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全文及译文(五年级)

孝经全文及译文(五年级)
孝经全文及译文(五年级)

五年级背诵内容

孝经全文及译文

【孝经原文】

秋第1周: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秋第2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秋第3周: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秋第4周: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秋第5周: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秋第6周: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秋第7周: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秋第8周: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秋第9周: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秋第10周: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

秋第11周: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秋第12周: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秋第13周: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

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秋第14周: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秋第15周: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春第2周: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春第3周: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春第4周: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春第5周: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春第6周: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春第7周: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春第8周: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

春第9周: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春第10周: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春第11周: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春第12周: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完整版)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孝经

目录 第一章开宗明义 (1) 第二章天子 (1) 第三章诸侯 (2) 第四章卿大夫 (2) 第五章士 (3) 第六章庶人 (3) 第七章三才 (3) 第八章孝治 (4) 第九章圣治 (5) 第十章纪孝行 (6) 第十一章五刑 (7) 第十二章广要道 (7) 第十三章广至德 (7) 第十四章广扬名 (8) 第十五章谏诤 (8) 第十六章感应 (9) 第十七章事君 (9) 第十八章丧亲 (10)

第dì一yī章zhāng 开kāi 宗zōng 明míng 义yì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 ?” 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 ?” 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复fù 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 。” “身体s 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 。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 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忠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 :‘无wú念niàn 尔ěr 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 第dì二èr 章zhāng 天tiān 子zǐ 子zǐ曰yuē:“爱ài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恶è于yú人rén ;敬jìng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慢màn 于yú人rén 。爱ài 敬jìng 尽jìn 于yú事shì亲qīn ,而ér 德dé教jiào 加jiā于yú百bǎi 姓xìng ,刑xíng 于yú四sì海hǎi 。盖gài 天tiān 子zǐ之zhī孝xiào 也yě。《甫fǔ刑xíng 》云yún :‘一yì人rén 有yǒu 庆qìng ,兆zhào 民mín 赖lài 之zhī 。’”

三字经完整版全文带拼音

三字经

r e nzh i ch u x i n gb e nsh an 人之初 , 性本善。 x ingxi ①gj inx ixi mgyu di 性相近 ,习相远。 g Sub tji a ox ingn d qi m 苟不教 ,性乃迁。 ji a ozh i d ogu i iZhu m 教之道 , 贵以专。 x imdigmOz e inch u 昔孟母,择邻处。 z i b txu e du a j izh u 子不学,断机杼。 d duy msh miy duy i mg 窦燕山,有义方。 ji a owiz imingj U y dig 教五子,名俱扬。 y digb Q i d of Ozh igu o 养不教,父之过。 ji d ob u y d nsh i zh i du o 教不严,师之惰。 z i b U u e d su S i 子不学,非所宜。 y o ub u xu e l d oh e w e i 幼不学,老何为。 y u b u zhu o b u ch e ngq i 玉不琢,不成器。 r e nb u xu e b u zh i y i 人不学,不知义。 weir e nz ii m gsh aosh 1 为人子,方少时。 q insh iy dux il 対 i 亲师友,习礼仪。 xi oigji U fign cngweix 1 香九龄,能温席。 xi a oy tq insu cd migzh 1 孝于亲,所当执。 r o ngs i su i n e ngr a ngl 1 融四岁,能让梨。 t iy t h d ngy ixi mizh i 弟于长,宜先知。 sh c uxi a ot i c i ji a nw e n 首孝悌,次见闻。 zh imcush U h f ncuwei 知某数,识某文。 y i rsh ish 1 rb d 一而十,十而百。 b d 広qi miqi m e rw O n 百而千,千而万。 s a nc a izh e ti a nd i r en 三才者,天地人。 s m ngu m ngzh e r i yu e x i ng 三光者,日月星。 s m ng m ngzh e j u nch e ny i 三纲者,君臣义。 f u z i q i nf u f u sh u n 父子亲,夫妇顺。 yu e ch u nxi a yu e qi u d o ng 曰春夏,曰秋冬。 c is i h 以U b uqi O ng 此四时,运不穷。 yu e n a nb e iyu e x i d o ng 曰南北,曰西东。 c i s i f m ngy i ngh u zh o ng 此四方,应乎中。 yu e shu i hu c m u j i nt u 曰水火,木金土。 c i w U ingb e nhush u 此五行,本乎数。 yu e e ny il izh ix in 曰仁义,礼智信。 c i w u ch a ngb u r o ngw e n 此五常,不容紊。 d a oli a ngsh u m a ish u j i 稻粱菽,麦黍稷。 c Hi Og U 岔su csh 1 此六谷,人所食。 m d ni t y a ngj i qu d nsh i

