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描述内容与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忽视对低含油级别(油浸、油斑、油迹)岩心的描述。
2.1.1 岩心含油特征的描述
(1) 含油产状的确定
岩心含油产状指岩心沿轴线劈开后,新鲜断面上含油部分所占面 积大小,即含油面积百分比,以及岩心含油饱满程度。描述分级有饱 含油、含油、油浸、油斑、油迹五级,划分含油产状标准见表2,此标 准适用于大庆油田常规、轻质、稀油岩心的含油产状划分。 表2
2.2.5 生物化石及其它沉积特征
(1)化石
化石描述内容包括:化石名称、产状、颜色、成份、大小、 形态、数量、纹饰、分布和保存情况等。
名称:大庆地区地层中常见的生物化石有介形虫、叶肢介、
螺、蚌、鱼、骨化石碎片、植物根、茎、叶、碳化植物等。
产状:指化石分布是平行层面、垂直于平面、倾斜和杂乱 分布及其排列形式和存在于何种岩性之中。 颜色:按描述岩石颜色方法描述。 成份:动物化石充填物为灰质、硅质和白云质等所取代。
1.2 岩心描述分段原则
凡长度大于5cm的不同岩性均需分段描述;
岩石颜色、含油产状、层理结构和含有物有变化的均
需分段; 厚度小于5cm 的含油、气岩心和特殊岩性,如化石、 标志层等要分段描述。
1.3 岩心描述原则
重点对含油岩心进行描述,除定名外,还要本着含油、 气、水特征与沉积特征并重的原则; 对泥质岩类,一般只定名,对结构、构造及特殊含有
庆地区实际情况,构造主要包括成层构造和非成层构造两大 类。
2.2.2 层理结构构造
(1)相关概念
层理是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
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的突变和渐变而显现出来。层理是沉 积岩最典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是沉积物沉积时水动力条
件的直接反映,也是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
混合颜色:是指两种颜色较均匀分布在岩石内,往往其中一 种较突出,另一种次之。描述时将主要颜色放在后,次要颜色 放在前。如灰白色粉砂岩,是以白色为主,灰色次之。 杂色:一般由三种以上颜色混合组成,或各自呈不均匀分布。 如斑块、斑点和杂乱分布,往往以某一种颜色为主,其它颜色杂
乱分布,具有杂色的岩性一般多为泥质岩类。
物也要适当描述。
1.4 描述专用符号
为简化描述内容和绘制岩心柱状图方便,在描述记录中, 大庆习惯用以下符号代替。
按岩心破碎程度不同,在岩心编号项下画上“△”、“△△”、
“△△△”三种符号,分别表示岩心破碎程度为“轻微”、“中等”
和“严重”三级。
轻微破碎
中等破碎
严重破碎
1.4 描述专用符号
岩心断面磨损时,在岩心编号及累计长度下面画上“﹏ ﹏﹏﹏”符号。
纹层是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内没有任 何肉眼可见的层,亦称细层,是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沉积的。 层系是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 纹层组合而成。它们形成于相同的沉积条件下,是一段时间 内水动力条件相对稳定的产物。
2.2.2 层理结构构造
(1)相关概念
层系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岩性(成分、结构)基本一致的相 似层系或性质不同但成因上有联系的层系叠覆组成,其间没有明 显间断,也称层组。 层是组成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由成分基本一致的岩石组成, 它是在较大区域内,在基本稳定的自然条件下沉积而成的。一个 层可以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纹层、层系或层系组。层没有限定的厚 度,其厚度变化范围很大,为几厘米~几十米,通常是几厘米~ 几十厘米。 按厚度,可以划为:块状层(>1m)、厚层(0.5~1m)、中层 (0.1~ 0.5m)、薄层(0.1~ 0.01m)、微细层或页状层(<0.01m)。
(2)含钙岩心含油产状的确定
在描述含油级别时应注意:凡含油岩心含钙者,应 根据含钙程度,在描述定名中含油级别应降1~2级。含 钙程度为“含钙”时含油级别降1级,含钙程度为“钙质”
