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资料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行为金融学综述

行为金融学综述

文献综述行为金融理论综述(二)(苟宇刘菲菲刘正王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610074)摘要: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

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

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

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第一部分,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缺陷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从现代经典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入手,介绍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经验检验。

现代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和有效市场基础上的,本节主要从有效市场假说分析了现代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基础。

根据心理学分支的划分,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为后续理论与模型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核心—--期望理论。

行为金融学发展至今,其中最有影响为学术界所公认的理论就是期望理论了,期望理论研究的主要是金融理论的模块之一的“偏好与决策问题”,但是它是目前应用于经济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之一。

本节在回顾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综述
大量的nderreaction)和反 ( 应过度 (overreaction)。反应不足是指在较短的时间间
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世纪 60 年 20
M 建立了M iller M定理 开创了 金融学, , 公司 成
代Sharp 和Lintner 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 , , 价模型(CAPM 20 世纪 7。 )0 年代, 基于无套利 原理罗斯(Ross)建立了更具一般性的套利定价 理论(APT)0 20 世纪70 年代Fama 对有效市场 ( 假说俘 H) 进行了正式表述, M Black, Scholes 和 M t on 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 OPM 至此现代 er ( )。 ,
场影响是正面或是负面等等主观判断。 人们在 市场中总是宁愿接受客观风险的影响而不愿 "portfolio selection",建立了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接受自己决策而带来的风险。 3 )过度自信旧verconfidence ) 大 量 研 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 诞生。 ,M 此后,odigliani 和
模型从这两种偏差出发, 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 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效率市场
假说的。
现。第一, 人们在对不确定事物进行判断和估 计时通常会设定一个初始值, 然后根据反 馈信 息对这个初始值进行修正。实验心理学表明, 这种修正往往是不完全的, 人们的观念仍倾向 于初始值。第二, 行为人不仅不依据新信息对 他初始信念进行修正, 反而将新信息错误理解 为对他的原有信念的进一步证明, 进而强化他 对原有信念的信心。例如, 人们会对新信息进 行选择性识别, 或对新信息进行有利于维护原
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 架, 展了预期效用函数理论。A~ 和 Debreu
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 发展并完 善了一般均衡理论, 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从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引言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领域,它通过关注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行为模式和倾向,揭示了金融市场中的很多现象和问题。

本文旨在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从理论基础、主要研究领域、方法论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理论基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尤其是关于人们决策行为的相关理论和观点。

在心理学领域中,行为金融学主要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其中,认知心理学关注人们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限制,实验心理学则通过实验证据揭示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倾向。

经济学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构建和分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通常假设理性决策者在面对信息不完全和风险时,能够做出最佳的经济决策。

然而,行为金融学的出现质疑了这种假设,认为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往往受到情绪、心理偏差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非理性的决策。

二、主要研究领域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1. 决策心理学:研究人们决策的认知过程、心理偏差和风险态度。

其中,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是行为金融学中的两个重要理论模型。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风险时,存在着风险规避和风险寻求的不对称行为。

期望效用理论则主要研究人们决策时对效用的感知与评估。

2. 资产定价:研究资本市场中价格波动的原因和特征。

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通常基于理性投资者的假设,认为市场价格会自动回归到公允价值。

然而,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情绪和心理偏差会导致市场价格与真实价值之间的偏离,并产生价格泡沫和过度买卖等现象。

3. 市场行为: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动机、交易行为和市场交易的影响因素。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和心理偏差往往会影响他们对市场中的股票或资产的决策和操作行为,从而导致市场交易的不稳定和非理性。

4.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决策行为。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情绪倾向来评估风险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而不仅仅是基于理性的决策。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相对于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并不很长。

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开始形成了研究行为金融的热潮,大量的学者投身于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

行为金融定义的讨论行为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城,虽然己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严格定义。

Thaler(1993)认为行为金融就是“思路开放式金融研究”(open-minded 'finance),只要是对现实世界关注,考虑经济系统中的人有可能不是完全理性的,就可以认为是研究行为金融。

