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南航航空航天概论总复习

南航航空航天概论总复习

南航航空航天概论总复习一、航空航天的定义和历史发展1.航空航天的定义:航空是指运用飞行器在大气层中进行飞行的科学和技术;航天是指在大气层以外的空间中进行科学研究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

2.航空航天的历史发展:-航空的发展:蒸汽动力飞机和内燃机飞机的出现,涡轮飞机的发展,喷气式飞机的问世。

-航天的发展:火箭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的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

二、航空原理和技术应用1.航空原理:-空气动力学:研究飞机在空气中运动的原理和空气对飞机的作用。

-水动力学:研究飞机在水中运动的原理和水对飞机的作用。

-结构力学:研究飞机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强度计算方法。

-航空机械:研究飞机运动的动力学原理和控制方法。

2.航空技术应用:-航空器设计:包括飞机、直升机、滑翔机等各类飞行器的设计和优化。

-航空器制造:飞行器的制造材料和工艺,包括金属、复合材料的使用和加工。

-航空器维修:飞行器的维护、检查和修复,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航空器运行管理:飞行器的航行规划、航班调度、运输管理等运行相关的工作。

三、航天原理和技术应用1.空间力学:研究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包括行星运动、卫星轨道等。

2.航天器设计:包括载人航天器、探测器、火箭等航天器的设计和优化。

3.载人航天: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和航天员的选拔、培训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4.卫星应用:人造卫星的设计和发射,以及在通信、导航、气象等领域的应用。

5.太空科学:研究太空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科学现象,探索宇宙的奥秘。

四、航空航天发展的前景和挑战1.前景: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带来更快速、更安全、更环保的飞行方式,推动空间探索和科技创新。

2.挑战:航空航天行业面临着航空器安全、能源问题、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需要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总的来说,南航航空航天概论是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对航空航天的定义、历史、原理和技术应用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对航空航天工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航概复习知识要点

航概复习知识要点

航概复习知识要点————————————————————————————————作者: ————————————————————————————————日期:ﻩ航空航天概论要点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1.1航空航天基本概念航空: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运动。

航空按其使用方向有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之分。

军用航空泛指用于军事目的的一切航空活动,主要包括作战、侦察、运输、警戒、训练和联络救生等。

民用航空泛指利用各类航空器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非军事性飞行活动。

民用航空分为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两大类。

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者宇宙航行。

航天实际上又有军用和民用之分。

1.2飞行器的分类、构成与功用在地球大气层内、外飞行的器械称为飞行器。

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

航空器轻于空气的航空器气球飞艇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机倾转旋翼机航天器是指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类飞行器。

航天器无人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科学卫星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卫星式载人飞船登月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1.3航空航天发展概况1783年6月5日,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用麻布制成的热气球完成了成功的升空表演。

1852年,法国人H.吉法尔在气球上安装了一台功率约为2237W的蒸汽机,用来带动一个三叶螺旋桨,使其成为第一个可以操纵的气球,这就是最早的飞艇。

1903年12月17日,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飞行者”1号进行了试飞,当天共飞行了4次,其中最长的一次在接近1min的时间里飞行了260m的距离。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持续而有控制的动力飞行。

1947年10月14日,美国X-1研究机,首次突破了“声障”。

喷气式战斗机(我国习惯称歼击机)的更新换代代表了航空技术的发展历程。

山东省考研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复习资料航空航天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山东省考研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复习资料航空航天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山东省考研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复习资料航空航天概论重点知识总结在山东省考研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复习过程中,航空航天概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技术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就航空航天概论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以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航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航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古代时期的梦想。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梦想着像鸟一样翱翔于天空,探索未知的领域。

直到19世纪末,莱特兄弟的飞行实验才真正奠定了现代航空工程的基础。

之后,飞行器技术不断发展,从飞机到火箭、卫星、航天飞机等,航空航天工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二、航空航天工程的基本原理1. 飞行器的运动原理:飞行器的运动主要依赖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包括升力和阻力的产生与平衡、推力的产生与作用等。

2. 航空航天材料:航空航天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要求具备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耐高温性能,如航空铝合金、高温合金等。

3. 电子技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雷达、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等电子技术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关键技术1. 飞行器设计理论:飞行器设计是航空航天工程的核心内容,要求掌握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控制理论等相关知识。

2. 飞行器动力系统:飞行器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燃料系统、动力传输系统等,不同类型的飞行器应选择合适的动力系统。

3. 仪表与控制系统:飞行器的仪表与控制系统包括导航系统、自动驾驶系统、飞行参数监测系统等,保证飞行器的安全与稳定飞行。

四、航空航天工程的应用领域航空航天工程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航空、航天、军事、交通运输、通信导航、科研等多个领域。

其中,航空运输、通信导航技术、遥感技术等是航空航天工程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

五、航空航天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航天工程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人类可能会实现太空探索、航空旅行的普及化以及更高效、更环保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目标。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一章 课堂笔记(1)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一章  课堂笔记(1)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一章课堂笔记(1)一、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了解航空航天发展概况.掌握航空器、航天器的分类,航空器、航天器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事件,航空发动机及火箭发动机原理,飞行器升空原理、复合材料和飞机的仪表等内容。

二、知识点整理(一)气球飞艇1、载人气球的诞生热气球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称为天灯或孔明灯,知名学者李约瑟也指出,西元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李格尼兹(Liegnitz)战役中使用热气球过龙形天灯传递信号。

法国的孟格菲兄弟于1783年才向空中释放欧洲第一个内充热空气的气球。

法国的罗伯特兄弟是最先乘充满氢气的气球飞上天空的。

在世界很多不同的国家,气球也会用来作庆祝大日子来临时的点缀。

很多地方的街道上都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各种气球。

在一些开幕的仪式中,人们会刺破气球,象征着那开幕的重要时刻,也能凝聚气氛。

2.发展历程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蒙戈菲尔兄弟因受碎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的启发,用纸袋聚热气作实验,使纸袋能够随着气流不断上升。

