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分析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然而,性别歧视现象在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依然普遍存在。

本文旨在探讨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通过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深入研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改善女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

本文首先将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概述,明确性别歧视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分析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企业用人观念、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接着,探讨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影响,如就业机会不均等、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社会文化变革、提升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等。

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职业发展的进程。

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然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这不仅影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本部分将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表现为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会明确或隐含地限制女性应聘某些职位,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化”的领域,如工程、技术、管理等。

这种限制导致女性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和潜力。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还体现在薪酬待遇上。

即使女性大学生和男性大学生拥有相同的学历和能力,但在求职过程中,女性往往难以获得与男性相同的薪酬待遇。

这种薪酬差距不仅是对女性劳动价值的贬低,也挫伤了女性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性别视角下的困境——解读女大学生就业难

性别视角下的困境——解读女大学生就业难

性别视角下的困境——解读女大学生就业难作者:史晓杰|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1万人的历史新高,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18.95万人。

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

截至2009年5月,我省高校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占总数的35.25%,比2008年同期低10个百分点。

这其中在就业市场中处于的弱者地位的女大学生的求职之路更为艰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对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女大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2006年未能落实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中,近七成是女生。

全国妇联2009年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感受到性别歧视。

现实的数据表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带有独特的群体特征,且呈现显性化的发展态势。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的女大学生为例,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维度入手,以男大学生为参照群体,整体研究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研究方法以文献资料收集为主,访谈法为辅。

文中所采用的数据和材料一方面来自官方统计资料以及之前的一些研究报告,另一方面,则主要来自2009年5-8月笔者在哈尔滨市进行的实地调查。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指女大学生就业相对于男大学生就业而言更难。

笔者这里所说的“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女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就业受阻,以至于不能实现就业或就业不理想。

通过对调查和收集的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求职遭遇显性或稳性的性别歧视从调查来看,就业领域内性别歧视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女大学生求职遭遇性别歧视现象呈现普遍高发态势。

在笔者调查的13家企业中,有10家企业表示在能力和薪水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更愿意招收男性。

2009年9月,全国妇联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感受到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与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

性别歧视与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

性别歧视与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性别歧视是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尤其在就业领域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性别歧视指的是因为个人的性别而遭到不平等对待或者是不公平的待遇。

在我们的社会中,尽管已经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障碍和挑战。

首先,性别歧视在就业机会方面就表现的非常明显。

根据社会相关调查统计,女性工人收入低于男性工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在一些特定职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例如科技行业、金融行业以及高端制造业等。

很多公司会因为认为女性不适合某些岗位而拒绝授予此类职位。

这种问题的源头在于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决策者相信男性比女性更有能力胜任某些职位。

其次,性别歧视也会在工作岗位的晋升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许多行业中,女性在晋升到一定职位时经常面临着重重的困难。

很多公司往往认为女性不具备领导能力,或是不能充分体现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的决策能力。

因此,在许多公司中,女性的工作晋升机会是相对较少的。

第三,有的工作岗位本身就存在一种性别歧视的情况。

例如,如果你是一个女性程序员,你很可能会在工作中被男性同事歧视。

这种情况在科技行业中尤为常见。

当然,也有类似这样的情况存在于其他行业中。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改善女性的职业生涯发展呢?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完善各种法律法规来保证女性的就业权利,以及在雇佣和晋升等方面的平等。

现在,各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保护女性职工的权益,这些政策大大提高了女性参与就业的热情。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性别歧视的认知。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一种国际问题,这种问题并不是仅仅针对女性。

我们需要教育每个人,帮助他们确保自己身处的环境中不会在性别、种族、性取向或者是其他因素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第三,我们需要加强性别平等相关的教育。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人们对性别和种族平等的认知和意识,以便让人们能够逐渐意识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相互之间得到平等的待遇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我们相信,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性别歧视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试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

试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

试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其根
本原因是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具体表现为:在
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更倾向于男性,认为女性不够稳定或技能不
够优秀;在职场中,女性面临着更多的歧视、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
少的晋升机会。

对于这些问题,女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增强自身竞争力。

女大学生应该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不断提
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2.积极寻求实习和工作机会。

女大学生应该积极寻找实习和工
作机会,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经
验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女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歧视时,要克
服自身的心理因素,提高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勇敢地应对各种挑战。

