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风格从古至今的变化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我国是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国家,又是由多民族组成的。

因此,无论是文化积演还是物质文明都有着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的内涵。

其中的家具成就尤为显赫,蜚声中外的“明式家具”就是我们的祖先给人类艺术宝库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家具”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工艺美术用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习俗,因而生产出不同风格的家具。

我国有史以来自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家具同样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发展变化着。

我国的起居方式,自古至今可分为“席地坐”和“垂足坐”两大时期。

一、商周时代的家具商周家具的品种主要包括:席、俎、禁和扆。

1、席,床塌之始。

先民们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作为坐卧之具,这就是席。

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兼作坐具与卧具,可谓床塌之始祖。

2、俎,桌案之始。

俎是古时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之用具。

俎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奠定了基础,实在可谓桌案类家具之始祖。

从出土的商周时代的实物看,俎由最初的四条腿,发展成新的板式腿造型。

几在古时是凭倚之具,为长者、尊者所设,放在身前或身侧,也可以说是靠背的母体。

3、禁,箱柜之始。

它是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是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

通常为长方体,形似现在的箱子。

4、扆,屏风之始。

扆,是古时天子座后的屏风,在周朝,是天子专用的器具。

它以木为框,糊以绛帛,上画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这是天子名位与权利的象征。

二、春秋战国、秦时期家具西周以后从春秋到战国直至秦灭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是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奴隶的解放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春秋时期还出现了著名匠师鲁班,相传他发明了钻刨、曲尺和墨斗等。

中外家具发展史

中外家具发展史

桌子用途最广,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人人必需,所以桌子的种类也比较多,有长有短,短者为方桌,长者为油桌。

油桌是桌子的基本形式,是最普遍的长方桌(图4—38),常与灯挂椅配置使用。

方桌就是正方形的桌子,一般有大小两种尺寸,大的叫“八仙”,约三尺三寸见方,适宜坐八个人;小的叫“六仙”,约二尺六寸见方。

还有一种叫“一脚三牙方桌”(图4-39)它虽然是案形结体,但由于尺寸较小,人们习惯称之为桌。

这种案形结体的家具,一般把较大的称为案,较小的称为桌。

炕桌(图4—40)是一种矮桌,一般为长方形。

另外,还有书桌、琴桌、条桌、半圆桌(图4—41)和抽屉桌。

(三)橱柜类橱柜类家具的式样有方角柜(图4—42)、圆角柜、四件柜、亮角柜、闷户橱、矮柜以及用来收藏书籍、古董的博古柜或架类。

圆角柜(图4—43)俗称面条柜,形式简捷,方中带圆,仅有的一点点装饰便是柜锁上的扣环;两件柜(图4—44)由一件顶柜与一件竖柜合成,为明代遗物中常见式样,均用做贮存衣物。

矮柜主要有三屉矮柜(图4—45)和四屉矮柜,式样整洁,为存贮衣服之家具,白铜饰件,纹样美雅。

闷户橱(图4—46)较矮柜略长,进深略窄。

橱面两端横木为翘头,是明式家具中具有案类和柜类两种功能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家具。

另外,衣箱、官皮箱和百宝箱更以简捷实惠著称于世。

(四)床榻类床榻类的式样在明代也达到了极大的丰富,主要有榻和架子床。

榻(图4—47),又称罗汉床,即床面之上三面有矮围子。

榻的差异除床身有宽有窄、式样有束腰或无束腰外,主要变化表现在围子的作法上。

最简捷朴质的只有三块光素的整板,正中的一块稍高,或有的整板加一些浮雕花纹,图案或简或繁;另一种是围子四周有边框,中部用短材攒接出各种各样的花纹。

架子床(图4—48),床四角有立柱,柱间有矮围子,柱上端承床顶,下有底座。

有的架子床有门围,就是正面两侧多加两立柱,故称为“六柱床”(图4—49)。

没有门围的架子床,帐子挂在外面,即把床顶罩在帐子里;有门围的架子床,把帐子挂在架子里面,使围子的花纹露出来,被浅色的帐子一衬托,显得格外美观。

隋唐室内陈设与家具变化

隋唐室内陈设与家具变化

(五)室内陈设与家具变化隋唐五代是我国室内陈设与家具形式大变革的时期。

隋和唐代前期,传统的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虽然仍是主流,但使用高足家具与垂足而坐的风气也已经逐渐发展起来。

到了盛唐和五代,高足家具迅速推广开来,成为当时屋室家具的主要样型,人们垂足而坐的习俗已经初步形成。

室内陈设这一时期的室内陈设是随着高足家具的发展和人们起居习惯的变化而变化的。

秦汉时,人们席地而坐,室内的基本陈设是席、床、榻、几、案等。

隋唐五代时则主要是高足的桌、椅、大案和床榻。

这从《韩熙载夜宴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室内陈设的情况。

此外,五代王齐翰《勘书图》中绘有三叠大屏风,屏风前设长案,一位白衣长髯的文士坐在一张扶椅上,前置一书几。

这种室内陈设使室内空间和各种装饰都发生了变化,与席地而坐的室内陈设迥然不同。

床榻隋唐五代时期的床塌,形体上都较前代更加宽大,这种宽大的床榻可以从传世绘画和考古出土文物中看到。

《韩熙载夜宴图》中绘有两件床榻,床榻的左、右和后面都装有较高的围板,正面两侧各安一独板扶手,中间留门以容上下。

其中一床可同时容坐五人,形体之大可以想见。

1975 年4 月江苏邗江县蔡庄五代墓出土四件木床榻,长188 厘米、宽94 厘米、高57 厘米,榻面大边与抹头仿45°格角榫做法组成边框,中间设托档七根,上面用铁钉钉上木条九根。