孝经及译文

孝经原文及译文 孝经原文与译文 《孝经》白话注解 孝经这部书,据说是曾子问孝于孔子,退而和学生们讨论研究,由学生们记载而成的一部书。吕维祺《孝经或问》中称:‘孝经为何而作也?曰,以阐发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经大法而作也。’汉书艺文志上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社会上奉为圭皋,人人所应遵守的德目。 孝经一书,全文共为十八章,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层级,而就各人的地位与职业,标示出其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这是自古以来读书人必读的一本书,所以被列为‘十三经’之一。然而近百年来,国人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唯以追逐物质文明,而鄙弃固有道德。凡是传统文化,都被斥为落伍陈腐的东西,如果有人在当下社会中提倡人伦道德,宣说忠、孝、节、义,一定会被别人讽讥为迂阔顽固,不识时务。 现代社会上,有多少人心灵污染,沉溺在物质欲望中,迷失自我;为了追求感官的享受,以攫取金钱为人生唯一的目标。而为了攫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所以欺、诳、诈、骗,偷窃抢劫,以至于绑票勒赎等事件,充斥于社会之中。尤有甚者,世人为了金钱,可以亲族反目,兄弟成仇,骨肉相残,以至于儿子杀害父母。这些事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

不成为新闻(例子太多,不胜枚举)。可怕啊!人类的堕落,为何一至于此? 近百年来,我们旧的文化传统破坏无遗,而新的道德轨范并未建立。现在社会上的价值观有两点,一点是:‘谁怕谁?’另一点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前者是唯力是视,后者是有我无人。难道我们真的要回归到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在中国传统当中,“孝”的这个概念,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点,又是一个永恒的基础。时代会变迁;知识会更新,但是传统中国更重视永恒的“孝”,它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它应该是作为人都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东西。中国文化的基础就是这个“孝”字!看门人曾经编辑过《二十四孝图文》,反响强烈。转载收藏的朋友多达1600余人!这说明孝的传统美德还为大家所认同与称扬。这就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为了净化人心,特再翻译《孝经》一书,希望藉著文字的传播,对社会风气有所改善。 《孝经》研习报告 简介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yún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bǐng古同“炳”)疏。全书共分18章。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1] 2

开kāi 宗zōng 明míng 义yì章zhāng 第dì一yī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 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 ?? 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 ?? 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复fù坐zuò ,吾wú语yǔ汝rǔ 。? ?身体s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 。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忠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 : ‘无wú念niàn 尔ěr 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 天tiān 子zǐ章zhāng 第dì二èr 子zǐ曰yuē:?爱ài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恶è于yú人rén ;敬jìng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慢màn 于yú 人rén 。爱ài 敬jìng 尽jìn 于yú事shì亲qīn ,而ér 德dé教jiào 加jiā于yú百bǎi 姓xìng ,刑xíng 于yú四sì海hǎi 。盖gài 天tiān 子zǐ之zhī孝xiào 也yě。《甫fǔ刑xíng 》云yún :‘一yì人rén 有yǒu 庆qìng ,兆zhào 民mín 赖lài 之zhī 。’? 诸zhū侯hóu 章zhāng 第dì三sān

孝经全文诵读及译文【全十八章】

孝经全文诵读及译文【全十八章】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 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与最重要的道德,以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於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天子章第二】 原文: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 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译文: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 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 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 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万方民众都仰赖他。’” 【诸侯章第三】 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 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 履薄冰。” 译文: 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溢。居高位而没 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财富充裕而不奢 靡挥霍,所以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的财富。能够保持富有与尊贵,然 后才能保住家国的安全,与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大概就是诸侯的孝 道吧。《诗经·小雅·小曼》篇中说∶‘战战兢兢,就像身临深水潭 边恐怕坠落,脚踩薄冰之上担心陷下去那样,小心谨慎地处事。’” 【卿大夫章第四】

