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全章复习与巩固 — 知识讲解

圆全章复习与巩固 — 知识讲解
圆全章复习与巩固 — 知识讲解

圆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

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

位置关系,探索并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的特征;

2.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

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4.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用等分圆周画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及全面积;

5.结合相关图形性质的探索和证明,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

表达能力;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圆的定义、性质及与圆有关的角

1 1 .圆的定义

(1)线段OA 绕着它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 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

(2)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要点诠释:

①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确定一个圆应先确定圆心,再确定半径,二者缺一不可;

②圆是一条封闭曲线.

2 2 .圆的性质

(1)旋转不变性:圆是旋转对称图形,绕圆心旋转任一角度都和原来图形重合;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对称中心是圆心.

在同圆或等圆中,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这四组量中的任意一组相等,那

么它所对应的其他各组分别相等.

(2)轴对称: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任一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垂径定理及推论:

①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且平分弦对的两条弧.

④平分一条弦所对的两条弧的直线过圆心,且垂直平分此弦.

⑤平行弦夹的弧相等.

要点诠释:

在垂经定理及其推论中: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在这五个条件中,知道任意两个,就能推出其他三个结论.(注意:“过圆心、平分弦”作为题设时,

平分的弦不能是直径)

3 3 .两圆的性质

(1)两个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圆连心线.

(2)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

4 4 .与圆有关的角

(1)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圆心角的性质: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

(2)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圆周角的性质:

①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②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③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

直角.

④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⑤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要点诠释:

(1)圆周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和圆相交.

(2)圆周角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

要点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1 1 .判定一个点P P 是否在⊙O O 上

设⊙O 的半径为,OP= ,则有

点P 在⊙O 外;点P 在⊙O 上;点P 在⊙O 内.

要点诠释: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是相对应的,即知道位置关系就可以确定数量关系;知

道数量关系也可以确定位置关系.

2 2 .判定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的方法

1 2 n

A A A 、、、、

当时,在⊙O 上.

3 3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设⊙O 半径为R,点O 到直线的距离为.

(1)直线和⊙O 没有公共点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O 有唯一公共点直线和⊙O 相切.

(3)直线和⊙O 有两个公共点直线和⊙O 相交.

4 4 .切线的判定、性质

(1)切线的判定:

①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②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

①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②经过圆心作圆的切线的垂线经过切点.

③经过切点作切线的垂线经过圆心.

(3)切线长: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切线长.

(4)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

切线的夹角.

5 5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设的半径为,圆心距.

(1) 和没有公共点,且每一个圆上的所有点在另一个圆的外部外离

.

(2) 和没有公共点,且的每一个点都在内部内含

(3) 和有唯一公共点,除这个点外,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外部外切

.

(4) 和有唯一公共点,除这个点外,的每个点都在内部内切.

(5) 和有两个公共点相交.

要点三、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内切圆、圆内接四边形与外切四边形

1 1 .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垂心

(1)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在三角形内部,它

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通常用“I”表示.

(2)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

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中点,钝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外部,三角形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

点的距离相等,通常用O 表示.

(3)三角形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它到顶点的距离是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

倍,通常用G 表示.

(4)垂心:是三角形三边高线的交点.

要点诠释:

(1)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但任意一个圆都有

无数个外切三角形;

(2) 解决三角形内心的有关问题时,面积法是常用的,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周长与内切圆半径乘积

的一半,即(S 为三角形的面积,P 为三角形的周长,r 为内切圆的半径).

(3) 三角形的外心与内心的区别:

名称确定方法图形性质

外心(三角形外

接圆的圆心)

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

交点

(1)OA=OB=OC;(2)外心不一

定在三角形内部

内心(三角形内

切圆的圆心)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

的交点

(1)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2)OA、OB、OC 分别平分∠

BAC、∠ABC、∠ACB;(3)内

心在三角形内部.

2 2 .圆内接四边形和外切四边形

(1)四个点都在圆上的四边形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内对角.

(2)各边都和圆相切的四边形叫圆外切四边形,圆外切四边形对边之和相等.