1783年6月4日,蒙戈菲尔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为110英尺的模拟气球升起,这个气球用糊纸的布制成,布的接缝用扣子扣住。

兄弟俩用稻草和木材在气球下面点火,气球慢慢升了起来,飘然飞行了1.5英里。

乘坐蒙戈菲尔兄弟制造的气球的第一批乘客是一只公鸡、一只山羊还有一只丑小鸭。

同年9月1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前,蒙戈菲尔兄弟为国王、王后、宫廷大臣及13万巴黎市民进行了热气球的升空表演。

同年11月21日下午,蒙戈菲尔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航行,热气球飞行了二十五分钟,在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

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整整早了120年。

二战以后,高新技术使球皮材料以及致热燃料得到普及,热气球成为不受地点约束、操作简单方便的公众体育项目。

八十年代,热气球引入中国。

1982年美国著名刊物《福布斯》杂志创始人福布斯先生驾驶热气球、摩托车旅游来到中国,自延安到北京,完成了驾驶热气球飞临世界每个国家的愿望。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

民航概论总复习题(说明:黑体字题目系分析题和简答题,其余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一、绪论部分1、飞行器一般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3 类:航空器,航天器,导弹和火箭2、大气层如何分层,各有什么特点?适合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哪层?根据各层温度特征,分为五层逃逸层适合飞行的为平流层:温度基本不变;没有水蒸汽,几乎 没有云雨等气象现象,对飞行有利,这层几乎没有上下对 流,只有水平方向的风,空气质量不多约总重的 1/4不到。

以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分布为主要依据, 可将大气层划分层温度随高度而降低,空气对流明显,集中了全部大气质量的约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气,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90ozontLayer 3020 stratosphere 7060 40km(25mi> A 、 、Mdojp kre 中间80 km SO mi)J -1WT^roposphfcr^x80 创刑 200 20 40 60 80 Ttl$ill$ I '1 i4*120次,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低纬度地区平均16- 18km,中纬度地区平均10-12km ,高纬度地区平均8-9km。

(2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顶部到50-55km ,随着高度增加,起初气温不变或者略有升高;到20-30km 以上,气温升高很快,可到270k-290k ;平流层内气流比较稳定,能见度好。

(3 )中间层,50-55km伸展到80-85km,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下降,空气有相当强烈的铅垂方向的运动,顶部气温可低至160k-190k o(4 )热层,从中间层延伸到800km高空,空气密度级小,声波已难以传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5 )散逸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空气极其稀薄,大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飞机主要在对流层上部和同温层下部活动。

3、第一架飞机诞生的时间是哪一天,由谁制造的?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4、何谓国际标准大气?因为大气物理性质(温度、密度、压强等)是随所在地理位置、季节和高度而变化的,为了在进行航空器设计、试验和分析时所用大气物理参数不因地而异,也为了能够比较飞机的飞行性能,所建立的统一标准。

航空航天概论第一、二章

航空航天概论第一、二章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绪论1.航空:在地球周围稠密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

航天:在大气层以外的近地空间,行星际空间,行星际附近以及恒星及空间的航行活动。

联系:地面发射的航天器或当航天器返回地面时,都要穿过大气层特别是水平起降的航天飞机,其起飞和降落过程均与飞机极为相似,就与航空航天的特点,因此航空与航天不仅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有时是难以区分的。

2.飞行器的概念:在地球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的空间飞行的器械统称。

分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导弹。

3.航空器: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

分为轻于空气的航天器(气球、飞艇)和重于空气的航天器(飞机滑翔机、直升机、旋翼机)。

航天器: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行器。

分为无人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

导弹:依靠制导系统控制器飞行轨迹的飞行武器(弹道式导弹、巡航导弹、可高机动飞行的导弹、地空导弹、空空导弹)。

火箭:靠火箭发动机(化学、核、电)提供推动力的飞行器。

(无控火箭弹、探空火箭、远载火箭)。

4.⑴轻于空气的航天器:10世纪初中国“孔明灯”。

18世纪末法国蒙哥尔费兄弟热气球。

1783年10月15日E.P.罗奇埃和达尔郎特,热气球1000m高度12min飞行12km。

⑵重于空气的航天器: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飞行者”1号飞行4次。

⑶火箭导弹:1942年纳粹德国V-2火箭,发射第一个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弹道导弹。

⑷航天: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个人造卫星。

1969年7月16日,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5.大气层①对流层: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空气对流运动明显。

②平流层:高度上升气温开始不变→略升高→20km-30km以上急升,气流平稳,能见度好③中间层: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空气有相当剧烈的垂直方向运动。

④热层:高度上升气温上升,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⑤散逸层:空气稀薄,空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6.飞行环境:⑴自然环境--真空、电磁辐射、高能粒子辐射、等离子体、微流行体。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人类利用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和大气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行行为的总称。

其中,大气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大气层的外缘距离地面的高度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距地面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斗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木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速度比较低、航程相对较短;工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力和推进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力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气,因此对直升机而言由旋翼带动空气向下运动,每一片旋翼叶片都产生升力,这些升力的合力就是直升机的升力。

4.试述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行原理A.轻于空气(浮空器):气球;飞艇。

原理:靠空气静浮力升空。

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一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面和操纵面,可控制飞行方向和路线。

B.重于空气: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航空器(扑翼机)。

原理:靠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

飞机由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装有提供拉力或推力的动力装置、固定机翼、控制飞行姿态的操纵面,滑翔机最大区别在于升空后不用动力而是靠自身重力在飞行方向的分力向前滑翔(装有的小型发动机是为了在滑翔前获得初始高度);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生升力,其旋翼木有动力驱动,由动力装置提供的拉力作用下前进时,迎面气流吹动旋翼像风车似地旋转来产生升力;直升机的旋翼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垂直和水平运动所需要的拉力都由旋翼产生;扑翼机(振翼机)像鸟类翅膀那样扑动的翼面产生升力和拉力。