最新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2)

[孝经原文] 开k āi 宗z ōng 明m íng 义y ì章zh āng 第d ì一y ī 仲zh òng 尼n í居j ū,曾z éng 子z ǐ持ch í。子z ǐ曰yu ē:“先xi ān 王w áng 有y ǒu 至zh ì德d é要y ào 道d ào ,以y ǐ顺sh ùn 天ti ān 下xi à,民m ín 用y òng 和h é睦m ù,上sh àng 下xi à无w ú怨yu àn .汝r ǔ知zh ī之zh ī乎h ū ?” 曾z éng 子z ǐ避b ì席x í曰yu ē:“参shen 不b ù敏m ǐn ,何h é足z ú以y ǐ知zh ī之zh ī ?” 子z ǐ曰yu ē:“夫f ū孝xi ào ,德d é之zh ī本b ěn 也y ě,教ji ào 之zh ī所su ǒ由y óu 生sh ēng 也y ě。复f ù坐zu ò,吾w ú语y ǔ汝r ǔ 。" “身体sh ēnt ǐ发f ā肤f ū,受sh òu 之zh ī父母f ùm ǔ,不b ù敢g ǎn 毁hu ǐ伤sh āng ,孝xi ào 之zh ī始sh ǐ也y ě。立l ì身sh ēn 行x áng 道d ào ,扬y áng 名m íng 于y ú后h òu 世sh ì,以y ǐ显xi ǎn 父f ù母m ǔ,孝xi ào 之zh ī终zh ōng 也y ě.夫f ū孝xi ào ,始sh ǐ于y ú事sh ì亲q īn ,忠zh ōng 于y ú事sh ì君j ūn ,终zh ōng 于y ú立l ì身sh ēn 。《大d à雅y ǎ》云y ún :‘无w ú念ni àn 尔ěr 祖z ǔ,聿y ù修xi ū厥ju é德d é 。'” 天ti ān 子z ǐ章zh āng 第d ì二èr 子z ǐ曰yu ē:“爱ài 亲q īn 者zh ě,不b ù敢g ǎn 恶è于y ú人r én ;敬j ìng 亲q īn 者zh ě,不b ù敢g ǎn 慢m àn 于y ú人r én 。爱ài 敬j ìng 尽j ìn 于y ú事sh ì亲q īn ,而ér 德d é教ji ào 加ji ā于y ú百b ǎi 姓x ìng ,刑x íng 于y ú四s ì海h ǎi 。盖g ài 天ti ān 子z ǐ之zh ī孝xi ào 也y ě.《甫f ǔ刑x íng 》云y ún :‘一y ì人r én 有y ǒu 庆q ìng ,兆zh ào 民m ín 赖l ài 之zh ī 。’” 诸zh ū侯h óu 章zh āng 第d ì三s ān 在z ài 上sh àng 不b ù骄ji āo ,高g āo 而ér 不b ù危w ēi ;制zh ì节ji é谨j ǐn 度d ù,满m ǎn 而ér 不b ù溢y ì.高g āo 而ér 不b ù危w ēi ,所以su ǒy ǐ长ch áng 守sh ǒu 贵 gu ì