4.寻求合理维权途径。

如果女大学生受到了就业歧视,可以通
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女大学生应该正视就业歧视问题,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市
场价值,积极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
需要在社会性别观念方面进行改革和进步。

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与平等问题

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与平等问题

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与平等问题在当前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仍然是一项严重的问题。

毕业生们意识到,尽管他们具备相同的能力和素质,但由于性别的不同,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就业机会和待遇。

这种性别歧视对于性别平等的追求构成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一、性别歧视带来的问题性别歧视对毕业生就业市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女性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许多招聘企业更倾向于雇佣男性员工,认为他们在某些领域具有更强的能力和竞争力。

这种偏见导致了女性就业机会的减少,让她们感到无法公平地参与就业竞争。

其次,性别歧视导致就业市场中的薪资差距。

尽管毕业生的学历和能力相当,但男性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起薪和晋升机会。

这种不公平的薪资待遇导致女性毕业生的经济独立性受到限制,同时也影响了她们的职业发展。

此外,性别歧视还会影响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由于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女性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女性职业,如教育、护理等。

而男性则更容易获得技术、科学等领域的机会。

这种局限性职业选择限制了毕业生的发展空间和个人潜力的发挥。

二、解决性别歧视的措施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性别平等。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这些法律和政策应严格禁止性别歧视行为,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来监督执行。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奖励等手段来鼓励企业实施性别平等的就业政策,推动企业改变对性别的歧视观念。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性别教育和职业引导。

通过开展性别平等的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同时,学校还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职业选择,打破传统的性别界限,让毕业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更自由的选择。

此外,企业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性别平等的就业环境。

企业应该建立公平的招聘机制,消除性别歧视的面试问题,并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

职业性别歧视_原因和对策_谈女大学生_女研究生为何找工作难

职业性别歧视_原因和对策_谈女大学生_女研究生为何找工作难

^-理论探索与争鸣丨职业性别歧视:原因和对策一谈女大学生、女研究生为何找工作难陆方文随着中国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女性解放运动的推进,女大学生、女研究生日益增多。

但这些通过无数平等的无歧视的考场选拔出来的女性佼佼者们,却不得不面对就业市场上的种种歧视。

在学习上,女生的成绩不比男生差,不少院系经常是女生的成绩排在前列;在活动上,女生的组织能力和参与积极性也都很高。

但在择业时,男生的机会却总是多于女性。

本文正是带着这一疑念,拟从性别、市场、政府诸因素的分析中,揭示职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对策。

一、性别差异与职业性别歧视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基于生理和社会因素之上的性别差异是职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基础。

性别差异包括性别的生理差异和社会差异两个方面。

性别的生理差异是男女性别之间天然的无可抹煞的差异。

大多数女性承担着不可逃脱的生育责任,这是性别间最大的差异。

生育过程会给女性造成阶段性的体能下降,精力不足,从而影响女性正常的职业工作。

女性担负的潜在的生育职能以及其可能的消极影响,是许多用人单位排斥女性的首要原因。

许多其它生理差异,如在力量、耐力、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在脑力劳动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下,尽管其重要性在逐步下降,但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仍然支持着“男性优先”的选择。

在生理差异的基础之上,性别差异更主要指性别的社会差异。

性别的社会差异来源于社会理念。

在人类历史上,关于性别的社会理念曾发生过一次根本性的逆转:在母系社会,母亲、女性受到极大的尊崇,具有至上的社会地位;而到了父系社会,则遵循父权至上、男权至上。

父系社会的这一特征可以从圣经故事中清晰地把握。

在圣经故事中,上帝创造了人类的祖先一亚当,并且供他吃喝,但当时的亚当很孤单,上帝为了给亚当解闷,从亚当身上抽出一根多余的肋骨,把它做成一个女人一夏娃,他们自由自在地在伊甸园过着幸福的生活。

但后来,夏娃经不住蛇的诱惑,便怂恿亚当与她一起偷吃禁果,结果双双被上《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理论探索与争鸣丨帝惩罚到下界世世代代受苦。

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性别歧视原因及对策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性别歧视原因及对策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性别歧视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越来越受重视,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遭遇隐性性别歧视。

