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含10个例子)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践

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践

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践“教学评一致性”是数学课堂的压舱石,也是教师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的导航仪,更是教师界定师生角色、释放生命活力、助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成长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要素交集在数学课堂上,“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将小学生的主体认知与素质发展确定为教、学、评三大要素的共同交集与价值指向,以此提升“教学评一致性”的目标性与实效性。

“教”要为小学生的“学”服务,提供一个直观认知、科学先进、主体参与的高效环境,“评”要注重“教”对“学”的服务性、催发性与增效性。

因此,“教学评一致性”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与快乐成长,小学生的主体成长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目标。

例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章“加减法(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加减法运算需要小学生开展抽象思维活动,因而对于擅长直观认知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与接受难度,因此,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游戏教学,用小学生最喜爱的游戏活动激发其生命活力与认知能力,让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切实提升大脑的兴奋程度与信息处理能力,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发展能力。

如教师可以给每个小学生分发3个小皮球,然后进行“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活动,以游戏活动的输与赢去帮助小学生切身感悟加与减的内在含义。

这样,良好的生命状态与主体能动就能帮助小学生慢慢习惯于抽象思维活动支持下的加减法计算。

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关注教师的“教”是否优化了小学生的“学”,是否帮助小学生跨越了直观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界限,是否助力小学生主体状态、学习能力、认知效率的综合提升,这样就会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打造体系环境。

(二)客观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要素在数学课堂上,“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评价能力、拓展能力以及发展能力,能够高质量地处理已经获得的所有信息。

教师能够在“评”中客观认识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在深思熟虑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更能够在“教”中高质量地贯彻执行,有效优化小学生的“学”,以此形成一系列良性反应。

如何有效实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含实例,实用)

如何有效实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含实例,实用)

体悟细腻的描写,亲近伟大的鲁迅——例谈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鲁迅的作品《雪》,值得学习的知识点很多,仅以细腻描写一项为例,就有新奇的比喻、美妙的叠词、词语的反复、细腻的修饰语等多种方法。

如何准确简洁地呈现学习目标,有效实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是我反复深思的问题。

经过磨课,我把最初的学习目标:品析作者对江南雪和北方雪的描绘,学习细腻描写的方法,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深远情思,调整为更准确、简洁、具体的学习目标:体悟作者对雪景的描绘,学习用细腻的修饰语表达细腻的感情。

身为一名崇拜先生的语文教师,我渴望通过自己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努力让学生亲近先生的作品,走进先生的心灵。

以细腻的修饰语为切入点,来深入解读文本。

这是我教学思路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巧探思路,亲近作者《雪》的设计我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努力。

设计时我巧妙地以“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三个概念化的标签,作为课堂的主线,将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推进:“文学家——感受意境之美”思考:文章描绘了哪些地方的雪,这些雪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领略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先生在这篇作品中给我们带来的文学意境之美。

“思想家——感受情感之切”思考:你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更深沉的情感吗?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感受作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文章中传递出来的深邃思想和真切情感。

“革命家——追寻战斗之魂”思考: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赞美哪里的雪,请说明理由。

让学生通过品读结尾部分的修饰语,感受作者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所传递出的战斗灵魂。

这样的设计使教学环节十分清晰,教学内容的选定也始终围绕这个中心,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解惑服务。

学生在熟悉的“概念化”的三个关键词的推进下,通过体悟细腻的修饰语,深入地认知了《雪》,认知了先生,使先生逐渐立体、丰满起来。

优化的教学程序,使整堂课上得有条不紊,一线串珠,成就了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细读文本,探究微点所谓微点,就是文本的动情点,思维的触发点。

原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策略

原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策略

原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一致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教、学、评一致性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学生研究、教师教学和研究成果评价三个要素的协调匹配。

这种一致性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内在的研究动机,释放学生的成长潜能,实现学生的独立全面发展。

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学情满堂灌”“被动研究互动差”“无效评价激励弱”等问题,导致学生对语文研究兴趣不高,表现较差。

因此,推动教学评有机一致,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定位课堂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并且符合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其次,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研究规律,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研究中感到愉悦和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三、评价方式的创新和完善最后,教师需要创新和完善评价方式。

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科学的,并且符合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

教师应该注重评价的过程,通过及时、准确、有效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评价中体验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研究动机是推动学生研究的内在力量,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研究动机。

