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家庭教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报告
小学生家庭教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报告一、引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家庭教育与学习成绩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总结,以及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实证研究,探讨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机制,旨在为家庭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导。
二、家庭环境与学习成绩1. 家庭教育氛围的建立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家庭成员对学习的态度、观念以及学习习惯等因素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产生重要影响。
家长在家庭中营造积极、鼓励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参与程度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参与程度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显著影响。
研究发现,偏向于支持与鼓励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和信心,有助于他们在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
另外,父母的参与程度也体现在对学习进程的关注、辅导和监督等方面,父母的积极参与可以提供小学生在学习上的指导和支持。
三、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学习成绩1. 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经济条件对学习资源的分配和获取有重要影响。
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图书、辅导班等,这些资源的充足度可以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2. 知识传授与学习支持家长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支持也对学习成绩有着重要作用。
家长可以帮助小学生解答问题、培养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计划等,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这些积极的家长参与为小学生成绩的提高提供了支持。
四、家庭教育与学习成绩的影响机制1. 情感支持与学习动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这对于他们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学习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家长的鼓励和关注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2. 规范引导与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在规范引导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家长通过制定学习规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有规律的学习时间等,为小学生的学业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家庭教育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儿童的学业成绩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家长态度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家庭教育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探索一些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
1. 家庭环境与学业成绩家庭环境是儿童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使他们更愿意去面对学习的挑战。
此外,家庭环境对学习的秩序和组织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整洁、安静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2. 家长的态度与学业成绩父母的态度对儿童的学业成绩有着深远的影响。
积极的家长态度可以激励孩子往更高的目标迈进。
父母鼓励和关心孩子的学习,给予他们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相反,消极的家长态度会让儿童失去学习的动力,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3. 教育方式与学业成绩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例如,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惑,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空间等。
此外,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育工具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一个积极、富有鼓励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
4. 健康的生活习惯与学业成绩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学业成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儿童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时间,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此外,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体育锻炼也是保持学习动力和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儿童学业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积极的家长态度,有效的教育方式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促进儿童学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并积极参与儿童的学习过程,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只有全面关注儿童的成长需求,才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报告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并提供相关建议和参考意见。
一、引言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和培养。
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水平还是关注程度等方面来看,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1. 积极参与教育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他们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监督学习进度,以及提供指导和支持。
研究表明,家长的积极参与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 重视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安静的学习场所、良好的学习工具和资源等。
同时,父母还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学习空间,以确保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
3.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应该强调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社交能力等。
4. 合理规划课外活动除了学习,小学生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合理规划课外活动时间,确保他们既能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又能保证学习的时间和质量。
5. 鼓励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他们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潜力。
三、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父母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互动。
2.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小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3. 家庭教育应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报告
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报告一、引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教育方式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家庭教育越来越被重视。
许多研究都表明,家庭教育方式与孩子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了解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我们选择了300个家庭作为研究样本,调查了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孩子的学业成绩。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四、家庭教育方式的分类根据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我们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式、权威式、放任式和激励式。
1. 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在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下,父母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
他们会鼓励孩子参与决策,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权威式家庭教育方式权威式家庭教育方式强调父母的权威地位和对孩子的管教。
父母会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纪律约束。
这种教育方式着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纪律性。
3. 放任式家庭教育方式在放任式家庭教育方式中,父母很少干涉孩子的事务,更多地允许孩子自由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不太关注孩子的规则和要求,缺乏明确的指导和引导。
放任式家庭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律性不足。
4. 激励式家庭教育方式激励式家庭教育方式注重奖励和激励。
父母会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他们会设定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奖励,以鼓励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业。
五、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
1. 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能够提高孩子学业成绩。
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报告