隐性就业歧视给广大女大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只有从当今女大学生遭遇隐性性别歧视的现状出发,从政府政策、企业目标、女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究造成歧视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歧视现象。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隐性性别歧视引言就业性别歧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对女性求职者设置就业门槛,拒绝聘用具备完成工作条件的女性求职者,或优先聘用男性求职者,或给予同等条件下的女性求职者与男性求职者不同待遇的行为。

就业隐性歧视是指在话语、文字上毫无歧视的表现,却在结果中明显显现出歧视、并且试图用其他手段进行掩饰的歧视行为。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虽然在法律明文禁止的前提下,与相关法律相抵触的显性性别歧视已在企业招聘中逐渐消失,但隐性性别歧视却愈渐增长。

隐性性别歧视正因以其难以觉察性、难以量化性成为阻碍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1女大学生就业中隐性性别歧视问题的现状1.1女大学生就业率普遍比男大学生低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显示,2015年女大学生签约率约为21%,明显低于男性毕业生的29.5%,可见在就业方面,女大学生就业率普遍低于男大学生。

2014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727万人,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不少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性别歧视,而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也“意外”让性别门槛再次悄然抬高。

屡禁不止的性别歧视让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生。

1.2男女大学生“职业性别隔离”严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性别隔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隔离,即男女在某一职业中的构成比例与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比例不一致;二是纵向隔离,即在具有较高技术、责任、地位和收入上存在着女性所占比例相对于男性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国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职业性别隔离尤为严重。

据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本科女毕业生中就业比例排名前十的专业是:学前教育,英语,护理学,对外汉语,日语,法语,朝鲜语,应用心理学,社会学和小学教育。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高考扩招,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激增,导致供过于求,大学生也再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21世纪影响中国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在这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1]。

这严重违反了就业平等权,并且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形扭曲,已经成为了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分析,探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目的在于探讨有助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相关对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一、就业歧视相关定义1、《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一条规定“对妇女的歧视一词指基于性别而做的任何区别、排除或者限制,其作用是为了妨碍或者破坏妇女基于男女平等、无论已婚还是未婚享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3、就业性别歧视,在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首先提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

4、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2009)认为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个环节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他损害的情况。

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二、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孙慧敏;田保状;张小村;张安涛1、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2009)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女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据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

许多被调查者指出,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研究与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研究与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研究与对策发布时间:2021-12-30T07:24:48.50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7期作者:梅红源郭校年[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受教育比例不断扩大,女大学生成为就业队伍中的一个大的群体。

然而,受大众化教育不断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性别歧视的形象层出不穷。

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的性别歧视成为一个关乎社会和谐、劳动力市场稳定的重大课题。

本文试图从此类调查数据出发较为准确地描述这一现象,结合相关研究者的观点和自己的见解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原因和危害,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江苏中博通信有公司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21000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受教育比例不断扩大,女大学生成为就业队伍中的一个大的群体。

然而,受大众化教育不断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性别歧视的形象层出不穷。

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的性别歧视成为一个关乎社会和谐、劳动力市场稳定的重大课题。

本文试图从此类调查数据出发较为准确地描述这一现象,结合相关研究者的观点和自己的见解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原因和危害,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就业市场健康绪论研究背景国际劳工组织对歧视的定义是:“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

[2]性别歧视是歧视的一种。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指女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因其性别所受到的区别对待或排斥。

近年来,高校女大学生比例不断升高,据统计,我国每年800多万大学毕业生中,女大学生的比例占到48%以上。

然而,当她们跨出校门的一刻,她们就开始了艰难的就业道路。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样本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样本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一、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就业性别歧视相关概念界定:联合国早在1979年出台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有关抵制就业性别歧视的相关法律, 其中对女性歧视的相关界定是: ”对妇女的歧视就是基于性别所作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 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 无论婚否) 在男女平等基础上, 认识、享有或行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它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性别歧视定义能够高度概括其在各个领域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表现, 而且得到各学科各专业广泛一致的赞同和认可。

从中国《劳动法》第二章第13条能够看到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在录用职工时, 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 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表现尽管中国就业法明文规定: ”就业单位不得歧视女性, 在工酬上实行男女平等”, 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企业单位在录用人员的时候, 会偏向录用男性, 这个主要是因为用人单位担心女大学生刚好是到结婚生育的年纪了, 就业后会有很大一段时间不工作,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增长和人事行政管理等各方面。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如果她们录用男性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因此想要实现男女真正的平等, 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 一) 女大学生就业准入遭到性别歧视自1999年中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 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长了好多, 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没有相应的增长, 然后劳动力市场就出现了供大于求现象, 矛盾日益突出。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 女大学生的处境更为艰难, 她们因为将要结婚生育, 在体力和耐力上又比不过男性, 在这些与生俱来不能逃避的原因下, 她们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地遭受到歧视, 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故意找茬, 提高门槛, 把女性拒绝在门外。

