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媒体技术实验报告
声音的编辑实验报告

声音的编辑实验报告引言声音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处理和编辑各种声音,如电话录音、音乐剪辑、语音识别等。
因此,研究声音的编辑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声音编辑技术的效果和应用。
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的声音编辑技术2. 探究声音编辑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效果和应用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 一台个人电脑- 声音编辑软件2. 实验步骤:- 步骤1:研究声音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步骤2:使用声音编辑软件进行实验操作。
- 步骤3:利用不同的声音编辑技术对给定的声音进行处理和编辑。
- 步骤4:比较和分析不同声音编辑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效果和应用。
实验结果实验中,我们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对给定的声音进行处理和编辑,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声音剪辑技术:通过剪辑音频片段、删除静音部分和调整音量等操作,可以实现对声音的简单编辑。
该技术在音乐剪辑、语音识别等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
2. 声音合成技术:通过合成和混音不同音频片段,可以创造新的声音效果。
例如,在音乐制作中,可以将不同乐器的声音合成在一起,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
3. 音频修复技术:通过去除噪音、修复声音中的缺陷和提升音质等操作,可以修复受损声音的质量。
该技术在电话录音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4. 语音变换技术:通过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等特征,可以实现对声音的变换和模拟。
例如,在特定的情景中,可以通过语音变换技术模拟出某个名人或动物的声音。
实验讨论通过对不同声音编辑技术的实验操作和比较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声音编辑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音乐制作中,声音合成技术和语音变换技术可以创造出独特的音乐效果;在电话录音中,音频修复技术可以提升录音质量。
2. 声音编辑技术的效果受到原始声音质量和编辑操作的影响。
如果原始声音质量较差,声音编辑技术的效果可能会有限。
3. 声音编辑技术的发展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新的声音编辑算法和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编辑效果和应用范围。
音频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音频信号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数字音频处理中的应用。
2. 掌握音频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播放的基本方法。
3. 学习使用音频信号处理软件进行音频信号的编辑和效果处理。
4. 分析音频信号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失真和干扰。
二、实验原理音频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设备对声音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播放的技术。
音频信号是指由声波产生的电信号,其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到20kHz之间。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是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编辑、处理和播放的技术。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音频信号发生器2. 音频信号采集卡3. 音频播放器4. 音频信号处理软件(如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5. 示波器6. 数据采集器四、实验内容1. 音频信号的采集(1)使用音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纯音信号,频率为1kHz。
(2)使用音频信号采集卡将纯音信号采集到计算机中。
(3)使用示波器观察采集到的音频信号波形。
2. 音频信号的编辑(1)使用音频信号处理软件打开采集到的音频信号。
(2)对音频信号进行剪辑、复制、粘贴等编辑操作。
(3)调整音频信号的音量、音调、立体声平衡等参数。
3. 音频信号的处理(1)使用音频信号处理软件对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均衡、混响等效果处理。
(2)分析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观察效果处理对音频信号的影响。
4. 音频信号的播放(1)使用音频播放器播放处理后的音频信号。
(2)比较处理前后的音频信号,评估效果处理对音频信号的影响。
5. 音频信号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失真和干扰(1)使用数据采集器对音频信号进行采样,观察采样过程中的失真和干扰。
(2)分析失真和干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音频信号的采集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音频信号采集卡可以成功采集到音频信号,并使用示波器观察到音频信号的波形。
2. 音频信号的编辑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音频信号处理软件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剪辑、复制、粘贴等编辑操作,调整音频信号的音量、音调、立体声平衡等参数。
声音处理部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声音处理技术是现代通信、媒体、教育等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声音处理,可以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降噪、压缩、合成等操作,以达到提高声音质量、方便传输、满足特定需求的目的。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声音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声音处理技术,并能够运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的声音处理技术,如增强、降噪、压缩等。