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报告1. 引言学业成绩一直被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而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与家庭教育环境密切相关。
本篇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
2. 家庭学习氛围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
家长可以创造一个宽松而且鼓励学习的氛围,比如定期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提供良好的学习工具和资源等等。
这种积极的家庭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3. 家长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家长的积极参与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
家长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比如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辅导功课、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等等。
这种家长参与能够增强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
4. 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也是影响小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的家庭,其子女的学业成绩往往更好。
积极的家庭教育方式包括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供适当的奖励机制等等。
这种积极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5. 家庭教育环境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除了上述因素外,家庭教育环境的其他方面也对小学生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收入水平、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稳定性等等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研究发现,较高的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与较好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而家庭稳定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6. 激发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方法针对上述发现,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激发家庭教育环境改善的方法。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家庭教育环境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环境的认识和重视。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家长参与的活动,如家长讲座、家校合作等,以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综述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综述朱雪琴 2006、71、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况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
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随着父母养育方式测量工具的客观化,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作了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自尊”、“缺陷感”、“精神病理学”等方面,如钱铭怡等人对200名大学本科学生的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影响羞耻倾向,羞耻倾向与自尊水平有显著相关[1];张文新等人对895名初中阶段城乡青少年进行自尊和父母养育方式测量结果表明[2]:青少年的自尊与其报告的父母养育方式各维度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蒋立杰等人研究后认为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全部正向因子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3]等等,但均未涉及父母养育方式与小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1.1、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4]。
早在19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角色做了简单的划分: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负责提供爱与温暖。
50年代,Parsons[5]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把这个问题与家庭角色及性别特征联系起来,认为女性善于表达,情绪比较敏感,所以适于处理与孩子间的各种关系;而男性指导性强,负责制定规则更好。
Sears[6]把这些思想与学习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教养方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温暖和控制。
Baumrind[7]以此为基础提出常见的三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放纵型。
由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文化传统、国内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8]”、“养育方式[9]”,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10][11]” 我国学者缪小春早在其英文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中采用了“父母教养”的说法。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一直被视为影响小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涉及家庭对学习的关注和支持,也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因素。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首先,家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上。
家长是否重视孩子的学习,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家长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家长如果从小就给予孩子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孩子在学习中会更有动力、更有信心,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成绩也有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包括父
母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等。
研究显示,家长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父母如果能采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如鼓励、支持、帮助,孩子会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家庭氛围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一个和睦、温馨的家
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家庭氛围融洽、积极向上的家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会更加轻松愉快,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相反,如果家庭氛围不好,充满负面情绪,就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消极影响。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有
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的学习支持、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培养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父母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业诚信的中介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业诚信的中介作用第一篇范文父母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业诚信的中介作用在当今社会,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学业诚信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父母教养方式对乡村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分为权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
权威型父母对子女要求严格,控制力强,而放任型父母则缺乏对子女的指导和关爱。
民主型父母则尊重子女的独立思考,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往往学业成绩较好。
这是因为权威型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划,能够给予孩子稳定的学习环境和充分的关注。
相反,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学业成绩普遍较差,因为他们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监管,容易产生学习懒散和缺乏自律的问题。
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学业成绩表现则相对中等。
虽然他们得到了父母的尊重和支持,但由于父母不过多干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一定的自律和动力。
因此,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影响相对较小。
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诚信有着显著的影响。
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学业诚信。
这是因为权威型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有明确的要求,强调学习的真实性和诚信性,使孩子形成了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相反,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可能缺乏对学业诚信的重视,因为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关注较少,容易产生对学习的敷衍和不诚实的行为。
学业诚信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学业成绩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一方面,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业诚信。
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具有较高的学业诚信,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学业成绩。
另一方面,学业诚信作为一种内在的调节因素,影响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学业成绩的关系。
