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eb75710336c1eb91b375d13.png)
货币需求曲线
r
L1
L = L1(y)+L2(r)
L2
O
m
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的关系
r y1 y2 y3
y ↑ → L1(y) ↑
O
m
五、其他的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 鲍莫(Baumol W J,1952),托宾(Tobin J ,1956 ) 货币交易需求的平方根公式:
名义货币需求函数
L (ky hr)P
货币需求曲线
r
L2 L1
L = L1(y)+L2(r)
O
m
四、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 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 动性(灵活性)最好的资产。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 降,(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 因而将所有的有价证券换成货币(手持)。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的情况叫做 “流动偏好陷阱”或者“凯恩斯陷阱”。这是凯恩斯主 义核心观点之一。
论框架
§14-1 投资的决定
一、投资与利率
经济学中所说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 形成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存 货的增加、新建设的住宅,等等。
说明:在西方经济学中,人们购买证券、土 地和其他财产不能够作为投资,而只是资产权的 转移。
问题 1:投资是一个外生变量吗?
外 生 变 量 ( Exogenous Variable,External Variable),是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力量所决定的经济变 量。
供给相对不足。
O
y3 y1 y2
y
IS曲线的经济含义
(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 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第四讲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
![第四讲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https://img.taocdn.com/s3/m/7ea3411f1a37f111f0855b70.png)
2020/8/4
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 产品市场的失衡
I<S
当收入为Ya 时,ra > re
r
→ A点的投资小于市场均
A’
ra
A
衡时的投资,即:Ia < Ie
又有均衡条件Ie = S
re B
0
2020/8/4
因此, Ia < S
2020/8/4
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
(一)IS曲线的由来
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需求等于总产出的
状态。
1、均衡条件:I = S 2、投资量是利率的减函数:I = e – dr 3、储蓄、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S = Y – C
= -a + (1- ß)y
h大 → r变动一定时,L2变动幅度较大 → LM平缓
(2)k:L1对y 的敏感程度(与斜率正向变化)
k大 → r变动一定时,y只需变动较小幅度 → LM陡峭
2020/8/4
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3、LM曲线的三个区域:
r
b
Oa
2020/8/4
c
a:凯恩斯区域 b:中间区域 c:古典区域
变化也相应地越敏感 → IS斜率的绝对值越小 → IS曲线 越平缓
2、ß大 → 乘数K大 → 投资的变化量和一个较大的乘数
相乘 → △y大 → IS曲线平缓
2020/8/4
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三)IS曲线的移动 —— 即非纵轴因素影响的曲线的移动。
1、投资需求(自发投资) 2、储蓄函数
均衡条件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5b443fc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8.png)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何为国民收入的决定,就是讨论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也就是经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是怎样决定的,即Y是怎样决定的。
(这里注意一下在宏观经济学当中,提到Y,既表示总产出也表示总收入)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也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
一、均衡产出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设:(1)假设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庭和企业。
家庭的钱主要有两个用途:消费+储蓄。
企业的钱主要有两个用途:生产+投资。
而且假定企业的投资是外生的,不随利率和产量的变动而改变。
(2)假设需求量不论为多少,经济社会均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那么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被称为凯恩斯定律。
(凯恩斯是怎么得出来这个结论的呢,是因为凯恩斯所生活的背景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但是凯恩斯定律被认为只适用于短期分析,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短期时价格不易变动,或者说具有粘性,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
2.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总需求(支出):y=c+i实际产出=计划需求(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假定生产部门由于错误估计形势,生产了1200亿美元产品,但市场实际需要的只是1000亿美元产品,于是就有200亿美元产品成为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或称非计划存货投资,那么在这个例子当中,实际产出就是1200亿美元,1000亿美元就是计划需求,200亿美元就是非计划存货投资)实际产出:企业生产出来的计划需求(支出):实际卖出的,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最终的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没想到能剩下的那部分均衡产出:计划产出=计划需求(支出)实际产出=计划需求(支出)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0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698f27b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9.png)
然后,代入Y体现式同样求解.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根据收支均衡方程式,有 求得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2.2.9) (2.2.10)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三节 乘数原理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投 资乘数 投资乘数就是指 投资的变化所引发的 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 以KI代表投资(乘2.3.3) 数,有:
消费增量 (△C)
100
100 △I
80
80
80 △I*b
64
64
64 △I*b2
51
…
…
…
…
500
500 △Y
400
△Y=△I+△Ib+△Ib2+△Ib3+△Ib4+…...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Y a b(TR T0 ) I G 1b
