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ppt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PPT课件

这样,从理论上说文艺学的分支就不是三个, 而是五个,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小结)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五个分支之一,它与 其它四个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 横向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 的普遍的规律,它指导、制约着其它分支 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 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 上。
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体现了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 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对于过去时代和西方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要采 取批判地继承和有分析的借鉴态度。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 事物,决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 性。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 出不同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 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 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以新时期文学为例)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之二: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 社会集团的观点。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当然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的过程是一个从艺术生产到艺术价值生 成再到艺术消费的过程。这就是说文学活动在意 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 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 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 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 形态。
我们要强调的是,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是 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 然分开的。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小结)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五个分支之一,它与 其它四个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 横向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 的普遍的规律,它指导、制约着其它分支 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 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 上。
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体现了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 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对于过去时代和西方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要采 取批判地继承和有分析的借鉴态度。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 事物,决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 性。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 出不同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 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 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以新时期文学为例)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之二: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 社会集团的观点。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当然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的过程是一个从艺术生产到艺术价值生 成再到艺术消费的过程。这就是说文学活动在意 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 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 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 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 形态。
我们要强调的是,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是 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 然分开的。
文学理论PPT课件

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0年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弗莱
文学理论
.
1
绪论
一、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
1、研究文学的需要
2、提高个人理论思维能力的需要
二、如何学好文学概论
1、认真听讲
2、广泛阅读
3、勤于思考
4、积极实践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
2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
3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以文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从中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 律的科学。
.
4
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四个方面:
世界
读者
作家
作品
.
5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从实践产生 实践中完善 为实践服务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坚持唯物和辩证的方法
.
6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
7
文学概论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美] 雷 韦勒克、奥 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吴中杰:《文艺学导论》, 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陈传才 、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二、专著 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 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0年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 英加登:《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 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9版
文学理论
.
1
绪论
一、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
1、研究文学的需要
2、提高个人理论思维能力的需要
二、如何学好文学概论
1、认真听讲
2、广泛阅读
3、勤于思考
4、积极实践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
2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
3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以文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从中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 律的科学。
.
4
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四个方面:
世界
读者
作家
作品
.
5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从实践产生 实践中完善 为实践服务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坚持唯物和辩证的方法
.
6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
7
文学概论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美] 雷 韦勒克、奥 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吴中杰:《文艺学导论》, 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陈传才 、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二、专著 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 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0年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 英加登:《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 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9版
第八章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八章
• 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
• 文学的真实(“真”的提出,真实性事衡量文学创造成就 的首要标准,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及审 美品格)
• 艺术真实的内涵与四大特征(内蕴性,主观性,假定性, 诗艺性)以及他们的内容
• 艺术概括的含义以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
• 情感评价以及他的三种相对表现(积极与消极,高尚与低 俗,美好与丑恶)
2020年9月28日
30
人文关怀
• 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 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 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 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 福相联系。
2020年9月28日
31
第三节
美的创造
• 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
完成,体现为内容形式化与
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结
果是一部作品艺术形式的诞
生。
2020年9月28日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6
2020年9月28日
19
假定性
• 作家对生活现象进行加工提炼, 通过想象予以变形与再造,创 造具有逼真魅力的虚拟情境。 这就带有假定性的特征,即 “以假为真”、“假中见真”。
2020年9月28日
20
诗艺性
• 文学创造活动渗透着多种多 样的诗化的艺术化手法。
2020年9月28日
21
艺术概括
• 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 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 观照和描述特殊的即富有特征的事 物,并予以开掘、补充、提炼的创 作过程,使之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创造既有独特个性又有普遍意义的 形象,从而取得“在特殊中显出一 般”艺术方法。
2020年9月28日
16
• 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
• 文学的真实(“真”的提出,真实性事衡量文学创造成就 的首要标准,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及审 美品格)
• 艺术真实的内涵与四大特征(内蕴性,主观性,假定性, 诗艺性)以及他们的内容
• 艺术概括的含义以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
• 情感评价以及他的三种相对表现(积极与消极,高尚与低 俗,美好与丑恶)
2020年9月28日
30
人文关怀
• 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 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 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 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 福相联系。
2020年9月28日
31
第三节
美的创造
• 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
完成,体现为内容形式化与
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结
果是一部作品艺术形式的诞
生。
2020年9月28日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6
2020年9月28日
19
假定性
• 作家对生活现象进行加工提炼, 通过想象予以变形与再造,创 造具有逼真魅力的虚拟情境。 这就带有假定性的特征,即 “以假为真”、“假中见真”。
2020年9月28日
20
诗艺性
• 文学创造活动渗透着多种多 样的诗化的艺术化手法。
2020年9月28日
21
艺术概括
• 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 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 观照和描述特殊的即富有特征的事 物,并予以开掘、补充、提炼的创 作过程,使之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创造既有独特个性又有普遍意义的 形象,从而取得“在特殊中显出一 般”艺术方法。
2020年9月28日
16
文学理论(全套课件582P)

