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1.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意义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与目标1.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二章:居住区规划布局2.1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基本类型2.2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2.3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设计方法与步骤2.4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三章: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3.1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要求3.2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设计原则3.3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布局形式3.4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案例分析第四章: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4.1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与要求4.2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设计原则4.3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形式4.4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案例分析第五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概念与要求5.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设计原则5.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布局形式5.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案例分析第六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6.1 生态环境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6.2 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6.3 居住区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方法6.4 居住区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第七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建筑风格7.1 建筑风格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7.2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的基本原则7.3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的设计方法7.4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案例分析第八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人文关怀8.1 人文关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8.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人文原则8.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人文实践方法8.4 居住区规划设计人文案例分析第九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技术创新9.1 技术创新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9.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技术创新的应用9.3 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创新的未来趋势9.4 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创新案例分析第十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价与改进10.1 居住区规划设计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0.2 居住区规划设计评价的实践案例10.3 居住区规划设计改进的策略与措施10.4 居住区规划设计改进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作用以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布置与设计PPT课件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布置与设计PPT课件
1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
• (一)道路的功能
• 1.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活动。这 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交通量最大的功能。居 民的日常交通活动主要为上、下班、就学、购 物、闲暇活动等。从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方式 来看,我们的居民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 随着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私人小汽车 和摩托有较大发展,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这将给居住区内部道路交通的组织带来复杂性。
• (七)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 150米左右应设置车辆会让处。
• (八)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 敷设。
• (九)道路的线型、断面等应与整个居 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的布置有机地结 合,组织良好的居住区景观。
10
三.居住区道路的布置形式 和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形式
• (一)布置形式
– 所谓布置形式,是根据道路结构的平面特 征予以分类。这些形式的运用必须与用地结 构相结合,必须符合功能要求。因此,不能 片面追求形式。
4
• 第二级 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 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 为7(或6-8)米,红线宽度根据规划要求 确定。
• 第三级 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 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 般为4(或5)米。
• 第四级 宅前(宅后)小路即通向各户或单 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以前 1.5-2.0米即可,现考虑方便汽车的交 通。)第四级道路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但 它的用地一般是包含在住宅用地之中。
• 2.满足市政公用车辆的通行要求。这些车 辆主要有清运垃圾车,清运粪便车,邮件递送 车,消防车等。
2
• 3.满足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 的货物运输需要。
• 4.满足居住区地下管线铺设的要求。 尤其是高级的居住区,一般所有管线均 从地下经过,从而保证环境的干净和整 洁。

最新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

最新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 道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 附近的空间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人 车 混 行 道 路 车 行 主 干 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日本百草居住区道路系统
该居住区因区内自然地形高差, 形成东西两大住宅组群,车行 道依地形地势,每一个组团均 伸入一个枝状尽端路。同时, 在两大住宅区之间,则贯穿南 北向的步行道,并有支路通向 组团,人车路线采用了两个独 立互不干扰的系统。
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式
人车混流:人车流处于同一板块运行。主要用于车流量 小的基层道路,如组团,邻里单位内部的车辆需减速缓 行得道路。
人车分流:人车运行路线分离。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车 行道旁附设平行的人行道;人车各设独立的道路系统 (常用于山地或居住区内坡度较大地段)以及人车立交
分行(即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
内环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内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河水穿过整个 小区。小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条 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 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若干次干道 (居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外侧为中高层 住宅区,内层为高档别墅区,避免了相 互之间影响,同时共享了小区基地内的 河流网。

《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20212 学分:6 总学时:102居住区规划设计 020212 (a)总学时:51 大纲执笔人:姚栋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属于建筑学本科专业基础课,课程目的在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尤其是与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相关的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学生初步掌握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团队组织等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1.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的基本教学要求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解并落实相关规范、规划指标等技术要求(包含容积率和建筑面积、退界、间距、朝向和日照、道路组织和分级、停车、绿化、消防、套型,以及空间布局与用地平衡等10个知识点);以及掌握并运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空间组织、景观要素等设计技能。

2.2.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由基础技能与实验性设计的两个环节组成。

基础技能包括掌握公共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点,了解住宅建筑与街区的历史演变、类型发展、地区规范、功能要素、空间形态、建筑防火和绿色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具备应对综合问题的设计能力。

实验性设计则强调在对现实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思考与设计能力,对大量性的住宅设计课题提出实验性的解决方案。