时含油级别降2级。
2.1.2 岩心颜色的描述
颜色是岩石最醒目的标志,它主要反映岩石内矿物的 成分和沉积环境。因此,地质工作者在给岩石定名时,把 颜色放在最前面,以作为鉴定岩石、判断沉积环境、地层 分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在描述岩心时,必须将岩心放在
剧烈(用“+++”号表示)
中等(用“++”号表示)
弱(用“+”号表示) 不反应(用“-”表示)
第三节
岩心含水观察与试验
水淹区域内钻密闭取心检查井是采油地质和开发分 析工作中认识油层水淹特点的重要途径,岩心观察描述 是配合油层物性分析成果,特别是含油、含水饱和度资
料进行水洗综合判断的客观方法。这是因为,刚劈开的
亮处,以劈开岩心的干燥新鲜面为准。
2.1.2 岩心颜色的描述
(1) 碎屑岩颜色
钻井取出岩心一般多为砂岩、砂泥混合(过渡性)岩和泥岩三种,其 颜色可因其颗粒成分、胶结物、含有物及沉积环境不同,呈现不同颜色。
单一颜色:为一种颜色,如灰色、白色等,在描述其颜色时,常在
颜色前加形容词来说明颜色的深、浅。如浅灰色、深灰色等。
岩心描述内容与方法
概
述
本部分主要介绍岩心描述前的准备工作、描述原则与要求,岩心
描述的内容、标准与方法,岩心含水观察、含水试验方法和岩心裂缝
的描述内容与方法。 岩心是油田宝贵的第一性资料。在油田勘探过程中,岩心是发现
油、气层、研究油层、盖层和构造的重要资料;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岩心是研究和认识储层沉积特征、油层水淹规律的可靠资料,为认识 和掌握不同开发阶段油层的水洗特点、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油田开
级别
饱含油
含 油
岩心含油产状分级标准
含 油 状 况ຫໍສະໝຸດ Baidu
岩心面 含油面积,%
>90
60~90
含油饱满,油润感强,岩性均匀
含油较饱满,有不含油斑块
油 浸
油 油 斑 迹
30~60
5~30 <5
含油不饱满,成条带状分布,岩性不均匀
含油极不饱满,常呈条带状分布,岩性不均匀 零星含油,岩性很细,不均匀
2.1.1 岩心含油特征的描述
2.1.2 岩心颜色的描述
(2)含油岩心的颜色
含油砂岩的颜色,除含稠油、氧化的油和轻质油的
岩心外,一般其颜色深浅是反映含油饱满程度的,即含
油饱满颜色较深,呈棕色、褐色和棕褐色等,含油不饱 满颜色较浅,呈浅棕色、棕黄色等。
2.1.2 岩心颜色的描述
(3)水洗后岩心的颜色
岩心颜色在新鲜断面时反映本色,久放后,表面岩石颗粒及含油部分 氧化而使颜色加深。在含油饱满情况下饱含油呈棕褐—黑褐色;随含油程 度的降低颜色变浅,为棕—浅棕—棕黄色;不含油的砂岩为灰—灰白色; 泥岩的颜色基本上由红到绿到黑的规律变化,它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岩心颜色的变化明显地反映了是否受到注入水的驱替, 因此,观察岩心颜色是否含水是描述的一项重要内容。油层水洗后,含油 饱和度降低,含水饱和度增高,岩心颜色变浅,呈棕—浅棕色,随水洗程 度的不断增加,常见到组成岩石颗粒的本色,如灰棕、灰白色等。
2.2.5 生物化石及其它沉积特征
(1)化石
大小:高、宽、长和直径等。 形态:指化石外形特征,如纹饰、清晰程度和形状等。
数量:化石数量多少可用“偶见”、“少量”、“较多”、
“富集”等词表示。 保存情况:化石保存的完整程度,可按保存完整、较完整、 破碎,或介于二者之间进行描述。
2.2.5 生物化石及其它沉积特征
第二节 岩心描述的内容、标准与方法
2.1 岩心描述的内容
2.2 岩心描述的标准与方法
2.1 岩心描述的内容
对于陆相碎屑岩沉积的砂质岩与泥岩相互沉积的地 层,岩心常规描述主要内容有:
岩石类型
含油产状
颜色 层理结构构造 接触关系 化石及其它含有物 滴酸反应程度等内容
2.1.1 岩心含油特征的描述
常见的接触关系为:
渐变:不同岩性逐渐过渡,无明显界限;
突变:不同岩性分界明显,但为连续沉积;
冲刷面:沿层面上有明显冲刷切割现象,下部常有下伏沉积 物的碎块等。
2.2 岩心描述的标准与方法
2.2.4 岩石接触关系
突变:不同岩性分界明显,但为连续沉积;
冲刷面:沿层面上有明显冲刷切割现象,下部常有下伏沉 积物的碎块等。
(2)特殊沉积物
包括内容: 特殊矿物(黄铁矿、菱铁矿等)、结核、泥砾、团块、 孤砾石、印痕等。 描述内容: 名称、颜色、产状、数量、大小、形状、排列和分 布特征等。
2.2 岩心描述的标准与方法
2.2.6 滴酸反应程度