亚里士多德: ‚净化‛说
立普斯: ‚移情‛说
康德:‚审美态度‛ 说 弗洛伊德: ‚无意识升华‛说
荣格:‚原型‛ 说
符号学视角:文学符号学
文学活动是一个符号化过程
中西文论中言意关系
20世纪的语言学和符号学
符号学的开路先锋:卡西尔
卡西尔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早年接受新康德主义哲学的 训练,后成为马堡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人 论》等。 他的符号哲学将人定义为 ‚符号的动物‛。
卡西尔 Ernst Cassirer 1874 —1945
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
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 息传播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 文学活动的整体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反映论视角:文学哲学
‚物感‛说
《毛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礼记· 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 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 荡性情,形诸舞咏。‛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 说、‚无意识升华‛说、‚原型‛说、 ‚投射‛说、‚心理距离‛说、‚直觉‛ 说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 ppt

“性灵”说
袁枚《随园诗话》:“诗者,人之性情也。” “诗难 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 “诗者,心之声也,性情 所流露者也”。强调:为人不可有我;作诗不可以无我。
“神韵”说
王士禛提倡神韵说,要求诗歌“天然澄淡”、“风神韵 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强调“兴会神到”、 “得意忘言”。
“滋味”说
钟嵘最早以 “滋味”论诗:“五言居文词之要,是 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 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 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xī(醋),非 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cuó (盐),非不咸也,止 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jù 辍chuò (匆忙吃完)者, 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反映论视角:文学哲学
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揭示文学活动 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 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文学哲学, 以其科学性超越了以前的文学哲学,成 为文学理论的基石。
3、各分支之间的地位关系: 文学理论指导和制约着其它分支的研究,但 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 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是文学的普遍的规律。 具体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 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心理学视角:文学心理学
马工程文学理论全套PPT课件26773全

链》、《一生》、《漂亮朋友》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
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 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 批评家。
主要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 美关系》、《怎么办?》
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 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 生活”的定义,系统探讨了俄 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并宣 传革命思想。
➢ 科学性的体现: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 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
➢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 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文艺哲学
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 学)问题 ➢ 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 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 假等范畴
柏拉图
文艺社会学
文学中有社会学问题 ➢ 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
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 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
卢那察尔斯基
文学心理学
文学涉及许多心理学问 题 ➢ 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 验、文学与联想、文学 与想象、文学与回忆、 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1 .文学艺术的特点
➢ 建构性:是劳动分工后人们所建构的观念体系, 是人们与现实的一种想象性关系。
➢ 倾向性: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定利益集团的心声, 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 异质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乃至同一意识形态内 部存在着矛盾因素,且并存于同一社会阶段。
案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阿·布洛夫的观点。
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 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 批评家。
主要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 美关系》、《怎么办?》
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 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 生活”的定义,系统探讨了俄 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并宣 传革命思想。
➢ 科学性的体现: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 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
➢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 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文艺哲学
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 学)问题 ➢ 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 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 假等范畴
柏拉图
文艺社会学
文学中有社会学问题 ➢ 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
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 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
卢那察尔斯基
文学心理学
文学涉及许多心理学问 题 ➢ 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 验、文学与联想、文学 与想象、文学与回忆、 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1 .文学艺术的特点
➢ 建构性:是劳动分工后人们所建构的观念体系, 是人们与现实的一种想象性关系。
➢ 倾向性: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定利益集团的心声, 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 异质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乃至同一意识形态内 部存在着矛盾因素,且并存于同一社会阶段。
案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阿·布洛夫的观点。
《文学理论Ⅱ》课件

