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选购全攻略(二)咖啡豆等级划分之我见

合集下载

咖啡豆分级

咖啡豆分级

咖啡品质分级并没有一个国际通行的标准,每个国家的分级方式各是不相同的。

因此,咖啡分类是根据适用于各个生产国的一些特征来进行的.从一个袋子中取出咖啡豆的样品根据该生产国的标准对其进行判断,针对这些样本进行评级,依照评价诀定其好坏口大部分咖啡分级的特征有:外形(豆的大小、均匀度、颜色),样品中欠点豆的数量,盛杯品质,包括口昧和醇度,还有咖啡豆的烘焙程度。

各国家之间的不同分级和术语表述不同,所以咖啡质量的标准仅和该国生产的咖啡种类相关,如果不熟悉一个国家原始的分类标准,了解咖啡的真正质量是很难的。

但至少每个国家之间还有一个固定统一的参考:都以标准化的筛子来诀定咖啡豆的大小,所以购买者不必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咖啡豆多大算大,多小算一种咖啡豆可能附有特别的地名,或处理方式(水洗或非水洗),也可能有标题,或仅在后面有个字母、数字。

在某些咖啡业国有化的国家里,分级体系似乎让人毫无兴趣口比如肯尼亚,一袋子咖啡可能是:水洗法AA,再带一个数字来表示十分之一的盛杯品质级别口然而就是这种听起来普通的咖啡被大部分专家一致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

大部分加勒比地区和中美洲国家则以海拔来表示品质。

像哥斯达黎加的东部区生产LGA kLaW Graven Atlanti。

大西洋低海拔),MGA(Medium Graven Atlanti。

大西洋中海拔),HGA( High GraumAtlantic大西洋高海拔);西岸斜坡地生产HB (Hard Bean硬豆),MHB (Medium Hard Bean中级硬豆),GHB(Gaad Hard Bean优级硬豆)和SHB(Strictly Hard Bean极硬豆)。

豆子越硬,种植海拔越高,价格就越高。

哥斯达黎加最好的种植园会标注自己的袋子并标明海拨,另外和尼加拉瓜一样,哥斯达黎加也都采用有异国风味的地区名字。

危地马拉在海拔上的标注则比较模糊,从海拔700米到1700米:"Good Washed"(好水洗豆),"Extra Good Washed'(超好水洗豆),"Prime Washed"(优级水洗豆),"Extra PrimeWashed"(超优级水洗豆),“Semi Hard Bean(SH)”半硬豆,`Hard Bean (HB)”硬豆,"Fancp Hard Bean”特级硬豆和“Strictly Hard Bean(SHB)”极硬豆。

咖啡豆等级分类

咖啡豆等级分类

大小(过滤筛目)
口味分类
哥伦比亚
按照咖啡豆大小来区分的等级
出口的最高等级:筛目17号以上的咖啡豆占80﹪以上
标准品:是指筛目14至16号之间的咖啡豆。
其他:13号以下供国内消费 坦桑尼亚 按照咖啡豆大小和重量区分等级 从大(重)到小(轻)依次为:AA级(6.75㎜以上)、A级(6.75-6.25㎜)、 B级(6.25-6.15㎜)、C(6.15-5.9㎜),比以上更轻、更小的咖啡豆,用AF、 TT、F等来表示。
~2000
• 目前各生产国都有其各自独立的标准。最常被采用的标准如下: A:水洗式/非水洗式 B:平 豆/圆 豆 C:过滤网(咖啡豆的大小) • 如巴西、哥伦比亚、坦桑尼亚等多数国家皆采用C种分类法。虽说咖啡豆的 大小与品质未必有绝对关系,但可以使生咖啡豆的大小一致。 • D:以标高分类 • 依照栽培地的标高,可分三、四、七等各等级(各国标准不同)。如墨西 哥、洪都拉斯等采三等级;危地马拉则采用七等级。一般而言,高地豆较 低地豆的品质佳,而且因运费增加、价格也较高。 • E:品质类型 • 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瑕疵豆)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瑕疵 数」,以某总和为决定品质类型的基准。巴西、衣索比亚、古巴、秘鲁等 数国均设有瑕疵数的基准,其值越小越好。 • F:依口味订定规格 • 巴西、海地、肯尼亚、萨尔瓦多等国均有其独自的测试口味方法,经过口 味测试后方可出口。 ●出口业者名: 表示输出咖啡豆的船舶、出口业都名等
阿拉比卡种 罗布斯达种
水洗法 水洗法
乞力马扎罗 爪哇咖啡
阿拉比卡种
水洗法
可纳咖啡
• 混合咖啡的调配 • 咖啡豆因树种、产地不同而各具个性,酸、苦、 甜及气味、风味等有微妙的差异。将各种咖啡 豆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创造出独特的新口味就 是混合咖啡。 • 口味均衡的混合咖啡(酸味、苦味、香味的最 佳配合) • 顶级的混合咖啡是酸味、苦味、香味的最佳配 合,将这些特点的咖啡豆混合在一起调配出的 咖啡 • 第十一节 咖啡的主要鉴别方法

咖啡豆的分类和品种选择

咖啡豆的分类和品种选择

咖啡豆的分类和品种选择咖啡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而咖啡的口感和风味主要取决于咖啡豆的分类和品种选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咖啡豆的分类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品种。

一、咖啡豆的分类咖啡豆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阿拉比卡(Arabica)和罗布斯塔(Robusta)。

阿拉比卡咖啡豆是最常见和最受欢迎的品种,占据全球咖啡的80%产量。

它具有较低的咖啡因含量,口感柔和,回甘丰富,常被描述为“酸度”较高的咖啡。

相比之下,罗布斯塔咖啡豆含有更高的咖啡因,口感更加强烈、苦涩,并且常被用于浓烈的意式咖啡中。

除了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还有一些特殊的咖啡豆品种,如凯琳娜(Kona)和蓝山(Blue Mountain)。

这些品种通常产量较低,但由于其独特的口味和香气,它们也备受追捧。

二、咖啡豆品种选择的建议1.根据口味偏好选择咖啡的口味因品种不同而异,因此根据个人口味偏好来选择咖啡豆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喜欢香气浓郁、口感柔和的咖啡,那么阿拉比卡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如果你喜欢单宁重、苦涩浓烈的咖啡,罗布斯塔豆可能更适合你。

此外,如果你想尝试一些特别的口味,可以探索一下凯琳娜或蓝山等特殊品种。

2.考虑咖啡因含量咖啡因是咖啡的一项重要成分,也是许多人选择咖啡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对咖啡因敏感或想减少咖啡因摄入,那么选择阿拉比卡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们具有较低的咖啡因含量。

相比之下,罗布斯塔豆含有更高的咖啡因,可以提供更强烈的兴奋效果。

3.了解产地和品牌咖啡豆的产地和品牌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产地会有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从而影响咖啡豆的风味特点。