《孝经》全文及译文

孝经全文及译文 【孝经原文】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

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

三字经完整版全文带拼音

三字经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人之初,性本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xiāng yuǎn 性相近, 习相远。gǒu bújiào xìng nǎi qiān 苟不教,性乃迁。jiào zhīdào guìyǐzhuān 教之道, 贵以专。xīmang mǔz?lín chǔ 昔孟母,择邻处。zǐbùxu?duàn jīzhù 子不学,断机杼。d?u yān shān yǒu yìfāng 窦燕山,有义方。jiào wǔzǐmíng jùyáng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jiào fùzhīgu? 养不教,父之过。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 教不严,师之惰。 zǐbùxu?fēi suǒyí 子不学,非所宜。y?u bùxu?lǎo h?w?i 幼不学,老何为。yù bù zhuó bù chéng qì 玉不琢,不成器。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 人不学,不知义。wai r?n zǐfāng shào shí 为人子,方少时。qīn shīyǒu xílǐyí亲师友,习礼仪。xiāng jiǔlíng n?ng wēn xí 香九龄,能温席。xiào yúqīn suǒdāng zhí孝于亲,所当执。róng sì suìnéng ràng lí 融四岁,能让梨。tìyúzhǎng yíxiān zhī弟于长,宜先知。shǒu xiào tìcìjiàn w?n 首孝悌,次见闻。zhīmǒu shùshímǒu w?n 知某数,识某文。yī?r shíshí?r bǎi 一而十,十而百。bǎi ?r qiān qiān ?r wàn 百而千,千而万。sān cái zhě tiān dì rén 三才者,天地人。sān guāng zhě rì yuè xīng 三光者,日月星。 sān gāng zhě jūn chén yì 三纲者,君臣义。fùzǐqīn fūfùshùn 父子亲,夫妇顺。yuē chūn xià yuē qiū dōng 曰春夏,曰秋冬。cǐsìshíyùn bùqi?ng 此四时,运不穷。yuē nán běi yuē xī dōng 曰南北,曰西东。cǐsìfāng yìng hūzhōng 此四方,应乎中。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阅读附答案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 分】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①。性至孝,父疽②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③疾,敬臣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④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⑤之。抑亟⑥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②疽jū:毒疮。③瞀mào 眩:眼花头晕,迷糊。④挈:带领。⑤斫zhuó:砍。⑥亟jí:急忙。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抑亟以身蔽母蔽:遮蔽,遮挡B.不知所之之:去,往 C.或语之曰或:有人D.汝慎无往就死也就:完成 11.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而其父被虏去 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B.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12.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B.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C.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13.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掳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每小题2 分) (1)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译文:(2)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 译文: 10.D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孝经

目录 第一章开宗明义 (1) 第二章天子 (1) 第三章诸侯 (2) 第四章卿大夫 (2) 第五章士 (3) 第六章庶人 (3) 第七章三才 (3) 第八章孝治 (4) 第九章圣治 (5) 第十章纪孝行 (6) 第十一章五刑 (7) 第十二章广要道 (7) 第十三章广至德 (7) 第十四章广扬名 (8) 第十五章谏诤 (8) 第十六章感应 (9) 第十七章事君 (9) 第十八章丧亲 (10)

第dì一yī章zhāng 开kāi 宗zōng 明míng 义yì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 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 ?” 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 ?” 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 。复fù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 。” “身体s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立lì身sh ēn 行háng 道d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忠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 :‘无wú念niàn 尔ěr 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 第dì二èr 章zhāng 天tiān 子zǐ 子zǐ曰yuē:“爱ài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恶è于yú人rén ;敬jìng 亲qīn 者zhě ,不bù敢gǎn 慢màn 于yú人rén 。爱ài 敬jìng 尽jìn 于yú事shì亲qīn ,而ér 德dé教jiào 加jiā于yú百bǎi 姓xìng ,刑xíng

孝经》原文与译文

《孝经》原文与译文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注释】有一天,孔子在他的家里闲坐着,他的弟子曾参,也陪坐在他的一旁。 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一种崇高至极之德,要约至妙之道。拿它来治理天下,天下的人民,都能够很和气的相亲相敬,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会相互的愁恨。这个道德的妙用,你知晓吗?’ 【原文】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注释】曾子听了孔子给他讲的这一段话,道理很深,他不觉肃然起敬,离开他的坐位站起来,向孔子答对说:‘我曾参很鲁钝,不大聪敏,怎么能够知晓这样深奥的道理呢?’ 【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注释】孔子因曾子很谦恭的起来答对,就告诉他说:‘前边所讲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这个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诉你’。 【原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注释】‘说起这个孝道,固然范围很广,但行的时候,却很简单,你要晓得 爱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凡是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原文】‘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注释】‘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摇夺,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做事的时候,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教养的贤德,这样以来,他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原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注释】‘这个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原文】‘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注释】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文王章的这两句话说:‘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 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继续他的德行。’ 天子章第二 【原文】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注释】孔子说:‘要亲爱自己的父母,必先博爱。就不敢对于他人有一点厌恶。要恭敬自己的父母,必需广敬,就不敢对于他人有一毫的简慢’。 【原文】‘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终审稿)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孝经