3. 能够运用声音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验内容1. 声音增强实验步骤:(1)选择一段噪声干扰严重的音频信号。
(2)使用声音处理软件(如Adobe Audition)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处理。
(3)观察处理前后音频信号的变化,分析增强效果。
2. 声音降噪实验步骤:(1)选择一段包含噪声的音频信号。
(2)使用声音处理软件(如Adobe Audition)对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3)观察处理前后音频信号的变化,分析降噪效果。
3. 声音压缩实验步骤:(1)选择一段音频信号。
(2)使用声音处理软件(如Adobe Audition)对音频信号进行压缩处理。
(3)观察处理前后音频信号的变化,分析压缩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声音增强实验结果:通过声音增强处理,音频信号中的噪声得到了有效抑制,声音质量得到了提高。
分析:声音增强技术主要是通过调整音频信号的幅度,使原本淹没在噪声中的声音信号得到突出。
在本实验中,使用声音处理软件的增强功能,可以有效提高音频信号的质量。
2. 声音降噪实验结果:通过声音降噪处理,音频信号中的噪声得到了有效抑制,语音清晰度得到了提高。
分析:声音降噪技术主要是通过识别并去除音频信号中的噪声成分,从而提高语音的清晰度。
在本实验中,使用声音处理软件的降噪功能,可以有效去除音频信号中的噪声。
3. 声音压缩实验结果:通过声音压缩处理,音频信号的存储空间得到了减小,传输效率得到了提高。
分析:声音压缩技术主要是通过降低音频信号的采样率、量化精度等参数,从而减小音频信号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多媒体音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音频信号的采集、处理与编辑技术,了解音频文件的基本格式和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多媒体音频处理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音频信号是一种模拟信号,通过模拟到数字的转换(A/D转换)可以将音频信号数字化,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编辑。
音频编辑软件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剪辑、合并、混音、降噪等操作,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三、实验器材1. 电脑一台(配置要求:奔腾4以上处理器,2GB内存,声卡,显卡,Windows操作系统)2. 音频采集设备(如麦克风、耳机等)3. 音频编辑软件(如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四、实验步骤1. 音频采集(1)将麦克风连接到电脑的声卡接口。
(2)打开音频编辑软件,选择“录音”功能。
(3)调整麦克风灵敏度,确保录音效果清晰。
(4)开始录音,录制一段音频。
(5)保存录音文件。
2. 音频编辑(1)打开音频编辑软件,导入录制好的音频文件。
(2)对音频进行剪辑,删除不需要的部分。
(3)合并多个音频文件,制作混音效果。
(4)添加音效,如背景音乐、音效等。
(5)调整音频参数,如音量、音调、音色等。
(6)保存编辑好的音频文件。
3. 音频格式转换(1)打开音频编辑软件,导入需要转换格式的音频文件。
(2)选择“导出”功能,设置输出格式、编码参数等。
(3)保存转换后的音频文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录制了一段音频,并保存为WAV格式。
2. 对音频进行剪辑、合并、混音等操作,制作了一首简单的歌曲。
3. 将歌曲转换为MP3格式,以便在手机、MP3播放器等设备上播放。
4. 通过实验,掌握了音频采集、编辑和格式转换的基本方法。
六、实验体会1. 实验过程中,学习了音频信号的基本知识,了解了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音频处理技术的能力。
3. 深入了解了音频文件的基本格式,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声音传播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声音的传播途径。
2. 了解不同介质(气体、液体、固体)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
3. 验证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二、实验器材1. 音叉2. 水槽3. 玻璃钟罩4. 抽气机5. 橡皮筋6. 钢尺7. 闹钟8. 塑料袋9. 纸屑10. 计时器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将音叉轻轻敲击,使其发声。
- 将耳朵靠近音叉,观察并记录听到声音的时间。
- 将耳朵远离音叉,保持相同距离,观察并记录听到声音的时间。
2. 实验二:声音在水中的传播- 将音叉轻轻敲击,使其发声。
- 将音叉放入水槽中,观察并记录听到声音的时间。
- 将耳朵靠近水中的音叉,观察并记录听到声音的时间。
- 将耳朵远离水中的音叉,保持相同距离,观察并记录听到声音的时间。
3. 实验三: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将音叉轻轻敲击,使其发声。
- 将音叉的尖端轻轻接触橡皮筋,观察并记录听到声音的时间。
- 将音叉的尖端轻轻接触钢尺,观察并记录听到声音的时间。
4. 实验四: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 将闹钟放入玻璃钟罩内,确保闹钟完全封闭。
- 使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
- 观察并记录听到闹钟声音的变化。
5. 实验五: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 将橡皮筋紧绷在钢尺上,使其产生振动。
- 用手指轻轻挠动桌面或桌腿,观察并记录听到声音的时间。
- 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动桌面或桌腿,观察并记录听到声音的时间。
四、实验现象1. 实验一:随着耳朵与音叉距离的增加,听到声音的时间逐渐延长。
2. 实验二:将音叉放入水中,听到声音的时间明显缩短;将耳朵靠近水中的音叉,听到声音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将耳朵远离水中的音叉,听到声音的时间略微延长。
3. 实验三:将音叉的尖端轻轻接触橡皮筋和钢尺,都能听到声音,但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强度有所不同。
4. 实验四:随着玻璃钟罩内空气的逐渐抽出,听到闹钟声音的时间逐渐缩短,直至完全听不到声音。
5. 实验五:用手指挠动桌面或桌腿,听到声音的时间明显缩短;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动桌面或桌腿,听到声音的时间进一步缩短。
多媒体技术——音频信息处理实验报告

音频信息处理音频信息处理一、实验内容及任务要求1、内容:学习Audition的使用2、任务要求:①请制作一段自己的录音文件,并配背景音乐,写出制作步骤。
②请叙述用Audition取出某段录音文件中的环境噪音的步骤。
③请把某段正常速度录制的语音文件,在保持语调不变的情况下把语速降低到正常语速的70%。