家庭教育方式与孩子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报告
家庭教育方式与孩子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报告1. 引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研究这种关系,本报告收集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
2. 研究方法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我们在一所中学中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我们从学校中随机选择了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邀请他们的家长共同参与此次调查。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相关数据,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3. 结果分析3.1 家庭教育方式统计在我们的调查中,家庭教育方式被分为四种常见类型:严厉型、放任型、民主型和亲身示范型。
通过对家长的回答,我们统计出了不同教育方式的比例。
3.2 学业成绩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我们获取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数据,并将其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较差四个等级。
根据家长提供的成绩数据,我们进一步对学业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4. 教育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4.1 不同教育方式对学业成绩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教育方式下学生学业成绩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亲身示范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着显著积极的影响,而严厉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则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着负面影响。
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在学业成绩方面没有显著的影响。
4.2 父母教育程度对教育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父母教育程度对教育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调节作用。
结果表明,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教育方式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越显著。
亲身示范型教育方式在高学历的家长中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更加明显。
5. 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家庭教育方式和孩子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亲身示范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学业成绩有积极的影响,而严厉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则有负面影响。
此外,父母的教育程度在调节家庭教育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6. 建议和展望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采用亲身示范型的方式,积极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小学生家庭教育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小学生家庭教育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在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教育不仅仅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还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本文将从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一、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1.1 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基础。
家庭应该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条件。
此外,还应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以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和学习时间。
1.2 积极的学习氛围家庭氛围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讨论学习内容、鼓励他们展示学习成果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1.3 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家长的关注和支持是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及时与孩子交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同时,家长应该积极支持孩子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去。
二、家庭氛围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2.1 和谐的家庭关系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业发展。
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相互支持和理解时,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专注于学习。
因此,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都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培养。
2.2 积极的家庭沟通积极的家庭沟通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重要影响。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困惑,以便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应该得到重视,共同制定家庭教育计划,以促进孩子的学习。
2.3 家庭活动的参与家庭活动的参与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参与家庭活动,孩子可以培养自信心、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因素。
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并给予肯定和奖励。
三、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3.1 正面的教育方式正面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引言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传承给儿童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对儿童的学业成绩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
家庭的教育环境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教育环境之一。
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都会影响到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
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孩子的学业成绩一般会更好。
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通常更具有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他们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
而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例如购置学习资料、参加培训等。
其次,家庭的学习氛围也对学业成绩有重要意义。
家庭中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家长是否给予孩子学习的支持和鼓励,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
家庭中常见的学习氛围包括定期的家庭作业时间、共同学习讨论的机会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习进展的关注。
这种积极的家庭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可以分为严厉型、温和型和民主型。
严厉型教育方式以严格要求、惩罚为主,温和型教育方式则以宽容、支持为主,而民主型教育方式则追求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这些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研究表明,严厉型的教育方式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因为孩子面临严格的要求和惩罚,会更加专注于学习。
然而,长期来看,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严厉型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增加,他们可能会觉得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的要求,而不再对学习充满兴趣。
温和型教育方式则更注重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因为孩子不再害怕犯错误或受到惩罚,他们更愿意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知识。
然而,缺点是温和型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过于依赖父母的支持,从而导致他们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方式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网上开店步骤第一部份,开店前的准备(心态/资源/定位)1. 网络开店跟卖泡沫红茶一样,都是低门坎,高竞争的行业。
资金需求低、人力需求低、技术门坎低,你能做你的邻居大婶也多半能做。
2. 现在是经济黑暗期,有大量的失业或转业人口将进入这个行业跟你竞争,请有心理准备,这绝对不是蓝海。
3. 网络开店需要的基本条件:约人民币2000元以上的营运资金、基本的商业头脑、对网络的热情、0.5个人力(指兼职)、1部计算机再加1台数字相机。
4. 网络开店最佳的组合是夫妻或情侣2人组。
一开始其实1个人就可以撑场面,2人同时进场机会成本与风险开始提高,3人以上你差不多就跟获利2字无缘。
(扣除薪资机会成本)5. 不要租办公室,不要请会计师。
能省则省,在开店初期压低成本比啥么都重要。
6.台湾网络开店具有极高退出率,不要因为想网络开店而辞掉稳定的工作。
最好是先兼职做网络开店,做到网络生意蒸蒸日上再辞掉工作。
当然如果你失业那另当别论。
7. 如果你没做过生意,网络开店前多请教有经商经验的亲友。
他们可敎你如何开公司、如何管理商品进销存或税务发票等方法。
8. 如果你有亲友能提供货源稳定、具特色、价格优的商品,那恭喜你,你有了很好的起跑点,不用再浪费几个月找商品,你将缩短网络开店的学习曲线。
9. 如果妳真的对卖什么一点概念都没有,那就卖妳较熟悉的女性相关商品,比如保养品、服饰配件或包包。
因为你没当过卖家,起码买这些商品的次数多些,对商品会比较有感觉。
10. 蓝海商品是很好的切入点,许多网络开店异军突起的都是这种竞争对手较少的蓝海商品,比如高单价的限量脚踏车或外地不易买到的地方特产。
11.可想好退路,因为失败率实在太高。
12. 选一个好店名,编一个有趣的品牌故事,然后信奉这个品牌故事。
13.网店命名约有2路:一路易理解记忆,一路走洋风装高雅。
最好的命名是望文生义,同时跟网址又有相关谐音。