5.简述火箭、导弹与航天器的发展史6.航天器的主要类别A.无人航天器:a.人造卫星(科学卫星、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b.空间平台,c.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B.载人航天器:a.载人飞船(卫星式、登月式),b.空间站,c.轨道间飞行器(轨道机动器、轨道转移器),d.航天飞机。

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归纳

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归纳

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归纳大二航空概论课程是航空专业学生在大二上学期所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文将对该课程的几个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该领域的基础知识。

1. 航空器的分类航空器是指能够在大气中自由飞行并携带人员和货物的飞行器。

按照用途和设计特点,航空器可以分为民用航空器和军用航空器两大类。

民用航空器主要用于民航运输、通用航空和特种航空;军用航空器主要包括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

2. 航空原理航空原理是指航空器在大气中飞行时受到的力学和气动学原理。

其中,气动学原理主要包括气流的流动规律,翼型的气动特性,升力和阻力的产生机理等;力学原理主要包括牛顿三大定律、动量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等。

3. 飞行器的性能参数飞行器的性能参数是评估其飞行性能和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性能参数包括:巡航速度、最大速度、起飞距离、着陆距离、最大起飞重量、燃料消耗率、续航能力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性能参数对于航空器的设计、运营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4. 航空航天工程概述航空航天工程是指研制、设计、制造和运营航空航天器及其相关设备和系统的工程领域。

它包括航空器和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航天发射及导航、航空航天材料与结构、航天地面设备等多个专业领域。

了解航空航天工程的概况有助于掌握航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5. 航空法规与安全航空业是高度规范和安全要求的行业,因此航空法规与安全成为大二航空概论课程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航空法规的基本原则、国家和国际航空法规的内容和意义,以及航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6. 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器的动力装置,它决定着航空器的性能和运行效率。

了解航空发动机的分类、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特点是学习航空概论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还需要了解航空发动机的维护、检修和安全管理等相关知识。

通过对大二航空概论课程的几个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提前理解和掌握航空专业的基础知识,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点回顾

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点回顾

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分类、应用、历史事件要点等,新发生的事件。

1、“两弹一星”指什么?原子弹、氢弹、卫星(错误)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卫星(正确)2、战斗机是如何分代的?各代战斗机的典型技术特征是什么?[很多同学认为战斗机分类以达到几倍声速为标准。

实际上这并不准确。

各代技术特征也回答的不全面,没有考虑典型的气动布局、发动机、电子设备、武器装备等内容。

]第一代战斗机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以F-100和米格-19为代表,主要特征为高亚声速或低超声速、后掠翼、装涡喷发动机、带航炮和空空火箭,后期装备第一代空空导弹和机载雷达。

第二代战斗机于20世纪60年代装备部队,代表机型有F-4,米格-21和幻影III等,采用小展弦比薄机翼和带加力的涡喷发动机,飞行速度达到两倍声速,采用第二代空空导弹,配装晶体管雷达火控系统。

第三代战斗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F-15、F-16、苏-27、米格-29和幻影2000为代表。

一般采用边条翼、前缘襟翼、翼身融合的等先进气动布局以及电传操纵和互动控制技术,装涡轮风扇发动机,具有高的亚声速机动性,配备多管速射航炮和先进的中距和近距格斗导弹,一般装有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全天候火控系统,具有多目标跟踪和攻击能力,平视显示器和多功能显示器为主要的座舱仪表,可靠性、维修性和战斗生存性得到很大改善。

第四代战斗机的代表是出现于20世纪末的F-22。

以F-15、F-16和F-117为基础综合使用了隐身、航电、材料、发动机和气动设计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发展而成。

主要技术特征为:采用翼身融合体和具备隐身能力的空气动力布局;机体复合材料使用比例在30%以上;安装带二元喷管、推重比10一级的推力矢量发动机,飞机的起飞推重比超过1.0;采用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机载火控雷达能同时跟踪和攻击多个空中目标,主要机载武器为可大离轴发射或发射后不管的超视距攻击空空导弹;即具备隐身能力、超声速巡航能力、高机动性、短距起降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等先进的技术性能。

南航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

南航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

航概重点《第一章》1.按飞行环境和工作方式,飞行器分哪几大类?(P1 )【1.1 】三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航空器按照产生升力的原理如何分类? (P2)旋翼机与直升机的区别。

气球和飞艇的主要区别(P4、5)精品文档,超值下载2.【按升力原理分类】:空气静力飞行器、空气动力飞行器【旋翼机与直升机的区别】:外形相似但飞行原理不同,直升机的发动机直接带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可以垂直起飞和悬停;旋翼机的发动机不直接带动旋翼,而是靠前进时相对气流吹动其旋转,像飞机一样滑跑起飞,不能垂直起飞和悬停,仅用于游览救护和体育活动。

【气球和飞艇的主要区别】:1、气球更具流线型,2、飞艇是一种装有安定面、方向舵和升降舵的流线型气球,并装有发动机带动螺旋桨产生拉力。

3、气球是不带动力系统的空气静力飞行器,自由气球不能控制飞行方向,只能随风漂流,但垂直方向可以操纵。

【P2】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出现过的超声速客机。

(P7)【最大的运输机】:俄罗斯:安-225【超声速客机】:英法联合研制“协和”飞机和俄罗斯的图-114超声速客机4.航天器分类(空间探测器与空间站的区别)。

(P10、13)无人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P10】【空间探测器与空间站的区别】:空间探测器是指对月球、其他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探测器,也称深空探测器。