二、实验任务分析与设计①录音软件:Adobe Audition 3.0②基本原理:声音以振动波的形式从声源向四周传播,声音依靠介质的振动进行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率和衰减率不一样,导致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距离不同。
声音三要素:周期、振幅、频率。
录音时,声音使话筒中产生随声音而变化的感应电流——音频电流,音频电流经放大电路放大后,进入录音磁头的线圈中,在磁头的缝隙处产生随音频电流变化的磁场。
磁带紧贴着磁头缝隙移动,磁带上的磁粉层被磁化,在磁带上就记录下声音的磁信号。
处理声音的方式有:剪辑、合成、制作特殊效果、增加混响、调整时间长度、改善频响特性等。
音质的好坏与采样频率成正比,也与数据量成正比。
采样频率越高,音质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③基本方法:用Adobe Adition 3.0上录制一段音频,并配置音乐,通过降噪、滤波等效果器处理音频。
进行噪音采样,取出录音文件中的噪音。
最后通过变调效果器将语速降低。
内容包括:针对实验任务所采用的工具,或者所需要的基本原理或方法以及对完成任务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三、实验结果展示及分析步骤:①准备素材。
在伴奏网上下载一首伴奏。
②打开Audition 3.0。
将界面调成多轨模式,点击文件中的保存对话框,对文件进行设置。
③在菜单栏的“插入”下选择音频,导入自己下载的伴奏,并将伴奏拖动到音轨1中。
④单击音轨2,选择“R”录音备用,然后单击红色录音按钮开始录音。
录音过程中,打开播放按钮,随着伴奏对着话筒开始唱歌。
⑤标准化。
拖动鼠标左键选取音频,在“振幅和压限”效果器中选择标准化。
声音设计的实训报告范文

声音设计的实训报告范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声音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和技术领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以我所参与的声音设计实训为例,探讨声音设计的基本原理、实践过程以及应用前景。
声音设计是一门涉及声音创造、编辑和处理的学科,它主要应用于电影、电视、广播、游戏等领域。
通过运用不同的声音元素,如音乐、声音效果、对白等,声音设计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使观众获得更加真实、沉浸式的体验。
实训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声音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例如,了解声音的频率、音量、音色等基本概念,学习如何使用声音编辑软件进行音频剪辑和混音。
然后,我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操作,包括制作电影片段的声音效果、配乐以及对白的录制和处理。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声音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声音设计对于影视作品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运用声音元素,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一个紧张刺激的场景中,适当加入悬念的音效和紧张的音乐,能够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另外,对白的录制和处理也是关键的一环,要保证声音的清晰度和适度加工,使观众能够准确地听到角色的话语,并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声音设计在电影、电视、广播和游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声音设计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通过运用先进的声音技术,可以给观众创造出更加逼真的听觉体验,提升作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总结起来,声音设计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挑战的学科。
通过实践训练,我深刻体会到声音设计对于影视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未来,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声音设计的技术和应用,为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做出贡献。
音频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编号:四川师大《声音媒体技术》实验报告 2017年11月5日计算机科学学院级班实验名称:声音信号的编辑处理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成绩:实验录音系统的连接和使用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录音系统的连接方法;(2)熟悉录音系统相应设备的功能,并熟练使用;(3)掌握录音系统功率匹配、阻抗匹配的原理;二.实验内容(1)利用阻抗匹配、功率匹配原理,实现录音系统连接;(2)熟练掌握阻抗匹配、功率匹配实现录音系统连接的工作原理;(3)熟悉录音系统各类设备的操作使用;三.实验主要流程、步骤(该部分如不够填写,请另加附页)1.利用阻抗匹配、功率匹配原理,实现录音系统连接。
(1)老师介绍调音台的各输入与输出端子的功能,以及其控制按钮的名称和作用。
(2)用转换头将电容式话筒连接到调音台,电容式话筒的插头插在1和2路录音孔中,(遵循阻抗匹配原理,一定要注意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所接负载阻抗的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即传输线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处于阻抗匹配状态);(3)再把监听耳机的插头插在监听插口。
(4)把调音台的输出端用连接线与电脑的主机连接,给电脑传送音频信号,(遵循阻抗匹配原理,电脑的功率要和传输线的输出功率匹配);(5)最后连接电源线(6)MONITOR是总监听音量旋钮,调节该通路在监听线路中的音量大小。
.通过调节HIGH、MIDDLE、LOW三段均衡器旋钮来调节声音大小打开电脑进行调试,测试录音能否正常工作。
2.熟练掌握阻抗匹配、功率匹配实现录音系统连接的工作原理。
(1)阻抗匹配是指负载阻抗与激励源内部阻抗相适配,得到最大功率输出的一种工作状态,阻抗匹配则传输功率大,内阻等于负载时,输出功率最大,此时阻抗匹配。
(2)设备输出功率要与负载阻抗一致。
3.熟悉录音系统各类设备的操作使用。
(1)POWER ON是调音台开关,当 ON 的一边被按下时,调音台便接通电源;(2)MIC是麦克风输入接口,LINE是高电平输入接口,MONITOR是监听输出接口;(3)电容式话筒的敏感度及其高,在录制声音史应该对准说话的人;(4)在调音台每一路输入通道上都有一组均衡旋钮,HIGH是高频,MID是中频,LOW是低频,高中低频率旋钮向左(顺时针)旋时,对应的频段就会得到提升,反之衰减。
声音文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声音文件的采集、编辑和播放的基本操作。
2. 了解声音文件的格式、编码和采样率等基本概念。
3. 掌握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如音频剪辑、合并、添加效果等。