女大学生就业准入性别歧视的表现是: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即使女大学生比同等学历的男性在人力、物力和精力上花费的更多, 可是都无法与同等学历的男性做一样的工作, 无法做与自身条件相对称的工作, 用人单位一般都会优先选择男性。

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

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

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一、引言性别歧视是指在为人们提供一定待遇、机会和权利方面,对性别不同的人实行差别对待。

性别歧视是一种社会现象,既深受人们的痛恨,又屡禁不止,在各个领域都存在。

在本研究报告中,我们将探讨性别歧视的原因,现状以及对策,以期在自己的有限能力范围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二、性别歧视的原因性别歧视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的文化观念导致了人们对女性的不平等看法。

另外,某些行为也会导致性别歧视的产生,例如:性别歧视的宣传影响、劳动力市场上的偏见和妇女婚育等的影响、以及婚姻等家庭事务上的影响等。

三、性别歧视的现状1.教育领域。

近些年,女大学生的比例不断提升,但是在一些学科方面,如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领域,女性申请者仍然少。

2.就业领域。

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例逐渐提升,但是,女性工资普遍低于男性,而且女性占据高级管理职位的比例较少,这表明性别歧视在就业方面仍然存在。

3.政治领域。

尽管女性的政治参与度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公共领域的多数职位和权力仍然由男性掌握。

四、性别歧视的对策1.加强教育。

要促进性别平等,根子上的解决途径是强调教育,提高性别平等的观念和意识,在教育体系中鼓励男女平等参与。

2.制定政策。

政府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国家性别平等政策,以推进性别平等,在福利保障、就业和激励女性进入相对较少的学科领域等方面给于支持。

3.加强组织动员。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性别歧视的认识,营造女性参与的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够行动起来。

五、结论本报告研究了性别歧视的现状和对策,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分析,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推进性别平等,加强性别教育,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强对女性的组织动员。

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消除性别歧视,让世界更加美好。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及新对策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及新对策

无法与 男性竞争 。因为用人单位在 女性 生育几年 里的损失

性别歧视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
是双重的:一方面生 育期 的妇 女无法将 她们 的全部精力投
女大学生 就业 歧视 是指用 人单位 在录 用大 学毕业 生 入 到工作 中,另 一方 面单位还有额 外为她们 付出费用 。由
的 各个 环 节 中 以 性 别 为 由拒 绝 录 用 女生 或提 高对 女 生 的 录 于 女性特殊 的生理条件,女性员工成本较高 ,所 以,雇主
用标准而 导致 女生平 等择业机 会丧失或 其他损害的情况。
为 了实现 自身的利益 最大 化,往往 就不 招或少招女性 ,在
根 据 20 0 9年北京 高校毕业 就业促进 会公布 的 《 首都高 校 职 女性往往因生育而遭受下 岗、待岗、辞退等歧视 。 毕业生 就业维权状 况调 查报告》 显示,有 3 . 7 16 %的 学生 遭 遇过相 貌歧视 ,有 2 . 1 8 6%的学生 遭遇过 学历歧视 ,有
之 外 ,还 要 归 功 于他 们 能够 传 达 和 契合 网友 某 种 社 会 心 理 ,

种对于 “自我表达 ”的魅力 。伴随着物质主义 的盛行 以
视作品、角色人物的 “ 凡客体 ”作 品 占据 了整个创意 图集 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年轻群体在 曲折的奋斗过程 中表现 出 的绝大部分 。
性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殊 队伍 ,她 们 和 男 性拥 有 同样 的 潜 力 。然 而 ,近 年 动为主 的行业 中根本 无法 与男性竞争。此外,女性还 承担
来 却出现 了 “ 女本科生找 不到工作 就考 研,女研 究生找不 着 生儿育女的任 务,怀孕 、生产 、哺乳都会造成 他们 正常 到工作 就继 续考 博”的怪 现象。解 决女大 学生 的就业 问题 工作 的中断,从而使 得她们在 一些需要 持续工作的行业 中 是全社会要共同面对 的一个重要问题 。