文学与自然科学
探讨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例如生态批评、科 技写作等,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和影响人们对自然 和科技的理解。
比较文学研究
跨国别文学比较
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分析各国文学的特色和共性 ,以及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
跨时期文学比较
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分析文学风格的演变和 文学思潮的更迭,以及文学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 关系,提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伦 理原则。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理论挑战与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文学理论带来了挑战,需要重新审视文学的本质、功能和价值。
创新与变革
新媒体时代激发了文学理论的创新和变革,出现了跨学科、跨媒介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THANKS
人物关系
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对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有重要 作用。
语言与风格
语言
作品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包括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等。
风格
作品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特色和个性,包括修辞、表现手法和文风等。
03
文学批评方法
形式主义批评
总结词
专注于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在结构和形式 ,强调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和技巧。
文学与文化研究
要点一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
探讨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和塑造特定的文化语境,以及文化 语境如何影响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
要点二
跨文化比较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分析文化差异对文学创 作和接受的影响,以及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跨学科研究
文学与社会科学
将文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结合,从 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童庆炳文学理论总复习ppt课件

(1)文艺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它们各有独立 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性质,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 相作用。
(2)文学理论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取得的 成果为基础,否则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 畴和方法,就成了无源之水
(3)文学史、文学批评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 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
体验说,也叫读者本体说。
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 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认为作家发表出
来的诗歌、小说等,只是“文本”,而“文本”是死的,
还不能成为供读者关照的美学对象。“文本”一定要在
读者阅读过程中,经过读者的心理体验和创造,才能实
现为美学对象,这才是真正的“作品”。体验说是20世 纪60年代由德国“接受美学”的提倡者姚斯、伊塞尔等 提出的。
神生产活动,只要活动的内容或方式具有吸引力,都可 以产生美感,从而把自己的活动与美联系起来。
20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吴越春秋·越歌·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宍)
社会关系充分发展的产物。
15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客观说,也称作品本体说。
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 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学作品一旦离开作家的笔,就获
劳动实践中,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也改造了自己, 丰富了自己。
文学理论马工程00电子教案ppt课件

4
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 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
评家的评论
ppt课件
5
➢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 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
ppt课件
6
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 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 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 自己的力量。
ppt课件
13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ppt课件
14
文艺哲学
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 学)问题 ➢ 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 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 假等范畴
文学理论的对象、性质与方法以及本书的指导思想—导言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第一章、第二章
文学的性质—追问文学是什么—第三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追问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第四章
文学创作—追问文学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第五章
ppt课件
30
文学作品―追问文学作品构成有哪些要素―第六章
莱辛
歌德的《歌德谈话录》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的《美学》
黑 格
尔
ppt课件
28
➢20世纪文学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
评、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精神
分析文学理论、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论、读者接受理论、
德里达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女性主义
文学理论等。
弗洛伊德
《文学理论导论》课件