4. 通过实验,提高对声音文件处理和编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器材1. 电脑一台(装有音频编辑软件)2. 音频采集设备(如麦克风、音响等)3. 音频编辑软件(如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三、实验内容1. 声音文件的采集(1)连接音频采集设备,打开音频编辑软件。
(2)设置采样率、采样位数和声道数等参数。
(3)开始录音,录制所需声音文件。
2. 声音文件的编辑(1)打开音频编辑软件,导入采集到的声音文件。
(2)剪辑:选择音频编辑软件中的剪辑工具,对声音文件进行剪切、复制、粘贴等操作。
(3)合并:将多个声音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实现音频的拼接。
(4)添加效果:对声音文件添加各种音频效果,如淡入淡出、回声、混响等。
3. 声音文件的播放与导出(1)播放:在音频编辑软件中播放编辑好的声音文件,检查效果是否满意。
(2)导出:将编辑好的声音文件导出为所需格式,如MP3、WAV等。
四、实验步骤1. 连接音频采集设备,打开音频编辑软件。
2. 设置采样率、采样位数和声道数等参数。
3. 开始录音,录制所需声音文件。
4. 打开音频编辑软件,导入采集到的声音文件。
5. 使用剪辑工具对声音文件进行剪切、复制、粘贴等操作。
6. 将多个声音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
7. 对声音文件添加各种音频效果。
8. 播放编辑好的声音文件,检查效果是否满意。
9. 将编辑好的声音文件导出为所需格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完成了声音文件的采集、编辑和播放。
采集到的声音文件清晰,编辑后的声音文件效果良好,播放时无杂音。
2. 实验分析(1)在采集声音文件时,应注意环境噪音的干扰,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进行录音。
(2)在编辑声音文件时,应熟悉音频编辑软件的各项功能,合理运用剪辑、合并、添加效果等操作。
声音实验报告范文

声音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声音的影响,了解声音的传播规律和产生机理。
二、实验器材1.实验室教学讲台。
2.声音发生器。
3.频率计。
4.音量计。
5.细绳和负重块。
三、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实验一:不同频率声音的传播速度1.将频率计放在实验室教学讲台上。
2.调节声音发生器的频率,分别记录下100Hz、500Hz和1000Hz的频率读数。
3.根据频率计得到的频率读数和教学讲台长度测量数据,计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观察声音传播速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二:不同距离声音的衰减1.在实验室教学讲台的一端放置声音发生器,距离为1米。
2.在离声音发生器一定距离的位置放置音量计。
3.逐渐增大距离,记录不同距离处的声音分贝数。
4.观察声音分贝数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实验三:声音的传播方向与障碍物1.将声音发生器放置在教学讲台一侧。
2.在教学讲台另一侧,用细绳和负重块悬挂一个木板。
3.分别在木板悬挂的正面和背面测量声音的分贝数。
4.观察声音的传播方向和障碍物对声音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实验一:不同频率声音的传播速度频率(Hz),频率计读数,讲台长度(m),传播速度(m/s):--------:,:---------:,:-----------:,:-------------: 100,104.5,2.0,209.0500,503.2,2.0,1006.41000,999.8,2.0,1999.6实验二:不同距离声音的衰减距离(m),声音分贝数:-------:,:--------:1,802,703,604,505,40实验三:声音的传播方向与障碍物位置,声音分贝数:-----------:,:--------:正面,80背面,60五、实验讨论从实验一的数据可以看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呈正相关关系,即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这是因为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单位时间内震动次数更多,所以传播速度也相对较快。
声音传播信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2. 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3. 验证声音传播信息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1. 发声器:手机、电脑、录音机等;2. 介质:空气、水、金属等;3. 接收器:麦克风、耳机、水听器等;4. 仪器:秒表、量筒、玻璃管等。
三、实验原理声音是一种机械波,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传播。
当发声体振动时,会带动周围介质(如空气、水、金属等)中的分子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逐渐衰减,直至消失。
声音传播过程中,可以将信息传递给接收器,实现信息交流。
四、实验步骤1. 空气中传播实验(1)将手机调至免提通话状态,将手机置于距离麦克风1米处;(2)同时打开麦克风和手机,观察手机屏幕上的通话质量,记录通话过程中声音的清晰度、稳定性等指标;(3)改变手机与麦克风之间的距离,重复实验,观察通话质量的变化。
2. 水中传播实验(1)将录音机调至播放状态,将录音机置于距离水听器1米处;(2)同时打开水听器和录音机,观察水听器接收到的声音质量,记录声音的清晰度、稳定性等指标;(3)改变录音机与水听器之间的距离,重复实验,观察声音质量的变化。
3. 金属中传播实验(1)将手机调至免提通话状态,将手机置于距离麦克风1米处;(2)将麦克风插入金属管中,将金属管的一端与手机相连,另一端置于距离麦克风1米处;(3)同时打开麦克风和手机,观察手机屏幕上的通话质量,记录通话过程中声音的清晰度、稳定性等指标;(4)改变金属管长度,重复实验,观察通话质量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气中传播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中,声音传播距离较远,通话质量较好。
随着距离的增加,通话质量逐渐下降,但仍然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
2. 水中传播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中,声音传播距离较近,通话质量较差。
随着距离的增加,通话质量明显下降,声音变得模糊。
3. 金属中传播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属中,声音传播距离较远,通话质量较好。
声音处理实验报告结果

实验名称:声音处理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声音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声音处理软件进行音频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3. 了解不同声音处理技术对音频信号的影响。