岩石含钙质程度与储层物性的好差密切相关,一般用 滴酸反应来表征。现场常用5%和10%(冬季)浓度的盐酸溶 液滴于岩心上,将反应程度分为:
新鲜岩心断面可以明显的见到一些水洗现象和标志,直 观地表明该块岩心是否受到注入水的驱替。这项工作分 别称为岩心含水观察及含水试验。
3.1 含水观察
水洗岩心除上述一般观察岩性、含油性、非均质性外,重点 还要观察岩心的水洗特征,综合各种观察资料,鉴定岩心是否被 水洗及水洗程度高低。
肉眼观察岩心的含油饱满程度和颜色变化。均匀饱含油砂岩未水洗 时含油饱满,用手指磨捻或触及会染手,而水洗岩心含油程度降低, 颜色变浅,触及时不染手。 水洗岩心具有明显的水湿感。岩心停放暂短时间,沿断面或层理处 可见小水珠溢出。 油层胶结程度上的变化。泥质胶结的未水洗岩心,颗粒间胶结得好 或比较紧密,不易用手捻碎,而水洗岩心,颗粒变得胶结极为疏松, 用手捻磨易被捻碎,颗粒呈分散状。
图1 岩心一端磨损、一端 呈斜面时的丈量方法
1.5 岩心长度丈量方法
1.5.2 岩心长度丈量技术要求
要准确丈量岩心长度,剔除假岩心所包含的长度。
岩心丈量时茬口要吻合,磨损面摆放要正确并划好方 向线。
磨损面摆置的要求:凸面相切于凹面两边缘顶端的连 接线,并将上下岩性、构造现象吻合。
茬口摆置的要求:首先茬口要对茬口摆齐,两段岩心 间茬口对齐后,岩心的上下中心线基本呈直线。断开的两 块岩心间恢复本来似未断开的面貌。
岩心的含油特征是岩心描述的重点对象之一,不仅在描 述时要详尽、细致,并且在岩心刚出筒时就要认真细心观察 岩心含油产状特征,并作记录或必要的试验、取样等,以作
为在详细描述时的补充。
在描述岩心的含油特征时,必须将岩心劈开,描述岩心
的新鲜面。除对岩石的结构、构造等进行描述外,要突出描
述岩心的含油饱满程度、产状特征等。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不
结构是指岩石的组成颗粒的大小、形状特征,以及颗粒相
互间的组合关系。岩石结构描述的内容包括粒度(颗粒直
径)、形状(圆、半圆、棱角、半棱角)、分选(好、中等、 差)、球度及颗粒表面特征等。 构造是指岩石的组成颗粒的空间分布和它们相互间的位置 关系。构造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是反映沉积物的沉积环
境的,沉积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构造特点也不一样。结合大
1.5 岩心长度丈量方法
1.1 岩心描述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本次取心次数、井段、进尺、岩心长度和收获率 是否正确。 检查岩心顺序,按岩心顺序自上而下检查岩心顺序有 无颠倒,茬口是否对齐、吻合,磨光面和破碎岩心摆放 是否合理。 检查岩心编号、长度记号、岩心卡片是否正确,有无 漏、重和不符合要求等。
发方案编制、加密调整和三次采油的可行性研究及方案编制提供科学
依据。
目
录
第一节 岩心描述前的准备工作、描述原则与要求 第二节 岩心描述的内容、标准与方法
第三节 岩心含水观察与试验
第一节 岩心描述前的准备工作、描述原则与要求
1.1 岩心描述前的准备工作
1.2 岩心描述分段原则
1.3 岩心描述原则
1.4 描述专用符号
磨光面
具有冲刷面的岩性,在累计长度下面画“—v—”符号。
1.5 岩心长度丈量方法
1.5.1 岩心长度丈量方法
单筒岩心长度必须采用一次丈量法(长筒取心尽量减少丈量次数)。 单筒岩心长度参数从岩心顶丈量至岩心底的长度。 破碎岩心,按体积法要求丈量。岩心有磨损面、其一端成斜面时,其丈 量长度就为L1+L2,而不应为L2+L3。(图1)
2.2.2 层理结构构造
(2)河流—三角洲体系主要层理类型与特征
层 理 的 基 本 类 型
2.2 岩心描述的标准与方法
2.2.3岩石接触关系
岩石上下接触关系表明岩石成分上下过渡的特征,对分析沉 积条件有较大作用。 在描述不同岩性接触关系时,重点描述不同类型接触面的岩性、 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含有物及接触面的其它沉积特征。
2.2 岩心描述的标准与方法
2.2.1 岩心颜色的描述
颜色的描述也受到岩心渗透率、泥质含量的影响,渗透 率高的岩心,原始含油饱和度就高,颜色深;反之渗透率低 的岩心,原始含油饱和度低,泥质含量增加,岩性不均匀,
岩心颜色也具有变浅的现象,描述中要注意与水洗颜色区别
对待。
2.2.2 层理结构构造
(1)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