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弗森美术馆
贝聿铭
![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e8cdd49fdaef5ef7ba0d3c4f.png)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生于广州。
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
后来他留美学习建筑学,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
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
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综合贝聿铭个人所获的的重要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
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贝聿铭
![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03493603b52acfc789ebc997.png)
1983
生平简介
贝聿铭(Ieoh Ming Pei)(汉语拼音: bei yu ming) 美 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1917年4月26日生于 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 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 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 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 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贝聿铭的建筑风格一般认为受W.格罗皮乌斯的影响,他 掌握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抽象几何形体的娴熟技巧,巧妙运 用石、混凝土、钢和玻璃等建筑材料。作为华人建筑师,他 主张寻求恰当的途径来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
作品简介
1974年 -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1982年 -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1982年 - 1990年 中银大厦,香港 1989年 - 法国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 1996年 - 1997年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 2002年 - 2006年,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谢谢!
伊弗森美术馆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 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 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 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 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 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建筑大师-贝聿铭
![建筑大师-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4382b898dd88d0d233d46a73.png)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 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 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 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 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 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贝 聿铭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用一条对角线把 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伊弗森美术馆
• 位于纽约州西拉克斯(Syracuse)市中心区 的伊弗森美术馆是贝聿铭建筑生涯中的第 一件美术馆作品,其建筑物本身就是一座 巨大雕塑品,和其他的美术馆想比较,伊 弗森美术馆本身是一个地方性的小型美术 馆,不足以靠藏品来吸引人们,势必要靠 不同类别的特展和巡回展来支持演出,功 能决定结构。
日本MIHO博物馆
• 美秀美术馆是一个由日本与美国联合建筑 的工程。由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联同日本纪 萌馆设计室在日本滋贺县信乐町的自然保 护区山林间进行建设。美术馆每一部分均 体现了建筑家打破传统的创新风格,由外 型崭新的铝质框架及玻璃天幕,再配上 magny dori石灰石,及专门开发的染色混凝 土等暖色物料;还有展览形式及存放装置, 都充分表现出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智慧。
卢浮宫扩建工程
• 1988年建成的卢浮宫扩建工程是世界著名 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重要作品。贝氏将扩建 的部分放置在卢浮宫地下,避开了场地狭 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矛盾的冲突。卢浮宫 的扩建工程入口设计为一个边长35米、高 21.6米的玻璃金字塔。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 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是他最 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建筑外部在2006年 已完成)。占地4万5平方,白色石灰石几 何式的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中央的 穹顶连接起不同的空间,内部除了展示来 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还包括 图书馆、餐厅等功能空间,开馆时就有马 友友的表演。
贝聿铭
![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f42d523a10661ed9ad51f315.png)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美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1983年普利策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1970年日本世界博览会中华民国馆,近期作品有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生母姓庄,清廷国子监祭酒之后,妻子卢艾琳为中国留美学生,他们育有3儿1女,其中贝建中与贝礼中皆是美国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贝聿铭(Ieoh Ming Pei)(汉语拼音:bei yu ming) 美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1917年4月26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