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动机,使其主动参与研究,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如情感表达、情感交流等,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深入理解文本。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冲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评一致性教案模板

教学评一致性教案模板

教学评一致性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面向XX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授课时间共1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四、授课教师具备相关学科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了解学生需求,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形成相应的技能,例如:分析、解决问题、创新等。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会总结学习过程,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课程核心知识点的讲解与运用,使学生掌握关键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难点对课程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认知障碍,如理解困难、操作失误等,需进行针对性指导。

后续部分(七至十二)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教学评一致性教案模板的示例: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问题、情境、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2、新知讲授(20分钟)讲解课程核心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3、合作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巩固练习(10分钟)设计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5、拓展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激发创新意识,提高思维品质。

八、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含10个例子)

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含10个例子)

例谈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例1:要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最难的是做到评价与目标的匹配。

这个月,我听了我校张英红老师执教的《雪》,对此获益匪浅。

张老师这节课学习目标只确定了一个:体悟作者对雪景的描绘,学习用细腻的修饰语表达细腻的感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张老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多种朗读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没有读书声的课堂不是完整的语文课。

张老师这节课可以说是以读导学,以读促学。

为了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江南雪的优美和朔方雪壮美的特点,张老师采取了男女生对读的方式。

在理解文章结尾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时,更是巧妙地捕捉到这句文眼,抓住“孤独、死掉”这样的微点,让生自读,齐读,以读解文,以读促思,深入理解了鲁迅先生的战斗情怀。

不仅如此,张老师还安排了学生自读、默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两次默读,让学生从细处着眼,推敲、品味关键的字句,这对于理解先生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如此,《雪》这篇文章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太难理解了,此时张老师的巧妙引导发挥了很大作用。

张老师先和学生一起品析一个句子,再大屏出示文中的典型例句,最后让学生自己从文章找出使用细腻修饰语的句子,给学生时间,引导,发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味笔法,感悟情感。

最后课堂小练笔环节中,两个同学的习作展示也很好印证了这一点。

令我佩服的还有一点,张老师总是适时搭建问题阶梯,让学生自然生成对文章的个性解读,在探究先生喜欢哪里的雪这一问题时,学生提出喜欢北方的雪,张老师大屏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适时追问,鲁迅仅仅想写北方的雪吗,学生顺着老师的点拨直入文章的主旨。

总之,这节课,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想达到实效,就应该目标要小而实,评价方式应该多种多样。

例2:有效创设情境,促进目标达成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使师生双方达到和谐统一。

例谈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含13例)

例谈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含13例)

例谈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例1:用“批注式阅读”点亮心灯达成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我喜欢用“批注式阅读”达成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

”用笔来思考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

“批注式阅读”可以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于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阅读,并在阅读的同时积极地引导他们在读中开展思维,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样便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这样的读书,能让学生的心沉下来,思维飞起来,能真正的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

然后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这些批注,既是检验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从而能有效地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我指导学生主要运用“赏析式批注”和“仿写式批注”这两种方法进行阅读。

如:学习《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这篇课文时,我指导学生主要采用“赏析式批注”的阅读方式——让学生自读、体味、勾画、批注,以赏析的形式进入文本,把自己阅读时觉得颇有意味的句子、语段标划下来,作评点,写感悟。

在交流赏析“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枝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这个排比句时,我又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式批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批注式阅读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懒”了下来,学生动了起来。

课堂上,看似一片沉默,可学生的思维却在激情飞扬。

因此,它不仅是达成学习学习目标的有效方式,也是一种终生受益的阅读方法。

例2:苗老师的《让人物的表情生动起来》一课,精心的教学设计,科学地实施手段,很好地达成了目标。

首先苗老师用生动的富有哲理的语言导入,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这样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声情并茂地讲解三树理论----树干(目的),树枝(方法),树叶(生动的表达),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时的思路、掌握方法。

然后通过侯文咏的《拾鞋记》的练习来达成目标。

苗老师的练习设计多样,独具匠心,有对划线句子的赏析,通过赏析掌握讲过的方法理论,有根据原文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进行生动的神态描写等等,课堂效果非常好。

案例:课堂现场的“教-学-评一致性”

案例:课堂现场的“教-学-评一致性”