跨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学理论的 多元性和包容性,有助于打破 文化壁垒和偏见。
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拓展研究领域 和深化理解。
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可以更全面地揭示文学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联 系。
交叉研究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
新媒体形式如网络文学、电子书 等对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挑战, 需要重新审视文学的本质和定义
。
数字技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多 数据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工具,有 助于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和文学现
象。
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对文学理论的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 的交流与碰撞对文学理论提出 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需要关注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学 现象,探索文学的跨国界传播 和影响。
文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文学理论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发展历 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详细描述
古典时期的文学理论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教化和审 美愉悦功能,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和形式美。到了现代时 期,文学理论开始关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心 理状态,注重作品的内在意义和象征性表达。而后现代 时期的文学理论则更加多元化,关注文本的游戏性和不 确定性,强调读者的参与和解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跨文化交流和比较文学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重 要方向。
文化交流
探究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交流和影响,理解其对 文学发展的意义。
跨文化比较
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究其 共同点和差异。
世界文学
关注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理解其多样性和共性 ,以更全面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PPT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
两种相反得观念和理论
重内容轻形式
传统文论:“文以载道”,“言之有物” 西欧古典文论:“再现”说,“表现”说
形式主义
➢ 俄国形式主义 ➢ 捷克与法国得结构主义 ➢ 英美“新批评”派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
小结
艺术得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
内容就是她得这一形式得内容 形式就是她得这一内容得形式
文本赏析
当太阳破晓时光,她呐喊着,打开了 黑沉沉宇宙得大门。那时,她红得那 样发亮、发烫,然后把红光普照大地。 于就是大地苏醒了,树叶从沉睡中扬 起头,水波从凝静中张开眼,一切曾经 被黑夜掩盖了得,都露出了鲜红得笑 靥,花朵带着珍珠般得露珠,在第一线 战颤得阳光中,显得那样得鲜艳可爱。
——刘白羽:《平明小札》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
文学得精神价值得理想:历史理性、 人文关怀和文体升华三者之间保持 张力和平衡。
文学得形式和内容就是两个实体,活 在一起,如钱谷融所言
钱谷融
钱谷融教授
我们接触到一篇作品得形式,自 然也就接触到了她得内容,而我们 要知道一篇作品得全盘内容,也非 接受她得整个形式不可。
——钱谷融:《形式与内容》
她得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得一样 但她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假定得真实
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得内蕴 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
把现实形象与幻想得非现实形象融会,如《西 游记》、《变形记》
以虚拟形象世界取代现实得形象
现实型作品
艺术情境就是虚构得、假定得,如《雷雨》
假定与“真” :真事理/真情感,如《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亭》中杜丽娘 “梦而死”、“死而生” 式追求爱情幸福得离奇 情节,由于情感真挚,人 们就会从心理倾向上忽 略其她而“以假为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爱情”说。今人蓝菊 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 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 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 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 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 蓄的隐喻。”
结构:
• 时间:为霜、未晞、未已
• 空间:方、湄、涘;央、坻、沚
• 情绪:苍苍、萋萋、采采 • 强度:长、跻、右
• 7.理论是有前提的 • 8.理论是一种逻辑进程 • 9.理论是系统的概念集成
案例2
“劳拉和迈克为什么分 手了?”
“按照我的理论,那是 因为„„”
原因一:迈克和琳娜有暧昧 关系; 原因二:劳拉总是太过执着 于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迈克的感 受;
原因三:劳拉心中完美男性 的标准一直是他的父亲,而迈克 总是做不到她理想中的人; 原因三:迈克对爱情、婚姻 与性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与 劳拉的世界完全相悖。
5.现代性、全球化与民族 性、区域化
6.历史视野的暂时性与追 求真知的不变性
7.文化的集体认同与个体的 自我反思
8.超越性跨界关注与多重因 素综合分析
9.去中心化:消解单一论
10.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多元化
案例1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养蚕,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讽喻说: 《蒹葭》小序(诗小序, 皆子夏所作)云:蒹葭,刺襄公 也(秦襄公)。未能用周礼,将 无以固其国焉。
郑玄笺云:蒹葭在众草之 中,苍苍然彊盛。至白露凝戾 为霜,则成而黄。兴者,喻众 民之不从襄公政令者,得周礼 以教之,则服。
2、“招贤”说。姚际恒的 《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 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 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 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 :“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 而不见。”
理论
1.理论是一种视角 2.理论是一种方法 3.理论是一种思路
案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两种解读: 其一:积极、美好的祝愿 其二:消极、最后的哀告
意象的反向解读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明天 3、愿
诗的悖论
1、语言的纯净与内心的挣扎 2、唯美的意象与悲伤的意指 3、真诚的呼唤与绝望的呐喊 4、入世的渴望与离世的梦想
语言
关键词:
蒹葭、白露、所谓、伊人、 溯洄、溯游、道、交错: 所谓/从之
• 4.理论是一种推论
• 5.理论是关于可能性的解释
• 6.理论是不断变动的思维
案例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成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千余人,皆言夫婿殊。”
案例2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案例3
灰姑娘的几个问题 (见纸质材料)
小结:
判断理论好坏的方法 • 分析问题的有效性; • 实施的目的性; • 对认知和理解现实的意义; • 自身所具备逻辑性; • 对主体思维的开拓意义
理论的特点
1.思路开放与逻辑闭合 2.客观知识与话语权力
3.性别的个体塑造与社会塑造
4.思维的解放与视野的开拓
行者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