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遥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遥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

武汉大学遥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

2 0 0 1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5*2 )遥感平台p24大气窗口p10间接解译标志特征平台太阳同步轨道p33二、判断正误(5*2)1、所有的物体都是黑体2、所有的几何分辨率与像素分辨率是一致的3、冬天的影像有利于土壤分析4、所有的微波传感器都是主动式传感器5、按照某种方式确定类别中心初值,通过迭代搜索各类别均值向量的自动分类方法是监督分类三、写岀成像数学模型表达式(2*8)-(Y)的方式写岀下列传感器影像中任二种影像的构像方程式p100 1、试按(x) f 凶,(y) f(Z)(Z)全景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CCD线阵推扫式传感器连续航带缝隙摄影机侧视雷达2、试写出遥感平台上传感器所接收的电磁波能量的表达式,用字母或文字学出均可,并作解释四、简述题(6*8 )1、黑体是什么,为什么要讨论黑体?2、陆地卫星4号、5号与原来陆地卫星1-3号有什么不同?p363、试叙地物波谱特性曲线量测工作的意义4、植被指数变换(又称生物量指标变换)为什么在卫星影像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5、等效中心投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引入这样一个概念?6、线形拉伸与直方图均衡的影像增强效果有什么不同?五、综述题(1*16 )1、试叙目前空间遥感技术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4*2 )1、反射光谱特性曲线p172、波谱响应曲线p1693、全景畸变课件p2644、仿射变形5、空间分辨率6、光谱分辨率7、距离分辨率8、方位分辨率9、特征空间10、特征选择11、混淆矩阵12、生物量指标13、IKONOS14、ZY ——1二、简答题(4*18 )1、全面具体叙述LANDSAT TM 影像与RADARSAT 影像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2、列出中心投影影像、线阵CCD 推扫影像、逐点扫描影像和侧视雷达影像的构像方程。

作图说明地形起伏引起这几种影像像点位移的规律3、叙述最大似然法分类原理及存在的缺点4、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8*3 )1、光谱反射率2、辐射温度3、大气窗口4、太阳同步轨道5、近极地轨道6、成像光谱仪7、INSAR8、IKONOS9、空间分辨率10、光谱分辨率11、线性拉伸12、高通滤波13、直方图均衡14、重采样15、双线性内插16、特征选择17、判别边界18、监督法分类二、问答题(1到4题每题20分第5题16分)1、叙述光谱反射特性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的区别和联系2、叙述卫星遥感图像多项式拟合法精纠正处理的原理和步骤3、叙述用30 米分辨率的TM4 、3、2 多光谱影像与同一地区10 米分辨率的SPOT 全色影像进行融合的原理和步骤4、叙述最小距离法遥感图像自动分类的原理和步骤5、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8*3 )1、光谱反射率 2 、发射率3、重复周期(卫星)4、卫星姿态5、辐射校正6、高光谱影像7、ERS-1 8 Quick bird 9、ERDAS 10、光谱分辨率11、边缘增强12、多源影像融合13、影像灰度直方图14 、重采样15、双三次卷积16、欧式距离17、混淆矩阵18、非监督分类二、问答题(第1、2、3、5每题20分第4题16分)1、全面具体叙述LADSAT TM 影像与RADARSAT 影像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2、叙述ISODATA 法非监督分类的原理和步骤3、叙述用卫星遥感图像修测比例尺1:50000 地形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4、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根据下图中两类地物在一维特征空间中的分布,画出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的判别边界并分析和比较它们的错分概率(图见遥感原理与应用P207 图8-8)200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8*5 )1、电磁波谱2、黑体3、几何变形4、图像融合5、模式识别6、特征选择7、图像灰度直方图8、小卫星二、判断题(4*2 )1、那些透过率较低的波区,对遥感十分不利,通常称为大气窗口2、在常规框幅摄影机成像的情况下,地球自转会不会引起图像变形3、CCD 直线阵列推扫式传感器是行扫描动态传感器,图像中每一行上的像元都是在不同时刻依次成像4、句法模式识别主要基于模式的统计特性三、问答题(9*6 )1、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的因素有哪些2、举例说明Landsat 系列卫星轨道的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3、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类型有哪些?包括哪些基本部分4、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有什么不同5、举例说明为什么多光谱图像比单波段图像能判读更多信息6、说明摄影类型影像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7、绘图说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错分概率8、举例说明侧视雷达图像与入射角的关系9、光学图像与数字图像的转换四、论述题(3*16)1、叙述热红外、侧视雷达和多时域图像的特征及其判读方法2、就资源、地学、测绘、军事等领域中的一个(或你熟悉的领域),论述遥感技术的应用3、目视判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200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8*5 )1、太阳辐射2、轨道参数3、遥感4、图像平滑5、目视判读6、特征变换7、计算机分类8、分类后处理二、判断题(4*2 )1、基尔霍夫定律说明,凡是吸收热辐射能力强的物体,他们的热发射能力相对较弱2、对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摄取同一波段影像的摄影机称作多光谱摄影机3、遥感数字图像是一个二位的连续的亮度函数。