案例:课堂现场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是教学最终发生的地方,教研团队的集体备课、老师个体的精心设计,都是为课堂教学效劳的。

“教-学-评一致性”最终需要在课堂上呈现。

本文试以我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交换”一课为例,阐述我们是如何在课堂现场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

“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是学习目的。

所谓“教-学-评一致性”,乃是学习目的引领下的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达成的一致性。

因此,要落实课堂现场的“教-学-评一致性”,关键在于保证学习目的的始终在场、课堂评价的全程跟进、教学活动的充分展开。

一、学习目的始终在场目的是一节课的灵魂,只有学习目的始终在场,才可能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从已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能发现目的意识缺失的现象。

很多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是有学习目的的,但在上课时就会忽略目的,导致课堂现场与设定的目的处于分裂或游离的状态。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学习目的必须始终在场。

首先,强调学习目的的落实。

例如:在这一节课中,为了落实第一工程标─“能根据数量关系,结合画图的方法,进展‘大杯’与‘小杯’的交换”,我在教学例一时提出这样几个详细的目的要求:〔1〕说出“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的意思〔至少一种〕。

〔2〕画出交换的示意课图。

〔3〕进展正确的计算。

其次,注重评价任务的执行。

执行评价任务其实就是让目的在场。

例如:还是这个环节,教学例一的三个要求即我的评价内容。

我的详细做法是:〔1〕提问: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怎么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2〕告诉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交换方式,在老师发的纸上画出示意图。

〔3〕根据示意图,列出算式解答。

〔4〕同桌交流后,把方法介绍给大家。

以上涉及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对于老师把握学生完成学习目的的情况非常重要。

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就是通过评价执行,始终观照学习目的的过程。

二、课堂评价全程跟进评价是检测课堂效果的手段,只有在评价全程跟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让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让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让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第一篇:让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让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导航,它能让教师明确本节课教的目标,学生明确学的目标,以及整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心灵体验。

基于这一点,要做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首先要制定出精确的教学目标。

在同研之前,对我们目前的教学目标做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照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是否从学生角度描述了学生学习的达成度?现象是有的教师在目标描述时,还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描述教的达成度。

2.教师在每一次教学设计前是否对照目标,预估学生对本堂课学习的达成度?现象是教学活动与目标不对应,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例如:《代数式》一节我们制定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会说出数字、字母间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概念的产生过程,体会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和代数式的建模思想。

情感与态度:在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与之前相比,虽然目标还是三个方面,虽然也只是几个词语的差别,但是所表达出来的教学目标的涵义是截然不同的。

从目标上能明显的看出学生当堂要解决的问题,要体会什么样的建模思想;教师要怎样协助学生达成目标都是一目了然。

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后,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设计,才能达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二、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的好坏,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所以在提出“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之后,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一定要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1.你选择教学内容是不是有利于落实学习目标?2.你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3.你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活动对应于落实哪个学习目标?4.你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学习?5.你是否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每一种情况都进行了预设?其实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你是否能够回答:围绕学习目标,你选择了什么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的?设计了怎样的教学活动?落实的怎样?我们认为,既然“生命化课堂”的首要含义即“尊重生命需要”,那么它就不应是一种模式,而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立足于学科的自身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按照每堂课知识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每节课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教案

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教案

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教案一、引言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之一。

教学目标是明确的、可衡量的学习结果描述,而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和评估。

确保教学目标和评价的一致性,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就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份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实现这一一致性。

二、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的重要性1. 明确教学目标:一致性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成果。

通过将评价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明确学生应该学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 指导教学设计:一致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教学目标和评价的一致性可以帮助教师将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实现有效教学。

3. 促进学生学习:一致性要求教师的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更加清晰,并为其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

学生了解评价标准后,能够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4. 提高教学反馈效果:一致性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可以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反馈,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实现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的方法1.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用可衡量的方式表达出来。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观察的,并能够反映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

2.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教师需要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测试、项目作业、小组合作等形式。

评价方式应该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

3. 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标准,以明确学生在不同学习层次下的表现与要求。

评价标准应该是公正、可衡量的,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准确的评价。

4. 提供明确的反馈和指导:教师应该根据评价结果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和指导。

例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课堂的落地

例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课堂的落地

例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课堂的落地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相同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保证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这一理念的落地需要教师们共同努力,以下是我对于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的落地的一些具体实践。

