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4章 第4节 课下作业综合提升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4课《离心运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4课《离心运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离心运动是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离心力和离心加速度的概念,以及离心运动的相关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优质的公开课教案,供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参考。
【教案】课题:离心运动教学目标:1. 理解离心力和离心加速度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计算离心加速度的方法。
3. 了解离心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离心力和离心加速度的概念。
2. 离心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离心加速度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
2.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实例引入离心运动的概念,如旋转木马、离心机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离心力和离心加速度的定义和公式,并详细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了解离心运动的基本概念。
Step 3:计算离心加速度(2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解析一个离心运动的实例,提供相关数据,引导学生计算该离心运动的离心加速度。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离心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Step 4:应用实例(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离心运动应用实例,如离心分离器、离心浓缩器等,让学生思考离心运动在这些实例中的作用和意义。
Step 5:展示实验(15分钟)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离心运动实验,如把一杯水倒在旋转的盘子上,观察水的分布情况。
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离心运动对物体分离的原理。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离心运动的相关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并与学生互动讨论离心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Step 7: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资料或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离心运动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航天器的离心控制系统等。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闭合电路第四节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案粤教版必修3

板书设计:
1.闭合电路的概念
2.电流的定义和单位
3.电压的定义和单位
4.欧姆定律
5.电阻的定义和单位
6.并联电路的特点
7.串联电路的特点
8.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9.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0.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成果分享:每组学生将实验结果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 PPT: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闭合电路的原理和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实验器材:准备多用电表、电路元件等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10.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在实验中,要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绘制图表等,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课堂
1.课堂评价:
(1)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闭合电路和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观察: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是否能够独立完成闭合电路的测量。同时,教师还应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测试: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一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闭合电路和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形式,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互助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4章 电磁波 第4章测评

第4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在LC振荡电路的一个周期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磁场方向改变一次②电容器充、放电各一次③电场方向改变两次④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完成两次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电场、磁场方向改变两次,电场能、磁场能转化两次;电容器充、放电各两次,故C正确。
2.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当它的频率增大时,它的传播速度及其波长( A )A.速度不变,波长减小B.速度不变,波长增大C.速度减小,波长变大D.速度增大,波长不变3×108m/s,与频率无关;由c=λf,波速不变,频率增大,波长减小,故选项B、C、D错误,选项A正确。
3.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放电时间取决于( C )A.充电电压的大小B.电容器储电量的多少C.自感L和电容C的数值D.回路中电流的大小T=2π√LC可知,LC振荡电路的周期由电容C和线圈自感系数L 决定,与其他因素没有关系。
4.关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传播速度越大C.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D.所有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等,光在真空中无论是哪种频率,其传播速度都相等,D正确。
当光进入介质时,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不同频率的光其传播速度不同,故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频率有关。
A、B、C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江苏卷)电磁波广泛应用在现代医疗中。
下列属于电磁波应用的医用器械有( AB )A.杀菌用的紫外灯B.拍胸片的X光机C.治疗咽喉炎的超声波雾化器D.检查血流情况的“彩超”机X射线都是电磁波,选项A、B正确;超声波属于机械波,不是电磁波,选项C、D错误。
《第四章4电磁波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电磁波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理解电磁波的分类及其特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电磁波谱的分类及其特点,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及X射线等。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波的传播方式、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等。