武汉大学遥感考研-历年真题、答案及考点分析_遥感院

武汉大学遥感考研-历年真题、答案及考点分析_遥感院
3、资料更新说明
新的年份,考研范围、考试重点和大纲都会有新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本中心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较大内 容更新,所以本套资料仅适用于 2014 年,请大家多加关注我们!谢谢。
4、资料接受说明
收到资料后,在不拆开前提下,可自由浏览资料内容,如不满意,2 小时之内,联系我们,然后无偿退货。 但对于那些擅自拆开资料,进行复印,而后再退货的资料贩子,我们也会坚决维护我们的权益,与之奉陪 到底!咨询 QQ:771843105,TEL:18012981114
武汉大学遥感学院
遥感考研
GIS 遥感地理学,考研我们做的更专业
适合科目: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咨询 QQ: 771843105(遥感学长)
地理学考研中心遥感小组
序言
曾记得一句名言,”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之处仅有几步”,现在想想,大抵如此。人生 就是一个不断的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不同的路口有不同的风景和经历,也正因为路口太多, 逼迫我们选择的太多,才造就了多彩绚丽的人生。 现在大家可能也在面临着选择,比如是否考研,考哪个学校,考哪个专业,跟哪个导师,怎 样平衡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时间等等。作为过来人,当初的我们和大家一样,也在思考着类似 的问题;也正因为是过来人,我们才有了给大家提供建议的底气。借此机会,把我们一些个 人看法与大家交流,虽个人经历不同,经验不足以证明什么,但仅供参考之用足矣! 1、为什么要考研? 简而言之,一句话,为了自己以后更好的发展。它包括个人职业发展、个人能力发展。通俗 讲,就是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学校出身、教育背景,以便未来更好的找个工作。这是个很 现实的情况,有些人会说,找工作还是要靠能力,这话没错。但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面,你 怎么能让对方认为你有能力?所以,重点大学、高学历并不意味着有能力,但他有能力的几 率要远大于那些低学历、一般学校出身的学生。不幸的是,单位招聘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造就了现在的考研热。另外,中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学校垄断一个行业,比如武 测基本垄断了全国测绘系统处级以上干部;南师拥有 GIS 开发很多牛人;中山大学在城市规 划方面独树一帜;北师大则在遥感基础研究及应用方面拥有更多的发言权等等。所以,要想 在专业领域有更大发展,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对应最好的学校深造,考研是最好的实现方法。 2、怎样考研? 如果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算,考研基本上要经历一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在专业科目的选择上,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如果数学实在不行,就没必 要选择哪些考数学的科目。”只有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理论上如此,它还有另外一个 解释,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二是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面对枯燥的复习,面对单调 的生活,面对诱惑的工作,大家只能坚持。 3、怎样平衡公共课与专业课 公共课是敲门砖,但公共课并不如想象中重要,这是因为,一则公共课所占比重不高,最多 算是和专业课持平;第二,公共课很难拉分,以英语为例,70 多分算高分,但一般人也能 考个 50-60 分。而专业课,一道题分值可能就有 30 分。所以,不是说公共课不重要,而是 专业课也很重要,如果考虑到复试,专业课还会更胜一筹。 说了考研,再说说资料。本套资料由地理学考研中心遥感小组倾力打造,共分十五个版块, 可以说涉及到了武大遥感院遥感考研和大家关心的各个方面。在编纂的过程中,听取了学弟 学妹们的很多意见,使得我们这套资料日益完善。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多给 我们提意见,以便更好的打造属于武大遥感的精品资料。 特别感谢遥感小组的辛勤工作,同时感谢参与资料编辑的其他师弟师妹。”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美丽的江城等着大家的到来!

武汉大学11年遥感专业真题

武汉大学11年遥感专业真题

武汉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术型学位)(满分150)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8题)斯奈尔—玻尔兹曼定律;线阵扫描成像;地球同步卫星;D-inSAR;多光谱影像;遥感反演;遥感影像的判读标志;遥感影像定标。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5题)1、用红外姿态测量仪可以对地球资源卫星进行姿态测量,同样也可以用红外姿态测量仪对月球卫星进行姿态测量。

2、地球卫星轨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和形状是由六个参数来确定,其中卫星轨道倾角是决定卫星轨道形状的参数。