榻的腿部和腿部上端同大边交接所置角牙均为如意云头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当时,床榻作为一种坐卧用具,使用得相当广泛。

皇帝所用的床,称“龙床”。

从《新唐书·百官志三》得知,唐鼓吹署掌置龙床。

唐冯贽《云仙杂记》记载:“韩志和有道术,宪宗时,献一龙床,坐则鳞、鬣爪、角皆动。

”唐代李峤写有一首咏帝王龙床的诗,描绘了床的豪华精美。

诗云:“传说有象床,畴昔献君王。

玳瑁千金重,珊瑚七宝妆。

”后蜀花蕊夫人《宫词》中也有“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之句。

在官衙中也有用榻的。

《通典·职官典·侍御史》记载:唐代侍御史食座之南所设的横榻,名南床,又称“痴床”。

简述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发展的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发展的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传统性与变革性并存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的发展既有传统性,又有变革性。

在古代,家具陈设是受到地域、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各个时期和地区的家具风格各异。

然而,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也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革,如唐宋时期的家具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明清时期的家具则更加注重装饰性和精致度。

二、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古代中国的室内家具陈设注重家具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相对简朴,家具的设计和摆放都是为了方便生活。

家具的设计注重实用性,如木质榻榻米床的设计考虑到了舒适性和储物功能,桌椅的设计强调稳固和方便摆放等。

古代中国人的家具陈设也注重布局的合理性,以便更好地利用空间。

三、讲究材质和工艺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注重材质的选择和工艺的精细。

家具的主要材料多为木材,如红木、楠木、柚木等,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

古代家具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修、刨、雕、磨、绘等。

家具的制作工艺手工精细,注重细节和雕刻的精美度,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家具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

四、强调装饰性和文化内涵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强调装饰性和文化内涵。

家具的装饰通常采用雕刻、绘画、镶嵌等技法,以增加家具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家具上的雕刻图案多为花鸟、人物、山水等传统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

此外,家具陈设还注重与室内环境的协调,如与壁画、窗帘、地毯等进行配合,形成整体的艺术效果。

五、室内布置的讲究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注重室内布置的讲究。

家具的摆放位置和布局需要考虑到整体空间的平衡与协调。

古代中国人注重家居风水,认为家具的摆放与家庭的运势和人的福祉息息相关。

因此,在家具陈设中,不仅要考虑家具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还要注重其与整个室内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的发展具有传统性与变革性并存、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讲究材质和工艺、强调装饰性和文化内涵以及室内布置的讲究等特点。

(完整版)中国家具发展史

(完整版)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的发展史
中国家具的发展史
家具发展进程中的四种风格
1 早期家具(周代至南北朝) 2 宋式家具(隋唐至元代及明朝早期) 3 明式家具(明中期至清早期) 4 清式家具(清中期以后)
原始社会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辽金 元明清
早期家具(周代至南北朝)
中国家具是从低到高逐渐演变的,它最早起源于"席地而坐"的席,逐渐 发展到"垂足而坐" 的坐具。最早最原始的家具是坐卧铺垫用的席,人们日常 生活或跪或盘腿而坐,配以低矮的家具。这时候,为了阻挡风寒,是用帷幕 围起而成为室的。汉代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是漆木家具,漆案和漆几是普遍 使用的家具。
俎是古代的一种礼 器,为祭祀时切割或陈 列牲畜之用具。图中的 俎为四条腿。
彩绘鸳鸯盒·战国·
整个造型为一只立雕 的鸳鸯,头部可以转动, 身体镂空,背部有一长方 形口。它巧妙地将实用与 美观融为一体,使之成为 一件具有隽永艺术魅力的 精品。
漆案·战国·(图) 此漆案案面光洁,中心部分无饰,四周饰以水涡纹。案有四腿,腿下横木承担
明代家具按不同的用材和工艺可分为: 1、传统的漆饰家具(或叫彩绘漆家具,)。 2、新颖的硬木家具。出现了黄花梨、紫檀木、鸡翅木等硬木家具。 3、软木家具。以榆木等为代表的明代软木家具。 4、竹藤、山柳制作的民间家具。由于此种家具较多在民间使用,传世珍宝不多。 5、陶、石制作的家具。
明式家具(明中期至清早期)
中国古典家具从明代中期至清前期(15~17世纪)终于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被称 为"中国古典家具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具式样被称为明式家具。当时,由于交通的 发达,印度、缅甸和东南亚一带出产的硬木材,如紫檀木、花梨木、铁力木、酸枝木等源 源不断输入中国。这些木材色泽沉着,纹理优美,兼之质地坚硬细腻,适宜于制作精密的 榫卯和进行细致的雕饰,做出来的家具质朴而不俗,具有独特的美学个性和实用价值。 加之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家具制作在技艺、造型上都有了飞跃的进步,各类家具的种类也 空前发展。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一)2010-07-13 10:54 来源:木石隅古典艺术网我要评论中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共经历了史前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民国时期;1、史前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为初始家具阶段。