Y a b(TR T0 ) I G 1 b(1 t)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七、其它消费函数理论
凯恩斯的理论被称为“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凯恩斯后来消费理论的发展 重要有下列三种,区别在于争论MPC的大小。
(一)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专家杜森贝里提出。其重要
论点是消费者的消费支出重要取决于相对收 入水平。 其论点可归纳为: 1、消费的“示范效应”。 2、消费的“棘轮效应”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5)消费习惯使然。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二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国民收入就是收入和支出相等(也可理解为全 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应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三、四部门)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三、四部门)](https://img.taocdn.com/s3/m/ddb80450844769eae009edcd.png)
关于政府的经济作用,不同发展阶段的西方经济 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处在自由竞争阶段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 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 政府的三点作用: 国防; 制定并实施法律制 度; 保证“自然垄断”。即认为政府在市场经 济中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针对“市场 失灵”问题,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非常重视政府对 经济活动的干预(如凯恩斯)。
C=a+bYd (Yd 表示可支配收入)
Yd=Y-TX+TR
假定: TX=0
TR=0
I=I0
解方程组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 =(a+I +G )/1-b 202E0/9/12
0
0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G=G0
10
例题:
设:C=100+0.75Y ,I=50, G=20 解:建立模型:
Y=C+I+G C= 100+0.75Y I=50 G=20 求解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 YE =(a+I0+G0)/ 1-b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14
2、税收乘数
(1)定义: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 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收与收入无关的情形, 即定量税对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与收入有关 的情形,即税率变动(比例税)对收入的影响。我 们只研究前一种情形。
2020/9/12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15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或“游戏规则”。 2、制定和实施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政策。 3、影响资源配置以便提高经济效率、社会福利。 例如,汽车市场的“两费两税”:油费(攀升难落), 停车费(最高每小时50元),燃油税(30%、50%、 100%),消费税(最高27%),使车市处于利空状 态,但对实现“绿色交通”大有裨益。 4、制定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解决收入分配中“效率” 与“公平”问题。
四、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思维导图分享
![四、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思维导图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abbd9e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c.png)
四、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AD曲线总需求(AD)的概述含义: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用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需求函数:y=f(P)AD曲线的推导图形推导由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AD曲线的移动货币供给增加——右移政府购买增加/减税——右移数学推导AD曲线的斜率斜率为负庇古的财富效应凯恩斯的利率效应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AS曲线短期和长期宏观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总生产函数),表明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投入总量和总产出量之间的关系y=f(N,K)长期宏观生产函数yf=F(N*,K*)劳动力市场劳动的需求曲线和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市场的均衡AS曲线的三种情况古典总供给曲线(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假设前提:在长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即货币工资随着劳动市场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劳动市场供过于求时,货币工资下降,反之则上升。
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的自动调整能够实现均衡和充分就业。
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政策含义:不要干预经济(自由经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货币工资刚性的原因劳动契约政府的最低工资法规工会组织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是有效的常规总供给曲线模型的基本假设:价格粘性模型的推导图形分析AS曲线的移动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进步预期价格水平AD-AS模型的应用短期均衡状态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同时,物价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不利的供给冲击有利的供给冲击考虑时间因素的AD-AS模型经济的潜在产量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在大部分年份里,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除了工人和企业预期高价格水平的时期外,经济的短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
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
![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3557ba28ccbff121dd3683f8.png)
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分别是收入——支出(Y—E)模型、(IS—LM)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①Y-E模型是是凯恩斯交叉模型,是关于收入Y和支出E的关系模型。
IS-LM模型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均衡关系,表现为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
AD-AS模型是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表现为产量Y与价格P之间的关系。