要点四、圆中有关计算

1 1 .圆中有关计算

圆的面积公式:,周长.

圆心角为、半径为R 的弧长.

圆心角为,半径为R,弧长为的扇形的面积.

弓形的面积要转化为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和、差来计算.

圆柱的侧面图是一个矩形,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的圆柱的体积为,侧面积为,全

面积为.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高为的圆锥的侧面积为,全面积为

,母线长、圆锥高、底面圆的半径之间有.

要点诠释:

(1)对于扇形面积公式,关键要理解圆心角是1°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即;

(2)在扇形面积公式中,涉及三个量:扇形面积S、扇形半径R、扇形的圆心角,知道其中的两个量

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扇形面积公式,可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使用,它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点

类似,可类比记忆;

(4)扇形两个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典型例题】

类型一、圆的基础知识

1. 如图,已知⊙O 是以数轴的原点O 为圆心,半径为1 的圆,∠AOB=45°,点P 在数轴上运动,若

过点P 且与OA 平行(或重合)的直线与⊙O 有公共点, 设OP=x,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1≤x ≤1 B.2 ≤x ≤2 C.0≤x ≤2 D.x >2【答案】B;

【解析】如图,平移过P 点的直线到P′,使其与⊙O 相切,设切点为Q,连接OQ,

由切线的性质,得∠OQP′=90°,

∵OA∥P′Q,

∴∠OP′Q=∠AOB=45°,

∴△OQ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Rt△OQP′中,OQ=1,

OP′= ,2

∴当过点P 且与OA 平行的直线与⊙O 有公共点时,0≤OP≤,当点P 在x 轴负半轴即点P 向左侧移动时,结果为≤OP≤0.-

2

故答案为:≤OP≤.- 2 2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关键是通过平移,确定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况,求出此时

OP 的值.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已知⊙O 是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AOB=45°,点P 在数轴上运动,若

过点P 且与OB 平行的直线于⊙O 有公共点,设P(x,0),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1≤x<0 或0<x≤1 B.0<x≤1 C.-≤x<0 或0<x≤D.x >1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 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 点,长为2L m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 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 点正下方的Q 点,OP 长为 1.2d m =,重为8N 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 A .10N B .8N C .6N D .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详解】 设挂钩所在处为N 点,延长PN 交墙于M 点,如图所示: 同一条绳子拉力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为α,则根据几何关系可知NQ =MN ,即PM 等于绳长;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1.2sin 0.62 PO PM α= ==,则α=37°,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T cos α=mg ,解得:T =5N ,故D 正确,A 、B 、C 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2.内壁光滑的球体半径为R ,一长度小于直径的轻杆两端固定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小球A 、B 。将轻秆置于球体内部后。最终静止在图示位置不动,球心O 与轩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球心O 竖直向下的半径与杆的交点为M ,2 R O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B m m < B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A A 2N m g = C .轻杆对B 球的支持力有可能小于B 球的重力 D .若增大m A ,θ角会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假设两球质量相等,则杆应处于水平位置,现A 位于B 的下方,可知m A >m B .故A 错误; B .以A 球为研究对象,A 球受到重力m A g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N A 、杆的压力F 。由平衡条件知,m A g 与F A 的合力与N A 等大、反向。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 根据三角形相似得: A A N m g OA OM = 由OA =R ,OM 2 R =,解得 N A =2m A g 故B 正确; C .以B 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如图。根据几何知识有 β>α,则在图中,一定有 F B >m B g ,即轻杆对B 球的支持力一定大于B 球的重力,故C 错误; D .若增大m A ,A 球下降,θ角会减小,故D 错误。 故选B 。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及习题详解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习题详解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1. .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A.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D.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E. 使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等电点 提示:天然蛋白质常以稳定的亲水胶体溶液形式存在,这是由于蛋白质颗粒表面存在水化膜和表面电荷……。具体参见教材17页三、蛋白质的沉淀。 2. 关于肽键与肽,正确的是( ) A.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B. 是核酸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C. 含三个肽键的肽称为三肽 D. 多肽经水解下来的氨基酸称氨基酸残基 E. 蛋白质的肽键也称为寡肽链 提示: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CO-NH-。氨基酸借肽键联结成多肽链。……。

