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情感教育目标:领悟徐志摩与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
3、能力培养目标: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发挥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解读意象去把握诗歌的主旨;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再别康桥》是如何体现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的?《再别康桥》美在何处?
2、《再别康桥》的意象选择非常独特,如何理解意象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的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徐志摩为何对康桥情有独钟,仅仅是学生对母校的情怀吗?有没有其他原因?
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本人学过多年的语文了,记得最深的还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比如“一只鹅,两只鹅,扑通扑通跳下河”。(学生笑)
(抓住笑的时机,谈一谈笑的原因,请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
既然同学们都喜欢读诗,那对诗歌一定有自己的认识,请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是一首诗吗?(在屏幕上打出文字,学生讨论)
经过讨论后明确:不能算作一首诗,因为实在读不出什么韵味。(又在屏幕上打出“飞入芦花皆不见”)(片2)
再讨论,明确:加上最后一句增添了诗歌的韵味,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富有诗味。
由此可见,诗歌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我们学习诗歌,就是要通过丰富的想象,感悟诗歌的意境。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出示课题片3)。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片4)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片5)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原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片6)《再别康桥》这首诗写于1928年。这年秋天,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徐志摩曾在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片7)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徐志摩与康桥也有着一段解不开的“康桥情结”。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片8)康桥是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
要女性——林徽音;(片9)康桥是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生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在那里他接触了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哲学思想并深受其影响;(片10)康桥也是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可以说,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片11)“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或许生命的河流就是一段曲折的沧桑;岁月的清溪就是迢迢前去的逝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康桥,去聆听诗人动人的心曲,触摸诗人那蛰伏的灵魂,感受那一份久违的纯美!
(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情(片12)
1、先推选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同学简单评价)
明确:A、字音(请一位同学口述)(片13)
B、总体语调:舒缓、低沉节奏:轻柔、和谐(片14)
2、再欣赏老师的配乐朗诵,自由讨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片15)
讨论后明确:作者主要表达了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之情。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的。
(三)鉴赏意象,体会意境
1、通读全诗,理解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
仿佛母亲怕惊醒熟睡的婴孩一样,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跃然纸上。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抒情基调。“轻轻的,悄悄的”,这种反复,使温柔的旋律起伏回环,听起来十分和谐悦耳。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2、作者明明“再别”的是“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意象——云。李白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云飘来荡去,正像游子一般,日暮也给人落寞之感,因此是“西天”。诗风显得清新飘逸。元代张养浩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云山之美:“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云形态万千、瞬息万变,亦常用于比喻变幻不定的世事和时光的流逝。如唐代崔颢在《黄鹤楼》中写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写出对岁月如流、时光不再的感叹;唐代杜甫在《登楼》中写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寄寓着人世沧桑的感慨;宋代岳飞在《满江红》中写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表现出其为国为民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本诗中“云彩”借来代指一切容易消逝的美好事物。
3、探究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思考:一、第二部分中“金柳”如何会被比喻成新娘呢?
A、与“夕阳”相映,像给柳树披上金似的。
B、柳的意象:离别。(1)折柳送别。(2)“柳”的谐音“留”。(3)西安灞桥,是古代的送别之地。伤心不过灞桥柳。
李白在《劳劳亭》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写的是离别之苦。从字面上理解,春风知道离别之苦,不让柳条发青。王昌龄《闺怨》中的思妇“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表现的是离别相思之苦的情韵。
本诗:借柳枝的美好姿态表现诗人对康桥的欢喜和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