3、生物量指标变换表示了植被对近红外和红光的反射特点,从变换后的图像中很容易得到植被的信息。

4、相同地物在影像上聚类,不同物体的聚类中心之间存在差别的特性是基于统计法遥感影像分类的基础。

5、同轨立体和异轨立体的构像方程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一个是在相同轨道上获得立体像对,另一个是在不同的轨道上获取立体像对。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下面分类算法中不是用距离作为判别条件的方法是:A、ISODATA分类B、最大似然法C、最小距离法D、K-均值聚类法2、下列哪种传感器的成像空间分辨率理论上不受卫星高度影响的是:A、MSSB、HRVC、SARD、TM3、我国具有高光谱成像能力的卫星是:A、中-巴资源卫星1号B、风云卫星2号C、环境卫星1号D、气象卫星2号4、下面哪种卫星传感器由地形起伏引起的几何形变与其他传感器不同?A、RADARSATB、ERSC、COSMOD、MODIS5、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电磁波的散射很强的波段的是:A、近红外波段B、可见光波段C、紫外波段D、热红外波段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6题)1、下图是对某水域不同深度进行光谱测量得到的光谱曲线,试根据所得到的结果,简述本区域水体的光谱特点(注,图中最上面的曲线表示为在水面观测的光谱曲线,然后依次分别在深度10cm、25cm、35cm、50cm、65cm、75cm、85cm、100cm、125cm、150cm所得到的结果)。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学学位)(满分值150)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科目代码:925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的一律无效.一.辨析概念:(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地理实体与地理对象2.绝对地理空间与相对地理空间3.邻接关系与关联关系4.投影变换与坐标变换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5分)为什么GIS软件特别强调空间分析功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可回答哪两大类问题?2.(15分)在WebGIS开发中,主要涉及哪些技术?3.(15分)什么是存储局域网?组建它需要哪些内容?4.(15分)在建立空间索引和非空间索引方面,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5分)在不同的数据格式之间进行转换时,会发现一些信息丢失了,或产生一些无用数据。

这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2.(15分)GIS空间分析的结果会受到哪些类型误差影响?一般有哪些误差传播方式?四.综合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四十分)1.(20分)请描述无缝图层建立的过程。

2.(20分)综述适合GIS应用的C/S和B/S的主要结构形式。

武汉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满分值 150分)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科目代码:923一、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0分)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这两个概念,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区别?2、(10分)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分别指的是什么地理要素?对他们进行属性取值,有什么不同?3、(10分)空间索引和非空间索引在建立方法上存在哪些不同?4、(10分)什么是集中式GIS?什么是分布式GIS?根本区别是什么?二、简答题(共4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1、(15分)如果有人请你提供选型GIS软件的意见,你会从哪些方面考虑提出选择GIS 软件的意见?2、(15分)如果存在不同参考系统的地理数据源,通常有哪些方法使他们的坐标系统得到统一?3、(15分)通常所说的空间关系是指哪些关系?存储这些关系有什么用途?4、(15分)关系数据库在存储空间数据方面有一些技术发展,这些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三、综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5分)GIS由单机模式发展到局域网模式、WebGIS和GridGIS模式,请描述各个模式的技术和应用特点。

武汉大学遥感院15年遥感考研出题重点、历年真题、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院15年遥感考研出题重点、历年真题、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院15年遥感考研出题重点、历年真题、答案一、考试范围和重点(地学考研中心提供)题型方面:遥感院出题类型比较丰富,大体包括名词解释、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五种类型,题目比较多,相应每个题目所占分数较少。

出题方面:武大遥感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都考遥感,一个是《遥感》,一个是《遥感原理》,但考试风格截然不同。

《遥感》侧重于对指定参考书的考查,内容全面、基础,某些时候还很突出细节。

而《遥感原理》更侧重于大家对遥感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特别是孙家抦老师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这本书,考查的内容较多,部分内容在书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如2012简答题的第5、6题;2011简答题第3题等。

但越是考查的基础,越是考查细节,越要扩大知识面,特别是赵英时、梅安心的书,有时间都要看下,…………考试范围:任何一门学科本身肯定是有重点和难点的,并且老师在出题的时候,也是不会随意而出,因为试卷本身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难点,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考生对该专业真正掌握的程度,特别是一些老师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近十年真题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度解析,我们将遥感院遥感科目内容分为几个方面,具体为:1)遥感物理基础主要是电磁辐射和地物波谱。

具体为:电磁波、电磁波谱、电磁波常见概念、太阳辐射、地球辐射;遥感概念、遥感特点、遥感的组成、遥感成像过程、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地物反射率、地物发射率,地物波谱特性及测定、地物定标等。

2)传感器成像原理及不同特征主要是不同传感器成像原理及影像特点。

具体为:传感器、遥感平台、卫星运行轨道、常见传感器的波段、分辨率等常识;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成像原理、影像特征及应用;摄影成像、扫描成像不同的成像方式、优缺点。

