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

合集下载

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2010级中国舞、体舞、健美操、服 表班 2011年10月6日
藏族音乐的特点
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藏族 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 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 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 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 容。
藏族服饰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 “屈伸”、“颤”、“拧跟”、“拧胯” ; • “晃身”、“拧身”等
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
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即颤、开、顺、左、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风格性舞蹈介绍
• 谐(旋子):轻盈柔美,延绵流畅 代表动作: “拖步”、“点步慢转”、“轻 踏”、 “甩舞长袖”、“扭胯”、“转 动胸腰”等
风格性舞蹈介绍
谢 谢
• 卓(锅庄):沉稳矫健,粗犷奔放 代表动作: “双脚跳进,单脚后撤”的步法、“绕圆前 进”等
风格性舞蹈介绍
• 堆谐:轻快活泼,细腻精选 代表动作:“踢踏打点”等
风格性舞蹈介绍
• 热巴:技艺高超,激昂豪放 代表动作: “躺身蹦子”、“空转小蹦子”、“原地跨 腿转”等
总结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沉稳又大方,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挥舞水袖要洒脱。
藏族舞蹈文化简介
在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居住在世界屋脊上的藏族是个历史悠久、 有着博大文化的古老民族,它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 南等5个省区。“十万雪山、十万江河”独特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藏民 族的形象、性格、审美。藏族灿烂的文化艺术、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 以它独特风采进入世界文化之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该民 族智慧的精华。藏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条件下,形成了多 种多样的舞蹈形式。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喜欢跳不用乐器伴奏 的“卓”,农区喜跳“谐”,此舞充分发挥了藏族服饰之长。还有适 于室内表演的“囊玛”,适于广场表演的“果谐”,城市流行的“堆 谐”,半职业性民间艺人表演的“热巴”等。无论是自娱性的“果 谐”、“卓”、“依”、“谐”,还是表演性的“堆谐”、“囊玛”、 “热巴”等都以其独特的风采呈现出隽永的艺术魅力。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作者:常江来源:《艺术殿堂》2017年第12期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精髓,是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要使它适应社会济经不断发展的需求,使它在弘扬中国文化中更能起到积极作用,就心须对它进行新的研究,总结出一些理论特征,风格特征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本文以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体态特征及审美为研究对象,探索高原上这种特殊环境下的舞蹈基本要求的及形成的因素,本人在撰写过程中,融入自己在舞蹈学习中的体会,以实事情例逐层逐点的阐述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藏族人民善于以歌抒怀、以舞抒情。

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的种类也很多、内容极其丰富、刚柔相济。

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的地域和生产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之间,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色。

(一)“谐”藏族民间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

“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形式:《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谐》。

1.《果谐》即圆圈舞蹈,是自娱性的群众舞蹈,亦称“戈谐”“果日谐”等。

谐是藏语不同的汉字记音,意为“围成圆圈跳舞”,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圆圈舞” 。

由于它的舞蹈动作形式与农业生产劳动紧密相联,所以也称之为“农民舞蹈”。

如果谐中“三步一提”的舞步是来自跺麦的动作。

“双甩手”动作来自筛麦子的动作。

“双晃手”的动作来自一手抱着筐,一手在播洒种子的动作。

这些舞蹈动作都具有浓郁的劳动生活气息。

流传在西藏的阿里、日喀则、山南、江孜以及拉萨附近“果谐”属于农区古老的歌舞形式。

可在野外村头或室内进行,人数不限,男女老幼皆可参加。

《果谐》表演的时间、地点没有严格规定,但多数在民间节日,宗教祭日和亲朋好友聚会时表演,尤其在七月“望果节”即青稞收获的季节表演,表演“果谐”时几乎没有乐器伴奏,偶尔用鼓打击简单的节奏,人们围圈歌舞有时用串铃为舞蹈伴奏。

藏族舞颤膝动律组合讲解

藏族舞颤膝动律组合讲解

藏族舞颤膝动律组合讲解哇塞,说起藏族舞的颤膝动律组合,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想象一下,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藏族的小伙伴们欢快地跳着舞,那颤膝的动作就像是草原上被微风吹动的小花,轻轻摇曳。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颤膝到底是咋回事。

你看啊,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地抖抖膝盖,而是有节奏、有韵律的。

就好像你的膝盖变成了会唱歌的小精灵,跟着音乐的节拍跳动。

当我第一次尝试这个动作的时候,哎呀,那可真是手忙脚乱!我的膝盖就像不听使唤的调皮鬼,完全找不到感觉。

老师在旁边着急地喊:“膝盖放松,要有弹性!”我心里直嘀咕:“这弹性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后来,老师给我们做示范。

只见她的膝盖一上一下,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仿佛她整个人都融入到了音乐里。

我忍不住问旁边的小伙伴:“你说老师咋就跳得这么好呢?”小伙伴眨眨眼说:“那是因为老师练得多呗!”于是,我们开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慢慢地,我好像找到了一点窍门。

膝盖不再那么僵硬,开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啦。

这时候,我心里那个美呀,就像吃了蜜一样甜!你知道吗?颤膝动律组合可不光是膝盖在动,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得配合好。