为突破这一难点,将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准备好相关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同时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对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首先,通过一次简短的导言开启本课,介绍电磁波谱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电视信号、无线通信、卫星传输等,使学生对电磁波谱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例如“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广播?是什么让信号得以传输?”等,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二、知识点讲解1. 电磁波谱概述在讲解电磁波谱时,先介绍其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图表和动画演示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
同时,强调电磁波谱的连续性和各波段的特性,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
2. 电磁波的传播详细讲解电磁波的传播方式,包括在空间中的传播、在介质中的传播以及电磁波的反射、折射等现象。
通过实验视频或实物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电磁波的传播规律。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解释电磁波的发射原理和接收原理,让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被发送和接收的。
重点讲解无线通信技术中涉及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如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等。
三、互动探究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加深学生对电磁波谱的理解和掌握。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学案第1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 1 - 第1节安培力及其应用.............................................................................................. - 1 - 第2节洛伦兹力........................................................................................................ - 12 - 第3节洛伦兹力的应用............................................................................................ - 22 - 章末复习 ....................................................................................................................... - 31 - 第2章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 40 - 第1节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第1课时) ..................................................... - 40 - 第1节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第2课时) ..................................................... - 47 - 第2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57 - 第3节自感现象与涡流............................................................................................ - 66 - 章末复习 ....................................................................................................................... - 75 - 第3章交变电流与远距离输电............................................................................................ - 81 - 第1节交变电流的特点............................................................................................ - 81 - 第2节交变电流的产生............................................................................................ - 91 - 第3节科学探究:变压器...................................................................................... - 102 - 第4节电能的远距离输送...................................................................................... - 112 - 变压器综合问题.......................................................................................................... - 121 - 章末复习 ..................................................................................................................... - 128 - 第4章电磁波 ..................................................................................................................... - 135 - 第1节电磁波的产生.............................................................................................. - 135 - 第2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 144 - 第3节电磁波谱...................................................................................................... - 144 - 章末复习 ..................................................................................................................... - 152 - 第5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 156 - 第1节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156 - 第2节科学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 166 - 第3节大显身手的传感器........................................................................................ - 166 - 章末复习 ..................................................................................................................... - 175 -第1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第1节安培力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安培力的定义及安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练习:第4章检测 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关于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受到恒力的作用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等于零C.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可能变化D.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解析:匀速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就一定是变速运动,合力一定不为零,故B错误。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力充当向心力,合力的大小是恒定的,但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所以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一定是一个变力,故A、C错误,D正确。