有些产地如哥伦比亚、巴西和埃塞俄比亚以生产高质量的咖啡而闻名,而其他产地可能会有不同的特色和风味。

此外,选择知名和信誉良好的品牌也是确保咖啡质量的一种方式。

通过阅读咖啡豆的包装上的信息、评价和品牌背景,你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咖啡豆的信息,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品种。

总结:咖啡豆的分类和品种选择对于咖啡的口感和风味至关重要。

咖啡豆的选购和保存

咖啡豆的选购和保存

利比里亚种
利比里亚咖啡豆是世界上 味道最浓烈的咖啡豆之一, 香气独特,酸度低,苦味 重。
咖啡豆的产地
巴西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国 之一,其咖啡豆味道醇厚、香气 浓郁,尤其是来自巴西南部的咖
啡豆品质较高。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咖啡豆以丰富的香气和醇 厚的口感而著名,产自该国的咖啡 豆通常被认为是高品质的选择。
保存环境
阴凉干燥处
将咖啡豆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 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保持咖啡 豆的新鲜度和风味。
避免高温
高温会加速咖啡豆的氧化,影响其风 味,因此应避免将咖啡豆存放在高温 环境中。
保存期限
最佳保存期限
一般来说,咖啡豆的最佳保存期限为1-2个月。超过这个期限,咖啡豆的风味 可能会逐渐变差。
研磨粒度
细研磨
咖啡粉细腻,萃取出的咖啡液浓度高,味道浓郁。
中研磨
咖啡粉中等粗细,萃取出的咖啡液浓度适中,味 道均衡。
粗研磨
咖啡粉较粗,萃取出的咖啡液浓度低,味道较淡。
研磨后保存
1 2
密封保存
将研磨好的咖啡粉放入密封容器中,可以减少与 空气的接触,延长保存时间。
冷藏保存
将密封容器放入冰箱冷藏,可以延长保存时间至 一周左右。
3
避免多次研磨
尽量避免多次研磨咖啡豆,以保持咖啡豆的新鲜 度和风味。
05 咖啡豆的冲泡与品鉴
冲泡水温
浅焙咖啡豆
01
建议使用90-92℃的水温进行冲泡,以充分提取咖啡豆的香气和
味道。
中焙咖啡豆
02
建议使用88-90℃的水温进行冲泡,以平衡咖啡豆的酸度和苦味。
深焙咖啡豆
03
建议使用85-88℃的水温进行冲泡,以避免过度提取咖啡豆的焦

6、咖啡豆的分级

6、咖啡豆的分级

咖啡豆的分级一、咖啡豆的筛选1、分等咖啡豆分等首先按大小,然后按密度,除了两个特例,所有的咖啡豆都有相当规格的尺寸和相同的比例,它们的一面是平的,另一面是半椭圆的。

特例就是形状上更趋于椭圆的豌豆形咖啡豆和颗粒大的巨型咖啡豆(也就是马拉戈日皮咖啡豆),这两种咖啡豆的价格总是高一些。

总体上说,大的咖啡豆品质较好。

咖啡豆的尺寸分级通常是以10-20来表示,但有一些国家是用对应于一定尺寸的级别,例如AA级,来对咖啡豆进行分等。

确定咖啡豆尺寸的方法是让它们通过一个筛子。

但即使如此,相同尺寸的咖啡豆之间也可能存在重量的差异,而且必须剔除坏的、皱缩的咖啡豆。

把不想要的咖啡豆与好咖啡豆分开,最好的方法是利用重力和空气。

压缩空气法是手工操作的,需要较高的技术,它利用喷气机把重的和轻的咖啡豆分开。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重量分离器,通过把咖啡豆放在升高的盘子上,让空气通过它们,使重的咖啡豆落下来,这也是一种技术要求很高的方法,如能恰当地使用,就能更精确有效地分离咖啡豆。

2、分类在分等后,就是把这些咖啡豆进行分类。

去除腐烂的、黑的、变酸的和过度发酵或没有去壳的咖啡豆。

这一过程需要靠眼力,把豆子放在移动的皮袋上检查,并区别分类。

其他方法包括:电子颜色分类法(主要用于罗百氏特咖啡豆)和重铬酸盐方法(利用光检寻找坏豆子)。

然而,目前最好的检验分类器仍然是人类的眼睛。

但是,毫无疑问高科技微处理系统最终将完全取代这一过程。

二、咖啡豆的种类1、阿拉比卡咖啡(Coffee Arabica)(1)风味特色阿拉比卡咖啡拥有多变而宽广的潜在风味。

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产地生产的阿拉比卡咖啡通常具有各自的特色,未经烘焙时闻起来是如同青草般的清香气味,经过适当的烘焙后,展现出果香(中浅焙)与焦糖甜香(深烘焙)。

(2)市价与用途上等的阿拉比卡咖啡需要繁复的手工摘采,挑选与细致的处理过程,因此全世界最昂贵,最优秀的咖啡豆为阿拉比卡种咖啡。

2、罗布斯塔咖啡(Coffee Robusta)(1)风味特色罗布斯塔咖啡俗称粗壮豆,通常风味较为平凡、呆板,不同地区与不同气候产生的风味差异并不太大,未经烘焙时闻起来如同生花生般的气味,烘焙后的味道通常介于麦仔茶味(中浅烘焙)与橡胶轮胎味(深烘焙),难以展现细致的风味。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咖啡是现代生活中广泛喜爱的饮品之一,而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则是确保咖啡品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的建议和技巧。

一、了解咖啡豆的种类在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之前,了解不同咖啡豆的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咖啡豆种类包括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罗布斯塔咖啡豆。

阿拉比卡咖啡豆口感较为细腻,酸度较高,具有香气独特的风味;而罗布斯塔咖啡豆则相对酸度较低,苦味较重,适合喜欢浓烈咖啡口味的人士。

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咖啡豆种类。

二、选择适合的烘焙度咖啡豆的烘焙度对咖啡的风味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而言,咖啡豆的烘焙度分为浅焙、中焙和深焙三种类型。

浅焙的咖啡豆色泽较浅,口感较酸,花香和果味较为明显;中焙的咖啡豆颜色较深,味道相对平衡,酸度和苦味的平衡度较高;深焙的咖啡豆外观呈深色,口感较苦,烘焙过程中的焦糖化程度较高,原味较少突出。

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适合的烘焙度对于满足口味需求至关重要。

三、关注产地和品质认证咖啡豆的产地对于风味和品质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不同产地的咖啡豆有着独特的风味特点。

比如,巴西的咖啡豆常常具有较为浓郁的巧克力口味;哥伦比亚的咖啡豆则香气芬芳,具有均衡的酸度和甘甜的风味。

此外,购买咖啡豆时可以关注一些品质认证,比如Rainforest Alliance认证和有机认证等,这些认证可以保证咖啡豆的产地和质量,提供更好的品质保障。

四、选择合适的包装咖啡豆的包装也是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咖啡豆的包装采用真空包装可以保持咖啡豆的新鲜度和风味。

此外,包装袋的材质也有一定影响,透明包装容易受光和氧气的影响,对咖啡豆的质量不利,而铝箔或有阻隔功能的包装袋则能提供更好的保护。

五、试试做小批量购买当你对某个品牌或者产地的咖啡豆感兴趣时,可以选择小批量购买,尝试不同种类和口味的咖啡豆。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口味偏好,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咖啡豆。

咖啡豆到底是怎样分级的?

