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描述内容与方法
岩心描述原则
1.2 岩心描述分段原则
凡长度大于5cm的不同岩性均需分段描述
岩石颜色、含油产状、层理结构和含有物有变化的均需分段
厚度小于5cm的含油、气岩心和特殊岩性,如化石、标志层等要分段描述
1.3 岩心描述原则
重点对含油岩心进行描述,除定名外,还要本着含油、气、水特征与沉积特
征并重的原则
对泥质岩类,一般只定名,对结构、构造及特殊含有物也要适当描述
2.1 岩心描述的内容
对于陆相碎屑岩沉积的砂质岩与泥岩相互沉积的地层,岩心常规描述主要内容有:
岩石类型
含油产状
颜色
层理结构构造
接触关系
化石及其它含有物
滴酸反应程度等内容
岩心编号
岩心编号用带分数表示: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
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号的岩心
如:某孔中第5回次,有5块编号的岩心,其中第3块编号为。
岩芯鉴定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一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次圆)或块石(棱角、次棱角)粒径(mm)大d > 800 中 400< d W800 小 200< d W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次圆)或碎石(棱角、次棱角)粒径(mm)大 60<d &200 中 40<dW60 小 20<dW40;3、圆砾(角砾)圆砾(浑圆、次圆)或角砾(棱角、次棱角)粒径(mm)大 10<dW20 中 5<dW10 小 2<dW54、砂粒砂粒粒径(mm)粗 0.5<dW2 中 0.25<dW0.5 细 0.075<dW0.255、粉粒粒径(mm)0.005<dW0.0756、粘土粒粒径(mm)d <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0、粉质粘土:粉粒小于粘粒,塑性指数10-1711、粘土:主要由粘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粘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粘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粘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2、粉质粘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粘结,能搓成比粘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1、粘性土一一含粉质粘土、粘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粉质粘土:[坚硬]:扰动后一般不能捏成团,用锤击和手压土块易碎开,I<0[硬塑]:不能捏成饼,手捏压不易见手指印,易成碎块和粉末,L I =0-0.5[软塑]:能捏成饼,手指轻压可见手印,手捏稍有出水I=0.5-1.0[流塑]:手捏表层出水,手上有明显湿印,土体坍流成扁圆形I>1.0粘土:L[坚硬]:不能捏成饼,I<0[硬塑]:能捏成饼,边上多裂口,I =0-0.5[软塑]:两手相压成饼状,粘于手掌,掌中有湿印,I=0.5-1.0[流塑]:手捏粘于手上,I >1.0 L塑性状态L标准贯入锤击数N (击/30cm)坚硬N>32硬塑8<N W32软塑2<N W8流塑N W22、砂性土——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一一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W50%潮湿一一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 饱和一一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一一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 饱和——天然含水率w>30%3、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粘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坚硬——稍湿硬塑、软塑| 潮湿流塑X 饱和(五)、土的密实程度的划分及在钻孔中的反映密实程度标准贯入锤击数N (击/30cm)密实N>30中密15<N W30稍密10<N W15松散N W10(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一一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简述岩心观察描述的主要内容
简述岩心观察描述的主要内容
岩心观察是指对地下岩石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的过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岩石类型和组成:岩心观察可以确定岩石的类型,如火成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并进一步确定其具体的岩石组成,如矿物成分、晶粒大小和排列等。
2. 岩石结构:岩心观察还可以描述岩石的结构特征,如层理、节理、褶皱和岩层倾向等。
这些结构特征可以揭示地层的层序关系,以及岩石的历史变形过程。
3. 岩石纹理:岩心观察可以描述岩石的纹理特征,如晶体形状、岩石的变质程度和变质产物的分布等。
这些纹理特征可以提供关于岩石形成和变质过程的重要信息。
4. 岩石孔隙和孔隙度:岩心观察可以测量岩石的孔隙度,即岩石中孔隙的占空率。
通过观察岩心中的孔隙类型和大小,可以评估岩石的多孔性和渗透性,进而对岩石中的水、石油或天然气储集条件进行评估。
5. 岩性识别和地层划分:通过岩心观察,可以辨识不同岩石的特征,从而划分地层。
通过对不同地层的岩心进行比较和对比,可以建立地层时代和空间分布的模型。