………………6)遥感当前热门技术最近两年,遥感院加大了对当前热门技术的考查力度,如高光谱、混合像元、定量反演等。

这应该也算是2012年比以前年份的一个亮点。

虽然考查的不多,但如果考虑到后续的复试和未来发展的话,还是会有用的,有时间,建议还是要看看。

武汉大学遥感考研十年真题及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考研十年真题及答案

III购买资料后,强烈建议登记QQ,以便享受GIS遥感地理学考研中心后续的资料解答、复试辅导等会员服务。

另新的年份,包括真题、出题特点等都会有新变化,我们也会及时更新资料,大家多加关注。

III购买资料后,强烈建议登记QQ ,以便享受GIS 遥感地理学考研中心后续的资料解答、复试辅导等会员服务。

另新的年份,包括真题、出题特点等都会有新变化,我们也会及时更新资料,大家多加关注。

IVGIS遥感地理学全国考研中心,由GIS、遥感、地理学几个学长创办,专业为大家提供地学考研全套资料。

用我们的劳动节省你复习的时间,用我们的知识提高你专业课的复习,用我们的人脉提供给你最详实的资料,用我们的经历告诉你怎样走过考研全过程。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淘宝:;拍拍:/771843105。

下为我们整理的武汉大学遥感考研手册的部分目录。

目录序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料使用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重要版块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资料使用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资料接受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武汉大学2013遥感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武汉大学2013遥感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3
总体而言,这种分类方法的效果比较好,而且计算简单,可对像元顺序扫描分类。 5、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参考 2009 A 卷,论述题,注意包括现状和发展趋势方面论述的方面。
2004 年武汉大学遥感学院初试真题《遥感》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 1、 光谱反射率 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物体的反射波谱限于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 尤其是后两个波段。一个物体的反射波谱的特征主要取决于该物体与入射辐射相互作用的 波长选择 .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变化的因素有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 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湿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大气状况等。 2、 发射率 发射率ε = W′/ W ε 是一个介于 0 和 1 的数 即:发射率ε 就是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辐射功率之比。 3、 重复周期(卫星) 重复周期指的是卫星拍摄某地后,经过 x 天将再次回到此地上空拍摄此地。 4 、 卫星姿态 卫星姿态是指卫星星体在轨道上运行所处的空间位置状态。卫星在失重的环境下飞行,如 果不对它进行控制的话,它就会偏离轨道。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卫星的姿态控制就 是控制卫星的飞行姿态,保持姿态轴的稳定,并根据需要改变姿态轴的方向。由于各种干 扰,卫星在空间的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往往会偏离设计值,这时就要进行控制和调整。姿 态的稳定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①三轴稳定。依靠姿态控制分系统使卫星偏航轴方向始 终保持与当地铅垂线方向一致,以保对地观测传感始终对准地面;②自旋稳定。卫星自转 轴对空间某点取向固定,使其姿态保持稳定;③重力梯度稳定。在地球重力场作用下,转 动物体的转轴逐渐达到平衡状态,与重力梯度方向一致,即同当地垂直线方向一致,以保 持卫星姿态的稳定。 5 、 辐射校正 辐射校正是指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附加在传感器输出的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声 的过程。是指对由于外界因素,数据获取和传输系统产生的系统的、随机的辐射失真或畸 变进行的校正,消除或改正因辐射误差而引起影像畸变的过程。 6 、 高光谱影像 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简称。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 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其成像光谱仪可以收集 到上百个非常窄的光谱波段信息。高光谱影像是采用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获取,波段数为 36—256 个,光谱分辨率为 5—10nm,地面分辨率为 30—1000m。目前这类卫星大多是军方 发射的,民用高光谱类卫星较少。应用:主要用于大气、海洋和陆地探测。 7 、 ERS-1 ERS-1 欧空局于 1991 年发射。携带有多种有效载荷,包括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风 向散射计等装置,由于 ERS-1(2)采用了先进的微波遥感技术来获取全天候与全天时的图 象,比起传统的光学遥感图象有着独特的优点。 8 、 Quick Bird 参考附录介绍

武大遥感考研专业课

武大遥感考研专业课

第一章:绪论1.摄影测量发展经过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

模拟摄影测量:利用光学或机械投影的方法来模拟摄影成像过程,用两个或多个投影器恢复摄影时的航摄仪位置和姿态,通过实现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建立与实际地形表面成比例的可量测几何模型,通过对几何模型的量测得到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件。

解析摄影测量: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摄影像片的量测和解析计算方法的交会方式在计算机中建立像点坐标与物点坐标之间的几何关系,从而研究并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相互关系,并提供各种摄影测量产品。

数字摄影测量: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影像中提取所摄物体以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

数字摄影测量和模拟,解析测量的最大区别:它处理的原始资料是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它最终是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的立体观测,因而它使用的仪器最终将只是通用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部设备,其产品是数字形式的,传统的产品只是该数字产品的模拟输出。