中国现已知的最早的家具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史前人类构筑房屋的技术,榫卯结构为家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大约从公元前16世纪我国社会进入了青铜文化相当发达的商代,出现了大量的青铜礼器。

如青铜俎、青铜禁等,而这些礼器应是后世桌、案、箱、柜的雏形。

随着奴隶社会的不断进步。

手工业的日益发展,除了青铜家具外出现了木制、漆制家具,但起居方式仍为席地而坐,家具制作也相对简单,主要有席、俎几(似桌案)、禁(似箱柜)、扆(后世的屏风)等,在等级制度分明的奴隶社会,家具除有实用价值外还常常做为祭祀用的礼器,所以商周时期的家具在使用时有着严格的等级制约,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是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振兴己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青铜器生产开始衰落,大部分生活用具被漆器所代替。

同时由于青铜器的逐渐商品化,促进了品种的繁富,从出土实物证明,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青铜俎,而且还出现了设计精巧的四龙四凤青铜案。

髹漆工艺虽然在古文献中早见记载,如《周礼.考工记》中,在“轮人”、“弓人”中多次提到漆饰。

在西周墓中也见过漆俎,但是漆工艺得到较大发展的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此时很多漆器已经取代了青铜器,漆家具的品种有明显的增加,不仅有漆俎、漆几等原有品种,还出现了漆木床、漆衣箱、漆案等新的品种,装饰采用彩绘和雕刻等多种手法。

纹样也很丰富,有涡纹、动物形象等。

家具的品种主要有案、俎、几、床、箱、禁、屏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家具不单具有使用功能还开始具有观赏功能和价值,如战国的彩漆透雕座屏,它的长是51.8厘米,高仅15厘米,是一件小型家具。

中国家具史

中国家具史
中国家具史
中 国 家 具 史 中 国 家 具 史
分期
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矮型家具时期 受文化和生产力的限制,家具都很简陋。人们席地而坐,家具均较低矮。 南北朝至唐代——矮型与高型并存时期 南北朝以后,高型家具渐多。至唐代,高型家具日趋流行,席地坐与垂足坐两种方式交替消长。
宋代至元——高型家具普及 宋代,垂足坐的高型家具普及民间,成为人们起居作息用家具的主要形式。至此,中国传统家 具的造型、结构基本定型。 明代至清初——成熟时期 中国传统家具在工艺、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日臻成熟,至明代而大放异彩,进入一个辉煌 时期,并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晚期 清代家具体量增大,注重雕饰而自成一格。
矮型家具时期——春秋战国
矮 型 家 具 时 期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漆食案。 此器甚大,有拦边,可能是 聚餐用的大食案。
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雕花大木案, 两端各有四条腿,腿下有横木承托,虽经 地下埋藏近二千年,但今日见其案面雕刻 的花纹,线条流畅,技法娴熟,精美无比。 显见此案不仅供人放置器物,而且还有一 定的装饰、欣赏作用。
矮型家具时期——秦汉
矮 型 家 具 时 期
1.髹漆 在家具上髹漆,是春秋以后出现的新工艺,到了西汉非常流行。 漆家具始于春秋战国,盛于两汉。在家具上髹以彩漆,是汉代家具 的主要特征。采取黑地红绘,又是典型的汉代家具装饰手法。湖 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上的漆案、漆几、漆屏风等,最能代表汉代 家具的风格。红与黑的搭配,色彩艳丽,漆质光亮,作工精细,造 型别致轻巧,充分体现出辉煌的大汉国风。 2. 装饰纹样 装饰花纹多用云气纹,这种纹样变化很多,非常丰富,线条流 畅,极为生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变化多端的云气纹, 配以艳丽的红与黑色,和光亮照人的漆质,真可谓精美绝伦,令人 振奋不已。 汉代由于盛行厚葬,所以墓室所用的画像砖、画像石生产非常 发达,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剪影式的造型独具特色,形态生动 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画像砖、画像石上刻有大量的家具,为我们了 解汉代家具的造型、使用情况等,提供了极好的形象资料。 3.屏与榻的结合 屏风榻的出现,宣告了屏与榻相结合的新品种问世,新兴家具的诞 生。汉代屏风榻,有单扇,有双扇,榻上可设帐,榻沿施坠饰,很是讲 究,富丽而典雅。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其艺术上的特色,令人一目了然, 汉代家具的装饰,也同样具有独特、醒目的特点。从可见的汉代家具中, 可以体味到:汉代由于国势强盛,人民生活比较富足,反映在家具上, 也是多样、多彩,华丽无比。

中国古代家具史

中国古代家具史
束腰处牙板、以及四条腿均作精细的花纹雕刻。四腿上端 有牙条装饰,形成壸门轮廓,腿下有托泥。宽大、厚重、
精致、华美,十足的唐代风格。
《六尊者像》中的花桌


西安法门寺地宫所藏的唐代素面银香案。案面两端卷翘, 两只板状腿弯成一个S形的流畅曲线,在板腿的下端,前
后各有一条横枨托住板腿,好似托泥的形式,以此加固板
3. 装饰功能和观赏价值
作为家具,不单一地具有使用功能,同时又兼有欣赏价值
和观赏功能,春秋战国家具开创了家具工艺品的新历史。 这个时期家具装饰艺术除继续保留商代中心对称、单独适 合纹样和周代反复连续带状二方连续图案的传统装饰方法 外,还产生以重叠缠绕、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图案组织。
战国漆画
秦汉时期
辽阳汉墓壁画上的坐席
衣架