答案:D2.曾经流行过一种向自行车车头灯供电的小型交流发电机,它的一端有一半径为r0=1.0 cm的摩擦小轮,小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相接触,如图1所示,当车轮转动时,因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自行车车轮的半径R1=35 cm,小齿轮的半径R2=4.0 cm,大齿轮的半径R3=10.0 cm。
要使小轮的角速度为280 rad/s,大齿轮的角速度为( )图1A.3.2 rad/s B.6.4 rad/sC.1.6 rad/s D.2.4 rad/s解析:已知ω0=280 rad/s,设车轮的角速度为ω轮,由摩擦小轮和车轮边缘的线速度相等,可得r0ω0=R1ω轮,大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和小齿轮边缘线速度相等,车轮与小齿轮的角速度相等,所以R3ω3=R2ω轮,联立以上两式得ω3==3.2 rad/s。
答案:A3.如图2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O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关于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v的最小值为glB.v由零逐渐增大,所需向心力逐渐增大图2C.当v由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D.当v由逐渐减小时,杆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解析:由于杆可以对小球施加拉力,又可以施加支撑力,因此,在最高点v的最小值可以为零,这时杆对球的弹力为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选项A错。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4 含答案

C.机械可以在超过额定功率的状态下长时间工作D.机械可以在小于额定功率的状态下长时间工作【解析】机械可以完成某些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A错误,B正确;机械不可以在超过额定功率下长时间工作,所以C错误,D正确.【答案】BD6.如图146所示,在相同的时间里,用力F甲、F乙把等重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乙的动滑轮比甲重(忽略绳重和摩擦),比较它们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和两力做功的功率P甲、P乙,则( )【导学号:45732020】图146A.η甲>η乙,P甲>P乙B.η甲>η乙,P甲<P 乙C.η甲<η乙,P甲>P乙D.η甲<η乙,P甲<P乙【解析】本题中有用功相同,但乙的动滑轮比甲重,所以乙的额外功大,由η=可知η甲>η乙;又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即P有用==相同,由η=⇒P总=,而η甲>η乙,所以P甲<P乙.【答案】B作,电动机的效率为85%,缆车所受摩擦力大小为其重力的0.05倍.缆车可达到的最大速度为(sin 53°=0.8,g取10 m/s2)( )【导学号:45732021】A.5 m/s B.6 m/sC.85 m/s D.100 m/s【解析】缆车在倾斜的轨道上运动.当牵引力F等于阻力时,缆车达到最大速度,而缆车的阻力等于重力沿轨道向下的分力Gsinθ与摩擦力f的合力.即F=mgsin 53°+f ①f=0.05G ②P额×85%=F·vm③①②③联立得vm=5 m/s故A选项正确.【答案】A10. (多选)如图147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上升了1 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图147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B.做的有用功是800 JC.拉力F的功率是80 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解析】该滑轮组是由两段绳子承担物体的重力,即s=2h=2×1 m=2 m.有用功W有用=Gh=800 N×1 m=800 J,总功W总=Fs=500×2 J=1 000 J拉力的功率P===100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80%.由此可知,选项B、D正确.【答案】BD11.如图148所示,某工人用滑轮组往3 m高的平台上运送沙土,已知沙土的质量为40 kg,箱子与动滑轮共重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工人匀速拉动绳索.则此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g取10 m/s2)【导学号:45732022】图148【解析】工人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沙土重力所做的功:W有用=mgh=40×10×3 J=1 200 J.工人做的总功就是克服沙土、箱子和动滑轮总重力所做的功:W总=(mg+G)h=(40×10+100)×3 J=1 500 J机械效率为η==×100%=80%.【答案】 1 200 J 80%12.如图149所示,重为100 N的物体G在大小为12 N的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 m,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试求滑轮的机械效率.图149【解析】依题图知,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s2=s1=×2 m=1 m利用滑轮做的总功为W总=Fs2=12 N×1 m=12 J因重物做匀速运动,f=F′=5 N则有用功为W有用=f·s1=5 N×2 m=10 J根据η=W有用W总得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0.833=83.3%.【答案】83.3%。
鲁科版物理必修二课后练习题答案

鲁科版物理必修二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节机械功1、解答:没有做功,因为墙没有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这道题很有趣,相信有很多同学对这个答案不满意,最大的疑问可能是:既然他没有做功,人为什么会累得气喘吁吁?他付出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实际上,人推墙,当墙推不动时,人是自己对自己做功,是通过肌肉的扩张和收缩做功。
你可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是如何推墙的?如果没有扩张和收缩手臂,会有推墙的动作吗?2、解答:均相同。
力F做的功都为W=F s。
3、解答:B。
A中的功的正、负表示是阻力做功还是动力做功;C中除力和位移外,还应有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功的大小由这三者共同决定;D中虽然力和位移都是矢量,但功却是标量,功的运算符合代数法则。
4、解答:钢绳拉力和重力对重物都做功。
其中钢绳拉力做正功,重力做负功。
都没有做功都没有做功5、解答:本题有两种解法:方法一:分别求出两个力各自做的功,再将两个功相加,即为总功。
W51=F1 s=980×12J=1.225×10J W2=Fs=980×12J=1.225×10J W总= W1+ W2=2.45×10J 方法二:先求两力的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F合=F1+F2=1960 NF合=F合s=1960×12J=2.45×10J6、解答:首先对雪橇和小孩进行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如下图,则Y轴上 N=mgcos?所以 f=?N=?mgcos?所以Wf=fscos 180?= ?fs???mgscos???0.04?60?9.8?50?0.98J??1152.48J用功的定义求重力做功。
WG?Gscos?mgssin??60?9.8?50?0.17J?4998J说明:求功时,要注意找力,找位移以及力与位移的夹角。
1第二节功和能1、解答:骑车上坡坡走S形路线同盘山公路一样,都是对斜面的巧妙运用。
上到坡顶的人所做的有用功是一定的,走S形路线增大了上坡的距离,有功的原理可知,走S形路线能省力。
2021-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二课件:第4章

A、B两点通过皮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A、C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则vA∶vC=r1∶r3
=2∶1,所以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vC=2∶2∶1,故A正确;A、C共轴转动,角速度相
等,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ω,则ωA∶ωB=r2∶r1=1∶2,所以A、B、C三点的角速度之
知,a、d的转速之比为1∶2,故A说法错误.所以选A.
