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复习总结
化学教学论笔记1
姓名:1第一章导论引言:化学史学家认为,近代和现代化学始于18世纪20年代。
即化学从实验化学进入定量化学的时期,主要的标志是拉瓦锡元素概念的提出结束及随后道尔顿原子学说的提出。
第一节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1、我国于1865年起始在学校里开设化学课程,结合我国实践来考察,化学教育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为成形期。
2、我国早期的化学启蒙者是—徐寿。
我国化学教育从20世纪30年代进入了充实发展期。
第二节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简答题】简述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答: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因此,化学教育是由国家主管的一种育人机构或渠道。
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这种社会行动,主要靠在学校内设臵相关课程及社会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来运作完成的。
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第四节化学教育论课程的任务1、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基本途径。
2、关于化学教育论的认识主要看课本【P11】第二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引言: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的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的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1、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归宿。
2、1952年12月,国家颁布《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是我国颁布的最早的一部大纲。
3、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
4、199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化学教2学大纲也作了相应的修改,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5、1992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化学教学大纲(试行)》,首次单独规定了初中化学教育的目的。
6、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首次将研究性课题写入教学内容。
7、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试用长达八年之久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化学教学论期末总结范文
化学教学论期末总结范文导语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学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创新,尽力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
本文将对我本学期的教学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改革与创新1.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通过使用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了解实验过程和物质反应的变化。
同时,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引入问题式教学在传统的讲解式教学的基础上,我引入了问题式教学。
通过向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进行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 探索性学习与合作学习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互相帮助,促进团队精神的培养。
同时,探索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效果评价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1. 日常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逻辑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总结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总结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三化学的一轮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网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实验技能的复习,以及对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科素养的培育。
通过本轮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化学知识,为高考化学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为高三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化学新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复习,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提升,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科素养。
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需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复习过程中取得明显的进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系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熟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4)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领域,拓展知识视野。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注重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国民经济、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
(4)通过化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为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5)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第五版)刘知新主编复习总结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第五版)刘知新主编复习总结化学教学论第一章:导论1.奏章学堂章程,1903年规定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型期2.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3.科学教育的广域四个目的: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4.通常被教师或研究者采用的化学教育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采访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5.化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大学前化学教学系统及研究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6.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第二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1)新中国成立以来化学课程的变革:初建体系时期;相对稳定时期;发展变革时期;修订完善时期(2)科学素养框架构建的化学课程包括:一、科学内容,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科学的推理过程,四、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五对科学的积极态度(3)我国自1996年起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
(4)在2001年义务教育、2003年普通高中两个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中,都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课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给予明确的界定。
(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6)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7)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三、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
(8)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突出科学探究目标;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9)合成路线的内容标准描述方式的多样化:一般应符合四个要素,也称abcd法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新的高中化学分为几大模块?有什么作用和特点?答:新的高中化学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必修课程模块有两个,即化学1和化学2,选修课程模块有六个,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与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
作用:必修课程化学1、化学2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它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关键的要求。
选修课程则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标下功能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同,有的着力反映现代化学的原理基础,有的则充分体现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特色: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化学课程标准由四部分构成:即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的作用:指导、限值、评价Ⅰ、化学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5、设计教学媒体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和编制方案Ⅱ、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Ⅲ、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教学的过程、教学的结果密切相连。
