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调查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村落调查与研究

作者:陈硕延相东

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11期

摘要: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延续和文化传承的实物载体,是我们重要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中国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各具风情、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云南省墨江县联珠镇镇区范围内的大寨村为例,进行一次传统村落的调研。

关键词:大寨村;传统村落;调查

1癸能大寨村自然概况

1.1地理位置

大寨村位于东经101° 43′8″~101°44′54″,北纬230°26′57″~23°26′56″之间,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哈尼族历史、古朴纯真哈尼族风情、厚重宽广哈尼族文化的传统村落,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传统村落。村落建在金厂河谷的中部,背靠“阿皮谷主”(老祖山),座东朝西,龙潭箐河流淌在北面3km处。

1.2地形地貌

大寨村位于癸能河谷的中部,坐东朝西,呈东北高、西南低,北面窄、南面宽,中间低凹,形成北回归线上特殊的河谷地带,沿着河谷层层梯田绕山脚,山寨背靠“啊皮谷主”(寨子后山),寨子的四周有数百亩的梯田、鱼塘、菜园,寨子后山有竹丛、茶树、柏木树。寨子内有耕地74.27hm2,人均耕地面积820m2;林地570.2hm2,其中经济林果地面积47.93hm2,人均拥有林果地面积527m2,森林覆盖率达63.1%以上,平均海拔1350m。

1.3气候条件

大寨村属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温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春早冬晚、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冷暖不太分明,年平均气温

22.1℃,年平均日照数为2161.2h,年降水量1124.00mm,年平均降水116.6天,每年5~10月为湿季,降水量为全年的84%,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6%。有四季如春之称,干湿季明显。

1.4植被及植物资源

大寨村是低纬度湿热山区,太阳辐射强烈,光热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这里的森林植被,以亚热带针叶林为主,有少部分绿阔叶林混交,有思茅松、云南松、杉木、西南桦、椿树、橄榄树、麻栗树等树种,还有勃氏龙竹(有甜、苦2种)、努批竹、小苦竹等竹类及蕨类、藤类等植物。

1.5生物资源

良好的村庄环境造就了适宜鸟类栖息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动物,主要种类有黑头翁、山雀、啄木鸟、喜鹊、麻雀等。

2社会经济状况

大寨村现有住户220户,居住942人,其中传统民居136栋。主要产业为紫米、茶叶等,紫米是其特色农特产,销往省内外,大寨村被誉为“紫米之乡”。至2014年末,人均年收入4400元。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06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707人,低保人数143人。

3村庄现状

3.1村庄范围与形态

大寨村的国土面积有4嗣,村落所在地属于山区,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古村落。这里仍然保留着古老的哈尼土掌房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民族服饰别具一格,拥有民族语言,但没有其文字记载。当地群众勤劳、善良,民风、民俗淳朴,主要民族节日有:祭“奄”、苦扎扎、日告度等。

大寨村有4个村民小组,寨中民房时至今日2~3成的房屋依然是土掌房。远眺村寨,金厂梁子和天地阿哦大山莽莽苍苍地延伸着,山坡上树木郁郁葱葱,龙竹、棕榈、各种果树婀娜生姿,掩映着一排排高低错落的土掌房,土墙土顶,在十月的秋阳下,犹如一座庞大的金褐色的城堡。

3.2风景资源

大寨村域范围内有自然景观仙人洞、人文景观淘金园和水癸桥等。仙人洞属于溶洞,位于癸能村的一座山,当地人称之为:“台方谷主”。洞口在山底,人口高5~6m、宽5~6m。洞内光线黑暗,内有蝙蝠。洞内水汇到洞口,形成水沟,水中生长着一种特殊的鱼,这种鱼只有1只眼睛。淘金园位于大寨村西面,哈尼语称作“附舍摇”,处于东经101°44′51″、北纬

23°27′7″,占地面积200m2。墨江金厂矿的水汇聚到金厂河里,河沙含有金子。过去,癸能大寨部分劳动力投入到金厂河里淘金。淘金工具:1张摇床(床板、床方、床槽、支架构成,长200cm,宽40cm),1个形似筲箕的蔑编摇萝,1个水瓢,1把铲子就可以淘金了。

4建筑物及构筑物

4.1民居住房

4.1.1住房结构。哈尼族源于古羌人。构成哈尼族传统建筑原型的平顶建筑式样的土掌房,深得古羌系族群的碉房建筑法的精髓,即“屋顶皆设有晒房,以为曝晒粮食之用”。在建筑用地极为稀缺的条件下和特殊自然环境中,智慧地运用土夯建筑形式,达到了在有限土地上创造尽可能多地使用空间和节约能源的目的。所以能够如此经久不衰,并在某些地区已然蔚为壮观,正是由于其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对存在于哈尼人精神世界的各种观念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哈尼族土掌房一般正房布局分为2层,第2层为仓储、晾台,第1层设客厅、卧室、厨房、杂物室等6个基本部分。

4.1.2仓储。由于墨江县属于南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特点明显,降雨量丰沛,因此土掌房的仓储空间一般放置在第2层,功能主要是存放粮食、茶叶、悬挂腊肉等。把粮食存放在二楼,一方面有利于通风、散热、散湿、避虫,其次是便于晾晒后的储藏。第2层的层高比第层略低,大约2m高。仓储间与一楼一般是由一段长约2m、宽约80cm的木质楼梯连通。

4.1.3客厅。客厅是主要的生活起居与待客之处,是房屋的核心组成部分。客厅除了接待客人以外,还是主人平时闭聊和议事的地方。客厅内还设有神台,神台平时不供奉祭祀品,逢年过节,如祭竜、苦扎扎等的民族节庆时,居民则供奉烟、酒、糖茶、粑粑等于神台之上。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居民的客厅里增设了桌椅、电视、沙发等家具。

4.1.4卧室。卧室分主户卧室和子女卧室,主户卧室一般设在东边,长子及媳妇住在对面楼梯下面的一间,体现了父系大家庭的居住分配形式。耳房及下天房则用于次子女和客人住。

4.1.5厨房。在进门一侧设有火塘,用于炊事,上置灶台,供烹饪、烧茶等。在豪尼人的房屋内,火塘通常设在女性家长的床边,女性家长成为一家人精神活动的中心,体现了女性在日常家居生活中掌握着实质性的支配角色,也体现了哈尼家庭成员的分工特点。

4.2寨门

4.2.1南寨门。大寨村内有2个寨门,寨中居民也叫它们“城门”,南城门是进大寨的主要寨门和入口,处于东经101°43′8″、北纬23°26′57″的位置,寨门修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后因使用中的破损,建国后进行过修缮。寨门的木制顶上写着“水癸大寨”。寨门既是村寨边界的标志象征,体现了村寨选址的特征,也蕴含原始宗教的色彩,是将生与死、人与鬼隔开的界限,具有震慑邪魔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