后来他留美学习建筑学,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系。
他在上海读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
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
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理想。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一九三九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一九四四年退役,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世界十大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世界十大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建筑设计公司)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bdd08b4a0740be1e640e9a1f.png)
世界十大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建筑设计公司)排名大师与普通建筑师的区别往往在于他们超前的理念和独树一帜的风格。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我们在《十位世界顶尖建筑设计师》专题中选择了十位当代全球最活跃、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师,他们设计了21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物质是易变的,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
通过欣赏这十位建筑师的作品,逼迫我们去回过头,去重新思考这个世界,去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建筑。
每一个建筑师都没有办法回避一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建筑?戴帆(Dai Fan)戴帆: 最前卫、当代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明星建筑师“颠覆坚固之价值的冲动点燃了建筑。
”——戴帆戴帆与DESTROY建筑事务所以设计具有深刻的哲思工程结构与震撼的建筑享誉世界,用极具独创性的建筑形态来向世人展示其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空间想像力。
戴帆目前工作于纽约和北京,致力于探求与其时代精神相呼应的建筑表达的新形式,工作领域涉及建筑设计、结构及土木工程、工程设计、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环境美术、项目管理和城市战略研究等方面。
他设计的建筑充满深奥、宏伟、怪诞、神圣、科幻的感觉,其建筑语言、构思的独创性以及特殊的建筑风格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建筑潮流中始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戴帆(Dai Fan)戴帆是当代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建筑师之一,曾入选美国福布斯设计榜单,荣获亚洲设计大奖、环球设计大奖等几十个国际大奖,近年担任全球设计奖评委、亚太建筑空间大奖等一系列国际大奖评委。
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与深入向前发展,“人类纪”迫切需要创建宇宙时代的建筑创作原则与建筑美学,未来以某种隐匿的方式写在现在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之中。
把非人的因素和推理的因素混合起来。
他构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宇宙,关于一个时代的建造神话,展现了一种溢满新奇和神秘的建筑空间魅力。
戴帆的代表作品有法国巴黎FA PARIS,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 Art Museum ,马来西亚吉隆坡200米高的东方运营中心(East Operation Center),中国山西大同造园中国造园(Chinese Garden)。
我喜爱的设计师 贝聿铭
![我喜爱的设计师 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cc26061e227916888586d702.png)
2002年
建筑物有中国山水画般的 寂与静。 简化了的形式语言,多用光 影线条变化 丰富室内空 间 采用现今建筑材料, 诠释江南风景园林 大量采用园林的借景 框景 庭园理水等涉及手法光, 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 来设计是建筑师贝聿铭 的名言。
日本MIHO博物馆
• 在日本京都自然保护区中琵 琶湖西侧,有一座世界闻名的 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 ,他被秀丽的湖南峰山脉所围 绕。虽然京都到美秀美术馆有 一小时路程,但是自从竣工以 来 ,除馆休之外,每天都接 待大量参观者。到了春秋,美 秀美术馆四周有大户川及田代 川等美丽河川,在途中可享受 传入耳朵的流水声及瀑布声。 信乐这一个地方得天独厚,拥 有很多历史及文化的遗迹,因 此信乐也被称为天然美术馆。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费城莱斯 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贝氏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贝氏采用混凝土,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到了中期,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贝氏充 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作品趋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后来,贝氏身为齐氏威奈公司专属建筑师,从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设案,贝氏从这些开 发案获得对土地使用的宝贵经验,使得他的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更将关切环境提升到都市设计的层面,着重创造社区意识与社区空间,其中最脍炙人口的 当属费城社会岭住宅社区一案。 然而,苏州博物馆最大的特色体现在人与生态的和谐上: 贝氏以中国人的坚忍不拔证明了华人建筑师也能在西方创造奇迹。贝氏的中国风精神深深影响了建筑界甚至是整个世界。 今年92岁的贝聿铭是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设计了大量划时代的建筑。他的一生都在创新,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始终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并 用自己独到的设计为许多国家留下了一道道风景。
美术 馆
![美术 馆](https://img.taocdn.com/s3/m/60bf25e80975f46527d3e12a.png)
地面层平面图
最大的展览室是两层高,50英尺见方的雕塑庭,雕塑庭 是整个美术馆的精华。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 华盛顿 1968--1974
