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注意和感知觉

合集下载

教案第三章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教案第三章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教学中注意:
依据幼儿期儿童视觉敏度发展的特点,在工作中制 作教具和图片时文字图片画的要大些。 教室的采光要 充足,儿童离黑板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要合适。培养幼儿 养成良好的看东西姿势。
2、颜色视觉发展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 辨色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3个月 即已出现。 新生儿——区别红与白 3个月——区别灰色与彩色 2-3岁——先掌握红黄,再掌握绿蓝, 4岁——能把颜色和名称联系起来。
时间知觉在教育的过程中发展,有规律的幼儿园 生活能帮助儿童建立时间观念。(如一日常规活动)
幼儿初期已有早晨、下午、晚上的概念, 但会错用今 天、明天、昨天。
幼儿中期有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但会错用前天、 后天。
幼儿晚期能分清以上概念,知道星期几和四季。但对 更短和更远的概念分不清。
教学中注意: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 器的作用停止后,感 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 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 间,这种现象就叫后 像。
(二)感觉的变化
1、感觉适应现象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 味觉适应:厨师烧菜 肤觉适应:冬季游泳
2、感觉相互作用
各种感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很 多歌星唱歌时常常配合动作,高音时伸长脖子, 低音时弯下双膝。例如beyond的黄家驹、费 玉清。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指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对象、背景,二者可互换。
对象与背景的转换图
2、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人的感官时,
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连续
封闭
知觉整体性的主观轮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 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把它标志出来。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1.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2.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皮肤觉)(2)内部感觉(饥觉、渴觉、内脏的通觉)(3)本体感觉(动觉、平衡觉)3.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2)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服装、工艺、军事伪装)4.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量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2)适应现象①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刚开始我们会觉得两眼发眩,什么也看不清楚,可经过几秒后,我们的视力又恢复常态)②暗适应:由明到暗(如:刚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的适应现象)所有感觉中,唯有痛觉不能适应(3)感觉的相互作用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了糖果之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弱光刺激可以提高听觉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如:看见红、橙、黄产生暖的感觉)③感觉之间的补偿作用: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其它感觉会给予补偿(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听觉特别好)5.知觉的规律(或称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如:“人脸双关图”每个人对一幅图的解读不同,是因为知觉的选择不同)(2)知觉的整体性: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该事物的全面知觉(如:我们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就能在头脑中产生一辆汽车的知觉)(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如:一面红旗,在白天与晚上明度发生变化,但人们依旧会知觉旗是红色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人的评价方向)(4)知觉的理解性:人对当前所知觉的对象,总是以个人的过去经验加以认同和解释(例:在知觉斑点图形时,如果有人用语言提示一下、哪怕只讲一个“狗”,人们就很容易理解这是狗的侧影图)6.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知觉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2)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3)知觉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2)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2)