比如说腰,得跟着膝盖的动作微微扭动,就像随风摆动的柳枝。

还有肩膀,也得放松,不能太紧绷。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每个零件都得协调运作,才能跑得又快又稳。

在练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之间也会互相帮助。

“哎,你这个膝盖再抬高一点。

”“对对对,就是这样,保持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特别热烈。

再说说表情,跳藏族舞的时候,表情可重要啦!要笑得灿烂,仿佛看到了最美的风景。

眼睛也要有神,就像能看到远方的雪山和草原。

这感觉,就像是你正在给大家讲述一个特别美好的故事。

现在想想,学习藏族舞的颤膝动律组合,虽然过程有点辛苦,但真的特别有趣。

它让我感受到了藏族舞蹈的魅力,也让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呀,如果你也对藏族舞感兴趣,那就大胆地去尝试颤膝动律组合吧,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它的!。

大学藏族舞蹈屈伸动律教案

大学藏族舞蹈屈伸动律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对象:大学舞蹈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掌握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提高舞蹈表演水平。

教学内容:一、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介绍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特点,如连续性、弹性、节奏性等。

二、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基本动作和技巧1. 手形:长袖状态和握袖状态。

2. 脚位:自然位、丁字靠步、旁点靠步。

3. 手位:扶膀、单背袖、旁展单背袖。

4. 体态:保持身体挺拔,注重腰部和肩膀的运用。

5. 动律:原地屈伸、平步屈伸等。

三、实践练习1. 原地屈伸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原地屈伸动作的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2. 平步屈伸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平步屈伸动作的练习,注意身体重心的转移和脚步的稳健。

3. 屈伸组合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屈伸组合动作的练习,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简要介绍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并结合示范动作进行讲解。

3. 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原地屈伸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一课时的原地屈伸动作,巩固学习成果。

2. 讲解:讲解平步屈伸动作,并示范动作要领。

3. 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平步屈伸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1. 复习:复习上一课时的平步屈伸动作,巩固学习成果。

2. 讲解:讲解手形、脚位、手位等动作,并示范动作要领。

3. 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形、脚位、手位等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时:1. 复习:复习上一课时的手形、脚位、手位等动作,巩固学习成果。

2. 组合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屈伸组合动作的练习,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哪些

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哪些

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哪些藏族舞蹈是藏民族生活的缩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藏族舞蹈的特点吧,希望大家喜欢!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哪些?“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以及“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藏族民舞的分类及其特征青海藏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

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

也可细分为“谐”、“卓” “热巴”和“羌姆”等类。

凡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一般泛称为“卓”。

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鼓”作为舞具进行的舞蹈。

《谐》是为人们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

这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还要数巴塘地区的《弦子》。

因此,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为“巴塘”。

《巴塘弦子》的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

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转的琴声下,舞队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忽而跟随着领舞绕行,好似游龙摆尾,忽而又成圆圈扬袖旋转,如同白莲初绽。

此外,由拖步、晃袖、点步转身及模拟孔雀等姿态动作的穿插、组合下,使整个舞蹈语汇丰富、姿态潇洒。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篇1① 基本步伐②手形③脚位基本步伐——弦子步伐① 平步② 拖步③ 三步一撩④ 二步踢撩⑤ 单靠步⑥ 连靠步⑦ 长靠步锅庄踢踏1.自然位“自然位”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自然站姿,位置相当于“正步位”和“小八字位”之间,脚尖不靠拢,两脚尖分开不大。

2.扶胯五指自然合拢,双手掌心扶在腰胯两侧,肘与身体平行。

这是藏族舞蹈的一种特殊叉腰姿势。

3.小颤“自然位”,双膝比较松弛地上、下屈伸。

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律。

4.退踏步“踢踏舞步”。

站“自然位”,身体轻松自然。

(以右脚为例)右脚前半脚掌向后踏一步,左脚原地轻踏一步,右脚再向前重踏一步,重心仍在左脚。

三步均应踏地有声,前两步较最后一步略轻些。

“退”和“踏”中间,间隔一脚距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范和要领:一手摇动,另一手弯曲手腕,用手掌擦拭,通过上弧形成上弧由侧向内的流动。

单手皮瓣也常见于腰部和腹部前部。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只手垂在身旁,多为单手侧身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伴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碎踏规范与要领:双脚双脚交替踏步,双膝颤抖,踏步节奏相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准备:身体向一个方向,基本姿势,双手垂向侧面。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藏族舞蹈中体态动律特征的背景和意义

藏族舞蹈中体态动律特征的背景和意义

藏族舞蹈中体态动律特征的背景和意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她身上有着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气质,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的民族文化中体现出来。

中国有56个民族,除了占据人数最多的汉族之外,还有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等等,在这些民族中,每个少数民族又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藏族是我国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的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热爱生活,在藏族的舞蹈艺术当中,歌与舞的结合是最典型的特征,作为世界屋脊上最璀璨的明珠,藏族舞蹈有着无可比拟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