此衣架是汉墓出土模型,两条横杆为腿,腿下有八字脚稳 定其身,上面横杆两端出头,中间有横枨,这是最古老的
衣架造型。
横杆衣架
主要装饰和特点
1. 髹漆 在家具上髹漆和绘漆,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家具的首要特色。 在我国,种植漆树的历史虽然很久,但是漆家具的兴起, 无疑是在春秋战国。这时的彩漆家具,色彩艳丽,黑地为 主,配以红、绿、黄、金、银等多种颜料彩绘图案,朴素 而又华美,是漆家具的全盛时代--汉代家具的序幕。 2. 雕刻 用浮雕和透雕的手法装饰家具,这是战国漆木家具的又 一特点。
汉代家具的装饰风格,集中反映了汉代文化的时代特点。 家具上装饰的花纹主要是云气纹,流云飞动的装饰成为这 个时代家其装饰最明显的时代特点。


动物纹也被广泛采用
还出现了宣扬孝子、义士、圣君、羽化升仙、烈女故事等 题材,反映了汉女尊崇儒家、信奉道教、“三纲五常”、 “忠孝仁义”的伦理道德思想。

中国古代家具史分析

中国古代家具史分析


用莞草编的席,即《周礼》中所指的"五席"之一。此席是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编织方法与现代草席相近, 以53根麻线为经,莞草为纬,周缘包饰。锦缘变色严重, 现呈深棕色,花纹难以分辨。席缘用丝线缝缀。
湖南汉墓出土的莞席
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上的坐席。图中女子坐在席上,前边 有食盘,此席四周也有包缘。这是席地而坐时代,人们坐 在席上餐饮时的情景。
四龙四凤铜方案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一号墓出土的铜方案,这件家具可以
说是战国时代的精美工艺品。案的最下端是四只挺立的鹿, 围成一个圈座,座上有四条飞龙盘曲,在四龙中间又有四 只凤鸟展翅欲飞。四只龙头构成四角,架起四方案框。案 面原可能是漆木的,现已不存,只存框架。此案设计独特, 制作精巧,铸造工艺十分复杂,但是造型繁而不乱是实用 与美观的最好结合。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的起源,是世界家具史上起源 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春秋战国 及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及五代、宋元 、明、清、民国时期和改革开放后至今, 共九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其中以明 清家具作为中国家具的代表,明清家具在 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无论从实 用、鉴赏或者是收藏上,还是象征主人的 生活品位与地位上,仍然有着重要而深远 的意义。
西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公元前722481年),人们的室内生活仍保持着席地跪坐的习惯。家 具的种类除商朝延续下来的以外,又出现了凭靠的“几” 和“屏风”、“衣架”等。在装饰纹样上多为饕餮纹、龙 纹、凤纹、云纹、波纹和涡纹等。
战国时代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些珍贵的古代家具,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年前家具制造的成就。从信阳、长沙战 国墓出土的“床”、“几”和“案”等实物,不仅能反映 出这一时代的木质家具制造水平,而且可以看到工匠已能 比较熟练地在家具表面髹漆和彩绘,有的家具上还出现了 精美的浮雕。战国时代的“楚文化”尤为突出,其中以信 阳出土的大床周围的搁杆最为特殊,它是现存古代床中最 早的实物。

家具发展史

家具发展史

中外家具发展史中国传统家具源远流长,随着人们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商、周和三国时间“席地跪坐”的矮形家具,演变到隋、唐、五代到北宋而定型“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以后又经过约五、六百年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到明代达到了其艺术的顶峰。

中国家具随人类生活的改变而改变,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原始时代在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西半坡遗址发现有高出地面约10厘米左右的土台,据考证是“床”的形状,也许是中国家具的源头。

开始时,土台铺设防潮的草或荆条纺织的席,后来发展到在土台上铺设“筵”(竹篾编的席)。

当时人们的室内生活不仅坐、卧、睡眠在土台上,连吃饭、待客也在土台上,所以后来人们称待客宴会为“摆筵席”。

我国在陕西临潼发现出土的姜寨遗址也看到了可供一家人休息、寝卧的土床;在斯卡拉的史前石头房子里同样可找到一些用石头、石块或石板铺成的凳子和床;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人们是用当地的主要建筑材料――粘土砖砌成的桌和椅,这些原始的家具由于其宠大而笨重被固定在地面上,才能保存至今。

商周时代在我国商代的家具形式中已有了“几”和“榻”,这在甲骨文中有所记载。

“几”是在长方形板下两端带足的家具,“榻”是一种无顶无框的小床,“几”与“俎”酷似,“榻”与“禁”相仿,显然,“几”和“榻”是由“俎”和“禁”演变过来的,且这种演变是那样直接,无需复杂地改造,只要简单地模仿加工即可。

在这以后的家具中,“几”、“案”、“桌”等形式均是“俎”的形象演化。

西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公元前722-481年),人们的室内生活仍保持着席地跪坐的习惯。

家具的种类除商朝延续下来的以外,又出现了凭靠的“几”和“屏风”、“衣架”等。

在装饰纹样上多为饕餮纹、龙纹、凤纹、云纹、波纹和涡纹等。

秦汉时代秦汉时代,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由于经济制度的改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说,在奴隶社会,家具还只是为奴隶主阶层服务的话,那么,到了封建社会,不仅是封建阶层需要,广大平民百姓由于有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村落活动,也提出了对家具的迫切需求,因而,可以说自秦汉始,中国家具发展的历史才真正开篇。