解析测图仪与模拟测图仪的区别:前者使用的哦是数字投影方式,后者使用的是模拟的物理投影方式。

由此导致仪器设计和结构上的不同:前者是计算机控制的坐标量测系统;后者是使用纯光学机械型的模拟测图装置。

还有操作方式的不同:前者是计算机辅助的人工操作,后者是完全的人工操作。

2.发展,趋势,挑战等:趋势:传感器平台的多样化,无无人机的发展。

从对控制点的高度依赖走向无需地面控制点的摄影测量作业模式。

新型传感器的发展有望取代传统的胶片型传感器。

摄影测量软件平台的并行化与自能化。

多传感器的有效集成。

第10章:数字摄影测量站的功能1影像数字化:利用高精度影像数字化仪(扫描仪)将像片(负片或正片)转化为数字影像2影像处理:使影像的亮度与反差合适/色彩适度/方位正确3量测:单像量测:特征提取与定位及交互量测双像量测:影像匹配及交互立体量测多像量测:多影像间的匹配及交互多影像量测4影像定向:内定向:在框标的半自动与自动识别与定位的基础上,利用框标的检校坐标与定位坐标,计算扫描坐标系与像片坐标系间的变换参数。

2022年武汉大学考研专业课遥感原理真题解答

2022年武汉大学考研专业课遥感原理真题解答

2023 年武汉大学遥感原理真题解答一、名词解释〔8*5〕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挨次排列,就能得到电磁波谱。

依照波长的长短以及波源的不同,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

2、黑体所谓黑体是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取,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固然黑体照旧要向外辐射)。

明显自然界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很多地物是较好的黑体近似( 在某些波段上)。

黑体辐射状况只与其温度有关,与组成材料无关。

3、几何变形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是指图像上像元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其在地图坐标系等参考坐标系统中的对应坐标之间的差异。

4、图像融合将多源遥感图像依据确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将不同传感器猎取的遥感影像中所供给的各种信息进展综合, 生成的图像的过程。

5、模式识别对被识别的模式作一系列的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模式字典”中一组“典型的”测量值相比较,得出所需要的分类结果。

这一过程称为模式识别。

6、特征选择用最少的影像数据最好地进展分类。

这样就需在这些特征影像中,选择一组最正确的特征影像进展分类,这就称为特征选择。

7、图像灰度直方图灰度直方图是用横坐标标注灰度的质量特性值,纵坐标标注频数或频率值,各组的频数或频率的大小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的图形。

灰度直方图性质:1〕表征了图像的一维信息。

只反映图像中像素不同灰度值消灭的次数〔或频数〕而未反映像素所在位置。

2〕与图像之间的关系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一幅图像唯一确定出与之对应的直方图,但不同图像可能有一样的直方图。

3〕子图直方图之和为整图的直方图。

8、小卫星小卫星指目前设计质量小于500kg 的小型近地轨道卫星,其空间区分为1—3m〔全色〕和4—15m〔多波段〕。

与大卫星相比,小卫星具有先进、快速、低廉、牢靠的特点。

小卫星不只是简洁的质量小,而是高度集成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的快速进展,实现星上把握与处理计算机小型化。

武汉大学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a

武汉大学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a

武汉大学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a
学号:姓名:院系:专业:得分
一、名词解释:(15)
1.绝对黑体2.大气窗口
3.图像融合4.距离分辨力
5.特征选择
二、简答题(45)
1.分析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

说明波谱特性在遥感中的作用。

2.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3.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依据有哪些,有哪些影响因素?
4.写出ISODATA的中文全称和步骤。

5.比较多光谱TM图像与SAR图像的异同点?
6.写出MODIS中文全称,指出其特点。

7.写出与遥感有关的书和专业杂志(至少各3种),遥感的应用领域(至少5个)。

8.描述像点和地物点之间关系的主要模型有哪些,写出其通用数学模型,指出各自适用的传感器。

9.根据你所学本课程的知识,你认为影响遥感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有何见解?
三、论述题(40)
1.若用R代表地学的真实信息,R′代表从遥感图像上提取的信息,我们利用遥感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ΔR=R—R′=min,试分析导致ΔR的因素,如何使其min?
2.叙述遥感图像监督法分类的基本原理,请你设计一个完整的框架以实现遥感图像的监督法分类,指出每一步的功能。

武汉大学考研(遥感原理)2007-2008试题以及联系资料附答案

武汉大学考研(遥感原理)2007-2008试题以及联系资料附答案

武汉大学的遥感试题2007年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共八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灰体;方向反射;太阳同步轨道;图像锐化;构像方程;推扫式传感器;光谱特性曲线;哈达玛变换二.判断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只判断正误)1. 在微波波段,黑体的微波辐射亮度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2. 卫星轨道在空间的具体形状位置,可由六个轨道参数来确定。

3. 对于中心投影图像,其成像点的位置取决于地物点入射光线的方向。

4. 在可见光图像上其灰度与辐射功率成函数关系,因此也就与温度和发射率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