AS-AD模型与IS-LM 模型都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由Y-E 模型可以推导出IS-LM模型,联系点为收入Y。
由IS-LM可以推出AD-AS模型,AS-AD模型中的AD曲线可由IS曲线和LM曲线推导得到。
任何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的变动都会引起IS-LM的变动,并且存在着乘数效应,表现为Y的变动量。
②收入Y—支出E模型是建立在凯恩斯交叉图基础之上的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它把财政政策和计划投资作为外生的,并证明存在一种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的国民收入决定水平,它说明财政政策的变动对收入有乘数效应。
IS-LM模型都是在一般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下进行的,并没有说明收入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AD-AS总供求模型取消了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AS-AD模型不仅能说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而且还能说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这是IS-LM 模型所不能做到的。
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48页PPT
![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4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d8b5b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f.png)
一、利率的决定机制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货币的价格,取决于货币市场上 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均衡利率水平由货币市场的供 求均衡决定。
二、货币需求的动机和构成
1、货币需求的含义
所谓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产生的
对于持有一定量货币的需要。 2、货币需求产生的原因
凯恩斯认为人们产生货币需求的原因在于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经济主体总是倾向于持 有一部分流动性强的资产的偏好。
C
34
D
56
E
78
i(百万美元)
二、资本的边际效率
4、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
单个厂商的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是阶梯状折线,但是在实际经 济生活中,由于厂商和投资项目众多,众多企业的资本边际 效率曲线叠加在一起,就会形成一条平滑的社会的资本边际 效率曲线。
MEC
MEC0
MEC曲 线
0
i043;g=s+t。其中,c=α+β(y-T0-ty+tr),i=e-dr。根据均衡条
件可得:
y e g tr T 0 dr 或
1 (1 t)
1 (1 t)
r e g tr T 0 1 (1 t) y
d
d
三、IS曲线的斜率
IS曲线表示使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的所有收入与利率的组合。且收入 和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如果经济体系中资源未得到充 分利用,可以采用降低利率的方法刺激投资需求,使均衡国民收 入增加。而降低利率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国民收入,取决于IS曲线的斜率的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及IS曲线的推导
1、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
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AD=AS。因为
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fd9e860e172ded630a1cb63b.png)
第4章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二、两部门IS曲线的图形推导(I=S法)
S S2 S1
450 r
S
S(Y)
I r
Y1
Y2 Y
r1
r2
I(r)
I1 I2
I
A
B
IS
Y1
YY
2
•图A:由r推出I;图B:由I得出S;图C:由S得出Y;图D:对r与Y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第4章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IS曲线的平移(以增加自发投资量为例)
S S2 S1
450 r
r1 r2
I1
S
S(Y)
I r
I0
I(r) I 第4章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I2
Y1
Y2 Y
1/(1-b)• I0
A
B
Y1
Y2 IS Y
IS曲线的移动
➢ 斜率变动,影响IS的倾斜度;若截距变动,则导致IS曲线本 身发生位移。
i= I(r)
由于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投资函数又可以写成:
i = e –d r
其中, e为自发投资, d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第4章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投资需求曲线 r
o
i
第4章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二、资本边际效率(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EC)
注意:IS曲线所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 果关系。它只表明当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反方向 变动关系时,投资和储蓄保持相等,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 了满足。
第四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学教案
![第四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cbf046524de518964b7db3.png)
• 实际工资率[Real Wage Rate]
• 货币工资率[Money Wage Rate]
• 劳动的需求——表示劳动的需求量与实际工资率 之间的关系。
实际工资率=
货币工资率 物价指数
100
例20:20/7/2实9 际工资率=
8.4元 112
100=7.5元
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Y
• 劳动的边际
Q Qf Qu
失业 Ls
Lu Lf
Ld
L
L
Q
(a)劳动市场 (b)生产函数
Lu Lf
L
P
Q
Q
(c)总供给曲线
Qu
Qf
Q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P
• 大萧条时期, 由于存在大量失业 者,如果厂商对劳 动的需求增加,在 价格不变且货币工 资和实际工资均不 变的前提下,劳动 投入量可不断增加 ,厂商利润增加, 0 产量增加。
2020/7/29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P
AD
①时际替代效应;
②实际余额效应;
③国际替代效应。
02020/7/29
Y
实际余额效应 [Real Balance Effect]
• ——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货币余额真 实价值的变动,对总需求带来的影响。
• P货币的实际余额 以货币替代 实物C AD ;
• Y=f(N,K0) • 又称短期总生产函数。
2020/7/29
宏观生产函数的两个特征:
Y
• 总产出随总就
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
Y0
• 由于报酬递减 规律的作用,随着 总就业量的增加, 0 总产出按递减的比 率增加。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课件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cd6ecd4b73f242326c5f90.png)
为什么会存在投资乘数?