第1节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刷基础
5.如图所示的齿轮传动装置中,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大小相同,主动轮的齿数z1=24,从动轮的齿 数z2=8,当主动轮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从动轮的转动情况是( A ) A.顺时针转动,周期为2π/3ω B.逆时针转动,周期为2π/3ω
解析
根据v=ωr可知,半径一定时,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线速度一定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角速 度一定时,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故只有A正确.
第1节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刷基础
4.[河南郑州第一中学2018高一下期中]如图,靠摩擦传动的装置中右轮半径为2r,a为它边缘上的 一点,b为轮上的一点、距轴为r;左侧为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d为它边缘上的一点;小轮半径 为r,c为它边缘上的一点.若传动中不打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a点与d点的转速之比为1∶4 B.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C.c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b点与d点的周期之比为2∶1
C.顺时针转动,周期为6π/ω D.逆时针转动,周期为6π/ω
解析
第1节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刷基础
6.[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高一下开学测试]如图所示,地球绕地轴自转,地球上两点a和b的纬
鲁科版(新教材)学案:高中第4章电磁波章末综合提升学案选择性必修2(物理)

[巩固层·知识整合][提升层·能力强化]理解电磁振荡的三个“两”一类是与电场有关的物理量,一类是与磁场有关的物理量。
(1)电流i,它决定了磁场能的大小。
振荡电流i在电感线圈中形成磁场,因此,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Φ和磁场能E磁具有与之相同的变化规律。
(2)电荷量q,它决定了电场能的大小。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场强E、电场能E电,线圈的自感电动势E的变化规律与q的相同。
注意:电流i和电荷量q的变化不同步,规律如图所示。
2.两个过程(1)充电:当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时为充电过程,这个过程中电路的电流减小。
(2)放电:电荷量减小时为放电过程,这个过程中电路的电流增加。
注意:在任意两个过程的分界点对应的时刻,各物理量取特殊值(零或最大值)。
3.两类初始条件图甲和图乙电路,表示了电磁振荡的两类不同初始条件。
(1)图甲中开关S从1合向2时,振荡的初条件为电容器开始放电。
(2)图乙中开关S从1合向2时,振荡的初始条件为电容器开始充电。
甲乙学习中应注意区分这两类初始条件,否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例1】(多选)如图所示,甲为LC振荡电路,通过P点的电流如图乙,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A.0至t1,电容器正在充电,上极板带正电B.t1到t2,电容器正在放电,上极板带负电C.在t3时刻,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最大,且P为正极D.在t4时刻,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最大,且P为正极BC [0到t1,电流为正,且在减小,即电流为逆时针方向减小,说明电容器正在充电,电流方向为正电荷的运动方向,所以上极板带负电荷;t1到t2,电流为负且在增大,即电流为顺时针方向增大,说明电容器在放电,上极板带负电荷;在t3时刻,电流的变化率最大,所以自感电动势最大,而t3之前的电流为负且减小,即顺时针减小,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减小,如能产生电流,则与原电流同向,即P点为正极;在t4时刻,电流最大,电流的变化率为零,自感电动势为零。
高中物理第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节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习题含解析鲁科版第一册

第4节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基础巩固1.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述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的方法正确的是() A。
当某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较大时,可以用短尺把它分段来测量B.当某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较小时,可以用短尺一次把它测完C.测量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该用带着毫米刻度的长尺的零刻度对准起点,读出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值,然后逐一相减,得到每两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数值D.分别逐个测出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这样便于记录C项所述方法可减小误差,选项C正确.2。
(多选)下图是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量出AB=1。
2 cm,AC=3.6 cm,AD=7.2 cm,计数点A、B、C、D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只能记录时间而不能记录位移的仪器B。