咖啡豆到底是怎样分级的?

咖啡豆到底是怎样分级的?在购买咖啡豆时,除了在包装或内文介绍中看到咖啡产地的名字外,有时还会看到英文与数字,G1、G2、G3、AA、PB、SHB、SHG、HB等,你是否曾困惑过这些英文或数字究竟代表什么?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为了使品质好的咖啡豆与品质差的咖啡豆能够区分开来,厂商不得不将咖啡进行分级。

咖啡分级通常会依据瑕疵率、豆目大小、海拔、生豆密度、处理标准等来进行,但因为每个国家的历史背景、贸易利益、气候与地形等各类因素不同,我们不能够以统一的标准,相同的瑕疵计算方法,或单纯以海拔来论英雄比高低,也不能够以某国某等级与另一国某等级去进行比较,这都是错误而不客观的直接比较。

因此,更多情况下是综合多种标准来进行描述,而要真正看懂这些英文与数字,我们不得不先了解—咖啡的分级与分类。

《咖啡的分级与分类》在不同的产国,会有各自习惯使用的分级方式。

但基本上来说,最常使用的分级标准如下:1. 生豆外型的差异,例如:大小、形状、瑕疵比。

2. 生豆成长的环境及其影响,例如:海拔高度、硬度。

3. 经过烘焙以后,由杯测品质来判定。

因此,咖啡豆在处理到出口之前,各产国会根据一些重点来区分等级:① 按瑕疵豆的比例② 按豆目大小③ 海拔高度与硬度④杯测品质① 瑕疵豆的比例瑕疵豆的比例越少,豆子等级越高,一般来说在产地与店家都会视豆子的状况进行挑豆的动作。

(谜之声:挑除瑕疵豆是一件非常费工费时的事情)例如:衣索比亚的生豆等级有G1~G5,必须要是G1、G2才是水洗等级,G3、G4则是日晒等级,一般商业用豆则是G4等级。

(近年许多衣索比亚日晒豆的优选等级也以G1、G2做标示。

)迦幼山曼特宁等级为G1,自然阴栽的高品质阿拉比卡豆,水洗法处理。

按瑕疵率分级美国标准USP(US preparation)、欧洲标准EP (Euro preparation)、极品标准GP(Gourmet preparation)许多国家都有USP、EP与GP标准,USP\EP相对更为常见。

咖啡是怎么分级的?

咖啡是怎么分级的?

咖啡是怎么分级的?咖啡豆的分级制度目的是将咖啡豆分为“精品级别”、“商业级别”与“不合格产品”三种级别。

级别越高,咖啡风味越好,产量越少,价格越高。

常见的咖啡分级有三种,一种是以咖啡豆的粒径分级,也就是针对咖啡豆的大小进行筛选分级,适合绝大多数咖啡产国;一种是以海拔高度进行分级,这种分级制度只适合少数咖啡品质较高以及处理加工成熟的咖啡产国;还有一种是以咖啡豆中含有的杂质与缺陷豆分级,这种方法适合咖啡豆品质较低以及使用机器进行采摘咖啡豆的咖啡产国。

第一种:以咖啡豆的粒径分级咖啡豆的大小,采用圆孔分级筛选进行分级,用12#-18#平面圆孔式筛网分级筛7个喝1个接豆盘,制成圆形筛选或方形筛网。

国际通用的粒径分级是指圆形筛孔的直径,所用的数字是代表筛网孔径为分子,以64位分母的分数,单位是英寸(1英寸=2.54厘米)。

例如:14#是指可以通过14/64英寸孔径以上筛网的咖啡生豆,19#是指可以通过19/64英寸孔径以上筛网的咖啡生豆。

1.牙买加咖啡豆品质分级2.坦桑尼亚咖啡豆品质分级3.哥伦比亚咖啡豆品质分级第二种:以咖啡种植海拔分级“海拔代表了品质”:咖啡的栽种的海拔越高,日夜温差也就越大,因此咖啡树的成熟速度便会相对缓慢,而且密度较高。

高海拔的咖啡在白天行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然后在气温较低的夜晚,借由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因此酸味会更加显著、香气上更具有层次感。

危地马拉咖啡豆分级第三种:以咖啡豆中含有的杂质豆与缺陷豆分级咖啡豆的采摘、处理加工、储存、运输中等都能导致咖啡豆产生缺陷,生豆的缺陷主要有三大类:碎豆、异色豆与异物。

1.碎豆:泛称豆粒大小不完整的咖啡生豆,口感整体较为焦苦。

2.异色豆:指咖啡豆颜色非浅蓝或浅绿色的咖啡豆。

(1)陈年豆:指带壳咖啡豆在特殊条件下储存3年以上的咖啡豆。

(2)枯黄豆:将当年咖啡豆封存1-2年去酸,豆色偏黄。

(3)黑色豆和半绿半黑豆:这类咖啡豆拥有浓烈的土臭味、杂味味与尘土味。

哥伦比亚咖啡豆分级标准

哥伦比亚咖啡豆分级标准

哥伦比亚咖啡豆分级标准
哥伦比亚咖啡豆的分级标准是按照生豆颗粒大小来划分的,具体分级如下:
1.Extra级:生豆大小在16目以上,可以允许5%的生豆小于16目,但是
必须在14目以上。

2.Premium级:生豆大小在18目以上,可以允许5%的生豆小于18目,但
是必须在15目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分级都是按照“咖啡生豆颗粒大小”,与咖啡生豆质量并无关系。

虽然大颗粒的生豆价格会更高,也更受烘焙工厂的喜欢,因为大颗粒的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展现的风味更加明显,也更易与其他产国的咖啡豆进行拼配。

但是单论生豆大小区别,并不能决定其质量差别。

同时,也存在其他分类方法,如按照瑕疵豆的点数进行分级等。

总之,哥伦比亚咖啡豆的分级标准主要是根据生豆颗粒大小来划分,不同级别的咖啡豆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我国咖啡豆等级标准

我国咖啡豆等级标准

我国咖啡豆等级标准
一、咖啡豆大小
咖啡豆的大小是决定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咖啡豆越大,其密度越高,口感也会更加浓郁。

在我国的咖啡豆等级标准中,将咖啡豆的大小分为五个等级:特大、大、中、小、特小。

其中,特大和大的咖啡豆被认为是高品质的咖啡豆。

二、咖啡豆形状
咖啡豆的形状也是评价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圆形或接近圆形的咖啡豆是品质较好的咖啡豆,因为这种形状的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均匀受热,从而产生更好的口感。