2.3.团队组织作为本课程基本要求,不仅取决于建筑学本科设计基础课序列中第一个团队成果的性质,也取决于居住区规划的工作方式。

在教学中应强调团队合作设计的组织与协调,提高田野调查、程序规划、模型制作、汇报交流与成果表达等五个环节中的团队组织与合作能力。

并通过团队合作启发学生对于社会性问题的关注,尝试从专业视角对社会议题做出反馈。

三、课程基本内容课程的设计主题为特定城市地块的居住区规划与住宅单体建筑设计,相应形成两个教学单元,第一个规划教学单元由小组团队合作完成,后一个住宅单体建筑设计单元由个人完成。

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居住区原理讲授、基地参观、调研与资料收集、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材料与细部深化与公开讲评等教学环节。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ppt课件

优缺点
• 优点:居住区呈现层次递进、起落有致的均衡性
• 缺点:轴线长度较长时,如处理不好易出现单调感 • 适用范围:可高低起落
案例分析
南 北 向 轴 线
案例分析---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 水轴
康有为广场
案例分析---北京吉大城小区 建 筑 空 间 对 称 轴
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片块式布局
• 适用范围:占地较小,但追求品质的客群的产品
纽约哈姆雷区1199广场住宅区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向心式布局
目录
• 向心式布局的定义 • 向心式布局的优缺点 • 案例分析
定义
将居住空间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 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并以自然 顺畅的环形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优缺点
开放式街区的布局营造了“公共性—半 公共性—私密性”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组团级道路、公共绿化、沿街建筑界面 的公共空间完全共享。小高层住宅与多 层院落式组团布局疏密有序,贯彻省地 节能理念。
香港置富花园
——住宅和公
布局紧凑,缺点明显
向心式布局---重庆汽车工业园配套居住区
地形分析
用地南北东部均为丘陵,西部为 山沟及南山湖(水库),地形内 部高差可达104米。
整体规划
规划结构分析图
黄色---住宅区 橙色---教育区 紫色---物业 红色---公建
道路、绿化系统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隐喻式布局
目录
• 隐喻式布局的定义 • 隐喻式布局的优缺点 • 案例分析
• 缺点:无主次空间之分,缺乏层次感 • 适用范围:居住区规划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案例分析:泛海国际居住区
住宅区居住地块被相对开放 的道路网络分为七个相对独 立的居住组团,每个组团都 雕琢成为私密和半私密空间, 其间由绿链连接。这样,不 但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还 使商务、休闲娱乐、运动、 住宅相互各自独立,分区明 确,缔造一个多元共生的都 市“私密花园”。

《居住区道路》课件

《居住区道路》课件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 。
06
居住区道路建设与管理
建设程序与要求
规划设计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功能和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道路的规划设 计,确定道路等级、断面形式、交叉口设计等。
施工建设
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道路的施工建设,确保道路的施工质量、 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符合相关标准。
04
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
景观元素设计
植物配置
01
根据居住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景观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
类,进行合理的配置,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雕塑小品
02
通过设置雕塑、小品等艺术元素,增加居住区道路景观的文化
内涵和艺术氛围。
座椅、垃圾桶等设施
03
合理布置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同时
交通设施
总结词
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
详细描述
居住区道路的交通设施包括道路网络、交通标志、停车设施等,旨在提供便利的 交通出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照明设施
总结词
保障夜间出行的安全
详细描述
照明设施是居住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使夜间出行更加安全。合理的照明设计还 可以提升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动态照明
通过灯光的变化、闪烁等动态效果,增强景观的 视觉冲击力。
05
居住区道路交通安全
安全设施设置
交通标志
设置清晰、明确的交通标志,指导行人和驾驶员正确使用道路。
交通标线
施划清晰的道路标线,明确车道划分和停车区域。
安全岛和人行横道
在繁忙路段设置安全岛,提供行人过街的安全区域,并设置人行 横道线。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ppt课件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ppt课件
内环主干道
第16页
主入口
16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干 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道 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外环模式
第17页
17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内环模式
第13页
13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
局,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
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
道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
,河水穿过整个小区。小
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
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
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内部
。从主干道上发散主出干道若干
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
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次明干道,外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 行的外环模式道路。三条 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 共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 ,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 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 部。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 出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 级的道路)次联干系道各片住宅 群。整个小外区环营主造干道出了向 内围合的舒适空间,内部 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 围布置景观。整个小区内 的住第18户页 可以同时共享小区
第39页
39
优点
缺点
“围合 式” 居住 区规 划布 局方 式
分成了若干个居住组团。
道第路24页网居结住构组清团晰。
24
• 常见的类型2为双重环路的套用。多为内环道路与外环 道路的结合,以及两重内环道路的叠加。
• 这种类型的道路布局,主干道(居住区级的道路)路 通常在居住区内呈外环形或者内环形。第二重环形道 路系统从第一重道路系统衍生来。对于居住组团来说 ,内部的道路(居住小区级或居住组团级道路)就为 第二重环形道路,环形道路发散出尽端路,通往各个 住宅群。因而整个居住区的道路布局呈现双重环路的 道路形态。

