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 草原的早晨教案 苏教版(1)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二组 5. 草原的早晨》公开课教案_7
《草原的早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7个绿线内的生字只认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学写“原、打、宁”三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教给学生利用看看图、读读书理解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认识拟人的写。
初步体会文中对草原的描写,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交流感受1.(出示图画)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2.欣赏草原的图片。
这是什么地方?(板书:草原),认读。
“原”是生字,读准发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草原,走进草原的早晨吧!(板书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情况:检查词语和课文的朗读:词语娃娃来到了我们面前,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生字的字音你们读得准不准?1.出示词语:第一组:鞭声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第一组词语回到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去了,谁来读一读?(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2.第二组:羊儿圈门无边牧民跨上骏马这组词语也回家了,第二自然段谁敢读?3.读好长句子: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1)第二段中有两个长句子,读好他们很不容易。
老师想小朋友们听听,我在哪儿停顿了?(2)生自由练习一下(3)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4.第三组:远处飘动这两个词语是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生字词,谁来读课文第三段?过渡:草原的早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图。
三、细读课文第一段,读中感悟。
1.看图(画面:黎明前的草原)(1)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天空被云彩染色了,非常美丽……)这就是“黎明”黎明就是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2)你感觉黎明前的草原怎样?(很静)对,那时候大地上的一切都还在睡梦中呢!我们用这个词语来说:宁静(3)这么宁静的草原是被什么吵醒的?指名说(4)师述:响亮的鞭声把草原的宁静打破了。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草原的早晨(1)_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草主备教年课5、草原的清早一 3 课时原的师级时清早(1)_苏教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0 个生字,授课认识 4 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觉春天清早大草原的目标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欣。
识字、写字。
经过朗读感授课授课受春天草原清早的美丽理解词句,感觉美丽风光,重点难点风光和牧民的勤劳、欢欣启示引导、谈论交流,指教法学法朗读感悟,合作交流。
导。
1、能正确、流利读课文。
2、学会写生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内容字:原、打教具课程学生对草原的认识和已有的生活经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准备资源验。
授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环节一、揭穿课题。
1、师板书课题。
读准“草原”这个词。
让学生自由2、补充课题:草原的清早说说。
打开书教——————齐读课题。
3、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去看看草原的清早。
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读读田字格里和田字格上边齐读课题。
过的字,要读准音,看清形,尔后在课文里找找带有生字的词读读,看谁读得准,记得快。
程⑴学生听清要求后练读。
练读。
⑵检查:(及时纠正错音)原打宁原先集体读,再门指名读。
无牧民处练读课文。
动词:草原打破新绿学生发言,寂静无边牧民远处飘指名发言动2、把这些词放到课文里去读,动笔写一写。
读通句子,读了课文,你现在知道了些什么呢?(美、很喧杂)三、指导写字原打1、想一想汉字的书写规律该怎么写“原”呢?书空。
2、看看笔顺图,谁来告诉我“打”字怎么写。
3、把这两个字在书上描红,看清每个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字格里所占的地址。
4、学生把这两个字描、仿、临各一个,教师巡视。
主备教年课课题5、草原的清早一三课时师级时授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课文内容,感觉春天清早目标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欣,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内容感觉授课理解词句,感觉美丽风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授课难点重点光,的勤劳、欢欣。
教法启示引导、谈论交流,指导。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草原的早晨》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草原的早晨》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草原的早晨》【教学目标】1.能够接受、理解、背诵课文;2.掌握生字词草原、早晨、羊群,理解词义;3.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状况,了解草原的描写方法;4.培养语感、感受文化内涵,在语文活动中体验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生字词草原、早晨、羊群,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状况,了解草原的描写方法。
难点:培养语感、感受文化内涵,在语文活动中体验快乐。
【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法、演讲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教学用品: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课后游戏。
【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请学生说出图片中有哪些生物;2.让学生口述关于羊群的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草原的气味,视野广阔而开阔,凉爽而清新。
引导学生思考,对羊群的喜爱是从何而来?【讲授环节】1.课文素材的填充和解读。