如活动卡片,活动模型及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片视听工具。
4、根据知觉的整体性,凡是在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而被我们清晰地感知。
5、感知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要求在直观教学中,动员学生,多种分析器参加活动。
二、 用咸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视察力。
一)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成,是有目的而计划比较持处知觉。观察比一般知觉更强调是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观察也叫“思维的知觉”。
B在整体性知觉中,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刺激物的个别部分改变了,各部分的关系不变,比较保持整体的知觉。
C如果感知的对象是个熟悉的东西,那么知觉就更多依赖于感觉并根据期其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感知为整体。
D知觉的整体性有赖于人的知识经验。
三)知觉的理解性:主要受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言语指导等任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指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的对象和范围。
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程度。使这一对象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而其他事物则处于注意的边缘,对其反映比较模糊,或者根本得不到反映,产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是同一注意两个方面。指向性是集中笥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性是指向的体现和发展。
第三章 注意和感知觉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注意的概念及注意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注意的种类与注意的品质,掌握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感觉、知觉和观察的概念及感觉和知觉的特性,明确感觉和知觉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了解感觉和知觉的种类,掌握感觉和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培养中学生观察力的途径、方法。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时间知觉
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 速度的反映。感知时要借助中介物。(如: 天体、专门的计时工具等)
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观察力含义:
是指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感知能力
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精确性 观察的持续性 观察的概括性 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大小错觉形状或方向错觉运动错觉1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始环节是一个人知识的重要来源2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前提视觉1视觉敏锐度2颜色视觉空间知觉包括对方位距离或深度形状大小等的辨别需由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分析器联合活动才能逐步形成1方位知觉
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
能够分辨的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之间的 最小差异量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感觉变化
感受性含义:
是指一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在生活中的主要的规律性变化:
1、感觉的适应现象 2、感觉的相互作用 3、感觉的代行现象 4、感觉的对比 5、实践锻炼可以促进感受性的提高
儿注意的持久性。
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1、必须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必须对幼儿有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要求
3、用语言组织、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
4、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
5、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
二、关于知觉的认识
知觉的含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 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二者的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知觉种类:
1、按知觉活动划分: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 2、按知觉对象的特性划分: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要采用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或方法,帮助幼儿 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以逐渐扩大他们注意的范围。
整理课件
16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二)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的自身状态都有关
系。 注意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1.活动开始时,运用多种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的注意转移到当前活 动中来。
2.活动中,运用语言指导让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主动转移注意。
3.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帮助发展其注意转移的能力 。
整理课件
18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四)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婴儿注意的发展 1. 1-3个月
(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多于简单刺激物 (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 (3)偏好不规则的图形多于规则的图形 (4)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多于密度小的图形 (5)偏好具有同一中心的刺激物多于无同一中心的刺激物 (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刺激物 (7)偏好熟悉的刺激物 (8)偏好新奇的刺激物
整理课件
10
整理课件
11
整理课件
12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
(一)幼儿无意注意的发展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 无意注意的原因 3.幼儿的无意注意随年龄增长不断稳定和深入

第三章感知觉

第三章感知觉

感觉的种类
内部感觉
平衡觉 内耳前庭器官中的毛细胞 身体位置变化 和运动(机械 刺激) 同上
运动觉
肌、腱、关节中的神经末 梢
内脏感觉 内脏器官上的神经末梢
机械刺激、化 学刺激
二、知觉及其种类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 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整体的反 映。 1、知觉与过去经验相联系。 2、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第三章 感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及其分类 第二节 感知能力的培养及感知规律在教 育中的运用
本章要掌握的知识点
1、什么是感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觉 的适应、感觉对比? 2、什么是知觉?知觉的特性有哪几种? 3、感觉的分类和知觉的分类 4、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观察力?如何培养 观察力? 5、感知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
第二节 感知觉的规律及其运用
感受性的测量及其变化 知觉的特性 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 感知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
反射弧示意图
一、感受性的度量
感觉阈限:能 引起感觉的、 持续了一定时 间的刺激量。
绝对阈限R 刚刚引起感觉 的最小刺激量
相对阈限⊿R
觉察的刺激的 最小差异量
绝对感受性E 感受性:对刺 感觉到最小 激的感受能力。 刺激的能力 和感觉阈限成 反比。 E=1/R
感觉、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1.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 物的整体。 2.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 没有知觉。 3. 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4. 感知觉的共同作用在于:从外部世界或自身获得 信息,让更高级的心理活动进行综合分析,从而 认识外界、认识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等。

[心理学]第三章_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第三章_感觉和知觉
52
不同感觉的韦伯分数(Schiffman,1982) ◇对于不同的刺激, 韦伯常数不同。例 如感觉重量的变化 与感觉光的强度的 变化不同,其韦伯 常数也不同。 某种感觉的K值越小, 说明该感觉越敏锐。
感觉
视觉(亮度差异辨别) 动觉(重量差异辨别) 痛觉(皮肤灼痛刺激强度差异 辨别) 听觉(声音高低差异辨别) 触觉(皮肤表面对压力大小差 异的辨别)
13
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 其生理机制: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 机制和中枢机制。