明确评价标准。

教师可以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使得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可以邀请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同行教师参与,以获得更多的专业意见和建议,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建立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如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小组讨论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学生学习平台和在线评价工具,来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评价结果,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及时反馈和指导。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及时纠正错误和提升能力。

在给学生反馈时,教师可以采用具体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评价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建立评价共同体。

教师在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时,可以与同行教师建立评价共同体,相互交流和分享评价经验,共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可以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评价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习,提高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的落地需要教师们明确评价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和指导,并与同行教师建立评价共同体,共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公正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3篇)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方式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种一致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施策略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1. 教学目标一致性教学目标一致性是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并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活动一致性教学活动一致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3. 评价方式一致性评价方式一致性是指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方式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1.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2. 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

教学活动应具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3.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提问、作业、考试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结果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4.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教师应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

同时,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通过以下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

2.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教案中的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案中的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案中的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教学改进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而教学目标则是教师制定的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能力要求。

在教学中,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之间应该保持一致性,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问题,并提出一些实践建议。

一、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制定的预期结果,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性依据。

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明确性: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具体指导学生学习所需达到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一节初中英语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是“学习并能够熟练运用动词的现在进行时态构造句子”。

2. 可行性:教学目标应该具备可行性,即学生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能够实现。

3. 阶段性:教学目标应该有一定的阶段性,即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能够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

二、教案中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指导。

教学评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综合性:教学评价应该从多个层面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能力运用、思维能力等。

2. 实时性:教学评价应该及时进行,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公正性:教学评价应该公正客观,不受个人偏见和主观评价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意味着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应该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达到教学目标。

具体来说,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 评价内容的一致性: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一致,即评价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

2. 评价方式的一致性:教学评价的方式应该与教学目标的要求相适应,即采用符合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3. 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教学评价的结果应该与教学目标的预期结果相一致,即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尝试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尝试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尝试──以《灰雀》为例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陈基编者按:2011年,崔允漷先生曾撰文呼吁《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指出当前语文教学课堂中普遍存在无目标导向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穿溜冰鞋”的课;或者是偏离目标的教学,即我们常说的那种“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或者不受目标制约的“深挖洞,广积粮”的课。

并给出了如何送教学“回家”的理论依据与操作路径。

然后,时隔几年后的今天,观察我们的语文课堂,崔先生提出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

为此,《小学语文》杂志从2015年第9期开始,以崔先生给出的路径为指导,邀请广东省的陈基老师,尝试进行“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设计系列探索,同时,邀请大家成为我们“教学设计”的试教者,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共同送语文“教学”回家。

关键内容重读:教学何以“回家”──基于课程标准,追求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学的“老家”是国家课程标准,教师理所当然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

如何才能让教学“回家”呢?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

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

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

也就是说,当明确了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作品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

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

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

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效果的一致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效果的一致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效果的一致在教育领域中,教学目标与学习效果的一致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未来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这两者的完全一致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明确且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实现一致性的基础。

教学目标应当具有清晰性、可衡量性和可达成性。

清晰性意味着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掌握什么知识、技能或态度。

例如,在数学课程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就是一个明确的目标。

可衡量性则要求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具体的标准来评估,比如学生在考试中的得分、作业的完成质量等。

可达成性则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目标既不能过高让学生望而却步,也不能过低使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

课程标准为教学目标提供了宏观的指导框架,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而学生的特点包括他们的年龄、学习风格、先前知识储备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与学生交流、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等方式来了解学生,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效果的一致也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群体。

以讲授法为例,它适合于传授系统的知识和理论,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可能效果不佳。

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则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灵活选择和组合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在讲解复杂的概念时,可以先采用讲授法让学生获得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或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落实“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落实“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落实“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 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并让学生的反馈能够及时的得到评价。

让开放成为中学数学课堂学习充盈活力的诗意追寻,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学生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高阶思维的“魂”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课堂上,教师应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

要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把爱心留给学生,平等对待,真心实意,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以此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用自己的真情与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俗话说:“亲其师才信其道。

”打起了积极性,效率才会更高。

二、充分的探究思考——培养高阶思维的“根”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课堂教学只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不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和能力培养,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面对这样严峻的问题,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教师的思维要与学生的思维“同频共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反思,拓展运用,获得打开数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我认为“自主学习”不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有选择的适用于数学教学中。