14 取URL网址尽量简短,最好能有易识别/易记忆/易被搜寻的英文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一直被认为是对他们学业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然而,不同的教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
对儿童的表扬与鼓励是父母教养方式中常见的一种。
有研究发现,父母的积极鼓励和赞许会对儿童的学业成就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孩子在学业上有出色表现时,父母的赞许和鼓励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相反,当孩子受到父母的忽视或否定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自卑,从而影响到学习动力和学业成就。
除了表扬和鼓励,父母的参与度也与儿童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父母的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质量。
当父母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时,他们可以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父母还可以建立积极的家庭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
因此,父母的参与度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学业成就,还与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关。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教养方式都对儿童的学业成就有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过于严厉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会对儿童的学业成就产生负面影响。
严厉的父母经常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给予严厉的惩罚,这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压力增加,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此外,过于严厉的父母往往缺乏关注和理解,可能导致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及时获得支持和指导,进而影响学业成就。
相比之下,温和而鼓励性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学业成就有着积极的影响。
温和而鼓励性的父母通常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养方式鼓励孩子自己设定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给予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
这种方式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业成就。
在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成就影响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他一些有趣的结果。
例如,性别和文化背景可能会对教养方式的影响产生差异。
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孩子的学业成绩一直以来都是家庭十分关注的问题。
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也是各界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和建议。
首先,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显著的。
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方式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研究发现,家庭关注和支持程度高的学生,学业成绩普遍更好。
而另一项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学习的监督程度、家庭的学习氛围以及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都会对孩子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孩子学业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
研究发现,积极参与孩子学习的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而严格要求和监督的家长往往能够促使孩子更加努力地学习。
然而,过度干涉孩子学习的家长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压力,影响学业成绩。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需要适度地平衡支持和监督的关系,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
此外,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
例如,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学习动机会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产生差异。
有些孩子可能更容易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和鼓励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更好的学业成绩;而有些孩子可能对外界的评价和压力更加敏感,家庭教育方式对他们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
那么,如何优化家庭教育方式,以促进孩子的学业成绩呢?首先,家长应该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爱,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其次,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提升是十分有效的。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奖励机制来鼓励孩子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结起来,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显著的。
家庭的关注和支持、适度的监督、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交流方式,都是提升孩子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小学生家长教育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报告
小学生家长教育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报告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学业成绩逐渐成为了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
作为学生最亲密的人,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报告旨在探讨小学生家长教育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不仅会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直接影响,还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环境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应该是综合性的影响,包括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态度、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氛围等。
二、对小学生家长教育方式的分析1. 严厉式教育一些家长采用严厉的教育方式,过度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常常施加过多的学习压力。
这种教育方式通常会导致小学生焦虑、厌学及自卑等问题,进而对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2. 支持式教育另一些家长采取支持性的教育方式,鼓励小学生尽力而为,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乐观心态。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
三、对小学生家庭教育氛围的分析1. 积极的学习氛围家庭教育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
给予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空间,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2. 消极的学习氛围相反,如果家庭教育氛围消极,缺乏学习和进取的氛围,会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和帮助,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四、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而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1. 内在动机家长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适度的激励,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2. 外在动机与此同时,家长的教育方式也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外在动机。
如果家长仅仅以赏罚为主要手段,会导致小学生过于依赖外在奖励,从而影响学业成绩的长期提高。
五、结论家长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氛围以及对学习动机的培养都会直接影响学业成绩。
父母教养方式对问题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问题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启蒙教师,他们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成绩。
因此,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问题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对于帮助解决问题儿童学习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该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教养方式对问题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以期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当今社会,问题儿童的学习困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问题儿童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表现出异常行为的儿童,他们可能因为家庭环境、个人特点或学习方法等诸多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问题儿童的学习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问题儿童的学习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
首先,家庭教育环境对问题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容忽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问题儿童专心致志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而家庭中存在的冲突、矛盾和不和谐可能会对问题儿童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因此,父母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问题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学习氛围。