14
15
视觉的基本现象
1、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 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 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16
(二)听觉 听觉也具有三种属性,即音高,响度和音 色,是声波频率、振幅和波形物理属性在 听觉中的体现。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方位知觉等
空间知觉测试仪
27
空间知觉

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置的,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世 界并不是颠倒的呢?
28
影响空间知觉的因素:后天习得
经典实验
十九世纪末,施特拉顿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设计 了一种能将视像倒转180°的眼镜。戴上后,外界的一切 事物都颠倒了。开始,他非常不适应这种情景,视觉和 触觉、动觉之间发生了矛盾,用手触摸物体,在空间行 动都发生了困难。如想拿上面的东西,手却伸向下方; 想拿左面的东西,手却伸向右方;写字时也不能依靠视 觉而只能靠触觉和记忆来写。这种异常的体验,还使人 感到头痛和恶心。但是过8天以后,视觉逐渐与触摸觉、 动觉协调起来,他不再感到外部是一个颠倒的世界了, 能够比较完善地适应新的空间关系,周围的景象看起来 正常了,也能行动自如。但是摘掉眼镜后,又重新经历 了适应空间环境的过程。 实验表明,对客观世界的空间知觉并不是天生就有29 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是将许多感觉器官所得

感知觉习题(学生复印)

感知觉习题(学生复印)

第三章:幼儿的感觉、知觉和注意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B、整体C、外部D、本质2、感受骨骼和肌肉运动、身体四肢位置的感觉属于()。

A、机体觉B、平衡觉C、外部感觉D、运动觉3、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

A、视觉B、听觉C、感觉D、知觉4、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叫( )。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5、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6、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D、差异觉察能力7、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8、一个人能够分辨的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做()。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9、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的大小()A、成正比例关系B、成正相关关系C、无关D、成反比例关系10、重量感觉阈限值的大小与相应的重量感受性高低之间的关系成()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常数关系 D、对数关系11、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

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A、暗适应B、明适应C、不适应D、知觉适应12、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

A、明适应B、光适应C、暗适应D、不适应13、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A、后像B、明适应C、暗适应D、错觉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描述的是( )。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幼儿初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幼儿中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
幼儿晚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认识菱形、平行四边形、 椭圆
3.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3.1大小知觉的发展特点
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2岁半至3岁孩子,已能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或者小皮球 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 3.2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2岁半—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4—5岁幼儿在判别立体实物的大小时,要借助触摸才能确定 6—7岁幼儿借助于经验可以单凭视觉判定立体实物的大小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知识经验 、受语言指导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 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 、形状恒常、亮度(明度)恒常、颜色恒常。
(1)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 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变化。
感觉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
视觉
看到晴朗夜空下30英尺外的一支烛光
听觉
安静环境下听到20英尺以外表的滴答声
味觉 嗅觉 触觉
可尝出两加仑水中加入1茶匙糖的甜味 闻到散布于3居室一滴香水的气味 感觉从1厘米高处落到脸颊上蜜蜂的翅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肤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以 及深度知觉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依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进行的。人对物体形状
的知觉具有相当稳定的恒常性。只要你以前对某种物体比较熟 悉,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知觉它,都不容易出现差错。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感知觉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感知觉
认知发展
感知觉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感知觉的不 断发展,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也会得到提 升。
心理健康
感知觉的正常发展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 影响,一些感知觉障碍或异常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或情绪障碍。
感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器官
人类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这些器官 负责接收外界信息。
要影响。
04
04 感知觉与心理活动
感知觉与记忆
感知觉在记忆过程中的作用
感知觉是记忆的基础,通过感知觉获取的信息被编码并存储在记 忆中,以便在需要时提取。
感知觉对记忆的影响
感知觉的敏锐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记忆的质量和持久性。感知觉信 息越丰富、准确,记忆就越深刻、持久。
记忆对感知觉的影响
记忆中的信息也会影响感知觉,有时我们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解释 和感知当前的信息。
时间知觉对于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安排时间和管理任务。
运动知觉
01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感知,包 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等。
02
运动知觉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 种感觉通道来获取信息。
03
运动知觉对于人类适应环境、进行体育运 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4
运动知觉的准确性对于人类的工作和运动 技能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深度知觉
01
深度知觉是人对物体远近、前后 关系的感知。
02
深度知觉主要依赖于双眼视觉线 索,如双眼视差、透视线索等。
深度知觉对于人类适应环境、进 行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重要 意义。
03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对于驾驶、操 作机器和体育运动等方面也有重
人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 触觉等感觉通道来获取物体 的空间信息。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认知过程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认知过程
感觉的种 类
适宜刺激
感受器
视觉