道路交通与居住区规划——大纲

道路交通与居住区规划——大纲

《道路交通与居住区规划》课程教学大纲(The Road Traffic Planning And Designing OnResidential Area)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设计系课程代码:082006课程学时:96课程学分: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手绘效果图表现、草图大师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居住区规划设计》,朱家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2.《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胡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居住区的规划建筑环境设计》,田大方,李萍,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1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城市道路与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为城市规划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和正确运用居住区规划原理方法并熟练绘制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我国居住区规划的演进和前瞻(4课时)第一节概述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2课时)1.了解居住区规划的组织和演变第二节半个多世纪以来居住区规划建设回顾(1课时)1.理解居住区规划建设的特点第三节21世纪的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前瞻(1课时)1.了解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态势第二章居住区规划设计概念(10课时)第一节居住区的组织形式(2课时)1.了解居住区基本要素构成2.掌握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3.掌握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第二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任务要求(2课时)1.了解居住区设计的基本原则2.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与要求3.了解居住区规划提供的内容和成4.掌握运用基础资料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第三节基地条件分析(6课时)1.了解几种不良地质现象鉴别2.掌握区位分析、现状分析的方法以及在居住区规划中的运用3. 掌握地形、地貌分析方法以及在居住区规划中的运用第三章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10课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与掌握六种规划布局和道路、公建、绿化系统分析。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和布局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和布局
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旳实态可概括下列主要形式 : 片块式布局、轴线式布局、向心式布局、围合 式布局、集约式布局、隐喻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 较多相同旳原因,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根 据建立起来旳紧密联络所构成旳群体,它 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构成团 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 开发地下空间,依托科技进步,使地上地 下空间垂直贯穿,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 ,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 空间流通旳集约式整体空间。这种布局形 式节地节能.在有限旳空间里可很好满足 当代城市居民旳多种要求,对某些旧城改 建和用地紧缺旳地域尤为合用。
从宏观上整体旳来看建筑、街区或整个居 住区旳规划设计,都应视为一种空间环境 旳规划设计,即将居住区视作是室内外各 类空间环境旳综合体,并把多元旳居住区 环境要素加以综合,形成整体旳具有内涵 旳居住环境。
福州儒江东村小区,位于福建福州市开发 区快安延伸区,北面为鼓山,南面为闽江 ,北面隔路有一铁路线经过。用地9.4 h㎡ ,总居住人口4025人,总建筑面积128055 ㎡.
以上各项分析内容为基本内容。针对不同 旳规划方案还可有其他分析内容,如景观 分析、建筑层数分析、规划设计构思分析 等。分析图可帮助对方案旳深人了解和审 阅与评价,是一种形象而简要旳有效措施 。其体现方式没有拟定旳模式,可有多种 形式,但必须主题明确,体现明晰、正确 。
1.试例举几种居住区规划布置旳基本形式 ,并简要简介其要点。
便于寻访、辨认旳街道命名。
在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建设 ,其规划设计必须遵照保护规划旳指导;居住区内旳各级文物保护单 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旳建设控制地带内 旳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影响环境风貌。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是指在城市规划中,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和提高生活质量而设计的道路布局方式。

不同的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可以根据居民的行人和机动车通行需求、地形地貌、交通流量和社区功能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1.网格状布局:网格状布局是一种常见的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它以方正的交叉口和平行的马路为特点,道路网格状分布。