若电源频率f=50 Hz,则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C.打B点时纸带的速度v B=0.20 m/sD.本实验也可以采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选项A 错误;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0.02s,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即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
1s,选项B正确;v B=m/s=0。
18m/s,选项C错误;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可以用,选项D正确.3.在研究小车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速度,如下表所示:数点的 速度/(cm·s -1)0 0 0 0 。
0为了算出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像,量出其倾角α,由公式a=tan α算出加速度C 。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像,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其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A 偶然误差较大。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4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2.【答案】D3.【答案】B4.【答案】BMm 42【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圈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 m r,解得了Tr T2 2r32因为小行星的轨道GM半径是地球的4倍,故其周期是地球的48倍,因为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故小行星的周期为8年。
3故B正确。
5.【答案】B6.【答案】A7.【答案】D【解析】C.对于正在地球表面做离心运动的卫星,其运动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C错误;D.对于近地卫星,有GMmR2mg,对于卫星有GMm 42m(R h)(R h)T2 2联立解得T 90分钟选项D正确。
8.【答案】D【解析】根据月球处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得M m 42G1m r,可求得地球的质量2 21r T1 14r2 3M ,同理根据“阿波罗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得11 2GT1M m 42G2m r,可求得月球的质量r T2 22 222 24r2 3M 所以地球和月球间万有引力为22 2GT2M M 16rr4 3F G,1212r GT T22 211 2故ABC错误D正确。
9.【答案】CMm v2【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解得R R2 vGM,已知X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R81倍,X星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所以地球上的第一字宙速度是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的4.5倍,故C正确。
故选C。
10.【答案】B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1/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种宇宙速度的问题。
第一字宙速度为环绕速度,绕地球运动的速度为7.9 km/s ;第二字宙速度为脱离速度,是离开地球引力的速度为11.2 km/s :则卫星在近地点变轨后的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小于11.2 km/s ;B正确:11.【答案】C12.【答案】B【解析】设某行星质量为M,半径为R,物体质量为m,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则有:Mm 42G m,R T2 24其中M V R3 ,联立解得:T3 3,故B 正确。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练习:第4章第4节 离心运动 课下作业 含解析

B.摩托车所受外力的合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图1C.摩托车将沿其线速度的方向沿直线滑去D.摩托车将沿其半径方向沿直线滑去解析:当摩托车所受外力的合力恰好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时,摩托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当摩托车所受外力的合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时,摩托车将做离心运动,因摩擦力的存在,摩托车圆周运动的半径变大,但不会沿半径方向沿直线滑出,也不会沿线速度方向沿直线滑出,故B正确,C、D错误;摩托车做离心运动,并不是受离心力作用,A错误。
答案:B2.如图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B.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图2C.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D.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c做离心运动解析:拉力消失后小球所受合力为零,故将沿切线Pa飞出,A正确;若拉力突然变小,拉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球将沿曲线Pb做运动;卡车急转弯时,黄沙或沙子因相互作用力小于向心力做离心运动而被甩出;守门员踢出的足球做的是抛体运动。
所以只有D项不属于离心现象。