【体验】1.请学生到操场上画出草原和羊群的画面,并在画面周围填写相应的词语;2.学生自编双语广播剧,举办小草原文艺汇演;【归纳结论】1.学生扩充了生活经验,增长了背景知识;2.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3.通过游戏,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把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作业布置】1.给家人讲述自己画的草原画面,让家人与学生分享欣赏的乐趣;2.学生根据听到的草原环境声音,画出自己所想象的草原。
【课后反思】本课程围绕草原生态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感受到自然之美,以及生活在自然中人们的所见所得。
同时,通过多媒体教材和活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更为丰富,提高学习兴趣。
因此本堂课围绕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把生活经验和文化积淀融合并发挥,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个更为广泛的东西,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语文学习的行列中。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草原的早晨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背景《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二单元是《诗歌赏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了第一课《草原的早晨》。
该课文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草原景象,目的是要通过文字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这个自然环境;2.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包括男孩、骏马、牛群等;3.学会赏析诗歌,了解祖国大好河山之美;4.学会用自然语言表达对生活、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大纲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2.多媒体演示;3.分组讨论。
教学流程步骤一:导入1.制造一些草原风光图片,让学生先看一下,随便描述草原;2.引导学生想象或者体验一下在草原度过的美好的早晨。
3.介绍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步骤二: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情感;2.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乘着文字漫步草原;3.教师简要讲解课文的结构及重点内容;4.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并做集体总结。
步骤三:赏析诗歌1.在不告诉学生是诗歌的前提下,学生再次朗读。
2.导师分析诗歌结构和修辞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学生在导师帮助下学会模仿诗歌形式和方式,自己创作一首诗歌。
步骤四:总结1.教师让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诗歌;2.学生利用归纳法对本堂课出现的一些关键词进行总结;3.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收获和不足,同时提出下一步行动计划。
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思路通过多种方式诱发学生对草原的情感体验;通过课文和诗歌的赏析,进一步加深对草原及祖国大好河山之美的感受和认识。
教学方法朗读、分组讨论、赏析诗歌、创作、总结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自我检查和小组互评,检测本次课讲解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2.考核学生对草原及祖国大好河山之美的感受和认识,以及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化素养;3.提供参考答案和对学生课堂表现及自我反思的综合评价。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草原的早晨l苏教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草原的早晨l苏教版教材分析:《草原的早晨》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
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形,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盛的新气象。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草原在清晨的鞭声中醒来。
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划原。
第三自然段写牧羊人在远处放牧的情形。
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看,想像,以加深课文内容的感受。
课文描写了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形,展现了草原繁荣兴盛的新气象。
本文意在让学生感受草原的漂亮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文章条理清晰,语句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好课例。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感受草原早晨的漂亮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明白得课文。
2.看图明白得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漂亮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时刻:三课时教学预备:1.学生观看家的特点。
2.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月2日总第24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看图,初步明白得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明白得课文。
2.看图明白得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漂亮和牧民的勤劳。
课前让学生了解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搜集草原的漂亮风光的漂亮图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谁能说说我们这儿的早晨是什么模样的?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觉得苏州的早晨真是美极了。
小孩们,这些天,我们随着春小姐走过了小池塘,翻过了梅花山,领会了小池塘的漂亮,梅花山的喧闹。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优秀教学设计