眼睛视网膜的视细胞
听觉

耳朵耳蜗的毛细胞
皮肤感觉 (温、冷、触、痛)
热、压力、伤害性刺激
皮肤的温点、冷点、压点、痛点
味觉
液体
舌头味蕾的味细胞
嗅觉
气体
鼻粘膜的嗅细胞
平衡感觉
身体的位置变化和运动
前庭器官的毛细胞
位置感觉
身体各部分的位置 变化和运动
肌、腱、关节中的神经末梢
知觉(perception):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
*
感觉的特性
医学心理学
01
02
03
04
感觉传导过程
感觉的种类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
感觉传导过程: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觉的种类
医学心理学
10
记忆的分类
医学心理学
按记忆形式(内容):
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按信息存留的时间:
瞬时记忆(感觉性记忆):0.25~1秒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几秒至1分钟
长时记忆:几分钟至几年,甚至终生
*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遗忘、再现(回忆和再认)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第二节 思维与语言
医学心理学
01
03
02
*
1
2
3
4
5
语言(language)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人赖以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

第三章认知感知觉

第三章认知感知觉
1-37
对 象 与 背 景
花瓶? 侧影? 花瓶? 侧影?
1-38
1-39
1-40
知觉的选择性受刺激物强度、 知觉的选择性受刺激物强度、对象与 背景的差异、对象活动性的影响。 背景的差异、对象活动性的影响。 知觉的选择性还受主体需要、 知觉的选择性还受主体需要、动机和 知识经验的影响。 知识经验的影响。
北京師範大學SEM講座 26
3、根据知觉是否正确,还可将知觉分为正确 、根据知觉是否正确, 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 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
错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错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例,我们觉得太阳在天边时比在天顶时大。 我们觉得太阳在天边时比在天顶时大。 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 的规律。 的规律。
1-22
• • •

联系 1、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3、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合称感 、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 知。
1-13
C.联觉现象。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 联觉现象。 联觉现象 理现象。 理现象。 颜色感觉容易产生联觉,如,红色象征革命和吉庆, 因此,红色的旗帜会使人感到威武庄严;绿色象征 春天,表示青春和健美,给人以喜悦和宁静的感觉。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 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 感知觉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 感知觉


听觉(hearing)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1)听觉适宜刺激的频率 20~20000HZ的声波,人耳最 敏感的声波频率是 1000~4000HZ。 (2)听觉的基本特性 听觉具有音调、音响、声音 的掩蔽三种特性。
音调(音高)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感觉,主要是由声 波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感觉适应实例
视觉适应 暗适应: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 高的时间过程。

如我们从阳光照射的室外进入电影院,或在夜 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开始时觉得一片漆 黑,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眼睛开始 能看清黑暗中的物体,说明视觉感受性提高了。

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指由暗处转入亮 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暗适应 时间较长,而明适应时间很快,很短暂。