三.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单项选择)1.对于SPOT产品,没作任何改正的图像,被称作a.0级产品b.1A级产品c.2 A级产品d.3 A级产品2.按比例拉伸原始图象灰度等级范围,被称作a.直方图均衡b. 线性变换c. 密度分割3.全景投影的影像面是一个a. 平面b. 斜面c. 圆柱面4.植物的反射陡坡主要位于a.蓝光b.绿光c.红光d.近红外四.简答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说明被动遥感主要辐射源的特点。

2.斜距投影对图象的几何特点有什么影响?3.轨道间能进行立体观测的卫星对时间分辨率有何影响(举例说明)?4.光学图象转变为数字图象的实质是什么?5.简述辐射误差。

6.举例说明先验知识在计算机分类中的作用。

7.说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实质。

8.多波段影像与光谱响应曲线有什么关系?五.论述题(共3小题,前两小题各15分,后一小题16分,共46分)1.介绍一套你所熟悉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系统。

2.就你熟悉的领域,说明大气窗口的应用。

3.叙述遥感平台的现状与趋势。

武汉大学遥感2006年试题一、概念解释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遥感2、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3、比辐射率4、无选择性散射5、双向反射比因子6、资源卫星7、红外彩色片8、方位分辨力9、监督分类方法10、高光谱遥感二、分析论述题(共8小题,每题13分,共104分)1、分析大气对辐射传输的影响及遥感器所接收辐射的构成(即有哪些辐射成分进入遥感器)。

武汉大学遥感院2003-2021真题图片版

武汉大学遥感院2003-2021真题图片版

地理信息系统根底共1页第1 页2021 年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根底科目代码930一、名词解释〔6*5 分〕1. 智能地理信息系统2. 邻接矩阵3. 标识编码4. 有向赋权图5. 空间位置特征6.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二.简答题〔5*16 分〕1. 企业可以完成自身应用。

现在要求能过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

需要哪种网络系统结构?分为哪几种类型?2. 要解决多源数据的空间参考系不一致的问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3. 理图层数据过大,会影响系统效率。

采用何种索引可以解决该问题?与目标索引什么关系?4. 缓冲区多边形是怎么建立的?缓冲区分析与缓冲区查询有什么区别?5.GIS 互操作需要解决主要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三.分析题。

〔20 分〕土地管理部门利用GIS 给土地分类图进行面积统计时,发现统计结果不一致。

请分析可能影响统计结果的因素。

四.论述题。

〔20 分〕空间分析模型有哪些?并论述它们在开发GIS 应用中的作用。

武汉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总分值值150〕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科目代码:925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的一律无效.一.辨析概念:〔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地理实体与地理对象2.绝对地理空间与相对地理空间3.邻接关系与关联关系4.投影变换与坐标变换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15分〕为什么GIS软件特别强调空间分析功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可答复哪两大类问题?2.〔15分〕在WebGIS开发中,主要涉及哪些技术?3.〔15分〕什么是存储局域网?组建它需要哪些内容?4.〔15分〕在建立空间索引和非空间索引方面,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15分〕在不同的数据格式之间进行转换时,会发现一些信息丧失了,或产生一些无用数据。

这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2.〔15分〕GIS空间分析的结果会受到哪些类型误差影响?一般有哪些误差传播方式?四.综合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四十分〕1.(20分)请描述无缝图层建立的过程。

(完整版)遥感真题答案解析

(完整版)遥感真题答案解析

遥感真题答案解析考研遥感专业课真题与课后题答案解析第一套真题答案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广义理解: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探测;狭义理解:利用探测仪器, 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 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 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和动态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按高度分类, 可以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大气窗口:指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散射和吸收的, 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 横坐标表示波长, 纵坐标表示反射率, 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 将此与遥感传感器的对应波段接收的辐射数据相对照, 可以得到遥感数据与对应地物的识别规律。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和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 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 该轨道叫~BIL格式: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格式。

波谱分辨率:指卫星传感器获取目标物的辐射波谱信号时, 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 分辨率越高。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这种散射主要大气中的微粒引起, 例如气溶胶、小水滴。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并且向前散射强度大于向后散射强度, 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合成孔径雷达:指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 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 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 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SAR的方位分辨力与距离无关, 只与天线的孔径有关。

天线孔径愈小, 方位分辨力愈高。

图像锐化:又叫图像增强, 是增强图像中的高频成分, 突出图像的边缘信息, 提高图像细节的反差, 图像锐化处理有空间域与频率域处理两种。

1、黑体辐射的特性。

与曲线下面积成正比的总辐射出射度是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满足斯忒潘-波尔兹曼定律, 即黑体总的辐射出射度与温度四次方成正比MT,作用:对于一般物体来讲, 传感器探测到的辐射能后就可以用此公式大致推算出物体的总辐射能量或绝对温度。

武汉大学947测绘学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1999-2008年(回忆版)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汇编

武汉大学947测绘学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1999-2008年(回忆版)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汇编