在我国的咖啡豆等级标准中,将咖啡豆的形状分为五个等级:特圆、圆、椭圆、扁平、畸形。

三、咖啡豆颜色
咖啡豆的颜色也是评价其品质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颜色较深的咖啡豆通常被认为是高品质的咖啡豆,因为这种颜色的咖啡豆通常含有更多的咖啡因和营养成分。

在我国的
咖啡豆等级标准中,将咖啡豆的颜色分为五个等级:深褐色、褐色、棕褐色、浅褐色、浅棕色。

四、咖啡豆新鲜度
咖啡豆的新鲜度对其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新鲜的咖啡豆口感更加浓郁,而陈年的咖啡豆则口感较为平淡。

在我国的咖啡豆等级标准中,将咖啡豆的新鲜度分为五个等级:非常新鲜、新鲜、一般、不新鲜、变质。

五、咖啡豆含水率
咖啡豆的含水率对其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含水率高的咖啡豆口感较为平淡,而含水率低的咖啡豆则口感更加浓郁。

在我国的咖啡豆等级标准中,将咖啡豆的含水率分为五个等级:非常干燥、干燥、一般、潮湿、湿润。

咖啡豆如何分等级

咖啡豆如何分等级

咖啡豆如何分等级咖啡豆如何分等级咖啡是很多人都喜爱的饮品之一。

咖啡生豆的处理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评定等级,那么咖啡生豆的评级方式有哪些呢?不同的国家采取的都是一样的方式吗?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讲讲咖啡豆是如何分等级的,快来看看吧!咖啡豆如何分级?目前,咖啡豆品质分级并没有一个国际通行的标准,每个国家的分级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咖啡分类是根据适用于各个生产国的一些特征来进行的。

从一个袋子中取出咖啡豆的样品,根据该生产国的标准对其进行判断,针对这些样本进行评级,依照评价决定其好坏,大部分咖啡分级的特征有:外形(豆的大小、均匀度、颜色);样品中欠点豆的数量;盛杯品质,包括口味和醇度;还有咖啡豆的烘焙程度。

各国家之间的分级和术语表述不同,所以咖啡质量的标准仅和该国生产的咖啡种类相关,如果不熟悉一个国家原始的分类标准,了解咖啡的真正质量是很难的。

但至少每个国家之间还有一个固定统一的参考:都以标准化的筛子来决定咖啡豆的大小,所以购买者不必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咖啡豆多大算大,多小算小。

一种咖啡豆可能附有特别的地名,或处理方式(水洗或非水洗),也可能有标题,或仅在后面有个字母、数字。

在某些咖啡业国有化的国家里,分级体系似乎让人毫无兴趣。

比如肯尼亚,一个袋子咖啡可能是:水洗法AA,再带一个数字来表示盛杯品质级别。

然而就是这种听起来普通的咖啡被大部分专家一致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

大部分加勒比地区和中美洲国家则以海拔表示品质。

像哥斯达黎加的东部区生产LGA(Low Grown Atlantic大西洋低海拔),MGA(Medium Grown Atlantic大西洋中海拔),HGA(High Grown Atlantic大西洋高海拔);西岸斜坡地生产HB(Hard Bean硬豆),MHB(Medium Hard Bean中级硬豆),GHB(Good Hard Bean优级硬豆)和SHB(Strictly Hard Bean极硬豆)。

咖啡豆识别与筛选

咖啡豆识别与筛选

咖啡豆识别与筛选介绍於选购咖啡豆时,要注意到的咖啡名称与规格名称与规格的表示●出口港名由所标示的出口港名可知其运送的路线。

同一产地或同一品牌的咖啡都是有一定的路线,因此也都是由同一港口出口。

例如:若所标示者为「巴西.圣多斯」,则表示这是从圣多斯出口的咖啡,但标示「摩卡」者为例外。

一部份叶门产的咖啡,在出港口废港后,仍然沿用当年的港口名「摩卡」(摩卡.马达里)。

此外,衣索比亚产的咖啡也有称为「哈拉摩卡」的。

●原种名、品种名只有像阿拉伯这样的国家所产的咖啡,会省略标示,但若是阿拉比卡种与罗布斯塔种发货时,则将会在国名之下,标示品种名。

例如:「加美隆.阿拉比卡」「乌干达.罗布斯塔」等。

另外,还有门多诺伯、布鲁蒙等品种名之标示。

●山岳名蓝山(牙买加)、加由山(印尼)、克拉尔山(哥斯大黎加)、克利斯特尔山(古巴)、乞力马札罗山(坦桑尼亚)、马温多哈根(巴布亚新几內亚)等,都是很有名的品牌。

●等级、规格目前各生产国都有其各自独立的标准。

最常被採用的标准如下:A:水洗式/非水洗式B:平豆/圓豆C:过滤网(咖啡豆的大小)过滤网号码咖啡豆大小平豆 20-29 特大18 大17 准大16 普通15 中14 小13-12 特小圆豆 13-12 大11 准大10 普通9 中8 小如巴西、哥伦比亚、坦尚尼亚等多数国家皆採用C种分类法。

虽说咖啡豆的大小与品质未必有绝对关系,但可以使生咖啡豆的大小一致。

D:以标高分类依照栽培地的标高,可分三、四、七等各等级(各国标准不同)。

如墨西哥、宏都拉斯等採三等级;瓜地马拉则採用七等级。

一般而言,高地豆较低地豆的品质佳,而且因运费增加、价格也较高。

等级名称缩写标高1 严选良质豆 S.H.B 4500~2 上等咖啡豆 H.B 4000~45003 中等咖啡豆 S.H 3500~40004 特级上等水洗咖啡豆E.P.W 3000~35005 上等水洗咖啡豆 P.W 2500~30006 特优水洗咖啡豆 E.G.W 2000~25007 优质水洗咖啡豆 G.W ~2000E:品质类型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瘕疵豆)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瘕疵数」,以某总和为决定品质类型的基准。

咖啡生豆分级方法

咖啡生豆分级方法

咖啡生豆的处理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评定等级,那么咖啡生豆的评级方式有哪些呢?不同的国家采取的都是一样的方式吗?就目前来说,咖啡生豆的评级标准主要有三种,不同国家以自己的生产状况和国情采取不一样的评级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咖啡生产国都采用一种方式)。

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三种比较流行的评级方法。

一:按咖啡产地海拔高度分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分级标准主要是因为高海拔生产的咖啡品质上一般会比低海拔产高一些,因为海拔高温度低,咖啡生产缓慢有利于美好物质的积累.并且成熟度高的生豆在烘焙时膨胀性好,有利于烘焙,品质也更稳定些.目前采用此分级标准的咖啡生产国有,危地马拉,墨西哥,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中南美洲国家。