Lintner(1998)把行为金融学研究定义为“研先人类如何解释以及根据信息、做出决策”。

Olsen(1998)声称“行为金融学并不是试图去定义‘理性’的行为或者把决策打上偏差或错误的标记;行为金融学是寻求理解并预测进行市场心理决策过程的系统含义”。

Statman(1999)则认为金融学从来就未离开过心理学,一切行为均是基于心理考虑的结果,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不同在于对心理、行为的观点有所不同。

Sheinn(2000)认为,行为金融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产生的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

Russell (2000)对行为金融是这样定义的:(1)行为金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

(2)行为金融理论试图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与传统金融理论不一致的异常之处。

(3)行为金融理论研究投资者在做出判断时是怎样出错的,或者说是研究投资者是如何在判断中发生系统性的错误的。

从上述行为金融学家定义的行为金融概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行为金融研究考虑到了人的不完全理性的本性,其研究需要运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知识,其研究对象是金融领域的相关现象及其本质。

行为金融的发展历史通常把行为金融的研究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行为金融研究。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它致力于研究金融市场中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市场波动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和投资者行为的多样化,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行为金融学基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提出了与传统金融学不同的观点。

它认为,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心理、情感、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行为金融学强调研究投资者行为、市场情绪、心理偏差等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 投资者行为研究:这是行为金融学最核心的研究领域,主要探讨投资者的心理特征、决策过程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2. 资产定价与市场波动:研究心理偏差和市场情绪如何影响资产定价和市场的波动性,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投资策略。

3. 金融市场异象:针对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封闭式基金折价、IPO溢价等,探讨其背后的行为因素。

4.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研究投资者在投资组合选择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

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环境,观察投资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调查法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研究投资者行为的规律;实证分析法则通过运用统计分析等手段来检验理论和模型的有效性。

五、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自行为金融学诞生以来,其在金融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首先,许多学者对投资者的心理偏差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锚定效应等。

这些研究揭示了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其次,行为金融学对资产定价和市场波动的解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支持。

此外,行为金融学还为金融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学理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基于理性经济人和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能够做出理性决策,市场能够迅速准确地反映所有信息。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实践中的诸多现象难以用传统理论解释,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金融领域,试图更真实地描绘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

一、行为金融学的起源与发展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

当时,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对金融决策的影响,但在当时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行为金融学逐渐崭露头角。

1985 年,德邦特和塞勒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正式诞生。

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

在发展过程中,行为金融学逐渐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分支,如认知偏差理论、有限理性理论、羊群行为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投资者在金融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市场的异常现象。

二、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概念(一)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指投资者在信息处理和决策过程中产生的系统性错误。

常见的认知偏差包括过度自信、代表性偏差、锚定效应等。

过度自信使得投资者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从而导致过度交易和错误决策。

代表性偏差则是指投资者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或典型案例进行判断,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信息。

锚定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决策时过分依赖初始信息,即使后续有新的信息出现,也难以改变最初的判断。

(二)有限理性有限理性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由于受到信息获取能力、计算能力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做到完全理性。

他们往往采用简单的启发式方法进行决策,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可能导致决策偏差。

(三)羊群行为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模仿他人的决策,从而导致市场中的群体行为。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新兴的金融学分支,主要探讨投资者行为在金融市场的表现及影响。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如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虽为金融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在实际金融市场应用中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

因此,行为金融学在考虑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对金融市场影响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方法、结论及其局限性进行综合述评。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念与起源行为金融学主要源于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质疑与反思。

传统金融学强调市场理性与效率,但人们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行为却往往偏离理性。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在金融市场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基本理念包括: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市场也非完全有效;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等。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方法1. 研究领域(1)投资者行为研究:关注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心理机制。

(2)市场异象研究:对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如股票溢价之谜、股票交易量之谜等。