空间站是宇航员在太空轨道上生活和工作的基地,又称轨道站或航天站。

【无人航天器与载人航天器的主要区别】是载人航天器具有生命保障系统。

5.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典型飞机、直升机的编号(AH-64)。

(P289-290)【附录P289-290】6.导弹按弹道及构造特点的分类?(P15)分为弹道式导弹、有翼式导弹(巡航导弹、可做高机动飞行的导弹)7.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类飞行器的首次发明是哪个国家的?(P15-41)*重要:国家、人物(第一架飞机、第一次升空、第一个载人航天站、航天飞机、突破音障(螺旋桨推进的飞机是不能突破“音障”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德国使用喷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总结

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总结

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总结[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总结]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总结航空工程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设计、制造和运营飞行器以及管理空中航行的学科。

作为航空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对于航空概论知识的学习成为了我们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一环。

在本文中,将对大二航空概论知识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回顾和加深对该学科的理解。

一、航空发展历史航空发展历史是航空概论中的基础内容。

从莱特兄弟的飞行到现代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业经历了漫长而又精彩的发展过程。

在航空发展历史中,可以了解到飞行器的起源、重要里程碑以及对航空技术发展的影响。

二、航空器的分类航空器的分类是航空概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根据飞行原理、用途和机载设备等因素,航空器可以分为飞机、直升机、飞艇等多种类型。

每种航空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了解航空器的分类对于学习航空工程非常重要。

三、航空气动力学航空气动力学是航空工程的核心知识之一。

通过对气体流动和机翼的研究,可以了解到飞机在空气中飞行时产生的升力和阻力。

在航空气动力学中,我们将学习到气动力学方程、气流分析以及机翼设计等内容。

四、航空结构与材料航空结构与材料是航空工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

在航空概论中,我们将学习到航空结构的设计原理、结构件的受力分析以及航空材料的选用等内容。

了解航空结构与材料的知识,可以为我们今后进行航空器设计和制造提供基础。

五、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是航空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航空概论中,我们将学习到不同类型的航空发动机及其工作原理。

了解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为我们后续学习航空动力学提供基础。

六、航空自动控制航空自动控制是航空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飞机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自动导航等功能。

在航空概论中,我们将学习到航空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器的设计以及飞行管理系统的应用等内容。

七、航空安全与管理航空安全与管理是航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航空安全与管理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飞行安全管理体系、航空事故调查与分析以及航空法规等内容。

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汇总

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汇总

大二航空概论知识点汇总航空领域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对于大二学生而言,了解航空概论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大二航空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航空工程概述航空工程是研究和应用航空技术的学科,其主要包括飞行器的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等方面。

航空工程的发展与航空科学密切相关,是实现人类航空梦想的重要基础。

二、飞行力学1. 机体静力学:静力学研究无加速度静止状态下的物体平衡力学。

在飞行中,平衡力学帮助我们了解飞机保持稳定飞行所需的力和力矩。

2. 机体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受到外力而产生运动的力学规律。

在飞行中,动力学帮助我们理解飞机的加速度、速度和姿态对飞行的影响。

三、飞行器结构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研究飞行器的力学特性,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

静力学研究飞行器在平衡状态下的荷载分布和结构稳定性,动力学研究飞行器在外界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和疲劳问题。

四、航空推进原理1. 气动力学:气动力学研究气体在物体表面流动时产生的力,并研究这些力对飞行器性能的影响。

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涉及到发动机和推进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包括燃烧室工作原理、燃烧过程和喷气推进原理。

五、航空材料与结构1. 航空材料:航空材料要求具备高强度、轻质、耐热、耐腐蚀及抗疲劳等特性。

常见航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

2. 结构设计:对于飞行器结构的设计需考虑载荷、强度、刚度、稳定性和疲劳等因素,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航空电子技术航空电子技术在飞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飞行导航系统、通信系统、雷达和无线电高频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飞行器在黑夜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安全飞行。

七、航空运输管理航空运输管理涉及到航线规划、航空器调度、机场管理、航空安全以及航空法规等。

良好的航空运输管理对于保障飞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

八、航空安全与人因工程航空安全与人因工程研究如何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提高事故逃生的几率。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 航空器按照产生升力的原理是如何分类的?2. 第一架可载人动力飞机发明者,时间,飞机型号?3. 中国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六号、七号)和飞船上的宇航员,以及中国探月卫星?4. 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导弹等?5. 我国古代的发明对现代航空技术发展的启示?6. 地球大气层共分为哪五层?各层有什么特点?喷气式客机在哪一层飞行?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

喷气式客机飞行在:平流层7.流体连续方程和伯努利定理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用公式表示?公式中每一部分代表什么意义?管道流动中的气流特性变化规律(低速和超声速)?8. 掌握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写出升力公式,解释公式中各符号代表的意义,分析影响升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升力的因素:a.气流的速度对升力的影响:升力与飞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例b.空气密度对升力的影响:机翼的升力随空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机翼面积对升力的影响:机翼面积大,升力大。

升力与机翼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例。

d.机翼弯度对升力的影响:机翼的升力随弯度的增大而增大。

机翼的临界迎角随弯度的增大而减小e.机翼表面质量对升力的影响:光滑的表面质量-- 临界迎角,最大升力系数都增大f.机翼展弦比对升力的影响:机翼的临界迎角随展弦比增大而减小;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随展弦比增大而增大;机翼的升力线斜率随展弦比增大而增大g.机翼后掠角对升力的影响:机翼的临界迎角随后掠角增大而增大;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随后掠角增大而减小;机翼的升力线斜率随后掠角增大而减小h.机翼前缘半径对升力的影响:机翼的升力随空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i.机翼翼型相对厚度对升力的影响:实验表明:相对厚度在12%-14%的翼型,其相对厚度在12%-14%的翼型,其升力比较大j.机翼最大厚度位臵对升力的影响:最大厚度位臵靠前,升力较大。

最大厚度位臵靠近翼弦中央,升力较小。

9. 翼剖面升力系数与迎角关系曲线。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飞行器动力1.活塞式改动机/活塞式发动机带动螺旋桨,由螺旋桨产生推(拉)力为飞机提供动力。