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的方式来学习。

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把其案例和案例集中凸显的自主学习理念做以下阐述。

怎样在教学中实现评价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

怎样在教学中实现评价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

怎样在教学中实现评价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一、什么是课堂教学评价(一)定义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所实行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及其效果所实行的价值判断。

广义的课堂教学评价通常有过程和结果、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维度。

因为前面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学生和教学结果的评价,所以,我们这里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实行的评价。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66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行评价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对教学过程实行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对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实行评价;二是对学生活动实行评价,这种评价则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评价中心,要求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得到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的发展和进步实行评价,它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作为基础;三是对教学效果实行评价,它往往是在教学结束之后对学生的进步所实行的评价,与第二种评价的不同在于,前者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来推测其可能的收获,而对教学效果实行的评价则往往是在课堂教学之后通过考试等测量手段来实行的。

在这三种评价方式中,第三种方式往往同学生评价相联系,而且是学生评价的重点,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实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种评价方法当前还处于探索之中,如,是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实行评价还是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行为实行评价。

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评价还是课后实行评价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过程评价则是当前主要采用的,也是相对较为成熟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我们这里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也就是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能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实行不同分类。

1.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按评价目的能够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奖惩性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教师实行奖惩,它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奖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教师晋级、嘉奖、降级、解聘等的依据。

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3篇)

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3篇)

第1篇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评一致性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以下是明确教学目标的一些策略:1. 研究课程标准: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2. 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3. 制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

二、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

以下是设计教学活动的一些策略:1.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2. 创设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设计教学环节:合理规划教学环节,如导入、新授、巩固、总结等,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4. 课堂互动: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价。

以下是实施教学评价的一些策略:1.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2.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等。

3. 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评价反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以下是调整教学策略的一些策略:1. 分析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2. 调整教学内容: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 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含实例)

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含实例)

如何有效实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针对网络观课平台观摩的几位老师执教的展示课以及教学视导中与老师们就“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话题所进行的面对面的研讨,我以《爱莲说》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现“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

课标解读《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首先,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求,文言文用韵抑扬顿挫,用语简洁精美,学生通过多读多练、熟读成诵,既可以体验音节美、音韵美、意境美,又可以促进语感的形成。

其次,新课标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材分析《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文所谈到的是知识分子处事立身的态度。

《陋室铭》和《爱莲说》都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都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陋室铭》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君子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

《爱莲说》将莲、牡丹、菊花分别比作三种不同品格的人群,在对莲的具体描写中渗透出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爱莲即爱君子之德。

两篇文章在写法和内容上都有相通之处,我认为说比铭容易理解,所以先学习了《爱莲说》之后,尝试将《陋室铭》作为学习托物言志和君子之德的一个延伸学习。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文章篇幅短小,疏通文意不甚费力,语句又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在读准、读通这两个环节难度不大。

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微言大义以及含蓄的言外之意,从而理解作者借莲花所表达的君子之德。

例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课堂的落地

例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课堂的落地

例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课堂的落地教学评一致性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指的是教师的教学评估标准与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教学评一致性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具有以下的具体落地方式。

1. 确定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知识和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评估标准,确保教学目标的具体、明确和评估标准的客观、公正。

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讲解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 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科学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开展多元化、有趣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3. 实施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应该是客观、公正和可靠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尽可能地做到评估的一致性。

4.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在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

教师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支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5. 建立多维度评估机制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维度、全面的评估,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品德素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等。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如课堂测试、作业评估、小组讨论、个人报告等,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和工具,建立全面的教学评估机制,保证评估结果客观、公正、可靠。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期相关研究已经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应的变革。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课堂设计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的一致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匹配程度。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教学设计遵循的路线是“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首先制定学习目标,确保课堂核心与方向的正确性;然后根据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用以评估诊断学习目标的达成;最后才是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内嵌评价任务,通过有序的环节帮助学生追求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

下面我将以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位置与分布》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教学评一致性的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设计:第一步:制定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东北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东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教材分析】本章以东北地区为例,主要从位置与自然环境,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产业分布三部分让学生认识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区域的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因此首先介绍了东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人口及城市分布,最后结合区域条件分析其产业分布特点,指出其发展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关措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重点:影响东北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因素。