岩心观察是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中重要的技术方法,能够为岩
石岩层的性质、产状、构造以及岩石中的各种矿产资源等方面提供丰富的信息。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对于凝析气藏的岩心,因含少量凝析油,岩心多呈 棕灰、浅灰棕色等,岩心久放后颜色变化不大。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2.成分
成分的描述方法、内容分为颗粒和填隙物(胶结物、 杂基)
8.若岩心断面有磨损时,在长度栏中用“ ”符 号表示,在符号上面标出距顶位置。如1.68m表示 在距顶1.68m处岩心有磨损。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2.岩心描述的顺序
一般有两种顺序,即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前 者指从最后一盒最后一块开始,向上进行描述, 为由老到新的描述顺序;后者正好相反,从第一 块开始,向下进行描述,为由新到老的描述顺序。 一般采用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描述。
(3)通过对岩心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油、气层, 并对岩心的含油、气、水产状进行观察描述。
(4)研究生油层特征及生油各项指标。
(5)搞清油层分布,合理划分油层组、砂岩组和 小层。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6)研究储集层的储油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 度),建立储集层物性参数图版,确定和划分有效厚度 和隔层标准,为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可 靠资料。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二、岩心的基本知识
▪ 岩心收获率 ▪ 岩心编号 ▪ 岩心长度记号 ▪ 盒装岩心的排列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1.岩心收获率
岩心收获率=(本次实取岩心长度/本次取心进尺) ×100%
岩心收获率在理想情况下,应为100%,但取心过程 常受到岩心的岩性、地质条件(如裂缝发育情况)、钻 井过程中的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岩心收获率会出现小于 100%或大于100%的情况。
岩心简介的文字描述
岩心简介的文字描述岩心的获取通常需要进行钻探作业,通过钻取地下岩层来获取样本。
在钻井完毕后,岩心样本会被小心地提取出来,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些样本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地下岩层的结构、成分和物理性质。
通过研究岩心样本,科学家们可以追溯地球的历史,识别地质过程,并预测天然资源的分布和形成条件。
岩心的研究可以为石油勘探和开采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分析岩心样本,地质学家可以确定地下是否存在石油或天然气,并了解储层的性质和产能。
这些信息对于石油工业的开发和生产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公司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效率。
另外,岩心样本也可以提供地球内部的信息。
通过研究岩心,地质学家们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成分和演化过程。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和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理解至关重要,有助于科学家们提出新的地球演化理论,推动地质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岩心还可以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重要信息。
通过分析岩心样本,地质学家们可以确定地下矿藏的类型、分布和产能,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这些信息对于矿业公司的勘探开发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降低勘探风险,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
岩心的研究也可以为环境地质学提供重要信息。
通过分析岩心样本,地质学家们可以了解地球表层和地下的环境变化,识别地质灾害的迹象,为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这些信息对于地质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避免自然灾害的损失,保障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岩心样本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可以为石油勘探、地球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地质学提供重要信息。
通过研究岩心样本,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因此,岩心样本的获取和研究在现代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岩心岩屑描述内容和方法