(3)资产定价研究:研究投资者行为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及其波动性。

(4)公司治理与决策研究: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决策等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通过对金融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检验投资者行为的规律与特征。

(2)实验研究:利用实验方法,模拟金融市场环境,观察投资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决策行为。

(3)心理分析:通过心理分析方法,研究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与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

四、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1. 投资者行为研究(1)投资者的心理账户:人们倾向于将不同来源的资金或投资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这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决策过程。

(2)过度自信现象:投资者往往过于自信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预测能力,导致过度交易和投资决策失误。

(3)羊群效应:投资者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形成羊群效应,导致市场出现群体性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

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金融市场中存在很多不能被传统金融学所解释的现象,比如股权滋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封闭式基金之谜、股利之谜、小公司现象、一月份效应、价格反转、反应过度和羊群行为等等。

学者们将这些违背有效市场假说,传统金融学理论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现象称之为“异象”或“未解之谜”。

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大“异象”对传统金融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向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严峻挑战。

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完美的”传统金融学理论。

传统金融学理论把人看作是理性人,即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理性的,追求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人们的估计是无偏的,满足贝叶斯过程。

因为人的假设与现实中人的决策行为有一定差异,所以人们开始关注人类行为及心理在决策中的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金融问题,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从而金融学的研究焦点开始从“市场”研究转向“人类行为”研究。

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36年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证券的价格取决于投资者共同的心理预期。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行为金融学是由美国奥瑞格大学教授Burrel和Bauman(1951年)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在对投资者的决策研究仅仅依赖于化的模型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投资者的某些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对决策的影响。

心理学Slovic(1972)教授从行为学角度研究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

随后,Tversky 和Kahneman在1974年和1979年分别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进行了行为金融学研究,分别讨论了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问题,从而奠定了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中的大量“异象”被发现,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行为金融理论综述ppt

行为金融理论综述ppt

Froot and Dabora 1999
Kaul, Mehrotra and Morck2000 Lamont and Thaler 2002 Wurgler, J., Zhuravskaya, 2002
理论解释
基本面风险
Barberis 和 Thaler( 2003)
— 很难找到两种有定价差异的完美替代物
vs. highest value of prospects
final wealth vs. change in wealth the magnitude of change (+/-) from reference point – Kink at the origin: Concave vs. concave/convex – Steeper for losses than for gains
π (0) =0, π (1) =1 π (p)>p for small p
π (p)<p for all 0<p<1
thus, π (p)+π (1-p)<1
心理账户 Mental accounting (MA)
对信息处理的三种方式 – a minimal account (examine only the difference) – Sunk cost effect
前景理论 Prospect theory
权重方程 the weighting function
π is an increasing function of p
π (0) =0, π (1) =1 π (p)>p for small p
π (p)<p for all 0<p<1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与传统的金融理论相比,行为金融学更注重人的心理和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提供了对金融市场现象的全新解释。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实证研究及未来研究方向。

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一些学者开始质疑传统金融理论的假设是否与现实相符。

随着心理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行为金融学逐渐形成并发展。

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理论体系构建阶段和实证研究阶段。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1. 心理账户理论:指个体在心理上将财富划分为不同的账户,并对不同账户的资金进行不同的处理。

这种心理账户的存在导致投资者在决策时可能出现偏差。

2. 损失厌恶理论:指人们面对同等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往往更加重视损失。

这一心理特征导致投资者在面对风险时表现出过度保守或过度冒险的行为。

3. 过度自信理论:指投资者往往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忽视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导致过度交易和过度反应。

四、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学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

例如,学者们通过研究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金融市场的数据,发现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往往受到心理和行为因素的影响,而非传统金融理论所假设的完全理性。

此外,行为金融学还研究了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情绪、认知和决策过程等因素对投资结果的影响。

五、行为金融学的应用行为金融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金融市场分析、投资策略制定、风险管理等。

在金融市场分析方面,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和波动;在投资策略制定方面,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投资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投资策略,避免过度交易和过度反应;在风险管理方面,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评估和管理风险。