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

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

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桧";("桧";通"跗",为家具之足。

)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

中国古典家具 春秋、战国与秦、汉

中国古典家具 春秋、战国与秦、汉

4漆座屏:典型的装饰用屏,是放在床
上或案上的工艺座屏。屏框内以透雕的 手法雕刻了凤、雀、鹿、蛇等大小动物 五十一个数条蛇盘曲缠绕构成屏座配以 彩漆装饰,形象生动,色彩华丽,精美 绝伦。
5、床
彩绘大床可以说是 至今发现最早的床的实 物。该床长2.12米四周 镶有围栏,前后两边都 留有一个可以上下的缺 口。床面是活动屉板, 有六只雕刻的床足,通 体髹漆彩绘。可见战国 时漆木家具的品种和装 饰均已达到了较高的水 平。
二、家具种类
1、床榻
席地而坐的汉代,床和榻都比较低矮。汉时的一切活动,包括读书、 待客、宴饮、议事等,大都在床上进行。所以,汉代的床、榻使用最广, 造型也极丰富。
2、几案
汉代由于人们的活动大多在床上所以出现了床前设几,榻侧设 计的情形。Fra bibliotek云气纹凭几
案,在汉代作用很大。案可以作为 饮食用桌,也可以放公文和竹简来 办公等。尺寸有长短,形状有方圆 同时要髹漆彩绘。
秦汉时期
一、历史背景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国家统一,生产发展,科技文化迅 速腾飞。 秦朝的建筑艺术具有雄壮浑厚的特点,汉代的园林的兴起推动了家具 的发展,从这时期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砖等上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靠形象 的家具资料.秦汉时期形成了以床为中心的起居方式,家具种类更加丰富, 漆家具的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5、漆家具的兴盛
秦汉时期,髹漆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了汉代大 部分青铜用具都被漆器所取代。在家具上髹以彩绘是汉代家具主 要特征。
漆耳杯套盒
云纹漆鼎
三、秦汉时期家具特点
(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变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家具从古至今的变化作文

家具从古至今的变化作文

家具从古至今的变化作文
哎呀,说起家具的变化,那可真是从古至今都有得一说啊!
想当初,古时候的人们,家具可都是纯手工打造的,木头、竹子、石头,啥都有。

那时候,一把木椅、一张竹床可能就是全家最宝贝的家当了。

坐上去嘎吱嘎吱响,但心里头可是美滋滋的,毕竟那时候能有个坐的地儿就不错了。

后来啊,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家具也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机械化生产让家具变得更加规整、统一,甚至还能设计出各种风格。

欧式、中式、美式,看得人眼花缭乱。

那时候的家具,不仅实用,还开始讲究美观和舒适度了。

到了现代,家具更是花样百出。

智能家具、环保家具、定制家具,应有尽有。

你坐上去,不仅舒服,还能给你按摩、放音乐,甚至还能联网控制家里的其他设备。

现在的家具,简直就是家里的“小助手”啊!
不过啊,虽然家具变得越来越高级,但有时候还是会怀念起小时候家里那张简单的木桌和竹椅。

那时候虽然简陋,但一家人围坐
在一起吃饭、聊天,那种温馨和幸福,是现在的家具怎么也替代不了的。

所以啊,家具的变化,不仅仅是材料和设计的改变,更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情感的变化。

每个时代的家具,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和价值。

中国历代家具家具设计风格的演变

中国历代家具家具设计风格的演变

中国历代家具家具设计风格的演变中国历代家具的设计风格演变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家具设计风格的演变主要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家具设计风格。

本文将分析中国历代家具家具设计风格的演变,并讨论其中的变化和影响。

古代家具设计风格的演变可以从商代开始,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时期。

商代的家具设计风格主要是简单朴素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家具设计以功能性为主,追求实用性和舒适度。

随着封建社会的出现,家具设计开始与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文化品味等因素相关。

在周代,家具设计风格变得更加华丽和精致,有着更多的装饰和纹饰。

在这个时期,嵌花和雕刻成为常见的家具装饰元素。

随着汉朝的建立,家具设计风格开始更加多样化。

汉代的家具设计风格注重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平衡,家具的造型和材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床、椅子和桌子等家具成为更加重要和普遍的家居用品。

随着唐朝的兴起,家具设计风格进一步发展。

唐代的家具设计追求精致和优雅,注重轻盈的曲线和对称的构图。

在这个时期,家具的装饰手法也更加复杂和精湛,嵌花和镶嵌等装饰技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家具设计风格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家具设计风格注重简洁和实用,追求朴素和自然的美感。

家具的造型流线简单而舒适,装饰以突出材料的质感为主,采用雕刻、竹编和细密镶嵌等装饰技法。

明代是家具设计风格演变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明代的家具设计风格更加华丽而庄重,注重装饰和豪华的外观。