二、知觉的种类

(一)物体知觉(P53—P54)
概念: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即 物体知觉。 1、视知觉、听知觉和触摸知觉 视知觉:以视分析器为主,有运动分析器参加的 知觉。 听知觉:以听分析器为主,有运动分析器参加的 知觉。 触摸知觉:是手足和身体皮肤感觉与运动觉协同 活动产生的知觉。

视觉后象表现得最明显。

感觉后象的应用: 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 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 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电影正是运用了 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三)感觉对比 定义: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的刺激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 器时产生同时对比。
运动觉:

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 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第三章 幼儿的感知觉

第三章 幼儿的感知觉
指导幼儿辨别前、今、后天,分清上午、下午,星期几,甚 至分清更短时间或更远时间概念:从前,马上。
知识总结:
一、幼儿感觉的发展 二、幼儿知觉的发展
27
第三节 幼儿感知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知识回顾:
一、幼儿感觉的发展 二、幼儿知觉的发展
29
(一)感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1. 感觉的相互作用与幼儿教育 各种感觉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幼儿园中,教 师上课说话时音量要适中;食物的颜色、温度会影响 食欲,要色香味俱佳。
2.感觉的适应性与幼儿教育 教师组织幼儿进入教案场所要稍作停留;幼儿看书要 提醒到光亮处或者开灯;播放音乐不应过响。
3.感觉的对比性与幼儿教育 在为幼儿制作直观教具或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掌握对比的规 律。
4.感受性的发展与幼儿教育 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专门的练习和活动来发展幼 儿的感受性。
(二)知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知识总结:
一、感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二、知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三、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四、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40
谢 谢 欣 赏!
1.感觉的概念: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 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
当人认识某种事物的时候,会先将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感觉 器官反映到大脑中,使大脑获得各种外部信息,从而产生相 应的感觉。
思考:我们用了哪些感官来认识苹果?
2.感觉的分类: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机体觉、平衡觉。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和知觉 又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 它的产生主要依靠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过程以及客观刺激的 物理特性;而知觉则是纯粹的心理活动,是在感觉的基础上 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过程,处处表现出 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第三章注意和感知觉

第三章注意和感知觉

第三章注意和感知觉第三章第一节幼儿的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A.指向性和集中性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A.指向性B.集中性C.清晰性D.鲜明性3.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

这是注意的()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D.选择4.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A.不变B.扩大C.缩小D.以上都有可能5.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过程B.认识风格C.心理现象D.个性特征6.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A.注意B.想像C.需要D.思维7.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功能。

A.整合B.维持C.调节D.选择8.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D.选择9.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

A.注意B.动机C.目的D.需要10.不属于先天条件反射的注意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定向性注意D.选择性注意L1.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了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A.选择性注意B.有意注意C.定向性注意D.随意注意12.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13.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4.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5.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16.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儿童注意的()较差。

第3章 消费者的注意、感觉与知觉

第3章 消费者的注意、感觉与知觉

在注意某一个事物时,眼睛就是以不断地注视、 跳动、再注视的方式观察事物。下方的图,是一名 被试在注意观察汽车时眼睛运动的扫描路线,不同 的被试或同一被试在不同情况下,扫描路线是不同 的。
3.1.3 注意的分类
根据注意的产生有没有预定目的,以及保持注意时是否需要意志努力, 可以把注意分为
补充阅读资料:注意的广度
测测你的注意广度 1 ------- 90
3.1.5 注意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1)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创
造更多销售机会。(有意与无意合理分配,减少疲劳)
(2)发挥注意心理功能,引发新的消费需
求。(制定有效果的广告,使消费者对产品从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指人们在识别事物的过程中,不仅知觉 到对象的某些外部特征,还可以用自己 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对象按自己的意图 作出解释,并赋予它一定的意义。