岩心岩屑描述内容和方法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1第一节矿物1第二节岩石6第三节沉积岩岩石分类及命名7第四节火山碎屑岩岩石分类及命名17第五节岩浆岩岩石分类及命名20第五节变质岩岩石分类及命名30第二章岩心、岩屑描述内容和方法36第一节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36第二节岩屑描述内容和方法41第三节不同岩性描述方法43第三章油、气、水描述55第一节含油(气)级别划分55第二节油、气、水显示描述内容59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一节矿物一、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也就是说矿物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二、矿物的形态自然界的矿物,各有其独特的形态。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同一矿物,所处地质环境不同也常常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1、矿物的单体形态对矿物单体的形态除按单形和聚形描述外,还应考察矿物单体的结晶习性和晶面特征。
矿物的单体形态有柱状、针状、纤维状、板状、片状、鳞片状、等轴状、粒状等。
1)结晶习性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一定成分的同种矿物总是有它自己的习惯形态。
矿物晶体的这种性质就叫做该矿物的结晶习性。
一向延长的: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包括柱状、针状等。
二向延展的: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包括板状、片状等。
三向等长的:晶体沿三个方向大致相等地发育,呈等轴状或粒状。
2)晶面特征实际矿物晶体的晶面,都不是理想的平面,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花纹,即晶面花纹。
晶面花纹对不同的矿物来说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它可作为矿物的鉴定标志。
2、矿物的连生体形态天然矿物的晶体,除以单体存在外,常常彼此规则地连生在一起,形成各种所谓的连生体。
按连生体中各个体间的方位关系,可分为双晶及平行连生等规则的连生体。
3、矿物的集合体形态矿物呈单体出现的比较少,常见的是聚集形成的各种集合体。
同种矿物的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的群体叫做矿物的集合体。
矿物的集合体形态主要有:粒状集合体、晶簇、结核体和乳状体。
三、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矿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同时还受形成时的外界环境的影响。
岩心描述内容与方法课件
分析地层水的化学组成、矿化度、氯离子含量等,了解其对地层渗 透性和油气生成的影响。
油气藏构造与成藏模式分析
构造特征分析
通过对岩心构造特征的研究,了 解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和形成机制 。
成藏模式分析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油气分布规 律,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过 程,建立油气藏成藏模式。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目的
岩心描述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地下 岩石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地质构造 背景,为地质勘查、资源评价、工程 地质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持。
岩心描述的重要性
提供地质信息
岩心描述能够提供大量的地质信 息,包括地层时代、岩性特征、 构造背景等,对于地质勘查和资
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矿产开发
通过对岩心的详细描述,可以了解 矿体的形态、产状、品位等特征, 为矿产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 岩心描述:某油田的岩心描述主要包括岩性识别、沉积相分析、储层评价等方 面。描述过程中采用了常规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结合显微镜 下观察和实验室分析,对岩心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和记录。
• 成果与结论:通过对某油田岩心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得出了该油田的储层特征 和油气分布规律,为后续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 岩心描述:某气田的岩心描述主要包括岩性识别、沉积相分析、储层评价等方 面。描述过程中采用了常规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结合显微镜 下观察和实验室分析,对岩心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和记录。
• 成果与结论:通过对某气田岩心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得出了该气田的储层特征 和天然气分布规律,为后续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提高岩心描述准确性的方法与建议
加强专业培训
岩心岩屑描述内容和方法
岩心岩屑描述内容和方法一、岩心岩屑描述的内容:1.颗粒物质的组成:岩心岩屑描述主要关注岩石中的颗粒物质,根据颗粒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石英颗粒、长石颗粒、角砾岩屑等。