答案:D5.如图3所示,小物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剪断细线后,小物块将( )A.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B.向圆心靠近图3C.做半径逐渐变大的曲线运动D.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小物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细线的拉力提供。
若剪断细线,向心力消失,由于惯性,物块将沿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6.做离心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A.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B.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C.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改变D.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解析:离心运动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沿切线远离圆心,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情况下,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二是介于切线与圆周之间远离圆心,这种情况是由于合外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造成的,合外力在切向和法向上都有分力,故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A、B、D错误,C正确。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练习:第4章第1节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课下作业 含解析

3.静止在地球上的物体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运动周期都是相同的B.它们的线速度都是相同的C.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D.它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解析:如图所示,地球绕自转轴转动时,地球上所有点的周期及角速度都是相同的(除极点外)。
地球表面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平面是物体所在纬度线平面,其圆心分布在整条自转轴上,不同纬度处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是不同的,只有同一纬度上的物体转动半径相等,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但即使物体的线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也各不相同。
答案:A4.为了测定子弹的飞行速度,在一根水平放置的轴杆上固定两个薄圆盘A、B,盘A、B平行且相距2 m,轴杆的转速为3 600 r/min,子弹穿过两盘留下两弹孔a、b,测得两弹孔所在半径的夹角θ=30°,如图1所示。
则该子弹的速度可能是( )A.360 m/s B.720 m/s图1C.1 440 m/s D.108 m/s解析:子弹从A盘到B盘的过程中,B盘转过的角度θ=2πn+(n=0,1,2,…),B盘转动的角速度ω==2πf=2πn=2π× rad/s=120π rad/s,子弹在A、B盘间运动的时间等于B盘转动的时间,即=,所以v== m/s(n=0,1,2,…),n=0时,v=1 400 m/s;n=1时,v≈110.77 m/s;n=2时,v=57.6 m/s;……故C正确。
答案:C5.如图2所示的齿轮传动装置中,主动轮的齿数z1=24,从动轮的齿数z2=8,当主动轮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时,从动轮的运动情况是( )A.顺时针转动,周期为2π/3ωB.逆时针转动,周期为2π/3ωC.顺时针转动,周期为6π/ω图2D.逆时针转动,周期为6π/ω解析:主动轮顺时针转动,从动轮逆时针转动,两轮边缘的线速度相等,由齿数关系知主动轮转一周时,从动轮转三周,故T从=,B 正确。
答案:B6.如图3所示,如果把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那么,从它的分针与秒针第一次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 )A. min B.1 minC. minD. min图3解析:分针与秒针的角速度分别为ω分= rad/s,ω秒=rad/s。
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四章 专题强化14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因 G 点高于圆轨道半径,若物块要在不脱离轨 道的基础上能通过 G 点,则物块必须能通过 E 点,则物块在 E 点的速度必须满足 vE≥ gr. 从开始到E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r-rcos θ)=12mvE2+2mgr,解得 H≥1.15 m, 所以物块释放的高度至少为1.15 m.
比较
规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表达式 使用范围
E1=E2 ΔEk=-ΔEp ΔEA=-ΔEB 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
研究对象
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
重力或弹力做功的过程是动能 物理意义
与势能转化的过程
动能定理
W=ΔEk
无条件限制 质点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动 能变化的量度
应用 守恒条件及初、末状态机械能的形式和 动能的变化及合外力做
12345
能力综合练
3.(2022·江苏金陵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嘉年华上有一种回力球游戏,如图 所示,A、B分别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和最 低点,半圆形轨道的半径为2h,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某人在水平 地面C点处以某一初速度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恰好水平进入圆 轨道内侧运动,小球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9mg, 继续沿半圆轨道内侧运动并恰好能过最高点A后水 平抛出,回到水平地面D点(图中未画),若不计空 气阻力,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