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I ,形 成△Y1=△I。
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去购买消费品(c×△I ),带动了 相关消费品的生产,使该行业的工人的收入增加△Y2=c×△I。
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Y3=c2×△I 4、加总:△Y=△Y1+△Y2+△Y3+…△YN=△I+c△I+c2△I+…cn-1△I=△I
v 政府的作用
§ Adam Smith: 国防; 制定并实施法律制度; 保证“自 然垄断”。——“守夜人”
§ 凯恩斯: 克服“市场失灵” § 布坎南(公共选择学派):“政府失灵” v 政府的经济职能 §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或“游戏规则”; § 制定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解决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2节 消费理论
v 消费函数的线性表达式 C=C0+cY
C0 :自发消费,纵轴截距 c: MPC,直线斜率
v APC与MPC
APC=C/Y=(C0+cY)/Y = C0 /Y+c=C0 /Y+MPC
v 储蓄函数:
S=Y-C→S=Y- C0 -cY =- C0 +(1-c)Y
(1+c+c2+…cn-1)。 即: △Y= △I×[1/(1-c)],所以KI= 1/(1-c)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节约悖论
v 传统经济学
§ 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
v 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
§ (明)陆楫:“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 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
v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的工作年限占其生命周期中的比率越低, 平均消费倾向就越低。反之,平均消费倾向越高。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49页PPT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4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58787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0.png)
R1
LM1
LM2
L1的收入弹性越小,LM越平缓
Y1
Y2
Y
LM的斜率和L2的利率弹性
Y↑, L1↑, Md > Ms, R↑,↓L2,L2的利率弹性越小,ΔR越大,LM越陡峭
R
L2的利率弹性越小,LM越陡峭
R1 LM1
LM2
L2的利率弹性越大,LM越平缓
Y
Y1
Y2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LM曲线的三种情况
LM曲线:r k Y m hh
斜率:k h
LM的三种情况
斜率=0,曲线水平,凯恩斯(萧条)区域,财政政策有效 0<斜率<∞, 曲线右上方倾斜,中间区域,货币政策有效 斜率 = ∞,曲线垂直, 古典区域,货币政策有效
4.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 IS-LM模型
R
LM
古典区域
R
r1
r2
I I2
II1 Βιβλιοθήκη 50S1Y1 Y2
IS
Y
S2
S
S
产品市场的超额需求(ED)
和超额供给(ES)
R
I=S
E=Y
S>I ES
ED
Y>E
C
A
(Y , S )
B (Y , S )
Y<E S<I
IS
Y
产品市场的失衡
R
I=S
E=Y
ED
I>S E>Y
ES
I<S E<Y
IS
Y
4.2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LM曲线的移动:
❖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M、L1、L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第一节投资函数一、因变量投资:耐用资本品的生产。
只有当有形的资本品生产发生时,才形成投资。
主要类型:1.住宅房屋的建筑2.存货增加3.厂房、设备的增加问题1:消费和投资都属于开支,二者何区别?消费是为了获取效用,投资是为了获取收益。
消费品在消费过程中,不仅使用价值会消失,而且其价值也会消失。
投资品在使用过程中,其使用价值会消失,但其价值会保存,而且可以增值。
问题2:居民购买股票,债券是否是投资?从家庭的角度看,可以说是。
属于间接投资。
但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不是,这种买卖只是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并没有资本品生产的发生。
问题3:DI分割为C与S投资是储蓄的转化形式。
DI问题4投资是流量,资本是存量。
二、自变量(影响投资的因素)1.收益:投资→产量→收益(加速原理)2.成本:利润=收益-成本内容:a. 资本品价格;b. 相关借款利息;c. 相关税金3.预期:投资利润要在未来实现。
影响现期投资的是预期利润率。
凯恩斯:不规则预期弗里德曼:适应性预期卢斯:合理预期以利率为内生变量,其他影响因素为外生变量,则投资函数为利率的一元函数。