实验原理:声音处理是指对声音信号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声音处理技术,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降噪、压缩、分割、识别等操作,以达到提高声音质量、方便信息传输和存储等目的。
实验设备:1. 电脑一台2. 声卡一个3. 麦克风一个4. 音频处理软件(如Adobe Audition、Audacity等)实验步骤:1. 连接设备:将麦克风连接到声卡,声卡连接到电脑。
2. 打开音频处理软件:选择合适的音频处理软件,如Adobe Audition。
3. 采集音频信号:打开麦克风,进行声音采集。
4. 声音处理:对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以下处理:a. 噪声去除:使用软件中的降噪功能,对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b. 声音增强:使用软件中的均衡器、压缩器等功能,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处理。
c. 声音分割:使用软件中的分割功能,将音频信号分割成多个片段。
d. 声音识别:使用软件中的语音识别功能,对音频信号进行语音识别。
5. 分析处理结果:观察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分析处理效果。
实验结果:1. 噪声去除效果:经过降噪处理后,音频信号中的噪声明显减少,声音质量得到提高。
2. 声音增强效果:经过均衡器、压缩器等增强处理后,音频信号中的低频和高频部分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整体声音更加清晰、饱满。
3. 声音分割效果:使用分割功能将音频信号分割成多个片段,方便后续的编辑和整理。
4. 声音识别效果:经过语音识别处理后,音频信号中的语音内容被成功识别,为后续的文字处理提供了便利。
实验结论:1. 声音处理技术在音频信号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声音质量,方便信息传输和存储。
2. 使用音频处理软件进行声音处理,可以实现对音频信号的降噪、增强、分割、识别等功能。
声音模拟传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2. 探究不同介质(气体、液体、固体)对声音传播速度和效果的影响;3. 模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二、实验器材1. 音频播放器;2. 音频线;3. 空气传声管道(例如:一根透明塑料管或玻璃管);4. 水槽;5. 玻璃板;6. 实验记录表格;7. 计时器;8. 安全眼镜。
三、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如气体、液体、固体)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模拟声音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音频播放器、传声管道、水槽、玻璃板等设备完好。
2. 将音频播放器连接到音频线上,并将音频线的一端插入播放器的输出孔,另一端连接到传声管道的一端。
3. 将传声管道的另一端插入水槽中,确保管道完全浸入水中。
4. 在水槽上放置玻璃板,用于观察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效果。
5. 打开音频播放器,播放一段音乐,观察声音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现象。
6. 使用计时器记录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并记录实验现象。
7. 重复实验步骤,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现象1. 在空气中,声音传播较快,能够清晰地听到音乐声;2. 在水中,声音传播速度较慢,但音质较好,能够听到较清晰的音乐声;3. 在玻璃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但音质有所下降,音乐声较为沉闷。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声音在固体(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水)中的传播速度次之,在气体(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效果不同,固体中传播的音质较好,但声音较为沉闷;液体中传播的音质较好,但传播速度较慢;气体中传播的音质较差,但传播速度较快。
3. 实验结果与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相符,即声音在密度和弹性较大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在密度和弹性较小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七、实验结论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2. 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速度和效果有显著影响,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音质较好;液体中传播速度次之,音质较好;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音质较差;3.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成功探究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验证了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声音实验报告

(6)用声音播放(或音频处理)软件播放声音,比较质量有无差别。
(7)使用11.025kHz的采样频率,16b采样精度,单声道,录制内容(1)中的声音。
(8)按照内容(2)编辑声音。
(9)使用Save As命令保存声音。在“另存为”对话框的“保存类型”中选择:“Wave(Microsoft)(*.wav)”,单击Custom(自定义)按钮选择内容(3)中要求的压缩格式,以不同的压缩算法保存声音文件。
二、声音的编辑与压缩
目的:(1)掌握数字音频的基本编辑方法。
(2)理解不同压缩方法对声音质量和文件大小的影响。
(3)掌握不同格式数字声音的制作方法。
要求:(1)依操作提示完成实验内容。
(2)填写附表5和附表6,将其加入实验报告中。
(3)将实验报告和保存的7个声音文件(含一个原始未压缩WAV文件)压缩为*.zip文件,提交到作业服务器上指定目录中。文件命名格式:“e02_”+学号+“.zip”,如:“e02_04105001”。
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可选)
(1)使用磁带放音机作声源需要使用音频线将磁带放音机或收音机的“Phone”插孔与声卡的“Line In”插孔相连;使用话筒录音,讲话同插入声卡的“MIC In”插孔。
(2)在Windows“控制面板”的“声音和多媒体”中,设置相应的录音声源。
(3)启动音频编辑软件。
(4)设置数字化参数、录音,记下时间长度,以未压缩WAV格式保存文件。
(13)调整语音音量。
(14)试着对其或其片段进行淡入、淡出、回响、合唱等效果的处理。
(15)从网上下载一段音乐,将其与上面的语音合成到一起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可选)
关于声音的实验报告

关于声音的实验报告引言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通过空气、固体或液体中的震动传播。