武汉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摄影测量学(A卷) 科目代码:936
一、 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12分)请作图示分别表示航空摄影相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
素并加以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2.(12分)航空摄影测量解析计算中对于像点坐标的系统误差改正,
在世纪作业过程中通常很少顾及因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引起的像点坐标系统误差改正,请说明为什么?
3.(12分)请比较说明摄影测量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各自特点?
4.(12分)请详细解释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含义,同时说明由
POS得到的观测数据参与光束法平差的必要性?
5.(12分)请解释需安全迭代法出差探测的基本含义,权函数的选择
应满足哪些条件?
二、 综合问答题(共6小题,每题15分,共90分)
1.(15分)请解释共面条件的含义并给出共面条件的基本式,同时
说明共面条件在摄影测量中的主要应用。

2.(15分)传统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请
用流程图表示传统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5*2)遥感平台p24大气窗口p10间接解译标志特征平台太阳同步轨道p33二、判断正误(5*2)1、所有的物体都是黑体2、所有的几何分辨率与像素分辨率是一致的3、冬天的影像有利于土壤分析4、所有的微波传感器都是主动式传感器5、按照某种方式确定类别中心初值,通过迭代搜索各类别均值向量的自动分类方法是监督分类三、写出成像数学模型表达式(2*8)1、试按()()(),()()()X Yx f y fZ Z=-=-的方式写出下列传感器影像中任二种影像的构像方程式p100全景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CCD线阵推扫式传感器连续航带缝隙摄影机侧视雷达2、试写出遥感平台上传感器所接收的电磁波能量的表达式,用字母或文字学出均可,并作解释四、简述题(6*8)1、黑体是什么,为什么要讨论黑体?2、陆地卫星4号、5号与原来陆地卫星1-3号有什么不同?p363、试叙地物波谱特性曲线量测工作的意义4、植被指数变换(又称生物量指标变换)为什么在卫星影像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5、等效中心投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引入这样一个概念?6、线形拉伸与直方图均衡的影像增强效果有什么不同?五、综述题(1*16)1、试叙目前空间遥感技术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4*2)1、反射光谱特性曲线p172、波谱响应曲线p1693、全景畸变课件p2644、仿射变形5、空间分辨率6、光谱分辨率7、距离分辨率8、方位分辨率9、特征空间10、特征选择11、混淆矩阵12、生物量指标13、IKONOS14、ZY——1二、简答题(4*18)1、全面具体叙述LANDSAT TM影像与RADARSAT影像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2、列出中心投影影像、线阵CCD推扫影像、逐点扫描影像和侧视雷达影像的构像方程。

作图说明地形起伏引起这几种影像像点位移的规律3、叙述最大似然法分类原理及存在的缺点4、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8*3)1、光谱反射率2、辐射温度3、大气窗口4、太阳同步轨道5、近极地轨道6、成像光谱仪7、INSAR8、IKONOS9、空间分辨率10、光谱分辨率11、线性拉伸12、高通滤波13、直方图均衡14、重采样15、双线性内插16、特征选择17、判别边界18、监督法分类二、问答题(1到4题每题20分第5题16分)1、叙述光谱反射特性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的区别和联系2、叙述卫星遥感图像多项式拟合法精纠正处理的原理和步骤3、叙述用30米分辨率的TM4、3、2多光谱影像与同一地区10米分辨率的SPOT全色影像进行融合的原理和步骤4、叙述最小距离法遥感图像自动分类的原理和步骤5、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8*3)1、光谱反射率2、发射率3、重复周期(卫星)4、卫星姿态5、辐射校正6、高光谱影像7、ERS-1 8 Quick bird 9、ERDAS 10、光谱分辨率11、边缘增强12、多源影像融合13、影像灰度直方图14、重采样15、双三次卷积16、欧式距离17、混淆矩阵18、非监督分类二、问答题(第1、2、3、5每题20分第4题16分)1、全面具体叙述LADSAT TM影像与RADARSAT影像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2、叙述ISODATA法非监督分类的原理和步骤3、叙述用卫星遥感图像修测比例尺1:50000地形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4、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根据下图中两类地物在一维特征空间中的分布,画出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的判别边界并分析和比较它们的错分概率(图见遥感原理与应用P207 图8-8)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8*5)1、电磁波谱2、黑体3、几何变形4、图像融合5、模式识别6、特征选择7、图像灰度直方图8、小卫星二、判断题(4*2)1、那些透过率较低的波区,对遥感十分不利,通常称为大气窗口2、在常规框幅摄影机成像的情况下,地球自转会不会引起图像变形3、CCD直线阵列推扫式传感器是行扫描动态传感器,图像中每一行上的像元都是在不同时刻依次成像4、句法模式识别主要基于模式的统计特性三、问答题(9*6)1、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的因素有哪些2、举例说明Landsat系列卫星轨道的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3、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类型有哪些?包括哪些基本部分4、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有什么不同5、举例说明为什么多光谱图像比单波段图像能判读更多信息6、说明摄影类型影像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7、绘图说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错分概率8、举例说明侧视雷达图像与入射角的关系9、光学图像与数字图像的转换四、论述题(3*16)1、叙述热红外、侧视雷达和多时域图像的特征及其判读方法2、就资源、地学、测绘、军事等领域中的一个(或你熟悉的领域),论述遥感技术的应用3、目视判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8*5)1、太阳辐射2、轨道参数3、遥感4、图像平滑5、目视判读6、特征变换7、计算机分类8、分类后处理二、判断题(4*2)1、基尔霍夫定律说明,凡是吸收热辐射能力强的物体,他们的热发射能力相对较弱2、对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摄取同一波段影像的摄影机称作多光谱摄影机3、遥感数字图像是一个二位的连续的亮度函数。