三、投资函数表达式1.文字:投资对利率的依存关系2.公式:I=I(r)=e-dr e:自主投资;dr:与利率相关投资3.表格:4.图象:四.投资函数的推导01.资本边际效率(MEC ):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1)已知现值(R)和利率(r),求各年的预期收益(R i )本 利 和(Ri) 第1年 R R ·r R(1+r) 第2年R(1+r) R(1+r)·rR(1+r)2第n 年R(1+r)n -1 R(1+r)n -1·r R(1+r)n(2)已知各年预期收益R i 和利率(贴现率)r ,求现值。
预期收益 现值第1年R 1)1(1r R + 第2年R 222)1(r R +第n 年R nnnr R )1(+总计ΣR i∑+iir R )1((3)已知现值(资本的供给价格)和各年预期收益R i ,求贴现率r 。
nn n r Pr R r R r R R )1()1()1()1(221++++++++=r 即为资本边际效率。
2.投资边际效率(MEI ) 3.变动趋势:递减人们按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来安排投资顺序。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折线 曲线 直线4.从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推导投资需求曲线(1)投资需求曲线与资本边际效率曲线重合,但自变量和因变量不同。
(2).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除了利率以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投资的变动。
利率的变化引起投资沿线上的点移动。
利率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引起投资曲线的移动。
在经济周期中,投资的波动是繁荣或衰退的驱动力。
第二节IS 曲线 一. 推导 1几何推导(1)投资曲线:I=I(r)=e -dr (2)储蓄曲线:S=S(y)r(3)I=S 曲线:I比较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与IS 曲线的异同。
问题1:S ,I 均为独立变量,二者会恰好相等吗? 不会。
在IS 线的左边,I >S ;在IS 线的右边,I <S 。
问题2:既I ,S 不一定相等,IS 线是怎样形成的?经济社会有一种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趋势。
当I ≠S 时,经济社会处于失衡状态。
厂商通过存货调整,实现I=S 。
2.代数推导二部门的IS 方程(1) S =-a+(1-b)Y (2) I =S(3) I =e-drb dr e a Y --+=1IS 的方程:y dbd e a r --+=1 三部门的IS 方程y dt b d btr bT G e a r .)1(1---+-++=四部门的IS 方程y dt b d M X btr bT G e a r .)1(1)0----++-++=二. IS 线的斜率(形状)dm t b +--)1(1影响因素:(1)·d ,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主要因素) ·越大,斜率越小,IS 线越平缓 ·越小,斜率越大,IS 线越陡峭 (2)·b ,边际消费倾向 ·b 大斜率小,b 小斜率大 (3)·t,边际税率·t大斜率大,t小斜率小 (4)m边际出口倾向 3.IS 曲线的变动(1)投资需求变动,自发投资的增减,I=e -dr ①变动原因:a .资本边际效率 b .技术创新 c .预期 d .税收 ②变动方向和幅度a .I 增加(I 线右移),IS 线右移b .I 减少(I 线左移),IS 线左移 ③储蓄函数的变动a .S 增加(S 线左移),IS 线左移b .S 减少(S 线右移),IS 线右移第三节利率的决定一、 货币需求有关货币理论:(1)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VQP M ⨯= P 、Q 、V 均为外生变量,M 为内生变量。
(2)费雪方程式:MV =PQ V 、Q 为外生变量,M 为解释变量,P 为被解释变量。
(货币数量论,现金流量说,飞着的货币)(3)剑桥方程式:M =KY Y =PQ ,K =1/V 。
Y 为解释变量,M 为被解释变量。
(货币数量论,实际货币余额说,坐着的货币)(4)凯恩斯的货币理论:M =KY -hr M 为被解释变量,Y 、r为解释变量。
M 的变化引起Q 与r的变化。
(5)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M 的变化引起V 的变化。
(现代货币数量论) 1.交易需求:为进行正常交易活动而持有的货币。
(1)原因,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不同步。
(2)主要影响因素: Ya .收入水平(Y ) 3000b .惯例 2000c .商业制度 1000平均余额=150023000= 2.预防性需求: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的货币。
如疾病、事故、失业等。
(1)原因:未来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 (2)主要影响因素:Y (收入)L 1 = 交易需求 + 预防性需求 = L 1(Y)=KY3.投机动机:为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的货币。
(1100%1010===市场利率债券利息债券价格200%510== 市场利率(r)债券价格 投机 货币存量(L 2)债券存量 高 低 买进 减少 增加 低高卖出增加减少L 2=L 2(r)=-hr h 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系数2.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当r 极高时如r 1,人们将所有的货币换成债券,L 2=0。