以危地马拉为例,最高级的咖啡称为SHB(Strictly Hard Bean的缩写)极硬豆,种植在海拔1350m以上的地方,其次为HB(Hard Bean)硬豆,种植海拔在1200m—-1400m,还有SH(Semi Hard Bean)稍硬豆,EPW(Extra Prime Washed)特优质水洗豆,PW(Prime Washed)优质水洗豆,EGW(Extra Good Washed)特良质水洗豆,GW(Good Washed)良质水洗豆,分别的种植海拔是1200m,1000m左右,800m左右,600m——800m,600m以下。

二:依筛网分级筛网分级的方式是按咖啡生豆大小分级的方法。

生豆通过打了洞的铁盘筛网决定豆子的大小从而确定等级。

筛网的洞孔大小单位是1/64英寸(不到0.4mm),所以几号筛网就表示有几个1/64英寸,比如17号筛网大小就是17/64英寸,大约为6.75mm,所以筛网的数字越大表示咖啡生豆的颗粒越大。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分级方式是因为颗粒大的豆子卖相佳,相较于小颗粒豆子也更容易产生丰富多变的味道.但并不是说大颗粒的豆子就一定比颗粒小的豆子品质佳,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普遍狭长,小巧但其味道却是最让人难忘和喜爱的,包括云南的小粒种咖啡,国际市场对其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肯尼亚是最具代表性的依筛网分级的国家之一,其他的还包括坦桑尼亚,哥伦比亚等(有些国家不止采用一种分级方式,这里举得例子都是有代表性的,以此种方式为主的国家)。

哥伦比亚咖啡豆分级标准

哥伦比亚咖啡豆分级标准

哥伦比亚咖啡豆分级标准哥伦比亚是世界上著名的咖啡产区之一,其出产的咖啡豆因其优质和独特的口味而备受推崇。

哥伦比亚咖啡豆的分级标准是指根据豆子的大小、形状和质量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介绍哥伦比亚咖啡豆的分级标准及其影响因素。

哥伦比亚咖啡豆的分级标准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根据国际咖啡组织的规定,哥伦比亚咖啡豆主要分为八个等级,从最高级的“特级”到最低级的“第八级”。

等级越高,豆子的质量越好。

第一级是“特级”(Supremo),这是最好的哥伦比亚咖啡豆。

这些豆子的尺寸较大,形状规整,没有瑕疵。

它们的烘焙度较轻,通常带有明亮的酸度和复杂的口感。

特级咖啡豆通常具有浓郁的巧克力和坚果的味道。

第二级是“一级”(Excelso),这些豆子质量也很高,但相对于特级豆来说稍小一些。

它们的烘焙度可能稍重一些,但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口感和风味。

一级咖啡豆通常带有柑橘类水果和甜巧克力的味道。

第三级至第八级的咖啡豆质量逐渐降低。

这些豆子可能较小,形状不规则,或者有一些瑕疵。

它们通常被用于低价或群众市场,如快餐店和咖啡馆。

那么,哥伦比亚咖啡豆的分级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呢?首先,豆子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根据国际咖啡组织的规定,哥伦比亚特级豆的最大尺寸应在17/64至18/64英寸之间,一级豆为16/64至17/64英寸,这对于咖啡豆的品质和风味来说非常重要。

其次,豆子的形状也是一个评判标准。

特级和一级豆通常需要具有规整的形状,没有压扁或变形的情况。

此外,瑕疵也是一个影响咖啡豆等级的重要因素。

与其他产区相比,哥伦比亚咖啡豆普遍质量较高,瑕疵较少。

然而,任何有瑕疵的豆子都会被归类为低等级。

另外,咖啡豆的产区和种类也会对其等级产生影响。

比如,哥伦比亚的一些特产如胡朗东咖啡,尽管它们可能符合特级或一级的尺寸、形状和质量要求,但由于其产区的独特性,它们被单独划为一类。

最后,烘焙程度也是影响咖啡豆等级的因素之一。

哥伦比亚咖啡豆通常烘焙程度较轻,以保留其原有的风味和香气。

咖啡豆的分类与特点

咖啡豆的分类与特点

咖啡豆的分类与特点咖啡豆是经过采摘、加工、烘焙等环节处理而成的咖啡原料。

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咖啡豆具有各自独特的分类和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咖啡豆的分类与特点。

一、咖啡豆的分类咖啡豆的分类主要根据产地和品种而定。

根据产地,可以将咖啡豆分为以下几种:1. 阿拉比卡咖啡豆阿拉比卡咖啡豆是最常见的一种咖啡豆,产自非洲、中南美洲和亚洲地区。

阿拉比卡咖啡豆口感醇厚,香味浓郁,酸度适中,带有明显的果酸味,非常受欢迎。

2. 高山咖啡豆高山咖啡豆是在高海拔地区栽培的咖啡豆,如哥伦比亚、肯尼亚等地。

由于高山环境的特殊性,这些豆子成熟得更慢,因此味道更浓郁,酸度更高,口感更顺滑。

3. 罗布斯塔咖啡豆罗布斯塔咖啡豆产自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与阿拉比卡咖啡豆相比,口感较苦,香味较浓,常用于制作浓郁的意式咖啡。

4. 刚果刚果咖啡豆刚果刚果咖啡豆产自非洲刚果,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赋予了这些豆子独特的风味特点,如带有柑橘香气和较高的酸度。

二、咖啡豆的特点咖啡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外观、口感和风味方面。

下面分别介绍:1. 外观特点咖啡豆的外观通常呈现为褐色或绿色,表面光滑且有光泽。

大小形状有所不同,一般分为大豆、中豆和小豆。

另外,咖啡豆的外观还会受到烘焙程度的影响,从浅焙到深焙,颜色逐渐变深。

2. 口感特点不同种类的咖啡豆口感有所不同。

阿拉比卡咖啡豆通常口感细腻,柔和且带有酸度,而罗布斯塔咖啡豆则更苦涩一些,味道更浓烈。

口感顺滑、甜度高的咖啡豆一般来自高海拔地区的种植。

3. 风味特点咖啡豆的风味多种多样。

阿拉比卡咖啡豆通常具有水果、花香和巧克力的味道,而罗布斯塔咖啡豆则更多呈现出坚果、焦糖和烤面包的风味。

不同产地和品种的咖啡豆还可能带有地域特色的风味,如巴西咖啡的可可味和肯尼亚咖啡的柑橘味。

总结:咖啡豆的分类与特点是咖啡爱好者选择咖啡的重要依据。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醇厚口感和明显的果酸味,高山咖啡豆的浓郁和顺滑口感,罗布斯塔咖啡豆的浓郁香味和强烈苦涩,以及不同产地和品种的咖啡豆独特的风味,为咖啡爱好者提供了多样选择。