5 草原的早晨【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相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感受草原早晨的漂亮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激发学生酷爱大草原,酷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漂亮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打算】录音歌曲、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听!悠悠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草原)(放录音歌曲)今日,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漂亮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样的。
(补充课题:的早晨)齐读课题。
二、看图感知看!你喜爱草原吗?你喜爱草原的早晨吗?三、初读课文1.那就翻开书,自己来读读这篇课文吧!2.能把课文再读给你的好挚友听听吗?要求:请拼音小博士帮好你的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好挚友细致听好,留意订正错误的字音。
然后两人再交换进行,起先!3.练读了几遍课文,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来表示。
四、细读训练1.谁来先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评价,指导:你读得很流利。
好象鞭声还不够洪亮,谁再试试。
黎明时,草原还没有醒悟,是很静很静的。
读好:安静。
眼前,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读好:铺满新绿。
谁情愿当一回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
草原还没彻底醒来,再来一遍。
齐读2.此时,草原起先喧闹起来,快乐起来!指名读其次自然段。
学生评价: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还不够?从朗读中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谁来读好它。
谁能超过他。
喜爱羊儿出圈,喜爱跨马追逐的同学一起来读吧!3.让我们远眺远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草原的远处非常迷人。
谁来读。
为什么这样读?悠悠的感觉读得真棒!学他的样子一起来读。
4.草原真是太美了,这样美的地方,这样美的课文,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齐读)你觉得草原怎么样,草原的早晨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沟通)五、写字教学小挚友把课文读得这么棒,信任课文中的生字你也能学得很棒。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准确朗读字词和文字;2.理解并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传递的情感,了解草原的植被、动物、气候等情况。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运用语文知识;2.能够运用语言表达感受,描述草原的早晨。
情感目标1.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2.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课文,同时具备正确的词句语态;2.能够运用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教学难点1.学生没有经验,可能难以对草原的植被、动物、气候等内容感受到真正的情感,需要教师引导;2.学生可能存在一定口语表达困难。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出表示早晨的词句。
2.师生一起评价和修改,不断细化,得出生活和文学中对“早晨”各种词汇的积累。
第二步:呈现(10分钟)1.呈现背景音乐,放映有关的一些图片,鼓励学生看看图片中有哪些事物、有哪些感受。
2.教师在图片中突出“早晨”的存在,并引出关于早晨的一些感受,向学生传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三步:学习(25分钟)1.教师阅读课文,考虑如何调整声音,以增加课文的感情色彩。
2.学生们跟读,注意语音语调;3.学生们分角色诵读课文(老师可安排几个小组,每组诵读一个自己选的段落)。
第四步:感悟(15分钟)1.教师问学生都看到了些什么,认为故事中有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人?然后开始加强相互帮助、意见交流和发表意见的气氛;2.学生以“我喜欢……”为开头,谈一谈自己在文中最喜欢的段落;3.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举例说明自己在哪些时候能够看到这类景象,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的自然环境。
第五步:巩固(20分钟)1.学生集中讨论,各自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谈一谈自己的感受;2.学生自行完成《草原的早晨》的插画,以课文为基础,描绘出中心情节的场景,着重突出出现过的形象和气息;3.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分组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引导学生针对《草原的早晨》这篇生动的课文,通过良好的互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背景小学一年级学生处于学习语文的起点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感官的体验,来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与功能。
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为《草原的早晨》,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该课文的内容。
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能够正确使用生字。
3.学生能够通过画图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4.学生能够了解草原的生态及其与人和动物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1.教师带领学生全文朗读,感受课文的自然、流畅、优美的语言,体会出自然的美好。
2.教师逐段指导学生阅读,并按照内容概括每段的大意,引导学生理解整篇课文的基本内容。
2. 词语学习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学习字音、字形和字义。
3. 画图表达让学生按照自己理解的内容画图,帮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理解语言文字。
4. 生态知识教师介绍草原的生态及其与人和动物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步骤及内容1. 导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例如:播放一些放映草原美景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美好,引起学生保护草原的意识。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跟读课文,并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3. 词语学习通过欣赏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让学生认读该词汇,提高学生词汇量。