2.岩石中的胶结物质:除了颗粒物质,岩心岩屑描述还需要描述岩石中的胶结物质,包括胶结物的类型、含量和特征等。
3.粒度分析:除了对颗粒物质进行描述外,岩心岩屑描述还包括对岩石颗粒物质的粒度进行分析,如粒度分布曲线、平均粒径等。
二、岩心岩屑描述的方法:1.直接观察法:将岩心岩屑直接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对颗粒物质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2.显微照相法:使用显微照相仪对岩心岩屑进行照相,可以用于记录和分析岩心岩屑的形态和颜色,并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
3.粒度分析仪法:使用粒度分析仪对岩心岩屑进行粒度分析,通过测量颗粒物质的大小和分布,可以得到岩石颗粒物质的粒度特征。
4.电子显微镜法:使用电子显微镜对岩心岩屑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更高分辨率的图像,进一步研究岩石中颗粒物质的细节结构和成分。
三、岩心岩屑描述的步骤:1.岩心岩屑的收集和处理:将岩心样品进行细分处理,取出岩心中的颗粒物质,并进行初步的清洗和干燥处理。
2.直接观察:将岩心岩屑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描述颗粒物质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3.粒度分析:使用粒度分析仪对岩心岩屑进行粒度分析,得到岩石颗粒物质的粒度特征,并绘制粒度分布曲线。
4.光学显微照相:对岩心岩屑进行显微照相,记录和分析岩石中颗粒物质的形态和颜色。
5.电子显微镜分析:对选取的岩心岩屑样品进行电子显微镜分析,获取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并研究颗粒物质的细节结构和成分。
岩心岩屑描述是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岩石成因、岩石变质和变形过程等提供重要的信息。
通过对岩心岩屑的描述和分析,可以揭示岩石形成的环境条件、岩石演化过程以及岩石变形的历史,对于地质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d>800中400<d≤800小200<d≤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60<d≤200中40<d≤60小20<d≤40;3.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10<d≤20中5<d≤10小2<d≤5;4.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中0.25<d≤0.5细0.075<d≤0.255.粉粒粒径(mm)0.005<d≤0.0756.黏土粒粒径(mm)d<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1、黏性土——含粉质黏土、黏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2、砂性土——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坚硬稍湿硬塑、软塑潮湿流塑饱和(五)、土的密实程度的划分及在钻孔中的反映(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岩芯、岩屑描述模式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岩屑、岩芯描述其主要意义是建立本井所在部位的地层岩性剖面和油气水显示层剖面,并且为油气田开采及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各类参数,因此通过岩屑、岩芯描述可以初步了解本井乃至本区块地层岩性、油气水显示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岩相古地理沉积相特征,故岩屑、岩芯描述的好差衡量标准也就显而已见了。
本文就岩屑、岩芯描述要点依据规范进行探讨,仅供广大描述者参考,谬误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1.岩屑描述1.1砂质岩(1)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浅灰色。
成份石英60%、长石25%、岩屑15%。
具细粒结构:其中细砂75%,粉砂20,中砂5%。
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胶结物泥质为主,灰质次之,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2)泥质粉砂岩:浅灰色,色因含泥质不均略显深浅不匀。
泥质30%,粉砂70%。
成份石英为主、长石次之, 岩屑少量。
具泥质粉砂结构:粉砂90%,细砂10%。
普含泥质,局部富集,且呈条带状、团块状分布。
次棱角状,分选好。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3)含砾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浅灰色。
砾石8%,砂质92%。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1-3 mm,最大可达9 mm。
砂岩成份石英80%、长石5%、岩屑15%。
具含砾中砂岩结构:其中中砂52%,细砂40%,砾石8%。
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4)砾质中粒长石岩屑砂岩:浅灰色。
砾石30%,砂质70%。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2-4 mm,最大可达10 mm。
砂岩成份石英60%、长石15%、岩屑25%。
具砾质中砂岩结构:其中砾石30%,中砂30%,粗砂25%,细砂15%,。