难点: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综合思维。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具备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能够分析归纳简单的地理规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特征。

本节课复习东北地区,重心放在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归纳自然条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例1:要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最难的是做到评价与目标的匹配。

这个月,我听了我校张英红老师执教的《雪》,对此获益匪浅。

张老师这节课学习目标只确定了一个:体悟作者对雪景的描绘,学习用细腻的修饰语表达细腻的感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张老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多种朗读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没有读书声的课堂不是完整的语文课。

张老师这节课可以说是以读导学,以读促学。

为了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江南雪的优美和朔方雪壮美的特点,张老师采取了男女生对读的方式。

在理解文章结尾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时,更是巧妙地捕捉到这句文眼,抓住“孤独、死掉”这样的微点,让生自读,齐读,以读解文,以读促思,深入理解了鲁迅先生的战斗情怀。

不仅如此,张老师还安排了学生自读、默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两次默读,让学生从细处着眼,推敲、品味关键的字句,这对于理解先生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如此,《雪》这篇文章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太难理解了,此时张老师的巧妙引导发挥了很大作用。

张老师先和学生一起品析一个句子,再大屏出示文中的典型例句,最后让学生自己从文章找出使用细腻修饰语的句子,给学生时间,引导,发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味笔法,感悟情感。

最后课堂小练笔环节中,两个同学的习作展示也很好印证了这一点。

令我佩服的还有一点,张老师总是适时搭建问题阶梯,让学生自然生成对文章的个性解读,在探究先生喜欢哪里的雪这一问题时,学生提出喜欢北方的雪,张老师大屏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适时追问,鲁迅仅仅想写北方的雪吗,学生顺着老师的点拨直入文章的主旨。

总之,这节课,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想达到实效,就应该目标要小而实,评价方式应该多种多样。

例2:有效创设情境,促进目标达成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使师生双方达到和谐统一。

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情境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通过主体的自主建构,获得个人的认知,促进目标的达成。

下面本人就刘丽霞老师《海燕》一课的教学课例来谈一谈实施情境教学,促进目标的达成的一些做法和反思。

一、情境教学的实施步骤1.以朗诵渲染情境,让学生意犹未尽在语文课堂上,朗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朗诵来渲染情境,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刘丽霞老师的这节课中,刘老师首先让学生看大屏幕,聆听诗朗诵。

激流澎湃的大海,震撼人心的诗朗诵,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们也迅速地饱含热情的投入到这节课堂中来,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2.以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用图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不仅生动形象、简洁明了,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课文知识的了解,增强个人的理解。

在整节课堂上,刘老师先后多次播放诗朗诵的视频,视频中,高傲飞翔的海燕,胆小懦弱的企鹅,恐惧呻吟的海鸥都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让学生们在倾听朗诵的同时,加深了对这些事物的理解,这也为学生们学习象征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3.以生活展现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

高尔基生活的时代毕竟过于久远,学生们对高尔基的了解比较少。

为此,刘老师在课堂上插入了高尔基以及当时俄国的相关介绍,并用幻灯片出示了高尔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高尔基写的一段话。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的理解,刘老师反复带领学生们朗读这段话,从而加深了学生们对高尔基,对《海燕》的理解,有效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4.走出情境,促进学生知情统一然而,课堂毕竟是课堂,不能让学生们一味的沉湎于此而忘却了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为此,在每一个教学情境的活动完成后,刘老师都会及时地把学生的思维从情境之中转向情境之外,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情境创设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

这样,情境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情境而情境,为了形式而形式,才能真正达到以境激情、知情统一的教学效果,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学生开心、愉悦,它要使追求知识与情境两者完美结合,使知识的获取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力量,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例3:目标集中评价及时环节合理如何有效实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通过网络平台观摩的这几节展示课,我认为“目标集中,评价及时,环节合理”1、教学目标要集中明确。

李玉霞老师的作文课,目标就非常集中明确:1、.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微笑描写的具体生动。

2.通过比较欣赏,将微笑描写的典型突出。

该目标一亮出,我立刻感觉这个目标可操作性强,每一个目标后半句是该堂课训练的重点,而前半句则是训练的手段,通过一种手段,训练学生一种技能,相当精炼。

这应该是李老师经过仔细推敲,反复斟酌才归纳出的,而观摩整堂课,也的确是仅仅扣住这个目标进行的。

我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无论是复习课还是新授课,都应将目标设计的集中而明确,哪怕是一节课只训练一个知识点,一个阅读题型。