4. 画图表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图,并以此来发表或讲述他们认为草原的早晨是怎样的,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5. 生态知识介绍草原和草原上的动物,加强学生对环保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时间内容教学方式10分钟导入互动式20分钟课文阅读跟读、问答10分钟词语学习认读10分钟画图表达自己绘画10分钟生态知识讲解、互动六、教学反思每一节课都离不开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又是教育中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的教学方式之一。
把课文作为阅读认知和阅读技能的重要手段,具有多种作用。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草原的早晨》的教学设计[课题]:《草原的早晨》,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材简解]:《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第5课课文。
本课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
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课文配有插图,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想象,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练读、教师范读、指导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会读本课生字词,能在田字格中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牧、民。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读文、理解、角色表演等方法,借助视频、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勤劳、欢乐。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认读生字及书写“牧、民”。
[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在脑海中展现大草原的样子及草原早晨热闹、欢快的场面,去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欢乐,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学习注重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悟,在体悟中学习。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努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多媒体图象及声音效果,拉进学生与“草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
[设计思路]:草原,对于我们这儿的孩子来讲都很陌生。
因此在谈话导入时,我就穿插一些草原视频,让孩子先入为主。
教学时,我利用闭眼想象、图文对照等形式,使学生充分理解“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醒来了”等重点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黎明草原静态的美。
小朋友没有见过成群的羊儿奔腾在草原上的欢快场面,没有体验过牧羊人跨上骏马驰骋草原的潇洒心情,这是教学的难点。
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演一演羊儿,体验一下羊儿的心情,再结合图片的赏析,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主动的去说去体验,学生学得开心。
优美的歌声,美丽的画面总能打动一切,对于我们小朋友也不例外。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厂〞、“斤〞、“牛〞、“力〞等,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欢乐。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
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板书:草原()的早晨)领读。
3、讲述草原:我国的内蒙古及西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适宜放牧牛羊。
4、谁能说说记住“原〞字的方法(用部件法记“原〞:“厂、白、小〞)结合教“厂〞字头。
二、初读指导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本跳着向前奔)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着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指出:“宁、静〞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啪,象声词;鞭,结合插图理解)④教者小结。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刚亮的时候。
宁静:安静。
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叶露出了新芽。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④教师讲:“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5草原的早晨》教案
⑴ 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如何样?从哪儿看出它专门美、专门大?
⑵ 图上有谁和谁?
⑶ 牧民们在干什么?
⑷ 羊儿如何样?
2、讨论上述问题,相机教学词语:
5、草原的早晨
师述:在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有风光优美的大草原,那儿有成群的马、牛和羊,那儿的人民专门勤劳。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儿的景象更不一样,专门是在春天的早晨。
⑵看老师写,生描红。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关心有困难的同学。
五、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口头组词:
无( ) 欢( ) 打( )
天( ) 吹( ) 挨( )
2、把句子补充完整:
羊儿( )。
牧民们( )。
( )草原醒来了。
板书设计
5 草原的早晨
羊儿 涌 蹦跳
牧民 跨 追赶
无边:形容专门大,没有边际。你还见过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牧民:专门从事放牧的人。
教学步骤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
2、自学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
3、检查自学情形:
⑴ 生字正音。
⑵ 指名朗读课文。
4、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打:
2、其余生字的写字指导同上。
五、课后练习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一只只、涌。
教学步骤
三、总结
春天给大草原带来了绿色,使羊儿们和牧民们在无边的草原上轻巧的奔驰和唱歌。这确实是草原的早晨,充满了欢乐,充满了期望!