为了更好地理解声音及其性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的实验设计、观察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设计实验一:音的传播速度测量我们使用了一根长直的金属杆作为声音的传播介质。
在金属杆的一端,我们安装了一个敲击装置,将冲击声音发送到金属杆中。
在杆的另一端,我们安装了一个麦克风,用于接收声音。
我们在杆的不同位置敲击,并记录声音到达麦克风的时间差。
实验二:音的频率测量我们使用了一个频率计来测量不同音调的声音频率。
通过调整频率计的设置,我们可以轻松地测量不同音频的频率。
实验三:共振现象观察我们利用一个玻璃杯装满水,用一根金属勺子敲击杯沿的方式来产生声音。
我们观察并记录每次敲击产生的声音是否引起玻璃杯内部的共振现象。
实验结果实验一:音的传播速度测量我们在金属杆的不同位置敲击,并记录声音到达麦克风的时间差。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声音在金属杆中传播的速度。
实验数据表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要大大高于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
实验二:音的频率测量我们使用频率计测量了不同音调的声音频率。
通过观察频率计的读数,我们得到了不同音的频率。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音调的频率是不同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音调听起来更高,而有的音调听起来更低。
实验三:共振现象观察我们敲击玻璃杯的边缘,观察并记录杯内的共振现象。
实验数据表明,当声音频率接近杯的固有频率时,会出现共振现象,杯会发出更大的声音。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声音的传播速度、频率以及共振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对于实验一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
这是由于固体中的分子间距离较小,声音能够更快地传导。
通过实验二中音的频率测量,我们发现不同音调的频率不同。
这是由于不同音调所对应的声波振动的频率不同,而频率计可以通过测量声波振动的频率来确定音调。
多媒体声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数字音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音频采集、编辑和播放的基本方法。
2. 熟悉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提高音频制作和编辑能力。
3. 分析不同音频格式对音质的影响,掌握音频格式转换技巧。
4. 学习音频在多媒体制作中的应用,提高多媒体作品的音质和观赏性。
二、实验内容1. 音频采集(1)实验设备:麦克风、计算机、音频采集卡。
(2)实验步骤:① 将麦克风连接到音频采集卡,并确保连接正常。
② 打开音频采集软件,设置采样率、采样位数、通道数等参数。
③ 演示或录制所需音频内容。
④ 保存音频文件。
2. 音频编辑(1)实验设备:音频编辑软件(如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
(2)实验步骤:① 打开音频编辑软件,导入采集的音频文件。
② 使用剪辑、合并、复制、粘贴等工具对音频进行编辑。
③ 调整音频的音量、频率、相位等参数。
④ 添加音效、背景音乐等元素。
⑤ 保存编辑后的音频文件。
3. 音频格式转换(1)实验设备:音频格式转换软件(如格式工厂、MediaCoder等)。
(2)实验步骤:① 打开音频格式转换软件,选择音频文件。
② 设置输出格式、编码、比特率等参数。
③ 选择输出路径。
④ 开始转换。
4. 音频在多媒体制作中的应用(1)实验设备:多媒体制作软件(如Adobe Premiere、Final Cut Pro等)。
(2)实验步骤:① 打开多媒体制作软件,导入视频和音频文件。
② 将音频文件添加到视频轨道。
③ 调整音频与视频的同步。
④ 裁剪、剪辑音频。
⑤ 添加音效、背景音乐等元素。
⑥ 保存多媒体作品。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音频采集:通过实验,掌握了麦克风的使用方法,学会了音频采集的基本操作,采集到的音频质量较高。
2. 音频编辑:通过实验,熟悉了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提高了音频制作和编辑能力,编辑后的音频音质得到提升。
3. 音频格式转换:通过实验,学会了音频格式转换技巧,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音频格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声音方面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2. 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通过实验验证声音传播速度的相关理论。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通过介质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主要受介质密度、弹性模量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测量声音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验证声音传播速度的相关理论。
三、实验器材1. 超声波发射器2. 超声波接收器3. 秒表4. 空气、水和玻璃三种介质5.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米。
2. 将实验台上的介质更换为空气,打开超声波发射器,同时启动秒表,记录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时间。
3. 将实验台上的介质更换为水,重复步骤2,记录信号传输时间。
4. 将实验台上的介质更换为玻璃,重复步骤2,记录信号传输时间。
5. 计算声音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并比较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五、实验数据1.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1 = 343 m/s2. 水中的传播速度:v2 = 1482 m/s3. 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3 = 5130 m/s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3 m/s,在水中为1482 m/s,在玻璃中为5130m/s。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受介质密度、弹性模量等因素的影响。
3. 空气、水和玻璃的密度分别为1.29 kg/m³、998 kg/m³和2520 kg/m³,弹性模量分别为1.42 GPa、2.2 GPa和70 GPa。
从数据上看,声音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高,其次是水,最低的是空气。
七、实验结论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受介质密度、弹性模量等因素的影响。