六、未来研究方向尽管行为金融学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许亚芬 唐湘筠(南京大学经济系,江苏 南京 210093)摘要: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市场中大量存在的“反常现象”,质疑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完全理性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

行为金融学主要有两大理论基石:认知心理学和有限套利。

本文从心理学及相关研究成果——有限理性个体以及群体行为——认知(偏差、非贝叶斯过程)决策、选择偏好(预期理论)和有限套利——非有效市场——资产组合及价格发生机制脉络梳理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预期理论;认知心理学;有限套利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利用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工具来解释金融市场现象的学科。

最初萌芽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早在1951年O.K.Burell教授就发表了《一种可用于投资研究的实验方法》一文,率先提出了用实验来讨论理论的必要性;随后的1967年,Bauman发表了《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更加明确地批评了金融学科片面依靠模型的治学态度,并指出金融学与行为学的结合应是今后金融学发展的方向。

1979年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和Amose Tversky发表了题为《预期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的文章,提出了人类风险决策过程的心理学理论,称为预期理论。

一、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区别和联系⑴关于投资者是否是完全理性①:传统金融理论把投资者设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而行为金融学理论关于投资者的假定则是非完全理性,即有限理性。

⑵关于有效市场假说②:市场有效假说被认为是传统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它充分地反映了传统金融的研究脉络,而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

⑶关于理性预期均衡:绝大多数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使用理性预期均衡框架,他们假设交易者不但是个人理性的而且信念也是一致的。

这就要求交易者不但能准确处理新信息,而且收集到有关经济结构足够的信息使得交易者能绘出准确的分布。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在当今的金融领域,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逐渐改变着我们对金融市场和投资者行为的理解。

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金融研究,挑战了传统金融学中“理性人”的假设,为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行为金融学的几个主要理论。

一、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由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的,它是行为金融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不同,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风险决策时,并不是完全理性地根据期望收益来做出选择,而是会受到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的影响。

价值函数是前景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与传统的效用函数不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价值函数是基于参考点来定义的。

参考点通常是人们的现状或预期水平,收益和损失是相对于参考点来衡量的。

这意味着相同数量的收益和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损失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相同数量收益带来的快乐。

其次,价值函数在损失区域是凸函数,在收益区域是凹函数。

这意味着人们对损失的感受更加敏感,在面临损失时更倾向于冒险,而在获得收益时则更倾向于保守。

决策权重函数则反映了人们对概率的主观判断。

与客观概率不同,人们在决策时往往会高估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而低估中大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

这导致了人们在决策时可能会做出与期望效用理论不一致的选择。

前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许多金融市场中的现象,如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即投资者倾向于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等。

二、有限理性理论传统金融学假设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信息,并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

然而,行为金融学的有限理性理论认为,投资者在认知和决策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限制和偏差,导致他们无法做到完全理性。

认知偏差是有限理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行为、理性与金融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

围绕理性人始终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预设,金融学形成了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组成的抽象的理论框架。

但是,这些理想的模型似乎在越来越多的现实检验中出现问题,1977年,罗尔(Roll)发现,统计数据与模型的冲突显示作为标准金融学基石的CAPM可能是无法验证的。

之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学术界的有效市场假说(EMH),也被指出了许多统计异常现象。

同时,标准金融理论的另一个关键概念β系数,显示出其与股票投资收益仅有不明显的联系。

1992年,作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奠基人之一的E·法玛(Eugene Fama)甚至撤回了对CAPM的支持。

这些无疑把现代金融学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经典的、数量经济基础上的严谨体系如果不是错误的,也至少是很不完善的。

金融学面临着一旁是没有严格的统计数据支持的模型、另一旁是没有理论解释的实证数据的局面,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来研究金融活动当中人们决策行为的“行为金融学”便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点。

其实,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并不是晚近的事情,在主流金融学的兴起、发展过程中,作为社会科学当中重要分支的行为学早已渗入金融学当中,只是一直在边缘位置上若隐若现。