12345
(3)要使赛车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D后沿轨道回到水平赛道EG,轨道半径 R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0<R≤2456 m
12345
当赛车恰好通过最高点 D 时,设轨道半径为 R0,有:mg=mvRD02 从 C 到 D,由动能定理可知:-mgR0(1+cos 37°)=12mvD2-12mvC2,解 得 R0=2456 m 所以轨道半径 0<R≤4265 m.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4章第3、4节课时跟踪训练.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课时跟踪训练]1.在水平的圆弧形路面上行驶的汽车,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所受的合外力为零B .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C .路面对汽车的滑动摩擦力充当向心力D .路面对汽车的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解析:汽车在水平的圆弧形路面上行驶时,车轮与路面间的静摩擦力提供汽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汽车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选项D 正确。
答案:D2.关于列车转弯处内轨和外轨间的高度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内轨和外轨一样高,以防列车倾倒B .因为列车在转弯处有向内倾倒的可能,故一般使内轨高于外轨,以防列车倾倒C .外轨比内轨略高,这样可以使列车顺利转弯,减少车轮与铁轨间的挤压D .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列车转弯时实际是在做圆周运动,若内轨和外轨一样高,此时提供列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提供,但由于列车质量太大,轮缘与外轨间的弹力太大,铁轨与车轮极易受损,可能造成翻车事故;若转弯处外轨比内轨略高,此时列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可由列车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C3.下列有关洗衣机脱水筒的脱水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滴受离心力作用,而沿背离圆心的方向甩出B .水滴受到向心力,由于惯性沿切线方向甩出C .水滴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它受到的向心力,从而沿切线方向甩出D .水滴与衣服间的附着力小于它所需的向心力,于是水滴沿切线方向甩出 解析:随着脱水筒的转速增加,水滴所需的向心力越来越大,当转速达到一定值,所需的向心力F =m v 2r 大于水滴与衣服间的附着力时,水滴就会做离心运动,沿切线方向被甩出。
答案:D4.市内公共汽车在到达路口转弯时,车内广播就要播放录音:“乘客们请注意,车辆转弯,请抓好扶手。
”这样可以( )A .提醒包括坐着和站着的全体乘客均抓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前倾倒B .提醒包括坐着和站着的全体乘客均抓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后倾倒C .主要是提醒站着的乘客抓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转弯的外侧倾倒D .主要是提醒站着的乘客抓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转弯的内侧倾倒解析:车辆转弯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外侧倾倒,站立的人抓好扶手可以获得随汽车转弯所需要的向心力,座位上的人基本上可由座位对人的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1是摩托车比赛转弯时的情形,转弯处路面常是外高内
低,摩托车转弯有一个最大安全速度,若超过此速度,摩托车将发
生滑动。
对于摩托车滑动的问题,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摩托车一直受到沿半径方向向外的离心力作用
B .摩托车所受外力的合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 图1
C .摩托车将沿其线速度的方向沿直线滑去
D .摩托车将沿其半径方向沿直线滑去
解析:当摩托车所受外力的合力恰好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时,摩托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当
摩托车所受外力的合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时,摩托车将做离心运动,因摩擦力的存在,摩托
车圆周运动的半径变大,但不会沿半径方向沿直线滑出,也不会沿线速度方向沿直线滑出,
故B 正确,C 、D 错误;摩托车做离心运动,并不是受离心力作用,A 错误。
答案:B
2.如图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 在拉力F 作用下做匀速圆周
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 点时,拉力F 发生变化,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 .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a 做离心运动
B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 做离心运动 图2
C .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 做离心运动