具体参见教材10页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于( ) A. 分子中氢键 B. 分子中次级键 C. 氨基酸组成和顺序 D. 分子内部疏水键 E. 分子中二硫键的数量 提示:多肽链是蛋白质分子的最基本结构形式。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以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具体参见教材20页小结。 4. 分子病主要是哪种结构异常()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空间结构 提示:分子病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蛋白质分子是由基因编码的,即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的碱基顺序决定的……。具体参见教材15页。 5. 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 A. 肽键 B. 共轭双键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 考点1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两条重要的结论: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说明了细胞的重要性)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从小到大共9个层次) 总结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生存。(病毒无独立性)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但是“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为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 3.核酸、蛋白质不是生物,但它们是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4.不是每种生物都有9个结构层次,一般来说生物越高级,结构层次越多,越复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5.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6.对于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般可以把它归入“细胞”层次,也可以归入“个体”层次 7.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8.导管、木纤维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9.种群,强调所有同一种生物;群落,强调某特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强调所有生物+无机环境 考点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 ....和原核细胞 ....两大类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 无染色体(DNA部和蛋白质结合)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 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生物类群细菌、蓝藻真菌、植物、动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3蓝藻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 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 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 7、四种基本作用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3、弹力产生条件

(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5、常见弹力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 F=kx k 劲度系数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 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有相对滑动 大小:f=μN 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N可能等于G 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F=F1+F2 最小值F=|F1-F2|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找分力的方法: 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 2、形变效果

知识点巩固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孔的上偏差用符号表示,下偏差用符号表示。 2、配合种类有:、、、 3、采用包容要求时被测要素应遵守边界。 4、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边界。 5、滚动轴承与轴配合采用基准制;滚动轴承与外壳配合采用基准制。 6 极限偏差是__ ___尺寸减___ __________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7 极限偏差的数值可能为__ ____?,公差的数值是__ _值。 8 配合是指__基本尺寸_相同的孔和轴___ __之间的关系。 9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_ _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_ 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 _配合。 10 配合公差等于_ _,其数值应是___ _值。 11 标准规定,?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以__ __?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______ ______,(基轴制配合中,基准轴以____ ___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____ _______)。 12 公差带的位置由___ __决定,公差带的大小由___ ___决定。 13 标准对标准公差规定了___ ____级,最高级为___ ___最低级为____ __。 14 标准公差的数值只与____ ______和_____ ____有关。 15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一般与_ _无关,只与____ ___?和__ __有关。 16 h5、h6、h7的_ _相同____ __不同。f7、g7、h7的____ ___相同___ ___不同。 17 p6、p7、p8的基本偏差为__ _偏差。 18 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___ ___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为___ ___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变动量的要素称为__ ___要素。 二、选择题 1.___ ___是表示过渡配合松紧变化程度的特征值,设计时应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来规定这两个极限值。 A、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 B、最大间隙和最小过盈 C、最大过盈和最小间隙 2.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孔的公差带,与不同__ ___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本偏差的 B、基本尺寸的 C、实际偏差的 3.设置基本偏差的目的是将__ ___加以标准化,以满足各种配合性质的需要。 A、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B、公差带的大小 C、各种配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复习:第三章相互作用 知识点总结: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同时产生一对力 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和力的图示 5、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1)、大小G=mg (2)、方向:竖直向下(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二、弹力 1、弹力产生条件 (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2、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3、常见弹力(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4、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 a、k 劲度系数 N/m ;b、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对运动趋势 3、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 4、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a、接触面粗糙;b、有相对滑动 大小:f=μN 静摩擦力分析 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 2、大小 0≤f≤Fmax 3、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 滑动摩擦力分析 1、接触时粗糙 2、相对滑动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