1968年规划设计美国 1968年规划设计美国 国家美术馆增建的东馆时, 国家美术馆增建的东馆时, 正值后现代主义渐渐流行 之际, 之际,贝氏却笃信现代主 义建筑仍然是主流, 义建筑仍然是主流,仍将 继续保有主导的地位。 继续保有主导的地位。他 坚决地表示建筑不是讲究 流行的艺术, 流行的艺术,建筑物应该 以环境为思考起点, 以环境为思考起点,与毗 邻地建筑物相关, 邻地建筑物相关,与街道 相结合, 相结合,而街道应该与开 放空间相关。 放空间相关。此环保理念 在东馆中得以淋漓尽致地 发挥。 发挥。
与其他的美术馆比较,伊弗森美术馆 是一个地方性的小型美术馆,其藏品虽不 少,但尚不足以靠藏品来吸引人们,势必 得依赖不停地举办特展或巡回展来支持运 作,所以其空间必须要能适应多边的,类 型不同的展览。
另外还因为其基地位于市 中心更新区,以其规模若想成 为吸引人的场所,势必要有与 众不同之处。所以贝氏从造型 着手,为该馆设计了大小,高 度都不同的10个展览室。
贝聿铭 I.M.Pei
1983
贝聿铭已经给予了这个世纪一些 最美丽的内在空间和外形。 最美丽的内在空间和外形。但是他的 作品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这些。 作品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这些。他总是 关心他建造的房子所处的周边环境。 关心他建造的房子所处的周边环境。 他拒绝把自己限制在某种范围狭窄的 建筑问题当中。 建筑问题当中。在他过去四十多年的 工作中, 工作中,他所涉及的项目不仅仅包括 工厂, 工厂,政府和文化宫这些宏伟的建筑 物,还有为中等和低收入人们所建造 的住房。 的住房。他对材料运用的多才多艺已 经达到了诗一般的水平。 经达到了诗一般的水平。他的机智和 耐性使他能够将不同兴趣和原则的人 们聚集起来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环 境。
纪念性建筑
![纪念性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77627ad33186bceb19e8bba8.png)
纪念性建筑为纪念有功绩的或显赫的人或重大事件以及在有历史或自然纪念性建筑特征的地方营造的建筑或建筑艺术品。
这类建筑多具有思想性、永久性和艺术性。
古代埃及的方尖碑是奉献给太阳神的,可算宗教纪念性建筑的开端之一。
金字塔是古埃及建造的世界上最巨大的纪念性陵墓建筑;中国曲阜孔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纪念性建筑群;美国华盛顿总统纪念碑是近代最高的纪念碑(碑高169.3米);南京中山陵则是中国近代优秀的纪念性陵墓建筑。
纪念性建筑现代的纪念性建筑已经开始同某些使用功能结合起来,如纪念科学家的图书馆、纪念著名运动员的体育馆、纪念画家的美术馆和纪念作家的陈列馆等。
纪念性建筑可以分为留念性的、历史性的和纪念性的。
留念性建筑是纪念性建筑指规模较小的诗碑、记事勒石等,历史性建筑包括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而作为文物加以保护的建筑,如故居、会址等。
纪念性建筑则为规模较大的或专事兴建的纪念堂馆、陵墓、碑亭、牌坊、凯旋门、纪念性雕塑和纪念苑等。
纪念性建筑有庆祝性的、表彰性的、宣传性的、祭祀性的、墓葬性的,也有装饰性的和标志性的。
这些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也可以是群体建筑。
主要是:①纪念性建筑往往要求庄重的外观和气氛,比一般建筑保存更纪念性建筑长时间,因此常用石材、铸铁、铜、不锈钢等材料。
②纪念性建筑中的陵墓有供后人举行纪念活动的作用,有的还须具有保存遗体的功能,例如莫斯科的列宁墓(见彩图)、北京毛主席纪念堂(见彩图)等陵墓建筑内,设有保存遗体的冷冻空调系统。
③纪念性建筑须具有鲜明的思想内容和庄严、朴素的艺术造型,如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彩图)用中国传统的形式反映出中国近百年的革命史和中华民族开创历史新纪元的豪迈气概。
日本人民在中国音乐家聂耳罹难地神奈川海滨,为他建造了一座形象独特的纪念碑。
纪念碑是一块平卧的碑体,酷似置于海滨的一只琴,仔细看去却是一个耳字,以巧妙的构思表达对这位音乐家的怀念。
总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从“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环保,可持续发展”,这几个角度展开。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57ee481402020740be1e9be4.png)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 成。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贝聿铭设计。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 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 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业主又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这些 因素,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 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 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 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 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又不失为一个 整体。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 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究中心的 入口则偏处一隅。而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 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 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同时,展 览馆入口北侧的大型铜雕,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 彰。
在贝聿铭设计的那么多的建筑物中,华盛顿国家艺术 馆东大厅最令人叹为观止。美国前总统卡特称赞说:“这 座建筑物不仅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 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贝聿铭 的作品不仅遍布美国,而且分布于全世界。我国北京西山 有名的香山饭店,也是贝聿铭设计的,它集中国古典园林 建筑之大成,设计别具一格。1984年5月间,美国在凤凰 城举行建筑学会年会,几百名建筑师和来宾 ,从500个候 选建筑物中选出13个建筑物授予年度荣誉奖,贝聿“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 这绝非溢美之词。悬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好的证 明。美国全国建筑学院继1979年向贝聿铭颁发了金质奖章之后, 1982年推选他获得“最佳大型普利兹克建筑学奖金”。总部设在 纽约的“亚洲协会”向他颁奖,表彰他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设 计的形式多样、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有助于增进美国与亚洲国家 之间的了解。上海同济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的称号。
伊弗森美术馆分析PPT课件
![伊弗森美术馆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fb5e94eff9aef8951e065b.png)
♠展览区与工作区分开,有很好的 分流作用 ♠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建筑融 于自然,体现了贝聿铭建筑融合 自然的空间观念 ♠内部分区明确,功能与尺度相适 应
.