浅谈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谈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谈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摘要: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就业问题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从女大学生就业受歧视的现状着手,追根溯源先后找到社会习俗论、个人偏好歧视理论等理论原因,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女性就业尤为困难。

因此,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显得紧迫而重要。

一、就业与就业歧视的内涵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

就业人口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受雇于企业或政府部门的被雇佣者和自我雇佣者。

根据国际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以上的人,具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者,视为实现了就业:在规定期间内,正在从事有报酬或有收入的职业的人;有固定职业,但因疾病、事故、劳动争议、休假、矿工,或因气候不良、机器设备故障等原因暂时停工的人;雇主和自营人员,及协助家庭企业或农场而不领报酬的人,在规定时期内从事正常工作时间的1/3以上者;退休人员再次就业者。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歧视是指因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家庭出身所造成的任何区别、排斥和偏见,并由此产生剥夺、损害就业或就业机会均等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就业歧视”就是条件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无关因素的影响,无法与他人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其平等就业权遭受侵害的现象。

根据美国联邦反就业歧视法律的规定,反就业歧视法制禁止的歧视类型有:种族与肤色歧视;性别歧视;宗教歧视;原国籍与公民身份歧视;年龄歧视;身心障碍歧视。

这六种就业歧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特质。

二、中国就业歧视的突出表现性别歧视是各种歧视中历史最长、最突出的问题。

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都公开注明要求应聘者“须为男性”或“男性优先”。

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分析与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分析与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不断变化,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已成为一个严重且不可忽略的问题,社会各界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以黑龙江省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厘清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揭示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的现状,在广泛借鉴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揭示性别不平等现象背后体制性、结构性因素,并探索合理的建议措施,以解决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标签: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一、中国对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界定我国律法还没有针对女性就业性别歧视作出明确的概念界定,有关女性就业歧视的规定也是零散分布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

例如,《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13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不得因为性别问题而拒绝符合条件的女性应聘者或者人为地提高女性应聘者的录用标准,以保障女性和男性平等的就业权利。

”性别歧视最权威的定义来源于1979年联合国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基于性别所作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这一定义由于其是对各个领域的性别歧视基本内容和相关表现的一个高度概括而被广泛认可。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一)录用条件上的性别歧视据调查,黑龙江省许多应届女大学毕业生曾遇到求职过程中的性别歧视。

审查招聘大学毕业生时,用人单位拒绝女学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一些雇主只招聘男生或者男生优先;一些雇主在招聘条件中没有明确的性别要求,但在实际中以各种理由拒绝雇用女毕业生。

(二)工资收入上的性别歧视“同工同酬,按劳取酬,绩效分配”是在当今社会的基本劳动制度,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在2011年公布的《二〇一一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男女毕业生之间,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性别歧视现象。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一、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就业性别歧视相关概念界定:联合国早在1979年出台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有关抵制就业性别歧视的相关法律,其中对女性歧视的相关界定是:“对妇女的歧视就是基于性别所作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性别歧视定义能够高度概括其在各个领域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表现,并且得到各学科各专业广泛一致的赞同和认可。

从我国《劳动法》第二章第13条可以看到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表现尽管我国就业法明文规定:“就业单位不得歧视女性,在工酬上实行男女平等”,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企业单位在录用人员的时候,会偏向录用男性,这个主要是因为用人单位担心女大学生刚好是到结婚生育的年纪了,就业后会有很大一段时间不工作,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增长和人事行政管理等各方面。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果他们录用男性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所以想要实现男女真正的平等,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准入遭到性别歧视自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长了好多,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没有相应的增长,然后劳动力市场就出现了供大于求现象,矛盾日益突出。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处境更为艰难,她们因为将要结婚生育,在体力和耐力上又比不过男性,在这些与生俱来不能逃避的原因下,她们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地遭受到歧视,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故意找茬,提高门槛,把女性拒绝在门外。

女大学生就业准入性别歧视的表现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即使女大学生比同等学历的男性在人力、物力和精力上花费的更多,但是都无法与同等学历的男性做一样的工作,无法做与自身条件相对称的工作,用人单位一般都会优先选择男性。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和对策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和对策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和对策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和对策【摘要】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时遭遇的性别歧视使得她们就业困难更大,虽然情况稍稍有所好转,就业歧视依然为社会的不和谐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解决就业歧视问题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基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社会、用人单位和女大学生自身都是就业歧视的原因,追本溯源才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已经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私有制产生之初,囿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经济与社会分工定势,性别社会角色由此被逐渐概念化并延续至今,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也超越了政治与社会的变迁,人们对女性的偏见、歧视也是亘古不休。