四、指导写字
1、牧:
⑴什么结构?什么旁?教学“牛字旁”。
⑵自学笔顺。齐书空。
⑶师范写,生描红。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关心有困难的同学。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草原的早晨》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草原的早晨》教案《草原的早晨》教案(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会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大草原美的风光。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计算机。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出课题1.伴随着悠扬的草原乐曲,播放图片。
配合课文内容的大草原的美景:蓝天白云、满眼绿色、牛羊成群、野花盛开……2.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
3.草原上的音乐悦耳动听,草原上的景色更是美丽迷人。
想去看看吗?二、引导看图,教学部分生字词1.看图听配乐朗诵。
边听边思考:(1)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它们很美,很大?(2)图上有什么?(3)牧民们在干什么?(4)羊儿怎么样?2.讨论上述思考题,相机进行词语教学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
(看图理解)铺满:看图理解。
牧民:专门从事放牧的人。
三、自读课文1.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把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练几遍,一直到读通顺为止。
2.检查自读情况。
(1)卡片抽读。
小朋友,你认为那些词语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的吗?请你来当一下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好吗?(2)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领读几个长句子。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的地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教师范读。
学生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象。
2.学生自由说好象看到了什么?3.学生读第一段课文:请小朋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草原最美!4.指名读,其余的同学做评委。
5.指导读好“铺满新绿”。
让学生用画笔画出“铺满新绿”的画面,再读。
6.充分诵读第一自然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处、远”是做下包右上的字。
教学“处”的偏旁“夂”,为“折文”。
“原”是左上包右下的字。
引导着重分析田字格里的字,要求把结构写匀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及反思1500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及反思1500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朗读、看图、听讲等多种方式,了解『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将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生态保护思想。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及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读中领悟文化、在领悟中体验情感。
3.情感目标(1)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意愿。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生态保护意识,认识到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启发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及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读中领悟文化,在领悟中体验情感。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及概括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通过展示草原地图和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引导学生对草原的生态环境进行关注。
(2)给学生播放《草原上升起了太阳》的视频,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全面感受草原的美妙。
2.讲授(1)呈现课文的名称,让学生猜想课文的内容。
(2)阅读课文,并按照文字描述的顺序展示草原美景的图片。
(3)针对每张图片的描述,引导学生用丰富的语言形容草原的美景。
(4)询问学生,在草原上能够看到什么动物,并向学生介绍草原上孕育丰富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
(5)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图片及课文内容,理解草原资源的重要性,并认识到草原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3.练习(1)运用相关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草原的生态环境。
(2)进行语言表达练习,让学生用课文中的生词和表达方式来描述自己所见所闻,从而达到巩固课文、提高语言表达的目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一一、教材分析1.1 教材简介本课为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名为《草原的早晨》。
该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同时也借鉴了现实生活中的经典场景,如动物们早晨的欢快。
教材通过这些鲜活的场景、形象生动的描写,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力量,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懂、理解、背诵、默写课文。
–学生认识和掌握一些动物的名称和特点,如“马儿体格强壮,跑得如飞”等。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力量,激发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字词、语句的意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学生能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能够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下,自己阅读并理解小学一年级的课文。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在课堂、生活中表现出志愿参与、助人为乐、个性独立和互相尊重的良好情感品质。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2.1 教学内容•识字:体格、马儿、强壮、飞奔、昂首挺胸、真正•词语:跑得如飞、真正的好汉、昂首挺胸、风景如画、气势磅礴•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一、二段•课文理解: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2.2 教学过程设计2.2.1 活动设计1.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动物的角色,模拟动物们早晨的声音和欢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情景。
2.课文配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情感态度。
3.野外考察,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公园或风景区,观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和植物,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力量。