砾石为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差。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5)砂砾岩:杂色,灰色为主,灰绿、棕色次之。
砾石40%,砂质60%。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泥岩砾。
粒径一般2-4 mm,最大可达10 mm。
岩屑、岩芯描述
岩屑、岩芯描述其主要意义是建立本井所在部位的地层岩性剖面和油气水显示层剖面,并且为油气田开采及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各类参数,因为通过岩屑、岩芯描述可以初步了解本井乃至本区块地层岩性、油气水显示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岩相古地理沉积相特征,故岩屑、岩芯描述的好差衡量标准也就显而易见了。
本文就岩屑、岩芯描述要点依据规范进行探讨,仅供广大描述者参考,谬误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1、岩屑描述1.1 砂质岩(1)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浅灰色。
成分石英60%、长石25%、岩屑15%。
具细粒结构:其中细砂75%,粉砂20%,中砂5%。
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胶结物泥质为主,灰质次之,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2)泥质粉砂岩:浅灰色,色因含泥质不均略显深浅不均。
泥质30%,粉砂70%。
成份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岩屑少量。
具泥质粉砂结构:粉砂90%,细砂10%。
普含泥,局部富集,且成条带状、团块状分布。
次棱角状,分选好。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3)含砾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浅灰色。
砾石8%,砂质92%。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砺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1—3mm,最大可达9mm。
砂岩成份石英80%、长石5%、岩屑15%。
具含砾中砂岩结构:其中中砂52%,细砂40%,砾石8%。
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4)砾质中粒长石岩屑砂岩:浅灰色。
砾石30%,砂质70%。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2—4mm,最大可达10mm。
砂岩成份石英65%、长石15%、岩屑20%。
具砂粒结构:其中砾石40%,砂质60%。
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差。
泥质胶结,疏松。
油气显示:无1.2 泥质岩(1)泥岩:深灰色,色深且均。
性硬、脆,平坦状断口。
局部可见少量植物茎化石,滴酸不起泡。
(2)粉砂质泥岩:浅灰色,色因含粉砂不均略显浅不均。
粉砂30%,泥质70%。
普含粉砂,局部富集,且成条带状、团块状分布。
岩心、岩屑描述模版
岩心、岩屑、描述内容模式泥岩类:紫红色砂质泥岩:砂质分布较均匀,较硬,加HCl—。
紫红色泥岩:质纯,较硬,加HCl—。
灰质泥岩:灰质分布较均匀(不均匀,局部较重,呈条带状(或团块状)分布),较硬(软),加HCl++。
黑色炭质泥岩:炭质分布较均匀,较硬,加HCl-。
点火不燃,具煤烟味。
灰褐色油页岩:页理发育,可剥成薄片,页片厚0.5~1mm,具挠性,页理间夹灰质薄膜,加HCl+。
点火可燃,具沥青味。
灰质油泥岩:褐灰色,灰质分布均匀,较硬,加HCl++。
点火不燃,具沥青味。
灰色含砾泥岩:砾石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砾径最大8mm,一般2~5mm,次棱角状,较软,加HCl—。
黑色炭质页岩:页理较发育,页片厚约0.1mm~0.2mm,可剥成薄片,炭质分布较均匀,较硬,加HCl-。
点火不燃,具煤烟味。
浅灰色(紫红、灰黄色)铝土质泥岩:质纯,断口较光滑,舌舔有涩感,较硬,加HCl-。
无色盐岩:质纯,透明,脆,味咸,易溶于水,加HCl-。
无色含膏盐岩:石膏质分布不均匀,呈团块状分布,味咸,易溶于水,较硬,加HCl-。
深灰色含膏泥岩:石膏质分布不均匀,呈条带状分布,吸水较强,手捻易碎,较软,加HCl¯。
砂岩类:(砾石井壁取心、岩心描述加砾石球度,岩屑描述中不描。
岩屑描述中只有特殊岩性及含油岩性描述滴水试验。
)灰白色含砾砂岩:砂、砾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砾径最大3~4mm,一般1~2mm,次圆状,砂以细砂为主,含少量中砂,次棱角状,泥质胶结,松散,加HCl—。
荧光试验无显示。
灰色含砾泥质砂岩:砾石为片麻岩岩块和石英,砾径最大3mm,一般1~2mm,次棱角状,椭球体,砂粒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砂以细砂为主,少量粉砂,棱角状,泥质分布不均匀,呈条带状分布,较疏松,加HCl-,滴水渗入,荧光试验无显示,含气试验无显示。
灰色粉砂岩:泥质胶结,含灰质,较疏松,加HC l+。
荧光试验无显示。
灰色泥质粉砂岩:泥质分布较均匀,较疏松,加HCl—。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以及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以及岩屑、岩芯描述要领发布时间:2008年1月9日阅读次数:739岩屑、岩芯描述其主要意义是建立本井所在部位的地层岩性剖面和油气水显示层剖面,并且为油气田开采及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各类参数,因为通过岩屑、岩芯描述可以初步了解本井乃至本区块地层岩性、油气水显示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岩相古地理沉积相特征,故岩屑、岩芯描述的好差衡量标准也就显而易见了。