咖啡豆品牌

咖啡豆品牌

咖啡豆选购全攻略咖啡豆你知多少说起咖啡大家都会想起什么呢:小资?文艺青年必备?熬夜必备?……相信每个人对咖啡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我喝咖啡有很多年了,它是我生活的好伴侣,我离不开它,即使一天不见我都会难受。

正因为热爱,两三年前我开始对它做起了一些业余的研究。

每种咖啡豆的味道都不尽相同:有些咖啡豆偏酸,有些咖啡豆偏甜,有些咖啡豆则偏苦。

至于如何选购呢,现在来和大家分享下我个人的经验。

咖啡豆的历史首先和大家说说咖啡豆的历史故事。

传说公元十世纪前后,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的高原上,有个牧羊人卡尔发现羊群在吃了某种红色果实后兴奋不已。

于是,卡尔将这种不可思议的红色果实分给当地人吃,而它的神奇效力也就因此流传开来了。

图:咖啡树上的红色果实还有一种传说是公元1258年,在也门山区,因犯罪而被族人驱逐出境的酋长雪克•欧玛尔,被流放到瓦萨巴(位于阿拉伯) 。

当他筋疲力尽地在山上走着时,发现枝头上的小鸟在啄食了树上的果实后,发出极为悦耳婉转的啼叫声。

于是他便将此果实加水熬煮喝,饮用后,原本疲惫的感觉也随之消除。

后来,欧玛尔便采集许多这种神奇的果实,遇见有人生病时,就将果实做成汤汁给他们饮用,使他们恢复了精神。

由于他四处行善,不久他的罪得以被赦。

回到摩卡的他,因发现这种果实而被尊崇为圣者。

据说当时神奇的治病良药,就是咖啡。

但是真正有据可考的有关咖啡豆的传播,是源于非洲,具体过程如图:咖啡豆分级的参考指标其实目前来说,咖啡界没有统一的分级,各个出产国是各自划分级别。

如巴西将NO.2设为最高级,牙买加则将NO.1设为最高等级。

个人来说,由于人们的偏好与口感各有不同,分级无法完全呈现咖啡的风味,其更多呈现的是咖啡的品质,所以咖啡级别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我觉得好的咖啡还是要尝过之后才能知道。

而且,国内的咖啡专卖店通常都没有标示等级,只能看到哥伦比亚咖啡、曼特宁咖啡、肯亚咖啡等,却看不到级数。

所以,口感才是硬道理啊。

不过,大体而言,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指标来分级:(1)咖啡豆的大小有人说,豆子的大小不会影响咖啡的风味,像叶门的马大利(Mattari),豆子的颗粒虽然有大有小,但它仍是咖啡中的上品。

咖啡的挑选总结报告范文(3篇)

咖啡的挑选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咖啡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咖啡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咖啡的需求,本文对咖啡的挑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二、咖啡种类及特点1. 咖啡豆种类(1)阿拉比卡豆:产于中高海拔地区,豆粒较小,味道醇厚,酸度适中,口感丰富,香气浓郁。

(2)罗布斯塔豆:产于低海拔地区,豆粒较大,味道浓郁,酸度较低,口感较重,香气较淡。

2. 咖啡豆特点(1)产地:咖啡豆的产地决定了其口感和风味。

不同产地的咖啡豆具有不同的特点,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2)烘焙程度: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分为浅烘焙、中烘焙、深烘焙和超深烘焙。

烘焙程度越高,咖啡豆的口感越重,酸度越低。

(3)处理方式:咖啡豆的处理方式包括水洗、日晒、半水洗等。

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咖啡豆的口感和风味。

三、咖啡挑选技巧1. 观察外观:优质咖啡豆色泽均匀,无霉变、虫蛀等现象。

2. 闻香气:优质咖啡豆具有浓郁的香气,消费者可以根据香气判断咖啡豆的品质。

3. 尝味道:品尝咖啡豆的口感,优质咖啡豆味道醇厚,酸度适中,回味悠长。

4. 考虑价格:价格并非决定咖啡豆品质的唯一因素,但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关注性价比。

5. 了解品牌:选择知名品牌的咖啡豆,有助于保证品质。

四、总结咖啡的挑选是一门学问,消费者在购买时应综合考虑咖啡豆的种类、产地、烘焙程度、处理方式等因素。

通过观察外观、闻香气、尝味道等方法,消费者可以挑选到适合自己的高品质咖啡豆。

在享受咖啡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品味。

第2篇一、报告背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咖啡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饮品。

咖啡种类繁多,品质各异,如何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咖啡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报告通过对咖啡挑选的要点进行总结,旨在为广大咖啡爱好者提供一份实用的咖啡挑选指南。

二、报告目的1. 分析咖啡挑选的关键因素;2. 总结咖啡挑选的方法与技巧;3. 提供不同类型咖啡的挑选建议。

如何正确选购咖啡豆

如何正确选购咖啡豆

如何正确选购咖啡豆(粉)要制作出好的咖啡,首先材料很重要,选用什么样的材料对咖啡的口味起着决定性关键,在这里教大家几招如何正确选购咖啡豆(粉),这样大家在买咖啡豆时就可以随意选购自己需要的种类,下面一起来看看详细的内容。

想制作出冰咖啡.除了冲泡技巧和经验外,重要的就是选用品质优良的咖啡豆和正确保存它们。

【咖啡豆的选购】首先一点建议是请您叨买咖啡豆而非咖啡粉.因为已经磨好的咖啡粉不容易保存,而且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散失了一些原有的风味.所以若想享受一杯好咖啡的话,比较好是在煮制时现场磨制咖啡粉。

这样能大限度地保留咖啡的原有风味, 一般咖啡豆都可以保存至少一个月左右。

【选咖啡豆时有几点要注意:】a.留意经销商的库房替库房是否阴凉整洁;是否将咖啡豆曝晒于阳光下;是否将咖啡豆密封保存;是否将咖啡豆与有挥发性质的物品存放在一起等外部条件。

b.分辨颜色,根据需要选择咖啡豆。

咖啡豆因烘焰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风味也会随之变化。

顺色深的咖年豆苦味.颜色浅的咖啡豆酸味重;随着烘饱程度的加深,酸味会渐渐消失,苦味则愈加凸显。

通常我们将咖啡豆的烘侣分为浅、中、深三大类,而这三种豆类又可细分为个八级别:浅度、肉程式、中度、深度、城式、全城式、法式、意式,其中以意大利式烘后的程度深。

c.查看保质期咖啡豆从烘涪后就开始化,而且咖啡豆还有吸潮、吸味等特点,所以应尽呈选购新鲜的。

d.闻新鲜的咖啡豆闻起来浓香之至.不新鲜的则香味欠佳m 无味.甚至有砚味、霉味、土腥味、发酵味、煤烟味等。

e.香查看咖啡豆的大小是否一致,是否有缺陷豆,好的咖啡豆.形状完整,光泽度好,个头均匀而饱满。

f.手压或品尝用手挤压咖啡豆,好的咖啡豆裂开时有香味飘出且声音清脆,或者将咖啡豆放入口中轻咬,“嘎巴”声清脆.表示咖啡没有受潮。

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在于看咖啡豆的内部颇色是否与表面一致,如果表里如一,则表示烘e时火力均匀, 是品质良好的咖啡豆;而如果内部颇色明显与外部不同,说明烘焙时火力过急,这样煮出的咖啡香味会受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啡豆选购全攻略(二)咖啡豆等级划分之我见咖啡豆选购全攻略(二)咖啡豆等级划分之我见2012.09.27 肚子浏览4449次接下来说说咖啡豆的品种,咖啡豆有许多品种,有的偏酸,有的偏甜,有的偏苦,有的有一些特殊香气。

