 植物也遭到严重破坏,
第9页,共127页。
• 如攀枝花苏铁,贵州苏铁,多岐苏铁和叉叶 苏铁均在新发表或新的分布点发现后就遭到 大肆破坏。
• 中国地域广大,物种丰富,家底更不清楚
第70页,共127页。
• 据已知材料:中国的无脊椎动物种数一般约 占世界的10%左右。有的类群由于多系世界 种,或一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类群,较少受地 理隔阻,而且国人多这些类群调查的较清楚, 因而所占比例较高。
黄芪
第62页,共127页。
草苁蓉
肉苁蓉
第63页,共127页。
双蕊兰
人参
第64页,共127页。
望天树
蚬木
第65页,共127页。
见血封喉(毒箭木)
梭梭
第66页,共127页。
(三 )大力加强对中国被子植物的保护
• 被子植物在大型植物中数量最多,而且与人类的衣食,医 药,工业原料等关系最为密切。
• 所以其所组成的针叶林常作为优先采伐的对 象,使得该资源正强烈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第56页,共127页。
(二)中国被子植物面临的威胁
• 中国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在被子植物 中,材质优良的森林树种和药用,经济植物 从来就是开发的重要对象,
• 因此中国被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破 坏,
第8页,共127页。
• 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天然针叶林多被砍伐, 代之而起的是人工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柏木 林。
• 随着各类天然林的采伐和破坏,原有生态环 境发生改变,加快了林下生物消失和濒危的 速度。
• 同时,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裸子 植物也遭到严重破坏,
第9页,共127页。
• 如攀枝花苏铁,贵州苏铁,多岐苏铁和叉叶 苏铁均在新发表或新的分布点发现后就遭到 大肆破坏。
• 中国地域广大,物种丰富,家底更不清楚
第70页,共127页。
• 据已知材料:中国的无脊椎动物种数一般约 占世界的10%左右。有的类群由于多系世界 种,或一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类群,较少受地 理隔阻,而且国人多这些类群调查的较清楚, 因而所占比例较高。
黄芪
第62页,共127页。
草苁蓉
肉苁蓉
第63页,共127页。
双蕊兰
人参
第64页,共127页。
望天树
蚬木
第65页,共127页。
见血封喉(毒箭木)
梭梭
第66页,共127页。
(三 )大力加强对中国被子植物的保护
• 被子植物在大型植物中数量最多,而且与人类的衣食,医 药,工业原料等关系最为密切。
• 所以其所组成的针叶林常作为优先采伐的对 象,使得该资源正强烈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Nucleophilic
⑴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
CH3 CH3 C Br + NaOH H2O
CH3
CH3
CH3 C OH + NaBr
CH3
υ = k [ (CH3)3 CBr ] 一级反应(单分子)
反应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
CH3 CH3 C Br
CH3
慢
CH3 CH3 C+ + Br-
R X + Na CN
R CN + NaX
例:
C2H5Br +NaCNEtOHC2H5CN+NaBr 丙腈
CH3CH2CH2NH2 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
C2H5COOH
⑷氨解(-X被-NH2取代)
R X +HN H 2
R N H 2+ N H 4 X
例 : C4H9Br +2NH3
C4H9NH2+NH4Br
• 一、卤代烃的分类和
命名 R-X
饱和卤代烃 C3 H CH2X
按烃基的结构分类 不饱和卤代烃 CH 2=CH2C XH
芳香卤代烃
X
C2H X
1.分类
按卤原子数目分类 一卤代烃 CH3CH2Br
二卤代烃 ClCH2CH2Cl 多卤代烃
CH2Br2
按卤素连接的碳原子分类 伯卤代烃
仲卤代烃
叔卤代烃
2.命名
研究发现, SN2反应是一步完成的.