本文就岩屑、岩芯描述要点依据规范进行探讨,仅供广大描述者参考,谬误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1、岩屑描述1.1 砂质岩(1)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浅灰色。
成分石英60%、长石25%、岩屑15%。
具细粒结构:其中细砂75%,粉砂20%,中砂5%。
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胶结物泥质为主,灰质次之,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2)泥质粉砂岩:浅灰色,色因含泥质不均略显深浅不均。
泥质30%,粉砂70%。
成份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岩屑少量。
具泥质粉砂结构:粉砂90%,细砂10%。
普含泥,局部富集,且成条带状、团块状分布。
次棱角状,分选好。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3)含砾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浅灰色。
砾石8%,砂质92%。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砺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1—3mm,最大可达9mm。
砂岩成份石英80%、长石5%、岩屑15%。
具含砾中砂岩结构:其中中砂52%,细砂40%,砾石8%。
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4)砾质中粒长石岩屑砂岩:浅灰色。
砾石30%,砂质70%。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2—4mm,最大可达10mm。
砂岩成份石英65%、长石15%、岩屑20%。
具砂粒结构:其中砾石40%,砂质60%。
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差。
泥质胶结,疏松。
油气显示:无1.2 泥质岩(1)泥岩:深灰色,色深且均。
性硬、脆,平坦状断口。
局部可见少量植物茎化石,滴酸不起泡。
(2)粉砂质泥岩:浅灰色,色因含粉砂不均略显浅不均。
岩心岩屑现场描述内容和方法
油脂感强,染 手
原油味浓
呈圆珠状,不 渗入
富含 油
≥70~<95
含油较饱满、较均匀, 含有不含油的斑块、 条带
棕、浅棕、黄棕、棕 黄色,不含油部分见 岩石本色
油脂感较强, 染手
原油味 较浓
呈圆珠状,不 渗入
油浸
≥40~<70
含油不饱满,含油呈 条带状、斑块状不均 匀分布
浅棕、黄灰、棕灰色, 含油部分看不见岩 石本色
%
含油产状
油脂感
味
富含油
缝洞岩屑原油浸染明显,
≥5
油脂感强,染手 原油味较浓
含油较均匀
油斑
<5
缝洞岩屑可见原油浸染 油脂感弱,可染手 原油味淡
荧光
肉眼看不见原油
一般闻不到 荧光滴照 2 级或 2 级以上 无油脂感,不染手
原油味
6 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6.1 描述前的资料收集与岩心准备
6.1.1 收集取心层位、次数、井段、进尺、心长、收获率,以及取心过程中和岩心出筒时的油气显
且含量相当时,可采用组合定名。次要粒级颗粒含量≥25 %~<50 %时,用“状”或“质” 字表示;含量≥10 %~<25 %时,用“含”字表示;含量<10 %时,不参加定名,只在 描述内容中叙述; b) 填隙物含量>25 %时应参加定名,用“质”字表示; c) 按矿物成分定名时,应掌握各成分所占的百分比。石英含量≥75 %为石英砂岩;长石含量 >25 %,岩屑含量<25 %为长石砂岩;岩屑含量>25 %,长石含量<25 %为岩屑砂岩; d) 按砾石圆度定名时,圆状和次圆状砾石含量大于 50%为砾岩,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含量 >50 %为角砾岩; e) 含有特殊矿物时,可采用附加定名; f) 同一段岩心沿轴线两侧出现两种岩性时,以主要岩性作为岩性定名,次要岩性在描述内容 中叙述。 6.4.2 描述内容 6.4.2.1 描述原则:根据岩石含油(气、水)产状和沉积特征并重的原则,描述颜色、成分、化石 及含有物、物理性质、结构、构造、与稀盐酸反应情况、含油气水情况和与上下岩层的接触关系。 6.4.2.2 颜色:描述含油部分、不含油岩石碎屑和填隙物的颜色,以及颜色的分布、变化状况和自 生矿物、含有物的颜色。 6.4.2.3 成分:描述岩石碎屑和填隙物的成分。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双目实体显微镜可见的成分 均应描述。从细砂岩到砾岩的粒级应写出主要成分、次要成分和特殊成分。主要成分以“为主”(含 量≥40 %)表示,其余成分视含量多少,分别以“次之”(含量≥20 %~<40 %)、“少量”(含量 ≥5 %~<20 %)、“微量”(含量≥1 %~<5 %)、“偶见”(含量<1 %)表示,少数不能确定的 成分可表述为“见少量××矿物或××岩块”。
岩芯鉴定和描述
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3. 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10<d≤20 中5<d≤10 小2<d≤5;4. 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6. 黏土粒粒径(mm)d<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1、黏性土——含粉质黏土、黏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2、砂性土——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岩心描述
钻孔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岩心描述