4.词语填空,通过填写与课文相关的词语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的意义。
5.句子创作,鼓励学生基于课文内容,创造符合自己实际情感的句子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2.2.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帮助学生产生对于自然美好景象的向往和热爱。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
《草原的早晨》教案一、导入课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游览了美丽的梅花山。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新的地方,看这是哪里呀?草原上都有什么呀?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觉?是呀,草原多美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草原早晨的美景。
2、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草: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早,原字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原字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个厂字旁,跟老师读:厂字旁。
里面可以拆成两个字:上面是个白,下面是个小,原字你记住了吗?挡住原字。
谁起来说一说,原字怎么写。
把原字拆成几个小部件,记起了就简单多了,我们可以用这种拆字的办法记生字。
的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白,右边是个勺,早字上面是个日,下面是个十:晨字,我们没见过,看老师写:上面是个日,中间一个厂,下面是二,竖提、撇、点。
请大家齐读课题:草原的早晨。
3、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写好原这个字,哪几笔很重要?观察的很准确,请大家打开写字书,描两个,写一个。
展示:大家看,这个同学写的时候注意到了老师提醒的笔画,写得真好看,老师奖励你一朵小红花。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草原的早晨。
二、识记字词,书写牧、处。
1、请同学们自己大声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注自然段的序号,特别注意把自己预习时圈出的不会读或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一会儿,找同学教教大家。
这位同学,把自己圈的字词,读得真准确,老师奖励你一朵小红花。
谁再来。
这两位同学预习的很充分,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2、老师也找了一些自己觉得难读的词语想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鞭声打破宁静黎明铺满新绿羊儿涌出圈门牧民跨上骏马远处飘动回荡(1)哪位小老师愿意教大家读一读?第一行:你们知道宁静是什么意思吗?第二行:哪位同学知道黎明是什么时候?看,黎明就是天刚刚亮的时候。
第三行:第四行:看在草原上生活着以放养牛羊为生的人,我们把他们叫:牧民。
第五行:(2)拼音宝宝不见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我们开火车来读,哪列小火车来?请这列小火车,一人一行,开始——,全班一起来试试。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二组5.草原的早晨》公开课教案_24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二组5.草原的早晨》公开课教案_24《草原的早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7个绿线内的生字只认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学写“原、打、宁”三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教给学生利用看看图、读读书理解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认识拟人的写。
初步体会文中对草原的描写,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交流感受1.(出示图画)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2.欣赏草原的图片。
这是什么地方?(板书:草原),认读。
“原”是生字,读准发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草原,走进草原的早晨吧!(板书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情况:检查词语和课文的朗读:词语娃娃来到了我们面前,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生字的字音你们读得准不准?1.出示词语:第一组:鞭声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第一组词语回到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去了,谁来读一读?(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2.第二组:羊儿圈门无边牧民跨上骏马这组词语也回家了,第二自然段谁敢读?3.读好长句子: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1)第二段中有两个长句子,读好他们很不容易。
老师想小朋友们听听,我在哪儿停顿了?(2)生自由练习一下(3)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4.第三组:远处飘动这两个词语是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生字词,谁来读课文第三段?过渡:草原的早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图。
三、细读课文第一段,读中感悟。
1.看图(画面:黎明前的草原)(1)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天空被云彩染色了,非常美丽……)这就是“黎明”黎明就是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2)你感觉黎明前的草原怎样?(很静)对,那时候大地上的一切都还在睡梦中呢!我们用这个词语来说:宁静(3)这么宁静的草原是被什么吵醒的?指名说(4)师述:响亮的鞭声把草原的宁静打破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及反思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并掌握生词:草原、早晨、叮铃铃、泉水、鸟儿、欢唱;2.熟练掌握《草原的早晨》内容,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3.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能够认识并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掌握团队合作意识。
(2)情感态度:1.增强爱国情感;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诗词歌赋的热爱。
2. 教学过程(1)前期准备1.教学课件;2.画板、彩色粉笔;3.小学生练习本;4.课外资料:草原图片、草原生态视频。
(2)引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草原生态短片,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知方式全面掌握草原的生态环境及特点,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草原的认识和感受。
(3)讲解1.通过课件与画板,在课前先向学生介绍课文《草原的早晨》的内容,使学生对小说有初步了解;2.学生分组小组合作解读、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线索;3.采取“同步朗读又追声”的方式,让学生跟读课文,加强口语表达;4.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配合表情、动作符合角色语境及心理。
(4)练习1.在阅读后,再次让学生分组合作分析和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现实观察,与课文中的人物经历进行比较探讨;2.按照课后作业的题目和要求,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猜一猜”等方式,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练习。