这种布局形式可以提供多条道路选择,方便出行和减少交通阻塞。

2.放射状布局:放射状布局是以一条或多条中心道路为轴心,向外辐射状延伸的布局形式。

这种布局形式适用于商业区和市区,可以方便居民从中心地带快速出行到周边地区。

3.环形布局:环形布局是在一个区域内围绕中心地带建立环形的道路系统。

这种布局形式可以提供多条环行道路供居民出行,减少交通流量集中在中心地带,有利于交通的流畅和周边地区的发展。

4.主次干道布局:主次干道布局是按照不同等级街道的功能和承载能力划分的道路布局形式。

主干道连接一些重要的地区和城市之间,承载大量的交通流量,次干道连接小区和街区,承载较少的交通流量。

这种布局形式可以提高交通的效率和交通的安全性。

5.混合式布局:混合式布局是将不同的布局形式进行结合的道路布局形式。

例如在一个居住区内,可以采用网格状布局的道路和放射状布局的道路相结合,以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并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社区需求进行创新的道路布局设计。

例如,在山区的居住区可以采用螺旋状的道路布局形式,以适应地形的复杂性。

在大型居住区内,还可以设置步行街、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等非机动车道,以促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总之,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应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提供便利的交通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过合理的道路布局,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居住区规划原理-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规划原理-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
消防车通道。 (4)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80米,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
米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5)居住区内主要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 当居住区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6)在居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应设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米,纵坡不应大于2.5%。
(一)城市交通
1、交通的三层次 市际交通、市域交通、市内交通 对外交通对城市的兴衰:水运——铁路——公路——空运
2、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步行——马车(公共马车)——脚踏车(链条、胶皮)——地
铁(蒸汽、电力)——电车(有轨、无轨)——小汽车——公 共汽车
3、交通方式
依采用的交通工具可分为: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人行交通
时运力、每人所占交通面积、经营成本
共识:城市市区(城市中心区)提倡公交(地铁、轻轨、 公共汽车、电车)
适当控制道路建设,加强综合交通管理
(二)城市道路分类与断面
1、城市道路分类
快速路: 设计车速:60—80公里/小时 2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 主干路(全市性干道):红线宽度30—45米,设计车速:60公里/
小时 次干路(区干路):红线宽度25—40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支路(街坊路):红线宽度12—15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2、城市道路断面形式:
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
第四节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
二、居住区交通方式、交通组织
1、居住区的交通特征与类型 2、交通方式选择 3、交通组织方式
3、街道生活
六、停车设施布置
第四节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
1、服务对象
居民私人停车、区内各类设施的服务停车、通勤车、来访车、 出租车、其他外来车辆的临时停车

居住区道路规划PPT课件

居住区道路规划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9
➢ 尽端路的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端处应设置12米x12米的回车场地 。
➢ 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通行(15 ~18级),并在梯 旁设置自行车推行车道。
➢ 多雪地区,清扫路面,道路可酌情故宽。考虑私人小汽车和单位通勤 车的停放场地。
➢ 山区、丘陵地区,人行、车行宜自成系统,因地制宜,主道宜平缓。 注意排水沟、截洪沟的设置。
避免往返迂回。防止外部交通穿行或进入住宅区,居民生活的完整与 舒适。
2、分组明确.逐级衔接
道路等级、宽度和断面形式,不同等级的道路归属于相应的空间层 次内,做到逐级衔接。
可编辑课件PPT
4
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路网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四周的环境条件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选 择经挤、便捷,合理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便民.利于通风日照 。利于设施的安排,满足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
可编辑课件PPT
11
可编辑课件PPT
12
(2)小区级道路
联系公共建筑和中心绿地,内部车行和人行交通,不宜横平竖直,一 通到头。
搞好绿化、铺地、小品等的设计,创造好的环境。因地制宜,节约造 价。
多采用一块板的断面形式,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米 ,非采暧区不宜小于10米。车行道宽度6~8米,若单设人行道,其宽度 为1.5~2米。
路伸入小区或住宅组群内,在尽端路尽端须设停车场或回车场。
(4)步行道贯穿于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 共建筑和住宅
可编辑课件PPT
7
二、居住区道路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 ~30米,山地城市不小于l5米。
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IO ~14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式
人车混流:人车流处于同一板块运行。主要用于车流量 小的基层道路,如组团,邻里单位内部的车辆需减速缓 行得道路。
人车分流:人车运行路线分离。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车 行道旁附设平行的人行道;人车各设独立的道路系统 (常用于山地或居住区内坡度较大地段)以及人车立交
分行(即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
格网模式
实例——昆明跨世纪经济示范居住区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格网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东面临河流。共有六个出入 口,五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将整 个小区划分为五个大块。每个块内部又 由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路)划 分为不同的住宅群,住宅群间依靠宅间 小路相互连接。整个小区布局完整,道 路网结构清晰。
主干道
次干道
住宅群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环模式 道路。整个小区围绕着中央湖泊水景。 小区有一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环 绕整个小区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 若干次干道联系各片住宅群。
次干道
主干道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 内层为高档住宅区,外 层为高档别墅区,小区 居民可以共享中央的湖 泊。
次干道 外环主干道
主入口
次入口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我国现有的居住区其实质上都是来自格网模式、内环模式和外环模 式这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这三种道路模式在交通可达性、效率性、 安全性、道路私密性四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交通可达性 交通效率性 交通安全性 道路私密性
格网模式 高 高 低 低
内环模式 中 中 中 高
• 一般地,对于居住区内的一条道路来说,从形态方面来看基本呈现三 种形态:
• (1)贯通式