活塞式发动机和螺旋桨是不可分割的///四个冲程:进气、压缩、膨胀、排气//主要性能指标:发动机功率、功率重量比、燃油消耗率/缺点:功率小、重量大、外形阻力大2.燃气涡轮发动机///主要组成:压气机、燃烧室、燃气涡轮组成: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燃气涡轮、尾喷管///压气机、燃烧室和燃气涡轮构成发动机的核心机,又称燃气发生器///压气机的功用:依靠其高速旋转的工件叶轮对空气做功,提高空气的压力,供给发动机工作时所需要的压缩空气(离心式压气机、轴流式压气机)/燃气涡轮:在高温高压燃气的作用下高速旋转,将燃气中的部分热能和压力能转换成机械功,带动压气机和附件工作///工作原理:空气从进气道进入,经压气机压缩后,流入燃烧室与喷入的燃油混后燃烧,形成高温高压的燃气,首先驱动燃气涡轮高速旋转带动压气机和附件工作,之后在尾喷管中膨胀回事高速排出,产生反作用力//性能参数:推力、推重比、单位耗油率///分类:根据有无动力涡轮以及动力涡轮所驱动的部件不同: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自由涡轮):位于燃气发生器后面的一个传动其他部件的涡轮,从燃气发生器出来的燃气注入这个涡轮中继续膨胀做功//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由内、外涵道气流分别产生的推力组成,外涵与内涵空气流量的比值称为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具有耗油率低、起飞推力大、推重比高、噪音小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大型运输机上/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由于具有低速时油耗较低、开加力时推重比大的特点,目前已在新一代歼击机上得到广泛应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燃气能量绝大部分在动力涡轮中膨胀做功,动力涡轮通过减速装置降低转速后再驱动螺旋桨,燃气中剩下的很少部分能量在尾喷管中膨胀,产生一小部分推力/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一般用于M=0.5-0.7的飞机上。

航天概论_知识点总结

航天概论_知识点总结

1.火箭与导弹火箭:一种通过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进的飞行器。

导弹:装有战斗部,依靠自身的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控制飞向并摧毁目标的武器。

(导弹是依靠火箭发动机或空气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喷气反作用力推进的,本身带有制导系统和战斗部的一种飞行武器。

)区别:(1)火箭是运载工具,导弹是飞行武器(2)使用的动力装置不同(3)有效载荷不同(4)是否有制导系统联系:技术上相通,工艺上相近甚至相同,火箭可以作为导弹的动力装置使用。

2.导弹种类按照弹道特征分类,弹道式导弹,飞航式导弹。

按发射地点分类,地对空,地对地,空对空,地对地导弹。

按导弹打击的目标类型不同,反飞机导弹,反导弹导弹,反卫星导弹,反舰导弹,反辐射导弹反坦克导弹及攻击地面常规目标导弹。

按作战中的作用分类,战略导弹,战术导弹。

3.导弹的主要组成战斗部系统,动力系统,制导系统,弹体结构。

4.发动机推力产生原力及推力公式推导导弹的飞行动力是发动机的推力,推力的主要部分是喷气反作用力。

米歇尔斯基公式:dvM mu Fdt=+∑外,其中,mu 成为喷气反作用力,=-Mmt∆∆表示推进剂的秒消耗量。

5.火箭理想速度公式火箭的理想速度公式(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ln ln 1⎛⎫ ⎪⎝⎭p 0k k k M M v =u =u +M M 6. 比推力I s单位质量流量的推进剂所产生的推力(m/s)(工程制单位为秒) s F I m= 7. 比冲单位质量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m/s) t s I I m= 8. 总冲推力对工作时间的积累(kg ·m/s) 0tt I F d t =⎰ 9. 动力装置的分类空气喷气发动机:是利用大气层中的空气与发动机所携带的燃烧剂燃烧产生高温燃气,因此,其只能在大气层内工作。

火箭发动机:是利用自身携带的氧化剂和燃烧剂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它既能在大气层内工作,又能在大气层外工作。

组合发动机: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组合。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整理

1.空气静力飞行器有哪些气球飞艇飞行器按升力原理分类2.直升机在中国古代的雏形竹蜻蜓3.热气球在中国古代的雏形孔明灯4.固定翼飞机在中国古代的雏形风筝5.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俄罗斯安-2256.飞机按用途分7.按标识识别飞机所属国家及类型P2918.弹道导弹弹道导弹分主动段及被动段主动段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照预定轨迹飞行被动段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9.对流层特点下面温度高上面温度低有利于形成对流10.产生摩擦阻力的主要原因空气具有粘性11.空速管原理伯努利方程12.空气密度越大音速越大13.翼尖小翼作用减少诱导阻力14.打开襟翼升力阻力怎么变化都变大15.单块式机翼弯矩由什么承担上下壁板16.前三点后三点式各自优缺点后三点优点结构简单尺寸质量小;着陆迎角大利用阻力减速缩短滑行距离。