明代的家具多采用红木和黄花梨等珍贵材料,家具的造型复杂多样且雕刻精细。

清代是中国家具设计风格演变的最后一个时期。

清代家具设计风格注重平衡和稳定,追求庄重和雅致的美感。

清代的家具通常采用黑木、红木等材料,装饰工艺和雕刻技法都非常独特。

总结起来,中国历代家具设计风格演变中,可以看出一个逐渐从简单实用向华丽庄重发展的趋势。

同时,家具设计风格也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一中式家具的发展历史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鼎盛时期(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造型古朴、用料粗壮,漆饰单纯,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家具的特点:(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3)出现软垫.(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的尺寸有了增高。

种类繁多。

4)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特点: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

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5)宋、元时期家具的特点:1)家具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2)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3)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6)明代时期的家具特点: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1)造型优美,比例恰当,表现了浓厚的中国气派。

家具风格的历史演变

家具风格的历史演变

家具风格的历史演变在了解家具发展历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家具的风格特征,了解形成这个风格特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历史原因,从而把握家具发展变化的内涵和规律。

从公元前16世纪到现在,形成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家具风格:1 古典家具古典家具是指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家具。

2 哥特式13世纪后期哥特式建筑风靡于欧洲大陆。

这种潮流也完全支配了当时家具的发展。

哥特式家具是由哥特式建筑风格演变来的。

3 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最大的特征是以浪漫主义作为造型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它具有热情奔放及丰丽委婉的艺术造型特色,这一时期家具风格并不受建筑风格改变的影响,主要基于家具本身的功能需要及生活需要。

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富于表现力的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着重于整体结构,因而它舍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复杂的装饰,而加强整体装饰的和谐效果,使家具在视觉上的华贵和功能上的舒适更趋统一。

4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家具于18世纪30年代逐渐代替了巴洛克风格。

由于这种新兴风格成长在法王“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故又可称为“路易十五风格”。

洛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Rocaille)和“蚌壳”(Coquille)的复合文字,意思是表达这种风格多以岩石和蚌壳装饰的特征。

洛可可家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功能的舒适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艺作品。

洛可可风格家具的最大成就就是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舒适的功能巧妙结合起来,形成完美的工艺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的形式和室内陈设、室内墙壁的装饰完全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的新概念。

通常以优美的曲线框架,配以织锦缎,并用珍木贴片、表面镀金装饰,使得这时期的家具,不仅在视觉上形成极端华贵的整体感觉,而且在实用和装饰效果的配合上也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5 新古典风格新古典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大约自1760年至1800年间,称为庞贝式;第二阶段自1800年至1830年间,称为帝政式。

简述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

简述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

简述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起源于古代宫廷建筑。

以下是中国室内设计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

1.古代宫廷室内设计(公元前2100年-公元1912年):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的宫廷建筑就开始注重室内设计。

宫廷内部的布局、家具、装饰和色彩等都非常考究。

这个时期的室内设计以宫殿和庙宇为主,注重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的风格。

2.儒家思想影响期(公元前551年-公元907年):随着儒家思想的兴起,室内设计开始注重实用性和朴实的风格。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修养和礼仪,反对奢华的装饰。

室内设计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家具的功能性和色彩的典雅。

3.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室内设计的繁荣时期。

室内设计注重舒适性和细腻的细节。

唐代的寺庙、僧院和贵族府邸都有独特的设计风格,注重布局、家具和装饰的和谐统一4.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公元1912年):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室内设计的巅峰时期。

室内设计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注重风水和宜居性。

明清时期的宫廷和府邸有着精美的装饰、华丽的家具和丰富的色彩。

此外,汉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也开始出现。

5.现代室内设计(20世纪初至今):中国室内设计在20世纪初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开始追求简约、实用和功能性。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室内设计逐渐融合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同时保留了传统元素。

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个性化和舒适度,追求简洁、明亮的空间。

近年来,中国室内设计行业迅速发展。

大量的建筑项目和商业空间的建设需要专业的室内设计师。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传统元素重新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展现独特的中国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从注重奢华和宏伟到注重实用和朴实,再到现代室内设计的简约和个性化。

中国室内设计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家具的功能性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同时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家具从古至今的变化作文

家具从古至今的变化作文

家具从古至今的变化作文
听说古时候,家具就是些简单实用的木头疙瘩,长凳、桌子都
是矮的,床铺也是硬邦邦的。

那时候的家具啊,都是天然木材做的,简单打磨一下,看着就挺舒服的。

那时候的家具,都是工匠们用心
做出来的,不只是用来坐的、躺的,还传承了文化呢。

后来啊,家具变得越来越华丽了,就像艺术品一样。

雕刻精美,彩绘绚丽,材料也变得越来越昂贵。

那时候的家具,简直就是身份
和地位的象征。

看看那些明清时期的家具,真是美得让人惊叹,每
一件都是工匠们的心血结晶啊。

现在嘛,家具又变得简约实用了。

大家都喜欢简单大方的设计,看着就舒服。

而且啊,现在的家具更注重人体工程学和舒适性,让
人坐着、躺着都舒服。

还有啊,现在科技发达了,连家具都变得智
能了,真是太方便了!
以后呢,家具肯定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随着人们对生
活品质的追求,家具也会变得更加有特色、有创意。

设计师们会不
断尝试新的材料和工艺,创造出更加独特的家具作品。

而且啊,现
在大家都注重环保了,未来的家具也一定会更加环保、可持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家具魄力气魄及其成因1.1家具魄力气魄的定义及其特点家具魄力气魄是由它的各造型元素按各种造型规矩布局,并实现肯定成果而所出现的总的技能美特征,它1样平常还受到当时物质条件的制约。