在前面我也提到过,个人认为咖啡豆品种并无统一分级的标准。

不同的人根据各自对酸、甜、苦味道的喜好,对好咖啡的评定有自己的一把尺。

本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咖啡豆等级的划分。

基于不同产地的等级划分大家在挑选咖啡豆时,产地的信息其实是最重要的。

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咖啡豆,咖啡的味道如何,和豆子所生长的环境,如土壤、湿度、日照程度等有着密切关系。

我买咖啡豆时,除了看品牌信息外,就特别留意它的产地。

那首先我就和大家介绍一下我心目中基于产地的不同而划分的咖啡豆等级。

图:基于不同产地的咖啡豆等级划分推荐的第一等级咖啡豆是牙买加的蓝山咖啡豆。

蓝山咖啡豆以符合大众口味以及质量稳定取胜。

蓝山咖啡有着浓郁的香醇口感,风味、香味、浓度、酸辣度都很平均,是举世公认的极品咖啡,是其它咖啡望尘莫及的。

喜爱蓝山咖啡的人称:它是集所有好咖啡优点于一身的“咖啡美人”。

蓝山咖啡豆有三个等级:蓝山咖啡豆,高山咖啡豆和牙买加咖啡豆。

其中蓝山咖啡豆和高山咖啡豆下面又各分两个等级。

因此,从质量来分由上到下依次为:蓝山一号,蓝山二号,高山一号,高山二号,牙买加咖啡豆。

图:牙买加的蓝山山脉通常情况下,种植在海拔457米到1524米之间的咖啡豆被称为高山咖啡豆;种植在海拔274米至457米之间的称为牙买加咖啡豆;只有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蓝山区域种植的咖啡才能叫蓝山咖啡豆,在价格上蓝山咖啡豆要比高山咖啡豆高出数倍。

而在我国可以买到的蓝山咖啡豆,99.9%都只是在蓝山山脉附近种植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山咖啡。

所以,如果大家想尝到正宗的蓝山咖啡,可能需要国外代购来实现了。

同时你也需要准备好你的钱包,因为0.5kg的蓝山咖啡豆需要近千元人民币才能买到手。

而现在淘宝上或国内常见的品牌中标明是蓝山咖啡豆的大多数是国内产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口味相对差些。

其次,位于第二等级的,大多数来自美洲和非洲,下面详细介绍一下:A.夏威夷:科纳咖啡——有肉桂香图:夏威夷科纳咖啡科纳咖啡身价自然不菲,价格上仅次于蓝山。

科纳咖啡具有强烈的酸味和甜味,口感湿顺、滑润。

中度烘焙则使豆子产生酸味,偏深度烘则焙使苦味和醇味都加重。

科纳咖啡具有一种兼有葡萄酒香、水果香和香料香的混合香味。

B.哥斯达黎加——酸度高,颗粒饱满香气诱人,但是偏酸(甚至可以说是极酸),个人认为,哥斯达黎加咖啡在酸味咖啡中属于顶级产品,如果喜欢偏酸口味的人请一定要尝尝。

C.埃塞俄比亚:摩卡高地咖啡——咖啡发源地据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是第一个发现咖啡的地方,而那儿最出名的是摩卡高地咖啡,其口味很柔和,具有新鲜的水果味,还能感受到轻微的泥土味。

喜欢的人会很爱,不喜欢的人会很恨,不过香味比较特殊,可以尝一尝。

D.哥伦比亚:哥伦比亚特级咖啡——有坚果味,营养价值高哥伦比亚特级咖啡最具特点的是它的香气有种核桃的苦味。

但如果品尝它,最好不要添加奶和糖,因为会冲淡它原有的味道。

E.古巴:琥爵咖啡——酸度比较低,酸味和苦味的比例刚好图:古巴琥爵咖啡琥爵咖啡是古巴大使馆的指定咖啡,被称为“独特的加勒比海风味咖啡”、“海岛咖啡豆中的特殊咖啡豆”。

有人说古巴咖啡配雪茄味道绝佳。

F.危地马拉:安提瓜咖啡——口感浓郁,口味独特,有炭香安提瓜咖啡口感柔滑,芳醇中略含炭烧味。

由于这种独特的炭烧香,安提瓜咖啡又被称为“香烟咖啡”。

在品尝安提瓜咖啡时,可将它与可可粉搭配一起品尝,可以使安提瓜咖啡的口感更顺滑、更柔和。

G.肯尼亚:AA咖啡肯尼亚咖啡的等级可分为AA++、AA+、AA和AB等多个等级。

其中,肯尼亚AA是肯尼亚咖啡中最高级的咖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阿拉比克咖啡豆。

它有着微酸、浓稠的香味,还带有水果香气,热饮或者冰饮皆宜。

在英国,肯尼亚咖啡成为最受欢迎的咖啡。

H.也门——辛辣刺激,略带酒香也门摩卡的特点就在于它果香浓郁,有明显的酒味。

有人评价说也门摩卡的余味很像蓝莓的味道。

接下来,排名第三等级的咖啡豆中,我推荐以下这些品种:A.中国:云南咖啡——性价比很高这是第三等级中最值得推荐的咖啡豆了。

这是一款土生土长的国产咖啡豆,这几年也开始受到了关注,曾在在伦敦国际市场上被评为一等品。

云南咖啡的营养价值很高,并且它质优味醇,不偏酸,个人感觉比较顺口,味道也是可以接受的,咖啡香气也很明显,与印度及印度尼西亚产的咖啡豆口感类似,但是比这两国产的咖啡豆便宜,其性价比很高,也是值得购买的。