缺点前方急停易倒立不允许制动滑跑距离易延长;起飞着陆操纵困难稳定性差;滑跑时机头仰起视界不佳。

前三点优点前轮远离中心允许制动;易操纵稳定性好;机头与地面平行视界好缺点前起落架载荷量大结构笨重复杂需加装置降低摆振17.俯仰稳定性(纵向稳定性)由水平尾翼控制横向稳定性由垂直尾翼控制航向稳定性由上反角和后掠角控制18.常规直升机升力靠什么调节桨叶19.空客A380是干线客机20.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降落顺风好还是逆风好逆风好 1.缩短滑跑距离2.起飞时相对速度大压差大获得升力大3.降落时逆风帮助飞机减速4.起降瞬间稳定性差顺风易偏离跑道要点1783 法国蒙特尔费兄弟热气球1852 法国亨利吉法尔飞艇1903 美国莱特兄弟第一个人造飞机标志着现代飞机的诞生1947 美国查尔斯.耶格尔X-1实验研究机首次突破音障得益于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诞生超音速飞机:英法联合研制“协和”号超音速飞机前苏联图-144超音速飞机俄国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可以进入太空奠定基础美国戈达德1926 液体火箭创始人德国冯布莱恩V-2导弹现代大型火箭鼻祖1957 斯普特尼克1号前苏联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 东方号前苏联加加林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69 阿波罗登月1970 东方红1号中国1971 礼炮一号前苏联第一个空间站1981 哥伦比亚号美国第一个重复使用航天飞机2004 勇气号美国登录火星中国1909 冯如中国第一架飞机1954 初教5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1956 歼5 亚声速1958 歼6 超声速1966 歼72003 神五杨利伟2005 神六聂海胜费俊龙2008 神七翟志刚等翟志刚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2007 嫦娥一号南航的贡献:长空一号延安二号AD-200 (独立研发)AD-100鸭式飞机AC-500 (合作研发)大气环境对平中暖散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起飞距离=起飞滑跑距离+起飞爬升距离受发动机推力以及离地速度决定着陆距离=着陆滑跑距离+着陆下滑距离受减速性能以及着陆接地速度决定离地速度与着陆接地速度由最小平飞速度决定。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 课堂笔记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  课堂笔记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课堂笔记一、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了解世界航天的发展概况,世界主要大国航天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

二、知识点整理——中国的运载火箭(一)长征系列1.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CZ-3C)是一枚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

它以经适应性更改后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作为芯级,捆绑两枚液体助推器而构成。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是继长征三号甲与长征三号乙之后长征三号甲系列的又一成员。

除在它的一级一绑有两个助推器外,它的其余结构部分、分系统与长征三号乙火箭基本相同。

它的推出为用户根据有效载荷的质量和任务要求而灵活选用长征火箭拓宽了范围。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GTO运载能力为3.8吨。

全箭起飞质量345吨,全长54.838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0米。

它的一子级、助推器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滑行段推进剂管理与姿态控制系统、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现已正式投入国际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2008年4月25日,长征三号丙获首次发射成功。

2.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是一枚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

它以经适应性更改后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作为芯级,捆绑四枚液体助推器而构成,具有运载能力大、适应性强、继承性好等优点,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构成最复杂的运载火箭,代表我国目前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航天界也居前列。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载能力达到5.1吨,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

全箭起飞质量425吨,全长54.838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0米。

航空航天概论第2,3,5章总结

航空航天概论第2,3,5章总结

第一章第二章飞行环境及飞行原理2.1 飞行环境大气环境根据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可将大气层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大气中最低的一层,特点是其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0 ~18公里)2.平流层:位于对流层的上面,特点是该层中的大气主要是水平方向流动,没有上下对流。

(18~50公里)3、中间层:中间层为离地球50到80公里的一层。

在该层内,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下降,且空气有相当强烈的铅垂方向的运动.4.热层:该层空气密度极小,由于空气直接受到太阳短波辐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温度又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80~800公里)5.散逸层:散逸层是大气层的最外层。

在此层内,空气极其稀薄,又远离地面,受地球引力很小,因而大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空间环境空间飞行环境主要是指真空、电磁辐射、高能粒子辐射、等离子和微流星体等所形成的飞行环境。

(空间飞行器处于地球磁场之外,因此容易受到太阳风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准确描述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即标准大气。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国际标准大气,是一种“模式大气”。

它依据实测资料,用简化方程近似地表示大气温度、密度和压强等参数的平均铅垂分布,并将计算结果排列成表,形成国际标准大气表。

大气的物理性质大气的状态参数和状态方程大气的状态参数是指压强P、温度T和密度ρ这三个参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气体状态方程表示,即P=ρRT。

航空器在空中的飞行必须具备动力装置产生推力或拉力来克服前进的阻力。

根据产生升力的基本原理不同,航空器分为轻于(或等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两大类。

大气的物理性质:连续性在研究飞行器和大气之间的相对运动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即把气体看成是连续的介质。

这就是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常说的连续性假设。

粘性大气的粘性力是相邻大气层之间相互运动时产生的牵扯作用力,即大气相邻流动层间出现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也叫做大气的内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人类利用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和大气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行行为的总称。

其中,大气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大气层的外缘距离地面的高度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距地面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斗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木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速度比较低、航程相对较短;工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力和推进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力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气,因此对直升机而言由旋翼带动空气向下运动,每一片旋翼叶片都产生升力,这些升力的合力就是直升机的升力。

4.试述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行原理A.轻于空气(浮空器):气球;飞艇。

原理:靠空气静浮力升空。

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一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面和操纵面,可控制飞行方向和路线。

B.重于空气: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航空器(扑翼机)。

原理:靠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

飞机由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装有提供拉力或推力的动力装置、固定机翼、控制飞行姿态的操纵面,滑翔机最大区别在于升空后不用动力而是靠自身重力在飞行方向的分力向前滑翔(装有的小型发动机是为了在滑翔前获得初始高度);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生升力,其旋翼木有动力驱动,由动力装置提供的拉力作用下前进时,迎面气流吹动旋翼像风车似地旋转来产生升力;直升机的旋翼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垂直和水平运动所需要的拉力都由旋翼产生;扑翼机(振翼机)像鸟类翅膀那样扑动的翼面产生升力和拉力。

5.简述火箭、导弹与航天器的发展史6.航天器的主要类别A.无人航天器:a.人造卫星(科学卫星、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b.空间平台,c.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B.载人航天器:a.载人飞船(卫星式、登月式),b.空间站,c.轨道间飞行器(轨道机动器、轨道转移器),d.航天飞机。

7.什么是空天飞机,其主要的关键技术是什么?空天飞机即航空航天飞机,指以吸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组合推进系统作为动力装置、能够像飞机在跑道上起降、在大气层内高超音速飞行,又能单级入轨运行的可载人飞行器。