其次,父母的教育态度也对问题儿童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态度包括了对孩子的爱、支持、鼓励和指导等方面,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问题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父母的爱和支持可以让问题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而父母的鼓励和指导则可以帮助问题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成绩。
相反,如果父母过于苛刻、压力过大或缺乏关心和支持,可能会导致问题儿童学习消极,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父母在对待问题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正确把握教育态度,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小学生学习成绩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研究
小学生学习成绩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研究学习成绩一直以来是评价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
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学习成绩与家庭教育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背景介绍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道路上的重要起点,家庭教育方式是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教育方式包括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等方面。
二、积极参与引导的家庭教育方式1. 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关心。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与孩子一起讨论学习内容,积极解答孩子的问题。
2.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可以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任务分解等。
3. 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空间。
三、灵活指导的家庭教育方式1.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家长应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2.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
孩子的学习方式各异,家长可以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如阅读、科普视频、实地考察等,让孩子能够从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
3. 鼓励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家长应引导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过度干预和解答。
四、消极影响的家庭教育方式1. 过度关注成绩。
如果家长过分强调成绩,孩子可能会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2. 指导方式单一。
若将家庭教育方式限制在传统的死记硬背上,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动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3. 过度干预和控制。
家长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包括过度补课、代写作业等会使得孩子缺乏主动性和自律性。
五、原因分析1. 学习成绩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环境。
2. 积极参与引导和灵活指导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3. 相对而言,消极影响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学习厌恶心理和学习动力的下降。
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供家长参考。
首先,家庭教育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的关注与支持对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父母定期与孩子交流学习情况、参与家庭作业、帮助解决问题等等,这些积极参与的方式会提高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
同时,家庭教育方式中的激励与奖励也是重要的因素。
适当的奖励和激励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家庭教育方式的传统与现代在学业成绩方面也有所不同。
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纪律的执行,而现代的家庭教育强调培养创造思维和综合素养。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父母往往重视学业成绩的好坏,并对此给予严格的评价和处罚。
然而,现代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方式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可以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此外,家庭教育方式还与孩子的性格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
不同孩子具有不同的天赋和兴趣,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家庭教育方式。
例如,对于外向活泼的孩子,父母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并提供适当的自我管理教育。
而对于内向的孩子,父母可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另外,家庭教育方式还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有关。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稳定的学习氛围,使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和学习。
相反,如果家庭环境紧张或存在冲突,孩子的学习效果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因此,父母需要营造一个积极的家庭氛围,提供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在家中感到安全和自信。
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研究背景
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他们的学业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互动、支持和教导他们。
这种亲密关系和教育环境会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能力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与他们的学业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不同种类的家庭教育方式如何影响学业表现。
方法
数据收集
1.选择一所小学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校一些年级(例如三年级至五年级)
不同班级学生相关数据。
2.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小学生自述的家庭教育方式信息。
数据分析
1.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
2.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家庭教育方式分为几个主要类别,并对不同类别下
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比较。
3.利用统计软件(如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以确定家庭教育方
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预期结果
研究预期将得出以下结论: 1. 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小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2. 某些家庭教育方式可能对小学生的学业表现有积极影响,如积极关注、支持和参与孩子学习。
3. 某些家庭教育方式可能对小学生的学业表现有负面影响,如过度压力、缺乏鼓励等。
结论
本研究将为了解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与其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见解。
这些发现可以帮助父母、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通过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综述朱雪琴 2006、7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
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随着父母养育方式测量工具的客观化,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作了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自尊”、“缺陷感”、“精神病理学”等方面,如钱铭怡等人对200名大学本科学生的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影响羞耻倾向,羞耻倾向与自尊水平有显著相关[1];张文新等人对895名[2]初中阶段城乡青少年进行自尊和父母养育方式测量结果表明:青少年的自尊与其报告的父母养育方式各维度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蒋立杰等人研究后认为大学生自我概念[3]的全部正向因子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等等,但均未涉及父母养育方式与小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这[4]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早在19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角色做了简单的划分:[5]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负责提供爱与温暖。
50年代,Parsons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把这个问题与家庭角色及性别特征联系起来,认为女性善于表达,情绪比较敏感,[6]所以适于处理与孩子间的各种关系;而男性指导性强,负责制定规则更好。
Sears把这些[7]思想与学习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教养方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温暖和控制。
Baumrind以此为基础提出常见的三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放纵型。
[8]由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文化传统、国内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养育方式[9][10][11]”,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 我国学者缪小春早在其英文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中采用了“父母教养”的说法。
从字面看,教养方式既有抚养之意,又兼具教育职能,恰当地反映了家长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在儿童社会化的早期研究中,父母对儿童的单向影响观渗透在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中,他们努力寻求父母决定儿童的教养维度或模式。