具体推荐:云南小粒咖啡图:云南小粒咖啡没有什么酸味,但有明显焦味,感觉还是挺符合中国人的口感的,而且比较便宜,值得尝尝。

B.墨西哥:阿尔杜马拉咖啡——有葡萄酒香墨西哥咖啡有种特殊的香气,每个热爱咖啡的人都该尝尝这款咖啡,因为这款咖啡特有的香气是别款所不具备的。

品尝墨西哥咖啡,最好要趁热喝。

热咖啡放上一小时后,所有的香气就消失。

具体推荐:阿尔杜马拉咖啡阿尔杜马拉咖啡豆是墨西哥的顶级咖啡豆,这种咖啡豆颗粒大,具有强烈的甜味、酸味和很好的芳香味。

C.巴西:巴西波旁山度士咖啡——质量都不错,大众口味巴西咖啡酸度较低,一般国内喝到的咖啡都产自巴西,感觉符合大众口味。

不过,巴西咖啡是制作意大利浓缩咖啡和各种花式咖啡的最好原料。

具体推荐:波旁山度士咖啡它能在意浓咖啡的表面形成金黄色的泡沫,并使咖啡带有微甜的口味。

D.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咖啡——浓郁,酸度低于肯尼亚咖啡坦桑尼亚的主要咖啡产区位于乞力马扎罗山脚下,那里拥有丰富火山土壤,种植的咖啡树有些超过100年以上树龄。

而整个坦桑尼亚还有数个主要的咖啡产区,如Meru Mt. Arusha产区,Oldeani的Mbulu产区和尼萨湖南面高地上的Pare产区。

具体推荐:乞力马扎罗咖啡图:乞力马扎罗咖啡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生产的咖啡豆都是挂乞力马扎罗咖啡出口。

它在中度或中度以上的烘焙后有着浓厚的香气,适合做单品或冰咖啡使用。

E.洪都拉斯:特选高地咖啡——适合混合饮用洪都拉斯咖啡味道不涩不酸,醇度和香度都很高。

洪都拉斯咖啡可以随着烘焙程度的不同,引出多层次的风味。

中度烘焙可以将豆子的甜味发挥到极致,而深度烘焙则使苦味增强。

个人认为,中度烘焙口感比较好,苦味适中。

具体推荐:特选高地咖啡特选高地咖啡代表洪都拉斯最高级别,是生长在海拔1500~2000米高地。

这种咖啡风味颇佳,丰富醇厚,适合混合饮用。

F.波多黎各:尧科特选咖啡——苦味较淡19世纪下半叶以来,波多黎各咖啡是梵蒂冈和欧洲皇室的首选,同时还被美国总统罗斯福选中作为白宫国宴的指定咖啡。

这里产的咖啡豆口感细腻香甜,有类似巧克力味。

具体推荐:尧科特选咖啡波多黎各咖啡中最上乘的是尧科特选(Yallco Selecto),“ Selecto”即“挑选”之意。

它的酸性非常稳定,颗粒饱满、芳香浓郁。

G.印度:种植园A咖啡——味浓,顺滑印度咖啡豆的均衡度及干净度都不错,酸质中适当带有甜味,且不会太尖锐。

它正是不喜欢强烈酸质的人能接受的,也不必烘得太深以致于将特质和酸质都烧掉了。

具体推荐:A级咖啡印度的A级咖啡豆是经过季风洗礼的,味道浓郁,滑润可口,但有股奇特的辛辣味道。

H.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曼特宁——口感浓印尼整个群岛最好的种植区在爪哇岛、苏门答腊岛(Sumatra )、苏拉威西岛(Sulawesi)。

这三个岛创立三大咖啡品牌,分别是曼特宁咖啡产于印尼苏门答腊,酸味适度,带有极重的浓香味;爪哇咖啡产于印尼的爪哇岛,属于阿拉比卡种咖啡;苏拉威西岛咖啡,颗粒饱满、香味浓郁。

具体推荐:曼特宁咖啡曼特宁口感厚重浓烈,同时又有较低的酸度,虽然酸度低但也是能明显地尝到。

特别介绍:麝香猫咖啡另外,在这里要隆重介绍一款另类咖啡豆,它是印度尼西亚一些岛屿(如爪哇、苏门答腊、巴厘岛、苏拉威西岛上)的传统特产——由麝香猫的粪便制作而成的麝香猫咖啡豆,亦称猫屎咖啡。

猫屎咖啡的正式名称是Kopi Luwak。

Kopi是印尼语“咖啡”的意思,Luwak则是一种印尼野生的麝香猫。

图:麝香猫这种咖啡豆是如何产生的呢?据说,麝香猫在吃了当地的咖啡樱桃果之后,经过麝香猫胃的发酵,让咖啡豆风味趋于独特,味道特别香醇。

其丰富圆润的香甜口感也是其他的咖啡豆所无法比拟的。

猫屎咖啡最后留下的咖啡渣也非常独特,是光滑而没有小洞的,而一般的咖啡则做不到这一点。

虽然这种咖啡豆质量无敌,但印尼当地的农户并不会只为追求利益而不管麝香猫的死活。

他们坚持让麝香猫在大自然阳光雨露的环境下自由生活——让其自己吃、自己拉,不强迫它们吃,强迫他们拉。

这种咖啡的原料难以获得,制作工序也非常复杂,而且必须经过严格的卫生程序处理,要经过晒干、烘烤,酿造等多个复杂程序。

因此,这种稀有的咖啡每年只出产500磅。

图:猫屎咖啡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猫屎咖啡几乎算得上是世界上最贵的咖啡——50克麝香猫咖啡豆价值高达1500元,除了极品蓝山咖啡可以匹敌之外,其他咖啡价格都远远不及此种咖啡。

由于我也只闻过其名,未尝过其味,所以并没有将它纳入我的等级列表中。

如果你曾有幸一睹它的风采,非常欢迎你和我分享!基于常见品牌的等级划分下面推荐几个市面上常见且我自己常喝的咖啡品牌,供大家参考。

这些牌子的咖啡基本上是已经烘焙并调配过的,所以,直接冲泡味道就会很香。

我将所推荐的品牌分成两个等级。

第一等级,有以下品牌:LavazzaLavazza的前身是一间杂货店。

60年代初期,Lavazza更首先采用真空包装的技术,保存了研磨咖啡的新鲜;70年代末期,Lavazza推出一则非常成功广告,其朗朗上口的广告语" The more you drink it down ,the more it pick you up"让Lavazza得以进入整个欧洲市场;1996年,Lavazza研发出了Espresso point,此举让Lavazza的营业额顿增加了35%。

目前,Lavazza已经成为意式咖啡的代名词,在意大利有75% 的人为他着迷,占有全世界45%的市场。

推荐咖啡豆:Grand Espresso图:Grand Espresso经典意式咖啡,采用的原豆是阿拉比卡豆,另外还添加了少许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的咖啡豆使其口感更加顺滑。

IllyIlly 是1933年成立于意大利东北部的海港城市翠斯提,它在意大利是饭店、餐馆和吧馆等业界所使用的第一品牌。

Illy咖啡公司每年生产1100万公斤以上的优质咖啡豆,居于咖啡界高品质的领航者。

此外,Illy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获得ISO9001认证的咖啡公司。

推荐咖啡豆:中焙咖啡豆图:illy中焙咖啡口感适中,能够较好体现咖啡的香气,而且不浓不淡,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