• ④ 注意事项 • a 、 及时了解取心的目的层及深度,作好采样 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 b 、天平每称十块样品校正一次零点、水平; 遇振动时必须及时校正天平零点及水平。 • c 、每筒岩心采样前需称够“纸+线”的质量。 对已称过的“纸+线”再次使用时必须校正其 质量,以防条件改变引起质量上的变化,所称 “纸+线”必须保持清洁。 • d 、岩心出筒后严防曝晒、雨淋和冲洗。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 g、碳酸盐岩薄片2块/米,岩化1块/米, 岩性变化增选样品。 • h、砂岩含盐量样品1块/米。 • I、一般泥岩在地层分界附近采集微古生 物及光谱、粘土分析样品,间距1块/2米。 • j、生油层样品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进行 选样。 • k、保留岩心未经一定审批手续,一律不 准随意采样或作其它用途。
含水 微含水
有潮感
雾状无水珠
干燥
薄雾状-无雾
塑料袋密闭试 验
含油砂岩的含水观察以滴水试验为主,参考其它两项。 含气砂岩含水观察以直观和塑料袋密闭试验为主,参考滴水试验综 合判断。
返回目录
(4)荧光观察:出筒岩心做新鲜面直照、滴照、 氯仿系列对比等。 • 新鲜面荧光直照:观察记录荧光颜色、产状、 发光强度,估计发光面积。 • 滴照:取直径3mm左右的岩心,研碎,置于滤 纸上,用滴管滴1-2滴氯仿,待干后置于荧光 灯下观察其发光颜色、强度、产状、级别。判 断标准如下表:
• g、选取饱和度样品,速度要快,称量要 准确,每选十块饱和度样品不超过15分 钟。 • h、岩心中的油水是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 而不断挥发,其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计 量的,结果将导致油水饱和度值偏底。 因此,应尽量缩短岩心在空气中的暴露 时间,减少油水挥发。在选取饱和度样 品时,随选随称,选取一块,包扎一块, 称量一块,这是提高饱和度分析质量的 重要条件。严禁堆放未称的岩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间的组合关系。岩石结构描述的内容包括粒度(颗粒直
径)、形状(圆、半圆、棱角、半棱角)、分选(好、中等、 差)、球度及颗粒表面特征等。 构造是指岩石的组成颗粒的空间分布和它们相互间的位置 关系。构造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是反映沉积物的沉积环
境的,沉积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构造特点也不一样。结合大
常见的接触关系为:
渐变:不同岩性逐渐过渡,无明显界限;
突变:不同岩性分界明显,但为连续沉积;
冲刷面:沿层面上有明显冲刷切割现象,下部常有下伏沉积 物的碎块等。
2.2 岩心描述的标准与方法
2.2.4 岩石接触关系
突变:不同岩性分界明显,但为连续沉积;
冲刷面:沿层面上有明显冲刷切割现象,下部常有下伏沉 积物的碎块等。
2.2.5 生物化石及其它沉积特征
(1)化石
大小:高、宽、长和直径等。 形态:指化石外形特征,如纹饰、清晰程度和形状等。
数量:化石数量多少可用“偶见”、“少量”、“较多”、
“富集”等词表示。 保存情况:化石保存的完整程度,可按保存完整、较完整、 破碎,或介于二者之间进行描述。
2.2.5 生物化石及其它沉积特征
第二节 岩心描述的内容、标准与方法
2.1 岩心描述的内容
2.2 岩心描述的标准与方法
2.1 岩心描述的内容
对于陆相碎屑岩沉积的砂质岩与泥岩相互沉积的地 层,岩心常规描述主要内容有:
岩石类型
含油产状
颜色 层理结构构造 接触关系 化石及其它含有物 滴酸反应程度等内容
2.1.1 岩心含油特征的描述
庆地区实际情况,构造主要包括成层构造和非成层构造两大 类。
2.2.2 层理结构构造
(1)相关概念
层理是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
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的突变和渐变而显现出来。层理是沉 积岩最典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是沉积物沉积时水动力条
件的直接反映,也是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
能忽视对低含油级别(油浸、油斑、油迹)岩心的描述。
2.1.1 岩心含油特征的描述
(1) 含油产状的确定
岩心含油产状指岩心沿轴线劈开后,新鲜断面上含油部分所占面 积大小,即含油面积百分比,以及岩心含油饱满程度。描述分级有饱 含油、含油、油浸、油斑、油迹五级,划分含油产状标准见表2,此标 准适用于大庆油田常规、轻质、稀油岩心的含油产状划分。 表2
1.2 岩心描述分段原则
凡长度大于5cm的不同岩性均需分段描述;
岩石颜色、含油产状、层理结构和含有物有变化的均
需分段; 厚度小于5cm 的含油、气岩心和特殊岩性,如化石、 标志层等要分段描述。
1.3 岩心描述原则
重点对含油岩心进行描述,除定名外,还要本着含油、 气、水特征与沉积特征并重的原则; 对泥质岩类,一般只定名,对结构、构造及特殊含有
纹层是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内没有任 何肉眼可见的层,亦称细层,是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沉积的。 层系是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 纹层组合而成。它们形成于相同的沉积条件下,是一段时间 内水动力条件相对稳定的产物。
2.2.2 层理结构构造
(1)相关概念
层系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岩性(成分、结构)基本一致的相 似层系或性质不同但成因上有联系的层系叠覆组成,其间没有明 显间断,也称层组。 层是组成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由成分基本一致的岩石组成, 它是在较大区域内,在基本稳定的自然条件下沉积而成的。一个 层可以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纹层、层系或层系组。层没有限定的厚 度,其厚度变化范围很大,为几厘米~几十米,通常是几厘米~ 几十厘米。 按厚度,可以划为:块状层(>1m)、厚层(0.5~1m)、中层 (0.1~ 0.5m)、薄层(0.1~ 0.01m)、微细层或页状层(<0.01m)。