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 1.掌握辐射度量和光度量的异同,两种度量体系中各个参数的名称、定义、符号、单位、基本量;余弦辐射体的定义,特点。 2掌握辐射度量与光度量间的转换关系。 3.掌握黑体的定义,会利用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进行计算,理解维恩位移定律的内涵。 4.掌握半导体对光的吸收的种类以及特点,会计算半导体吸收光的长波限、光电发射长波限。 5.其它知识点:热辐射的分类,辐射体的分类。 第二章 1.能够判断具体某种光源所属的种类、光源的光谱类型。 2.理解激光器的产生激光的原理、必备条件,能够对半导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的特点进行比较,能够从图样判断激光横模的阶次。 3.理解LED和LD的本质区别。 知识点:光源的分类 第三章 1.认识光敏电阻,掌握光敏电阻符号、典型光敏电阻名称及典型应用。 2.什么是光电导效应,强弱辐射条件下光电导效应的区别。 3.理解噪声等效功率和归一化探测度的含义。 4.掌握光敏电阻恒流和恒压偏置电路并会计算。 第四章 1.掌握光生伏特效应的定义,知道基本的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制成的光电探测器,能够对PD,PIN,APD,光电晶体管,光电池的特点进行比较。 2.能够比较光生伏特器件和光电导器件的优缺点。 第五章 1.掌握光电发射(外光电效应)的过程。 2.掌握光电倍增管的结构以及原理。 3.了解光电倍增管的特点和应用。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1.理解热辐射探测器件的原理,掌握热敏电阻、热电偶、热释电器件基于何种原理、符号、特点。 2.了解红外热释电器件的应用,特点。 3.了解CCD的分类、工作过程、应用。 4.了解数据采集卡以及声卡的主要技术指标。 5.了解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典型应用和评价指标。 第十章、第十一章 1.掌握误差的分类,完整表达物理量的方法并会计算。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 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备注补充: ④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知识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C、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B、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C、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知识点及习题

第一单元:负数 课时(一):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认识。 2、能正确地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含义。 2、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温度计等。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初中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最新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1.1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 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 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 种有性生殖)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 病物质。 羊水的作用?新生儿出生为何会哭? 1.2走向成熟 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P83)。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1.3动物的生长时期 1、动物的生殖方式: ⑴有性生殖(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结构图: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正数和负数 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4.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7.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6.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 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5.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固定的细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5°,一个质量忽略不计的小轻环C套在直杆上,一根轻质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上的A、B两点,细线依次穿过小环甲、小轻环C和小环乙,且小环甲和小环乙分居在小轻环C的两侧.调节A、B间细线的长度,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β=45°.不计一切摩擦.设小环甲的质量为m1,小环乙的质量为m2,则m1∶m2等于( ) A.tan 15°B.tan 30°C.tan 60°D.tan 7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C为轻环,重力不计,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C环与乙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C环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A点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 乙环与B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根据平衡条件,对甲环: ,对乙环有:,得,故选C. 【名师点睛】小球C为轻环,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得到A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然后分别对甲环和乙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和分解列式求解.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弹力. 2.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设小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缓慢增大B.F缓慢减小C.N不变D.N缓慢减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F N、水平力F.已知小滑块从半球形容器最

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我们可以看成小滑块每一个状态都是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应用力的合成得出: G F tan θ= N G F sin θ =,由于小滑块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所以θ减小,tanθ减小,sinθ减小.根据以上表达式可以发现F 增大,F N 增大.故选A. 【点睛】 物体的动态平衡依然为高考命题热点,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一是要认清物体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受力环境是分析平衡问题的关键;二是要学会利用力学平衡的结论(比如:合成法、正交分解法、效果分解法、三角形法、假设法等)来解答;三是要养成迅速处理矢量计算和辨析图形几何关系的能力. 3.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 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 点,长为2L m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 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 点正下方的Q 点,OP 长为 1.2d m =,重为8N 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 A .10N B .8N C .6N D .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详解】 设挂钩所在处为N 点,延长PN 交墙于M 点,如图所示:

各章知识点梳理并举例解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举要及参考答案第一章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 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 展。 2)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填空: 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2 5、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 6、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7、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