8
♠自二楼楼梯平台处遥望馆内 东南角由螺旋楼梯步上二楼, 以大内庭为核心,四个展览室 呈风车状环绕它布置,主体突 出,主从分明。 ♠展览室采取封闭式,人工采 光为主,既可提供更多展示墙 面,又使游客不受干扰 ♠“井”字形的展览空间环绕 内庭,人们在二楼只能看到中 庭不能穿越,通过对空间的环 绕可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大师作品分析
贝聿铭——伊弗森美术馆
姓名:何培 (43号) 班级:建筑设计技术
.
1
分析目录
1、贝聿铭的简历 2、伊弗森美术馆 3、总平面图分析 4、建筑细部分析 5、贝聿铭的相关作
品欣赏
.
2
贝聿铭的简历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 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 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 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 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 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 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作品以 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 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 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 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 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 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 博物馆。
.
4
总平面图分析
◆ 基地位在纽约州西拉克斯市中 心区 ,是贝氏建筑生涯中的第一 件美术馆作品与其它的美术馆比较, 伊弗森美术馆是一个地方性的小型 美术馆,其藏品虽不少,且尚不足 以靠藏品来吸引人们,势必得依赖 不停地举办特展或巡回展来支持运 作,所以其空间必须要能适应多变 的类型不同的展览。
经典重温_贝聿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_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_谢俊
![经典重温_贝聿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_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_谢俊](https://img.taocdn.com/s3/m/b4a836ed700abb68a982fbb9.png)
69●观点摘 要:通过丰富的图例,从场所精神、创新、细节等方面对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各阶段设计成果的对比分析,结合相关的文字资料,探究了先生的创作思想和历程,并结合建筑建成后的实际效果,从布局、空间、造型、园林等方面分析作品,分享大师成熟的设计思想和高超的设计技巧。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布局;空间;造型;园林; 设计思想;创作手法Abstract:Through a wealth of legends, fromthe Spirit of Place, innovation, in terms of the details of Mr. Ieoh Ming Pei’s Suzhou Museum design stages of new building design results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text information, explores the creative ideas and history, Mr. Ieoh Ming Pei conjunction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from the layout, space, shape, garden, etc. analytical work, study and master the sophisticated design ideas and superb design skills.Keywor ds:Suzhou Museum;layout;space;modeling;garden;design idea;creation method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3-0069-071 大师简介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贝聿铭经典作品赏析
![贝聿铭经典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615fee172ded630b1cb6a9.png)
从“对摇滚乐可是一 无所知”,到亲身去 学习和体验什么是 Rock—roll,然后再 作出设计的计划,从 人性的角度出发,充 分映照了他“以人为 本”的设计理念。
主体建筑物与玻璃帷幕 构成底边为4.2英亩的 直角三角。空间的变化 有利于地平下空间的隐 藏以及提供高调控交流 场所。 简单的几何造型在流畅 的整体中实现不同的功 能。 “摇滚乐就是能量。”在 听过许多演唱会之后, 贝聿铭为摇滚乐下了如 此的批注,他说,他设 计这座摇滚乐博物馆建 筑物,就是为了显示这 种音乐的能量。
香港中银大厦 1982年 - 1990 年 年
贝聿铭认为,“建 筑和结构”是不可 分割的整体,建筑 师如果不能意识到 结构所蕴藏的力量, 就不可能有好的设 计。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 贝氏采用了严格的“模数 制”(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
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 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 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 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以毫米为单位),所有的模数都
4 巴黎卢浮宫门前的 透明金字塔1989年 透明金字塔 年
大师一生都在忙碌的创 作,把这份科学与艺术 相结合的美带入人们的 生活。建筑与自然相融 合的空间理念,主导着 贝聿铭一生的作品,这 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 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 使自然融于建筑。人们 行径在他设计的建筑中, 自然的阳光透过窗棂交 织的光影仿佛能让周围 的线条流动起来。