目录 第一章开宗明义 (1) 第二章天子 (1) 第三章诸侯 (2) 第四章卿大夫 (2) 第五章士 (3) 第六章庶人 (3) 第七章三才 (3) 第八章孝治 (4) 第九章圣治 (5) 第十章纪孝行 (6) 第十一章五刑 (7) 第十二章广要道 (7) 第十三章广至德 (7) 第十四章广扬名 (8) 第十五章谏诤 (8) 第十六章感应 (9) 第十七章事君 (9) 第十八章丧亲 (10)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 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 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 ,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 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 ” 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复fù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 。” “身体s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忠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 :‘无wú念niàn 尔ěr 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 子zǐ曰yuē:“爱ài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恶è于yú人rén ;敬jìng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慢màn 于yú人rén 。爱ài 敬jìng 尽jìn 于yú事shì亲qīn ,而ér 德dé教jiào 加jiā于yú百bǎi 姓xìng ,刑xíng 于yú四sì海hǎi 。盖gài 天tiān 子zǐ之zhī孝xiào 也yě。《甫fǔ刑xíng 》云yún : ‘一yì人rén 有yǒu 庆qìng ,兆zhào 民mín 赖lài 之zhī 。’” 在zài 上shàng 不bù骄jiāo ,高gāo 而ér 不bù危wēi ;制zhì节jié谨jǐn 度dù,满mǎn 而ér 不bù溢y ì。高gāo 而ér 不bù危wēi ,所以su ǒyǐ长cháng 守shǒu 贵guì也yě。满mǎn 而ér 不bù溢yì,所以suǒyǐ长cháng 守shǒu 富fù也yě。富fù贵guì不bù离lí其qí身shēn ,然rán 后hòu 能néng 保bǎo 其qí社shè稷jì,而ér 和hé其qí民mín 人rén 。盖gài 诸zhū侯hóu 之zhī孝xiào 也yě。《诗》shī云yún :“战zhàn 战zhàn 兢jīng 兢jīng ,如rú临lín 深shēn 渊y uān ,如rú履lǚ薄bó冰bīng 。”

《孝经》全文带拼音

孝xi ào 经j īng 第dì 一yī 章zhāng : 开kāi 宗zōng 明míng 义yì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侍shì。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复fù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身shēn 体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fù母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中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 :‘无wú念niàn 尔ěr 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

第dì 二èr 章zhāng : 天tiān 子zǐ 子zǐ曰yuē:爱ài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恶è于yú人rén ;敬jìng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慢màn 于yú人rén 。爱ài 敬jìng 尽jìn 于yú事shì亲qīn ,而ér 德dé教jiào 加jiā于yú百bǎi 姓xìng ,形xíng 于yú四sì海hǎi 。蓋gài 天tiān 子zǐ之zhī孝xiào 也yě。《甫fǔ刑xíng 》云yún :“一yī人rén 有yǒu 庆qìng ,兆zhào 民mín 赖lài 之zhī 。”

孝经全文及译文 孝经原文解读

孝经全文及译文孝经原文解读【原文】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

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古诗文网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读解】 这一章书,是全部孝经的纲领。它的内容,就是开示全部孝经的宗旨,表明五种孝道的义理,本历代的孝治法则,定万世的政教规范,列为一经的首章。 有一天,孔子在他的家里闲坐著,他的弟子曾参,也陪坐在他的一旁。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一种崇高至极之德,要约至妙之道。

拿它来治理天下,天下的人民,都能够很和气的相亲相敬,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会相互的愁恨。这个道德的妙用,你知晓吗? 曾子听了孔子给他讲的这一段话,道理很深,他不觉肃然起敬,离开他的坐位站起来,向孔子答对说:我曾参很鲁钝,不大聪敏,怎么能够知晓这样深奥的道理呢? 孔子因曾子很谦恭的起来答对,就告诉他说:前边所讲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这个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诉你。 说起这个孝道,固然范围很广,但行的时候,却很简单,你要晓得爱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凡是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摇夺,