即使在当今的开放时代,性别歧视问题有所缓解,但是这个现状仍不能忽略。

一、女大学生遭遇就业性别歧视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毕业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由于就业性别歧视的存在,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比男生更大,进入某行业或领域的门槛更高,同样工作工资待遇不同,就连退休后的待遇也不相同。

本科毕业的女生无力与男生竞争,为获得同工同酬的机会,许多女大学生开始更高等的教育,如今女研究生、博士生的招生比例逐年增大,这种现象与社会中的就业歧视问题息息相关。

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女生比例已达44%,基本撑起了校园“半边天”。

虽然女大学生在校学习认真刻苦,自我约束力强,成绩也比男生更优秀。

但就业的机会远低于男生。

国内某大学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约有70%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遭受了性别歧视。

在歧视情况排名中,政府机关居于首位,其次是事业单位,第三是国有企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62个定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于2009年6月13日发表的《中国职场性别歧视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招聘中基于性别的歧视依然严重,平均每4个女性被调查者就有1个因自己的性别而被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学历高的女性求职被拒率也呈升高的态势。

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生就业环境曰趋激烈。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探讨和分析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仅是回答女大学生何以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对营造两性平等竞争、就业机会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士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1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现1.1就业机会的性别歧视首先,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

除了这些明目张胆的显性“性别歧视”夕卜,还有许多用人单位则采取了阳奉阴违的办法,表面上一视同仁,不论男女,求职简历来者不拒.但在面试通知时却是有男无女。

用人单位有意或无意地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上的分流、隔离或封锁。

制造高学历依然无法跨越的职业门槛,使得很多女大学生只能集中在办公室内勤、小公司秘书、餐饮美容行业、市场销售等传统型的与专业不对口的职业上。

其次,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没有拥有与男生相同或相等的就业机会(即“同民同工”)。

也就是说,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

有些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向十分明显,也许是受到所谓的“女人是弱势群体”这种观念的影响,在男女生同等条件下、甚至男生处于轻微劣势的情况下也倾向于录用男生,或者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给女大学生增加了比男同学要高得多的求职、就业成本。

1.2 职业待遇的性别歧视在相同的工作中,女大学生无法得到与自己工作能力相符的工资报酬(即“同工不同酬”)。

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的月工资水平要高于女生。

性别对女大学生报酬率的影响比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目前存在着部分女大学生就低谋职的现象,为了能得到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宁可降低门槛。

与男同学相比,女大学生就业质量耍低得多。

1.3发展机会的性别歧视相对男大学生来说,企业认为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较短,工作的连续性较差,不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条件都不如男大学生优秀,特别是由于人为的歧视因素,女性获取高层次职位的机会远远少于男性。

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不得 不通 过接 受较 低 薪 资 和 与专 业 相 关 度较 低 的工 作 来 实现 就业 , 就业质 量较 低 。女大 学生 签 约薪 资 明显低 于 其
使女大学毕业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 因此女大学生就业问
题 越来 越受 到相 关部 门的广泛 关注 。

男 生 。截 止至 2月底 , 和高 职女 生 平 均签 约 月薪 分 别 本科 第 一 , 机会 不均 等 。“ 就业 就业 机会 是指 进 入 职场 , 为 18 包 84元 、7 1元 , 别较 男 生低 3 0多元 。 女 大 学 生 13 分 0 括 首次 和重 复进 人 的机 遇 。 … 我 国 法律 规 定 禁 止性 别 歧 所 获得 的职 业质 量远远 低于其 职业 预 期 , 获 得 的 职业 往 ” 所
7 %以上 的女大 学生 认 为在 求职 过程 中遭 受 了性别 歧 视 。 0 在歧视情况排名中, 政府机关居于首位 , 其次是事业单位 ,
第三是国有企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门对 6 个定点城市 现 象 。这些潜 意识 使 女 性 的发 展 空 间 和 上升 空 间 大 大 缩 2 的 调查结 果显 示 , 6% 的单位 提 出了性别 限制 0 有 7 M T 小 。两性在职场当中的差异往往会严重挫伤女性 自信心 第二 , 就业质量低 。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有些用 和工作热情 , 从而使她们在事业发展道路上 或是满 足现
单位表面上一视同仁 , 虽然没有在招聘条件上注明“ 限招 高 层次 职位 的机 会 远 远少 于男 性 。 即使 女性 和 男性 有 同 样 良好的表现, 却仍有可能得到不同的评价 。如与男性相
比, 女性在进入岗位后晋升的速度慢于男性 , 女性的晋升
机 会较 少 , 性作为领 导 的 比例 更小 。在 各 个单 位 中常 见 女 的职业 构成 就是男 领导 、 女秘 书 。甚 至对 于 相 当 的女 性 来 说, 已经 习 以为常 , 将这 种 职位 构 成认 为是 “ 情 合 理 ” 合 的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开始加入到工作市场中。