(5)巩固1.联合自然科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草原的生态特征和环境,培养环保意识;2.通过教师提问和现场演示,引导学生参与草原主题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6)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出落实和改进。
3. 反思该教案结合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实际,针对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教学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轻松、多样化的学习氛围下,在感知过程中,理解、领悟、感受、体验、创创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 了解草原的早晨的景象; - 理解并正确运用相关词汇; - 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课文:《草原的早晨》;•词汇:草原、阳光、蓝天、奔跑、欢笑。
三、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相关词汇;•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材: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具:黑板、粉笔、卡片。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草原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兴趣;2.出示课文《草原的早晨》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步骤二:呈现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标题,并帮助他们理解标题的意思;2.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3.分段阅读,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
步骤三:词汇学习1.教师出示草原、阳光、蓝天这三个单词的卡片,让学生看图猜词;2.学生根据图片和音标读出词汇,并理解词义;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词汇拼读练习。
步骤四:句子理解1.教师出示第一段课文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句子:“草原上的阳光明亮而温暖,蓝天高远。
”3.通过类似的问答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其他句子。
步骤五:综合活动1.分组进行对话练习,模仿课文中的对话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子进行对话;2.选择一两名学生表演对话,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纠正。
步骤六:拓展延伸1.学生自由发挥,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创作;2.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并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3.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草原的早晨的景象,掌握了相关词汇,并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七、课后作业1.默写本节课学习的生词;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就是本节《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的早晨教材分析:《草原的早晨》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
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草原在黎明的鞭声中醒来。
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划原。
第三自然段写牧羊人在远处放牧的情景。
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想像,以加深课文内容的感受。
课文描写了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本文意在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好课例。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观察家的特征。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3月2日总第24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课前让学生了解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搜集草原的美丽风光的美丽图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谁能说说我们这儿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觉得苏州的早晨真是美极了。
孩子们,这些天,我们随着春姑娘走过了小池塘,翻过了梅花山,领略了小池塘的美丽,梅花山的热闹。
今天春姑娘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
听,那儿的歌声已经响起来了!(出示图片,放歌曲)听!悠悠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草原)。
学习生字“原”。
(1)读一读生字,教学“厂字头”,与“广字头”有什么区别?(2)怎样记住字形?你会用“原”来组词吗?(3)生描红,仿写。
你到过草原吗?我国的内蒙古及两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早的树木,适应放牧牛羊。
看课件“草原风光”,你想说些什么?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样的。
(补充课题:的早晨)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草原的早晨)指读—领读—教学“原”。
3.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想问些什么吗?(草原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草原的早晨和苏州的早晨有什么不同?……)出示地图:指出苏州(只有针尖那么大)草原(内蒙古地区中国的西北部)通过对比显示草原地理位置。
简介草原的有关资料。
草原是美丽的,那草原的早晨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原的早晨。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听觉的效果,进一步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美丽草原的情景之中,便于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习。
)二、看图感知,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看看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样子。
说说草原的早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你喜欢草原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那就翻开书,自己来读读这篇课文吧!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能把课文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吗?要求:请拼音小博士帮好你的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好朋友仔细听好,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
然后两人再交换进行,开始!3.练读了几遍课文,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来表示。
4.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生字词检查自学效果。