语言学---第一章知识框架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1.1 Why Study Language? 1.Some myths about language 2.Some fundamental views about language 3.Some concrete demonstrations to show Linguistics’importance 1.2 What is Language? 1. Language “i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human speech, of which it is only a definite part, though certainly an essential one. It is both a social product of the faculty of speech and a collection of necessary conventions that have been adopted by a social body to permit individuals to exercise that faculty”.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1916) 2. “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Edward Sapir (1884-1939):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1921) 3. “A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by means of which a social group co-operates.” --Bernard Bloch (1907-1965) & George Trager (1906-1992): Outline of Linguistic Analysis (1942) 4. “A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by means of which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 interact in terms of their total culture.” --George Trager: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1949) 5. “From now on I will consider language to be a set (finite or infinite)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Noam Chomsky (1928- ): Syntactic Structures (1957) 6. Language is “the institution whereby humans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by means of habitually used oral-auditory arbitrary symbols.” --Robert A. Hall (1911-1997): Introductory Linguistics (1964) 7.“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Ronald Wardhaugh: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1977) 8. “Language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is instrumental in that communicating by speaking or writing is a purposeful act. —It is social and conventional in that language is a social semiotic and communication can only take place effectively if all the users share a broad understanding of human interaction including such associated factors as nonverbal cues, motivation, and socio-cultural roles. -- Our textbook (2006) 9.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新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巩固第一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巩固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 判断物质是否为天体的依据:① ② ③ (陨星流星体流星) 2.天体系统: 3.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4.太阳系 恒星:A 特点: 行星:B C D E F G H 特点: 卫星:月球特点: 小行星带:介于和之间 矮行星:特点: 哈雷彗星:绕运行,周期76年。彗尾始终太阳 八大行星分类: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直径光年) (半径光年) (月地距离千米) (日地距离千米) (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光年)可观测宇宙 ( ) ( ) ( ) ( )

5.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八大行星绕日轨道特点: 、 、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八大行星的共同特点 普通性): ① ②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寻找太阳系地外生命需要参照的 特殊性): ① 原因: 适中,地球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② 原因: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 ③ 原因: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致热,使水汽从内部逸 出;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波段A ,波长范围 波段B ,波长范围 波段C ,波长范围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维持着地 表 ;是地球上 、 运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经光合作用转化 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如 等化石燃 料。核能、 、 并非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纬度:纬度越高,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越 天气:天气晴朗,云层少,大气削弱作用弱,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越 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越 昼夜长短:白昼时间越长,光照时间长,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越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值中心的原因(图册P15): 4.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由内而外分别为 层, 层, 层。正常情况下,肉眼看到的是 层, 太阳黑子:图中 层的表面黑斑点,主要是由于 它的温度比 层表面温度低,显得暗淡。太阳黑 子数目变化的周期为 年,黑子数目多的年份为太 阳活动 ,少的年份为太阳活动 。是太阳活 动强弱的标志。 寻找太阳 系外生命 需要参考 的

各章的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 重点难点: 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概念。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何特点? 4、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 1.出口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3.转口贸易:是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方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即使有些商品是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的,但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商人分别与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的贸易关系,这种活动仍然属于转口贸易。 4.贸易条件指数: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 讲授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2、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知识点: 1.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能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第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才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指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既表现出了开拓性,也表现出了掠夺性。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高,社会产品快速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虽然还不断爆发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但总体上看,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与发展时期。这期间尽管也规律性地出现世界性经济危机,但其破坏性已大大低于30年代大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了贸易结构变化第新特点。 第三章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 重点难点:1、何为外贸发展战略,它是如何分类的?2、全面了解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3、一国不应照般某种外贸战略,而应依据国内外条件选择恰当的外贸战略。 知识点: 1.出口导向:指一国经济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让外国竞争者较广泛地进入本国市场,并努力把自己的企业推向国际市场。 2.出口导向战略的配套政策有哪些?(1)降低贸易壁垒。(2)汇率政策由以前的高估本币币值转为低估本币币值,并逐渐过渡到单一的市场汇率。(3)放松外汇管制,刺激企业和个人相对自由的持有、兑换

第三章相互作用总结大全(知识点+试题)汇总

第三章相互作用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要点: (1) 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 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 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只有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