当r 极低时如r 2,人们将所有的债券换成货币,流动偏好趋向无穷大。
流动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
流动偏好陷阱:当r 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
(由凯恩斯提出)。
3.对货币的总需求L=L 1+L 2=L 1(y)+L 2(r)=ky -hrr r r 1 r r 2二、货币的供给:M1.概念(1)狭义货币(M 1)=硬币+纸币+活期存款(取这一概念) (2)广义货币(M 2)= M 1+定期存款(3)更广货币(M 3)= M 2+近似贷币(如政府债券等)货币供给(存量):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2.供给方式:由国家货币政策调节,是一个外生变量,与利率高低无关。
(1)比例准备金制:货币发行总额与中央银行保留的黄金储备保持一定比例关系。
(2)最高限额发行制:法律明文规定纸币的最高发行额,在限额以内不需金属准备。
三、均衡利率 1.决定2.形成(从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3.变动(从旧均衡到新均衡的调整)关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讨论:问题1:在关于均衡利率的决定问题上,凯恩斯的观点与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别何在?古典学派认为:利率由I 与S 的均衡决定。
市场利率调节着I 与S 的平衡。
凯恩斯认为:利率由L 与M 的均衡决定,r 不一定能调节I 与S 的平衡。
问题2:流动性陷阱意义何在?M ↑→r ↓,但在流动性陷阱中,M ↑,r 不变,△M 转化为居民的手持现金,失去了对投资的影响力,从而货币政策失效。
第四节LM 曲线一、推导 L 11.几何推导 (1).L 1=L 12.L 2=L 2(r) L 2=L 2(r) L 1+L 2 21(y) 二、LM1.方程:M=L L=L 1(y)+L 2(r)=ky -hr M=ky -hrh My h k r -⋅=2.斜率:hk(1)影响因素:a .k :货币交易需求系数(较稳定)(2)LM 线的形状:a .当h=0时,∞→h k,LM 线为一条垂直线(古典区域)b .当h →∞时,h k为零,LM 线为一条平行线(凯恩斯区域)c .当由0<h <∞,h k这正值,LM 线向右上方倾斜(中间区域)三、LM 线的移动1.L 2线移动:(异方向) L 2线右移,LM 线左移 L 2线左移,LM 线右移 2.L 1线移动:(同方向) L 1线右移,LM 线右移 L 1线左移,LM 线左移 3.M 线移动:(同方向) M 线右移,LM 线右移 M 线左移,LM 线左移 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M 实=P M 名若P =1,则M 实 = M 名第三节 IS —LM 分析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1.产品市场的均衡 2.货币市场的均衡rr0 y3.一般均衡 (1)均衡收入y E (2)均衡利率r E4.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调整 (1)I 、S 不均衡引起y 变动 I >S ,y ↑ I <S ,y ↓ (2)L 、M 不均衡引起r 变动 L >M ,r ↑ L <M ,r ↓二、均衡点的移动1.移动 (1)IS 线的移动(2)LM 线的移动(3)IS 线和LM 线同时移动 2.自发均衡和充分就业均衡 (1)自发均衡y 0 (2)充分就业均衡y 1 (3)从y 0过渡到y 1 a .财政政策:移动IS 线 扩张型:增支,减税 b .货币政策:移动LM 线 扩张型: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c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思考:若y 1<y 0,国家怎样操纵IS —LM 曲线?第五节 IS -LM 分析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1.产品市场的均衡 2.货币市场的均衡r r0 y3.一般均衡 (1)均衡收入y E (2)均衡利率r E4.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调整 (1)I 、S 不均衡引起y 变动 I >S ,y ↑ I <S ,y ↓ (2)L 、M 不均衡引起r 变动 L >M ,r ↑ L <M ,r ↓二、均衡点的移动1.移动 (1)IS 线的移动(2)LM 线的移动(3)IS 线和LM 线同时移动 2.自发均衡和充分就业均衡 (1)自发均衡y 0 (2)充分就业均衡y 1 (3)从y 0过渡到y 1 a .财政政策:移动IS 线 扩张型:增支,减税 b .货币政策:移动LM 线扩张型: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c.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思考:若y1<y0,国家怎样操纵IS—LM曲线?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传导机制3.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怎样传导的?(同学们自己回答)二、挤出效应1.概念: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和投资的降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