建筑物有中国山水 画般的寂与静。 简化了的形式语言 多用光影线条变化 丰富室内空间 采 用现今建筑材料, 诠释江南风景园林 大量采用园林的借 景 框景 庭园理 水等涉及手法
光,是建筑的 色彩。让光线 来设计是建筑 师贝聿铭的名 言。罗浮宫的 金字塔入口就 把大量的光线 引入死气沉沉 的博物馆里, 让过去的历史 晒晒今天的阳 光
贝聿铭
![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54ead475168884868662d605.png)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毕 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 。 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 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 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 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 始人之一。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 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 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 石材。
德 国 历 史 博 物 馆
美国达拉斯音乐厅
北 京 香 山 饭 店
澳 门 科 技 馆
贝聿铭常说,世上没有贝式流 派,这对于一个建筑界的大师来说, 无疑的令人尊敬的!德国历史博物 馆,北京香山饭店,澳门科技馆等 等设计,都是栩栩如生的例子!找 到设计三要素——时间,地点,目 标,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 衡。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
他的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更关切环境提 陹到都市设计的层面,着重创造社区意识与社区空间。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 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 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 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到晚 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唯在手 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 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 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 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
包装092 范孔鹏
10914104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
![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ccafa744be1e650e52ea99b7.png)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他喜好的材 料只包括 贝聿铭 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 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 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 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 「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 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从 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 筑艺术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 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 占有重要的位置。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 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 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 摩天大厦。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仔 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 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 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 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 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外型像竹 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 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一九八四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高三 百一十五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 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 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 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 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百年传奇贝聿铭
![百年传奇贝聿铭](https://img.taocdn.com/s3/m/a6b52c18aeaad1f347933f59.png)
世人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
贝聿铭在建筑界的地位,就如他的好友乔布斯在电子产品界的地位一样显赫。