曲线式、直线式
• (2)环通式

圆环式、半环式
• (3)尽端式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通过组合,这三种道路可以形成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 • (1)格网模式:由若干条贯通式的道路纵横交错组成。这种道路形
成的居住区拥有多个出入口 ,住宅群均匀的分布在网格形状的块状空 间内。
外环模式 ,我们从交通可达性、交通效率、安全性、私密性四个 方面进行比较。
• 交通可达性:通常表现在居住区对外交通方面。格网模式的居住区出 入口较多,方便对外出行,对外交通的可达性最高。环状模式由于出 入口较少,且支路多为尽端式,故而内环模式次之,外环模式最低。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僵化地运用格网模式,会对居住生活产生干扰,并 且不利于对于小区的管理。
人 车 混 行 道 路 车 行 主 干 道
日本百草居住区道路系统
该居住区因区内自然地形高差, 形成东西两大住宅组群,车行 道依地形地势,每一个组团均 伸入一个枝状尽端路。同时, 在两大住宅区之间,则贯穿南 北向的步行道,并有支路通向 组团,人车路线采用了两个独 立互不干扰的系统。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中央湖泊
内环主干道
主入口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 道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 附近的空间内。
外环模式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外环模式 道路。三条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共 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 (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部。 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出若干次干道(居 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营造出了向内围合的舒适空间, 内部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围布置景 观。整个小区内的住户可以同时共享小 区内的河流。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
居住区交通方式及类型
交通方式按照采用的交通工具分为: 机动车交通 非机动车交通 步行交通
居住区的交通类型: 通勤性交通、生活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应急性交通 前两项交通均为居民自身发生的交通,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安全、便 捷、便利和舒适的要求; 服务性交通常伴有必须性、定时性、和定量性的特征; 应急性交通则有必要性和偶遇性特征。
• 交通效率:通常反映在道路的网格化程度,出行路线的多样化程度以 及机动车的通达性和非机动车的易达性方面。格网模式由于主支干路 交错,可供选择的线路较多,交通效率最高,内环模式次之,外环模 式最低
三种基本道路模式的比较
• 交通的安全性:格网模式中贯通式道路交错十字路口较多,非机动车 与机动车互相并行,各种流线相互交叉,安全性最低。外环模式属于 典型的人车分离的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的布局使得机动车最大限度的 被限制在居住群的外部,居民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内环模式的安全性 介于两者之间。
居住区道路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车行道一般为9米,人行道一般 在2-4米左右
居住区道路分级
(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 车行道一般为7-9米,道路宽度 大于12米时,可以考虑设人行 道,人行道宽度一般在1.5-2米 左右
居住区道路分级
(3)居住组团级道路 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8-10米, 车行道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 况下,居住组团级的道路不需 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居住区道路分级
()宅间小路 指一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 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 元,连接居住组团道路的作用。 路面宽度常为2.5-3米
主干道
次干道
宅间小路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2)内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穿过居住区中部,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周边。这种道路 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内环模式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内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河水穿过整个 小区。小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条 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 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若干次干道 (居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外侧为中高层 住宅区,内层为高档别墅区,避免了相 互之间影响,同时共享了小区基地内的 河流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