2. 本实验验证了声音传播速度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声音传播提供了实验依据。
声音处理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声音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音频录制、编辑、降噪、混音等基本操作。
3. 熟悉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提高音频制作水平。
二、实验环境1. 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配备高性能计算机、耳机、麦克风等设备。
2. 操作系统:Windows 103. 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 CC 2019三、实验内容1. 音频录制:使用麦克风录制一段自然声音,如讲话、音乐等。
2. 音频编辑:对录制好的音频进行剪辑、拼接、静音等操作。
3. 降噪处理:对含有背景噪声的音频进行降噪处理,提高音质。
4. 混音处理:将多个音频文件进行混音,调整音量、音调等参数,制作成一首完整的音频作品。
5. 格式转换:将音频文件转换成不同的格式,如MP3、WAV等。
四、实验步骤1. 音频录制(1)打开Adobe Audition软件,选择“录音”功能。
(2)连接麦克风,调整输入音量,确保录音质量。
(3)开始录制,注意保持录音环境的安静。
(4)录制完成后,保存音频文件。
2. 音频编辑(1)打开录制好的音频文件,选择“编辑”功能。
(2)根据需求,对音频进行剪辑、拼接、静音等操作。
(3)保存编辑后的音频文件。
3. 降噪处理(1)打开含有背景噪声的音频文件,选择“效果”功能。
(2)选择“降噪”工具,根据噪声特点调整参数。
(3)对音频进行降噪处理,观察音质变化。
(4)保存降噪后的音频文件。
4. 混音处理(1)打开多个音频文件,选择“多轨”功能。
(2)将音频文件拖入对应轨道,调整音量、音调等参数。
(3)根据需求,添加混音效果,如均衡器、混响等。
(4)保存混音后的音频文件。
5. 格式转换(1)打开音频处理软件,选择“文件”-“导出”-“导出为”功能。
(2)选择目标格式,如MP3、WAV等。
(3)设置导出参数,如采样率、比特率等。
(4)导出音频文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音频录制:成功录制一段自然声音,录音质量较好。
声音的传导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声音的传导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0日实验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传导的基本原理。
2. 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导速度。
3. 比较气传导和骨传导的效率。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通过介质的振动传播。
声音的传导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密度和弹性模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实验验证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导速度,并比较气传导和骨传导的效率。
三、实验器材1. 音频信号发生器2. 传声器3. 音频分析仪4. 钢尺5. 水槽6. 骨传导耳机7. 计时器8. 纸和笔四、实验步骤1. 空气传导实验(1)将音频信号发生器连接到传声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1000Hz,输出功率为1W。
(2)将传声器放置在距离钢尺一端10cm处,记录下传声器接收到的信号。
(3)将钢尺的另一端放置在耳朵旁边,保持固定,用音频分析仪分析信号,记录下钢尺传导声音到耳朵的时间。
(4)重复实验,改变钢尺的长度,记录下不同长度钢尺传导声音的时间。
2. 水传导实验(1)将音频信号发生器连接到传声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1000Hz,输出功率为1W。
(2)将传声器放入水槽中,距离水面10cm处,记录下传声器接收到的信号。
(3)将钢尺的一端放入水中,另一端放置在耳朵旁边,保持固定,用音频分析仪分析信号,记录下钢尺传导声音到耳朵的时间。
(4)重复实验,改变钢尺在水中的深度,记录下不同深度钢尺传导声音的时间。
3. 骨传导实验(1)将音频信号发生器连接到传声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1000Hz,输出功率为1W。
(2)将传声器放置在耳朵旁边,记录下传声器接收到的信号。
(3)戴上骨传导耳机,用音频分析仪分析信号,记录下骨传导耳机传导声音到耳朵的时间。
(4)重复实验,改变骨传导耳机的放置位置,记录下不同位置骨传导耳机传导声音的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气传导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随着钢尺长度的增加,声音传导到耳朵的时间逐渐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媒体技术》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声波信号处理(二)声波特性了解姓名陈燕学号2010110603 班级计算机科学学院6班实验地点西102 实验日期成绩实验目的了解声音信号的幅度、频率的基本特征和听觉感受,了解纯音、复合音的区别和基波、谐波的概念。
实验设备AG-HMC73MC 数字摄录一体机实验内容与实验记录1、对比男声、女声语言朗诵的听觉感受1)打开Audition 3.0,点击“编辑”工作区,进入单轨视图。
2)分别打开导入的“再别康桥(男声)”、“再别康桥(女声)”音频文件。
3)将“再别康桥(男声)”音频文件的一个音轨删除,以“再别康桥(男声)-1”保存。
4)将“再别康桥(女声)”音频文件的一个音轨删除,以“再别康桥(女声)-1”保存。
5)打开“再别康桥(女声)-1”音频文件,将“再别康桥(男声)”音频文件的留存音轨复制,粘贴在“再别康桥(女声)-1”的空白音轨。
6)将“再别康桥(男声)-1”、“再别康桥(女声)-1”合成的音频文件以“再别康桥-1”保存。
7)调整“再别康桥-1”两个音轨的信号幅度,进行两个单轨轮换播放,对比两个音轨信号的听觉特征和听觉感受。
2、对比不同频率纯音的听觉感受1)打开Audition 3.0,点击“编辑”菜单工作区,进入单轨视图。
2)点击“新建波形”按钮,选择“新建波形”对话框中“取样频率”为44.1KHz、“声道数”为立体声“分辨率”为16位,并进行确认。
3)选择菜单栏的“生成”按钮,打开下拉菜单,点击“音调”选项。
4)在“生成音调”对话框中,在“基准频率”栏目添入261.63Hz,将“锁定设置”选中,将“调制”、“调制频率”设置为0,在“常规”栏目选择“正弦波”,信号长度“时值”栏目添入波形长度3秒,“dB 音量”栏设置成-6 dB(半满幅),其余项目选择默认,点击“确认”将信号波形存入音轨。
5)依次在“基准频率”栏目添入293.66Hz、329.63Hz、349.23Hz、391.99Hz、440Hz、493.88Hz、523.25Hz、将“锁定设置”选中,将“调制”、“调制频率”设置为0,其余项目选择不变,分别点击“确认”将各频率的信号波形按顺序存入音轨。
6)将播放信号定位在开始位置,播放记录的多频率连续信号,感受纯音的听觉特征和听觉感受。
3、对比不同频率复合音的听觉感受1)打开Audition 3.0,点击“编辑”工作区,进入单轨视图。
2)点击“新建波形”按钮,选择“新建波形”对话框中“取样频率”为44.1KHz、“声道数”为立体声“分辨率”为16位,并进行确认。
3)选择菜单栏的“生成”按钮,打开下拉菜单,点击“音调”选项。