早在1951年,美国奥兰多商业大学的布鲁尔(O.K.Burell)教授就发表了“一种可用于投资研究的实验方法”一文,率先提出了用实验来讨论理论的必要性;随后的1967年,来自俄勒冈大学的巴曼(Bauman)发表了“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更加明确地批评了金融学科片面依靠模型的治学态度,并指出金融学与行为学的结合应是今后金融学发展的方向。

追随他们理论的金融学家也陆续有一些研究问世,但都是散见的,没有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应用◆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应用◆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应用摘要:近期的实证金融文献常常涉及潜在的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行为原则――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围绕一系列对理性投资者在有效市场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挑战展开研究。

认知心理学和套利限制构成了行为金融的两大根基。

对行为金融研究的迅速升温源于传统理论框架在众多实证中的解释力匮乏。

本文含四部分,一是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的挑战与行为金融的兴起;二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架构;三是行为金融学的现有缺陷及发展前景;四是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应用进展及前景。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非理性;心理学;市场效率一、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的挑战与行为金融的兴起Haugen(1999)将金融理论的发展划为三阶段:旧金融学(old finance)、现代金融学(modern finance)以及新金融学(new finance)。

标准金融理论系由1960年兴起的现代金融学为主要依托。

而自1980年以来发展起来的新金融学则以行为金融学为代表,并对标准金融理论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

(一)首遭冲击的是有效市场假说(EMH)Shleifer(2000)指出,有效市场假说基于三个假说:①投资者是理性的,能理性的评估证券价格。

②即使投资者不理性,但由于交易的随机性,故而能抵消各自对价格的影响。

③市场的“套利”机制可以使价格回归理性。

Kahneman and Riepe(1998)提出参考点(reference point)的概念,认为投资者面对决策时受参考点不同的影响。

Kahneman and Tversky(1973)提出“框定”(frame)的概念,认为框架方式影响决策。

以上两个概念共同质疑了假设①。

Shiller(1984)基于投资者非理性的社会化驳斥了假设②提到的随机性。

不久,Mullainathan and Thaler(2000)提出学习效应,对交易的随机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批判。

对于假设③,Thaler(1999)等提出了套利的限制,Shleifer and Vishny (1997)进一步将其定义为套利的极限(limits of arbitrage)。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引言: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旨在研究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

行为金融学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人们开始质疑证券市场是否总是遵循理性的行为假设。

本文旨在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一、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行为金融学主要研究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在金融决策中所表现出的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

这些行为和偏差包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心理账户、选择困难症、套利限制等。

通过研究这些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行为金融学旨在揭示市场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提供对市场现象更全面、准确的解释。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实证实验研究。

实证研究通常使用大规模的市场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和市场的现象。

实证实验研究则通过设计实验场景,观察参与者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以揭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

这些研究方法使得行为金融学能够更准确地探究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并对市场现象进行实证分析。

三、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趋势1.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行为金融学在初期主要以理论探讨为主,现如今越来越多地关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使得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跨学科研究:行为金融学涉及心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强调不同学科的协作与交叉,探讨出更多新颖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技术与数据的发展:随着技术和数据的不断发展,行为金融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以从更广泛和深入的角度研究市场现象和投资者行为。

4. 市场监管与政策改革: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市场监管和政策改革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政策建议和实践应用,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风险控制。

结论: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研究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揭示了市场行为的内在机制。