从艺术的角度看,家具应是形神兼备的作品。

家具又是差异期间思潮与国家特质透过制造性的构想与体现渐渐生长起来的,有着普遍与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当代人们谈起中国魄力气魄(中式)家具,仍以中国传统古典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为代表。

纵然在计划界,也较难突破传统与当代计划的边界。

即使承继与改革是家具计划的1个紧张课题,中式当代家具的诞生已是期间的召唤,但还没有演变成1种成熟的魄力气魄。

1种成熟的魄力气魄总要具备3点:第1,奇特性,就是要有与众差别的1目明白的光显特色;第2,划1性,就是它的特色贯穿于其团体与局部,乃至是渺小末节,很少有其格格不入的地方;第3,稳定性,就是它的特色不止是体当代几件家具上,只管范例差异,总是体当代1个时期内的1批家具上,形成1个完备的式样魄力气魄,它贯穿于从计划到制作的整个进程。

1.2家具魄力气魄的成因家具魄力气魄的成因是综合而庞大的。

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如社会文化艺术潮流的影响、审美爱好的时髦特征差异与构筑及别的工艺造型的影响;有物质条件上的因素即家具赖以构成的质料、布局、工艺技能及生产要领;有传统的因素与国家物产的因素;另有创作者个人私家的经历、才气及偏好与外来的影响等。

别的,社会制度、民族特性、宗教信仰、生存要领无1不是影响家具魄力气魄的深层次的因素。

当代看来,这些因素仍然差异程度地交互地在起作用。

只有驾御期间脉搏又体现民族特色,才气占据计划的主动权并创作出餍足多元的市场需要的家具。

2对传统家具魄力气魄的借鉴与开辟2.1对传统家具魄力气魄借鉴环境的分类对传统家具魄力气魄的借鉴依据其程度的差异或参考角度的差异可分为3类。

2.1.1对传统家具魄力气魄的模仿即仿古计划所谓模仿即全面地承继传统魄力气魄中的各种因素,如质料的取用、布局、体现伎俩、型式与艺术特点。

这种做法必需全面相识与晓得古典魄力气魄的各种技能问题,没有随意发挥与制造。

它用于特定场所,并寻求形象与神似。

2.1.2对传统家具魄力气魄的借鉴即传统家具魄力气魄的创新计划所谓借鉴是有筹划、有选择地借用传统中的各种有用因素,综合思量人的怀旧生理与当代审盛意识,对其举行再处理惩处。

在处理惩处伎俩上有以下几种:概括去繁就筒,使之明确、突出。

这就需求捕捉其神韵、英华、魄力气魄。

重构分析组合,变革统1,样式翻新。

变形对局部的构件、配件接纳合理的变形,即用当代审雅见解改革传统造型要素。

成果革新如明式椅类的座面偏高,包罗着正襟危坐的礼教精神,椅背曲线也并非至善尽美,必要联合当代人体项目学加以改革。

介入当代质料质料是决定魄力气魄的紧张因素之1,如在主体为框架布局的几桌上嵌入玻璃台面,给传统魄力气魄增长当代感。

联合当代工艺某些构件、装饰可用小型机床完成;1些外貌处理惩处可改用当代工艺与资助质料。

实现当代布局框架布局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构筑布局,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也是传统家具的经典布局,不过当代家具质料的多元化与工艺变革肯定使当代布局得以实现。

2.1.3受传统家具魄力气魄的开导即在当代家具意义上创新中国魄力气魄传统是1种资源,是导致计划思路的1种媒体。

传统家具是值得掩护与借鉴的,而传统计划制作的背景与头脑也应受到过细。

开导是最具制造力的1种头脑,它是在参看传统魄力气魄中的某1因素或几种因素落伍行1次有依据的再制造,并取得突破。

在这类计划中有大概找到传统魄力气魄的影子,也有大概很难找到它的蛛丝马迹,它已暗昧了当代与传统的边界。

咱们应鼓舞探索,而不能过多地以传统作为框框,不能越雷池1步,要不停加以积累,求得创新。

(1)选材用材及布局、工艺明代是相对开放与经济稳定的社会,明式家具利用了外洋的高级硬木,并接纳了当时先辈的生产工艺。

明式家具选材过细发挥质料性能,充实利用与体现了质料本身的色泽与纹理美;在用材方面善于依据家具布局的差异部位,审辩材质、色泽与纹理,分表里,取看面,以恰如其分的尺寸举行粗细随形的处理惩处。

别的在布局上普遍接纳不施胶钉的榫卯接合,严丝合缝,灵巧大方,充实体现了明式家具用材的苦心孤诣与气于发挥木质质料的特性,把天然美与本领美凝聚或1体。

因此明式家具体现了中华民族内聪慧本领与“材尽其用”的先辈头脑。

当代木家具仍是家具中的主导商品。

当代计划尊敬质感并用环保色如土地绿色与原木色。

在取材上,东莞家具厂偏心外洋的高级硬实木,依赖进口,不具可连续性。

咱们应积极展开研究优质木料的节省代用,如用表面类似的较低级的实木、人造板与薄木贴面、塑合木(WPC)等。

在用材上,应从计划、购材、选材、用材、尺寸、工艺、布局、表面、强度、稳定性等方面举行体系的思量。

质料是决定魄力气魄的主导因素之1,显然对布局、工艺有制约作用,并直接决定商品的质感。

传统结会商工艺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有许多方面是应该承继的,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的1部门,但并不料味着不行转变。