课程实质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Ⅳ化学探究教学有哪些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实验事实4、验证假设5、得出结论6、整合应用Ⅴ基本的化学教学模式?1、系统的陈述知识模式2、解答问题模式3、验证知识模式4、研究(解决)问题模式5、历史发展模式Ⅵ化学教学的目的和目标?教育(教学)目标描述的是教师预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生的变化,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结果,但不涉及过程,不涉及教师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是对教学意图的概括和总的说明,它常常只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Ⅶ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和作用?先行组织者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在后继学习的内容之间建立桥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教学目标的确定1.1 教学目标的概念和分类化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要求,可以将化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个层次。
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化学教学最核心的目标,包括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方法论意识,包括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对科学的敬畏、对科学家的尊重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1.2 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化学教学目标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教学目标需要符合科学的规律和知识结构;系统性是指教学目标之间需要关联和互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发展性是指教学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发展路径和层次;可操作性是指教学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现条件。
1.3 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根据不同的层次和学科特点,化学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价值观目标。
其中,认知目标是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技能目标是指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是指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1.4 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设计。
可以采用层次分解和目标分解的方法,将宏观目标分解为微观目标,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第二章: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2.1 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学科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选择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不能随意添加无关的内容。
同时,需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包括线性组织和非线性组织。
化学教学论考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3分×4=12分)1、化学课程标准原来叫化学教学大纲,它就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根据中学得培养目标与课程计划制定得中学化学得指导性文件。
在这个文件里规定了化学课程得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等。
2、科学素养答题要点:科学素养就是科学教育目得得比喻说法。
科学素养强调普通教育定向。
现在科学教育得目得就就是提高全体学生得科学素养(2 分)。
不同得国家或不同得学者对科学素养得具体含义得阐释不相同。
在我国得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分)3、科学探究指得就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得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得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得方法而进行得各种活动.由五个基本得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4、探究式教学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教学方式(1分).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 分),激发学生学习得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得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得本质,学习科学探究得方法,培养学生得科学探究能力.(2分)由五个基本得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5、活动表现评价答题要点:活动表现评价就是一种评价方式(1 分)。
它就是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得表现(2 分),对学生得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得思路、知识得理解、认识与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多方位得评价。
(2分)6、档案袋评价答题要点: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1 分)。
档案袋就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得、有目得地收集起来得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得时间内在课程得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得全部努力、进步与学业成就.(2分)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得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得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得学习信息与资料、学习方法与策略得总结等。
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总结
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在高年级必修的一门基础课。
2.什么是课程: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
3.课程的主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并从三个方面给予界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高中化学课程改革采用模块组织课程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共设八个模块,必修两个,选修六个。
5.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具有统一、共性的基础要求,为必修课程。
6. 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低教育要求,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
7. 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1、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3、化学学科的特征。
8. 化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和表达:高中化学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个必修模板、6个选修模板。
9. 教学要求的四个层次A.对所学知识有大致印象B.知道“是什么”。
能根据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别有关材料。
C.懂得“为什么”。
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D.能够“应用”。
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
10. 基础教育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化学教学经验复习总结Microsoft-Word-文档
在我从教以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育理念,向老教师求教,向新教师学习,尽量做到学而不厌,精益求精。
初中化学是以熟悉的生活素材,精美的图片,多样的实验呈现给学生,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主体,以多渠道多形式的课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做到: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会感到有意思。
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1、好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搞好课前热身活动在课堂教学热身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优美的歌曲和视频(最好能跟课文内容有关)。
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有所收获。
2、教师的优秀素质激发学生兴趣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业务素质,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学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形成和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日常接触的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心理失调,不仅在学习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而且还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不是某一两个学生,而是整个学生群体,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
学生在学习时期就是一个模仿的时期,而教师就是学生所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认知、情感、意志对学生有感染作用。
教师的一个目光、一句话、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学生,在教学时不焦不躁,能用亲切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用肯定表扬的手段,用慈祥的面容,都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产生愉快学习的心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化学教学论考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3分×4=12分)1、化学课程标准原来叫化学教学大纲,它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根据中学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制定的中学化学的指导性文件。