然而,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遭受就业歧视。

尤其是在某些行业或岗位中,女性的就业歧视现象更加明显,例如某些技术型或销售型行业。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遇到了歧视,更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存在的原因和表现,并寻找对于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对策,以促进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平等地位。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和表现。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遇到的主要歧视问题,例如就业岗位限制、薪酬差距等。

2.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分析女性就业歧视存在的社会、文化、制度性原因,例如性别刻板印象、职业选择倾向等,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的根源。

3.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解决对策。

通过讨论女性职业发展的途径和机会,提出对于缓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例如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行性别平等法律政策等。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
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存在和表现,探讨背后的原因,为女性求职择业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2.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提供一些可行性的途径和思路。

3.对于推进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不断变化,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已成为一个严重且不可忽略的问题,社会各界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以黑龙江省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厘清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揭示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的现状,在广泛借鉴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揭示性别不平等现象背后体制性、结构性因素,并探索合理的建议措施,以解决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标签: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一、中国对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界定我国律法还没有针对女性就业性别歧视作出明确的概念界定,有关女性就业歧视的规定也是零散分布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

例如,《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13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不得因为性别问题而拒绝符合条件的女性应聘者或者人为地提高女性应聘者的录用标准,以保障女性和男性平等的就业权利。

”性别歧视最权威的定义来源于1979年联合国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基于性别所作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这一定义由于其是对各个领域的性别歧视基本内容和相关表现的一个高度概括而被广泛认可。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一)录用条件上的性别歧视据调查,黑龙江省许多应届女大学毕业生曾遇到求职过程中的性别歧视。

审查招聘大学毕业生时,用人单位拒绝女学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一些雇主只招聘男生或者男生优先;一些雇主在招聘条件中没有明确的性别要求,但在实际中以各种理由拒绝雇用女毕业生。

(二)工资收入上的性别歧视“同工同酬,按劳取酬,绩效分配”是在当今社会的基本劳动制度,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在2011年公布的《二〇一一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男女毕业生之间,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性别歧视现象。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本在女性占优势的医护等行业中,男性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比女性要高。

在公安、采矿业等女性较少从业的行业中,薪酬比例显示女性更加不占任何优势。

(三)职业分布上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职业分布也受到歧视。

根据收集从2007—2011年近五年来黑龙江省热门产业和具有代表性的就业领域的分析调查,对比分析男女大学生在这些热门领域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在金融、医药、能源、信息等热门的行业,从业者中男大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大多数女大学生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低的行业,低端就业行业边缘化特点突出。

三、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分析(一)社会文化因素分析1.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中国历经千载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现今已经进入知识型经济时代,社会对工作者就业的知识要求要远远高于体能要求,女性通过平等考试进入高等教育的比例增加,许多女性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参与度,以实现其社会价值。

但由于人们思想深处的传统观念,社会对于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要远远高于对其社会角色的期望。

2.社会保障体制的制约虽然中国的《宪法》、《妇女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妇女享有平等就业以及选择职业的权利。

但这些法律的保护多是宏观层面上的,并没有关于性别歧视的明确范围界定。

女性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却无法根据具体的法律和法规保护她们自身的权益。

法律界定不清、责任不明,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侵权行为屡屡发生。

3.学校教育模式的弊端高等教育本身的缺陷也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其一,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不同步。