明式家具恰好是于谁期间在接纳新工艺新技能方面作出了创新式的孝顺。

(2)造型艺术及成果合1是蕴藏在传统家具中的宝物。

古典家具作为收藏品最受人关注之处,1是质料,2是品相。

品相包罗造型与表面质量的含义。

传统家具积累了非常多的造型要素,点的装饰、线的表面、形的变革、体的高雅、色的丰富等,体现了多样的造型规矩,中国艺人对尺度的讲求到了痴迷的地步,这1点同样反应在传统家具作品上。

统1、调与,能治国齐家;比拟、变革,能怡情养性。

对称与均衡反应了处世哲学与中庸之道,稳定与轻盈险些就是中国艺民气态的写照。

韵律与错视的应用、团体与局部的干系体现了古人的美感与理性。

传统家具与别的传统造型艺术1起成为物质成果与民族精神相统1的载体。

当代家具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即使差异于传统家具。

当代人体项目学有着非常多的内容,生存要领变革无穷,当代审盛意识与怀旧生理交错映衬;而随着社会趋于多元化,新的造型要素不停涌现,但造型规矩却根本稳定。

因此,只要在质料上能举行替代,在家具的形象及表面上,古今能对话。

咱们能在同1件家具上,殽杂应用当代做法与传统做法,如接纳当代床垫,但覆面图案是传统的;用剌锈、织锦等织物装饰软包家具也可自成1派。

这种嫁接要领就直接借鉴了传统装饰。

又如在计划组全家具时,殽杂应用当代家具与具传统情势的家具,好比在1套当代沙发中,穿插配置具有传统情势的小茶几或扶手椅。

这是1种比拟的伎俩。

中式当代办公家具的计划与利用还依赖于中国魄力气魄室内环境的营造,两者有着密切的依存干系。

更进1步讲,中式当代家具与别的造型艺术也是相互依存的,它们都与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审盛意识与怀旧生理痛痒相干。

当代科学技能的进步日月牙异,但咱国的家具计划远未能处于工业计划的前沿,而是相对落后,人才紧张不够,层次也迟迟得不到提拔,与时装业、构筑业不能等量齐观。

这种状态急迫必要同业人士越发开心,对非常多的中国传统家具文化遗产举行科学的总结,在中国传统家具的当代化上作出创新的探索。

3中式当代家具的观点中式当代家具应是开放式的广义观点,有两方面的含义:1方面是当代家具承继与发扬中国传统魄力气魄,另1方面是传统家具探索创新计划的途径。

片面强调魄力气魄与特色有落后于期间的损害,片面强调期间精神有大概使计划如出1辙,失去天性。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作为计划师不应该有局促的见解,而应该兼收并蓄,厚积薄发,展开探索性的研究事情,此外是必要对古典家具的形象感悟与品味,另1方面要从当代人体项目学、技能美学、当代计划要领中充实汲取营养。

创建中式家具的观点与理论是为了引导计划,而不是为了评判1件家具属于不属于中式当代家具,中式当代家具即使会受到外来的影响,而要是这种影响补充了咱们传统中的不够,岂不更好。

中式当代家具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基于它将存在于1个多元的当代社会,它的生长动力来自于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当代科学技能;它的生长根本是古典造型艺术与当代审盛意识;它的生长条件是当代的家具工业,此中包罗质料、布局、配置、工艺、尺度与测试技能;它的办事东西是当代的中国人与1些外国人。

因此,中式当代家具必需做到与当代室内环境计划相与谐,同时很多办公家具公司必需做到稳定、都雅、经济与有利于环保。

4构建中式当代家具计划需珍视的方面4.1环境社会的经济文化在不停生长,科技进步日月牙异,各种魄力气魄的家具在挤占市场,现今的名牌家具含金量仍不够,商品的格局、质量与售后办事大有潜力可挖,在经济生长与对外进1步开放的形势下,中式当代家具定位在高品位、高质量上似应不容狐疑。

4.2人才科学技能是第1生产力,人才是最紧张的生产要素,加速人才素质与本领的作育,提高教诲层次,增长智力交换是当务之急与长远之计。

4.3科技业内子士应积极汲取当代科学技能的最新成绩,如人体项目学、当代计划要领、技能美学等,增长商品的科技含量,同时提高效益。

积极接纳当代计划理论与本事,把体系论、优化论、谋略机动态可视化等用于家具计划。

在物质(利用)成果与精神(审美)成果上,以人为本是当代计划的出发点。

即使人体项目学在各国的生长不屈衡,但它的原理是划1的。

在取材用材上,应积极展开中式当代家具代用木料与材性改进及其应用的研究,扩大用材树种,应用薄木贴面与模拟装饰本事等。

4.4文化商品文化越来越造成人们珍视,尤其是造型商品。

文化品位决定了商品品位。

没有深厚的文化底细与技能美学的引导,就没有商品的魄力气魄;不去分析与研究民族文化与当代主义、后当代主义并加以驳斥的汲取,就没有创新与特色。

4.5承继承继传统家具中有生命力的因素,如造型规矩、稳定的布局、艺术处理惩处伎俩等,联合当代审盛意识与科学技能成绩举行探索与创新。

文章摘自:东莞办公家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