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综述

No6 .
D c2 0 e .0 8
行 为 金 融 学 理论 研 究综 述
赵 洪丹 . 丁志 国 2
(. 1吉林 师 范大 学 经 济学 院 , 吉林 四平 ,3 0 0 16 0 ;
2 吉林 大学 数 量经济研 究中心 , . 吉林 长 春 ,3 0 2 10 1 )
[ 摘 要 ] 行 为金 融学 理 论 以其 开创 性 的视 角 重 新 审视 金 融 市 场 的投 资 行 为 , 传 统 金 融 学 理 论 提 出 了前 所 对
n n e 发 表 的 “ ot l ee t n 一 文 标 志 着 现 代 金 ac” P r oi S lci ” f o o 融 学 理 论 的 开 端 。 Mak w t 借 助 于 统 计 技 术 发 展 的 ro i z 均值一 差模 型研究 了投资 者 的最优 投 资决策 问题 。 方 此 后 的 3 年 里 , 论 创 新 不 断 涌 现 , 融 学 理 论 得 0 理 金 到 了 空 前 的 发 展 。 同 样 在 2 世 纪 5 年 代 。 0 0
中在 投 资 者 心 理 、 场 异 象 和 模 型 构建 方 面 。 市
[ 关键 词 ] 行 为 金 融 ; 论 框 架 ; 象 理 异 [ 图 分类 号 ] F 3 中 80 [ 献标识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 6 42 0 )6 0 3- 4 0 7 5 7 (0 8 0 — 0 3- 0
题 的研 究 提 出 了著 名 的 “ MM 定 理 ” 奠 定 了 现 代 公 ,
司 财 务 理 论 的 基 础 。 S a p ( 9 4) L n n r 1 6 ) h r e 1 6 , ite ( 9 5 和
Blc ( 9 2) 资 产 组 合 理 论 的 相 关 假 设 前 提 下 , ak 17 在 在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一、本文概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化,传统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和假设已经难以完全解释和预测实际市场行为。

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试图从微观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出发,揭示金融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之处,以期为金融市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明确其在金融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通过对比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核心假设和理论模型,分析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之处,包括对市场参与者行为、市场有效性和投资策略等方面的重新认识。

接着,本文将回顾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如投资者情绪、市场异象、羊群效应等,探讨这些成果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将展望行为金融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包括如何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行为金融学,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实践。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成果,深入理解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之处,从而为金融市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

二、传统金融学的主要理论与假设传统金融学,也被称为标准金融学或新古典金融学,主要基于一系列的理论和假设来构建其研究框架。

这些理论和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理解。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这是传统金融学的基石之一,它认为在没有任何操纵或影响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将反映出所有可用的信息,因此价格是无法预测的。

这意味着在有效市场中,没有任何投资策略能够持续地超过市场平均收益。

理性人假设:传统金融学假设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和自身的利益来做出最优决策。

这种假设忽略了市场参与者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情绪影响和行为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行为、理性与金融行为、理性与金融——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作者:郭燕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

围绕理性人始终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预设,金融学形成了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组成的抽象的理论框架。

但是,这些理想的模型似乎在越来越多的现实检验中出现问题,1977年,罗尔(Roll)发现,统计数据与模型的冲突显示作为标准金融学基石的CAPM可能是无法验证的。

之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学术界的有效市场假说(EMH),也被指出了许多统计异常现象。

同时,标准金融理论的另一个关键概念β系数,显示出其与股票投资收益仅有不明显的联系。

1992年,作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奠基人之一的E·法玛(Eugene Fama)甚至撤回了对CAPM的支持。

这些无疑把现代金融学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经典的、数量经济基础上的严谨体系如果不是错误的,也至少是很不完善的。

金融学面临着一旁是没有严格的统计数据支持的模型、另一旁是没有理论解释的实证数据的局面,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来研究金融活动当中人们决策行为的“行为金融学”便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点。

其实,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并不是晚近的事情,在主流金融学的兴起、发展过程中,作为社会科学当中重要分支的行为学早已渗入金融学当中,只是一直在边缘位置上若隐若现。

早在1951年,美国奥兰多商业大学的布鲁尔(O.K.Burell)教授就发表了“一种可用于投资研究的实验方法”一文,率先提出了用实验来讨论理论的必要性;随后的1967年,来自俄勒冈大学的巴曼(Bauman)发表了“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更加明确地批评了金融学科片面依靠模型的治学态度,并指出金融学与行为学的结合应是今后金融学发展的方向。