相对光学图像,它在空间坐标(x,y)和亮度上都已连续化4、统计模式识别主要基于模式特性的一组测量值来组成特征向量三、选择题(4*2)1、如果物体在各波长处的德光谱发射率不同,被称作A、选择性辐射体B、灰体C、黑体D、白体2、卫星的轨道倾角设计为°,被称作A、近圆形轨道B、近极地轨道C、与太阳同步轨道3、图像的平滑是使A、高频成分消退B、高频成分增强C、高频成分不变4、红外扫描仪属A、中心投影B、全景投影C、斜距投影D、平行投影四、问答题(8*6)1、地物的反射类别有哪些2、举例说明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作用3、数字图像镶嵌的关键是什么4、简述相干雷达(INSAR)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5、简述传感器特性对判读标志的影响6、举例说明遥感图像增强的目的和实质7、举例说明比值变换的特点和作用8、举例说明侧视雷达图像的色调与地面粗糙度的关系五、论述题(3*15)1、论述目视判读与自动判读的关系2、就你熟悉的领域,论述多时域遥感图像的应用3、叙述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灰体;方向反射;太阳同步轨道;图像锐化;构像方程;推扫式传感器;光谱特性曲线;哈达玛变换二、判断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只判断正误)1.在微波波段,黑体的微波辐射亮度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2.卫星轨道在空间的具体形状位置,可由六个轨道参数来确定。

3.对于中心投影图像,其成像点的位置取决于地物入射光线的方向。

4.在可见光图像上其灰度与辐射功率成函数关系,因此也就与温度和发射率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三、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单项选择)1.对于SPOT产品,没作任何改正的图像,被称作①0级产品②1A级产品③2A级产品④3A级产品2.按比例拉伸原始图像灰度等级范围,被称作①直方图均衡②线性变换③密度分割3.全景投影的影像面是一个①平面②斜面③圆柱面4.植物的反射陡坡主要位于①蓝光②绿光③红光④近红外四、简答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说明被动遥感主要辐射源的特点。

2.斜距投影对图像的几何特点有什么影响。

3.轨道间能进行立体观测的卫星对时间分辨率有何影响(举例说明)?4.光学图像转变为数字图像的实质是什么?5.简单辐射误差。

6.举例说明先验知识在计算机分类中的作用。

7.说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实质。

8.多波段影像与光谱响应曲线有什么关系?五、论述题(共3小题,前两小题各15分,后一小题16分,共46分)1.介绍一套你所熟悉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系统。

2.就你熟悉的领域,说明大气窗口的应用。

3.叙述遥感平台的现状与趋势。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电磁波谱;轨道参数;几何变形;推扫式传感器;漫反射;构像方程;图像灰度直方图;分类后处理二、判断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只判断正误)1.潮湿的沙地在近红外波段有一个反射的陡坡。

2.在常规框幅摄影机成像的情况下,地球自转不会引起图像变形。

3.遥感数字图像是一个二维的连续的亮度函数。

相对光学图像,它在空间坐标(x,y)和亮度上都已连续化。

4.对于中心投影图像,其成像点的位置取决于地物点入射光线的方向。

三、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单项选择)1.如果物体在各波长处的光谱发射率不同,被称作①选择性辐射体②灰体③黑体④白体2.植物的反射陡坡主要位于①蓝光②绿光③红光④近红外3.图像的锐化是使①高频成分消退②高频成分增强③高频成分不变4.侧视雷达图像属①中心投影②全景投影③斜距投影④平行投影四、问答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举例说明Landsat系列卫星轨道的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

2.传感器特性对判断标志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简述相干雷达(INSAR)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

4.举例说明遥感图像增强的目的和实质。

5.说明遥感图像的粗加工处理。

6.说明辐射误差的主要来源。

7.举例说明入射角对侧视雷达图像色调的影响。

8.绘图说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错分概率。

五、论述题(共3小题,前两小题各15分,后一小题16分,共46分)1.叙述高分辨率陆地卫星的现状与主要应用。

2.如何利用知识改进遥感图像自动识别效果。

3.论述遥感图像的空间特征及其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