(知觉理解性图见下张幻灯片)
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 被感知对象的映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 变的特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3)平均误差法
自己调整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然后根据被试者多次调整好的刺激与标准刺激的误 差的平均值来确定阈限值。
3.2.4 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也可以称感觉的特性。常见的变化有:
1.适应性——随着刺激物持续作用时间的延长,消费者因接触 过度而造成感受性逐渐下降。(企业要调整时间,表现形式、方便面)
走在繁华的商业街区,你会 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商家为何这样做?
第3章 消费者的 注意、感觉与知觉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1
听觉感知训练
2
通过听觉刺激的辨别和分类,培养幼
儿对不同声音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
提高听觉感知的准确性。
3
嗅觉和味觉感知训练
4
通过让幼儿接触各种气味和味道,培 养幼儿对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提
升他们对食物和环境的认知。
视觉感知训练
通过观察、辨别和比较各种视觉刺激, 帮助幼儿提升视觉感知能力,加强对 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与神经系统密不可分,对幼儿的 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概述感知觉的定义和作用
感知觉是指幼儿通过感受外界刺激,获得有关事物的信息和经验的过程。它帮助幼儿了解世界、与环境 互动、发展认知能力。
感知觉的神经生理学
感受器的种类与特点
幼儿的感受器包括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和味觉。每个感受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嗅觉和味觉 感知测试
通过让幼儿闻气味 和品尝味道,测试 他们对嗅觉和味觉 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未来感知觉研究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感知觉研究应该关注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规律和差异,深入探索感知觉的神经机制,以及感知觉训 练对幼儿发展的长期影响。
传送感知信息的神经通路
感知信息通过神经通路传送到大脑。不同感受器的神经通路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读。
大脑对感官输入信息的处理方式
大脑接收感官输入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解码和理解,从而形成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
幼儿时期感知觉的特点
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过程
幼儿的感知觉能力会随着年 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和完善, 从最初的基本反应,到能够 更准确地感知和辨别事物。
感知觉测试
视觉感பைடு நூலகம்测试

3第三章 感知觉

3第三章 感知觉

即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图 式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人在知觉时, 接收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 成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Bruner,1957; 成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Bruner,1957; Gregory,1970),或者激活一定的知识 Gregory,1970),或者激活一定的知识 单元而形成对某种客体的期望 (Neisser, (Neisser, 1967)。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等的引 1967)。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等的引 导和规划下进行的。
关于客体优势效应的实验
Earhard(1980)运用了平面图形依旧发 Earhard(1980)运用了平面图形依旧发 现了客体优势效应。认为图形的三维性不 是产生客体优势效应的必要因素。 Earhard改变注视点的位置发现了不同的结 Earhard改变注视点的位置发现了不同的结 果,因此尝试用总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的观 点来解释实验的结果。即客体优势效应不 依赖于图形的三维性,而是依赖总体分析 作用。
二、模式识别过程 模式识别的初级阶段——分析 模式识别的初级阶段——分析 模式识别的第二个阶段——比较 模式识别的第二个阶段——比较 模式识别的第三个阶段——决策 模式识别的第三个阶段——决策
三、模式识别理论
模板说 也叫模板匹配理论,是模式识别的最简单的 一种理论假设。 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存储着 各种各样的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各种外部 模式的拷贝或复本,即模板(Template) 模式的拷贝或复本,即模板(Template), 它们与外界刺激模式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 系。模式识别的过程就是刺激信息与脑中 某个或某些模板产生最佳匹配的过程。
当目标线段单独出现时, 当目标线段单独出现时,被试报告其方位的 正确率只有55%;而当目标线段作为封闭、 正确率只有55%;而当目标线段作为封闭、 连通的图形的组成部分时, 连通的图形的组成部分时,报告正确率却高 86%。 达86%。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决定人追求什么。
幼儿需要、动机和兴趣发展特点
需要的发展
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如从生理需要到社会需要,从物 质需要到精神需要等。
动机的发展
幼儿动机的产生往往与需要相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的社会性逐 渐增强。
兴趣的发展
幼儿的兴趣比较广泛但不稳定,容 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 幼儿的兴趣也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 征和个体差异。
02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喜、怒、 哀、乐等基本类型。
情绪情感的作用
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重 要地位,对幼儿的认知、行为和社 会性发展等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
幼儿情绪情感特点
01
02
03
易变性
幼儿情绪情感容易受外界 影响,变化较快,稳定性 相对较差。
思维们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事物,思维过程具有 直观性和行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 维过渡。
语言
语言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幼儿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同时也通过语言来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且受到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提高幼儿自制力
通过规则约束、情绪控制等方式,提高幼儿 的自制力水平。
04
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
个性倾向性概述
定义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 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 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
向和选择。
组成部分
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等组成。
特点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活跃、最 积极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 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周围 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节幼儿的注意
一、单项选择题
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
3.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