追随他们理论的金融学家也陆续有一些研究问世,但都是散见的,没有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行为金融学真正迎来其发展还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上述的主流金融学模型与实证不断背离的困境中,伴随着这一时期由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尼曼(Dainiel Kahneman)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所创立的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行为金融学终于成为了金融学寻找学科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投向了卡尼曼,这种战略目光充分彰示了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在未来学科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位置。

本文即是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预设、分析范式、研究方法及其解释力度进行的一次梳理,并且期望探讨关于行为、理性与金融之间的若干问题。

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预设——对传统理论的前提性反思金融学所研究的市场运行状况、行为者的市场活动、证券的价格确定其实都是建立在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决策行为上,因而,无论行为金融学,还是主流金融学,都围绕着人类的决策在构建模型。

但是,主流金融学所代表的传统理论当中,把行为人预设为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这样的理性人不仅具备理性,而且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可以运用理性,根据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

而行为金融学,恰恰就在这最基础的预设上,与主流金融学表现出显著的不同,对传统金融理论进行了前提性反思。

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

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这一点,应该说,在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如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当中,早已被广泛谈及,从十八世纪哲学家休谟开始对人类理性力量的怀疑,发展到二十世纪社会学家福柯对人类理性的彻底颠覆,许多学科使用“理性”这个词汇已经变得异常谨慎。

而在经济学内部,也并非对其他学科的理论进展没有回应,在行为金融学正式兴起之前,制度经济学就旗帜鲜明地开始严格界定人类的理性,认为由于人类先天的心智结构以及后天的知识储备、信息获得使得人类的理性是不完备的。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预设当中,首当其冲的便是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认知的局限决定了人类存在着许多理性之外的情绪、冲动和决策。

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股票市场上,时常会发现市场的变化不是根据公司的运营情况,而往往是投资人的情绪、感受的变化。

这种理性之外的行为是造成现在证券市场上“过度反应”现象的重要原因,我这里使用“理性之外”,而不是“无理性”,这两者有所不同,因为理性之外的行为未必都是无理性的,这一点下文当中会有所论述。

其次,即使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因为外在条件的限制,有时候未必能够实践理性行为。

真实的金融市场当中,往往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客观障碍,局限了行为人的理性最大化的行为。

比如信息的收集与消化受到行为人用于投资的精力与时间的限制,同样的,投资人的投资期限和投资成本也会局限其理性决策的现实运用。

第三,在特定情境下,人们的多样化动机会导致放弃使用理性行为。

现实中的人并非像传统理论所预设的一成不变和感情中立,社会化过程当中所形成的利他主义、公益责任、行为定势、偏见歧视以及其他观念导引都会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献血志愿者、绿色组织成员、就餐时给服务生小费等等,就是偏离了严格的成本收益的经济学计量,但是这类行为虽然是理性之外的,但却不是无理性的。

同时,可以看到,我们对理性的判断,有两种,其一是经济学上的,另一种则是社会学上的。

经济学上不是理性的行为在社会学上则未必亦然。

感情丰富的人类所采取的行为并非都是纯粹经济动机、完全进行经济效用最大化算计的。

在传统金融理论中的“经济人”到了行为金融学中已经比较接近制度学派所倡导的“社会人”的理念了,他们在行为中显示出明显的社会化痕迹,往往是追求最满意的方案而不是最优的方案。

综合以上论述,行为金融学提出了人类行为的三点预设,即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和有限自利,并以此为根据来展开解释金融活动中与理性选择理论相悖的地方。

这在根本前提上与主流的金融学理论不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行为金融学并不是否定主流金融学理论,而是在接受其人类行为具有效用最大化取向的前提下,对其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丰富其分析问题的视角,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把原先被传统理论抽象掉的有血有肉的人性回复到金融分析当中。