检查自读:鞭声黎明宁静醒蹦跳歌声新绿圈门奔向牧民们牧羊人(自读找规律—指读—开火车—领读—自读课文)响亮的黎明的铺满新绿的打破了醒来了羊儿鞭声一只只跨上追赶远处回荡着(找规律—指读—领读—自读课文)继续看图想想如果你是羊儿你被关了一夜后放出羊圈后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兴奋)那么你们会怎么跑出羊圈?会怎样奔向草原的?(涌出来蹦跳着齐读)那么假如你是牧羊人,羊儿这么蹦跳着涌出来你会做什么事?(跨上骏马追赶羊群齐读)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6.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然后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草原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拉近学生与草原之间的距离,为下文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础,便于学生很好的进入课文营造的情景。
)三、指导看图,朗读感悟。
1.小朋友已经把课文读了几遍,谁来说说,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2.(出示多媒体课件)你能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蹦跳着向前奔)另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3.读了课文,你知道草原的早晨是怎么来到的吗?1)指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这些词中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交流。
小结: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宁静:安静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
“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
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
4)复习巩固生字词。
①认读。
②结合认读生字教新偏旁。
(设计意图:“以情传声,以声带情”,运用声音的艺术,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意境,进入艺术的天地,使学生如临其境。
这样使学生既了解了课文大意又悟得了朗读的技巧。
)四、教学生字。
1.这么的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无、民)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它们的笔顺。
3.“无”的反义词什么?能为它们找朋友吗?4.让学生质疑。
5.师指导:民:第三笔竖提不能分两笔写,最后一笔斜钩写得要有弹性,钩要小,不能写成竖弯钩。
无: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设计意图:把生字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第二课时 3月2日总第25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5 草原的早晨(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由表达)(设计意图:从复习巩固入手,说说对草原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学生自觉地引入到课题中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A..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看图,闭上眼睛,小朋友想想:四周都是黑乎乎的,这时远处的天边泛起了一点点白,天慢慢亮起来了,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似乎连风儿都躲了起来。
小朋友,你觉得此时此刻的草原气氛怎样?(安静、宁静)指导读词“黎明的宁静”。
2.黎明的草原一片宁静,是什么把草原从睡梦中叫醒的?你听过鞭子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读词“啪!啪!”)是谁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就抽出了鞭声?(牧民)牧民们是多么勤劳啊!谁愿意当一回勤劳的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指名读)草原还没彻底醒来,现在我们都来当勤劳的牧民,把草原叫醒。
3.(出示图片)看,这就是铺满新绿的草原,小朋友你看了感觉如何?(像一块巨大的绿绒地毯。
)指导读词“铺满新绿”4.铺满新绿的草原被牧羊人勤劳的鞭声叫醒,草原醒来了,草原上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呢?5.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B.学习第二段。
过渡:羊儿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追赶着羊群渐渐远去了,远处的草原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1.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看出草原热闹的?2.汇报交流:(第一处)随着牧民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草原上的羊儿多不多?自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羊儿的多?(1)出示句子: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一只只、涌出、羊群)出示图片,指名读。
(2)比较句子:A.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B.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从多出的词语看出什么?(交流:第二句话中,“一只只”、“涌”写出了羊儿的多;“蹦跳”“奔”写出了羊儿的欢快,一只只羊儿睡了一夜又要去吃鲜嫩的草了,心里特别高兴,所以他们是蹦跳着走出来的;“无边”写出了草原的大。
)(3)如果你是草原上的羊儿,被关了一夜,清晨,看到通向无边草原的圈门开了,你会怎么做?来到广阔的草原上以后呢?你想干什么?指导读词“涌出”“蹦跳”。
羊儿关了一夜,现在终于自由了,还可吃到鲜嫩的草,你觉得羊儿心情怎样?羊儿们此是多么高兴、欢乐?谁愿意读好这句话?(板书:羊儿欢)真是群自在、欢乐的羊儿!(再读第一句。
)3.汇报交流:(第二处)(1)羊儿欢乐,牧民们更高兴!看图,牧民们在干什么?看到自己的羊群奔向了远方,牧民们可着急了,于是他们——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出示图片)想学学牧羊人的样子吗?边做动作边读。
(出示句子:牧民们骑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2)小朋友,看了那些骑着骏马,英姿飒爽的牧民,你想说点什么?(真快;骑马技术高;真威风。
)(3)想学学牧羊人的样子吗?(边做动作边读第二句。
)(4)看到自己的羊儿大口大口地吃着嫩草,心情会怎样?(指名学生说,小结;是啊!他们心里乐开了花。
)(板书:牧民乐)你能把牧民的开心劲给读出来吗?再读第二句。
4.现在,就让我们跨上骏马,随着牧民去追赶那欢乐的羊群吧!(看课件,欣赏草原牧羊风光)此时的草原是多么得欢快、热闹啊!羊儿欢,人更欢。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
(再读第二段,读出草原的热闹来。
)C.学习第三段。
1.听老师读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2.生交流。
(看到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看到了一群群羊儿在吃草,看到了牧羊人在放羊,听到了牧羊人在唱歌。
)看视频画面:草原的远景图你们看,这儿一群、那儿一群、这边还有一群、那边又是一群,这一群群的羊儿在草原上慢慢地移动吃草,远远望去像什么?(引读句子: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羊儿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追赶着羊群渐渐远去了,远处的草原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图,说说为什么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3.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牧羊人的歌声)听!牧羊人的歌声也传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耳朵里!(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歌声?出示:()的歌声(指名说,如:嘹亮的歌声,动听的歌声,响亮的歌声,优美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