贝聿铭的公共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美国、法国、中国、德国、日本……这位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其代表作品有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日本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等。
贝聿铭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他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等建筑材料。
凭借杰出的设计成果,贝聿铭荣获过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金奖、日本帝赏奖、普利兹克奖以及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脱颖而出的个性化建筑理念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也是他的名言。
玻璃则成为贝聿铭心仪的建筑材料之一。
“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会显得无力。
”玻璃自身的透明与反射的特性能从视觉及空间上使原有建筑群不被削弱,使设计者的建筑理念得以充分体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使空间赋予活力,这些都符合贝聿铭对光的追求。
当光透过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便形成了光的庭院,带来温暖与灵动之感。
文/邵红能在贝聿铭早期的作品中,采用混凝土材料打造的有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等建筑。
他十分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不断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把对混凝土的应用推至新的高度。
在贝聿铭的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点,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设计。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
在埃佛森美术馆、达拉斯市政厅建筑中,贝聿铭都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于悬挑的力学性能。
在建筑中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着贝聿铭一生的作品。
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的共同点都是以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联,使自然融于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弗森美术馆
位于纽约州西拉克斯(Syracuse)市中
心区的伊弗森美术馆(Dverson Museum of
Art)是贝氏建筑生涯中的第一件美术馆作
品。
伊弗森美术馆以其造型着名,其建筑物本身
就是一件巨硕的雕塑品。
与其它的美术馆比
较,伊弗森美术馆是一个地方性的小型美术
馆,其藏品虽不少,且尚不足以造藏品来吸
引人们,势必得依速不停地举办特展或巡回
展来支持运作,所以其空间必须要能适应多变的、类型不同的展览。
再则其基地位于市中心更新区,以其规模若想成为吸引人的场所,势必要有与众不同之处。
所以贝氏从造型着手,为该馆设计了大小、高度都不同的十个展览室。
最大的展览室是两层高、50英尺见方的雕塑庭,雕塑庭是整个美术馆的精华。
在雕塑庭西北角有一座螺旋楼梯,此楼梯雕塑味十足,螺旋楼梯是雕塑庭的中心。
螺旋楼梯是贝氏最爱的建筑元素之一,在他日后所设计的美术馆中屡屡被引用。
分析:
1 关于适应多样性展览:空间没有固定的分割,采用大面积展厅,使用可较为灵活
2 外形独特,四个高低不同的块体形成中心螺旋对称,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
总平面图
◆基地位在纽约州西拉克斯市中心区,是贝氏建筑生涯中的第一件美术馆作品与其它的美术馆比较,伊弗森美术馆是一个地方性的小型美术馆,其藏品虽不少,且尚不足以靠藏品来吸引人们,势必得依赖不停地举办特展或巡回展来支持运作,所以其空间必须要能适应多变的类型不同的展览。
◆整个美术馆主体平面呈中心旋转对称,从外观上限定内部空间布局,同时使各体块达到统一
建筑细部
空间大小、高低、开敞与封闭形成对比破除单调
立面虚实对比以四大方盒为造型主题
高低差异(贝聿铭从造型着手,为该馆设计了大小、高度都不同的十个展览室。
)
大块体量
榫接连接
西侧的地下礼堂在地面上凸出一个方盒,与美术馆的建筑主题形成广场,界定出入口的范围。
不同展厅高低对比,层次感很强。
内部分区明确,功能与尺度相适应
展览区与工作区分开,在人流上有很好的分流作用
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建筑融于自然,体现了贝聿铭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
内部分区明确,功能与尺度相适应
以大内庭为核心,四个展览室呈风车状环绕它布置,主体突出,主从分明。
展览室采取封闭式,人工采光为主,既可提供更多展示墙面,又使游客不受干扰
“井”字形的展览空间环绕内庭,人们在二楼只能看到中庭不能穿越,通过对空间的环绕可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美术馆的入口广场,藉着亨利摩尔的雕塑引导标示位在西侧的地下礼堂,也像东侧的会议室与交谊室,在地面凸出一个方盒,此方盒与美术馆的建筑主体形成广场,界定出入口的范围,为美术馆塑造出极佳的户外空间。
五十英尺见方的雕塑庭贝氏从造型着手,为该馆设计了大小、高度都不同的十个展览室。
最大的展览室是两层高,50英尺见方的雕塑庭,雕塑庭是整个美术馆的精华
自二楼楼梯平台处遥望馆内东南角由螺旋楼梯步上二楼,以一个大内庭为核心,展览室绕着内庭发展。
每个展览室彼此之间又有长短不同的天桥连接,展览室为了尽量提供展示的墙面,所以采封闭式、没有窗户的空间设计。
使人们在与外界隔绝的空间中,能不受干扰地欣赏艺术品。
外部:材质及墙体
内部:螺旋楼梯展厅连接长廊屋顶及天窗
伊弗森美术的混泥土墙面混入了当地花岗岩的碎石骨
材,外表经过锥击的特殊处理,斜向的凹凸纹理,让地
方特色不留痕迹的流露。
出挑的展览室,表现结构的力学美。
墙面混入了当地花
岗石的碎石骨料,外表经过锤击成均匀的斜向凸凹线条
肌理,这种特殊处理方式在呈现出粗犷的质感
在雕塑院西北部,有一个旋转的楼梯,是整个雕塑院的
中心。
伊弗森美术馆院长认为旋转楼梯是全馆最“夸张”
的地方。
螺旋楼梯也是贝氏最爱的建筑元素之一,在他
日后所设计的美术馆中屡屡被引用。
螺旋楼梯与展览室的空间关系当人们由一个展览室
移步至下一个展览室,行经有透明窗面的天桥时,才得
以短暂地接触到现实的外界环境,这种空间的转换体验
是贝氏最拿手、特殊的设计手法。
伊弗森美术造型主题是高低差异的四方大盒为主。
展览室以展画为主,所以以人工采光为主,被展览室包
围的雕塑庭,边缘有两道边窗,自然光从屋顶边缘洒入。
贝聿铭作品中喜欢将自然光引入到建筑物中,与自然融为一体,其几何形建筑在自然光线照射下,趋于变化多端。