主要的技术在于:a.动力装置,既不同于飞机又不同于火箭,是一种混合配置的动力装置,安装有涡轮喷气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b.计算空气动力学分析,由于其速度变化幅度大、飞行高度变化广、飞行环境不同;c.发动机和机身一体化设计,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阻力剧增,外形需要高度流线化;d.防热结构和材料,空天飞机需多次进出大气层,有很强的气动加热,所以防热系统既要保持良好的气动外形,又要能长期重复使用且便于维护。

8.什么是临近空间飞行器,其主要用途有哪些?临近空间一般指距离海平面20~100km的区域,在该空间中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飞行平台称为临近空间飞行器,不属于传统的航天、航空范畴。

主要技术有:长时定点悬停、能源与特种推进系统、特种轻质气密材料与结构。

主要用途:可以有效地弥补临近空间区域的空白a.可以在某一固定空间长期停留执行探测任务,温度精度很高;b.在信息获取和传输方面高度比高空无人机和预警机高的多,覆盖范围更大、并可长时间留空;c.由于其隐身性能好、工作高度在目前常规面对空武器攻击范围外、攻击成本高,其作战生存力比高空无人机和预警机高。

总之它可以与侦察卫星、预警机、无人侦察机、地面雷达等组成一个立体侦察体系,实现多重覆盖无缝探测,且可互为补充,有助于对目标的识别,可为作战指挥提供更准确、完整的情报保障,未来的大载重临近空间平台还可以搭载攻击武器。

临近空间飞行器除了具有军事用途外还有广阔的民用前景:资源利用与环保方面、农林业方面、应急与减灾方面、区域规划方面、公共安全方面等。

9.制约微型飞行器发现的主要关键技术是什么?微型飞行器的基本技术指标是:各个方向最大尺寸不超过15cm,续航时间20~60min,航达10km以上,飞行速度22~45km/h,可以携带有效载荷,完成一定任务;主要分为:固定翼、旋翼、扑翼等。

关键技术:a.低雷诺数下的空气动力学问题空气的黏性阻力相对较大;b.微型动力装置和动力源问题;c.飞行控制及导航技术(一个解决途径是发展基于MEMS微机电的新型控制方式);d.基于MEMS技术的系统集成技术体积小,其机体容量和载荷均受到很大限制,其内部各部件需要有效组合;e.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技术微型飞行器涉及空气动力学、能源、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等多种学科。

10.要使飞机能够成功飞行必须解决什么问题?a.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问题,b.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的稳定和操纵问题。

11.大气分几层?各层有何特点?什么是国际标准大气?大气的状态参数有哪些?什么是大气的黏性?分层对流层:包含大气层质量3/4的大气,气体密度、大气压力都是最大,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上下对流剧烈、风向风速经常变化,有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B.平流层:集中了不到大气质量1/4的空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起初不变(约216K)到后来(20~32km以上)升高加快、顶部达270~290K,大气只有水平流动而无上下对流;C.中间层:占总质量1/3000左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含有大量臭氧;D.热层(电离层):空气密度很小;E.散逸层(外层):空气极稀薄。

国际标准大气是由国际性组织颁布的一种"模式大气"。

有规定:将大气看作完全气体、服从气体状态方程,以海平面的高度为零高度、海平面大气的标准状态为:T=15°C P=一个标准大气压(10300kg/m²) 密度ρ=1.225kg/m³音速a=341m/s。

大气状态参数:压强P、温度T、密度ρ;状态方程:P=ρRT T=t+273K(R=287.05J/kg·K)。

大气黏性: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性质,是有气体分子做不规则运动的结果,是空气自身相互黏滞或牵扯的特性,是空气的物理性质的一种(另外一个是压缩性-指在压力作用下或者温度改变的情况下空气改变自己的密度和体积的一种特性),用动力黏度(黏性系数)μ来表示。

12.什么是声速和马赫数?何谓飞行的相对运动原理?声速即声音在物体中传播的速度,马赫数是衡量空气被压缩的程度 Ma=V/a(a为该处的声速)。

飞行的相对运动原理:飞机以一定的速度在静止的大气中飞行或者气流以相同的速度流过静止的飞机,这两种情况在飞机上产生的空气动力完全相等。

第二章航空航天飞行器基本飞行原理1.什么是流体的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方程?它们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当流体连续不断而稳定地流过一个粗细不等的管道时,由于管道中任何一部分的流体都不能中断或被挤压起来,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流进任一切面的流体的质量和从另一切面流出的流体质量是想等的。

连续性定理阐述了流体在流动中流速和管道切面之间的关系。

流体在流动中不仅流速和管道切面相互联系,而且流速和压力之间也相互联系:Q1=Q2。

在管道中稳定流动的不可压缩理想气体在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的情况下,管道各处的流体的动压与静压之和始终保持不变:P+½ρv²=常数(伯努利方程)。

2.举例说明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原理在自然界中的表现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连续性:两座房子之间有穿堂风、山谷中的风经常必平原大;伯努利原理:在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会靠近、两条距离较近的船在水中并行时也会靠拢、当台风吹过房屋时会把屋顶掀掉。