2、评价及时而有效。

评价及时才能将有效推动整个阅读过程,像《海燕》中的配乐朗诵,体会海燕的形象,《绝唱》中运用微视频“巧克力如丝绸一般柔滑”来学习通感的写法等等,这些评价手段都是及时而有效的,引领学生进一步阅读体会,有效达成目标。

李玉霞老师还运用图片来吸引学生说、写不同的微笑,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性。

所以评价是否恰切,是否及时是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3、围绕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要合理科学。

李老师在引领学生进行细描时,采用微视频一边学习什么是联想,一边讲解如何将联想运用到写作,去进行人物描写,紧接着及时修改学生的“微笑”片段,再进行提升训练:屏幕上出示图片,学生口头训练,积累词汇细描屏幕上的人物微笑,环环相扣,合理而科学。

例4:以前我们语文教师由于缺少正确分析教学目标,在课堂设计时更多注重过程,认为目标只是格式需求,是教学中的一种形式安排。

导致目标的制定宽泛而空洞。

缺少可操作性,缺少计划性,无法完成学习目标,甚至可能千篇一律。

通过近一年多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所有设计的核心,无论是教学资源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评价方式的确定,都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完成的。

那么如何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首先,制定教学目标应该具体。

例如以前《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目标是:1.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2.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这一目标不具体,宽泛空洞。

通过修改后,本节课的目标我设定为:1能够概括文章事件并从中概括母亲品性,感受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习文章多角度选材和细节描写的手法,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这样修改,目标切口相对小,我在把握课堂教学时,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方向性明确,就能达到预期目标。

其次,制定的学习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在定学习目标时要切合学生实际,并且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课堂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明确在自学中采用什么方法,是自主学习还是小组合作,明确在学习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完成哪些内容,明确各学习环节所用的时间。

教师在呈现学习目标后,学生在课堂上不用教师解释就明白本节课的任务,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紧张又有条不紊的展开课堂学习。

例5: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它能让教师明确本节课教的目标,学生明确学的目标,以及整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心灵体验。

基于这一点,要做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首先要制定出精确的教学目标。

以前教文言文的时候,我是这样确定知识目标的:掌握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自己感觉这样写比较全面,但是由于目标设置的太大了,在讲课的时候,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检测的时候,学生对重点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掌握的不够理想。

了解了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解读之后,我豁然开朗。

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依据课程标准,同时还要把课程标准细化为具体的目标,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目标。

于是在讲《童区寄转》我确定了这样的知识目标:1、掌握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并作解释:荛、布、囊、易、恩、奇。

2、比较重点虚词为、所、即在不同句子的含义。

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重点字词,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对课文的理解也比较深入,相信,只要我们把目标定具体,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慢慢地提高。

二、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的好坏,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所以在提出“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之后,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一定要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1、你选择教学内容是不是有利于落实学习目标?2、你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3、你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活动对应于落实哪个学习目标?4、你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学习?5、你是否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每一种情况都进行了预设?例如王伟波老师讲的《绝唱》这节课,设计了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图片引出问题,第二个环节出示目标,明确方向,三个环节检测生字或注音,第四个环节品析人物,第五个环节学会描写声音的方法,第六个环节牛刀小试,当堂落实。

每一个环节都对应着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

其实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你是否能够回答:围绕学习目标,你选择了什么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的?设计了怎样的教学活动?落实的怎样?三、评价标准要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就必须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评价的标准。

评价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也是促成目标达成的动力,它们是相辅相承的,所以当目标明确之后我们就要设计与其相对应的评价标准。

这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1、设计与目标一致的预设评价。

一节高效的课堂必须在课前对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出相应的预设,并制定相应的评价。

2、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当堂检测往往是随意找几个相对简单的题目就行了,这样就容易导致测评内容与目标存在偏离,甚至偏离较大。

如果测评没有和目标保持一致就无法检测到学习的效果,也就无法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学习目标还有多远,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

例如,为了检测“通过品读重点段落,学会从多个角度描写声音的方法”这一目标,王伟波老师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试着用通感的手法仿写句子。

所以,我们要选择与学习目标一致的题目作为检测,从而对学生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做出准确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