藏族民间舞蹈作为藏族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近些年来,不断的被发掘采用,展现出藏民族特有的魅力。

本文通过研究藏族舞蹈的起源、动律特性和体态特征以及传承的艺术价值和发展趋势,对丰富、弘扬藏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艺术的形成是人类日常生活艺术化的展现,人们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各方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创新舞蹈艺术将内心情感升华演绎,形成一种常规文明艺术。

藏族是我国五大民族之一,其舞蹈艺术的发展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传承,是藏族民族发展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也是藏族人民无数代智慧的沉淀。

藏族舞蹈艺术也展现着藏族人民的心灵世界,其特点奔放豪迈、热情如火,有着高原人民特有的纯粹和开阔,奇艺色彩的服饰搭配,展现了高原人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藏族舞蹈是我华夏古国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是藏族民族最为经典艺术形式之一。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藏族人民奔放热情的民族个性以外,藏族民族所生活地方的地域性也对舞蹈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藏族舞蹈具有地域性特点的舞蹈内容对与我们地理文化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个艺术形式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是信息化时代可以让民族文化流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挑战是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让民族舞蹈艺术文化很难保全其本身的原生韵味,失去其特有的异域色彩从而随波逐流变成没有特点的通俗性艺术。

藏族“屈伸”动律的审美风格

藏族“屈伸”动律的审美风格

藏族“屈伸”动律的审美风格(一)韵律美藏族舞蹈中的“屈伸”在颤动时,膝部的动作是幅度小,频率大的。

因此重心下沉的时候会有负重感。

这种负重感就要求舞者加强对膝部控制力,对节奏的把握以及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膝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屈伸的基础动作训练完成后,舞者就可以以膝关节为支点,带动上肢,腹部,背部,头部等进行联动动作。

从而让整个形体形成优美,饱满的舞蹈动作[4]。

慢屈伸能带给人安静祥和的和谐美感。

而快屈伸则带来的是一种自由洒脱,粗狂的美感。

膝部的屈伸颤动带动上身左右摇摆,加之手臂的甩袖动作,大、重、宽的形体语言形成了流动的造型美,也展现出藏族舞蹈淳朴,雄健的艺术魅力。

例如藏族经典的锅庄舞,屈伸颤动运用非常之多,大颤、小颤、柔颤、硬颤、扭颤、摆颤等,形成了锅庄舞独特的颤动韵律,将藏族舞姿在舞蹈中充分展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

(二)韧性美藏族舞蹈的整体风格是大气沉稳的。

屈伸动律在其舞蹈风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屈伸中的膝盖韧性,张弛和延伸是藏族舞蹈内在气质体现的重要条件。

不论舞蹈是绵长抒情的,还是快速激烈的,膝关节的发力总是围绕着韧性来说的。

膝关节屈伸带动了整个舞蹈动作使其充满弹性,犹如连绵不绝的山川,给人大气沉稳的美感[5]。

在藏族舞蹈《我的歌》中就大量运用到了屈伸动律。

通过有节奏的屈伸动律,将不同律动幅度的舞者进行区分,巧妙的融合到了整体舞蹈画面的构图中。

不同的屈伸动律又形成了起伏不断的动态美感,将藏族人民追求幸福,向往美好未来的喜悦心情充分展现了出来。

舞者张弛有度的身体律动,不断变幻的舞姿都将屈伸动作的韧性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屈伸动律是藏族舞蹈动作中最为重要的要素。

屈伸动律使得藏族舞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是藏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和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心的写照,也让藏族舞蹈形成了独特的韵律美感。

因此,在进行藏族舞蹈的学习和创作时,一定要将屈伸动律充分的了解清楚,并熟练的掌握屈伸动律的动作要领和技巧,才能真正掌握藏族舞蹈的精髓。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
一是堆谐,也称“踢踏舞”;
二是谐,子称“弦子”;
三是果谐,围着圆圈歌舞之意;
四是卓,也称为“锅庄”。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是:下身动作流动而多变化,上身动作随动,手臂较松弛感附随而动,形成自如悠然的舞蹈风格。要体现藏族民间舞蹈韵味和特点应对其生活、历史、宗教有所了解,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才能较好表现。
3、合音乐练习
通过音乐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藏族舞蹈风格,使体态特点与动律特点能更好表现出来。
四、布置作业
1、练习藏族民间舞蹈体态与动律
2、观看藏族舞蹈音像资料
五、小结
(1)教师示范讲解
a.颤膝:藏族舞蹈动律特征,膝部连续不断的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踢踏主要是小而快的颤动,弦子以连绵不断的屈伸为主。
问题: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b.左右晃身:
c.前后晃身:
(3)学生练习
颤动要均匀而有弹性,重拍向下,强调放松膝关节、手臂自然随动,使颤动自如、灵活。
周次
课次
课题
藏族舞基本体与与动律
教学
目标
1.了解藏族舞蹈基本特点及种类
2.初步掌握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
主要
教学
内容1Biblioteka 藏族舞基本概念2.基本体态概念及基本体态
3.动律的概念及动律;颤膝、左右晃身、前后晃身
教学
重点
1.含胸曲背体态的动作要领
2.膝部均匀有弹性的颤动
教学
难点
1.膝部的放松与柔韧
2.步伐与重心移动的配合
三、基本体态与动律练习
1、藏族基本体态
(1)教师示范讲解