在这个文件里规定了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
2.科学素养答题要点: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的的比喻说法。
科学素养强调普通教育定向。
现在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2 分)。
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学者对科学素养的具体含义的阐释不相同。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分)3.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由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4.探究式教学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1 分)。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 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分)由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5.活动表现评价答题要点: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1 分)。
它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2 分),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认识和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多方位的评价。
(2分)6.档案袋评价答题要点: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1 分)。
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收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和学业成就。
(2 分)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等。
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新的高中化学分为几大模块?有什么作用和特点?答:新的高中化学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必修课程模块有两个,即化学1和化学2,选修课程模块有六个,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与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
作用:必修课程化学1、化学2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它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关键的要求。
选修课程则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标下功能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同,有的着力反映现代化学的原理基础,有的则充分体现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特色: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化学课程标准由四部分构成:即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的作用:指导、限值、评价Ⅰ、化学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5、设计教学媒体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和编制方案Ⅱ、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Ⅲ、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教学的过程、教学的结果密切相连。
课程实质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Ⅳ化学探究教学有哪些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实验事实4、验证假设5、得出结论6、整合应用Ⅴ基本的化学教学模式?1、系统的陈述知识模式2、解答问题模式3、验证知识模式4、研究(解决)问题模式5、历史发展模式Ⅵ化学教学的目的和目标?教育(教学)目标描述的是教师预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生的变化,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结果,但不涉及过程,不涉及教师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是对教学意图的概括和总的说明,它常常只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Ⅶ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和作用?先行组织者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在后继学习的内容之间建立桥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一、我国早期的化学启蒙者--徐寿。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化学教育系统的成形期。
《奏定学堂章程》。
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试用长达8年之久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大纲举行了修订。
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2001年7月正式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
2002年初,按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对《全日制一般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举行再修订。
2003年4月出版《一般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二、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具子系统。
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三、四种“知识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日子(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三教统筹”,让每个人都获得自个儿期望的三张“教育通行证”,即都应掌握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能力通行证。
五、科学素质:了解和熟悉举行个人决策、参加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六、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七、化学教学论是以广阔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珍贵经验为基础,通过理论概括、充实和进展起来,是依随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进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具有综合性,思想性,师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八、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儿眼界”。
丰富大伙儿的教育理念,让大伙儿初步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相关考试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将对化学教学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化学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基本理念包括: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 21 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
2、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3、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重视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5、强调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制定化学教学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2、明确性:目标表述清晰、具体,可测量、可评价。
3、适应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4、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氧气的性质”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学目标可以制定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化学教学方法常见的化学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知识,缺点是学生参与度相对较低。
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实验等,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
3、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进行实验操作,探究化学现象和规律。
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详细总结归纳_范文模板及概述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详细总结归纳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和归纳。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化学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
因此,深入了解和掌握化学的核心知识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
-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结构。
- 正文部分将通过多个子标题来详细总结归纳不同知识点。
- 结论部分将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并提出化学教学方面的建议和启示。
- 参考文献列出了本文所依据和参考的相关资料。
1.3 目的本文主要目的如下:首先,通过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归纳,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其次,为教师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教学模板,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呈现化学知识。
最后,通过对化学教学的思考和讨论,探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整体而言,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化学教学知识点汇总,并给出相关建议和启示,以促进有效的化学教育实践。
2. 正文:2.1 知识点一总结归纳知识点一是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首先,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形成的数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提高分子动能,增加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从而促进了反应进行。