黑龙江省许多高校的男生和女生修读同样的专业和课程,高校没有结合女生自身特点和优势设置专业或课程。

对传统女性学科的忽视,使得女性的特长和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其二,缺乏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目前高校专门针对女生的就业指导相对较弱,主要教学形式是上课、讲座、研讨会和咨询等,主要内容是介绍基本理论,而不是结合女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就业指导和援助。

(二)经济形势因素分析1.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造成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目标难以顺利实现。

劳动力丰富但为女性提供就业机会的岗位缺乏,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利的。

由于招聘单位的歧视,女大学生往往是第一个被淘汰的对象,这样就难以保障女性的就业权利和经济利益的实现。

2.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优先市场经济条件下,招聘单位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首要目标,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创造更多的价值。

女大学生毕业几年后,一般会遇到婚姻、生育问题,待产期和哺乳期妇女不仅无法正常工作,还需要单位拿出一定的费用,从而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

此外,由于妇女的退休年龄比男性早,缩短了工作时间,女性比男性所创造的价值要少。

招聘单位认为同等条件下,女毕业生从业费用较大,将减少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成本。

(三)女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分析1.心理因素与男性相比,女性一般更有耐力和持久性,言语表达流畅、情感细腻、手比较灵巧,但比较胆怯、不够果断、易感情用事,这也是女性传统工作领域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2.生理因素女学生的体能往往不如男学生好,因此,无论是出于对从业者身体素质或是精力方面的考虑,招聘单位会认为男生较适合从事未来的岗位。

同时,女性主要担负生育和照顾家庭的责任,也是很多单位拒绝女大学生的原因。

四、消除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对策(一)改变社会传统性别观念中国性别观念的封建思想沉淀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如今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种传统的性别观念依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影响着男性和女性之间平等概念的普及。

为了彻底消除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歧视观念,我们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建立为全社会广泛接受的公平意识,以消除在传统社会文化概念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偏见。

努力促进正面的、成功的女性形象的树立,增加社会对于女性劳动力价值的认可度,让公众了解新时代的女性具有和男性相同的工作能力,并且完全可以从事和男性相同的工作。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开始运作的时间很短,尤其是在没有自身经验可以作为参考的特殊情况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对就业歧视的规定是不完善的,可以借鉴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日本制定的《男女就业机会均等法》保护女性就业权利。

同时加快改革现有的生育保障机制,从就业成本中分离出女性的生殖价值,由社会保险补偿雇主所承担的损失,使企业不因招收女性员工而带来效益上的损失。

还应当努力建设公共育儿机构,积极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以减轻由于双重角色冲突造成的妇女的负担。

(三)改革高校人才培育机制高等教育培养系统太过陈旧,缺乏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高校应当针对女大学生的性别特点,实施性别差异教育,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使其塑造自尊、自立、自信的现代女性形象,促进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再结合个人特点因材施教,把对女生教育培养与她们的职业规划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高校应该根据现在的就业市场需求,结合女性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不同性质的招聘对女生给予系统的、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从教育角度彻底解决女大学生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就业困难。

(四)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经济、社会和人类的协调发展,国家应鼓励多种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

积极开辟适合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工种,如社区服务等职业领域,从而使女大学生超越自身缺陷,形成独具特色的就业优势。

另一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仍然非常低,而女大学生创办自己企业的比例更低。

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完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体系,联合其他非政府妇女组织的力量,共同对女性创业加以扶持,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女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五)提升女大学生自身素质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关键。

女大学生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和主动参与就业竞争观念,积极适应社会。

在校期间,女大学生应该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操、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广泛阅读各种书籍,适当选修其他专业学习,如理工科女生可以选修文科课程,以开阔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择业过程中女大学生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当前的就业环境,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主动弥补劣势,扬长避短,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找到自身合理的社会定位和适合自己的工作。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普遍的就业性别不平等现象是一个急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其根源主要是我国社会正处于过渡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不全面的。

在当今社会中,女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其学习和发展将对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产生巨大作用,也会对全社会未来就业趋势产生巨大影响。

这就需要学校、个人、法律、舆论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携手合作,建立两性平等的就业制度,使男女学生平等就业由可能成为现实,真正的实现“全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1]王长青,吉志新,徐海,等.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与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2]何琼.论就业歧视的界定——欧盟“正当理由”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6,(4).[3]王小燕.歧视消除: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沧桑,2008,(1).[4]吴定喜.高校女性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探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200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