藏族舞蹈的三大动律特征

藏族舞蹈的三大动律特征

藏族舞蹈的三大动律特征其一是柔柔韧;体现在肢体运动中的头、肩、臂、腰之间的自然摆动,优美流畅;舞者用身体的韵律表达思想感情,体现神韵之美;其二是屈屈伸;连绵柔韧的屈伸,呈现的速度、力度和幅度不同;下肢的屈与伸是把握节奏的关键,在全脚着地的基础上,随着身体的懈和摆,依靠膝部和腕部的力量,和着音乐的节奏上下起伏,胯部随之轻轻地左右摆动;如藏族舞蹈的“三步一撩”动作,节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下肢“屈”与“伸”的动作;第三是颤颤动;在肢体动律训练中,着重要求在膝部上有连续不断的或是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在藏族舞蹈中,没有了内在的“颤”,就无从找到其中的韵味所在;柔、屈、颤是藏族舞蹈内在的风韵,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同时肢体动作与节奏配合也十分重要,重拍是脚步轻快的向上提起,而不是用力的向下跺脚,在提起的同时加上身体自然的摇摆,膝部随之微微的颤动;舞者要体味气息在身体中流动,肢体动作和气息在节奏中恰到好处的融合;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分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这种精髓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神韵所在;其舞蹈技巧: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二、从肢体动态特征上把握舞蹈的风格特征;在掌握了藏族舞蹈的基本动态后,就需要对此种只具备形式意义的外壳注入内涵了;在学习中,我们常注意在动作上下功夫,而不太强调动作内在的根据,处在一种无目的、机械空白的状态,也就是说,没有很好地把握舞蹈的风格特征;笔者认为体味古老的藏族民间文化,最好能把自己置身于青藏高原上去生活,去体验;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意识在我们的思维内扎根,才有可能在舞蹈中表现出藏族的风格内涵;舞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跳某个民族的舞蹈;就是演绎某个民族的文化;在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上,加强对藏族文化的了解,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民俗民风、宗教信仰,了解与该民族生存意识相关的东西;。

浅谈藏羌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

浅谈藏羌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

21民族民间音乐浅谈藏羌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摘 要】在历史的长河中,藏族民族民间舞蹈与羌族民族民间舞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者都是农牧文化的结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民族的特色。

如何正确的认识藏、羌民族民间舞蹈,是关乎对其继承和发展的关键,由此,我们本文章主要从这两个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入手来进行探讨,研究出藏、羌民族民间舞蹈的异同,让人们更好的区分这两种舞蹈。

【关 键 词】藏族;羌族;民族民间舞蹈;动律【作者简介】范静(1992.01~),女,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一、藏、羌族舞蹈文化及动律特征(一)藏族舞蹈文化及动律特征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存在于生活得方方面面,由此,藏族舞蹈大体上分为:自娱性舞蹈和祭祀性舞蹈。

“谐”和“卓”为自娱性舞蹈。

“谐”即藏语对歌舞的泛称,也称“弦子”、“叶”、“依”,是农民在闲暇时跳的舞蹈,广为人知的四川“巴塘弦子”是最典型的“弦子”之一。

“卓”即“锅庄”,这种舞蹈多半是牧民围成圆圈自左向右边转边跳的舞蹈形式。

祭祀性舞蹈则是重大的宗教节日,藏民都会进行跳的舞蹈,有驱除厄运、求平安的作用。

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下身的屈伸及膝部的颤动。

在寒冷的高海拔地区,厚重的衣服抵御严寒,再加上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宗教意识,会在服装的装饰上面有所体现,较多的饰物,由此,外在的重量是人们在行走或站立时要承受很大压力,从而形成步伐较慢、膝部大屈伸的动律;膝部的颤动表现了舞蹈时的典型风格,膝部的上下颤动,小而连续,贯穿动作的始终。

(二)羌族舞蹈文化及动律特征羌族历史悠久,但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其舞蹈文化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羌族的民间舞蹈也会随之改变。

对于本民族的自身文化予以保留发扬,对于小部分的外来文化予以吸取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有独特风格的羌族舞蹈。

羌族民间舞蹈在当地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凡是重大节日,他们都会跳属于本民族的羌族舞蹈。

羌族舞蹈分为三类:祭祀性舞蹈、自娱性性舞蹈和礼俗性舞蹈。

藏族舞蹈《山歌》的动律及基本语汇

藏族舞蹈《山歌》的动律及基本语汇

藏族舞蹈《山歌》的动律及基本语汇本学期开始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藏族分布在青藏高原等地区,是一个能歌善舞蹈的民族,藏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特点是:歌与舞的联系十分密切,歌中有舞,舞中有歌。