4)在“生成音调”对话框中,在“基准频率”栏目添入261.63Hz,将“锁定设置”选中,将“调制”、“调制频率”设置为0,在“频率成分”选项“1X”选择100%、1.3X选择40%、“1.6X”选择30%、“2X”选择20%、“2.4X”选择10%;在“常规”栏目选择“正弦波”,信号长度“时值”栏目添入波形长度3秒,“dB 音量”栏设置成-6 dB(半满幅),其余项目选择默认,点击“确认”将信号波形存入音轨。
5)依次在“基准频率”栏目添入293.66Hz、329.63Hz、349.23Hz、391.99Hz、440Hz、493.88Hz、523.25Hz、将“锁定设置”选中,将“调制”、“调制频率”设置为0,在“频率成分”选项按照第一个频率进行设置,其余项目选择不变,分别点击“确认”将各频率的信号波形按顺序存入音轨。
6)将播放信号定位在开始位置,播放记录的多频率连续信号,感受复合音的听觉特征和听觉感受。
实验小结(体会)*在本次实验中你学到了什么?主要收获有哪些?*在完成本次实验中的任务时你遇到了哪些较难解决的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教师评语教师签名:()批改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声波信号处理(三)声频信号频率特性调整姓名陈燕学号2010110603 班级计算机科学学院6班实验地点西102 实验日期成绩实验目的1、了解1/1倍频程、1/3倍频程的概念2、了解声音信号的频率成分均衡作用实验设备AG-HMC73MC 数字摄录一体机实验内容与实验记录1、不同倍频程信号的试听1)打开Audition 3.0,点击“编辑”工作区,进入单轨视图。
2)选择菜单栏的“生成”按钮,打开下拉菜单,点击“音调”选项。
3)在“生成音调”对话框中,在“基准频率”栏目添入上表列出的不同倍频程的信号频率,将“锁定设置”选中,将“调制”、“调制频率”设置为0,在“频率成分”选项“1X”选择100%、1.3X、“1.6X”、“2X”、“2.4X”选择0;在“常规”栏目选择“正弦波”,信号长度“时值”栏目添入波形长度3秒,“dB 音量”栏设置成-6 dB(半满幅),其余项目选择默认,点击“确认”将信号波形存入音轨。
4)对存入的对应倍频程声音信号对比试听。
2、声音信号的频率均衡调整1)打开Audition 3.0,点击“编辑”工作区,进入单轨视图。
2)导入“the mass”、“被遗忘的时光”、“加州酒店”、“第五元素”音频文件。
3)打开导入的“the mass”音频文件。
4)打开“效果”菜单,点击“滤波与均衡”的“图示均衡器”选项,选择30频段的调整效果。
5)将各频率点的均衡推子恢复至0dB刻度,选择“预览”播放键进行试听。
6)将80Hz频率点降低12dB、63Hz频率点100Hz频率点降低9dB、50Hz频率点125Hz频率点降低6dB、36Hz 频率点160Hz频率点降低3dB,按“确定”键实行转换。
7)点击“编辑”菜单,选择“插入到多轨区”选项,将转换后的音频文件导入多轨区的第一音轨。
8)点击“多轨”选项,进入多轨工作区,点击第二音轨的调节面板,使第二音轨处于工作状态。
9)点击“编辑”选项,进入单轨工作区。
10)将80Hz频率点提升12dB、63Hz频率点100Hz频率点提升9dB、50Hz频率点125Hz频率点提升6dB、36Hz 频率点160Hz频率点提升3dB,按“确定”键实行转换。
11)点击“编辑”菜单,选择“插入到多轨区”选项,将转换后的音频文件导入多轨区的第二音轨。
12)在多轨区按“播放”键,分别点击第一、第二音轨进行对比试听,感受该频率段对声音的影响。
13)该频段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
14)打开导入的“被遗忘的时光”音频文件。
15)打开“效果”菜单,点击“滤波与均衡”的“图示均衡器”选项,选择30频段的调整效果。
16)将各频率点的均衡推子恢复至0dB刻度,选择“预览”播放键进行试听。
17)将800Hz频率点降低12dB、630Hz频率点1000Hz频率点降低9dB、500Hz频率点1250Hz频率点降低6dB、400Hz频率点1600Hz频率点降低3dB,按“确定”键实行转换。
18)点击“编辑”菜单,选择“插入到多轨区”选项,将转换后的音频文件导入多轨区的第一音轨。
19)点击“多轨”选项,进入多轨工作区,点击第二音轨的调节面板,使第二音轨处于工作状态。
20)点击“编辑”选项,进入单轨工作区。
21)将800Hz频率点提升12dB、630Hz频率点1000Hz频率点提升9dB、500Hz频率点1250Hz频率点提升6dB、400Hz频率点1600Hz频率点提升3dB,按“确定”键实行转换。
22)点击“编辑”菜单,选择“插入到多轨区”选项,将转换后的音频文件导入多轨区的第二音轨。
23)在多轨区按“播放”键,分别点击第一、第二音轨进行对比试听,感受该频率段对声音的影响。
该频段包含了大多数乐器和人声的低频谐波,因此它的调节对于还原乐曲和歌曲的效果都有很明显的影响。
如果提升过多会使声音失真,但设置过低又会使背景音乐掩盖人声。
24)打开导入的“加州酒店”音频文件。
25)打开“效果”菜单,点击“滤波与均衡”的“图示均衡器”选项,选择30频段的调整效果。
26)将各频率点的均衡推子恢复至0dB刻度,选择“预览”播放键进行试听。
27)将3200Hz频率点降低12dB、2500Hz频率点4000Hz频率点降低9dB、2000Hz频率点5000Hz频率点降低6dB,按“确定”键实行转换。
28)点击“编辑”菜单,选择“插入到多轨区”选项,将转换后的音频文件导入多轨区的第一音轨。
29)点击“多轨”选项,进入多轨工作区,点击第二音轨的调节面板,使第二音轨处于工作状态。
30)点击“编辑”选项,进入单轨工作区。
31)将3200Hz频率点提升12dB、2500Hz频率点4000Hz频率点提升9dB、2000Hz频率点5000Hz频率点提升6dB,按“确定”键实行转换。
32)点击“编辑”菜单,选择“插入到多轨区”选项,将转换后的音频文件导入多轨区的第二音轨。
33)在多轨区按“播放”键,分别点击第一、第二音轨进行对比试听,感受该频率段对声音的影响。
34)该频段表现音乐的距离感,提升这一频段,会使人感觉与声源的距离变近了,而衰减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同时它还影响着人声和乐音的清晰度。
35)打开导入的“第五元素”音频文件。
36)打开“效果”菜单,点击“滤波与均衡”的“图示均衡器”选项,选择30频段的调整效果。
37)将各频率点的均衡推子恢复至0dB刻度,选择“预览”播放键进行试听。
38)将10000Hz频率点降低12dB、8000Hz频率点12500Hz频率点降低9dB、6300Hz频率点16000Hz频率点降低6dB,按“确定”键实行转换。
39)点击“编辑”菜单,选择“插入到多轨区”选项,将转换后的音频文件导入多轨区的第一音轨。
40)点击“多轨”选项,进入多轨工作区,点击第二音轨的调节面板,使第二音轨处于工作状态。
41)点击“编辑”选项,进入单轨工作区。
将10000Hz频率点提升12dB、8000Hz频率点12500Hz频率点提升9dB、6300Hz频率点16000Hz频率点提升6dB,按“确定”键实行转换。
42)点击“编辑”菜单,选择“插入到多轨区”选项,将转换后的音频文件导入多轨区的第二音轨。
在多轨区按“播放”键,分别点击第一、第二音轨进行对比试听,感受该频率段对声音的影响。
该频段表现的高频,提升这段会使声音宏亮,饱满,但清晰度不够;衰减时声音会变得清晰,可音质又略显单薄。
实验小结(体会)*在本次实验中你学到了什么?主要收获有哪些?*在完成本次实验中的任务时你遇到了哪些较难解决的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教师评语教师签名:()批改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声波信号处理(四)声频信号空间特性调整姓名陈燕姓名陈燕姓名陈燕实验地点西102 实验地点西102 实验地点西102实验目的利用对左右声道声音信号响度和时间差的调整,进行声音信号听觉的空间特性感受,加深对哈斯效应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