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取向。
一种取向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12][13]再如,霍夫曼研究了惩罚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方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另一种取向是将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著名心理学行为,家鲍姆林特的研究,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14]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p.457。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将教养方式的研究从表层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层面。
国内学者大多从80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
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
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
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15]。
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流派、新理论、新研究模式日渐为我国学者了解和接受。
在考虑与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他们逐渐将新思路、新信息运用到家庭教养的研究中,使我们的研究既紧跟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又很快深入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层面,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
概括说来,有这么几个方面:(1)、教养方式所涉及对象的年龄段更加宽泛,从以婴幼儿为主,逐渐扩大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2),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体。
(3),进一步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本身,深入探究教养方式内在的结构.(4),对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广泛,尝试从多方面寻找影响因素。
此外,研究者也关注家庭环境、关注父母所处的文化背景,试图从家庭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因素理解父母的教养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深刻而长远的,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提出提高、干预父母教养方式的方法。
父母教养方式受到父母性别、受教育水平、子女所在年级和学校类型而不同,也与城市、[16~19]。
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孩子采用负面教养行为越少,教育困惑也越少,但高中及中专文化的父母却比初中文化的父母对子女表现出更多的权威、挑剔农村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关挖苦、限制干涉等负面教养行为,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年级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不同,说明教养方式与子女的身心发展有关,也进一步证实了教养方式是双向的,受到父母和子女的共同作用,教养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来选择,而且也是可以调整和变化的;地区特点、民族的因素也影响到父母的教养方式,说明对教养方式的研究要结合文化背景,充分挖掘民族中的有利因素和结合地区特点来提高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学校类型的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也存在差别,因此在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整上要结合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干预的共同作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成人创造的环境及提供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而这种指导就体现了父母的教养方式。
通过这些指导,儿童的认知能力才能超越现有水平而向上发展。
因此,要理解儿童的发展,就必然要关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提供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指导。
大量的针对学业不良或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20~24]显示学习成绩不良与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相关。
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父亲的过分干[25]涉明显高于学业优秀学生,而情感温暖和理解较低。
辛自强等对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的研究发现,一般儿童家庭的行为方式多属灵活型,在合理规范的基础上,随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行为规则,对违规行为的处理也很灵活。
学习不良儿童家庭的行为控制方式常是不健康的。
温暖和理解使子女产生温暖、信任和安全感,并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学习习惯,惩罚、否认、拒绝和干涉则使差等生有逆反与自卑感,对学习厌恶、抵触和缺乏信心。
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习进步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和目标定向来起作用的,父母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子女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取得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影响学业成就[26]。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说服、民主、鼓励、宽容、情感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智能开发,而惩罚、打骂、羞辱、拒绝、专制和过度保[27]护、包办、溺爱、不问不管等方式造成社会退缩、急躁、任性等非智力因素问题发生率高。
中国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西方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
关于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其陌生环境中语言表达水平显示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28][29]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有显著的相关。
谷传华、陈会昌等通过历史测量学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考察显示,在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成长过程中,“严父慈母”这一传统的家庭教养模式总体上占主要地位。
总体来看,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够给孩子较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是创造型家庭的共同特征。
上述研究表明父母的支持、奖赏指导和适当的反应,这些教养方式影响了儿童能力的发展,而对儿童的适当要求可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特别是当要求和对儿童的支持与反应结合时更有效。
人的社会化过程,不仅显示了品德发展和个性完善的过程,而且也从中获得了行为方式的各种成分,儿童的社会化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受到关注。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
儿童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的目标也是首先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
家庭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其实质是家长的价值取向对幼儿的社会化的影响,也即家长把内化了的社会文化传递给孩子。
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30]良的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等专门探讨了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中国曾开展了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关颖社会性发展的相关性,数据显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社会性得分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从而看出在亲子关系上的民主、平等、和谐,使孩子在良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宽容型教育方式给孩子较多的自由,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一定好处,但这种孩子缺乏教育,不负责任,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影响较少。
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初阶段,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
采取专制型的教育方式的父母,往往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这与西方的研究是一致的。
1995年北师大的林磊研究了“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避免了以往心理学所使用的根据单一维度得分来划分的做法,考虑了父母教育行为的各个方面,从而避免了划分上的绝对性。
从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期望性、不一致性、拒绝性和民主性七个维度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评价、定型,用快速聚类法归纳出五种教育方式: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积极型。
他的研究表明,积极型的方式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而其它类型则存在各自不同的缺陷。
积极型的教育方式约占40%,其它四种类型约占60%,说明还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31]。
影响除了具体评估教养方式的类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国内研究者还涉及到它与社会化的[32~36]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
如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的关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的支持、鼓励和积极参与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概念的积极发展,而粗暴的不支持行为则会阻碍儿[37,38]童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
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提高儿童的自尊水平。
相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