新鲜岩心断面可以明显的见到一些水洗现象和标志,直 观地表明该块岩心是否受到注入水的驱替。这项工作分 别称为岩心含水观察及含水试验。
3.1 含水观察
水洗岩心除上述一般观察岩性、含油性、非均质性外,重点 还要观察岩心的水洗特征,综合各种观察资料,鉴定岩心是否被 水洗及水洗程度高低。
肉眼观察岩心的含油饱满程度和颜色变化。均匀饱含油砂岩未水洗 时含油饱满,用手指磨捻或触及会染手,而水洗岩心含油程度降低, 颜色变浅,触及时不染手。 水洗岩心具有明显的水湿感。岩心停放暂短时间,沿断面或层理处 可见小水珠溢出。 油层胶结程度上的变化。泥质胶结的未水洗岩心,颗粒间胶结得好 或比较紧密,不易用手捻碎,而水洗岩心,颗粒变得胶结极为疏松, 用手捻磨易被捻碎,颗粒呈分散状。
图1 岩心一端磨损、一端 呈斜面时的丈量方法
1.5 岩心长度丈量方法
1.5.2 岩心长度丈量技术要求
要准确丈量岩心长度,剔除假岩心所包含的长度。
岩心丈量时茬口要吻合,磨损面摆放要正确并划好方 向线。
磨损面摆置的要求:凸面相切于凹面两边缘顶端的连 接线,并将上下岩性、构造现象吻合。
茬口摆置的要求:首先茬口要对茬口摆齐,两段岩心 间茬口对齐后,岩心的上下中心线基本呈直线。断开的两 块岩心间恢复本来似未断开的面貌。
(2)含钙岩心含油产状的确定
在描述含油级别时应注意:凡含油岩心含钙者,应 根据含钙程度,在描述定名中含油级别应降1~2级。含 钙程度为“含钙”时含油级别降1级,含钙程度为“钙质”
时含油级别降2级。
2.1.2 岩心颜色的描述
颜色是岩石最醒目的标志,它主要反映岩石内矿物的 成分和沉积环境。因此,地质工作者在给岩石定名时,把 颜色放在最前面,以作为鉴定岩石、判断沉积环境、地层 分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述岩心时,必须将岩心放在
岩心描述内容与方法
概
述
本部分主要介绍岩心描述前的准备工作、描述原则与要求,岩心
描述的内容、标准与方法,岩心含水观察、含水试验方法和岩心裂缝
的描述内容与方法。 岩心是油田宝贵的第一性资料。在油田勘探过程中,岩心是发现
油、气层、研究油层、盖层和构造的重要资料;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岩心是研究和认识储层沉积特征、油层水淹规律的可靠资料,为认识 和掌握不同开发阶段油层的水洗特点、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油田开
2.2.5 生物化石及其它沉积特征
(1)化石
化石描述内容包括:化石名称、产状、颜色、成份、大小、 形态、数量、纹饰、分布和保存情况等。
名称:大庆地区地层中常见的生物化石有介形虫、叶肢介、
螺、蚌、鱼、骨化石碎片、植物根、茎、叶、碳化植物等。
产状:指化石分布是平行层面、垂直于平面、倾斜和杂乱 分布及其排列形式和存在于何种岩性之中。 颜色:按描述岩石颜色方法描述。 成份:动物化石充填物为灰质、硅质和白云质等所取代。
岩心的含油特征是岩心描述的重点对象之一,不仅在描 述时要详尽、细致,并且在岩心刚出筒时就要认真细心观察 岩心含油产状特征,并作记录或必要的试验、取样等,以作
为在详细描述时的补充。
在描述岩心的含油特征时,必须将岩心劈开,描述岩心
的新鲜面。除对岩石的结构、构造等进行描述外,要突出描
述岩心的含油饱满程度、产状特征等。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不
1.5 岩心长度丈量方法
1.1 岩心描述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本次取心次数、井段、进尺、岩心长度和收获率 是否正确。 检查岩心顺序,按岩心顺序自上而下检查岩心顺序有 无颠倒,茬口是否对齐、吻合,磨光面和破碎岩心摆放 是否合理。 检查岩心编号、长度记号、岩心卡片是否正确,有无 漏、重和不符合要求等。
级别
饱含油
含 油 油 油 油 浸 斑 迹
岩心含油产状分级标准
含 油 状 况
岩心面 含油面积,%
>90
60~90 30~60 5~30 <5
含油饱满,油润感强,岩性均匀
含油较饱满,有不含油斑块 含油不饱满,成条带状分布,岩性不均匀 含油极不饱满,常呈条带状分布,岩性不均匀 零星含油,岩性很细,不均匀
2.1.1 岩心含油特征的描述
2.2.2 层理结构构造
(2)河流—三角洲体系主要层理类型与特征
层 理 的 基 本 类 型
2.2 岩心描述的标准与方法
2.2.3岩石接触关系
岩石上下接触关系表明岩石成分上下过渡的特征,对分析沉 积条件有较大作用。 在描述不同岩性接触关系时,重点描述不同类型接触面的岩性、 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含有物及接触面的其它沉积特征。
2.2 岩心描述的标准与方法
2.2.1 岩心颜色的描述
颜色的描述也受到岩心渗透率、泥质含量的影响,渗透 率高的岩心,原始含油饱和度就高,颜色深;反之渗透率低 的岩心,原始含油饱和度低,泥质含量增加,岩性不均匀,
岩心颜色也具有变浅的现象,描述中要注意与水洗颜色区别
对待。
2.2.2 层理结构构造
(1)相关概念
2.1.2 岩心颜色的描述
(2)含油岩心的颜色
含油砂岩的颜色,除含稠油、氧化的油和轻质油的
岩心外,一般其颜色深浅是反映含油饱满程度的,即含
油饱满颜色较深,呈棕色、褐色和棕褐色等,含油不饱 满颜色较浅,呈浅棕色、棕黄色等。
2.1.2 岩心颜色的描述
(3)水洗后岩心的颜色
岩心颜色在新鲜断面时反映本色,久放后,表面岩石颗粒及含油部分 氧化而使颜色加深。在含油饱满情况下饱含油呈棕褐—黑褐色;随含油程 度的降低颜色变浅,为棕—浅棕—棕黄色;不含油的砂岩为灰—灰白色; 泥岩的颜色基本上由红到绿到黑的规律变化,它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岩心颜色的变化明显地反映了是否受到注入水的驱替, 因此,观察岩心颜色是否含水是描述的一项重要内容。油层水洗后,含油 饱和度降低,含水饱和度增高,岩心颜色变浅,呈棕—浅棕色,随水洗程 度的不断增加,常见到组成岩石颗粒的本色,如灰棕、灰白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