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4.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A.不变 B.扩大 C.缩小 D.以上都有可能
5.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6.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像 C.需要 D.思维
7.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 )功能。

A.整合 B.维持 C.调节 D.选择
8.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9.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 )。

A.注意 B.动机 C.目的 D.需要
10.不属于先天条件反射的注意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选择性注意
L1.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了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12.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13.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
14.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5.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16.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儿童注意的( )较差。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17.注意是感知觉的( )。

A.开端 B.条件 C.发展 D.目的
18.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二、填空题
1.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和()是两个特点。

2.()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指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

3.多动症又称为()。

4.幼儿注意的选择性有赖于()、()以及幼儿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等。

5.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是被动的,是由那些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引起的。

6.()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

三、名词解释
1.注意
2.定向性注意
3.选择性注意
4.无意注意
5.有意注意
6.注意的选择
7.注意的范围
8.注意的稳定性
9.注意的分配
四、简答题
1.简述注意的指向性。

2.简述注意的集中性。

3.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4.简述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述教学中幼儿注意的培养。

2.试述注意的规律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3.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4.请论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六、案例分析
某幼儿园大班在室内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时,外面出来一群别的班的孩子在玩耍,喧闹的声音马上把孩子们的注意吸引了过去,大家开始相互交谈,老师大声提醒保持安静,也没有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这时老师突然停了说话,孩子们安静了下来,继续听老师讲故事。

试分析这次活动中幼儿教育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第三章第二节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儿童心理学证明,儿童早在( )已经具备人类基本的感觉和知觉。

A.新生儿期 B.婴儿晚期 C.幼儿初期 D.先学前期
2.“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情绪、意志受( )影响。

A.表象 B.记忆 C.知觉 D.注意
3.从幼儿听觉发展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孕妇在宁静悦耳的音乐环境下对胎儿发展有好处
B.适应噪声环境,对胎儿出生后的适应环境有帮助
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及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D.以上表述都正确
4.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 )。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
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5.关于幼儿触觉的表述,下列选项中( )是正确的。

A.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可以认识物体
B.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晚于手的触觉
C.眼口协调动作出现,是触觉发展的里程碑
D.能够知觉到手的位置,主要是视觉
6.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 )。

A.半圆形一圆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B.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一五边形
C.五边形—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D.圆形一半圆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
7.幼儿观察的发展,没有表现在观察的( )等方面。

A.目的性 B.观察方法 C.直观性 D.概括性
8.在空间知觉中,对物体属性的知觉不包括( )。

A.方位知觉 B.形状知觉 C.距离知觉 D.颜色知觉
9.全色盲的特征( )。

A.不能判断红绿两色 B.视力低下
C.能区别蓝黄两色 D.眼球颤动
10.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11.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像
12.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A.感知和表象 B.表象和动作 C.表象和概念 D.感知和动作13.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14.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15.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6.“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17.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二、填空题
1.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

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2.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称为()。

3.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分()和()两种。

4.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

5.()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组合关系的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6.知觉的恒常性中最主要的是()的恒常性。

7.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的协调。

8.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9.()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10.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和()联系起来。

三、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视敏度
4.颜色视觉
5.色盲
6.弱视
7.触觉
8.对比现象
四、简答题
1.简述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2.幼儿观察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

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