《孝经》第四章:原文、译文及故事

《孝经》第四章:原文、译文及故事 导读:本文《孝经》第四章:原文、译文及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卿、大夫章第四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译文】 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去做。所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著意考虑也不会越轨。於是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衣饰、语言、行为这三点都能做到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则,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盛。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诗经·大雅·民》里说∶“要从早到晚勤勉不懈,专心奉事天子。 【品读】 卿、大夫在社会中是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帮助君王制定

政策,也就是政策决定的集团,辅助君王治理国家,有效地把君王的思想贯穿下去,对下是全国行政的枢纽,是具体执行者,卿、大夫在言语上、行动上要和于礼法,起到示范人群的作用,所以地位也很高。仅次于诸侯。 【故事】彩衣娱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 有诗赞曰: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 ,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 ?” 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 ?” zǐyuēfūxiào dézhīběn yějiào zhīsuǒyóu shēng yěfùzuòwúyǔrǔ 。” 身shēn 行háng 道dào 亲qīn ,dé 。’” 。爱ài 敬jìng 也yě 。 危wēi ,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shēn ,然rán 后hòu 能néng 保bǎo 其qí社shè稷jì,而ér 和hé其qí民mín 人r én 。盖gài 诸zhū侯hóu 之zhī孝xiào 也yě。《诗》shī云yún : “战zhàn 战zhàn 兢jīng 兢jīng ,如rú临lín 深shēn 渊yuān ,如rú履lǚ薄bó冰bīng 。” 非fēi 先xiān 王wáng 之zhī法fǎ服fú不bù敢gǎn 服fú,非fēi 先xiān 王wáng 之zhī法fǎ言yán 不bù敢gǎn 道dào ,非fēi 先xiān 王wáng 之 zhī

德dé行xíng 不bù敢gǎn 行háng 。是shì故gù非fēi 法fǎ不bù言yán ,非fēi 道dào 不bù行xíng ;口kǒu 无wú择zé言yán ,身shēn 无wú择zé行háng ;言yán 满mǎn 天tiān 下xià无wú口kǒu 过guò,行háng 满mǎn 天tiān 下xià无wú怨yuàn 恶è:三sān 者zhě备bèi 矣yǐ,然rán 后hòu 能néng 守shǒu 其qí宗zōng 庙miào 。盖gài 卿qīng 大dà夫fū之zhī孝xiào 也yě。《诗》shī云yún :“夙sù夜yè匪fěi 懈xiè,以yǐ事shì一yīrén 同tóng 。故gù忠zhōng ,以yǐ位wèi ,而ér 尔ěr 所suǒ 人rén 之zhī孝xiào 之zhī有yǒu 也yě 。 曾céng 子zǐ曰yuē:“甚shèn 哉zāi ,孝xiào 之zhī大dà也yě !” 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天tiān 之zhī经jīng 也yě,地dì之zhī义yì也yě,民mín 之zhī行háng 也yě。天tiān 地dì之zhī经jīng ,而ér 民mín 是shì则z é之zhī。则zé天tiān 之zhī明míng ,因yīn 地dì之zhī利lì,以yǐ顺shùn 天下tiānxià。是shì以yǐ其 qí

《孝经》原文与译文

《孝经》原文与译文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注释】有一天,孔子在他的家里闲坐著,他的弟子曾参,也陪坐在他的一旁。 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一种崇高至极之德,要约至妙之道。拿它来治理天下,天下的人民,都能够很和气的相亲相敬,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会相互的愁恨。这个道德的妙用,你知晓吗??【原文】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注释】曾子听了孔子给他讲的这一段话,道理很深,他不觉肃然起敬,离开他的坐位站起来,向孔子答对说:…我曾参很鲁钝,不大聪敏,怎么能够知晓这样深奥的道理呢?? 【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注释】孔子因曾子很谦恭的起来答对,就告诉他说:…前边所讲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这个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诉你?。 【原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注释】…说起这个孝道,固然范围很广,但行的时候,却很简单,你要晓得

爱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凡是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原文】…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注释】…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摇夺,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做事的时候,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教养的贤德,这样以来,他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原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注释】…这个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原文】…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注释】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文王章的这两句话说:…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