浓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碰撞频率就越大,即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更多的分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碰撞的机会增加了。
表面积也可以影响反应速率。
当固体反应物以细粉末或颗粒形式存在时,其表面积较大,更多的颗粒暴露在溶液中,与其他物质发生接触和反应的机会更多。
因此,细粉末或颗粒形式比块状物质更容易反应。
化学教学论总复习(5篇)
化学教学论总复习(5篇)第一篇:化学教学论总复习教学靠的是“教学实践性知识”。
教学实践性知识不是教学理论知识,也不是纯粹的教学经验,而是经验和理论融合后形成的新知识。
这种知识具有整体性、情景性、个别性、发展性以及学科性等特点。
学习教学实践知识,就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并要自觉将教学经验跟教学理论结合起来,用理论来引导经验,由经验来感悟理论。
我们的格言:想一想,做一做,想一想化学教学论是“教学论”在化学教学具体环境下的应用,着重探讨化学教学实践性知识。
其作用在于引导教师有效开展化学教学,并不断改进化学教学。
在教育科学中化学教学论属于学科教学论范畴。
(化学)教学技能是教师成功完成教学活动所具备的行为能力,每一个教师所具有的教学技能具有特殊性,但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具有共同的特性。
现代化学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技能。
按照教学活动的顺序分,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实施技能、教学管理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等。
课堂教学方案,通常简称“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主要成果。
教案是关于教学的计划或“剧本”,通常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等部分。
教师撰写教案不仅仅是技能,还需要准确把握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规律等。
教学目标表述的是预期要达到的、具体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经验。
教学过程指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借助一定教学条件完成化学学习任务,从而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
设计教学过程有三个核心关注的要素: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既包括教的行为,也包括学的行为,在正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存在对应关系。
教师教的行为包括呈示性、对话性、指导性教学行为等。
“教”的行为不同,“学”的行为也不同。
呈示性—被动学习;对话性—主动学习;指导性—自主学习。
第二篇:化学总复习方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案一、学生分析九年级共六个教学班,其中九(1)班、九(3)班、九(6)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学习能力强些,而九(2)班、九(4)、九(5)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21%,学习发展生占27%。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化学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对于未来从事化学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其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大家梳理一些常见的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一、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 21 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
2、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3、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重视“双基”的同时,注重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二、化学教学目标1、化学教学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包括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
技能领域:如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情感领域:涵盖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2、化学教学目标的陈述明确具体:目标表述清晰,避免模糊不清。
可测量: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
三、化学教材分析1、教材的整体结构章节编排:了解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识体系:把握教材所涵盖的化学知识的系统性。
2、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难点。
素材选取:分析教材所选用的实例、实验等素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化学教学方法1、讲授法优点:能在短时间内系统传授大量知识。
缺点:学生参与度相对较低,可能影响学习效果。
2、实验法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注意事项:实验安全、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等。
3、讨论法组织形式: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
优点: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化学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新授:讲解新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2、教学过程的优化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各环节的时间。
化学教学论总结[精选合集]
化学教学论总结[精选合集]第一篇:化学教学论总结第 1 章导论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化学教与学的关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我国于1865年起始在学校开设化学课程。
化学教学论是依随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人类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状况:第一,化学教育的成形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奏定学堂章程》(1903)对化学课程的设置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形期第二,化学教育的充实发展期;从20世纪30年代进入充实发展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是:(1)化学教育目的的扩大;不仅注重知识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2)化学课程程度的提高;各类大学新生入学考试科目均有化学。
(3)大学实科的注重;(4)化学师资的改进;(5)化学设备的充实等。
滴定管的使用和精确天平较为普遍。
第三,化学教育新的关键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1-2 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育承载着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特殊任务。
价值一: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价值二: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价值三: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价值四: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1-3 化学教育的新视野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1)态度。
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
(2)过程。
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让他们按照探究过程来对待科学问题和现象;让他们试探着去组织、设计并实施,学会解释、预测或控制探索的问题和现象。
(3)知识。
发展学生关于科学事实、术语、原理等知识(4)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第 2 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学得的全部经验。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复习总结
化学教学论第一章1.奏章学堂章程,1903年规定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型期2.通常被教师或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采访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3.它的研究对象是大学前化学教学系统及研究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4.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5.科学素养框架构建的化学课程包括一科学内容,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科学的推理过程,四,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五对科学的积极态度6.我国自1996年起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第二章1.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2.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突出科学探究目标;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合成路线的内容标准描述方式的多样化:一般应符合四个要素,也称abcd法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行为主体a是学生通常省略,行为条件c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方式或范围的限制,有时也可以省略行为。
行为动词b、行为条件c和表现程度d在目标中的地位或顺序不同,往往导致内容标准表述方式的不同4.基础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论述)具体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化学教学总结3篇