藏族民间舞蹈分为自娱性与表演性两种,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是堆谐,也称“踢踏舞”;
二是谐,子称“弦子”;
三是果谐,围着圆圈歌舞之意;
四是卓,也称为“锅庄”。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是:下身动作流动而多变化,上身动作随动,手臂较松弛感附随而动,形成自如悠然的舞蹈风格。

要体现藏族民间舞蹈韵味和特点应对其生活、历史、宗教有所了解,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才能较好表现。

基本词汇:
吉祥如意(扎西德勒)
早晨好(休巴德勒)
下午好(求珠得勒)
晚上好(宫珠得勒)
谢谢(突及其)
再见(卡里沛)
你好吗(如索得波饮拜)
叫什么名字(名卡热)
对不起(广达) 买(尼)
卖(冲)。

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重要性

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重要性

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的重要性(一)“屈伸”是藏族舞蹈动作的基础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体现于对脚下步伐运用的多变性与灵活性中。

因此,藏族舞蹈动作中有很多脚步动作:如抬步、点跟步、撩步、拖步、蹭步、点颤步等等,所以下肢的运动是重点。

而所有的步伐变化都是以“屈伸动律”为前提并贯穿始终的。

因此,“屈伸”在藏族舞蹈中至关重要,也是其他舞蹈动作的基础。

屈伸的训练动作有立掌步屈伸、俯身屈伸、双屈伸、单屈伸等。

舞者如果不能充分理解并掌握屈伸动律,就无法掌握藏族舞蹈的动作核心。

藏族民间舞中膝关节的屈伸动律几乎贯穿整个舞蹈过程,这也是藏族舞蹈的灵魂所在[2]。

(二)“屈伸”是藏族舞蹈风格的核心藏族舞蹈中“屈伸”动律是核心要素,因此要判断这个藏族舞蹈是否完美,最主要是看舞者能否较好的掌握并运用屈伸动律。

屈伸就像一个粘合剂,将舞者的肢体动作变成一个具有藏族舞蹈风格的舞蹈动作。

藏族舞蹈技巧中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躺身蹦子、空转小蹦子、原地跨腿转、点步翻身等动作都离不开屈伸动律的配合。

这些高难度技巧体现的是藏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的是藏族人民浓烈的民族情感,也展现了豪爽豁达的民族性格。

细腻的屈伸动律让藏族舞蹈有了独特的风格特征,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藏族舞蹈的独特风格。

(三)“屈伸”增强了舞蹈的情感表现力虽然屈伸动律主要是通过膝盖的运动来展现舞蹈动作,但是其舞蹈表现力却是不容小觑的。

屈伸动律的幅度,节奏,力度都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体现。

慢屈伸给人的情感传达是和谐,细腻,优美,舒展的。

而快屈伸给人的情感传达是热烈,欢快,轻松,喜庆的。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情感的表达去反过来用不同的动律表达不同的情感[3]。

在传统的藏族舞蹈“果谐”、“堆谐”等舞蹈形式中,屈伸动律较快,主要表现的是藏族人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而“弦子”“果卓”则是慢屈伸动律,表现的是藏族人民对爱情的向往,对草原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音乐与舞蹈)藏族舞蹈基本动作_课件1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音乐与舞蹈)藏族舞蹈基本动作_课件1

藏族人民虔诚的朝拜
巍峨连绵的雪山
雄伟的布达拉宫
藏族踢踏舞
藏族居住区辽阔,因此民间 舞蹈种类丰富,风格也各有特色, 踢踏舞又称为堆谐,舞蹈时膝关 节松弛,脚下灵活,脚部动作踏 出有规律,有变化的各种节奏点 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形成一 种轻捷灵活的风格特点。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藏族踢 踏舞吧。
藏族人民虔诚的朝拜巍峨连绵的雪山雄伟的布达拉宫家庭幼儿园社区是孩子发展的三大环境但长期以来在狭隘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下大多数人认为孩子的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家庭社区两大环境的存在陷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
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的体态和动律有哪些特点?
问题回答:
体态: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动律:膝盖连绵不断的颤动。

藏族舞屈伸动律组合笔记

藏族舞屈伸动律组合笔记

藏族舞屈伸动律组合笔记
藏族舞屈伸动律是一种典型的藏族民间舞蹈动作,其组合中包含多种独特的动作。

以下是一些笔记,介绍藏族舞屈伸动律的组合及其特点:
1. 龙腾虎跃:该动作以手臂、腰部和腿部的协调运动为主,形
象地展示了龙与虎之间的互相竞争和交错的情境。

2. 飞鸟翱翔:动作中包含了手臂和腿部的流畅运动,形似飞鸟
展翅翱翔的姿态,突出了藏族文化中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赞颂。

3. 骏马奔腾:此动作以腰部、肩膀和手臂的协调配合为主,展
现了骏马奔腾的场景,表现出藏族人民对于生活中力量和速度的崇尚。

4. 水旋风起:该动作以腰部、手臂和腿部的协调运动为主,表
现出了水流旋转的情景,同时体现了藏族文化中对水资源的重视和感恩。

总之,藏族舞屈伸动律组合是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动作特点,体现了藏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 1 -。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点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点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点巧了最近正在整理相关资料藏族舞蹈风格特点一、体态风格1.静态头部在自然状态下,下巴略含;上身自然松弛,双臂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腿部膝盖自然松弛,不僵直,双脚自然外开。