D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c 做离心运动
解析:拉力消失后小球所受合力为零,故将沿切线Pa 飞出,A 正确;若拉力突然变小,
拉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球将沿曲线Pb 做离心运动,B 、D 错;若拉力突然变大,拉
力大于所需向心力,球将沿Pc 做靠近圆心的运动,即近心运动,C 错。
答案:A
3.为了防止物体做离心运动而造成损失,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 .汽车转弯时要限定速度
B .洗衣机转动给衣服脱水
C .转速较高的砂轮半径做的尽量大些
D .将砂糖熔化,在有孔的盒子中旋转制成“棉花糖”
解析:由F =m v 2r 可知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半径一定,当速度较大时所需的向心力较大,
所以汽车转弯时要限速,以防汽车滑出公路,A正确;转速较高时,由F=mω2r知,半径较大时所需向心力较大,所以砂轮半径不宜太大,以防砂轮断裂而伤人,C错误。
B、D都是利用离心现象。
答案:A
4.在人们经常见到的以下现象中,不属于离心现象的是()
A.舞蹈演员在表演旋转动作时,裙子会张开
B.在雨中转动一个伞柄,伞面上的雨水会很快地沿伞面运动,到达边缘后雨水将沿切线方向飞出
C.满载黄沙或石子的卡车,在急转弯时,部分黄沙或石子会被甩出
D.守门员把足球踢出后,球在空中沿着弧线运动
解析:舞蹈演员在表演旋转动作时,裙子是因离心运动而张开;雨伞转动时,因水滴与雨伞间的吸附力小于向心力,所以水滴做离心运动;卡车急转弯时,黄沙或沙子因相互作用力小于向心力做离心运动而被甩出;守门员踢出的足球做的是抛体运动。
所以只有D项不属于离心现象。
答案:D
5.如图3所示,小物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剪断细线
后,小物块将()
A.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B.向圆心靠近图3
C.做半径逐渐变大的曲线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小物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细线的拉力提供。
若剪断细线,向心力消失,由于惯性,物块将沿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6.做离心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A.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B.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C.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改变
D.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解析:离心运动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沿切线远离圆心,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情况下,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二是介于切线与圆周之间远离圆心,这种情况是由于合外力不足
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造成的,合外力在切向和法向上都有分力,故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A 、
B 、D 错误,
C 正确。
答案:C
7.盛有水的质量为m 的小桶,以手臂为半径使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水随桶达
到最高点需要的向心力为mRω2,则( )
A .当mRω2>mg 时水就洒出来
B .当mRω2<mg 时水就不洒出来
C .只有当mRω2≥mg 时水才不洒出来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解析:当mg ≤mRω2时,重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水就挤压水桶底部,水有向外运动
趋势而不会洒落下来,C 对。
答案:C
8.如图4所示,小球原来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剪断B 、C 之间的细绳,当A 球重新达到稳定状态后,则A 球的
( )
A .运动半径变大
B .速率变大
图4
C .角速度变大
D .周期变小
解析:剪断细绳的瞬间对A 分析可得F 向=F 拉=m v 2R
,由于F 拉↓,v 不变,则物体A 做离心运动,R ↑,A 正确,B 错;由F 向=mω2R 得F 向减小;半径R 增大,则ω减小,
C 错;由周期T =2πω
,ω减小,则T 增大,D 错误。
答案:A
9.如图5所示是离心试验器的原理图。
可以用离心试验器来研究
过荷对人体的影响。
测试人的抗荷能力。
离心试验器转动时,被测试
者做匀速圆周运动。
现观察到图中直线AB (即垂直于座位的直线)与水
平杆成30°角,则被测试者对座位的压力是他所受重力的多少倍?
解析:被测试者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他所受的重力和座 图5
位对他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如图所示,
N cos 30°=mr ω2①
N sin 30°=mg②
由②得:N=2mg
被测试者对座位的压力和座位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他对座位的压力大小是他所受重力的2位。
答案:2倍
10.如图6所示,OA为一轻杆,与OO′轴成θ角,杆上套有一个质量
为m的圆环,可沿轻杆无摩擦地滑动。
当轻杆与OO′轴成θ角绕OO′轴
匀速转动时,圆环在距O点为l处相对杆静止,求此时轻杆转动的角速度。
若用外力将OA杆与OO′轴的夹角θ变大或变小,则环会出现什么现象?
图6 答案: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环的重力和杆对环的弹力的合力提供的,即
mg cot θ=mω2l sin θ,即ω=
1
sin θ
g cos θ
l,由此可知,θ增大,所需向心力增大,而提供
向心力的合外力即减小,合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物体做离心运动,而环只有上滑才是离圆心越来越远;否则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