二、行为金融学的分析范式行为金融学发展到今日,累积了许多独特的分析范式,但是,仍旧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不同的行为金融学家发表的理论比较分散,所以在这里的梳理不可避免有所遗漏,但卡尼曼的预期理论将是我们讨论的中心。

(一)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预期理论是一种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主要针对解释的是传统理论中的理性选择和现实情况相背离的现象,它是由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共同在1979年提出来的,并在其后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和修正。

其主要理念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人类具有根据成本收益采取效用最大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又提出,由于有限理性、有限自制力和有限自利的存在,人们不完全像主流理论所假设的那样,在每一种情境下都清楚地计算得失和风险概率,人们的选择往往受到个人偏好、社会规范、观念习惯的影响,因而未来的决策存在着不确定性。

具体的讲,预期理论包含以下一些颇具信服力的论断:1.决策参考点(reference point)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

投资者投资时判断效用的依据并不像传统理论中所论述的是最终的财富水平,而是总会以自己身处的位置和衡量标准来判断行为的收益与损失,也就是选取一个决策参考点,以此点来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从而作出投资决策。

卡曼尼和特维尔斯基的研究指出,在参考点上,人们更重视预期与结果的差距而不是结果本身。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决策参考点,至关重要。

也正由于决策参考点的存在,使得预期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由预期所带来的行为也不可能与理性选择理论完全相符,所以很多时候,非理性的行为偏离了传统金融模型。

2.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通过实验发现,在决策参考点进行心理算计的时候,行为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对预期损失的估值会比预期收益高出两倍,因为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的偏好是由财富的增量而不是总量决定的,所以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度要高于收益,这种现象称作损失规避,它不同于新古典理论关于偏好的假定,从而解释了人们决策和行为与数量模型的偏差。

在这里,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还利用两种函数来描述个人的选择行为,其一是取代了传统效用理论中效用函数的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其二则是利用预期效用函数的概率转换成的决策权数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

由于损失规避的特征,效用函数表现在正的增量是凹的,表现在负的增量则是凸的(新古典模型则表现为效用函数所有点都是凹的)。

从而,人们在已经亏损的情况下,会成为一个风险追求者,而不是一个风险厌恶者。

实验表明,在上一轮赌局中遭受损失的人会更有参加下一轮赌局的冲动。

3.非贝叶斯法则的预期。

概率论中的贝叶斯法则指的是当分析样本数接近总体数时,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将接近于总体中事件发生的概率。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认为,行为人面对不确定的情况作预期的时候,经常会体现出非贝叶斯法则,或是对其他概率理论的违背。

通常是把小样本中的概率分布当作总体的概率分布,夸大小样本的代表性,对小概率加权太重,犯了“小数法则偏差”。

如果在十个被试当中,文化程度高的人更容易掌握高尔夫球的初学要领,那么人们可能会形成一种观念:一般情况下,在高尔夫学习者中,文化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学会。

这就是一种非贝叶斯法则的预期。

4.框架效应(framing)。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研究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时注意到行为选择与行为环境之间的关系,人们面对决策时,不仅考虑行为的预期效用,也会受到问题的框架方式的影响,也就是说,问题以何种的方式呈现在行为人面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

面对同样预期效用的确定性收益与风险性收益,如果行为方案是收益的,行为人会选择确定性收益,即呈现出一种风险规避;然而,面对同样预期效用的确定性损失和风险损失,如果方案是代表损失的,行为人会选择风险损失,即呈现一种风险爱好。

预期理论除了以上几个核心内容,还不断地被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围绕预期理论的其他许多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

其中比较让人注目的有:Thaler的“机会成本和原赋效果”,即认为人们常常会对机会成本低估而且会对已经拥有物品的评价大大超过没有拥有之前;Thaler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沉没成本(sunk cost),其描述的是如果人们已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支付过成本,那么便会增加该商品或服务的使用频率;Shefrin和Statman还发现了投资中的处置效果(disposition effect),即投资人在手中的股票下跌的时候,更倾向于继续持有而不是卖出股票,以期待扳平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