造型姿态:曲背哈腰,手臂位置随着身体幅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腿部膝盖弯曲。

2.动态流动姿态:手臂,上身和腿部呈现“一边顺”的流动姿态,流动时上头部随着重心变化略微摆动,手臂保持长弧线运动,胯部与重心转移一致的出胯。

步伐:由于藏族穿着长靴,所以慢板步伐较为沉稳大方,多以拖步为主。

二、动律风格1、动作运动方式和内容藏族舞蹈腿部膝盖的“屈伸”“颤”动律。

屈伸要求膝盖在节奏中保持连绵不断的曲和直。

“颤”则要求膝盖进行小而快,有弹性,重拍向下的颤动。

藏族的上身与腿部转移重心胯部摆动随动,上身运动有拧身、拧腰、前倾等。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步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撩”“扭”等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臂运动可概括成“拉”“悠”“甩”“绕”“推”“”升“”“扬”等变化。

虽然藏族舞蹈有不同的分类,但是体态、动律上有着共通性,在运动规律上有比如“三步一变”“后撤前踏”等共同规律。

2、动作运动质感藏族舞蹈慢版动作要求步伐沉稳,胯部随着重心转移自然的上下摆动,头部随重心转移呈长弧线左右摆动,上身柔软随动,手臂较松弛附随而动,整体呈现自如悠然的状态;快板动作主要要求步伐轻快,膝盖颤动平稳,松弛。

三、性格与审美风格1、性格特点其一、由于高原缺氧,无论男女走路、行动都很迟缓。

由于长年生活在极端的自然条件下,西藏人首先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吃苦耐劳,西藏人活得单纯,是因为艰苦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无法让他们复杂起来。

的确,他们的喜怒哀乐界限分明,没有什么过渡,微笑在这里被省略,这是外地人时常感到他们冷峻的原因;其二,藏族人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

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还有众多的民族节日,充分体现了藏族这一天性。

藏族舞蹈的屈伸动律舞蹈笔记

藏族舞蹈的屈伸动律舞蹈笔记

藏族舞蹈的屈伸动律舞蹈笔记
藏族舞蹈的屈伸动律舞蹈是一种采用身体屈伸动作,展现藏族文化风
貌的舞蹈作品。

下面是对这种舞蹈的笔记:
1.单人表演:屈伸动律舞蹈一般为单人表演。

舞者在舞台上通过身体
的屈伸动作,展示出她们的力量和灵活性。

2.舞蹈风格:藏族舞蹈的屈伸动律舞蹈风格独特,舞者能够灵活地表
现出藏族文化中的传统形式和节日氛围。

3.舞蹈动作:屈伸动律舞蹈中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包括旋转、跳跃、滑行、踏步等多种动作,通过这些动作,舞者能够描绘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4.舞蹈服饰:藏族舞蹈的屈伸动律舞蹈常常搭配传统的藏族服装,如
藏袍、锦衣等,使得舞蹈更具藏族文化气息。

5.舞蹈音乐:屈伸动律舞蹈的舞蹈音乐采用传统的藏族音乐,相对于
西方音乐具有独特的韵味,演绎出藏族文化表达的独特风格。

6.舞蹈意义:屈伸动律舞蹈在藏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
代表藏族文化进行交流,在传统节日时也是表现民俗风情的重要方式。

同时,舞蹈还承载着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祈愿。

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

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

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摘要藏族的舞蹈属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它展现出肢体艺术的魅力以及浓郁的民族文化内容,以它特有的表演风格与肢体语言响应全世界,受到了广大舞蹈爱好者的喜爱。

在藏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动律的特征是主要学习的重难点,舞者下肢的屈伸动作十分多样具有独特性,舞者对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的学习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了舞蹈表演的效果成败。

本课题笔者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进行深入的解析,探究藏族舞动动律特征的表现以及学习方法,结合笔者自身的学习经验,希望能够为藏族舞蹈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建议与表演借鉴。

关键词:藏族舞蹈;民族舞;动律特征一、绪论民族舞蹈不但是肢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它包含了传统、悠久、广泛的民族文化精神。

它能够展现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魅力,彰显地方的地域风格与生活方式,具有无限可挖掘的潜力。

本研究笔者抓住藏族舞蹈的起源与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探究藏族舞蹈区别与其他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和地域风格。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一)目的和意义1.选题目的在藏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动律的特征是主要学习的重难点,舞者下肢的屈伸动作十分多样具有独特性,舞者对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的学习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了舞蹈表演的效果成败。

本研究笔者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分析藏族的民族特色与舞蹈风格内涵,让更多舞蹈爱好者深入的去了解藏族舞蹈的独特民族特色与魅力。

本文通过四个部分来阐述笔者关于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研究,第一部分关于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紧接着第二部分了解关于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起源,第三部分侧重分析课关于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解析藏族舞蹈中“柔”,“屈”,“颤”的肢体动作重点,第四部分笔者通过阅读文献以及自身的学习知识总结概括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对于藏族舞蹈的风格影响。