化学教学总结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化学教学总结3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化学教学总结3篇化学教学论总结,供大家参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论第一章1.奏章学堂章程,1903年规定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型期2.通常被教师或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采访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3.它的研究对象是大学前化学教学系统及研究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4.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5.科学素养框架构建的化学课程包括一科学内容,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科学的推理过程,四,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五对科学的积极态度6.我国自1996年起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第二章1.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2.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突出科学探究目标;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合成路线的内容标准描述方式的多样化:一般应符合四个要素,也称abcd法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行为主体a是学生通常省略,行为条件c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方式或范围的限制,有时也可以省略行为。
行为动词b、行为条件c和表现程度d在目标中的地位或顺序不同,往往导致内容标准表述方式的不同4.基础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论述)具体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司机应被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内容标准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秘密、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6.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评价、学习档案评价7.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①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高中化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②设计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结构③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与时代性④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⑤倡导给予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⑥积极开发和利用真实问题情境第三章1.影响教材质量因素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五个方面,目的,目标,内容,教、学与交流的方法,测试2.反应化学课程的理念第一类教材重视知识传承,适应理科精英人才的培养第二类教材,关注未来社会发展,提升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第三类教材突出实验的思维价值,展现知识的社会意义(融合型教材)3.根据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化学教材,将于2019年起正式使用该套高中化学教材分必修,选择性必修两类,其中必修两侧选择性必修三册,依照课程方案规定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4.内容标准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5.构建教材单元的基本思路:单元思路是指教材单元知识形成和发展的逻辑顺序,元思路仅靠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是不够的,必须结合课程理念,教材目标,将其具体化,必须体现学生对未知内容的已有经验,学习总结和探究特征等,还应注重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不仅要依据化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要充分考虑学生认识的顺序,创设必要的情景和方法,引导更重要的是必须结实,单元内容隐含的社会价值6.学教材栏目设计的技术要求:在技术设计过程中有几个技术问题值得关注:名实相符,整体自洽,数量适当,便于应用第四章1.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直感设计,经验设计,实验设计,系统设计2.化学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习主体,教导主体,教学内容及其载体等要素以定结构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基本的化学教学模式包括:系统陈述知识模式,解答问题模式,验证知识模式,研究(解决)问题模式,历史发展模式,自主学习模式4.化学教学策略是化学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行为规则和组织实施的依据,是化学教学方法的精髓、灵魂和本质特征。
因此,制定适宜的教学策略是化学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化学教学策略有教导策略和学习策略两部分组成。
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层次,与此相应,教学策略也有不同的层次,具有相对意义,高层次教学策略是对低层次教学策略的概括,适用范围较广,低层次教学策略是高层次教学策略的具体化,它体现蕴含着高层次教学策略的某种或某些要求,同时使用范围较小5.化学教学过程与方法(1)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施教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和构建人际关系的活动(2)化学教学方法及其演变:化学教学基本方法有讲授-听记、谈话、讨论、指导-阅读、演示-观察、指导-实验、指导-练习、指导-实习,以及组织-参观等。
6.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课程教学设计、学段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7.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设计准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设计总成和编制方案8.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以系统观点作指导;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要从实际出发,以实际效果出发基本原则: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一原则;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一原则;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原则9.化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观察、测试、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制作和工艺活动;参观、访问、考察、调查活动;查阅资料及讲座、影视活动;发明、创造和小论文活动;科技游艺和趣味活动;科普宣传活动、公益活动;科技展览、表演活动;其他有关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化学活动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全校活动第五章1.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提出问题创设探究情景;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利用史料创设情境2.板书内容:课题名称;授课提纲,包括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定和程序,知识系统结构等;教学要点和重点;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3.课堂教学的问题可分为:导向性问题;形成性问题;评测性问题4.选择化学教学媒体遵循原则:有效原则;可靠原则;方便原则;经济原则5.课堂观察:周密的计划性是做好课堂观察的关键;课堂观察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好课堂观察,教师还要努力排除来自自身的各种干扰6.教学过程调控的主要措施:建立期望;情感调控;反馈与强化;节奏控制;灵活、果断与恰当的反应第六章1.实验设计遵循原则:科学性原则;绿色化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2.化学实验方案内容: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及规格;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及结果处理;实验讨论与交流3.中学化学实验观察的三个方面:观察化学实验仪器与装置;观察化学实验操作;观察花簇额物质及其变化4.化学实验结果的处理主要有化学用语化、表格化和线图化三种形式5.化学实验改革: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化学实验的趣味化(趣味实验:火系列实验、水系列实验)6.化学实验设计改革:化学实验的探究化;化学实验的绿色化(1.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设计2.微型化学实验)7.微型化学实验的特点:节省实验经费;操作安全、污染小;节省实验时间;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8.化学实验的清洁化(主要措施:进行密闭实验,对反应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设法予以收集处理,避免敞口操作,防止反应物质逸散到周围环境中;在无法密闭操作中,加强回收、通风或者其他防护措施;加强反应物质的回收利用和消除处理,建立责任制度;)第七章1.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1)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收集证据: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3)形成解释:学生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问题做出回答;(4)评价结果:学生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交流发表:学生交流和论证所提出的解释。
2.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具有驱动性;具有诱发性;具有易参与性;具有可生成性;具有多重教育功能;第八章1.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第九章1.基于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课件演示型课件;交互型课件;电子图书。
2.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探究模式-WebQuest;专题网站学习模式;网络教育游戏学习模式。
3.常见的Ieternet资源简介:WWW资源;FTP资源;BBS。
4.常用的中文检索平台: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第十章1.化学教师的素质分析:教师职业的倾向性;教师职业的必备知识;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2.教师进行反思的意义: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3.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写教学日志;观摩与交流;专题研究;再现反省;行动研究。
4.教师反思的内容: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5.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拥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能高效率的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有很强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