3.高速流动的气体和低速流动的气体流动各自的特点低速:管道切面大的地方流体速度小静压大;高速:相反4.说明升力和阻力产生的原因升力产生的关键在于机翼翼型的形状和迎角.一般的翼型都是前端圆钝后端尖锐平行均匀的气流接近翼型前缘时气流开始转折,一部分空气向上绕过前缘流经上表面,另一部分由机翼下表面流过,这两部分空气最后在机翼后缘的后方汇合并恢复到平行均匀流动的状态.在气流被机翼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时,由于有有弯度机翼上表面凸起较多而下表面凸起较少,加之机翼有一定的迎角,使流过翼型上表面的管道面积比下表面的小而上表面的流速比下表面大,使得上表面的静压比下表面小而产生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在垂直于流体方向上的分量就是升力.L=Cy(½ρv²)S L即升力Cy即升力系数ρ即飞行处的空气密度 v相对空气的飞行速度 S为机翼的投影面积增升装置(减小起飞速度,缩短滑跑距离)①襟翼增大机翼的弯曲程度和面积简单襟翼、分裂襟翼、开缝襟翼、后退襟翼、前缘襟翼等②前缘缝翼增大弯曲度和面积,改善气流,提高升力系数5.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哪些阻力?试说明低速飞机各种阻力的影响因素及减阻措施种类(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减阻措施:摩擦阻力(流速受到阻滞的空气流动层就叫做附面层)-空气黏性、飞机的表面状况、与空气接触表面积大小+尽量延长层流面、选择最大厚度靠后的层流翼型使转捩点后移动;压差阻力(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在速度方向上的分力,是由翼型前后压力不等引起的)-迎角+减小迎风面积、飞机部件加以整流成流线型;诱导阻力(升致阻力)+低速飞机可用椭圆形机翼、尽可能增大机翼展长;干扰阻力()-+减小连接处的增压、使连接处平滑;激波阻力(超音速使压缩空气)+采取后掠翼或者薄翼型.6.说明焦点和压力中心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压力中心:总空气动力与翼弦的交点,就好像整个空气动力都集中在这一点而作用在翼型上;焦点:空气动力学中称力矩系数几乎不随升力系数而变化的点为焦点,实质是迎角增加时升力增量的作用点。

压力中心并非焦点,它是随着升力系数的增大而前移并逐渐接近焦点。

7.简述激波和膨胀波产生的物理原因8.什么是临界马赫数?如何提高它?9.飞机的飞行性能包括哪些方面,各与哪些主要参数有关?怎样设计才能提高飞机的各项性能?10.简述飞机的最大最小平飞速度、巡航速度、航程、理论和实际升限的定义最大平飞速度最小平飞速度航程巡航速度理论静升限实用静升限11.飞机作定常盘旋应满足哪些条件,如何操作来实现定常盘旋?12.什么是飞机的稳定性,可分为哪些方面,各由何种部件或因素保证?指飞机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微小的扰动而偏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在扰动消失后能够自动回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的特性;包括:纵向稳定()、侧向稳定()、方向稳定()。

13.一架飞机以Ma=0.5作定直平飞,现欲水平加速至0.6,飞行员应如何操纵,为什么?14.直升机旋翼的功用是啥?怎样操纵上、下、左、右、前、后飞?单旋翼直升机为啥要有尾桨?第三章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叙述飞机主要组成部分机体起落装置动力装置飞行控制系统机载设备以及其它系统机体结构:机翼尾翼机身操纵面起落架2.叙述飞机机翼的主要功能,机翼的纵向和横向骨架类别及其作用3.叙述飞机机身尾翼的主要功能高速飞机特点:薄翼型后掠翼机头尖锐翼型有双弧形和菱形低速飞机特点:机头较钝机翼平直4.叙述起落架的典型形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后三点:优点安装空间容易保证,尾轮受力较小,结构简单重量轻,地面滑跑时迎角较大,降落时阻力较大缺点对着陆技术要求高,容易发生跳跃现象,大速度滑跑时不允许强烈制动,地面滑跑时的方向稳定性差,飞行员视野不佳;前三点:优点着陆简单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侧风着陆较安全,允许强烈制动,着陆滑跑距离较短,飞行员视野较好,发动机喷气对跑到影响小缺点高速滑跑时前起落架会产生摇摆现象;多支柱式:优点可以减少起落架对地面的压力,增加起飞着陆的安全性;自行车式:;螺旋桨产生推力②③④⑤⑥6.简述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7.简述主要的航空仪表分类及其功用8.列举主要的航空电子系统,简述其各自的功能9.列举飞机上主要的机电系统10.简述飞机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主要作用11.简述直升机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12.衡量各发动机性能优劣的指标有哪些活塞式发动机:气缸直径活塞行程压缩比气缸工作容积空气喷气式发动机:推力单位推力推重比单位耗油率火箭发动机:推力冲量和总冲比冲13.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组成: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加力燃烧室尾喷管进气道是整理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消除紊乱的涡流,在飞行时并利用冲入的空气进行压缩压气机是提高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空气压力燃烧室是将高温高压空气混合燃烧涡轮是将燃烧室出口的高温高压空气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加力燃烧室是将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利用并产生更多的能量尾喷管是将燃烧后的气体排除产生推力14.涡轮轴发动机有何特点且一般用在什么飞机上?特点:发生器排出的燃气能量几乎全部动力涡轮中胀,由喷管排出时,气流速度很低;输出轴转速较高飞机: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落飞机15.分析液体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及各适用情况液体:比冲高(250~500秒) 推力范围大(单台推力在1克力到700吨力) 能反复起动能控制推力大小工作时间长;主要用于航天器发射姿态修正与控制规范转移等固体:优点是结构简单推进剂密度大推进剂可储存在燃烧室中常备待用操作方便可靠;缺点是比冲小工作时间短加速度大导致推力不易控制重复起动难不利于载人飞行;主要用作火箭弹/导弹/控制火箭的发动机,以及航天器发射和起飞的助推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种类:液体固体电核火箭发动机特点:自带燃烧剂和氧化剂⑴拉瓦尔喷管中气流流动的特点发动机中的燃气流在燃烧室压力作用下经过喷管向后运动进入收缩管,在这一阶段燃气运动遵循"流体在管中流动时截面小处流速大,截面大处流速小"的原理,因此气流不断加速,当达到窄喉时流速已经超过音速,而跨音速的流体在运动时却是遵循"截面越大流速越快"的原理,在扩张管中,燃气流的速度被进一步加速,可达7-8倍音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