2.选题意义藏族舞蹈做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肢体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藏族的民族风情与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藏族舞蹈的学习中,其动律特征是区分与其他民族舞蹈的重要特点,诠释了藏族舞蹈的独特风格和特色,推动了藏族舞蹈的多样性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
摘要
藏族的舞蹈属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它展现出肢体艺术的魅力以及浓郁的民族文化内容,以它特有的表演风格与肢体语言响应全世界,受到了广大舞蹈爱好者的喜爱。

在藏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动律的特征是主要学习的重难点,舞者下肢的屈伸动作十分多样具有独特性,舞者对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的学习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了舞蹈表演的效果成败。

本课题笔者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进行深入的解析,探究藏族舞动动律特征的表现以及学习方法,结合笔者自身的学习经验,希望能够为藏族舞蹈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建议与表演借鉴。

关键词:藏族舞蹈;民族舞;动律特征
一、绪论
民族舞蹈不但是肢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它包含了传统、悠久、广泛的民族文化精神。

它能够展现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魅力,彰显地方的地域风格与生活方式,具有无限可挖掘的潜力。

本研究笔者抓住藏族舞蹈的起源与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探究藏族舞蹈区别与其他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和地域风格。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在藏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动律的特征是主要学习的重难点,舞者下肢的屈伸动作十分多样具有独特性,舞者对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的学习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了舞蹈表演的效果成败。

本研究笔者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分析藏族的民族特色与舞蹈风格内涵,让更多舞蹈爱好者深入的去了解藏族舞蹈的独特民族特色与魅力。

本文通过四个部分来阐述笔者关于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研究,第一部分关于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紧接着第二部分了解关于藏族舞
蹈动律特征的起源,第三部分侧重分析课关于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解析藏族
舞蹈中“柔”,“屈”,“颤”的肢体动作重点,第四部分笔者通过阅读文献
以及自身的学习知识总结概括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对于藏族舞蹈的风格影响。

2.选题意义
藏族舞蹈做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肢体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藏族的民族风情
与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藏族舞蹈的学习中,其动律特征是区分与其他民族
舞蹈的重要特点,诠释了藏族舞蹈的独特风格和特色,推动了藏族舞蹈的多样
性与发展。

笔者通过对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深入研究,丰富现如今对于藏族舞
蹈动律特征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与此同时,对藏族舞蹈动律的
特征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学习与实践,使较深刻的了解到
藏族舞蹈动律特征形成的舞蹈因素,给藏族舞蹈的学习表演提供了有效的建
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在论文的撰写前通过检索国内相关学者对于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的相关研究发现,文献对于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研究数量并不多,在中国知网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大多数文献的研究内容与方向都是关于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起源以及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形成因素等角度研究的文献。

在2017年张倩发表的硕士论文《藏族舞动律节奏之间的关系》中对藏族民族艺术表演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以及肢体艺术表演形式进行了透彻的分析,通过调研对舞蹈节奏的联系与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简述了藏族舞蹈的表现方式与手法;在《浅谈对藏族舞蹈中核心动律“屈伸动律”的形成》一文中,作者尕藏对藏族舞蹈的膝关节屈伸动作以及节奏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藏族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浅析了藏族舞蹈屈伸动作动律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认为藏族的环境因素以及服饰特点是形成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主要因素。

在2019年王雅婷发表的硕士论文中,作者对藏族舞蹈风格的联系和藏族舞蹈动律的特点进行了叙述。

作者认为在藏族舞蹈中“动”在形成统一的属性后,也以韵律的方式展现了藏族舞蹈的风格特色。

在其他的舞蹈艺术创作当中,也可运用动律元素。

四、相关理论概述
(一)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的起源
1.生活习惯
藏族舞蹈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动律特征是舞者在舞蹈的过程中都是松弛
着上半身,身体微微向前倾,下肢膝盖的位置持续着颤动或是屈伸。

笔者通过对藏族的民族生活的历史来探讨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形成,由于藏族人民长时间的生活在偏远山区,文化发展落后,长期的封闭式生活,与外界的联系甚少,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藏族人民长期以来都处于奴隶社会,思想被限制,长时间的被作为物品进行买卖,失去人生自由,精神长时间的收到奴隶主的压制与折磨,由此可见藏族人民长期背负着难以直立的精神压力,迫使他们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下肢膝盖颤动就由此而来。

同时,由于藏族的多分布在我国高海拔地区,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等,都是一些高海拔山脉,地势陡峭。

藏族人民长期的行走在山间,腿部的肌肉异常发达,下肢力量十分强大,从而支撑着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运用下肢不间断地进行屈伸与颤动的变化,膝关节的柔韧性以及舞蹈动作的把控都是长时间的穿梭在山间生活练就的。

最后,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偏远高海拔的山区,气候的环境也十分恶劣,早晚温差大,大多时间的气候都较为寒冷,所以藏族人民为了御寒保暖,常年的身穿过臀动物皮毛制成的长袄,十分笨重。