H
HO + C Br
H H
亲核 试剂 卤代烃
H
d
d
HO C Br
H
sp2
H
过渡态
H
HO
C + Br
H H
※ SN2反应机理的特点是:
①协同反应: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是同时进行, 反应一步完成。
②立体化学特征: 构型反转(瓦尔登反转)Walden。 (卤素连在手性碳原子上)
亲核性:试剂与碳原子亲核能力。 碱 性:试剂对质子的结合能力。
①一般讲,碱性强的亲核试剂其亲核能力也强。
a:亲核原子相同,碱性越大,亲核性越强。
R O - > O H - >
O -
b:同周期元素组成的负离子试剂,碱性越大,亲核性越强。
R 3 C ->R 2 N ->R O ->F -
②一般认为碱性相近的亲核试剂,其可极化度大的,
卤代烃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卤原子以及受 卤原子影响而比较活泼的β-氢原子上。
d+ R CH CH2
H
Xd-
亲核取代反应 β-消除反应
卤烷能与某些金属直接化合
1.亲核取代反应
N -:+ u Rd C H + 2 d X -
RC H 2 N+ u X -:
亲核试剂
底物
产物
离去基团
亲核取代反应: 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引起的取代反应。
③活性次序: 卤代甲烷>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叔卤代烃。
SN1和SN2历程同时并存,相互竞争 SN1增加
CH3-X RCH2-X R2CH-X R3C-X
SN2增加
3.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⑴ 卤代烃结构的影响
SN1 历程反应的活性次序(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叔卤代烃>仲卤代烃>伯卤代烃>卤代甲烷
SN2 历程反应的活性次序(空间位阻)
亲核能力强。
I->Cl -
HS - > HO巯基
⑷溶剂的影响
溶剂的极性越大,越有利于SN1反应
C6H5CH2Cl + OH-
C4H9Br (C4H9)2NHC4H9Br (C4H9)3N
⑸与AgNO3醇溶液的反应
乙 醇
A g + O -N O 2+RX
R O N O 2 + A g X
硝 酸 酯
➢可用来鉴别卤代烃
➢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可 用来鉴别活性不同的卤代烃。
2.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SN
S: Substitution
常见亲核试剂:H2O , NH3 , OH-, RO-, CN-等
⑴水解(-X被-OH取代)
活泼的卤代烃同水共热,生成醇
HOH + CH3CH2Br
CH3CH2OH + HBr
HO- + R X
ROH + X-
例 :C 2 H 5 C l+ N a O H H 2 O C 2 H 5 O H + N a C l
23 4 5
例5
CHCH2CHCH3 2-环己基-4-碘戊烷
1CH3 I
附:俗名或商品名
Cl Cl
CH3 Cl C3HI C2FC2 l Cl
Cl
氯仿 碘仿
氟利昂
Cl Cl 六六六
二、卤代烃的制法(复习)
1.以不饱和烃为原料
X
H X RCCH
RCCH 2
H X
RCCH 3
X
X
2.-卤代
CH3CH CH2
碱性水解不可逆
⑵醇解(-X被-OR′取代)
R X +N a O R ' R O HR O R '+N aX
合成混合醚的重要方法,称为Williamson合成法。
例 : CH3Br +CH3 伯卤代烷
CH3 C ONa CH3
CH3
CH3
C OCH3+NaBr
CH3
⑶氰解(-X被-CN取代)
醇溶液
⑴习惯命名法 根据卤原子所连的烃基,叫“某烃基卤”。
CH 3Cl 甲基氯
3CC H 2BHr 乙基溴
3C )3C(C l H Br 叔丁基氯 环己基溴
※⑵系统命名法
把卤代烃看作烃的卤素衍生物,即以烃为母 体,卤原子只作为取代基。因此,其命名原 则与相应烃的原则相同。
注:卤原子连在环的侧链时:环和卤原子为取代 基,侧链烃为母体。
卤代甲烷>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叔卤代烃
⑵卤素的影响(离去基团)
RI > RBr > RCl 一般讲,较好的离去基团倾向与SN1
原因: 键能:234kJ/mol 267kJ/mol 322kJ/mol 可极化度: C-I>C-Br>C-Cl
⑶亲核试剂的影响 SN1和亲核试剂无关。 SN2亲核试剂浓度越高、亲核性越强反应越容易进行。
CH3
Cl2 NBS C l2
CH2CH CH2 Cl CH2CH CH2 Br
C H 2C3
CH3
CH3 + X2 Fe
X+
4.以醇为原料(在第十章讲)
X
HX RX
ROH
PX 3 RX + H3PO3 SOCl2
RCl + HCl + SO2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sp2
CH3
卤代烃
碳正离子
第二步:
CH3 CH3 C+
CH3
+OH-
CH3 CH3 C OH
CH3
※ SN1反应机理的特点是:
①反应分两步进行。 ②反应速率只与卤代烃的浓度有关,
与亲核试剂的浓度无关。 ③活性次序:叔卤代烃>仲卤代烃>伯卤代烃>卤代甲烷 ④有碳正离子中间体生成,易重排。
⑵双分子亲核取代历程(SN2) CH3Br + OH- → CH3OH+Br υ = k [ CH3Br ] [ OH- ] 二级反应(双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