并且藏族人民的服饰常常用珊瑚、金银等作为装饰,为了方便携带,藏族人民就会把这些物品戴在头上,形成了华丽而笨重的藏族头饰。

上身的服饰以及头上的饰品让藏族人民的上半身十分沉重,而下半身相对而言就较为轻松灵活,为了下半身不受冻,于是藏族舞蹈中下半身的颤抖与屈伸就会很多。

除此之外,长时间的处于寒冷的状态,人体的关节是会弯曲的,膝盖位置的颤动,从而形成藏族舞蹈动律特征当中缺一不可的肢体动作。

(二)藏族舞蹈动律的特征
藏族舞蹈动律的特征尤为丰富与复杂,特别是下肢关节处的节奏变化,在舞蹈动作进行过程中,会有节奏性的不断地持续柔韧的屈伸或是轻快的颤动,随着这些动作与节奏的变化藏族舞蹈的颤动与屈伸变化,形成舞者重心的转移,伴随松弛有度的上肢动作,让双臂的肢体动作附随而动,轻巧自然。

从藏族舞蹈的形体来看,上身的动作汹涌、腰部的动作妖艳、四肢关节灵活、舞者的形体柔软,总的来说,藏族舞蹈中弯腰曲背、抬臀松胯等技巧性动作都是较为常见的肢体形态,这些充分的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舞蹈中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来,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和谐感受,舞蹈的肢体语言渗透着民族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可磨灭的艺术创造性及魅力。

五、藏族舞蹈动律特征的分析
(一)动律与特征——柔
藏族舞蹈中的柔,我们指舞蹈中的下肢的柔屈伸,在舞者的膝盖与关节处进行伸直和弯曲的动律,此过程中需保持身形的松弛、自然柔和,屈伸时节奏较慢,
在保持膝盖部位进行屈伸时节奏均匀,肢体的动作要持续变化。

在进行柔屈伸动作时,膝关节的发力位置重点放在“伸”上面,它的特点是舞者的脚步要轻盈灵动且节奏均匀,同时它也是藏族舞蹈的基础肢体动作,只有把握好柔屈伸的学习要领,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所以,舞者在柔屈伸的学习过程中,先要将自身的柔韧性加强,比如进行压腿、拉伸大小腿的练习,避免在学习藏族舞蹈的过程中拉伤肌肉。

(二)动律与特征——屈
藏族舞蹈动律特征中的屈,我们指舞蹈中的下肢的碎颤屈伸,舞者的膝关节部位快速的进行屈伸两次或者更多,频率偏快,踏步的动作频率急,从而达到快速颤动的肢体效果。

舞者在进行碎颤屈伸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小颤的练习,等到能够把握好小颤的学习要点,在逐渐展开“颤”与“踏”的训练,最后扩展到交换抬脚、踱步、踏步的练习。

这个动作的学习主要考验了舞者的灵敏度与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当中重复不断的进行这个动作,同时缩短动作的时间间隔,使动作更加的流畅。

(三)动律与特征——颤
藏族舞蹈中的颤,我们指舞蹈中的下肢膝盖部位的柔颤屈伸,因为这个肢体动作展现出舞蹈的“柔”与“颤”,要求舞者有着较强的自控能力,能做到柔中带颤,颤中带柔。

发力的节奏时快时慢,在柔颤屈伸的学习过程中,舞者需要注重于膝关节部位柔与颤的结合。

柔的的部分通过基本的舞蹈肢体动作的训练,让舞者的肢体柔韧性加强,而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加入颤,不断的进行反复的训练,就会达到一定的成效。

六、藏族舞蹈动律的特征对藏族舞蹈的风格影响
在藏族人民的古籍当中,“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是对于当地舞蹈动律特征的要求。

在藏族舞蹈的表演当中动律特征对于舞者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藏族舞蹈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独特性就在于舞者在舞蹈的过程中,全身的发力点都集中于下肢的膝盖部位,膝关节的屈伸与颤动是藏族舞蹈的核心动律特征,也代表着藏族舞蹈独特的民族特色与风格。

在藏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膝关节部位的屈伸动作是整个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下肢膝关节的动律时学习藏族舞蹈的关键重难点。

藏族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下肢的肢体语言较多,脚步的动作十分丰富且复杂,一支完美的藏族舞蹈表演离不开舞者对于下肢颤动与屈伸的动律特征掌控,它直接关系到了这只舞蹈的成败。

一场优秀的藏族舞蹈表演,舞者一定要能够将下肢的动作做到流畅、灵活、柔软,才能够将藏族舞蹈所要传达的精神表现出来。

七、总结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的历史、生活、宗教信仰等都有很深的关联,可以说,藏族人民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藏族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藏族舞蹈的发展历史不仅在舞蹈艺术上有着深刻的研究意义,也在藏族传统文化中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藏族舞蹈表演中,下肢膝盖部位的屈伸与颤动对舞者而言是藏族舞蹈学习的精髓,同时也是藏族舞蹈民族特征的表现,在藏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